朱允炆真是個仁厚的人嗎?
為什麼他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削藩。逼死湘王,對諸王或囚或貶,之前在朱元璋面前的仁厚是偽裝的嗎
題主你想啊,一個生在宮廷,日後被長者的爺爺天天帶在身邊分享人生的經驗,臨了還能問出自己叔叔們造反怎麼辦的人,怎麼看都是個有政治眼光的人,至少不是個笨人,很敏銳的看出了後朱元璋時代的問題。也擺明了新朝的要務就是要削藩,這樣的人有這樣明確目的的人怎麼可能會仁厚。政策方向都好,只是活兒糙了一點,對急轉直下的局面沒有準備,手段不老練而已。也得虧是年紀小,年紀大點,朝里人頭熟點,能用的人多點,削藩節奏調整好,至少不至於那麼快被篡位。
至於說他仁厚,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生活中的經驗,比如你打了一個你覺得比你強的人,你打完後是一種什麼心理?心虛吧,你不知道你會遭到什麼樣的反擊,朱允炆削藩的時候其實也是這個心理,但是削了幾個覺得也沒啥事的時候,這種心態就會起變化,不能說是輕敵,起碼是不那麼戰戰兢兢了,一個長期生活在強權控制下的人一旦掌了權,心裡其實很不自信,即使他什麼做的都很對,但底氣沒有,還是會影響決策的,這也是他給大家表現的仁厚的一面,其實是不自信。假如他打敗了朱棣,心態又會不一樣了,加上一個靖難之役肯定也能打出自己的一套人馬,執政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正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就算是能仁厚的,也會變的不仁厚了。
關於朱允文的削藩,不能說是仁厚,也不能說是在朱元璋面前假裝仁厚。
當時的情形,削藩幾乎是必然的事情。我的意思不是說朱允文削藩對了,也不是說當時的局勢應當削藩。而是一旦削藩成功,皇帝必然就收回原屬於藩王的權力,而皇帝肯定要把部分權力下放官員,因為他一個人幹不了那麼多事。
比如,當時的藩王負責守邊疆,屬地的錢糧賦稅都歸藩王。假如削藩成功,肯定要派武將鎮守邊疆,也要有文官負責錢糧賦稅的事宜。或者說,原來負責錢糧賦稅的官員不再聽命藩王,直接聽命皇帝了。
所以,總的來說,削藩後官僚機構必定擴大,官僚手中的權力必然增加。所以削藩對官僚有利。
那麼假如削藩失敗呢?官僚對國家沒有責任心的,換個皇帝一樣當官。事實上,朱棣奪取帝位後,也沒有大肆殺死原來朱允文的大臣。
這就是說,哪怕削藩失敗,官員的損失也幾乎沒有。
一件事,成功了有利益,失敗了沒損失。干不幹?當然干!
所以官員必定建議建文帝削藩,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至於是否採納,那就看皇帝是否有足夠的分辨力和殺伐果斷了。而建文帝,不過是個年輕的皇帝,自然容易受到教唆,於是就削藩了。
所以,建文帝的削藩其實是受到大臣的教唆,自己愚蠢的決定。跟他是否仁厚沒關係,說白了就是年輕人愛犯錯。只是,年輕沒有失敗這句話實在不適用於皇帝。
順便說句,康熙也是年紀輕輕就削藩…只是吳三桂沒有朱棣的能力和運氣…總體來講是一個仁而不厚的人,因為他確實很寬容,但並不傻。
1.「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朱允炆還沒即位時,為朱元璋看奏章,減少刑獄。又主動請朱元璋,把大明律中過於嚴苛的73條改進一下。
2.「是月,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釋黥軍及囚徒還鄉里。」「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詔行寬政,赦有罪,蠲逋賦。」「詔興州、營州、開平諸衛軍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衛所軍單丁者,放為民。」「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孝,瘞暴骨,蠲荒田租。衛所軍戶絕都除勿勾。」「省并州縣,革冗員」「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登極後,與做太孫時一樣,依然力行仁政,減少囚犯,清吏治,減輕人民負擔。
至於那些朱棣欺負朱允炆,被朱元璋看見,朱允炆卻替朱棣分辯的小事就不說了。那些都不重要。什麼是寬仁的皇帝?對人民寬仁,就是寬仁的皇帝。
3.但是朱允炆也不傻。他知道藩王尾大不掉是個大問題。所以要削藩。這裡看到,他並非是一個厚道的皇帝,因為他削藩的方式不是簡單地奪權(比如之後朱棣對寧王的處理),而是廢為庶人。「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仁不仁厚,看他對誰。比起朱棣來說,肯定更仁厚。
又有人拿他逼死自己叔叔來說事,對不起,那是政敵。
年紀小辦事毛糙,心太急不夠淡定。
《竊明》中對朱允炆執政這幾年的所做所為有一個很詳細的分析,最後的結論是:他是假君子,真小人。我比較認同這個結論。
除去削藩,我的確認為他算得上是一個仁厚的皇帝,因為他對身邊一些事都能做到寬仁對待,
像如沒事就愛瞎比比的尹昌隆,建文不但能容忍,也能做到虛心納諫惠帝初即位,視朝晏。昌隆疏諫曰:「高皇帝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故能庶績咸熙,天下乂安。陛下嗣守大業,宜追繩祖武,兢兢業業,憂勤萬幾。今乃即於晏安,日上數刻,猶未臨朝。群臣宿衛,疲於伺候,曠職廢業,上下懈弛。播之天下,傳之四裔,非社稷福也。」帝曰:「昌隆言切直,禮部其宣示天下,使知朕過。」未幾,以地震上言,謫福寧知縣。燕兵既逼,昌隆以北來奏章動引周公輔成王為詞,勸帝罷兵,許王入朝。 《明史 列傳第五十》
像帶路黨徐增壽,建文帝即使有所察覺,但之前也沒過問,等到燕軍渡河,大勢已去,才泄憤殺之
增壽以父任仕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反,嘗以問增壽。增壽頓首曰:「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及燕師起,數以京師虛實輸於燕。帝覺之,未及問。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壽詰之,不對,手劍斬之殿廡下。
《明史 · 列傳第十三》
此外 他也推行了一系列仁政,在他的治理下,較之洪武年間,死刑犯減少了三分之二
皇上嗣位之初,即下明詔,行寬政,赦有罪,蠲逋租鉅萬計,去事之妨民者。明年,以紀元賜高年米肉絮帛,民鬻子者官為之贖,免田之租稅幾年。分遣使者問海內患苦,賞廉平吏,罪至死者多全活之。於是刑部、都察院論囚,視往歲減三之二,人皆重於犯法。二年春二月甲子,有詔:「若曰頃以訴狀繁,易御史台號「都察院」,與刑部分治庶獄。今賴宗廟神靈,斷獄頗簡,其更都察院仍漢製為御史府。專以糾貪殘,舉循良,匡政事,宣教化為職。省御史員定為二十八人,務為忠厚,以底治平。」二月戊辰,賜御史衣,明日己巳,以都察院舊署在太平之北,於朝謁為難,命即詹事府為御史府。賜宴於新治,復命文武大臣皆預,以寵綏之。 (方孝儒奉敕為記。)
皇上嗣登天位,念習俗之陋,貪詐者之多,以為昔者治之以法,而犯者滋眾,豈非教化有未至歟?乃蠲逋租,赦死刑,選擢良吏以治海內,除民之所患苦而與之以所歡。而未及期年,萬姓協和,四方不變。士君子以行道輔時為榮而不貪祿位;百執事庶人以謹行保身為常而恥言貨財。上而朝廷,下而窮邦小邑,皆思洗濯瑕眚以自歸於善,可謂盛矣。上猶以為未也,親擇廷臣二十有四人為採訪使,以觀風謠,燭幽隱,利民之事得以便宜行之。由是天下欣然,謂太平可立致。使者之出,莫不自奮勵,各思建明圖畫以求稱任使之意。及既事還朝,卓卓以政事聞者蓋居其半。給事中華亭徐君思勉有聞之最者也,天子以為可用。會大同有警,俾持詔往,諭慰兵民。思勉精敏勁正,所奏舉皆切時事,其能愈彰。適山東按察司以缺官告,即授按察司僉事。 (方孝孺送徐思勉序文。) 《立齋閑錄》卷一
╮(╯▽╰)╭ .怪只怪,權力的遊戲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當危及到個人安危的時候,即使再寬仁的人,也不能置若罔聞了.
問問那些被他整死的叔叔們
我想邀請吳仁狄來回答這個問題
絕對不是厚道人,他上位以來逼死幾個叔叔。。。再加上他手底下方孝孺之流都是紙上談兵小能手
他就是個傻逼!也活該丟了江山,落得那樣的下場。辦事沒點自己的判斷力,又他媽蠢得要命!旁邊亂出點子的傻逼還很多!當時看明史,看到他削番的方法和後來打朱隸,氣的我真想過去直接個他幾大嘴巴子!你他媽怎麼這麼蠢!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以他的性格和能力應該可以做個好皇帝,可是在戰爭面前,真的太幼稚,真的二十幾歲還不如8歲的康熙。
仁厚不代表習慣跳坑吧?
當時藩王沒那麼難對付,但是他和他手下都以為削藩是急需要進行的事情,結果玩脫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