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障礙已經影響到人際交往,該如何改善?

我很排斥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不管在工作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別人一湊近我問「這是什麼?」「你是怎麼做的?」「你可以幫我一下嗎?」我就會瞬間從心中產生一種厭惡感和排斥感,即使大多數情況下我會回答,但是語氣態度上都很差。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就比如說我早餐在吃麵包雞蛋,有人從我身邊走過我也會下意識的用身體擋住不想讓別人看到【在宿舍里,公眾場合不會】這讓我覺得自己很可笑,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改善這一問題。因為分享障礙,我很難融入群體,並且有人際交往障礙。
據我自己的分析,我患有分享障礙的原因之一是我小的時候父母很喜歡翻我的東西,例如看我的日記等等,初中時因為早戀甚至一度一回家就被查書包,我從小都非常厭惡憎恨他們擅自煩我的東西,所以也經常藏東西。這大概是造成我現在分享障礙的重要原因。
請問我該如何改善?謝謝


謝邀!在人與人的關係里,無形中會設立某種界限,這種界限會隨著親密程度的不同而擺盪。人們會允許一些人走得很近(愛人,某些朋友),但對大部分人,人們會設立嚴格的界限以防止傷害。當別人未經允許靠你太近時,會喚起憤怒、排斥、害怕等反應。比如,一個陌生人突然很熱情的拍了拍你的肩膀並跟你搭訕,你一定會覺得很不爽。在人際關係中,關係越界的行為是經常發生的(特別是中國文化中),這也是人需要不斷處理與面對的情景。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隨著獨立與自主意識的增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界限意識會越來越強烈。比如,十歲左右的小孩一般不會在晚上睡覺時隨便進入父母的房間,因為他們似乎覺察到裡面有些不應知道的秘密;同樣,他們有時會把自己的房門關起來,把日記本放在抽屜里,把某些玩具藏起來不讓人知道,試圖建立自己的領地。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的邊界需要,那麼孩子會有安全與輕鬆的感覺,能夠獨享自己的空間。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而做不到。比如,隨便進出孩子的房間;偷看孩子的日記;向老師不斷地打聽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些父母在孩子已經讀初高中時仍然與孩子睡在一起,等等。題主在成長過程中,也存在著邊界被父母侵犯的情況,如檢查日記、檢查書包。父母反覆侵犯孩子的邊界,是對孩子尊嚴的冒犯,會導致孩子形成兩種情況:要麼邊界感特別的強烈,以至於無法容忍別人略微的越界;要麼邊界感過於模糊,以至於也會經常侵犯別人的邊界。

先來說第一種。這些人在獨立成人之後,會採取矯枉過正的方式,對於別人越界的行為特別的敏感與抵觸。比如,對於略帶隱私性的詢問:「你老公在哪工作啊?」 「你剛才去哪裡了?」 「這個包值多少錢?」之類的問題特別討厭,因為這種略微侵犯邊界的行為會喚起幼時那些未能表達出來的憤怒。但此類越界問題也是拉近彼此之間距離的一些試探性的方式,因為人與人的交往總是隨著邊界的不斷突破而變得越來越親密。人際關係中,總會存在著一些略微的越界行為,一段健康的關係中需要容忍與消化那些因為越界而帶來的負面情感,越界也是關係深入的前奏。邊界意識的過分強烈的人,由於越界而喚起了潛藏的強烈的負性體驗,會導致難以建立一些深入的關係,無法與人分享一些深層的困惑,並經常性的感到人際受挫。

有些人邊界感過於模糊,習慣性地越界去探索隱私。比如,剛認識沒多久便著急地詢問:「你多大了?」 「每個月賺多少?」 「女朋友是哪裡人?」 令人無奈與憤怒,所以邊界模糊的人也往往令人敬而遠之。有些邊界模糊者會在剛見面時就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年齡、收入,今年拿了多少獎金等)和盤托出,給自己留下安全隱患。邊界感模糊的父母無視孩子獨立的需要,總是習慣于越廚代庖而頻繁地侵犯孩子的空間。一般而言,相對於西方人而言,中國人的邊界感更模糊些,所以中國人去西方國家生活的話,往往會經歷一個艱難的磨合期。農村人也相對於城裡人的邊界意識更薄弱些,所以很多農村人初來城市時會覺得城裡人太冷漠了。邊界模糊並非完全是壞事,邊界模糊的人往往更熱情,更願意去幫助別人,更有俠義精神。兩個邊界都模糊的人也許會形成如膠似漆的關係。但一個邊界模糊者遇到了一個邊界清晰者,彼此可是會痛苦得要死。

如何改善?這是知乎提問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也是我們這些心理諮詢師備受詬病的,因為心理諮詢師提供的文字答案永遠是蒼白的。人總是急於求成,想要尋找到萬能的仙丹並立竿見影,只可惜這樣的想法本身也是改變的阻礙——害怕去面對改變過程中的痛苦。改變的核心力量來源於自己:去認識你自己。這是一段理性與感性相伴的路程,並非光靠文字性的答案來自我反省。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當那些未能覺察的負面情感被你重新體驗與表達之後,那些由於越界而產生的消極感受會越來越弱,逐漸地能更多的感受到別人的越界行為背後的善意與機會。對於邊界模糊者而言,更能認識與領悟越界行為帶給他人的痛苦並做出調整和改變。


@南方子木 謝邀!
個人建議,找一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深入去探索現在的反應和兒時父母對你隱私窺探的聯繫。會更有效,更容易藥到病除。
祝好!


孩子,請打開百度,搜索你所在城市開設心理門診的醫院,挂號,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知乎是個不專業的大坑啊...
很多人都喜歡噼里啪啦給你下藥,但是關鍵是他們根本不用對後期效果負責任。如果你盲目信任這裡的任何一條建議,都是對你自己的不負責,因為你根本無法確定任何一條建議的效果,一旦出了問題,後果也只能自己承擔。

知乎是一個百家之言浮浮沉沉的平台,求好玩求討論可以來這裡,但涉及專業的解決方案,請務必尋求更嚴肅更有效的幫助。


題主你好,感覺分享障礙的確對你的人際交往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也需要你進行一定的調整。推薦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認知行為療法。

首先,為了使你能夠進行適度的分享行為,感覺你需要在認知上做一定的調整。感覺你對分享這個刺激的反應已經泛化了,似乎不僅僅是翻書包,現在暴露在被別人觀察的情景下都會感覺厭惡。或許你可以暫時假設一下,現在已經不是從前了,爸媽不會再毫無顧忌地查我的私隱,而且也沒有誰會來威脅我,對我指手畫腳。

然後你可以帶著這樣的信念,在可以信賴的朋友面前適當地暴露一些你可以接受的內容,比如討論自己吃什麼早餐之類的,這樣一來,你也會慢慢知道分享不會讓自己處於受威脅的狀態,分享其實沒那麼可怕。你也會能夠並樂意多進行更深更廣泛的分享,增進人際關係。

長此以往,你對分享的接受程度會越來越高,對一些輕微的刺激也不會那麼敏感。

僅供參考。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多了解認知行為療法和系統脫敏法。可能有一些指導意義。


我也有分享障礙


我跟你一樣一樣的。。
因為我喜歡獨來獨往,雖然和舍友處的都還不錯,但是我也很反感她們問我去哪了,在幹嘛,哪買的,就算沒問,我也會藏著掖著,選擇性透露(相當於說謊)哪怕很無關緊要的,我也不願意別人知道。。
我一直知道自己隱私意識特彆強極其注重個人空間,特別獨立,跟身邊的人都保持一定距離,別人會感覺到的,自然就不會再問了
所以目前為止處理的還不錯。。

這樣就意味著會特別孤獨,但我樂於孤獨就沒事,個人認為只要自己不覺得困擾難受的狀況就不是心理問題,如果你也討厭自己這樣,還是求助醫生比較好


推薦閱讀:

情感和慾望淡薄,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怎麼辦?(心理?)?
當你被關在精神病院,怎樣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我」死後,「我」去哪兒了?
該怎麼追一位普外科男醫生?

TAG:心理治療 | 心理 | 心理諮詢 | 人際交往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