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The China Job Market for Economists」是怎樣一種體驗?

來自問題

匿名用戶:「The China Job Market for Economists」有望替代 AEA 嗎?

今年參加的各位感受如何?


既然大牛們都不願意來說,只好我來補土磚了。個人感受,不一定準確,有偏請包涵,僅供參考。

上一回答在這裡 「The China Job Market for Economists」有望替代 AEA 嗎? 裡面的匿名也是我。

投了北京上海三所學校(牛校未投,外地未投),只拿到一個水面。所以就談不上很多感覺了,還是根據上一個答案裡面的點來呼應吧。希望後面有拿到海面的大牛來補充答案。

參加人員情況:

1、國外的明星們沒咋來。

2、沒有準確統計,但直觀感覺還是以歐洲和亞太地區學員為主,北美偏少,總體面試人數也不多(當然投簡歷的數量就不清楚了)。估計兩個原因,一個是歐洲亞太的去AEA也很遠,另一個是很多人都已經拿到AEA的面試了,可能也不想提前來CJME了。而且,這個招聘好像沒有rolling的意思。現在回頭看,如果不rolling,感覺這個market有點雞肋。

3、國內的明星們也沒來,估計不屑

4、國內土博lemon還真有,我算一個(一般985,無像樣發表),還遇見兩個,一共有多少不知道,但感覺比較少。不過能給個機會游過去看看也滿足了。

其它感受:

1、組織很一般。取代AEA就別提了。畢竟AEA還可以聽會。雖然畢業生上AEA都是馬不停蹄interview,但是畢竟還有很多交流機會,如果願意的話。國內這個就差很多。加上面試似乎並不全在一個地方,額外交流時間並不充分。

2、沒有rolling,所以學校也可能持有保留,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很快給大家迴音,還是說還是要等到AEA面完之後才會回復,那樣的話CJME就雞肋了。這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今年來CJME發麵試的學校,就大力從CJME招人,那麼就可以發出一個signal,明年估計大家都會積極投這個market,那樣就必須今年犧牲去AEA擴大樣本的benefit,今年來CJME面試的成最大贏家。如果今年來CJME發麵試的學校,最終還是從AEA大力招人,那麼這個market明年就算開,估計也就是回國度假的學生會順便投一投。

3、Serious不敢說沒有,但是也不能說百分百,但根據發麵試的情況來看,跟招聘啟事中的專業方向需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不符合的也給面試,有的很符合也沒給面試,感覺各個學校還是有自己的心思,大部分對待招聘這件事的態度還是一半一半吧,少數可能投入會大一些。具體學校就不好一一評價了,估計rumor上很快會有討論的。

4、據說機票是要拿了offer去報道後才給報銷。wtf。

5、我不知道大部分人對面試中的學術環節是什麼感受,但根據個人在國內的面試感覺JMP似乎沒那麼重要,而且由於領域差異,來面試的人不一定都聽得明白。儘管都是中國人,要用英語面試,我到快進去才知道=﹏=b。閑聊我無壓力,但是JMP什麼內容,說實話我都忘記了,儘管是英文論文,但很久沒有用英文講述了,面試時有點斷片,之前去別的學校用中文面試關於JMP從70年代講起連侃十五分鐘不歇氣。不過面試時的表現好壞在國內找教職時影響顯著嗎,我覺得很難說。這也有個問題,因為拿到offer的人也許會因為倖存者偏差,認為自己JMP寫得很好與面試表現好加了分,並將此心得分享給後輩,真實效果沒有估計過。

6、非升即走或評職potential的standard,各個學校不同。根據大家的討論,從2A2B到4A都有。當然,也有學校這一點是不清不楚的。當然,不同學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實際競爭意義不同,畢竟部分學校評職沒有名額限制,等同於考核不過即走。

7、Pay。傳言來看,annual base 30-50都有。不過rumor上講過,很多國內學校年薪制都是分段pay,扣下一部分最後考核通過後發。沒有去驗證。不過考慮到面試機票報銷也沒有招聘啟事上說的那麼真實,感覺還是什麼都有可能吧。土博還可以選普通常規教師序列,就是不走年薪制,也要接受考核,但是這樣的活考核標準要比年薪制低一些,當然薪水也低一些。希望大家都能提前問清楚吧,但長遠看,我個人倒以為這點pay與形式不必要計較,畢竟國內教職掙錢salary只是一部分,找個人心儀的環境最重要,畢竟經濟研究是選擇這行後一定時期內的長期職業。

8、根據目前面過的北上985來看,給土博只發師資博後的可能性較大,海歸不清楚,聽說也有讓考慮師資博後的,感覺有點欺負國外童鞋。但是不同的學校,轉AP的難度不同,有的很容易基本等於必轉,有的還是有一點考核壓力的。具體國內econ market怎麼樣,等我明年落定之後,會寫一篇更詳細的帖子。

9、總體上,我替部分海歸同學感到擔心,他們帶著淳樸的學術背景和追求,國內的環境有點欺負人,委屈這些同學了。

10、提醒一下,國內高校招聘並不是完全通過CJME與AEA實現的,隨時都有可能有牛推的電話打進系裡。如果導師具有國內國外雙top network背景,這些學生是國內market上的王者。

11、國內純學術環境肯定不如北美,也許top4院系的部分團隊勉強能跟上,所以估計很多人還是會去AEA,回到上一個關聯問題,即無法替代。畢竟北美開個seminar瞎侃就是前沿,我們還等著看working paper了解前沿。你們懂得。

12、綜上所述,該market進一步擴大規模以及成為CEA market的可能性,目前仍有難度。希望明年能更給力吧,再serious一些,再多來二三十個學校,再組織得好一些(重點是再多投點錢,有錢啥都辦得好),造福師弟師妹們。最重要的是,發出signal吧 →_→。

先就這樣吧。後面想到什麼再隨便說。

祝所有今年market上的同學,都能拿到心滿意足的offer!將來務必請讓我等lemon去偶爾抱抱大腿!Great Luck and Great New Year!

-------


曉風殘月、Yichuan Zhang、Yuting Chen、星日馬 邀請。本來想寫個長點的回答,既然大家都想先睹為快,那我就先發出來,之後想到什麼再來補充好啦。先來個第一天晚上Social Event的照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會去美國的AEA/ASSA年會招聘經濟學博士(見:投遞申請美國經濟學年會AEA/ASSA的心得)。目測今年在這個年會上登招聘廣告的中國院系機構超過六十個。另一方面,根據某高校的群發郵件的收件人數目估計,今年向國內高校提交過申請的econ phd超過兩百個。這些數字表明,其實中國自己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有規模的經濟學博士招聘市場。此背景下,今年始,清華帶頭了二十所國內高校在十二月的北京搞起了一個"The China Job Market for Economists"(ChinaJobMarket)。

下面講講我對今年China Job Market的印象。

關於這個會的定位和作用。如官方所說,也如上面的供需雙方的數目顯示,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有規模並相對獨立的市場了。因此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值得在中國單獨再搞一個market。這樣的確可以大大降低眾多中國高校的招聘成本,而對於很多有志回國或投了很多國內高校的phd來說,也可以分攤美國年會面試的數目甚至不必要飛美國年會一趟了。對首要目標是國外機構的童鞋來說也算是提供了一次先於美國年會的演練。當然,今年是第一年搞,主要問題是中國高校之間還沒有協調好,比如有二十所高校去了北京的market,但還有很多其他學校依然只在美國年會面試,結果就是即使是只想著回國的求職者也要既飛北京又飛費城。建議下一年更多的高校互相之間可以協調好,或者給求職者提供關於面試地點(中國or美國)和方式(現場or Skype)的選擇。今年還有幾個很有個性的學校,都在北京,卻不來主會場,硬要面試者單獨跑去他們學校去面。

關於network。還沒到美國年會,不知道美國年會上華人candidate之間是不是也還是很容易碰到,反正在這次的北京會議上認識了很多新的小夥伴。雖然知道平時大家沒事不會聯繫,但大家都懂這個圈子很小,方向相近的往往以後開會還會經常碰到,或者可以互相邀請到自己的院系做個talk,成為合作者也不是沒可能。另外,第一天會議晚上的reception event,來做面試官的senior基本上都來了,也給了junior們進一步了解給單位情況和認識中國的senior的機會。

關於發麵試邀請的選擇標準。不同學校的具體選擇標準可能很不一樣,總體看起來就會給人比較隨機的感覺。比如我問了好些童鞋,發現除了個別star外,大部分candidate拿到的面試邀請都只有兩到五個,但這兩到五個中,卻往往有且僅有一兩個是top的院系。這好像有點奇怪:如果有最好的學校都給了邀請,那難道不應該下面學校都給邀請嗎?我覺得原因可能是有好幾個因素會影響結果,而不同學校對不同因素的看重可能很不一樣。

根據有限樣本目測,影響給不給面試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1)招聘單位今年重點想招哪個研究方向的人,(2)job market paper的質量,(3)有沒有已發表或RR的記錄,(4)本碩博學校,(5)job market paper是獨作還是和人合作。第1點對面試名單影響很大,這是我原先沒想到,或者說除非預先做了充分調查,否則光看各學校當初的招聘廣告是很難看出來的(招聘廣告通常都會有一句welcome candidates from all fields,意思其實是如果你是阿西毛咕嚕那樣的畢業的時候有七篇四星水平的文章,那難道還能不welcome)。至於第2點,job market paper的質量,改革成功了的學校現有海龜越多的學校會越看重——畢竟只能派出「領導」來招聘的學校(其中不乏傳統上名氣也大的學校)也看不出你paper的質量?第3點和第4點也相似,招聘單位缺乏有鑒別文章質量能力的senior的學校會更看重有沒有已有發表和你的學校背景。第5點很有意思,有些學校似乎不關心你的文章是獨作還是合作,而有的學校會在意。

關於投多少學校。由於以上多個因素的影響,而不同學校看重的點又差異比較大,因此的確還是要多投些學校比較好,因為事前來說有些很難預測或調查的關鍵因素,可能事前以為匹配的學校可能並不匹配,又或者事前覺得不匹配的學校事後可能發現他們正在招你的方向或條件很不錯。

面試時長好像所有到場的學校都設置成了30分鐘一個slot。面試形式:「The format...will mirror that of a traditional AEA interview. ... the interviewers will expect to have a conversation about your job market paper, your broader research agenda, etc. 」 我理解的傳統format應該是全程口頭交流,但本次參與的不少學校表示也可以用ppt。面試語言:英語。

先寫這些,想到再補充。總體來說,it was fun!還想知道什麼的小夥伴也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創業和觀察社會現象,從當今國內經濟學家的蓍述和文章講話中,能得到的幫助多嗎?
現在挨罵的經濟學家不少,他們究竟缺少了什麼才挨罵?
如何評價楊小凱先生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

TAG:經濟學 | 經濟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