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屏版和 WAP 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比如:http://m.jd.com http://i.meituan.com


WAP版:
屬於那種2G時代,網速慢、帶鍵盤的手機玩的,網頁實現了核心功能,尤其是對兼容老爺機在最原始的手機瀏覽器上也能運行,比如諾基亞2007年以前上市的帶上網功能的手機。

觸屏版:
大部分開始採用HTML5等來做前端網頁,同時在設計上考慮到手指觸屏,可操作區域增大;主要在3G網路下使用(當然好流量遠比wap多),觸屏的內容豐富、多彩 在手機沒有阻礙的前提下,更接近PC網頁的體驗。

兩者主要是隨著手機網路(比如從最早的2G網路到現在的3G、甚至4G),傳輸沒有阻礙了網頁就開始追求豐富和美觀了。


本質區別是-----
觸屏版 = 早期WAP站點 + 由於終端發展而帶來的諸如 觸控交互、排版、內容等體驗

WAP是一種協議名,但既然這麼提問,其實主要在於WAP站點隨著終端發展、通信技術的進化過渡時同時出現 WAP版 和 觸屏版 的疑問。解開來說,其實無非這麼幾個區別:

1. 觸控交互
早期,普通手機沒有觸控的需求,所以更多的,是將內容堆疊整齊,用戶使用更多的操作方式是通過手機的方向鍵、搖桿或者早期UC瀏覽器的快捷按鍵(很贊)進行操控,所以當手機逐漸從功能機----初階智能機(塞班、PPC、palm)-----現在的智能機三大陣營(想了想,還是說三吧..哎...),觸控的交互體驗就被提上日程,相應的,WAP站點開始以觸控為轉向過度,對應地,產生了諸如各種觸控版、炫彩版、極速版、大圖版等等噱頭...

2. 排版
OK,既然說了早期交互的弊端----方向操控導致的內容單向選擇,那麼,在排版上,早期的WAP站點就會以比較嚴謹的排序方式來方便用戶的操控,例如下圖就是早期一個比較符合題目印象中的WAP版

3. 內容
既然說了交互體驗和排版,相應的,由這兩個方面帶來的弊端,對內容上也會產生影響。例如現在是個網站都會有的圖片輪播,例如懸浮廣告,例如視頻直播等等。

說白了, 歷史進程演化....

P.S
在新浪存活了很久的WAP版、觸屏版、電腦版的頁面貌似已經不見了,現在打開 http://wap.sina.com.cn 已然人去樓空:

另外,嘗試性地打了 http://wap.taobao.com ,恩,你看,其實就上面說的這麼回事..


wap版本,適合於老鍵盤手機,塞班,java,平台都可以,不觸屏也可以。


受邀2次,真的也不是很懂,把大家沒說到的答一下。
wap的概念源於2G-2.5G移動時代,wap協議大家自己google就行了,不細說了。
早期支持wap協議的瀏覽器,可以應用集成到各種諸如mstar、mtk等(山寨機)的解決方案中。由於瀏覽wap網站是使用運營商的網路,所以有一點是如今mobile site做不到的,wap站可以直接得到用戶的手機號碼,將鏈接指到運營商的結算平台,從而用戶可以在wap網站上直接訂閱服務商的付費項目。早期有很多惡意吸費類的短彩、圖片wap站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移動在推送帳單時,也使用wap方式,使得帳單的安全性有保障。這個wap站點是用wifi連接無法訪問的。

回到題主問題的初衷,從舉這個例子實際上已經看不到wap和web的明顯差別。現在wap只是做為一種代名詞存在了,有點像「多圖殺貓,小水管勿入「中的「小水管「的定義了……


觸屏版還是用標準的HTML語言(包括CSS,JS)編寫的,只是做成適應小屏幕的頁面,加上一些較大的按鈕。
WAP 是專門用於編寫移動設備的標記語言寫的,好像叫 WML ,和HTML有一定的區別,可以用鍵盤操作,比如上下鍵會跳到下一個鏈接,而不是滾動頁面。


手上有個項目叫xxwap,從立項那時就覺得項目命名欠妥,但覺得名稱是次要的事情,一直沒有更改


WAP:老手機有個wap瀏覽器。基本上不能添加樣式。只能加一些字體大小。換行。可操作性基本沒有。不支持什麼事件。什麼效果。純粹的頁面展示。
觸屏版:就像電腦頁面一樣了。智能手機需求~


用戶不同,需求不同,設計不同。 一個產品經理的角度


最大的區別是,部分標記語法不同,比如wap的 & 標籤等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產品是演化出來,而非規划出來的」?
為什麼小米各方面做的都不錯,結果反而不能把米聊做好呢?按說小米不缺人才才對吧?
應屆生產品助理/經理面試,應當多談點什麼?
換膚對中國的用戶來說真那麼重要麼?
如何通過面試判斷產品經理 PM 的實力?

TAG:產品經理 | WAP | HTML5 | WAP網站 | 觸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