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經常聯繫的人有多少?

一個人通過電話,微信,QQ經常聯繫的人有多少?我記得原來聽人說過一位社會學家通過對參加葬禮人的分析,發現一個人一生結識的人只有250個,多了就飽和了。還看到過扎克伯格說Facebook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聯繫人,一個人經常聯繫的人只有50個。大家對這個怎麼看?


謝邀。

在後面附的資料里提到:基於社會腦假說計算出的人類社群規模應在150人左右,這個數字被稱作「鄧巴數」(Dunbar"s number)。事實證明,這也是一般人類社會團體和一般個人社交圈的人數。

但我想說點別的,對,我們是不需要那麼多常常主動聯繫的人,但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建立聯繫為更多人提供幫助。我相信這點也是互聯網時代給予我們的更多可能與機會。

《引爆點》里提到過引爆一次流行需要「內行」「聯絡人」和「推銷員」的概念。
而「聯絡人」的特點就是——什麼人都認識。這樣的人會成為人與人聯結的樞紐,信息交換的中心,這樣的人通常保持聯繫的人的數目與普通人,更不要說比較內向的人,就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了。當然,無論如何,這個數量還是有上限的。

不考慮特殊職業如銷售和客戶關係維護等等情況,如果把經常聯繫定義為一周一次至一個月一次,有信息交換的頻率上,普通人究竟能夠達到什麼數量還需要擁有更多樣本的數據帝來提供一下數據,但據我的觀察,大致一般在五十個以內,其他回答也提到,二三十個左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應該算是一個有潛力和想法成為「聯絡人」的人。
雖然已經不怎麼玩了,但我的人人好友近 2000,facebook 800+,大部分不重合,能記住樣子、名字以及是幹什麼的大約是半數,與很多人只是「被動聯繫」,也就是我發個什麼東西,然後看很多人的回復,用這種微弱的方式保持聯絡。

而主動地「經常聯繫」除了與一般人無異的與關心的人彙報情況、溝通感情、探討想法之外的那二十來個人之外,由於「聯絡人」這個特殊屬性,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非常聯絡人主動問你:「嘿,我們公司最近想做個視頻,你認不認識會做的……」「話說,我想買個日本的東西,你有沒有在日本要回國的朋友……」「那個,我要去雲南玩,你有熟人嗎?……」此時,就是需要我搭建橋樑的時候了,「聯絡人」會很開心的立即在腦海搜索一下,然後馬上找到匹配目標,牽線搭橋,bingo! 雙贏!

所以這樣想起來,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it depends.
一個厲害的「聯絡人」經常聯繫的人應該可以非常多,從幾十個到幾百個不等。

補充資料:原文來自果殼網的推送 夠聰明才會交朋友 Hillwoods/譯

多數動物都具備識別對方的能力,但只有少數能形成真正的友誼。少數獲得此種天賦的哺乳動物包括高等靈長類、馬科的成員、大象、鯨類和駱駝。所有這些動物都以穩定和相互關聯的社群而生活,這並非只是巧合。群居有它的優勢,但也會帶來壓力。你無法在情況變得糟糕時撒手而去——這時候,友誼的力量便會展現出來。朋友間結成防禦性的同盟,使他人不至於靠得太近,但又不會把人完全趕跑。


不同於散漫的鹿群或羚羊群,友情會賦予社群一種完全不同的結構。對於每隻動物而言,一個緊密聯繫的社群是一個類似洋蔥的多層結構,最親密的朋友在最中心,越往外的個體親密度越低。不論是什麼物種,核心圈子常由約5個最親密的朋友組成,下一層則將圈子的數目擴大到15個,最大的圈子囊括了總共約50個個體。每一個圈層會給個體帶來不同的好處。所以,當最親密的朋友為你提供人身保護和幫助時,你也許能夠依賴一個更大的朋友群來獲得食物,也能依靠整個社群來抵禦捕食者。


在一個緊密聯繫、層級分明的社會系統中生存,是需要智力的。群居動物僅需要知道自己的鄰居是誰,但在社會系統中生活,你需要了解集群完整的社會關係網的結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當你威脅我時,你同時需要承擔觸怒我朋友的風險,他們會來幫助我。換言之,你需要明白你的行為會帶來的廣泛社會影響。

對這方面的認知需求,體現在該物種的社群規模和大腦尺寸(具體說來是額葉的尺寸,因為這片腦區可能被用於估計社會關係)之間的關聯上。但理解這層關係並不簡單。因此,相對智商較低的猴類,狒狒和獼猴等聰明的猴類需要更高的腦容量來應付一定規模的族群。猿對大腦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

社群規模和大腦尺寸之間的這種關聯,有時被稱作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不僅可應用於物種,還適用於個體。針對獼猴和人的神經成像研究顯示,個體擁有朋友的數量和其額葉某些區域的大小相關。


對動物作出的複雜社會決策而言,認知的許多方面都是必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似乎是「意願感知 」(mentalising)。這是一種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我相信你認為我在想你是否覺得我想要……」這個句子代表了5層心理狀態,這也是成年人通常能夠把握的。你前額皮質核心區域的大小決定著你的意願感知能力,同時也決定了你能交到多少朋友。


許多物種通過社交性的整理毛髮來建立和維持朋友關係。理毛(對人類來說則是輕撫)能夠觸發大腦中內啡肽的釋放。內啡肽使人放鬆併產生信任感。社群越大,動物花在理毛上的時間就越多,理毛的對象卻會變少。這是因為社群規模增大時,在社群中生活的壓力會增加,以至於你必須確保你的朋友可靠,並且能在你需要他們時給你提供幫助。實現這一點的方式,便是花費更多的可支配社交時間,為最親密的朋友理毛。至少在雌性狒狒中,這種選擇已被證明能帶來好處。具備越牢固朋友關係的狒狒,產生的應激激素皮質醇越少,產下的幼崽存活下來的也越多。

由於友誼的質量由投入的時間多少決定,而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供互相理毛的時間又是有限的,這便為每個動物能擁有朋友的數量設置了上限,進而限制了社群的規模。如果你嘗試為過多的個體理毛,你投入的時間最終會過於分散,使你的朋友關係更淡薄,社群進而不穩定且常會崩潰。在猴和猿中,社群成員的平均數量被限制在50以內。狒狒和黑猩猩社群的上限也是一樣。


梳理毛髮非常花時間,這意味著黑猩猩無法維持一個個體數超過50的社群。

  • 笑和語言

但是,人類不同。在過去的200萬年中,不斷增大的選擇壓力似乎促使人類進化出前所未有的大社群。基於社會腦假說計算出的人類社群規模應在150人左右,這個數字被稱作「鄧巴數」(Dunbar"s number)。事實證明,這也是一般人類社會團體和一般個人社交圈的人數。然而,人類及其直接祖先能夠維持的社群規模,遠超過通過理毛建立社群所能達到的個體數。這是如何實現的呢?


訣竅似乎是,我們利用了3種附加行為。這些行為能很好地引發內啡肽的釋放,並且能夠以集群為單位實施,同時給許多個體「理毛」。第一種是笑,這是人和猿共同具有的行為。笑本質上是一種合聲,通常牽涉到3人的集團,是一種比理毛更有效的聯絡感情的方式。接下來,大約在距今50萬年前,我們把唱歌和跳舞加了進來,使參與交往的群體進一步擴大。最後一種便是語言,它能更好地掌控笑(比如,講個笑話)和歌舞。最終,語言讓儀式與宗教結合,使得形成巨大的社群成為可能。


儘管我們能夠覺察到,自己與一個由成千上萬個個體構成的超級社群間存在關聯,但我們中大部分人的私人社交圈,規模卻不超過150人。其中有大約半數是家人,通常與我們保持著終身的穩定關係。但非血親間的友情非常容易消逝,如果我們沒有投入時間維持的話。如果有一年時間未能與朋友相處,友情就會變淡約1/3。

儘管朋友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或許一直在不斷換血,我們對待友情的方式卻驚人地保持不變。不管是以與朋友共同度過的時光來計算,還是以情感的親密度來計算,我們每個人分配各自社交資本的方式都有一個特定模式。舉例來說,不論他是誰,我們都會留給這位最親密的朋友等量的時間。這有點像是一張個人社會標籤,即使在我們的朋友改變時,也會保持不變。(編輯:Steed)


只聯繫50個做安利的怎麼生活???


我聯繫的人一般兩隻手的手指都嫌多了。

這主要取決於人的性情。

我是個不喜歡與人聯繫的人。身邊也多是不需要通過頻繁的電話、簡訊以及各種聊天、社交軟體來維持關係的朋友。

幾個月、半年、一年未見,就一起吃個飯,見個面,或者找個地方一起旅遊,玩幾天。

我覺得,如此甚好。


除了父母就兩三個人


我這個人比較孤僻,除了父母和戀人,基本就不聯繫別人了


非常同意@胡點關於「被聯繫人」的觀點。
因為經常去旅行(去過國內20多個省市,世界上16個國家),還參加了很多組織和活動(AIESEC和AFS),所以認識了很多人,我的人人好友有1200+,facebook好友有800+(後來煩了還刪了很多),人人好友中也有一部分是我根本不認識,沒打過照面,因為我寫東西,看了我的文字來加我的。
在我社交網路上的這2000+的人里,很多聯繫人都只是泛泛之交,簡單知道對方的背景而已。有這麼多的朋友,我沒有刻意去和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相信時間會篩選出正確的人給我,果真如此。因為我發的東西,在做的事,會引起一些人的共鳴,讓對方產生一種親近感,所以一來二去最後留下的朋友都是互相欣賞的,彼此贊同對方在做的事的人。站在互相欣賞的角度上,聯繫多密切都不重要了,因為你知道對方就在那裡。
這次我去歐洲旅行,我在facebook發了自己的行程,就有一個三年沒聯繫的德國朋友突然給我留言說Fan,我在德國哪裡哪裡,你要來visit我,她說這三年她一直在關注我的旅行,她覺得我在做很酷的事,所以非常希望能再見到我。於是啊我就去了她的城市見她,兩人在一起住了一晚,聊天到深夜,各種火花,能見到她對我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因為我早就忘記我認識這個人了=。=
由此我想到的是除了同學,家人,同事這樣必須聯繫在一起的關係外,剩下的關係都是靠一定的紐帶在維繫的,比如別人覺得你很cool,夠格和他做朋友,你才能進入那個圈子。

我經常聯繫的人只有我的同學和家人,因為他們在我身邊,有些事需要溝通,但這樣的關係並不需要經常聊微信QQ,而是一個簡訊一個電話就約出來見面聊天,我更喜歡如此更有效,也更直接的方式。剩下的就是通過微弱的聯繫的神交了,但卻也並不比這種經常聯繫的關係弱,因為這些人是會直擊你心靈的人。


至交好友3、5個
親戚(包括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奇怪的七大姑八大姨等)常聯繫的也就幾個
普通朋友十幾個,同事(較好的)幾個
點頭之交什麼的估計也不會常聯繫。。
基本就這點了,我想應該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吧。。


出來一個多月快倆月,與國內的夥計們聯繫頻率驟然下降,借前輩們的答案梳理一下先:

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分階段的,長遠的不說了,就從大學開始:

1、大學裡聯繫人的多少看圈子的大小,超級宅男肯定要比風雲人物少很多,就自己來看大學經常聯繫的加起來也就幾十個,當然多數是為了活動,有事兒沒事就聯繫一下的真心不多,不到20,況且我還是男的,誰沒事兒聯繫我。。。

2、畢業之後,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因為不熟悉社會,想念大學,就瘋狂QQ好友列表裡的人,有事沒事瞎扯幾句,慢慢地就冷了下來,甚至有一段時間都消失了一樣,當然,除了雷打不動的幾個死黨。。。

3、工作步入正軌,以前大學常聯繫的那些也就剩下不到十個的樣子,更多的是周圍新的朋友新的機油,開始有了新的生活,這段時間又建立起不到十個死心塌地的夥計們。。。

4、再後來到了現在也還是十幾個,還有鐵到不行的機油躺著一直不動。。。


我覺得常聯繫的意思不應該說是為了工作為了關係啥的,就是那種有事沒事不聯繫一下心裡痒痒不吐槽一頓六神無主的才能算=。=要算是工作的話那多了去了,同事客戶供應商,沒啥意思了就。。。


每個人都是分階段的,一步步走過來有些常聯繫的不聯繫了,有些不常聯繫的也漸漸熟絡起來,人來人往結婚之後常聯繫的更少了貌似,還好,我單身能四處騷擾。。。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 ̄- ̄)@我經常保持聯繫的大概不超過五個。。如果說在身邊交流的不算的話。。其實真朋友不需要天天聯繫他和你的關係也不會變淡。。


記得住的號碼也就10個左右


150定律,一般人不會超過一百多個。超過後不能保持一定的粘性。


不算爸爸麻麻的話。電話。。就。。一個叭,一個當兵的同學,幾天給我打個電話,他們沒法用別的。再有幾個月一個電話的高中同桌。微信。。a有時候連著幾天發個早安有時候隔幾天發個早安,我都不知道該不該回這個算是聯繫么。。b開始的時候天天問點兒什麼,後來兩三天一個電話,差不多每周周末一起吃頓好吃的。c之前天天找話題,我懶得回,就變成現在幾天發個消息,我還是懶得回。哈哈。d,一個可愛的娃娃,有時間就跟他探討英雄類電影好看的英劇海綿寶寶。。總之就是很有聊的人,就是,,不在一個城市不然可能會玩瘋。e,教我很多的一個像姐姐的人,又不是。。閨蜜也不是。。反正就是失戀心情糟糕都能一起抗的人,是d的高中同桌,也是通過她認識的d。也不在一個城市。哼╯﹏╰。我們大概。。誒。。微信基本不超過三天就會聯繫,不定期打電話。f高中前桌有啥有意思的事就。。g初中的一個很好很好的朋友,心煩的時侯就找他差不多。然後就是。現在的同學總見面就不算了叭。。qq。。上去的時侯就是在群里閑聊。呃。。還總看一個人的動態,這個是自己默默關注的一個,但是不會直接聯繫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不是一生50多個不知道,反正有的人來了走了來了走了,一段時期陪你度過有特別的回憶,然後就沉默了,就在那裡,能聯繫上,可是又沒有什麼聯繫的合適開場。


三個人
你關心的人(愛人 朋友)
關心你的人(家人 親人
你需要的人(工作夥伴


這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和做什麼樣的工作!怎能一概而論。


最好的幾個常聯繫,普通的只會在QQ上聊聊,家裡偶爾聯繫下!!


五個電話,五個號碼,除了一個工作號碼經常會響起顯示的是陌生的號碼外,別無其他,家有父母,都好,不常聯繫,唯有家裡的老奶奶會定時的去一個電話。這回答準確的說應該是「我這個人」,興許不具有代表性。


推薦閱讀:

基於社交推薦的視頻分享網站有前途嗎
SNS 的電子商務化應該怎麼做?可以改標題嘛
新浪微博4月份人均在線時間猛增至18分鐘,什麼原因?
SNS目前還很火嗎?SNS發展在大家預料中嘛?
如何在中國遠程運營用戶在美國的網站(英文)?

TAG:社交網路 | 人際交往 | 社會工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