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的發展,是讓醫生的技術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

這個問題有很大的誤導性,感謝那些為我解惑的朋友們。至於中醫西醫哪家強這我不關心,只要能給人治好病就是好醫生,就這樣


醫生的水平沒有降低,是醫生的技術結構發生了變化

從前強調視、觸、叩、聽其實是無奈之舉,包含太多主觀判斷,同一個體征每個醫生感覺都不一樣,極度依賴醫生個人的經驗積累,就算這樣,誤診率依然非常高,比如說神經系疾病的定位定性,理論上說得頭頭是道,其實臨床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不典型的太多了,一些小的腦缺血灶根本沒有明顯定位體征,不是每個病人都照著教科書給你生病的

現代大量高新科技用於醫學,輔助檢查診斷更加有效、精準,很多從前發現不了的不典型的和亞臨床的病變都很找出來,不少時候,醫生個人的經驗判斷反而只是補充,學會如何合理利用新技術才是每個醫生的必備技能

可以說,醫生運用新科技輔助診斷的技術提高了,而在極端簡陋條件下的工作技術一定程度的退化了,但是總的來說,只要能降低誤診率,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這些都無關緊要,孰輕孰重要分得清才好


就我所在的行業來說,超聲影像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醫生。田吉順主任沒想過,如果沒有靠譜的超聲醫生配合,沒有靠譜的細胞學檢查,沒有檢驗科,他的診療水平比鄉鎮衛生院的大夫高不了多少。分分鐘成為被告都有可能。(沒有超聲儀器,我可能還不如赤腳醫生)
三個月的胎兒,不用超聲的方法,有時候是死是活都分不清。更不要說伴發滋養細胞病變了。切口妊娠,不做超聲就流產搞出大出血也發生過。宮外孕如果不做超聲,很多只能等到破了才發現。相信田主任不敢對一個40天妊娠沒做過超聲的患者說你不是宮外孕這句話。如果沒有輔助檢查,田主任大多數時間不知道她是否懷孕,更不用說是懷了幾個,在哪。也許田主任會切脈驗孕,還能分出男女。常見的宮頸病變,沒有細胞學檢查,田主任就沒法分期,也就無從說起治療。至於田主任說到心衰之類,現在最小的心臟超聲就和手機一樣,啟動只需要幾秒鐘。急性心包積液等你扣出來,估計都沒時間處理了,這個馬上就能看到。

當我們取得成功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把功勞都記在自己身上,而忽略了其他人默默的奉獻。雖然有時候也會說點客套話。當年電力一姐說能力以外的都是零,肯定也是那麼想的。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就是會使用和製造工具。現代診療設備的出現幫助醫生提高診療水平是必然的。就像獵槍出現使我打死老虎成為可能。設備並不會看病,就像獵槍不會打虎。沒經過訓練的我去打虎還有可能被吃掉。
看病就醫的形式也不一定就像田主任那樣,掛了田主任專家號,交給田主任全權處理。如果超聲設備足夠便宜,每個診室配一個也是可以的。像豪斯醫生那樣,診斷一個團隊做,治療交給手術匠也未嘗不可。先去超聲科由超聲大夫全科檢查再交給專科大夫處理會幫助很多初次就診的患者。
關鍵是,病人受益。


《House M.D.》第一季有一集,患者是位極具魅力的中年男性,在非洲從事志願者活動。劇中他慫恿 Cameron 隨他一同去非洲工作,Cameron 糾結再三,最終拒絕了他,理由大致是,她無法想像從事神經病學的臨床工作,卻缺少 PET 等現代醫療設備。

其實,不僅在神經科,現代醫學絕大多數臨床科室的發展,都離不開輔助檢查手段的豐富,而這毋庸置疑,又與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息息相關。從血清學化驗,到層出不窮的生物標記物,從 X 光線,到模式繁多的核磁共振,從腎穿光鏡檢查,到纖毫畢現的電子顯微鏡,從胸外按壓,到延續生命的機械通氣……臨床診斷與治療,無不深受科技進步之益。

其中輔助檢查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因其「客觀性」。幾乎所有的輔助檢查,觀察或測定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對象,它們的形態、量度,不為個人的經驗、判斷所左右。不像病史書寫,內容可能受到書寫者的主觀影響。儘管輔檢結果的解讀,仍然仰仗個體,但至少保留了「客觀」的數據基礎。

二是因其「可再現性」。特定條件下,如果患者重複接受同一輔助檢查,必然能夠獲得前後一致的檢查結果。即使由於病情緣故,無法重複,輔助檢查也可提供結果的書面記錄或原始資料,方便此後臨床醫師對當時情況的「再現」。而體格檢查的體征一旦改變,後來者即無法確切了解之前描述的真實性。

三是因其「發展性」。輔助檢查手段的改進、革新,往往會影響臨床工作者對疾病本質或診治的認識。內鏡技術,幫助呼吸科、消化科醫師,及時捕捉可能的病變;心肌損傷標記物,幫助心內科醫師,迅速判斷病情,緊密觀測緩解情況;而一系列影像學、核醫學、生物化學的進步,幫助神經科醫師洞察缺血性卒中的不同病因……而對疾病認識的加深、拓展,同樣會影響輔助檢查的改變。這樣的「自我催化」作用,甚至成為現代醫學進步的動力之一。

因此,輔助檢查雖然名為「輔助」,實則已經擔起了現代醫學的主要職責,滲入疾病研究、診斷、評估、治療、預後的方方面面,為臨床實踐提供客觀、可再現的依據,方便不同領域的不同醫師,基於一致的疾病描述,進行臨床決策,並最終為臨床工作者的決策構建統一的標準。作為一名現代醫學的從業者,理應依賴輔助檢查

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醫師的知識結構、臨床經驗、提問方式、檢查手法,如患者的合作程度、記憶、理解能力……同樣的患者,不同時間,或者不同醫師,記錄的病史體檢存在差異,臨床並不罕見。由於過於主觀,難以再現,病史、體檢記錄的地位遠不及數十年前,臨床工作中的價值即使不低於輔助檢查,也不會高於輔助檢查

然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仍然必須是臨床工作者應該掌握的技能。畢竟臨床工作,情況多變:危重急症患者,來不及行輔助檢查,病史體檢能夠提供最快的疾病信息;經濟落後、交通閉塞地區,沒有條件行輔助檢查,病史體檢在診治過程中,依舊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病史體檢所受約束最少,施行最為簡便,是現代醫學的臨床基石!

回到題主關於「醫生技術」的問題。臨床工作的方式在不斷改變,判斷「醫生技術」的標準是否也該相應更新?醫師的最根本目標是解除或緩解患者的病痛(無論生理或心理),同樣是判斷其水平高低的最高綱領。輔助檢查昌盛的今天,如果進一步細化「醫生技術」的評判,輔助檢查方面至少包括三部分:

  1. 根據準確、恰當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開具相應輔助檢查的能力。「劃線 1 美元,知道在哪裡劃線 999 美元」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
  2. 根據輔助檢查資料及報告,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和自身臨床知識,個體化解讀輔助檢查結果的能力。優秀的臨床醫師,絕不盲目輕信輔助科室的報告。
  3. 根據輔助檢查解讀的結果,制定下一步診治方案的能力。輔助檢查不是目的,明確診斷、緩解病情、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質量才是。

輔助檢查的層出不窮,並未減輕臨床醫師的工作負擔,至少「診斷學」教材變成兩本——《臨床診斷學》、《實驗診斷學》——還多出影像學、核醫學等等一批學科要關注學習。而以上三點的水平優劣,只與醫師本身有關,與輔助檢查無關。現代科技無論如何發展,醫師無論如何藉助輔助檢查,前者的技術高低,與後者之間都無任何直接聯繫——那些水平低的醫師,那些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獲取信息能力低,還安於現狀的醫師,即使輔助檢查從未出現過,技術也終究不會高到哪兒去。


輔助科室的來回答。


是的,醫生們的技術提高了。

不要拿現今的水平不高的醫生去跟從前的大牛們比啊。

厲害的醫生,不靠先進的檢查手段也能診斷的八九不離十。不分從前的和現在的。


但是,對於不在塔頂的、甚至在塔底的普通醫生們來說,輔助檢查就是開了掛的存在啊。從前的和現在的醫療水平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輔助檢查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診斷,而是為了鞏固診斷(循證醫學嘛)鑒別診斷、分型分級分期、指導治療、判斷預後。


你也別覺得開檢查就是坑你錢,單純視觸扣聽的信息對於指導現在的醫療行為能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即希望能給患者精準的醫療,也怕漏診了。悲劇的是,過度醫療一般沒人鬧,漏診了就倒霉了。所以,的確有臨床醫生開很多檢查。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動不動就一堆體檢來的全腹CT,我都覺得浪費)

所以,很牛的臨床醫生們「看不起」輔助科室的醫生,因為在他們眼裡我們真的只是起了「輔助」作用。


題外話。而輔助科室向來傲嬌,沉浸在清閑(屁!讀片累瞎碼報告到手麻)、事少(單指醫鬧一般不由我們接待)、錢多(當然是跟門衛保安們比)的自我催眠中。

所以啊,現代科技就是讓醫療發生質變的好東西。

其實醫學本身發展很緩慢,給人它發展的很迅速的原因是,醫學可以搭現代科技的順風車。

你知道嘛,我們大影像的每種檢查手段幾乎都是建立在諾貝爾獎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成果。

顛覆醫療的人從來都不是單純的醫生,他們每個人都是偉大的科學家。


雖然這是一個一年前的問題,不過看到 @田吉順醫生的回答,我還是忍不住要說明一下輔助檢查在現在醫療行為中的作用,以及現階段醫生應當把輔助檢查放在什麼樣的地位。
我認為,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的分水嶺就在於輔助檢查手段的出現,因為科學技術應用於醫學後才開創了現代醫學,而科學技術應用於臨床醫學的途徑就是開闢了很多輔助檢查:例如,顯微鏡的發明是開創微生物學的根本,從而才產生了感染理論,才有了抗生素的問世。而只有近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發展,才開闢了生化,生理學這兩門學科,才有了我們現在常用的化學檢測手段。至於X線在醫療行為中的作用有多大,我想就不用贅述了。綜上所述:輔助檢查在現代醫學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現代醫學進步及人類科學技術在醫療行為中的體現,又是未來醫學進步的方向,只有不斷的提高輔助檢查在診療過程中的地位和應用,才能更好的增強人類發現疾病,認識疾病,並最終戰勝疾病的能力。

強調完輔助檢查的地位,我來說一下輔助檢查與醫生技術的關係。大家首先要高清一件事,醫生技術水平的高低,與輔助檢查使用的多少是沒有關係的。一個醫生只用查體手段診斷疾病和一個醫生使用輔助檢查手段診斷疾病,如果兩個人都診斷對了,那我們只能說明兩個人的水平都很高。因為我們治療疾病的目的達到了。但是隨著人類對疾病的了解,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需要更準確,更早,更全面的去了解病情,這時候,查體手段就比不了輔助檢查了。例如,在心臟查體時(醫生用聽診器聽心臟)時,我們要重點關注心率,心律(兩個不一樣),心音,雜音情況。直觀感覺就是聲音,說白了就是你的這個心跳多長時間跳一次(心率),有什麼規律(心律),跳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心音,),有哪些聲音是不該有的(雜音)。這些個聲音會因為你的聽診器放在不同的地方而產生偏差(有主動脈瓣聽診區,二尖瓣聽診區),但是這些聽診區任何人是不一樣的,比如當有的患者因病導致心臟過大時,這些聽診區就會變位置,具體移動了多少厘米,光靠查體沒人說的清楚。只能看個大概齊。有的人可能同時患有多種心臟疾病,出現了很多奇怪的聲音,這時候就很難通過聽診明確哪裡出了問題。為了克服這種困難,人類開始是通過不斷地練習,嘗試,驗證(屍檢)來增加自己的經驗,將自己的耳朵磨練的越來越厲害,但是這就意味這10個醫生里可能只能有1個練成功,而且這1個成功的醫生,可能還需要在失敗了若干次,治死了若干個病人後才到達成功的境界。這種過程顯然對我們治療疾病是不利的。因為我們有太多的病人需要治療,誰也不願意當醫生成長過程中的人梯。所以,我們發明了心臟彩超這一手段,利用超聲波將心臟上所有能出聲的地方都原原本本,清清楚楚的展現在每一個人面前,你只需要從書本上記住正常的心臟個個角度,層面是什麼樣子,對應超聲,就可以一眼看出有哪裡不對。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有哪個靠譜的醫生敢用自己的耳朵去對抗超聲結果(前提是做超聲的那個人技術過關)。因為超聲提供的是客觀結果,耳朵提供的是主觀感覺。
有的人也許會問,那如果一個醫生聽到的情況和超聲提供的結果匹配,不就可以省去做超聲的費用了嗎?所以還是查體技術高比輔助檢查好。在這裡我要說,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絕對錯誤的!絕對錯誤的!舉個例子:郵遞員送信,A跑著送,B開車送,開始只送離郵局近的幾戶,兩個人效率一樣,都是半天就送完了,開車可能還比跑著慢點(因為堵車,車輛需要維修,加油)。後來郵局業務不斷擴大,需要送信的人越來越多,A就得跑一天才能送完,B仍然可以半天送完,這時候郵局對A提出要求,要求他要提高跑步速度,提高送信效率,結果有兩種:1、A在拚命跑步的狀態下,將時間壓縮成半天,和B一樣了。但是身體終於累垮了,英年早逝。然後郵局沒辦法,只能給B再配輛車,讓B2開著車去完成A的工作。2、A的身體不是一般好,跑的很快,每天跑以和汽車一樣的速度跑2、3個馬拉松絲毫不傷元氣,在和B完成同樣的工作下安全到退休,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評,然後B2接了B的班,繼續開車送信,但是A2由於A的能力常人難以達到,奇才又不是年年有,所以導致遲遲沒有接班人,最終還是得被B2開車替代。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想更好的提高醫療質量,就必須推廣那些容易學會,成才時間短的技術,力求讓更多的人掌握才能更好地完成醫療任務,而不是培養一個精英,他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對於這麼大的醫療環境來說基本上沒用。


下面,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很多人,包括很多醫生都認為查體技能比輔助檢查好?首先,很多輔助檢查出現早期,由於人對新技術掌握的不熟練,也由於很多技術在早期確實存在缺陷,很多時候輔助檢查確實不如查體準確。也就導致了很多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自己的判斷完勝輔助檢查的診斷,就好比火車剛問世時跑不過快馬一樣。但是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進步,輔助檢查手段就像電腦,手機一樣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你現在再拿快馬和高鐵比比試試?)。舉個例子。臨床上對於消化道出血要查一個很基本的檢查,叫大便潛血。早期大便潛血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測量大便中的鐵元素來判斷有沒有出血,這也就導致了服用鐵劑,動物血,或者出血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過長時鐵被吸收而出現了假陽性或假陰性。而現在使用的膠體金技術,不但可以區分出鐵劑還是血液,還能區分出是人血還是動物血。所以,不難看出,輔助檢查技術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飛速發展,不斷完善,但是人的能力是不會這麼快提高的。其次,我國由於醫療資源投入不足,很多醫療機構沒有好的輔助檢查手段,所以,只能強調查體的重要性,寄希望於利用便宜的手段來完成任務,達到多快好省的作用。在醫學生教學中片面強調查體的重要性,忽視對輔助檢查的教學,同時,在患者中大力宣傳弘揚那些名醫、個案,最美的醫生不是最能治病的醫生,而是最能省錢的醫生,是能自己掏腰包給患者治病的醫生。但是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不然怎麼會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無人問津,大醫院好在哪?全是專家?呵呵,還是好在它的檢查和治療設備的先進上。

最後,我想提一下未來醫生的發展模式。 @田吉順 醫生說:「你不是讀片師,也沒有B超醫生始終跟著你,所以你要提高自己的查體手段」。但是我要說,你一個醫生可以有能力隔三差五的發表SCI,為什麼不能拿出點時間學習讀片技術,學習B超?難道學讀片,學B超比發表SCI還難么?誠然,我們不能成為讀片專家,B超專家,但是達到一般放射科醫生,B超室醫生的水準還是不困難的。你們覺得是發表SCI對患者的好處大,還是每個醫生都可以方便,快捷,準確的提供超聲,X線檢查服務好處大?所以,未來的醫生應該重點培養輔助檢查水平,未來接診查房時,每個診室配備超聲(其實現在很多麻醉科,腎內科已經有自己的B超機器了),可以用B超代替聽診器,可以準確的看片,讀圖(實際上現在呼吸科醫生看胸片,CT不用看報告,心內科醫生看心電圖不用看報告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醫生,對緩解看病難有莫大的好處。比發論文管用多了。什麼叫技術高的醫生,與時俱進的掌握新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將新的技術應用於臨床工作,並且能不斷更新完善新的技術和手段的才叫技術高的醫生。總是抱著老一套,排擠新鮮事物,在哪一行都是必然要被淘汰的。如果再以這種論調誤人子弟,那更是大大的不應該的。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的老師們都一再強調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比如心臟瓣膜病不能根據彩超的結果來逆推心音的結果,而是聽到什麼就是什麼。比如肺部疾病不能根據CT的結果來下診斷,要自己問病史再自己閱片,結合所有的臨床證據拿出診斷。
我對於輔助檢查的認知是這能一定程度上糾正人為的錯誤,畢竟不少疾病的臨床表現是相似的,不通過輔助檢查是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或者說現代醫學的診斷要求里就加上了輔助檢查的依據。而門診上也確實沒有太多時間去問診,一個病人如果問診時間超過3分鐘就會出現等候的病人鬧以及挂號的病人看不完的情況,這也是不得不依靠輔助檢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歸到中心問題上,由於輔助檢查的出現,確實有的醫生自身問診的能力下降了,但我不贊同醫生能力上升與下降的比拼。
醫學是一個發展的學科,當代醫生與以前之前沒有輔助檢查的醫生的評比不能簡單的就說誰高誰低。當代醫生的實力體現在基礎能力(視、觸、叩、聽)及輔助檢查的理解能力。舉個例子,同一張CT,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醫生能看出這是結核或者肺炎,能看見某些病灶;相對的技術不太好的醫生就不一定能夠認出來。我曾經見過胸部CT上的血管影被人診斷為多發小結節的,我也見過存在非常明顯的肺部病灶卻被某些人判斷肺結核痊癒了的。
當代的醫生在學習輔助檢查的理解時,必定會丟失一部分對基礎能力的重視(當然如果完全丟沒了,這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的精力有限,除去某些特別牛的人,普通大眾只能專修一樣。如果僅僅比拼基礎能力,這是不公平的,只要一個醫生在基礎能力及閱讀輔助檢查的綜合實力上有所進步,那麼基礎能力的部分缺失是可以接受的。


現代科技最大的作用是提高了醫療工作的準確率,而不是降低了醫生的技術。
各種各樣的檢查是醫療過程規範化和流程化的結果。現在講究循證醫學,不是以前靠經驗治病的年代了。過去看病,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檢查手段,醫生通過問診和體檢,再根據自己的經驗,覺得你是個什麼病,就按他的感覺開始治療了。比如,醫生叩個心界聽個心音再問問病人的情況就可以診斷病人的心臟病,這當然是技術的一種體現,但是這個過程中有很大的主觀因素會影響醫生的判斷。不同的醫生可能體檢出不同的結果,也可能診斷出不同的結果,你不能保證總碰到最好的那個醫生。而現在,做個心電圖拍個胸片再加個超生心動圖,出個報告,得到的結果就能客觀並且準確,就連實習生都知道病人心臟是什麼情況,最大程度降低了犯錯的可能性。當然, 在這個過程中,年輕醫生熟練掌握各項原始技術的比例是在下降的,但這都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手段來代替這些技術。


引用一下前幾天和一個老師查房的時候討論的結果:
近幾年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是為什麼呢?
1.環境越來越差,食品安全的不到保證,疾病變化更加紛繁複雜(所以簡單問診查體不一定有效)
2.現代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好,能夠診斷到更多以前診斷不到的疾病(所以二級預防逐漸主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3.現代人類對自身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稍微有些小癥狀就要去檢查,對醫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一級預防更為重要:病因預防)。
上醫治未病,這個連以前老祖宗都很難做到的要求,在現在其實已經逐漸實現了,因此現代技術的發展不僅是輔助檢查的發展,更多的還是醫生理念的發展,出於對患者更負責的態度(以及規避不同醫生診斷水平不同導致結果不同的風險),很多檢查就成了必要。
至於題主的「簡單問幾句就做檢查」,其實醫生也不想這樣,什麼原因呢,你懂的。


LZ問的這個問題就相當於: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士兵的戰鬥力是提高了呢還是降低了?
科技帶來了殺傷力更大,更準確,對士兵體力要求更低的武器。
現代士兵的體力可能不如古時候,但是who gives a f*ck?能打贏就行。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無人機駕駛員操縱一架捕食者,虐殺數千名最精銳的古代士兵應該毫無問題吧。
醫生的情況也類似。


從問題說明來看,題主似乎主要針對的是輔助檢查的問題。即使是醫生同行,不同科室不同專業,對待不同的輔助檢查態度也有所不同,我也就僅僅從我自己專業角度出發,說點個人看法。

在我看來,隨著各種新興輔助檢查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醫生好像更依賴於輔助檢查,而醫生(包括我自己)應有的針對病史和體征獲取信息的能力(這大概就是題主所認為的醫生的技術)確實在下降。我認為對於這種現象應該警惕。

對於學過診斷學的醫學生和所有醫生來說,都清楚診斷思路,應該是通過問診和體格檢查,獲取病史資料和體格檢查信息,再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得出診斷。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我覺得現在醫生越來越依賴於輔助檢查,越來越依賴於機器,而自身主觀應有的技巧在退化。
對於迷信科學的人來說(其實他們迷信的是技術),機器的、客觀的指標才是令人信服的,他們認為客觀的檢查指標,沒有人為主觀因素干擾,所以最值得信賴。所以,在針對健康這麼重大的問題上,應該儘可能的依賴客觀的東西。
這是對輔助檢查的誤解,輔助檢查遠沒有那麼「客觀」。
機器對人體檢查的結果,最終還是需要人來讀取的,這裡就擺脫不了主觀因素的干擾。面對一張X光片,醫生看到了什麼,他是怎麼理解的,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同一張胸片,可能有人認為是炎症改變,有人認為是紋理增粗,缺乏特異性,這在臨床上一點都不稀奇。有人做過實驗,對於同一張放射片子,不同醫生給出的報告,統一性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這就說明了,輔助檢查的結果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客觀」。
即使是用來診斷很多疾病的金標準——病理學檢查,很多片子在不同病理科醫生眼裡,結論也有所不同。——即使是最終的疾病判決書都不能保證「客觀無誤」,你在診斷的時候,又怎麼能依賴於輔助檢查呢?

當你診斷的時候結合了輔助檢查結果,你的診斷準確率是可以提高的,但是,如果你依賴它,恐怕會有危險。一項來自德國的40年來屍檢報告分析顯示,高精尖診斷技術的進步,並沒有提高臨床和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甚至有的誤診,恰恰是由於高技術檢查結果誤導所導致的。這個結論被寫入教科書。它提醒我們:醫生應有的從病史和體征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不能丟,你不能過於依賴輔助檢查。
有人喜歡看數據。我不止一次引用過的,就是胎心監護。這是針對胎兒宮內情況的一種檢查手段,幾十年的應用之後發現,如果你太信賴這項檢查,是不會改善圍產兒死亡率和患病率的,而唯一增加的是剖宮產率。
同樣的,利用B超測量來估計胎兒體重,目前的結論同樣是:不準,它也是增加剖宮產率的獨立危險因素。估計胎兒體重有什麼靠譜的方法嗎?目前沒有,但是數據顯示,有經驗的孕婦在估計胎兒體重方面,靠譜程度不亞於B超!很多產科醫生即使看到B超報告單,也要去親自再做一遍檢查——相比起機器,他們更相信自己雙手的感覺!以後會不會有更好的設備問世?我們共同期待吧!

所以說,即便是技術在不斷進步,有了各種高精尖儀器,醫生的診斷過程,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應該是那個經典的病史+體征+輔助檢查,病史和體征的地位,是在輔助檢查之前的!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話,大意是,好的醫生,大約有70%的病人,應該在問診和體檢之後就有了自己的診斷,甚至僅僅問診之後,就應該形成診斷。我深以為然。
醫生什麼情況下做輔助檢查?應該是先有了自己的初步印象,然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想法,同時排除必要鑒別診斷,再給出有針對性的輔助檢查。輔助檢查,它的作用就是輔助,它的地位是定了的,牝雞不能司晨,主祭不能越俎代庖。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輔助檢查發現一些我們自己無法發現的線索,但是對於輔助檢查結果的判讀,醫生也應該有自己的主見,不是說輔助檢查結果是這樣的,我就應該被它牽著鼻子走,有時候,也要敢於對輔助檢查結果產生質疑。
【插播一句,走廊醫生蘭越峰,就是作為輔助檢查科室的醫生,自作主張的對臨床科室指手畫腳,是非常缺乏專業素養的一件事。在診斷上,輔助檢查的地位就是輔助,不能代替臨床醫生的判斷。】

當然,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輔助檢查的結果,又有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用途,那就是作為證據。有時候,醫生通過病史和體征已經有相當的把握做出診斷了,但是不行,你沒有客觀指標的依據,如果打官司對自己是不利的,這時候就需要機器出場了,它客觀嘛!在這種情況下,醫生的很多的檢查,可能不是從自己診斷的角度出發,而只是想要給自己留一個客觀指標,日後萬一有什麼情況,可以作為保護自己的證據,畢竟,舉證倒置了嘛!
於是,這種用於法律途徑的「客觀證據」,扭曲了它應有的地位,使得它一夜之間不同尋常的「客觀」起來,甚至影響到了它在醫生診斷時的地位,讓醫生也以為它如此客觀,以至於可以性命相托。所以,就會有醫生草草問診個大概方向,甚至還沒有體格檢查,就各種檢查單開出。然後跳過對病史體征的信息分析,而直接面對檢查報告,從檢查報告中得出診斷。你覺得這樣可以提高診斷準確性降低誤診率嗎?我心裡打個問號。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醫生主動放棄了獲取病史信息和體格檢查方面的訓練,從而使自己的臨床技能退化。因為沒有B超檢查,很多醫生自己摸不出增大的子宮和卵巢,自己摸不出胎兒的位置。有人可能會說,摸不出來又怎樣?不是還有B超嗎?這可是比你的雙手和自己的感覺准多了,人家根據先進的影像學檢查手段獲得的診斷,自然比你原生態的體格檢查更加學院派。不好意思,在我看來,這不是學院派,這是臨床技能低下。
在我的認知範圍,可以通過聽心音呼吸音來診斷心臟和肺部疾病,這不是什麼牛逼神醫,而是心內科和呼吸科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的,最基本的素質。如果你心音呼吸音聽不出來,那其實是奇恥大辱,千萬別拿著「我可以通過心超CT來得到更準確的診斷」來給自己遮羞。難道心衰肺水腫的病人搶救,也要等你的心超胸片報告出來才用藥嗎?

我看到有答案說,沒有儀器的時候,100個醫生只有10個可以通過聽診聽出是什麼心臟病;而有了心超,1000個醫生都可以準確診斷。我覺得,這種說法低估了沒有儀器時醫生體格檢查的能力和水平,而高估了儀器診斷的準確性。而唯有那句「現在1000個醫生里恐怕也沒有1個能聽出來」,確實值得我們警醒。

要知道,你是一個醫生,不是一個讀片師,你不能保證隨時隨刻都有很好的超聲醫生來為你服務,替你做出診斷;但是,你的雙手和眼睛耳朵,卻是可以一直跟隨你,幫助你得出診斷的,而且速度肯定更快。至於準確性,如果你的臨床技能沒有退化的話,我相信不會太低,至少70%的情況下是值得信任的。


先簡短回答問題:1.一些可以被機器替代的檢查技術降低了;2.一些跟原來一樣;3.一些在輔助檢查基礎上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提高了。

編輯了一會突然發現題主的主訴是:為什麼醫生沒有用手摸摸我?為什麼沒有壓一下我的舌頭看看喉嚨?

回答這個:

效率低
1.預排除。排除一部分亞健康或無病呻吟的人。現在來醫院很多病人都是亞健康,不到疾病的程度。很多時候病人多,處理要快。多一點檢查多花一些時間,後面病人的抱怨更多,矛盾更有可能增加。
2.診療原則。疾病診斷是排除法。有了證據排除掉就不需要檢查了。確診了也可以早一點做治療。
3.體格檢查不準確。病人不是教科書,體征常常欺騙人。

所以,不如先有客觀證據,結合主訴,基本就可以下診斷了,如果有地方有疑問,再做體格檢查時也更有針對性。

補充解釋一下:現在大多數疾病都是必做檢查。
原因一,體格檢查沒事不能排除,輔助檢查如果沒問題排除疾病是完全符合診療原則的。
原因二,留作資料,方便以後進一步診治,如果同一次發病可以攜帶去其他醫院會診。如果以後複發可以讓醫生參照以前的病情,以便對病情發展做出判斷。(體格檢查做出判斷的是人,不客觀。)

=====================有時候就是割不斷===============================
補充回答大標題:
用手機打電話你會覺得講話的是手機嗎?用烤箱做麵包你會覺得製作麵包的都是機器嗎?

科技的發展只是給了我們更好的工具,為我們的判斷提供更多的依據,為我們的處理提供更好的方法。
診療無非是診斷和治療。通過圖像和體液分析等可以更加客觀的了解人體。
所以,醫生判斷輔助檢查的技術肯定是在逐漸上升的,越來越了解應該如何合理的進行檢查和理解結果。而很多體格檢查的手段肯定生疏了。畢竟有很多體格檢查是讓人尷尬或者痛苦的。


醫生的水平顯然是降低了。
以前醫生拿聽診器聽聽,就能斷定你是肺炎還是某個類型的先心病,但是現在呢?拍個胸片吧,做個心臟超聲吧。

但是,

醫生的診斷正確率大大提高了,治療的有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為什麼?

因為醫生水平再高,也不如儀器檢查準確。

打個比方,某個類型的先心病,以前沒有儀器,100個醫生里,只有10個能正確聽出來是什麼病;現在1000個醫生里恐怕也沒有1個能聽出來,但現在依靠超聲儀器,所有1000個醫生都能靠儀器正確診斷是什麼病,

我問你,你想回到過去醫生水平高、儀器貧乏、誤診率高的年代,還是想留在現在醫生水平低、儀器牛逼、誤診率低的年代?

醫生自身的水平不重要,醫生+醫生能依靠的工具得到的總體水平才重要。

趙雲縱有長坂坡前七進七出之武功,我一文弱書生拿起機關槍,照樣輕鬆把他干趴馬下。


疾病整體的診斷正確率在上升,而且病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實很多病,問完病史,靠一些最基本的檢查,就可以高度考慮診斷,但是你不能排除其它病的可能,我要告訴你很可能是某病,但是不排除其它病的可能,病人很多會非常不樂意,說要確診,所以有時即使考慮某診斷,我也會保守的說等檢查出來再說,但病人會覺得你不靠檢查就不會看病。比如我們科經常收發熱待查的病人,如果長期的,那麼廣泛差,如果是幾天的,你怎麼辦?先抗感染幾天看看,還是還廣泛查,還是動態差,部分病人甚至來的第二天還發燒就開始嚷嚷了,說診斷不明,怎麼辦?你是一開始就廣泛查,還是繼續觀察?


你會做裁縫嗎?那你擔心你的孩子會沒衣服穿嗎?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會使用工具,工具在不斷地進步你卻在擔心人的技術會不會下降,想多了。


一是樓主想表達醫生是不是對他不關心,不怎麼問不怎麼動手視觸叩聽上來就檢查,當然要承認,現在醫生工作負荷大,風險高,輔助檢查客觀,打官司證據更繪圖,加上有的醫生確實是懶,臨床水平下降,總之,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這方面醫生做的不太夠。多數時候真的是沒有時間。
二,宏觀上講,有了輔助檢查的幫助,當然醫生如虎添翼了,利用的好,臨床水平上升,利用的不好,臨床水平下降,這個和培訓的過程關係密切,所以國家才推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整體上,我認為診斷和治療能力還是在上升,和國家發展的大趨勢是一致的。


同理:人類發明紙張後可以書寫而不用只是記憶傳承知識,那人類是聰明了還是笨了呢?


題主不該糾結醫生技術和輔助手段存在什麼直接負相關,問題出在體制好么。輔助手段本意提高醫生技術,無奈時間緊迫,變成了醫生快速給答案的取巧之道。這就像做實驗,儀器先進了,技術自然好。但是,一天那麼多病人,能夠細心靜心結合你實際情況解讀輔助結果實在太難了,後面有一堆病人好么,還有經常湊進來要加號的,這種情況下,輔助檢查就像是一張給了大致結果的診斷書,醫生只需潤色一下,便可以解決看不完病人這個大問題了。病情不重,開了葯,反正都能好的差不多,只是時間問題。
這種現狀下,醫生和病人都很無力。醫患矛盾也多了,醫生也很累,病人又沒得到針對性治療,所以說全科醫生or社區醫生急需啊,不要一窩蜂擠到大醫院,給那些嚴重病人一些時間,全科醫生素質急需提高,人家才敢看病啊。提高醫生待遇,算好負荷好么,人不同於物,總是要給點時間稍微針對性研究一下。據說學習美國醫學生畢業規培三年提高技術,我只能呵呵了,對於專家有點用,人家看疑難雜症能多花時間研究病人,大部分醫生都沒有時間利用自己的才華給醫生一份答卷,才華這還施展不出來,再搞點才華讓它爛掉啊-_-||算了,問題打不住重點,損失一些人的利益才會讓大家看到問題有在解決啊,弱弱問一句就不能雙贏么。昨天看病,醫生連病史都沒問我,我就自己廢話了幾句,就開檢查單啊。檢查的目的用錯地方了。


你能想像一棟高層建築里只有樓梯,沒有電梯或者只有電梯沒有樓梯的場景嗎?
傳統的問診+視觸叩聽等不依賴於現代醫療設備的手段就是樓梯;先進的輔檢設備就是電梯。
任何一種手段都能到達大樓的頂層(正確的診斷或治療),但單純靠雙腿爬樓梯會累死你或者根本達不到頂層;如果只有電梯,發生火災或電梯損壞的情況下(不能使用輔檢設備或沒有設備可供使用的情況),沒有樓梯該如何?


我來回答這個具有誤導性的問題
1.「現代科技的發展」,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讓人局限性地理解為醫療檢查技術的發展。事實上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現代科技進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的進步。從這個層面上去理解,你就會發現現代醫生獲取醫療資訊的渠道要遠遠多於過去。毫無疑問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知識積累越多,基本上等同於水平越高。至少不會讓水平變得更低。
2熟練運用各種新科技檢查的能力,本身也是醫生的能力之一。你把美國MAYO中心的頂尖放療科醫生放到非洲,能起的作用比不過當地的巫醫,但如果給他足夠的醫療設備,就能挽救無數個腫瘤病人
——————————
未完待續


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物理化學理論的進步,就如倫琴射線的發現對於現代醫學影像學的意義一樣,社會大方向的科學研究進步有的能被應用在醫學中,近年來互聯網以及計算機的發展更為火熱,所以醫學受益於這一方面的更突出,比如醫院無紙化,電子化進步都是一樣。

醫學是使用科學的藝術。可惜現在鮮有藝術家。


推薦閱讀: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到底能否痊癒?
每天能成功抽出部分時間學習且養成習慣的筒子們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如何科學有效地提高肌肉密度?
對於癌症篩查應定期選擇哪些體檢項目?
肌肉里的乳酸是如何分解的?怎樣能加速分解?

TAG:健康 | 科技 | 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