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宋丹丹最近與編劇們的爭論?
宋丹丹在前幾天採訪的時候說:國外很多人拍戲,往往只是個故事梗概或大綱就拍了。而國內卻是演員演台詞,導演在導劇本。我們不是在拍劇本,我們是在給觀眾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是你編劇坐在屋子裡就可以一個人講好的。
言論引起了編劇圈子很大的不滿,編劇宋方金寫了長文有理有據地反駁:宋丹丹直言不應照劇本拍戲 遭眾編劇炮轟
宋丹丹馬上回應說:娛樂圈34年與眾多編劇合作從未出現矛盾咋冒出那麼多不認識的人"炮轟"?好好工作別搞文革那套那樣不好.演員遇到可以不改的劇本真是福氣,我演劉衡的&<窩頭&>和梁左的&<我愛我家&>就一字不曾改因沒有廢話字字珠璣.道理不說了其實你懂的.是金子總會發光別想沒用的幹活吧你。
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影視圈裡,製片人、導演又是什麼態度?
把給@編劇幫的約稿發這一個吧,知乎木有禁止一稿多發吧:
法律概念的重新梳理——電視劇劇本被「改」了嗎?
在演員宋丹丹和編劇宋方金對演員能否修改劇本修改問題爭論不下,引發了幾乎影視劇編劇全行業的大討論。有人說要看是否「有權修改劇本」,也有說要看編劇與製片公司的合約,還有直接說演員可以「二度創作」,還有演員、導演、編劇心中各有各自的「故事」。編劇和演員在爭執的過程中,都不免使用到了法律概念,但這些概念在法律上到底是什麼意思?按照法律的邏輯應當如何看待和解釋這場爭論?應@編劇幫朋友的邀請,我寫如下文章做為答疑。
首先,我們先明白編劇和製片公司、演員之間的法律關係。
編劇創作出來一個作品,或者製片公司委託編劇創作一個作品——無論是編劇自己撰寫的故事,還是改編已經存在的小說——這都是一個獨立的作品,我們稱之為「電視劇劇本/文學劇本」,編劇對劇本享有完整的著作權。然後,編劇把它賣給製片公司,等於許可製片公司將其劇本攝製成電視劇。這個「賣」的過程,即編劇許可或者轉移了其作品的「攝製權」——所謂攝製權,是著作權中的一種,是「以攝製電影或者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製片公司拿過來劇本,拍成電視劇,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在著作權法中,電視劇不同於劇本的新「作品」形式,電視劇屬於「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而劇本屬於「文字作品」,新的作品出現,按照法定概念,應當是製片公司行使了「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因此,拍攝電視劇的過程是,編劇不單轉讓了「攝製權」,還轉讓了「改編權」給製片公司。
那麼,演員脫離劇本的「表演」是否屬於製片公司行使其「改編權」呢?《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著作權人許可他人將其作品攝製成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視為已同意對其作品進行必要的改動,但是這種改動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這一條表明了編劇許可製片公司「攝製權」的同時,就已經允許其進行改動,改動的限定條件是「不得歪曲篡改的」且「必要的」。「不得歪曲篡改」,是編劇享有的一項法定權利:「保護作品完整權」,但因為拍攝電視劇的行為中涉及了「改編」,這裡「保護作品完整」是在單純的文字作品的範疇之內、還是從文字作品到電視劇作品都保護呢?這在法律上也存在爭議。如果說「保護作品完整」 存在於單純的文字作品之中 ,只是規定不許修改劇本,從反面推,就可以得出「只要不生成劇本就沒有篡改劇本」的結論——這顯然不符合常理,因為按照影視作品的生成過程,劇本可以在導演手中直接變成演員的表演,電影中的場景本、分鏡本都可以忽略,成為最終的「鏡頭」——也就是宋丹丹這種情況。
我們應當認為,「保護作品完整權」是針對同一作品及可衍生多種形式的「作品」的完整性保護。《伯爾尼公約》中對於著作權財產權的轉讓做出了規定,在財產權(也就是本案中的攝製權和改編權)被轉讓的情況下:「作者仍保有主張對其作品的著作者身份的權利,並享有反對對上述作品進行任何歪曲或割裂或有損於作者聲譽的其他損害的權利。」就是多種形式的權利共同保護的思路。導演脫離編劇劇本直接讓演員表演拍成最終的電視劇,中間的改動沒有生成文字作品的「劇本」,也是存在一個虛擬的「劇本」的。倘若虛擬的「劇本」未能保護作品的完整性,對原作品進行了「歪曲篡改」、侵犯了作者的聲譽,也是侵犯了保護作品完整權。
至於歪曲篡改的標準,法律上一般有固定的解釋,前者強調故意改編本來面目,後者強調偽造的手段,都帶有主觀故意性。如果不符合這樣的方式,都無法被界定成對「保護作品完整性權」的侵犯。在司法實踐,「保護作品完整權」的訴訟很少被法官認定,通常都以「署名權」和「名譽權」的方式主張權利,也沒有形成可供借鑒分析的判決依據;從既往判例來看,法官傾向於認定只要未進行「歪曲篡改」就不構成侵犯著作權人「保護作品完整權」的權利。
。況且,在電視劇的拍攝中,因為是由製片公司統籌整個拍攝和製作、宣發過程,製片公司分別與編劇和演員簽訂協議,而編劇和演員之間是不存在協議的。所以,追究是否「篡改」劇本,也不該看演員是否有歪曲篡改的意圖,而是製片公司是否進行了歪曲篡改、是否許可演員這樣做。編劇不可能「授權」演員哪些權利,也不可能干涉演員的為與不為,而只能通過要求製片公司的「保證」實現保護作品完整的目的。如果編劇的協議中有這樣的要求,製片公司又允許演員篡改劇本,那就是製片公司沒有履行其義務了。
在此,因為具體的案例涉及很多細節,很多可供解釋的情況沒有完全曝光在網路上,我們無法使用法律的邏輯和推理為「兩宋之爭」做出是非之斷,只能把這件事涉及的法律概念重新梳理,供當事人和讀者思考。
但我們可以從這場討論中看到中國電視劇產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影視藝術的綜合性和複雜性,「劇作」、「導演」和「表演」本身就存在著表達與再創作的含糊界限,這使得編劇、導演、演員在同一作品上出現了權力衝突,在市場環境下,三個群體之間又有利益衝突。其地位決定了三者的關係,而負責主導作品生產的製片方則會順應市場趨勢,趨向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處理衝突——比如這件事中製片方表明這是一部為明星演員量身定做的作品,因為明星演員代表作品的最大收益。這時,藝術創作的矛盾就應當朝向這個趨勢被解決,而整個的法律協議規則框架,也服務於這個目的,編劇、導演、演員之間的權益和衝突解決機制就明晰了。這是娛樂產業在發展中必然面對的問題,不僅是中國的問題。美國最終形成經紀公司、影視公司和行業協會三者牽制協調的機制,由律師處理其中的關係;而中國的行業現狀和美國並不相同,也不一定會形成一樣的模式。因此,每一個問題的討論,都會推動產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我們還應該欣慰:所有的爭議,也都是產業發展和進步的表現。
截止這個答案發布前,關於此事的口水戰已經蔓延開來,各方人馬跳出來擺事實,講道理,孰對孰錯,我不好也無權評價,因為這個圈子裡,實在沒什麼事是簡單到能用對錯來評定的。
那麼我回答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我粗淺的從業經驗,說說對演員改劇本的看法吧。
關於宋丹丹老師的拍戲不需要劇本這種觀點,完全是扯淡。
關於宋方金老師的再偉大的演員改劇本也不及三流編劇,也基本是扯淡。
那麼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為什麼要扯淡呢?因為處境,因為地位,因為利害關係,他們的觀點過激了,所以顯得扯淡,不過可以理解。
單說國內的電視劇創作,沒觀眾想得那麼高大上,大家都是混口飯吃的,終極目的是收視率,沒人會為了拿獎去拍電視劇,更別提什麼藝術創造了。
既然如此,各方的心態也都可以理解,借用余淳導演的話,大家都是電視民工,如何能掙到更多的錢以及為日後掙錢打下良好的基礎才是電視劇從業人員的創作心態。
再次岔開一句,國產電視劇水,跟演員和編劇關係不大,是產業發展畸形造成的。比如目前電視台的廣告周期是15天,按照一天2集的播放速度,一部電視劇要30集才能滿足電視台的播放要求,可製片方為了節省製作成本,買的是20集的劇本,簽的是20集的演員。(當然現在不少演員和編劇的合同是按照最終播放集數來拿取片酬,可這是製片方資金回籠之後的事)
所以,就我所知,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國內電視劇,播出的集數和劇本集數是嚴重不符的。比如《永不磨滅的番號》劇本是25集,播出成片是34集(非央視衛視版本),這憑空多出來的9集是怎麼來的?呵呵,我不說你們也知道。(當然《番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視劇,以它為例並無嘲諷之意。)
創作環境如此,改劇本也顯得勢在必行了,所以觀眾覺得水了,就要罵編劇,就要罵主創,這其實是不公平的,因為罵的人,並非電視劇的主要受眾,所以你們罵,意義不大,沒人鳥你們。等到你們變成叔叔阿姨,爺爺奶奶掌握遙控器的時候,電視劇就不會再這麼拍了。
回歸到兩宋的問題上來,去年我在片場聽范明老師說起過《美麗的契約》,按照他的說法,這部戲確實是現場攢出來的, 具體原因他沒有細說。
一個好的演員,肯定是懂戲的,所以他們增減某些台詞也並非就是戲霸的表現,很多傳世經典都有著演員現場發揮的神來之筆,比如《教父》里馬龍白蘭度嘴裡含著東西說話,比如周星馳的「可不可以擋一下再死」。影視藝術本來就是集體創作的藝術,誰也沒有權利剝奪誰創作的權利,關鍵只是話語權掌握在誰手裡,掌握的人才應該負責。
說到底,一切問題又要歸結到產業。影視產業和國足一樣,都需要觀眾給它們時間,也許是一萬年。
至於兩宋問題到底應該噴誰,這本像羅生門一樣,作為編劇肯定要為同行說話以期提高編劇的地位,作為演員肯定要鞏固演員的地位以期繼續保持高比例的片酬,作為製片方,呵呵,你們這一罵,我的戲二輪一定能漲不少收視,圖樣。
people always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
謝邀。這件事其實挺狗血的,也挺容易得罪人,想來想去,還是寫幾句吧。我對於影視行業不算內行,只是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知道的比普通人多一些,所以我的意見也未必專業,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自己做判斷。
1.這事表面是「編劇」和「演員」之爭,其實本質上是「劇作」和「表演」之爭,這個分歧在行業內一直都存在,也不僅僅只存在於中國,外國也是一樣。編劇、導演、演員為此鬧到分崩離析的事情一樣不少見,所以不要因為這事就覺得中國影視行業如何如何不專業,如何下三濫。不專業當然是現實,不過越是專業,對劇作要求越苛刻,分歧就會更多。當年弗朗西斯·科波拉拍《現代啟示錄》的時候,因為劇本和表演的分歧,和馬龍·白蘭度差點打起來,冷戰好久,誰敢說這兩人不專業啊?都是影史中傳奇人物,一樣如此,立場不同而已。
2.宋丹丹說的是事實,即使在國外,很多片子也是邊拍邊修改。像她說的那樣有個大綱或者梗概就開機的最常見在從前的香港電影,太多人這麼干,叫做飛紙仔,就是現場寫劇本。極端的比如王家衛,這廝經常就沒劇本,宋慧喬、木村拓哉演他的電影都快崩潰了,沒見過這樣的!所有他片子的演員起初到了現場就惶恐的要死,問他該演啥,他就告訴演員一個主題或者概念,比如「寂寞」、「悲傷」啥的,然後怎麼演你自己看著辦。劉嘉玲拍東邪西毒的時候認為有一段戲,表示思念應該哭,王家衛很無所謂地說:好啊,那你就哭吧,感覺對就行了。劉嘉玲很高興的拍完了,墨鏡王說好,結果最後這段戲給剪掉了……王家衛這樣的當然是極品,香港電影「飛紙仔」的做法雖然也貢獻了很多精品,但也讓電影行業整體停留在作坊的狀態,沒有形成嚴謹的工業,以至於後來忽然就衰敗了。這是不重視劇本的惡果。
但在相對重視劇本的國外,本子從立項到後來的成品,改到面目全非的也並不少見,昆汀很愛干這事,呂克貝松也沒少干,包括希區柯克,如果需要列,這個愛改戲的導演和演員的名單可以很長。所以宋丹丹說的是事實。但是——這並不是理直氣壯的理由,認為只有個大綱或者梗概就開機,這是合理的,如果這樣,還要編劇幹嘛?
所以宋丹丹這話是不嚴謹的,劇本可以改,但不能輕賤到這個地步。
3.既然宋丹丹的理由不充分,那麼編劇宋方金是不是就理直氣壯了呢?也不是。編劇是產業鏈條上的基礎,但不是全部,更不是動不得的公主。如果說劇本憑什麼動不得,不是看誰寫,而是看本子能不能服眾。如果這是老舍先生,是沙葉新先生的本子,想要改怕是很難,因為人家在基礎上就把握的很緊,奔著精品去,基本沒啥修改空間,內容和名氣也完全鎮得住場。但假若這劇要的是收視率,要的是好玩,熱鬧,商業化,甚至是完整的拍下來,那就肯定要改,跟著明星的檔期,跟著贊助商的要求,跟著拍攝條件的變化,跟著上映的檔期……可能涉及的因素太多了,不改劇本的很少。《白鹿原》是蘆葦經手的劇本,《霸王別姬》、《活著》的編劇,夠牛逼吧?最後《白鹿原》被王全安改到蘆葦聲明不要署他的名字,蘆葦這麼大的腕兒也沒頂住改本子啊。而還珠格格呢?完全就是跟著瓊瑤的小說拍,台詞都不變,基本沒改,但沒人敢說不,因為瓊瑤在那裡坐鎮。說白了,這是編劇在商業鏈條上與其他角色的博弈,不一定總是輸,不過相對來說處於弱勢。這也是很多編劇聲援宋方金的原因之一,不問是非如何,而是出於自身的陣營,上來開口就吐槽行業如何不尊重編劇bulabula……一看就是帶著私貨來的,可以理解這種聲援,但別因此來判斷事情的是非。至於拿八卦來說事的,我只能說這是真正的下三濫,業務之爭,你扯這些幹啥?你道德高尚完美無瑕就一定是牛逼編劇了?伍迪艾倫搞了蘿莉,本事一樣碾壓你們。
4.回到這個事情本身,爭議的關鍵點,還在本子的質量上。宋丹丹和導演都認為劇本質量不行,因此改了又改,而且這編劇還拖稿(額,拖稿很不好,我也有罪……),搞得劇組很被動。宋方金則認為我是你們「請」來救場的,原本就沒給我多少時間,拖稿不能怪我,本子質量不高也是因為時間所致。這理由聽上去挺充分,但一句反問就能給頂回去:既然你當初決定接受邀請來救場,那就要有自信能接得住這個場子。現在能力不行出了漏子,惹這麼大麻煩,又怪時間倉促,那早幹嘛去了?這些困難當初製片方恐怕也是講清楚了吧,還是自己本事不夠沒頂住。所以這事上,我固然不支持宋丹丹的言論,但對於宋方金更不支持。本事不行要認,接了活沒頂住,是自己判斷失誤,找借口只能顯得更low。
我認為,這事根兒上是製片方的問題,沒協調好。不過從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來看,宋方金自己沒上心,把活兒交給手下工作室的小弟去做了,結果沒玩好,這是重要的原因。所以這事情上,我抨擊宋方金多一些,不職業。
我既非專業編劇出身,也沒正經從事過這個職業,只是對影視行業感興趣,有點熱愛,了解的多一點。自己審過劇本,做過大綱,改過劇本,玩過配音,領過便當,深知創作之不易,文字和表演,都是博大精深的學問,有分歧很正常,可以爭議,但別搞得自己就是天大的理,一點錯沒有。如果真的都那麼牛逼,這劇能讓你們最後搞成那個爛樣?都有責任,誰也別光顧著摘清自己的責任。
PS:宋丹丹是話劇演員出身,以《尋找回來的世界》進入影視圈,那時候我都開穿開襠褲呢。她在行業內就不算頂級,也是一流,表演上是有獨到之處的,但對於劇本,她的立場不同,因此言語有些偏頗,惹人生氣。不過也不要就此懷疑她的藝術水準。她的本事,即使在行業里也是能碾壓大部分同行的。嘲笑人演戲小品范兒的,那是看她的片子不夠多,人真牛逼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在家裡宅呢,幾個人去劇院看過她的話劇啊?至於說什麼人改戲突出自己地位的。真是笑話,他們這個層次的演員,需要通過改戲來體現自己的地位么?當人家是剛入行的新人啊?不知道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對這個事兒感興趣,其實引起紛爭是好事,至少讓大家開始關注現在行業內真正存在的問題在哪兒,但其實也只是關注,解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行業都太唯利是圖。
什麼是好劇本?這跟有一千個莎士比亞一樣,是個一人一個樣兒的問題。所以,每天跟文字打交道的編劇和每天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演員肯定不在一個層面,不能說演員就不深刻,也不能說編劇就刻板不接地氣。表演需要張力和調度,適當的加工是無可厚非的,而編劇是最初階段的構想者,其實更需要保護和尊重,就跟合夥做生意一樣,是團隊合作,需要默契和相互妥協。但關鍵是勁兒要往一處使,這樣你的力才能發的一致,指哪兒打哪兒。但明白的人有有多少,試問有多少製片導演是中間改行的,就說我曾經接觸的,什麼做傢具的,賣茶葉的,更不要煤老闆了,這行熱錢太多,有了錢人就容易沖昏頭腦,能懂戲的又有幾個?
為什麼說現在的電視劇難看,這其實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每部戲都有一筆說不清的爛帳,但是現在的編劇和演員之間的口水仗其實根本不算矛盾,真正的矛盾都是潛伏在下面的,說到底根本其實就是大氛圍的不規範。如果說借鑒的話,甭說什麼韓劇美劇,首先要學的就是人家行業制度,規範化,事無巨細。中國人從來都不缺想像力,什麼人該幹什麼事,該拿多少一分不少,誰也別覺得誰吃虧,大家的氣就都順了。
兩位宋老師都是好人,專業好人品好,會產生爭論也是對各自職業的熱愛和堅持。看問題要看本質,別評頭論足,畢竟觀眾不能沒人伺候。早就想答這個問題,但我沒什麼立場,就說幾個例子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演員分很多種,每一種都不太一樣。
香港電影《買兇拍人》是一部很有趣的電影,它對香港電影圈進行了深刻的諷刺。這部電影中有兩位主演,張達明和葛民輝。
張達明是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科班出身,從業二十多年。開拍之前幾個月的第19屆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本片編劇谷德昭叫張達明拿別人的獎盃在紅地毯上走一下,表現出拿獎的興奮,他不問為什麼即照做,這一段被谷在旁用DV偷拍,成為電影的片尾。而導演彭浩翔要他即興發揮時,他則是拒絕的,他認為導演要你怎麼做就怎麼做,演員不應該加入太多的個人創作到角色中。是因為張達明只會演戲不會改戲嗎?不,張達明本人就是一名編劇,在其演藝生涯中,所得獎項全是最佳劇本獎,而且作為「棟篤笑」表演者最擅長的就是即興發揮,他以古板對待演戲,是敬業以及專業。
葛民輝是音樂人出身,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向來隨性,沒有條條框框,《買兇拍人》中片中電話找客一段就是彭浩翔要求他自我發揮,他才思敏捷瞎話張嘴就來,優秀地完成了導演的要求,這也是一種專業。
同時,片中「谷德昭向張達明介紹A片」也是沒劇本的,不過谷德昭本人即是本劇編劇;「詹瑞文的個人表演」也是即興發揮,但有趣的是,這段劇情恰恰是諷刺演員自作聰明改戲的。
幾年前我還在行業中工作時,有一位演員同事,他也是科班出身,曾經一度紅遍全國,但人緣始終不太好,對,我說的就是他,但別說出來。他為人其實不錯,工作態度也很認真,只是習慣口不擇言,比如有次錄節目公然說現在有些小孩反日實在太幼稚了人家商品質量好科技含量高我就是喜歡買,主持人都傻了。我本人非常欣賞這種真性情,但當時的確給工作人員造成了一些麻煩。在那部舉世聞名的偶像劇中,台灣編劇用「窩心」表達開心,因為這個編劇太著名了,所以沒人有異議,包括導演,但他堅持要求改詞,這則軼聞大家都聽說過了,他的判斷顯然是對的,這句台詞從他口說出來對他本人會有負面影響,但屏幕上的究竟是他自己呢還是角色呢?這是不是一種不專業呢?我不好做評判。當時跟他關係很好,他人很真誠,請我喝茶時就會講他拍戲的故事,他說某劇在與香港演員鄭佩佩搭戲時,他自己設計了一個動作,沒有請示導演,去跟鄭佩佩商量,這個鏡頭最後讓鄭輕輕打自己後腦勺一下,表現慈母的嗔怒,鄭也覺得不錯,就同意了,結果拍的時候,鄭打了,他卻笑著躲了,鄭呆了一秒鐘,我想她當時的心情一定很狼狽。他說這樣的小細節能體現主角的機靈,與人物特點相符,很有戲劇色彩,效果也不錯。是的,不過鄭從此就不喜歡他了。
其他國家和地區我不了解,內地有很多演員是以改戲為榮的,能改戲的演員要麼是地位超群要麼才華不凡,都能令他們稱道,而演員改劇本是師承導演的,我們國家施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導演中心制,導演在藝術上的說一不二直接導致編劇地位的無法提高,爛編劇且權作他們活該,資深編劇界大牛如鄒靜之也無奈表示《五月槐花香》不能算是我作品記者同志請不要採訪我了我什麼都不知道。發展到當代,新銳導演層出不窮卻沒啥行業地位,在某些劇組中,主演比導演更掌握話語權,於是,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近日,編劇宋方金與演員宋丹丹的口水戰一直持續,事發於日前宋丹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拍戲不是拍劇本」的觀點,在編劇界引起很強反彈。
《美麗的契約》編劇宋方金,發表一篇長微博,矛頭直指主演宋丹丹片場隨意改戲、將個人凌駕於角色之上等做法,引發了宋方金與宋丹丹之間的口水戰。《美麗的契約》導演余淳日前接受採訪,力挺宋丹丹,直指編劇宋方金劇本質量不佳而不得不改。3月16日,宋方金再次發表長微博回應此事,並曬出《美麗契約》的劇本。宋方金在微博中還大力稱讚於正,認為於正對影視業的貢獻非常大,「製造了明星,又合理分配了生產關係。」於正隨後在同一天的20點07分轉發此條長微博,并力挺宋方金,稱:「文章不錯,我堅信文如其人,也不喜歡演員亂改劇本,最後還是謝謝你的表揚!」而於正還在今天白天秒刪了一條暗諷宋丹丹的微博,稱:「演員改劇本絕對是道德敗壞的缺德行為,不好你可以不接,為什麼在拿完巨額片酬之後再挑三揀四?莫非真覺得自己的才華高過編劇?作為旁觀者,我非常慶幸沒有遇到過這種奇葩,也支持並希望被強姦的編劇曬出全套劇本,以視正聽!」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場博弈,宋方金能站出來出頭是好事,他們爭論的焦點實際上是整個創作集體對劇作的態度,劇作確實不是創作的全部,但除去導演個人化作品,劇本確實是影片的基礎。編劇水平不過關是前期製片方和導演在把控,要不開掉要不就直到修改到大家滿意,這是沒有問題的,這是所有編劇基本的義務。我們寫電影本子推倒重寫三十幾次也是常有的事情,大家沒有怨言。但兩宋說的問題是電視劇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衝突,電視劇不像電影,電影是帶有強烈導演色彩或商業價值的藝術品,電視劇靠的就是台詞,所以劇本至關重要。原先強調電視劇導演作用的時候,導演當大頭,任意修改劇本,後來製片方和市場發現問題太大,09年那次編劇行業的和平聲討之後,編劇的作用被得到了重視,但很快另一個問題又出來了,大牌演員如今成為收視率的重頭後,他們開始頂替原先電視劇導演的角色,任意修改劇本。宋方金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同,演員對每個情境的把控會很好,但對於影片的結構並不在行,有些台詞和橋段是牽連整個故事脈絡的,有包袱有情懷有意味深長的東西在,演員隨著自己的性子,讓劇本適應自己,這確實太不專業了,或者說太不敬業了。
在這裡普及個小常識,電視劇拍攝一般都需要跟組編劇,根據導演和演員的合理要求或現實條件對劇本做修改。但電影不同,電影要求太高,很多時候一個字不能多一個字不能少,開拍前重寫幾十稿很正常,但終稿出來,除了個別大導演,很少再作變動。
3月20日更新
感謝為我點贊的朋友,我上知乎的時間不是很久,大篇幅回答問題也沒有幾個。我一開始的回答確實比較隨性,因為當時這個話題沒那麼多人關注,我本身是編劇,又經常為演員改劇本之事所苦,所以忍不住多說幾句,自己回頭看看,語氣多有調侃,最後的所謂「爆料」,並沒有吸引眼球之意。沒想到之後惹來那麼多抨擊。
如果你覺得為一個答案點贊,應當是根據你已知的信息和邏輯去對答案進行理智判斷,而不是根據答者的名氣或者其他,那麼我真誠希望您能支持我的答案。其實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件小事,但我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電視劇圈中真實的一面,而不是想當然的判斷。
另外強調:兩宋之爭只是近年來電視劇演員權力被放大,個人極度膨脹後矛盾鬥爭的一個爆點而已,不是他倆也可能是某演員和某導演,或者某演員和某製片人。去年電視劇製片人中流行一句話,我們都是給演員打工的。這事兒從業者應該都知道吧?所以用不著罵編劇如何如何,中國的編劇水平不低,人才更是大把,可現在的項目運作機制很多都是不合理的,這個問題展開說就羅嗦了。
真誠希望中國電視劇產業能夠良性發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亂象橫生。
3月18日更新
太奇怪了,我覺得自己一直都是用很中肯客觀的語氣來評價這事啊,怎麼就引來那麼多的攻擊呢?
我著急出門辦事,所以來不及斟酌,回頭再詳細補。
我匿名說八卦是因為我確實不敢用真名,因為宋丹丹老師腕大我惹不起,回頭人家告我一個造謠傳謠怎麼辦?我要真想黑她我在這兒黑?我怎麼不得去個微博天涯之類的,搞笑吧你們
我整篇長文一直都在談演員和編劇乃至整個行業內的一些分工和糾結,從未用任何過激字眼。你們再去看看宋方金老師的文章,那是實名吧,那是刀刀見血吧?我要是想刷存在感我就實名微博投入那200多編劇的大軍去了,我至於在這麼個小圈子(還是跟影視關係不大的小圈子)匿名吐槽?
每個人對宋丹丹和編劇之爭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那是基於自己所處身份地位形勢等各種因素得出的結論,再加上一些少數人知道的真實情況。我無意和任何人爭吵,看來糾紛是從最後一句爆料/黑亦或是你們理解的任何惡意開始的,我只想說,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很久了,但誰也沒跟唯恐天下不亂的人說過,這無非就是圈內的一個小花邊而已,這種事太多了連人家老公都不深究你們著的什麼飛急啊?
我就奇怪了,要是我說「順便八卦下,吳秀波和海清真的好過」或者「順便八卦下周星馳和張雨綺真的……%」你們會不會這麼憤怒?就因為宋丹丹老師是人們心中德高望重的藝術家?所以你們覺得她不能出這種事兒?你們怎麼看我我並不在意(說到底你們都是路人吧),可你們真犯不著為了這一句八卦就忽略了我們要討論事情的本質,我們不是在聊宋丹丹和編劇之爭嗎?
請你們仔細看我的原文,要不我給你們總結一下吧:
宋丹丹對劇本是有很高要求的,但她無論如何也會自己改戲,這就是她的做事方式。
其他演員也會這麼做,無非是程度深淺之分。
演員改劇本的最大原因就是給他們自己加戲份,突出他們的光輝形象,讓他們那條故事線更精彩更好看。不排除劇本實在太爛,但那不是演員能改得了的。
我在這裡還想補充一點,我不否認國外有些影視劇在製作時只有大綱梗概然後導演演員之類臨場發揮,但是那是非常規的作法。電影電視劇的製作是非常嚴謹的,耗資巨大。在開機前劇本應該是可以掌控的事情中佔比最大的部分。(這麼說真的很繞!不過我怕被挑刺)
另外我說了好劇本的判斷沒有那麼難,意思是說在劇本創作這一塊,可控性其實是很強的。往往是後來出現了一些不可控的破事兒,直接作用到本來無辜的劇本上了。比如投資場地電視台亂七八糟,再比如演員強勢介入。
具體到《美麗的契約》,開機時只有10集劇本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況。(您非說某某作品某某導演如何我也沒法跟您爭,反正在我看來開機時只有10集劇本就是一個瞎胡鬧的事兒)造成這一狀況的,大家都有責任。我認為臨時來救場的編劇責任最小。
沒有說編劇的劇本不讓改,但不是這麼個改法。因為編劇也是普通人,不是一按按鈕就吐齣劇本的機器。整個行業的各種破事兒到頭來都需要編劇去處理爛攤子,這不公平。
另外:我覺得既然是在討論演員與編劇之爭,那好歹您要麼是演員要麼是編劇要麼是製片方或者是真正的從業人士吧,至少從頭到尾跟過幾個項目,對每一個環節都多少有些了解的人才有發言權吧。反正每個人就只會罵編劇就對了,罵吧罵吧,不罵不是中國人~
因為時間關係我也沒來得及看完其他人的評論,只在飛鳥冰河的評論中看到最後一段,私心揣測是跟我的回答有點關係了,那就只好多說兩句。
以下為 @飛鳥冰河 所言:
PS:宋丹丹是話劇演員出身,以《尋找回來的世界》進入影視圈,那時候我都開穿開襠褲呢。她在行業內就不算頂級,也是一流,表演上是有獨到之處的,但對於劇本,她的立場不同,因此言語有些偏頗,惹人生氣。不過也不要就此懷疑她的藝術水準。她的本事,即使在行業里也是能碾壓大部分同行的。嘲笑人演戲小品范兒的,那是看她的片子不夠多,人真牛逼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在家裡宅呢,幾個人去劇院看過她的話劇啊?至於說什麼人改戲突出自己地位的。真是笑話,他們這個層次的演員,需要通過改戲來體現自己的地位么?當人家是剛入行的新人啊?
我想說:
這不是笑話,這是事實。每個演員都非常非常想在一部戲中突出自己的位置,不管他是天王還是無名角色。首先他們在接戲的時候就會挑那些自己的角色很出彩的,很少有人心甘情願去給人家當綠葉。(除非欠了製片方人情,或者什麼原因,反正報酬高都不見得能砸動,因為人家不缺錢)
我入行以來寫過的劇本,大多數都因為演員提出的各種要求而修改了。他們的要求在我看來往往不合邏輯,比如每集戲必須出場夠多少場,比如某條支線情節他們覺得不夠份量,生生地要求製造一些更有戲劇性的情節,導致後面整個都得跟著改。我之所以說這種話,是因為我經歷得足夠多,而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我干這種破事兒是因為我對自己的劇本抱有起碼的責任心,我覺得就算改的面目全非這件事我也捨不得交給別人去做,我試圖在無理要求和劇本創作之間找到平衡,所以我去改了。)
越是層次高的演員,越是要用他們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收益。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改動劇本。你見過哪個真正的大腕隨便接個本子到現場就拍拍完就走?哪個大腕不是一大堆要求?這也無可厚非,只要不特別過分的,製片方都從了。請你們不要想當然,以為他們擁有了某些東西就不會再渴求更多。錯了,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就是因為他們對成功的格外渴求和堅持,而成功(或曰名利)是沒有止境的。
我從沒否定宋丹丹老師的成就,但我認為她近年來的表演只是在重複自己,在吃老本,作為普通觀眾我實在覺得有些無聊。這個觀點我不會,也無需改變。相信有理智的人可以接受不同觀點。
最後,我把那句話刪掉吧。
————以下是原文————
先說說跟宋丹丹一次不算直接的接觸。
去年我的一個戲,本想請宋丹丹演,但宋丹丹真的是太大牌了,她對劇本挑的特別厲害,檔期又卡得特別死。為了跟她合作我們足足等了一年多,她的經紀人一直在敷衍我們,說丹丹看過劇本了,覺得還不錯,現在說不好云云。當時製片人跟我說你要做好準備,宋丹丹對劇本是一定要改的,傳聞她自己會找編劇進組,專門改自己的那條線。你寫的劇本就算再好,她也要改。看來如今宋老師進階到直接自己動手改了。也是,能讓她這麼」包養「的編劇,平心而論不會是什麼成熟編劇。(希望看到這裡沒有人罵我高貴冷艷,但我說的是事實)那個戲,最後也沒合作成,現在換成了另一位級別略低的「老太太「演員。
話說回來我覺得宋丹丹這幾年從演技上真的沒有太大突破,演什麼都是一個樣,演什麼都是她自己。包括私人定製。
其實對演員來說可不就是這樣,達到事業高峰後,再想有所突破真的很難。何況演員也是人,他們必然有自我膨脹,有私心雜念。你們以為他們改劇本為的是讓劇本更好嗎?才不是咧!他們是要突出自己,給自己增加戲份,讓自己來當那個靈魂人物。
但,有時請大腕來演的真的不是絕對主角。比如一部戲,寫男女主角的愛恨糾葛,男主的老媽顯然不能太搶戲。因為編劇在構思的時候都是照著兩人的矛盾衝突去設置情節,冷不丁把支線放大,就算你是宋丹丹,觀眾也會覺得沒勁。這是故事創作的客觀規律,編劇在這方面是專家。如果每個支線人物都理直氣壯跑來要求加戲那還了得?這戲索性變成一口醬缸得了,還拍什麼拍
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寫一部戲,女主角是當時大紅但有下坡路趨勢的某小姐,也同樣要求改劇本,要求增加她的戲份。大概那個時候電視劇圈風氣還沒有這麼糟糕,編劇對付了一下,勉強修了一下某小姐也就接受了。那時年輕氣盛,覺得演員這樣做很矯情。現在看起來,某小姐真的是為人相當大氣了。難怪後來人家又鹹魚翻身,一線地位牢不可破。聽香港編劇說說香港沈殿霞是最會耍大牌的,在片場任何不爽立刻就架起二郎腿,「不拍了」,能奈她何?
扯遠了,拉回來。
為什麼宋丹丹一定要改劇本?
上文已經說到一些原因了,也不排除劇本確實爛的因素。當然我還沒來得及去看宋方金老師放出來的劇本,沒有發言權。
演員改劇本到底是個什麼行為?
首先他們所謂的」改「,是絕對不可能落實在文字上的。可能是跟導演提一下劇情的走向,一些小橋段的改動,或者在現場改台詞。我覺得演員仗著自己有話語權,受到公眾關注就輕易說」劇本我改的「這種話,是很無恥的。演員對劇本做二次創作,本就是他們職責內的事,創作的高明與否,大家自有公斷。(不過大部分觀眾是不可能分清的,也就行業內人士背地裡議論下罷了)
現在的演員怎麼就那麼牛?
被慣的。至於被誰慣出來的,這事有點複雜。
製片方搭演員班底時肯定會跟電視台通個氣,電視台會建議他們用某某演員,也就是電視台心目中很有觀眾緣,正當紅的那幾位。可是他們的建議跟真實情況肯定有誤差,更不用說這些演員其實很可能壓根不適合這個角色。
中國的觀眾其實很容易喜新厭舊,再紅的演員也紅不了幾年,時間久了他們也沒做錯什麼事,就是觀眾看膩歪了。所以他們當然要借著自己紅的時候大撈特撈。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演員瘋狂撈金四處露臉,觀眾沒多久就看膩了他們,可電視台誤以為觀眾還喜歡他們,又大推特推,促使演員在某個領域內形成了壟斷,導致他們無限膨脹,以為自己可以左右一切。最終的結果就是觀眾罵,製片方無奈,電視台嘛,他們總有辦法瞞上欺下的。
所以對某些過度膨脹的演員,我向來是心裡陰暗地想,別得瑟了,用不了幾年你就會被打回原形的。
如何客觀評價劇本?
其實評價劇本真的不難,能讓你一直看下去,一口氣讀完好幾集,不想做別的事就想知道,」後來呢?」中間有好幾次還忍不住笑了(或者忍不住心裡難受了一下)就是好的。
真的真的真的很簡單。
為什麼老有人說劇本爛?
你們知道的,編劇寫完劇本會讓相關人等上上下下看,他們要是不拿點意見出來,怎麼對得起他們的薪水?而且,優秀劇本本來就是不多見的。滿大街都是好劇本,那多半是娛樂業被摧毀了N年之後的井噴吧。大部分被拍出來的劇本,應該是有一些出彩之處,但沒那麼精彩;有一些敗筆,但總體尚算過得去吧。(我是說大部分,少數真爛的劇本我也見過。)
前面那稿,怎麼就爛到無法拍的地步,這本身就說明負責劇本的人沒有經驗和判斷力。
當然真相也許是大反轉,我也曾經經歷過劇本完全沒問題但就是需要重寫一遍的事情。因為某腕強勢介入,認為這故事不適(ta)合(yan)他(bu)演(liao)。
作為接手編劇,能來接這個爛攤子,本身就夠仗義,夠有勇氣了。整個組在那兒等著,每天什麼都不幹就花得花出去一大筆錢,所有人都在等你的劇本,這對創作者來說什麼心情?在這種心情下,能寫出勉強能拍的劇本,我覺得就不錯了。
當然,宋丹丹主演,余淳導演這樣的陣容,要說哪個編劇不動心也是撒謊吧,每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沒授權轉一下董路的說法,我覺得挺有道理的
【關於編劇、劇本、演員】1,我不針對具體的人和事兒,只說規律性;2,對劇本大動手腳的導演和演員是極少數,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些好劇和很多的爛劇;3,投資方出錢讓編劇寫劇本,「好與不好」當然由出錢的人說了算;4,一個負責任或曰尊重人的導演或演員,改劇本應該與編劇商量,除非散買賣也散了交情。5,不少演員演什麼角色都像演自己,不少編劇寫什麼劇本梁子都像是美劇、韓劇;6,中國大陸導演應該自己學學編劇;7,我曾提前看過一部電影劇本,看了三頁,我心說:「什麼芝麻玩意兒」,這部電影后來拍出來了,叫是什麼山居圖……
原文在這董路的微博|新浪微博
最上面那個答案居然有那麼多人同意?
兩個例子不對:瓊瑤的還珠格格是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的。所以不存在劇本跟著小說拍。而且也是邊寫邊拍。基本跟美劇一個路數。因為瓊瑤自己不僅僅是編劇,也是製作人之一,有最終決定權。
蘆葦的劇本是被改了,但不見得說沒頂住改就是劇本寫的不好。那個劇本最終是導演自己改了一遍,而且就最終放映的結果來說,改的非常糟糕。以蘆葦的編劇能力,最起碼不會把故事講得支離破碎吧?所以這兩個例子都不恰當。
但這兩個事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劇最終好不好,責任在導演。因為國內創作形式的原因,導演他的位置決定了最終拍攝方式和成品質量。 導演你同意把劇本扔了,現場攢著演,那還有什麼話說?
至於宋丹丹說拍劇完全不需要劇本那些話,就完全屬於胡說八道且沒禮貌,跟她有沒有演技沒關係。就好像成龍從背後親女明星,就是猥瑣,跟他知名度多少累計票房多少沒關係。名人更應該謹慎言行,說錯話當然會被噴啦!即使不看這件事情的對錯,光看筆仗的內容,宋丹丹就完敗了。
編劇是文字工作者,再怎麼樣人家都是專業的。連暗諷都看不出來的導演什麼的回擊,還有宋丹丹的微博回擊,不說文采,就是邏輯性連貫性語氣角度和用詞等等,都差了不止一條街。本來嘛,這種微博盛氣凌人一擺出來馬上就輸了,看人家冪姐……
好吧,我沒有深入了解過宋丹丹,但是光靠這個語言組織能力,我也不太相信她能夠改劇本……
再有就是,沖著這件事情的本身,國內演員對劇的施加的影響力和編劇可憐的不公的地位……我為編劇們喊聲加油,雖然編劇的地位和電視劇的運作機制不太可能因為這一件事情而改變,但是至少希望是一個矯正畸形化的契機吧……
從我一名熱愛話劇好少年的角度來看,這事兒絕對是宋丹丹被坑了,基本就和當年甄子丹和趙文卓吵架搞得馮小剛變「護舒寶」一樣。
宋丹丹是從哪出來的?人藝啊。從當年的小丁寶到現在的田翠蘭,宋丹丹骨子裡流的就是人藝的血,而且是老人藝的血。她演的北方老太太至今還無人能夠超越,而且是第二名打著飛的都攆不上的那種。
這麼多年演各種電視劇、小品大家可能覺得她就是個趙本山那樣的平民藝術家。
不是的,宋丹丹絕對是目前科班出身國內頂尖尖尖尖尖的話劇女演員!!!
生在人藝,長在人藝,那演戲講的就是一個生活化!
說實話,現在的某些國內編劇寫出來的話都「不是人說的」,這話不是黑,事實怎麼樣,觀眾心中有桿秤。這種劇本,要落到楊冪手裡那絕對劇本讓說什麼我就說什麼,還得順便賣個胸,但落在宋丹丹手裡,那對不起,你讓我說這種詞比殺了我還難受。
這話本來和自己熟人說說完全沒問題,但不小心在媒體面前說出來了,惹上了一個硬茬——宋方金。
宋方金何許人也?
整出過《手機》、《飛》、《美麗心靈》等,確實是個好編劇。
貌似是合作《美麗的契約》時候宋丹丹亂加口頭語,讓有語言潔癖的宋方金極度不爽,但沒敢發泄,這時候開始站出來噴。
這下熱鬧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一起來刷朋友圈。
其實這事不是「劇作」和「表演」之爭,這就是兩種表演形式的對撞。盡量讓人物貼近生活,這是這麼多年宋丹丹演戲的習慣,而且已經受到觀眾的肯定,這本身沒什麼錯。宋方金作為學院派的編劇注重的是故事整體結構的把握,寫出的語言可能略有些文藝范,其實也沒錯。
但一下冒出來這麼多借著罵宋丹丹想露一露臉的編劇,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如宋丹丹所說,遇到不改一字的劇本,那是演員之幸。但同樣,遇到一個願意給你劇本提意見的演員也是編劇之幸。大家的目的都是一個——讓戲好看。
另外,兩邊都不用提好萊塢、韓劇,我們國內的編劇產業和他們那種非常商業化模式化的流水線工程差著十萬八千里。既然大家都是憑著肚子里那點存貨討生活就互相體諒一下唄?!
其實也是這麼多年宋丹丹沒參與過大片大製作,編劇圈覺得她好欺負。當年成龍拍《大兵小將》的時候在片場指手畫腳,把編劇、攝像指揮了個遍,丁晟在旁邊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件事中,兩方都沒錯,錯的只有那些明明沒有好作品還想硬把自己姿態拔高的編劇,你想罵宋丹丹?你的腰板得和宋方金一樣硬!!
一個個舞文弄墨,仗著筆頭有些功夫得理不饒人。
要寫打油詩我也會啊:
要吵架?沒問題。首先水平得看齊。
你要只能寫神劇。白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媽蛋,你名字咋那麼長……
好一場策劃:看宋丹丹是哪何引爆美麗的契約這部電視劇的
我剛在前一篇《營銷案例比比皆是,本篇告訴你如何尋找?》說過,現在的每個熱門話題,都是一場策劃,都是一場營銷。這不丹丹姐馬上就給我來驗證了。即使碰上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場成功的策劃案例吧。我把他定名為,看宋丹丹是哪何引爆美麗的契約這部電視劇的
近日,著名演員宋丹丹在微博上一句「拍戲不是在拍劇本」,引起國內編劇的集體吐槽。有編劇長微博透露,自己的劇本被宋丹丹改得面目全非,還有的編劇以「戲不是小品的集合」暗諷演小品出身的宋丹丹不懂電視劇。隨後,宋丹丹刪去該條微博,發新微博表示「演員遇到可以不改的劇本真是福氣」。
16日晚,編劇宋方金通過「編劇幫」的長微博第三次發布了長文,並公布《美麗的契約》前三集劇本。
對於宋丹丹修改劇本的一個重要理由「劇本太爛」,宋方金回應稱:「這個邏輯對編劇來說有點彆扭,因為這個邏輯隱藏著一個潛邏輯:演員改了劇本,說明劇本爛。照此邏輯:一個人被抽一耳光,說明他該打。這個邏輯不好玩兒。氣人。由此牽扯出兩個問題:一、什麼是好劇本;二、劇本的好由誰評判。」
上面介紹的是宋丹丹與編劇對罵的一些事實情況,成為了這兩天的熱門事件。做為一個營銷老兵了,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場成功的策劃案例。並且值得我們學習。對於此次罵戰有以下幾個看點。
1、 宋丹丹與編劇對罵火了
現在中國的全人民應該都知道了,宋丹丹與,美麗的契約編劇,以及編劇界在對罵。這是吸引了多少眼球啊。人們都想看一下。美麗的契約到底給改成什麼樣的了。然後美麗的契約的編劇宋方金,在網上上傳了三集劇本,然後就是告訴大家,快去看看美麗的契約這部電視,跟我寫的劇本有什麼不同吧。然後我們大家都去看了。這部電視劇收視暴增。
2、 利用其它編劇來引爆此次對罵
然後我們看到了。對罵火起來之後,於正、趙趙、等參戰。然後立馬在網上形成了兩幫兩派,一是支持丹丹姐修改,二是不支持修改劇本的。正是由於他們的加入,才導致此交事件的爆火。這明顯是有預謀的,有人是拿錢辦事的。
3、 利用線上線下的一切手段,把此次事件再次升級,微博、微信、論壇、等一切傳播渠道升級此次吵架事件。達上最大限度的去吸引眼球。也許丹丹姐參與了此次策劃,也許沒有,反正是事件是這樣發生的。
事件形成的經過
首先是丹丹姐發布一條微博「拍戲不是在拍劇本」被美麗的契約背後策化人發現了。然後組織宋金方,與丹丹姐對罵,首先引起一個小的爆點。然後就是請各路編劇加入此對戰,擴大戰果。一定要把這件事兒搞的全中國人都知道。吸此眼球,然後讓宋金方上傳劇本。誘導人民去看美麗的契約這電視劇,進行對比。然後美麗的契約收視爆增。然後利潤滾滾而來。多麼巧妙的方法啊,要我說比奧巴馬的編劇水平高多了。這才是真正的編劇功力的體現呢。想和我交流溝通的加我微信zhiyimeng
這事兒怎麼看,要分階段來看,因為其實是幾個事情繞在一起的:
首先是宋大嘴,啊不是,宋大姐的傻話,也就是國外很多人拍戲拿個梗概或大綱就拍了。而國內居然要根據劇本來拍,你一編劇坐屋子裡能憋出個啥?云云,這個是惹禍根苗,大家都承認這個話是不對的,而且也不能叫心直口快,胡說八道和心直口快不是一回事。
其次是《美麗的契約》劇本被改的問題,其實是第一個事的衍生嘴仗,宋編劇認為自己寫的本子挺好,雖然被請來臨時救場,但最終成品至少是合格的,但是被亂改了。宋大姐呢認為你這破本子什麼玩意,沒我們演員臨場發揮根本見不得人……這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可能還有好多貓膩不足為外人道。我們只能認為這個劇組的統籌問題很大,導演製片人都在瞎搞,演員和編劇雖然沒他們自己說的那麼白蓮花,但顯然責任是次要的了。
再次就是編劇和演員的地位問題,顯然中國影視界的編劇普遍不被重視和尊重,算是積怨已久,所以宋大嘴,啊不是,宋大姐的傻話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此開展編劇地位的大討論,是很有意義的,但討論這個的話,就不要在《美麗的契約》本身上面細細扯皮了。
至於宋大姐本人演技該如何評價,宋編劇的編劇水平到底如何?這個是另外的話題,建議另外開問答討論。您也知道一個演員即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奧斯卡獎多到可以送給小李,也不代表他可以瞎噴編劇,編劇同理。
當然,就打嘴仗而言,宋大姐完全不是個兒,這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她粉絲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佔據了人和。但這個沒什麼意義,牙尖嘴利和幫襯多,都不代表你占理。真搞笑,演員誰慣出毛病來的還不好意思說嘛?觀眾唄
你越關注他(她)(甭管誇還是罵),都是給他(她)臉。
這個角度說,賴不了人家,觀眾的口味才是根兒。
坐等摺疊
首先,我完全同意演員有二次創作的權利甚至是義務。但是所謂二次創作要有個限度,倘若作為演員覺得這個人物說這一句不同於劇本上的話,做一個不同於劇本的動作形象更豐滿更有層次,在不破壞戲劇整體氛圍並取得導演編劇同意下這麼做,是好事。但是宋丹丹的行為可並非如此,她是自己現場編戲加人物,想怎麼來怎麼來,這不是二次創作,這是瞎胡鬧。
拍戲不大用劇本的人有之,但是那些都是對全局有總體把握的人,可不是一個只想著自己出彩兒的演員。或者說他們不是沒劇本,而是負責編劇的人把劇本一直在變而已,王家衛希區柯克據說都是如此。
再說這次事件中的兩個人。看宋丹丹不敢說多,但是話劇看過小丁寶,電視看過我愛我家和一些家有兒女金太郎。我的觀點是,還真是一個勁頭兒,不管是演知識分子還是文藝工作者都只像老北京的衚衕串子。如果讓我評價宋丹丹的藝術造詣,我個人是沒有什麼好評價的,這也是我對她改戲頗為反感的原因之一,即我不相信她的所謂的藝術判斷。當然這不是重點,並不是說真的藝術水準很高的演員就能隨便改戲了。
至於宋方金,我對其人其作品都並不熟悉。單純說在此次事件中,宋方金最開始的一篇微博非常不誠懇。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追求藝術被強權迫害,毫無錯處甚有風骨的文人,完全不提自己劇本沒到位,人家該拍了沒得可拍這一客觀情況,是很不磊落的。正如 @飛鳥冰河 所言,即便你是來救場的,答應了沒做到沒做好,就別說那麼多沒用的,承認自己有問題,就得了。
但是宋丹丹也有相同的問題。演員一般來說難道不是應該看過劇本覺得合適才演嗎,既然劇本不到位質量也一般,你宋丹丹怎麼接受了這部戲,怎麼甚至還現場編戲起來了呢?編的很不怎麼樣不說還自鳴得意。不是她自己大放厥詞,宋方金可未必會出來寫這麼一番話。
簡而言之,這事件中可以說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各有各的錯處。所以我的評判標準就是我本身的觀點:我對演員現場大幅度改戲非常不認可,無論這個演員是誰,是什麼情況下。為了不希望這種事能再發生,我支持宋編劇。
剛剛看到問題補充中宋丹丹說道」演員遇到可以不改的劇本真是福氣,我演劉衡的&<窩頭&>和梁左的&<我愛我家&>就一字不曾改因沒有廢話字字珠璣.道理不說了其實你懂的.是金子總會發光別想沒用的幹活吧你。「完全不能同意。作為一個演員,覺得劇本不好你大可不演,同意了你多少有點契約精神,大改特改屬不屬於違約?倘若劇本里讓宋丹丹演女一,進組了說我們劇本改了你跑龍套吧,你宋丹丹干不幹?倘若沒看劇本就同意演,那也是你自己放棄了自己獲得足夠信息才做決定的權利,怨不得別人。重申我的觀點:我對演員現場大幅度改戲非常不認可,無論這個演員是誰,是什麼情況下。
唔,其實對編劇這個行業完全不了解。
年前有幸看過阿城先生的一個訪談,現在貼出來,算是補充一點認識:
記者:你編劇後的電影,你會去看嗎,還是都不看?
阿城:你們對電影太不熟悉了。電影是導演的,不是編劇的,編劇寫過什麼你們完全不知道。
記者:寫出來了又不按劇本拍,那你不會覺得鬱悶嗎?
阿城:誰說要按著編劇來做的?哪條法律說的?那是出錢人叫我寫的劇本。他們對投資人負責,不是對我負責,不能誤會導演是對我負責。我不看得很重。
另外還有一段,不過這個就有點離題了:
李洋:您覺得當一個作家和當一個編劇有什麼區別?
阿城:當然有很大的區別,表面看起來都是寫,但編劇是要考慮到成本的,作家不需要考慮成本。編劇的時候很隨便的說春、夏、秋、冬都發生什麼了,這就是一年的周期,這個投資就不了得,至少要一年,或者不到一年,也要在地球不同季節帶去拍,投資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編劇是按照投資去寫,而其他寫作沒有投資的概念,成本就是自己那根筆和那點兒紙,頂多就是一個電腦的成本,現在說起來,這也不算什麼成本了。李洋:在語言上的區別呢?
阿城:語言上,電影劇本里的語言都是可執行的,小說的語言不一定是可執行的。劇本必須讓人知道怎麼做。李洋:也就是說作家的自由更大?
阿城:其實是限制明確的自由度最大。我不限制你,你沒有能力找到自由度在哪兒,你只能胡寫,那不叫自由,胡寫不是自由。一旦限制了,你反而找到自由了。就像叫你用中文寫,你就會找到中文的自由,否則的話,你找不到用什麼語言寫。必須是一步步限制清楚了,才有自由。就像武俠片里,用刀還是用槍,還是用暗器,只有找到這個限制的時候,才覺得他打起來好看。自由不是胡來,他一定是找到一定的限制。
以下謹代表暢所欲言觀點。
作為一名傳媒學院出來的學子,本著勢要追隨電影大潮的信念,本著電影傳媒是一家的一家之言,本著快意江湖的沾邊文藝的熱(zhuang)血(bi)衝動,我可以驕傲地大喊一聲,偶也曾是一名編劇。
上大學那會兒,為了編寫一個微電影劇本。
特意上網收集關於編寫劇本的一些基礎架構。頹然發現,格式、人物神態、語言特點神馬的N要素,早在高中,就聽老師粗略地介紹過。雖然粗略,但作為一個當時的半偽文藝青年,實際上我學的非常的認真細緻。
反反覆復研讀曹禺寫的《雷雨》,主角的神態啊,動作啊,細節啊,作者的備註啊,沒有旁白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語言推動的情節發展啊,等等等等。
我一人分飾多角色,愛演的我作死的沉浸在人物的命運之中,幸福著人物的幸福,苦難著人物的苦難。
動情處,甚至自我跳脫般地自我加詞、或改詞。
最好笑的是。我拉著一個同樣愛演的旁桌,開始分別指定角色飾演,在吵吵嚷嚷的大教室里,越演越來勁,被其他同學投來各種白目。對於兩個臭味相投不瘋魔不成活的文藝青年而言,課間的短短十幾分鐘怎麼夠演,上課鈴響,我們開始輕聲對念,念著念著,激動處,我一下咆哮了起來。頓時,整個教室為此安靜下來,半秒之後鬨堂開始大笑。。。就這樣,我被同學和老師活生生的嘲笑了。
再回到上大學關於我寫劇本的故事。
其實也談不上故事,只不過是一星半點的心得,而已。
寫劇本的過程中。我陷入了一個圈套,便是如何可以讓飾演者表演起來既不費力又能80%傳達出來我想要的意境和畫面。
試過多次。幾乎不可能,第一,我並沒有曹禺紮實充盈的文字功底,常常詞不達意;第二,演員即便是設定好的,但表演功力太有限(時常恨不得親自上陣)
後來的後來,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一件事。既然我們做不到編演的完美融合,為何我們不能試著走」個性化路線」。
其中我一下發現了我寫劇本的種種問題。演員們開始各執己見,認為我某些話語太過文縐縐,不夠生動不夠喜感。最初我也這樣認為,於是就先聽他們的。不想,沒過一會兒,演員們又開始相互爭執起來
「劇本里明明寫著一張桌子,怎麼你變成了凳子」
「劇本台詞太土了」
「你不是要扭過頭去嗎」 「不扭,我覺得這樣設置不好」
······
「尼瑪,都不用演了,到底誰才是編劇?「我心中大罵道。
我不是一個可以在外人面前可以做到輕易發脾氣的人,縱然心中滿是憋屈,也習慣忍著。
結果是,電影,拍攝徹底搞砸了。
我哭了。
這可是我辛辛苦苦,修了又改,用了好幾個夜晚精心炮製出來的」孩子「。
幾個憋角貨色居然唧唧歪歪如此將他」踐踏",心中太特么不是滋味。
如果愛,請深愛。
國外很多人拍戲,往往只是個故事梗概或大綱就拍了。
——宋丹丹講的話太不專業,跟成龍名言「美國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一樣腦殘。
某些情況上,演員是可以提建議改劇本的,但這不應該被當成常態,會影響拍攝效率,更不應該把即興發揮的表演看成理所應當,把認真執行劇本當成荒謬和沒必要的事情,而宋丹丹覺得自己比編劇更能講故事,就是這麼想的。
宋丹丹人不壞,演戲水平總的來說也還好——主要靠天賦,不過她的表演里經常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總會透出一股不管不顧的北京衚衕大媽的味兒,就算演的是苦情角色也常常能在一瞬間讓你齣戲,覺得她實際上的內心想法是:老娘才不在乎呢。作為一個事實上的大腕,再加上開微博成了大V,更助長了她這種自以為很率性就是愛說真話的做派。如果真是個很聰明的人,那倒沒問題,可她也就比一般群眾高一點的水準,也就難免會把傻話當成真話那麼說了。
不管怎樣,好劇本才是電影電視劇的靈魂,國內的編劇地位是被低估了,待遇也低,早就積怨深重了,她因為跟編劇不合,對這群人整體貶低,不群噴她才怪。這跟文GE有什麼關係?只許你噴人家,不許人家噴你?這都能聯繫到文GE上去,可見她的基本文化素養欠缺,以及思維邏輯的混亂。隨便說兩句。
1.首先應該說明的是宋丹丹老師說的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但我感覺有些過了。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這種情況都是存在的,只不過中國的情況可能稍微突出些。
2.一部好的電視劇或電影劇本和演員都是同樣重要的,一個好的劇本決定一部電視劇或電影的下限,好演員決定電視劇或電影的上限。我認為,一部電視劇拍攝前還是需要完整的劇本而不只是簡單的梗概大綱。說高尚點,這是是編劇的尊重;說實際點,這對故事的整個脈絡的把握和發展還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演員只是演員,他或許可以靈機一動,但對故事的把握自然是編劇更好。
3.當然,演員絕對是應該參與到創作之中的,完全按照劇本的字句去念的確沒什麼意思,很多演員的「靈機一動」也創造了一段佳話,比如白蘭度比如周星馳。
4.但什麼級別的演員可以這麼做,又該怎麼做。我想這是一個問題。按照理論來講,任何演員都是平等的,都有發言的權利,但事實顯然不是,像宋丹丹這個級別的演員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更不用說小演員了,一些演員為了省事恐怕也不願意提出自己的看法觀點,這也是造成劇中人物不鮮活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怎麼做的問題。你想想,劇本只有一個,但演員可不止一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是每一個演員都按照自己的「靈感」去發揮那就不好了吧,更何況,誰知道你這個「靈感」到底符不符合其他人和廣大觀眾的口味。所以相比之下,編劇還是要佔絕對領導地位。
5.最後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討論是正常的也是好事。一方面促使編劇少創作一些爛劇,要不然宋丹丹閑著沒事也不會炮轟劇作;一方面也讓演員們提高自己的演技和對電視劇或電影有更深刻獨到的認識理解,以便更好地詮釋人物,要不然,編劇認同你的「靈感」的話幹嘛非得不按你的走。推薦閱讀:
※《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暴走大事件》這類短片的劇本具體是什麼樣的?
※電影裡面主人公在高樓樓頂邊沿做俯視等危險動作是找替身?還是演員克服懼高症出演?還是特效?
※有哪些編劇太好毀演員的電視電影作品?
※翻譯需要達到什麼水平才能把劇本翻譯得和母語人士一樣好?
※如果《老友記》里發生了《彗星來的那一夜》的 Coherence,故事會怎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