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應如何看待文學理論?
對我而言,文學閱讀純粹是出於興趣。有時我也會試著寫些書評,但是一想到存在著某種理論可以「正確地」、「系統地」解讀文學作品,而這種理論卻是我所不了解的,我就喪失了下筆的動力。因為我覺得自己對書做出的評價只能是主觀的、個人化的,同時也是片面的、膚淺的,因而一下子失去了意義。
我也開始有意識地接觸一些文學理論相關的知識,但是作為一個專業體系的文學理論顯然是我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全面掌握的。我為此感到十分灰心喪氣。這種情緒甚至影響到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文學理論對於一個普通讀者,究竟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文學理論是什麼?文學理論就是關於如何進行文學批評、如何進行文學創作、文學與社會、歷史文化關係等等的研究。文學理論本身也分為很多流派,如今已沒有哪個流派或者哪個批評家還敢自稱是「絕對正確」的。每種流派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各個流派也相互之間有爭執。沒有哪個理論是適用於所有文本的。運用某個理論的批評方法進行解讀,基本上就是管中窺豹,片面的深刻(非貶義)。
- 也就是說文學理論學界內也相互有分歧。那麼應當如何看待這些分歧?從文學史的發展來看,早期文學理論內部的諸多分歧,其實並非是共時存在的,而是歷時存在的。通俗地說,往往是之前的文學理論流派不能夠適應當下文學的發展,缺點逐漸暴露出來,然後就有一個新的文學理論提出來完善它或者破壞它,比如形式主義和新批評對傳統文論的破壞,比如解構主義對結構主義的破壞,比如接受美學對之前文論的完善。而且文學理論流派的發展大部分是依託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哲學思潮的。比如二十世紀初的生命直覺主義、意識流學說和弗洛伊德多少有些關係,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結構主義批評、現象學批評和當時哲學上的語言學轉向有關係。這其實是文學史發展的必然。然而到了二十世紀的中後期,文學理論流派就開始層出不窮了,這是因為哲學思潮開始了第三次轉向——政治學轉向。所以像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薩義德的後殖民主義等等文學理論更多地去關注文本的政治和社會背景。
- 文學理論是否是客觀的?還是要強調文學理論並非是鐵板一塊,學界內部有各種流派,流派之間有分歧。早期的「生命直覺主義」「表現主義」就極強調主觀因素,後面「新批評」開始逐漸又轉向客觀分析,但過段時間又有「接受美學」跳出來,宣稱讀者是作家的直接承受者,作品意象與表現形式有賴於讀者完成,讀者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並不能以客觀和主觀來嚴格定義。只能說某個流派更傾向於強調批評者/作家的主觀因素還是強調客觀的文本分析/外部環境。
- 普通人怎麼看待文學理論?我個人認為文學理論是一種工具,是一種從不同角度管窺文本的工具,不同的文本適用於不同的分析方法,很少有一種方法可以打遍天下的(不是說不能,而是說不夠適合)。所謂「片面的深刻」,其實運用在文學理論上是很恰當的。追求深刻,但是這種深刻又以片面作為代價。西方文學理論的發展方式和自然科學某種程度上很像。沒有哪種批評方法是絕對正確的,而且「文學理論」作為一個學科,其歷史也不到百年。有很多大家完全不用任何文學理論也能寫出極佳的批評文章,但前提是他們已經有了大量的文學閱讀基礎和批評實踐經驗,比如李長之所作的《魯迅批判》。
- 怎麼接觸文學理論?推薦三本書,概論類的,讓你對文學理論的各個流派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豆瓣)》(普通讀者請泛讀,不懂之處請略過,大概了解有這麼些流派即可)。王一川《文學理論講演錄 (豆瓣)》(泛讀,讓你知道什麼是文學理論)。王一川《文學批評新編 (豆瓣)》(推薦精讀細讀,不僅有對各個流派簡單明了的介紹,還有運用這些流派的方法對作品進行批評,在文論書籍中難度較低)。
- 一點建議。文學理論只是工具,它能夠幫助你更理論、更系統、更適當地去評判一篇文章,但這些都是建立在你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的,任何非科班出身的人都不必妄自菲薄。我相信一個有長期閱讀和寫作經驗的人(日均書寫量上千字),即使沒什麼理論基礎,也不會寫出太糟糕的批評文章出來。文學理論是一個很巨大的坑,在學界它更多地是作為研究本身,而不是作為工具,所以各種書籍和文章很浩瀚,但是大部分空對空,很形而上。敘事學、結構主義、形式主義,基本是屬於比較好運用的文學理論,想要運用,可以先多接觸這方面的文學理論。作為批評者,一定不要以做研究的態度去看這些書,而要以運用工具的態度去汲取它。也很少有人敢稱自己全面掌握了各個文學理論流派。看不懂的,跳過跳過跳過。少看理論,多看批評,多寫批評。
普通讀者,只要敬而遠之就好。
敬,就是對文學理論保持一定的尊重,不要以為那些批評家都是沒事幹,都要去從文本里擠出來"作者根本沒有的意思"。
要做到敬,便要對文學理論有一個基礎了解,否則妄談文學理論,貶低文學理論,只不過是炫耀自己的愚蠢。
遠之,是說不要太深入去研究。現在的文學理論,其實只不過把文學當一個工具,更注重理論。不同理論流派,乃至一個流派內部,所思所想精深細微,外行人沒必要去了解,得不償失。
倘若要閱讀文學理論相關書目,不妨就當成看閑書,覺著有意思就記著,沒意思扔掉就好。
推薦喬納森卡勒的《文學理論入門》,一方面這本書比較薄,另一方面,可以看看這些人到底怎麼理解"入門"這兩個字。讀完之後再讀讀伊格爾頓的《二十世紀西方文藝理論》,老頭子特別可愛。中國的書還是少讀,有精品,但篩選起來成本太高。
反駁一下敬而遠之論。
首先,從意義層面講,讀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擴大普通讀者的期待視野。
普通讀者完全不讀理論只從個人人生經驗出發,視野會略狹窄,以致部分缺乏故事性又不抒人倫情的作品很難讓你有什麼共鳴,也就難以談有收穫。
其次,從閱讀過程講,掌握更多理論,會有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更加立體的感受。理論有時候可以被當作文本背景來理解,比如某些作品受某些理論思潮影響得以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最後,拒絕成為理論奴隸的方法不是不讀理論,而是多讀理論。知道理論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就不會有迷信了。
就好像,窮人往往比有錢人更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
補充:
理論本身就是我們人類常見的一種認識事物的方式,每個學科都有理論。我們經常需要透過一種理論來認識一種事物。
你本人閱讀文學作品的原始感受沒有什麼神聖不可侵犯性。你認為理論無法到達的那種不可描述性只是不可描述性而已,它不神聖,也不是文本的精華。題主和我一個初中同學同名啊。
首先簡短說幾句,題主的問題有點想得多做的少(這沒什麼害羞的,我也這樣)。另外就是對文學理論這樣一個看上去比較陌生的東西不那麼了解,並且還對它非常的信任,信任到認為掌握了文學理論就可以掌握寫文學評論的真諦,就可以寫的不片面、不膚淺、不個人化。
但是當我們能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我們天然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不同、價值觀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對這部作品產生不同的自然而然的感覺。也因此我覺得文學評論、影評、樂評、食評甚至是時評等一切評論性的文章都是具有個人化特徵的,並且往往正是因為這點有趣的個人化而受到喜愛與認可。否則,大家都僅僅按照一個特定的既定的框框去評判一件作品,是不是很無趣而沒有特色?
其次,事實上,我也是春節寒假因為畢業論文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接觸文學理論,從敘述學開始,到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初讀理論有好玩也有不好玩的地方,好玩是在講述故事的時候敘述者與作者的身份可以不統一,一部小說有隱含作者也可能有隱含讀者等等這些,也可以將文學理論與電影相比較,在評價一部作品的時候能有個基調,有個基礎的評判準則;不好玩的是閱讀量真的不夠大,尤其是古今中外眾多小說、文學理論,沒有大得閱讀量,作品理論分析就很枯燥,甚至讓我覺得看了等於沒看。畢竟,理論是在作品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抽象出來的。
以上是我初讀理論的感覺。
當我在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候也萌發出與你類似的感覺,想弄懂電影,音樂,想寫出屬於自己的標準評論,甚至為此問過一個做過樂評工作的朋友。當時我問的是「樂評人到底如何去判斷音樂是好是壞」,依照我的理解,他覺得所謂樂評,現在大部分樂評人還是在依照自己的內心在寫評論,音樂能不能打動人,歌詞能不能打動人,這是最基礎的也最真切的。而這個世界對音樂的標準評判(這是我的理解,過了大半年了談話以及不記得了),可能有些人習慣去用一些音樂等級去評分。但是要怎樣才能有這樣的敏感度去辨識自己對音樂的熟悉與認知,就是多聽,聽不同的音樂。當初討厭的東西,逼著自己去聽,認真地聽,以後其實也許會重新喜歡上。
我覺得對於文學閱讀也一樣,假如你想寫出好的文學評論,首先就是大量的閱讀,大量大量的閱讀,不分語言,不分國籍,不分形式的讀,包括純文本包括理論,因為理論我覺得是建在作品基礎上的,最初有了作品才有人逐漸去概括,提煉,當然在理論的基礎上,作家也才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好馬哲的感覺)去對作品的形式內容進行創新。
我曾戲稱自己是科班中文生野生中文人,意思就是說雖然讀的是中文系,但是實際上所掌握的關於專業的知識正如一個野生文藝青年(沒有對非科班同學的嘲弄),這個戲稱大概也就反應在讀的作品遠不夠,讀的理論也遠不夠,要不是畢業論文我估計我也不會在現在認真接觸理論。但是我的確非常喜歡「中文系」(非我所在的中文系),所以我特別能理解題主,也因此我非常誠摯的在題主@我之後仔細想了想,寫下這些文字。並且最後還是我的那個觀點,在興趣的基礎上讀一切可以讀的作品,不論好壞。抓住一切想寫的機會,動筆寫,哪怕僅僅寫給自己看。每一篇文章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寫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不一定非要用理論去束縛。
當然,如果題主是個比我要有更高追求,認為應該深入全面的理解文學作品,能夠讓自己的言之有理有理可尋,或者哪怕對文學理論抱有一點的興趣,我覺得都一定要讀一讀經典的文學理論。在寫書評的時候,個人覺得基礎地,可以涉略一些敘事(述)學、文學批評學,最起碼自己在讀作品的時候比較得心應手比較痛快。
英美小說敘事理論研究 (豆瓣)敘事學 (豆瓣)
當說者被說的時候 (豆瓣)
還要謝謝@君澤推薦這本《當說》。
這可能算是一個私人書單,這是我自己讀過的一些書的概括,不保證能夠平易近人。而且我不是科班的。這篇答案是寫給一些苦手的,不是寫給專業同學的。
在閱讀文學理論之間先做一些清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1)文學理論可以指導文學創作嗎?
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
文學理論不教人怎麼寫,只提供反思路徑。
敘事學可以分析文本的層次結構。詩歌的文本細讀可以幫助理解詩歌的修辭方法。
但是,脫離文學閱讀/文學創作單談文學理論是毫無意義的。
他們對於寫作的幫助是中階/高階教程。
2)文學理論有什麼用?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文學理論是伴隨著文學這一學科產生/發展的。
所以文學理論並不是全部都針對文學批評,並不是全部都針對文學作品進行具體的分析,這點要明確。
諸如文學理論當中的詮釋學,本身產生於聖經的詮釋學,所以會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早期的聖經詮釋學要為聖經的權威進行辯護,浪漫主義詮釋學要為民族的合法性辯護,伽達默爾的詮釋學實際上是繼承了胡塞爾為人文學科進行辯護的努力的。
文學理論的作用粗略概括的話,主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清理文學學科的基本問題,為文學學科的合法性進行辯護,推動文學學科的發展。諸如圍繞過度解讀進行的討論,實際上是從理論層面討論文本實踐的可行性。
第二,進行具體的文本批評實踐。這可能是多數人學習文學理論的基本目的。即通過文學理論系統化的學習掌握高效的分析文本的方式,提高文本的閱讀效率。
第三,泛文化批評。即文學批評不再專註於具體的學科建設,傾向於多樣的學科建設,運用多種方法挖掘文本外的影響因子。而且這樣的實踐方式具有比較強的批判性,諸如殖民主義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本研究,都是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和實踐關懷的。
3)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史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這點以我目前的學識來說,很難給予體系性的回答。
簡單說,文學理論是以文學為對象進行的體系化認識,文學史是理解文學演進的鑰匙,而文學批評是具體的實踐操作。
4)文學理論對文學有傷害嗎?
有。
我自己的傾向依然是覺得批評家不如偉大的作家。
我建議參考白落河師兄回答當中文學理論到底意義何在? - 白落河的回答。
文學理論是一個獨立的客體,並不是完全依附於文學發展的。
同時文學理論與文學作品之間的關係就如白落河師兄所說:當文學理論概念抽象提升到一定層次的時候,必然會導致對文學作品個性的遮蔽。
有人批評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就是這麼說的:你總是想干你娘。把所有的事物都解釋為力比多實際上是很無趣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會發生對學院派的批評。迂腐,保守經常是對學院派的形容。
有本書叫《文學對抗哲學》,很有趣。
就算上面三句聽不懂你也知道文藝座談會吧(逃
5)理論一定有用嗎
不一定。
文學理論只是更有效率,並不是更有效。
個體的生命體驗是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尼採的隊。
理論並不是越多越好,想要保持對理論的警惕要依靠的是時刻的自我反省,而不是理論的大量堆砌。
6)如何學習文學理論?
我建議在著手文學理論之前要保證自己有一定的閱讀積累,這樣的話你可以對很多東西具有直覺。
同時要想清楚自己接觸文學理論是想做什麼,這樣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不易被點晃。
文學理論你沒有辦法通讀,除非你專門搞理論。
最後不建議直接上原典,如果要讀一些理論性的書籍,最好找一本導論/一篇簡潔的論文,這樣可以降低文學理論的入手難度。
推薦書目先讀陳柏齡大神的那三本:
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豆瓣)
文學批評新編 (豆瓣)
文學理論講演錄 (豆瓣)
我覺得比較親民,同時建議輔助一些作家的讀書筆記。作家們的對於文學的很多理解讀起來很有趣。
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豆瓣)
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豆瓣)
小說的藝術 (豆瓣)
不建議直接上手納博科夫的講稿(私貨多),卡爾維諾的千年文學備忘錄(讀完覺得不明覺厲),博爾赫斯(乾貨讀到頭大)。
一些理論流派的書目:
新批評:詩歌文本細讀藝術論 (豆瓣)
詮釋學:伽達默爾 (豆瓣)
結構主義:暫無
現象學批評:暫無
西方馬克思主義:暫無
後現代: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豆瓣)
敘事學:還在跪...
寫的好的(純私心):
影響的焦慮 (豆瓣)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豆瓣)
莎士比亞的政治 (豆瓣)
詩學 (豆瓣)
專業有困惑的看這個:
文學理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男神就是個複印機...
首先需要對「普通讀者」作出界定
閱讀的目的其實很複雜,儘管在知乎可能匯聚了逼格相對比較高的一坨,但有一點是需要確認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淺閱讀」是占絕大多數。
也就是說,看書就圖個樂,消磨消磨時間,這個本質上跟搓麻將打遊戲聽相聲看電視劇也沒什麼分別。在這個意義上的「普通讀者」或者說「普通閱讀」,基本上是跟文學理論絕緣的。
當然,這種情況下你要跟TA談理論的話,將會得到反饋可想而知。也不是說這樣的觀點也就不「對」,雙方都不在一個話語體系裡面,相互鄙視是人之常情,只不過會顯得比較無聊而已。
然後,期望在閱讀文本(常常是小說)之後,多少能夠有一點「體驗」的讀者來著,理論同樣也並非是必須的。常見的「閱讀是很私人的事情」基本上也就是在這個層面上,而文學理論本身具有它自己的傳統,一旦進入到那一套話語體系之內,「閱讀」、「體驗」或者「評價」就意味跟一整個(或者若干個)傳統發生聯繫。
如題主所說的「主觀的、個人化的,同時也是片面的、膚淺的」閱讀體驗,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至少不是「錯」的,只要你把它們局限在相對小的範圍之內,避免把「書評」當作某種可以被廣泛討論(特別是和文學理論相聯繫)的對象放出來就可以了。因為這是「你的」、「個人的」體驗和心得,他們會構成你的一部分,並且能夠在前述的文學理論的傳統之外彰顯你的牛逼……(當然,這種閱讀和理解方式其實在文學理論空間當中有對之作專門研究的,這方面的成果,特別是國內這方面的成果相當有限)
只不過,別去招惹那些搞文學理論的。畢竟在對待某種理論的態度上,在「粉」和「黑」之外還有一種在我看來好得不能再好的狀態叫作「對不起我對那個了解不多不能給出我的意見」,對量子力學如是,對中醫、武術亦然。
也許這一部分能夠回答題主的疑問,你的經驗能夠構成你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只不過不能為文學理論添磚加瓦,這也沒什麼值得遺憾的。這甚至不需要對理論本身表現出「敬」,需要保持的只是對那些搞理論的「人」的尊重。這是個體跟個體之間的事情,跟職業、身份沒什麼關係。
當然,如果你的求知慾還不能夠被滿足,或者你不甘心僅僅被看成是「研究對象」裡頭無足輕重的一小隻——那麼其實你要了解的就不光是文學理論了,一切研究人的學科應該都能夠引起你的興趣。
如果到現在你跟我以及另外幾十萬搞文藝學哲學美學的人一樣依舊對「研究」(而不僅僅是」閱讀「)文學(以及其它相關的東西)保持熱情的話,那麼那些答案里推薦的入門書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
當然,有一個溫馨小提示,跟前面說的「普通閱讀」或者「個人化閱讀」不同,進入到「文學理論」或者當下比較通行的說法是「理論」內部之後,你很少會有那種「突然覺得自己好牛逼啊」的滿足感(即便有也總是會被當頭一棒的,相信我):因為你面對的將是那些構成傳統的「人」——那些人當然一個比一個牛逼,在他們面前,在他們的思想面前,不斷撲面而來的覺得自己越來越傻逼的感覺,只要你的目光向上看的話。
有一個好處就是,回頭看的時候你會知道腳底下踩了多少屍體,但是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畢竟你會知道你還是沒有作出什麼貢獻(用《羽傳說》里的話來說就是現在風凌雪開始想射下月亮了)。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你肯定已經跟之前的你不一樣了,可惜這隻有你自己能夠知道,並且還不能確定到底不一樣在哪裡。無邀請,自來。看到樓上的很多大神都推薦書目了,我就不推薦什麼了,差不多都是那些……
關於題主在問題中談到的,前面諸多大神已經談得很專業,很全面,很詳細了,樓上的大神們用的術語都很專業,不知道題主能不能理解,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提供什麼乾貨,姑且一答好了……
其實挺多人最初在專業學習之前都會像題主那樣,先看一本書,不管是通俗還是純的,有興趣了提筆表達下心得,寫下書評……後來題主想到有某種理論可以正確、系統地詮釋作品了,就沒有興趣了,這裡面有著隱含的問題:
首先要糾正題主的是,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某種特定的理論只是對特定文本的一種解讀,沒有正確的,你覺得這種理論解讀得正確,只是能夠自圓其說,開了你的腦洞,但它並不一定切合文本自身,甚至會有過度詮釋的嫌疑。
其次,從題主的觀點看,我覺得題主更偏向於文本批評。
再次,題主有這樣的想法:「我也開始有意識地接觸一些文學理論相關的知識,但是作為一個專業體系的文學理論顯然是我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全面掌握的。我為此感到十分灰心喪氣。這種情緒甚至影響到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但我想對題主建議的是,別灰心,別去想理論,回到最初閱讀的狀態就好,開開心心閱讀吧,因為萬千文學理論的誕生和龐大的人文社科知識譜系無法割裂,尤其和哲學,如果很熱愛文學,請一步一步爬向文學理論這座高山,如果只是一時的衝動和快感,請別想太多,開心閱讀,寫下心得就好。
因為閱讀文學作品應當給你帶來樂趣,不是嗎?
我認為,對於只為追求閱讀快感的普通讀者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我不知道為什麼目前的答案都說文學理論普通讀者最好不要接觸。有些所謂的文學理論的讀本,當年在法國是普通大學青年都閱讀的東西,有怎麼樣的文化環境就有怎麼樣對文學理論的態度。
廣義的文學理論,其實從柏拉圖就有。現在人們說的文學理論,可以從維多利亞時代英國matthew arnold那幫人,或者russian formalist,或者從法國的post structuralist開始。
說說法國structuralist跟post structuralist的源頭吧,他們借用了結構語言學家saussure的語言理論,來解釋社會文化結構。五六十年代法國因為社會科學的興起,大學的哲學系有生存危機(在法國,讀文科一定要讀哲學,有個說法是,一個人沒有讀哲學而是讀其他的,不是個人選擇,而是被哲學系拒收)。所以saussure提出語言學是們社會科學很對他們的胃口,因此羅蘭巴特也說文學是們科學(參考barthes,criticism and truth)。所以文學理論的興起跟文人求生,適應社會發展也有關。
我美國上大學的時候開始接觸文學理論。班上十個人左右,都沒有系統得接觸過文學理論。很多時候討論都很垃圾,因為實在太艱澀難懂了。對「普通讀者」來說,確實非常痛苦。但後來我跟那班上兩個人找教的教授有上了門文學理論得tutorial,文學理論對我們幾個人來說是本科教育最intellectually electrifying的經歷。
但普通讀者還是可以找些比較通俗的,例如deconstruction的,可以找barbara johnson的來看,lacanian psychoanalysis跟marxism的,可以找slavoj zizek的介紹來看。
另外一個入門方法,是找自己最喜歡的幾部作品,然後找用文學理論解釋的literary criticism來讀。
文學理論就像computer science的各種語言,你說你不懂那些編程語言不代表你不能上網,不能使用智能手機。文學理論是給你一套辭彙,一套知識體系來討論作品。
但如果真學不來文學理論,寫的不是書評(我這裡指的是litearary criticism,不是book review),只是個人讀書筆記。
那個啥,可以挑個方向,比如說,我只對古典文學感興趣,就好辦多了,要麼看古人的詩話詞話,要麼看現代的理論書,樂在其中,
就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來說,文學理論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還是太過玄奧了,雖然它很有用。學校開設這門課的時候我還專門在扉頁用熒光筆寫上大大的「高大上之學」的字樣……雖然問題是「普通讀者應如何看待文學理論」,但我答的卻是題主在閱讀上走了彎路……
————正文開始的分界線————
文學理論是文藝學(文學學)的三個分支之一,簡單來說,它是研究文學及其規律的學科,由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組成。三者各有側重,用一個 簡明扼要的圖來表示,它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箭頭無特殊涵義,有會畫圖的同志請儘快聯繫我……
從圖上可以看出,文學理論是側重於研究文學中帶一般性的普遍性規律,文學批評則側重於具體文學現象的分析、判斷和評價。
從題目描述來看,題主讀的應該是具體的作品,所以,題主你好像走錯路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多讀一些文學批評的作品和理論著作,文學理論學一些最基礎的就好。文學批評有很多流派和方法,也有其自身的長處和缺陷。文學批評中方法的區別與其說是提供了某種系統化的理論,還不如說是提供了某種角度和觀照作品的方式,女性主義提供女性的視角、文化批評提供文化的視角、形式主義提供文本及語言的視角等等。你對某個文本的評價並非是膚淺的、個人化的、主觀的,它們顯示出的是你的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歸根結底,是思考的深淺賦予了你所寫的內容的價值。
在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中,作者也時常提醒讀者,「這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一般來說是這樣的,但也不排除例外」類似的話語。它所能教給你的,是一些專業名詞的涵義,用更有意味的話語表達出你的想法。就像考研的時政一樣,更注重「怎樣說」。
我能理解答主的心情,就像某種強迫症或者潔癖一樣,想要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安然有序、邏輯清晰、思維明確,如果做不到這樣,還不如不做,因為我也經常有這樣的想法,幻想一切推倒重來,把我的性格、容貌、經歷、甚至一生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但是一切都是需要過程的,而你現在,繼續寫就是了。
推薦書籍:
批評
《普通讀者》【英】伍爾芙
《走出男權傳統的藩籬——文學中的男權意識的批判》劉慧英
文學理論
《性格組合論》劉再復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
解讀一部作品,普通讀者敬而遠之較好。
正確地看待一部作品不需要靠理論,系統地分析一部作品才需要靠理論。
但作為一個把閱讀看做樂趣的非研究讀者,著實沒必要對一部作品進行詳盡地分析。
思想情感,內容大意,作者生平,寫作背景了解清楚就初步感知了一部作品。
又不是研究性學習,何必從文學批評,文學劃分法,文學理論特徵去觀察一部作品呢?
更何況,一個上過文學理論的人都不再記得課上的內容,沒有經過專業指導的讀者到底要怎麼入手?
當然,不是反對讀文學理論法,而是在你沒有足夠的興趣和一定的文學水平的引導下,這實在會令人感到晦澀難懂,反而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人文社科的理論的根本來源是哲學。(如果在國外讀取人文社科的博士學位頒發的便是Phd證書,也是這個原因)
理論學習離不開歸納分析、演繹推理,因此了解、學習、熟知理論都是一個理性的思路整理過程。
文學研究主要分類為:文學史研究,文學理論研究,文學批評(批評不僅僅是"批評")。
但這些都離不來文學的特徵——文學性,而"文學性"恰恰是由文學作品體現的。
綜上,理論閱讀和學習幫助理清思路。然而不能"閉門造車";如果丟失了文本閱讀體驗,就像只研究姿勢而不實操(一聲)。
補充一本參考書目,一本帶我入門文學理論的滿星書目——《文學理論》(南帆)
ps. 南帆是中國文論界大牛,不是吹的。(迷妹臉 (?o?╰╯o??)
表示作為一個文學專業學生,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我個人觀點,文學理論是一種研究文學的工具而不是一種教你寫作的工具,你可以用文學理論來分析作品,鑒賞作品,但別指望能通過文學理論學會寫作。
敬而遠之論對於題主來看顯然是不對的。
題主既然想要變得專業,能寫出好的評論,那麼文學理論是必不可少的。文論課上老師曾說,在西方國家,文論課與紡織課是並列的,也就是說,文論只能說是一種工具。
我體會,文論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評論,而是給你一種辨別文學作品好壞的能力。
尤其是在如今文學作品數量龐大而個人又無法區別好壞的時候。
題主想寫好評論,文論這座山是繞不過去了。
文論的確很枯燥,別說非文學專業了,就是專門研究文論,也是一件挺讓人不寒而慄的事情。
要不要去爬這座山,能爬多高,就取決於題主對於自己想達到的水平的決心了。
建議題主開始文論的時候找一本高校的教材,推薦童慶炳先生和南帆先生的,這些書中除了系統概述之外,也提到了很多參考書,比如雅各布森,什克洛夫斯基的,還有赫爾岑,巴赫金,重點書目有《模仿論》等等。建議題主這樣系統的看下來,按照高校要求,對這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就可以。
然後一些參考書目可以作為興趣點延伸過去,最後做到有大概了解,也有重點研究點。
其實並沒有想的那麼難。講真。
最後還想跟題主說,看文論有種卧槽原來是這樣的感覺,相信一直寫作的題主對作品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者有模糊想法但是說不出來的,看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人用更清楚的方式說出了你的想法。而並不是,他們在說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文論說白了不過是千百年來大家共同認同的一些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它雖然有些難,但它值得去學。
打個比方,「一般吃貨怎麼看待菜系菜譜。」
吃就是了,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享受美味即可,何必追問用的是什麼食材、火候、刀工、鹽少許、哪個系列等等問題呢?
文學亦如此。讀書絕對是個人體驗,文學理論是個圈子行為,「敬而遠之」即可。
so,普通讀者看待文學理論,把它當做擴展閱讀吧,想了解更多的有關讀者、作品、時代等內容的,就讀一讀文學理論,淺嘗輒止,沒必要深究。就像你為了找好吃的,看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未嘗不可。
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只看過中文二手資料,幾乎從來沒有看過原著,所以如果我說錯了請無情地鞭撻我), 我認為文學理論是一個比較奇妙的東西:與其說文學理論(也許除了新批評之外)是一項研究文本的理論,不如說文學理論是以文本為工具或者說為線索去研究其他東西的理論。這個「其他東西」指代的對象會根據理論流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都是比較顧明思義的。
因此,要讀懂文學理論,文學本身的閱讀量還在其次,你必須要去了解和其這些其他學科的的大概想法和脈絡才行。要大概了解精神分析和女性主義還算好,一是比較封閉,二是觀點和原理都比較清晰也比較容易理解。有些學派,比如「結構主義」,背後有非常複雜的哲學背景,要理解他們們又需要閱讀更多的東西。。。。另外, 就算是喜歡著眼文本自身的「新批評」,也受到了接受美學等現代性思潮的強烈影響。如果你對此一無所知,那也會覺得新批評是非常奇怪的東西。
另外,現代的很多文論的研究跟隨哲學的腳步,很多都把政治牽扯進來,這種微妙的關係給理解又增加了額外的難度。
作為普通讀者,了解文學理論能增加一些角度看文本。不單單是文本,可以增加一個角度看很多很多東西:你不會覺得意識流的小說難以理解,不會覺得一些非線性敘事的技巧是神作,可以隨便看懂並區分網上那些分析現代派/後現代藝術作品的文章的水平。
但是文學理論對欣賞文學作品的幫助,不能說沒有,但是可能不如你想像地大,我覺得要看出一個小說好在哪裡,你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在多看些小說上。到達一定閱讀量之後再看看一些小說高手談小說的東西,我個人強烈推薦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
有專業影評人,我們仍需要發表自己對於電影喜惡,有專業產品分析師,難道我們使用一個產品,還不能進行評價?
文學作品亦是如此,讀者作為其接受者,進行評價無可厚非,題主大可不必如此糾結。且讀者的對於文學作品的意義聯想及補充,本身就是文學理論的研究範疇。
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中提出,文學四要素分別是作品,作家,讀者,世界。關於文學本質的討論,讀者中心論本就是重要一環,比如讀者反應批評等。
對於文學理論,普通讀者如果有興趣,自然可以關注,已經有人發出書單,我就不贅述了。如果沒有深入了解的興趣,大可以不必太因為它的存在桎梏自己的創作,它也只是一門普通學科。
奉上結論:對於想短期提高理論素養的普通讀者,文學理論沒什麼卵用!文學理論如果不指向具體實踐,如文學批評和創作,它只是在你腦中的一種「震驚」效果,潛入了無意識的東西,只能呵呵。
1、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緣由。
據提問可知,文學愛好者一枚,顯然又不同於腦殘網路玄幻、言情讀者,讀的定是可以稱為文學作品的東西。基於此,讀畢或者讀的過程中有所思,就想寫點什麼,或者受了作品的感召,有一種對作者的崇拜,於是,萌發了與之「聊天」的興緻,but,明明心裡有各種想法,寫出來就沒有那個味啊,好吧,聽說有一個叫做「文學理論」的東西,逼格高、有內涵,何不向他求教。
But,只是想單純地提高聊文學作品的逼格,反正就是想表現得專業點的樣子,不是為了做什麼文學研究,所以,看清楚哦,人家是普通讀者啦。
2、關於文學理論。
呵呵,3年的文藝學研究生經歷告訴你(什麼?不知道文藝學,是啊,據說是搞文藝的,北影?上戲?咳咳,都不是,我就是個學文學理論滴,文學學叫的別口,文學也是藝術的一部分啊,所以我們是文藝學,得瑟吧):以上各路大神的回答太TM專業了,我看著就是在複習專業課,但是,我除了知道那些思路和各路名詞,內涵一概半知不解,所以我怎麼可以拿這個碩士文憑!這個嘛,答主想說,這裡面水太TM深了,怪不得我啊。
3、題主這一類人的想法說明了什麼?
在他們看來,好的實踐需要有理論做鋪墊,學問都是可以指導實踐的。那還真對不起,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從馬克思到現在也沒完美解決,尤其在以馬列主義為核心的中國。
回到題主的需求,無非是做出一個好的文學批評,建議呢,解剖一個範例,仿寫、仿寫、仿寫,(注意,是既仿又寫,沒有試過的就別跟我說沒用!)然後寫著寫著你就會了,千萬別寄希望於理論學習,一個好的的演員是靠大量的練習演出來的,理論有用嗎?有啊,等你成名了,你就用這些理論教導你的fans,有沒有高大上的感覺,有沒有頓悟的感覺。
~~~~~~~~~~~~~~~~~~以下是吐槽時間,與題無關。
悲哀就在於,學院派的往死里學,讓晦澀不那麼晦澀,讓不那麼晦澀變得更加不那麼晦澀……反正它就是不能等於通俗!上面有的大神說不要看國內的書,原因是良莠不齊,正兒八經的乾貨太少了,本人實踐告訴你,這是真的,我就是看了太多庸人的書,最後落了個半知不解,TMD,還我青春歲月啊。好吧,那就去看國外的書咯,語言又成了橫亘在你與它的之間的鴻溝,什麼,有翻譯,呵呵,你先問他自己看懂了沒有,對了,誰說國外就沒有庸人,少是少了些,可也未必都是高手!是高手也未必和你說人話!
看到這裡,也許大夥認為答主就是一學渣來吐槽的,不,我是想呼籲大神,如果你們還在從事這個行業,比如大學老師什麼的,求你們編一部新的教材吧,對,只是入門指導。它應該是一部這樣的書:
1)、以關鍵詞為條目,用一個簡單粗俗的話解釋一個精深的名詞,像上面@譚酸菜提到的批評弗洛伊德「你總是想干你娘」這種就很通俗嘛。
2)、列出你看過並審查過的參考書,不要動不動就是某某,那是你老師給你說的吧,感情都有沒有沒看過啊。(浸淫此道3年別的不會,練就了一雙識別庸人的眼睛,一個簡單的方法,一篇論文或者書寫得好不好,先看他的參考文獻,抄教材沒原典的以訛傳訛,有原典沒原文的是個半桶水,不會提問與概括問題的多半也是昏昏噩噩之人,靠邊站吧)
理由:國內高校教學的弊端,就是放養,除了上課就沒了,看起來在學習,學個屁啊,連學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關鍵是學好了也沒用,找工作的時候,人家要你實習經驗,光學習去了,實習個毛啊。唉,說多了都是淚。)所以先得讓學生知道個大概,提倡矯枉過正,不摳細節,不要假仁假義的說「做學問啊,要有學術精神,要嚴謹、客觀」,不否認很對,但都是正確的廢話!入了門了,你看他還知不知道啥叫做學術。
通論就是那種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不要把通論整得和學問一樣,最討厭那種做不了學問還敢把通論做的像學問的人。
PS:上面提到的書還是等你解決了入門的問題再看吧,又不是為了做學問,別徒勞,除非你真的有毅力。
真正有做學問姿態,或者學問做得做精彩的還屬博士生,尤其是那些正式出版成書的博士論文,成了一個學者一生難以逾越的高峰。
《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是我至今看過的唯一一本文學理論方面的著作。雖然說是寫文學理論的書,但亦然可以看做是一本簡述西方文學史的書籍,甚至是一本教學寫作的書。但這本書又不同於我曾看過的其他寫文學史的書籍,譬如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因為這本書的的理論性極強,以致在該書每一章中基本都會出現嶄新的文學理論概念,所以,對於別的讀者,我想給的建議是,儘可能的選取整塊的時間來閱讀,並做以相關的標記或筆記。除此之外,該書中被作者用來舉例作證的作家均來自於西方國家,所以,對於西方文學少有涉及的讀者,在閱讀和理解上會較有吃力。
該書共有二十六章,整體可以分為六個部分。
導論部分,最開始我試圖跨過導論直入正文,但現實告訴我,我錯了。這部分將我們帶入了闡釋學概念的世界,或許你無法找到闡釋學的定義,但它卻是這本書的方法論吧。它同樣教給了我們要善於「懷疑」,而且文學本身,也是一種善於「自我懷疑」的表現。
什麼是文學?文學是如何產生的?什麼是作者?什麼是讀者?
而這一切又絕非毫無價值。福柯就認為,相信作者存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筆者會將之視為權威。類似於這樣的論點,我是一次所聞,且可以說是醍醐灌頂,這位這不僅僅是對文學概念的討論,也是對寫作的重新思考。
第二、三部分可以說是對文學構架上、主題上和體裁上的辯證思考和理論研究。眾所周知,我們在評價某位作者的文學作品時,往往是缺乏絕對的客觀心理的。因為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中總是會帶著自己的特有的「色彩」和「味道」。以中國的文人的文章做例,蘇軾的總是豁達與寬廣,李白的總是懷才不遇,魯迅的總是針砭時弊,徐志摩的總是對愛與自由的追求。所以說,我們再去看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往往是戴有「有色眼鏡」去品讀的。而這一切,都源於作者所經歷的生活、歷史甚至是追求和志向。
此外,針對於文學,作者還認為可以從多角度的觀點去入手區別。比如從語言學的角度去分析,或者從文章內涵的闡述手法去分析,亦是一種新穎的思路。無論任何的符號與語言,在整體其體系中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於是我們則可以將某個作品位於該語言或者符號體統下的特定階段下的的價值予以評價。而對於文學文章內涵的闡述手法和目的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還有一定的地域性,當然亦可以說是歷史性的產物。
其中作者就單獨將俄國形式主義但為一章作述。作者看來,俄國形式主義不同於他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作者更偏向於文學是一種作者與讀者、社會甚至是與自己的交流媒介,而俄國形式主義卻並非如此,雖然它也並沒有完全的摒棄了交流的價值。俄國形式主義更多的關注點則放在了各種文本之間的組合方式,他們自己認為其實科學的,而在旁人看來更像是一種「敘事文體」。
第三部分則是文學與心理之間的關係了,這是不難理解的,尤其是熟悉佛洛依德的讀者更會如此。幸運的是,我就曾經讀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書籍,所以對於弗洛伊德的觀點可以說是意料之內的。而深受他的理論的兩位學者——Peter Brooks和Jacques Lacan則是該部分的主角。因此,「無意識」一定將是這部分的關鍵詞,猶如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的地位一般。書中告訴我們,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在閱讀中我們常常可以感受到文章中並沒有提及一詞的東西,這個東西是隱秘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卻可以感受的到,這就是「無意識的」重要特徵。
例如小說中會利用某些手法,帶領我們「重溫」一遍某些不愉快的經歷,雖然你與作者不曾一同經歷,但你卻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痛苦,這則是源自於作者與你的「無意識」所達成「一直意見」的結果。
該部分最後提及的後現代精神或許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種「心裡話」吧。文學與政治或許正是通過「無意識」建立起了一架無形的橋樑。
下一部分,闡述的則是社會語境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對此我的更通俗的理解,就是社會歷史性。這部分是我認為《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一書所有理論產生均具有的一般性屬性。每一位作者都是過去世界的讀者,而每一位讀者也是當下世界的作者,作者,讀者,亦此亦彼。
在後面幾章中作者又提及了一些涉及政治觀點和地域性或性別性等上的因素對文學的影響,對此作者以文學批評方法待之。在歷史的長河中,學術思想亦是文學的政治敏感性不斷增長,文學不再單單是一種「交流」,而變成了一種「宣言」。而種族、性別、身份地位、權力、資本都有可能成為「宣言」的主題。
最後,《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在結尾也闡述了作者對於文學理論現狀的擔憂——新實用主義的興起,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學理論是否會被摒棄。而在二者之間之所以產生的分期後續就是來自於書中所說的言語和語言的區別。對此,書中的說明是十分接地氣的,如人們說,火的目的就是為了做飯,山洞的目的就是居住。同理,書中的觀點認為,,語言不是為了交流而存在,言語才是。
《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一書,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對於文學和寫作有興趣的朋友,但是在閱讀的層次上有三點困難。一如最開始所說,理論性極強的闡述對於讀者是一份考驗;二是本書是從西方文學的角度入手,從西方的文學理論、哲學甚至政治的層面去剖析文學理念所以對於西方文學不了解的讀者會亦然是個不小的挑戰;三是個人覺得本書的翻譯的部分語句並不是十分的符合我的語言成分邏輯,這一點個人因素極大,所以僅供參考。
但整體而言,該書不僅向我闡述了文學理論的多角度觀點,更是向我展現了理論對於某個主題的重要意義,理論的剖析往往是打破了常規的思路,單刀直入,將本質從繁雜的學說中整理出來,作為文學理論而言,對於讀書和寫作,均可受益。中文系的,表示學文學理論的時候很用心的聽,but 呀but,然並卵啊,現在也只是知道文學理論是文藝學的三個分支之一,研究文學中的一般普遍性規律,然後文學接受,文學批評,作家的創作風格啊,考完試之後真的都忘記了!
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益處是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作手法吧,比如你不了解點文學理論是根本讀不懂馬原這類後現代主義作家的寫作風格的,你會鑽入他的語言迷宮,糾結於他的邏輯。
推薦閱讀:
※《喧嘩與騷動》第二章為什麼大段描寫了昆丁與買麵包的小女孩的故事?
※韓寒和郭敬明有可比性嗎?
※木心《大衛》怎麼理解?
※有哪些能讓人感覺很痛的句子?畫面感很強的那種?
※為何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推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