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世界的學校都在擴招?

每年新聞里都會聽到赴美留學人數又創新高,赴法留學的中國人也創新高,英國德國等主流國家都是如此。記得叔叔伯伯出國的都是精英,現在三教九流都能出國。國內的擴招就別提了,當年上本科的現在能上清華。以前的精英教育現在隨著人們各種的有錢各種的原意在教育上投資開始平民化。但是這樣的話學校的精英模式都在稀釋。而且全世界的學校都在向排名看齊,排名中的要求,規模和多樣性是很重要的指標。而且,會考試的同學都知道,這種有指標的成績是可以「刷」出來的,排名也是如此,按照套路走,也許教育不過關,但在研究上有所投入就能夠刷高。
世界各地都是如此,連以前一貫格調很高的法國德國教育都向全世界的排名潮低頭了。一向堅持精英化小規模教育的法國,現在也在擴招。在為什麼埃爾米特數學考試總不及格,依然能成為著名數學家?排第一的回答的評論中也難免看到作者的無奈,「全世界都在擴招,X也不比黃金時代牛了」。
擴招一定帶來的是不再精英化。那既然這樣,擴招、排名意義何在?我很困惑


我認為這個問題有一點矯枉過正了,所以我出來怒答一發。

我不想對全世界的情況統而論之,我認為這種分析法意義不是很大,太流於表面,故而,我選擇比較貼近本國情況來討論。

一,「大學擴招」的劣勢被討論過很多次,擴招以來全球大學教育的水化,尤其是標榜精英教育的歐美大學的水化,讓人就這個問題產生出極強的反感,但是我反而認為,大學擴招雖然劣勢多多,但是是一種合理的做法,這裡的合理只是說「在比較無奈的情況下的一種最中庸的選擇」,並非說是最好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舉些例子來說明一下。。

首先每個國家大學擴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化」,但是這個已經被討論很多了,這裡就不贅述了,我反而想從每個國家當地的角度來審視一下「擴招」的一些原因。我只說我比較熟悉一點的地方。


1,首先說美國。

美國的精英教育和題主理解的精英教育是不同的,因為美國早期的思潮是權責主義。所以美國所理解的精英階層,就是有產階級,所以題主想像的那種選拔式教育在美國從來不存在。早期的美國精英教育設置綜合性u+lac+專業性學院,lac更強調教育,故而使用小班教學,而專業性學院主要是由資本家投資的藝術類,設計類院校,資金充足,只專營一個領域,而綜合性u主要還是針對科研投資設計的。


但是,現在美國的情況發生了變化,lac雖然在上流社會仍然是傳統,並且在本國的本科教育名聲也非常的好,社會認同也很高,但是對於綜合性u的本科優勢已經不算大,而lac在公眾,即使是美國本土的公眾選擇上,已經變得越來越邊緣化,尤其是比起lac黃金的60年代,而上流社會對於lac的選擇仍然主要是為了小圈子。

而綜合性大學的分層變得越來越明顯,最精英的一批綜合性大學無論是在生源,吸引投資,國家項目上佔據了很大的壟斷,形成市場寡頭效應,讓大多公立大學,和二線下的私立大學的生存餘地被壓縮。


而這也就是美國大學擴招的「市場化」原因。

  • 多元的精英教育變得越來越邊緣化,精英教育本身就變的「精英階層」的專屬,也變成了精英階層圈子結構的一部分,也就是整個精英教育體系無論是lac,還是綜合性u在這種「單一教育市場趨勢「下,變得越來越傾向於「有產階級」,那麼對下的生源流通是不足的。那麼對有產階級偏向到一種不合理的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了「過分對富豪子弟開綠燈「的現象,這就是對於」富裕階層「的」擴招「,也就是」區別對待「。
  • 還有一部分」擴招「來自於」國際生「的增多,題主在題目中也寫到了,國際生越來越多,而且大學幾乎」不挑食「,其原因就是這些弱勢學校在兩極分化的市場化教育產業環境中受到了極大的壓制,為了生存,在生源上和財政上都必須降低標準來填補」產業空心化「。也就是類似於商業市場中,寡頭太多太強,讓其他人湯都喝不著,就只能走低端路線了。這個不僅僅體現在生源招生上,財政上也是如此。10年左右,公立大學財政受大環境影響最緊張的時候,很多有一些」理科傳統「的公立大學受財政原因,幾乎要整個裁掉物理系和化學系這些燒錢的研究型專業,但是大量的「國際生」救了他們,提供了大量的學費,那麼整個業界就找到一種「解決之道」————多招國際生,多賺錢。。這就是對國際生的擴招。

2,而中國的擴招,除了產業化改革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改革開放中後期,我國的教育形勢其實並不是很樂觀,當時的我朝人均文化素質相當極端,在那個大學很難考的年代,要麼是「天之驕子」的精英大學生,要麼就是落榜的普通人,中間階層的人才基本上靠專科教育。

但是在我國整個產業大發展的階段,對中端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龐大的,僅僅靠專科教育是完成不了的,故而,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我國就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大學從培養精英變成了,——為社會定向,批量培養實用性人才的目的。就時代性來說,當時的這種選擇是種妥協,而且也起到了實用作用。

故而,我覺得沒必要過分苛責,而擴招的問題,在於我國「產業建設完成階段」和「成熟階段」需求的是更「精緻」的人才,而擴招後的大學還在沿著老套路培養「螺絲釘」,造成一定程度的過剩,這只是「改革進度」沒跟上而已,單純苛責擴招,我覺得意義不大,還不如想下怎麼改。

3,而法國就更容易理解了,法國當年「黃金時代的x」存在的原因,不僅僅是x的精英教育,這種教育制度必須依託「極為強大的生源後備」,而當時法國,德國作為全世界理科研究中心,完全有吸引力,具備這種條件。而且當時法國,德國的國力也是非常強大,政府可以提供這麼大開支,來運行「整個精英教育系統和選拔系統」。。

但是現在的情況實際上不一樣了呀,法國已經衰落了,法國雖然在理科研究依然是世界重要的一支力量,但是遠遠比不上當年,法國國力衰退,整個國家的吸引力也遠遠不如以往,就中國而言,對中國精英學生的吸引力和選擇遠遠不上其他國家,根本不再存在」足夠的後備生源「來維持整個精英教育體系,維持不下去了,即使是x,也不得不」降低標準「來緩和這個教育危機,故而,法國精英教育擴招再正常不過了。。。


故而,我認為就目前「擴招」而言,雖然劣勢很多,但是對於大部分國家都是一種」妥協性「選擇。

二,關於大學排名。


我覺得對於大學排名,很多人依然存在「二元極端看法」,要麼動不動拿排名說事,要麼就說排名毫無意義。

我覺得我們這樣看待比較好——大學排名說到底是「媒體產業」的一種調查類產品,有一定專業性,但是作為標準衡量完全不夠。比較像金融業界,媒體上出現的大量媒體本身的公開數據,以及調查數據,和大塊大塊的財經分析一樣,他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他不能輔助你制定投資,但是可以給你一種參考。如果按照這種心態來看待「大學排名」,我覺得大學排名的專業度完全可以達到這種水平的。


從實用上來說,如果沒有媒體的報道,「加州理工學院」,「瑞士聯邦理工(蘇黎世)」這種小而精緻的大學,是很難在美國本土以外出名的,除非是業界。而對於不了解的公眾而言,對其科普,參考一些基本的名校知識,作為選校參考也是有用的,不了解美國教育的話,恐怕除了叫得出哈佛耶魯mit,連斯坦福都未必認識。


我知道題主有一點擔心這種引導對於「教育辦學觀」有誤導,會容易讓大學一味求「大」,但是我認為這個其實不用擔心,實際上大學排名都已經在重視「精度」這個問題了,比如說加州理工學院,如果單純按「規模」排名,你覺得他能長期進世界top5嗎??所以精度已經在「排名產品」種被強調了很高的權重了,所以這種擔心不必要

其次,規模的前提也是要精度的,雖然在名校pk的時候,規模大或許有優勢,但是規模大的名校在專業水準上也是有一定精度的,才能混成多元的綜合性大學。一堆廢物加在一起,也只能是個大廢物,就排行榜top100上來看,也沒有哪個大學爛到這種程度,全靠混的吧。。尤其是前20的大學,美國的哈佛,賓夕法尼亞,亞洲的東大這類「巨無霸」大學,就各科精度來說,也是一點不遜色於「小而精」的大學的,所以不要過分矯枉過正。。

而且,業界對於大學排名是比較淡定的,我們衡量別人的科研水平基本上來自於「同行評價」,故而,媒體影響「辦學」我覺得高估媒體了。


而大學排名真正不是很公平的地方是「數據採集標準」,德國的學制比較特殊,研究機構的管理也比較特殊,故而媒體用一個一刀切標準去衡量德國數據,確實比較欠妥,對於很多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但是這畢竟只是個「參考性」產品,我認為僅僅作為參考性的媒體產品而言,這種專業度是足夠了。。


不要看得太重,也不要完全否定,我認為這是比較好的心態


最近正在閱讀這方面內容,做一下搬運工,供參考。
引自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吾國教育病理
第二章 教育與發展 一、教育與需求的關係

教育的擴大與學生的增加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時下最流行的解釋是,社會需求導致了教育的擴張。無論從邏輯,還是從歷史事實上看,這肯定都不是唯一解。歷史學家賈志揚在其《宋代科舉》中說:「福建的福州府1090年在3000考生中只有40個舉人名額(1/75),而1207年18000名考生中只有54個舉人名額(1/333)。兩浙西路的嚴州,1156年在1781個考生中有18個舉人名額(1/100),而在1262年在7000多名考生中只有18個舉人名額(1/389)。」(賈志揚,1985,56~58)中國科舉歷史上考生的膨脹足以證明,學生數量的增加並不都是社會需求的增加所導致。上述福州錄取名額僅僅增加了35%,考生數量卻增至6倍;嚴州錄取名額不變,考生數量增至3.74倍。它們說明了,社會需求和供應間的一種不對稱。教育在供求方面還有另一種不對稱。比如當今的職業學校,政府努力促進其規模的擴大,社會對技工日趨旺盛的需求,都改變不了考生們始終報名不踴躍的現實。綜上所述,社會需求與供應間存在著兩種不對稱:一個旺盛的社會需求可能吸引不到足夠的社會成員;一項數額有限的社會需求卻可能吸引到大大超額的社會成員。古今社會之差異不可謂不大,但人類成員博弈中的策略就那麼幾種,博弈策略跨越空間是頗為正常的。古今教育中學生數量超過了需求的最重要原因是地位追求。
在考生的膨脹,乃至教育的膨脹上,古今社會當然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
差異之一是,昔日是單向膨脹:考生;今天是雙向膨脹:考生與學歷。古代科舉錄取額度的變化是微小的,與現當代大學的擴招相比,幾乎可以看作固定不變。錄取名額不變,而考生急劇增長,每每誘發科場舞弊叢生。古代科舉總是從王朝初期的清明走向晚期的舞弊,競爭愈演愈烈是重要的成因。與舞弊對應,當代學生與學歷雙向膨脹的最主要結果是,學歷的注水與貶值。那麼舞弊呢?雙向膨脹之下,競爭的激烈應該遠遜於古代,但耐人尋味的是考場舞弊在當代中國社會卻也日益升級。原因是當事人都清楚的,學歷的膨脹並未緩解競爭,高端的競爭從高校學歷轉向名校學歷,從本科學歷轉向研究生學歷。就是說,發放學歷的增加,沒有緩解競爭,甚至助長了競爭。這是始料不及的,也是有待解釋的。
差異之二是,古代社會中的全部進士和半數舉人被皇家錄用。當代拿到了學歷的高校畢業生,要到市場上去謀職。市場的特徵是多元,即無數個買家。市場上用人單位的多元化,加上工業化、技術化導致的對人才需求的增加,撲朔迷離,刺激同學們狂熱且盲目地投入到競爭之中。最終當然要水落石出,很多人註定要失業,因為崗位的增長追趕不上考生和學歷擁有者的增長。但即使是畢業即失業的信息,也不能如想像中那樣有效地抑制教育的膨脹,很多本科畢業找不到工作,或預感找不到工作的人,去讀研究生了,將擇業的困難推到日後。這一策略明明是就業艱難的信息所使然,卻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乃至待業大軍的擴張。西方學者將此種選擇解釋為「儲藏理論」,他們說:「一種可能是,學校的招生只有在許多青年人在就業市場上找不到工作時才出現擴大。」(沃爾特斯,2000,323)
以上我們論證的是,教育的擴張未必是社會需求拉動的。不然它為什麼極大地超出呢?
毫無疑問,學歷是很多人趨之若鶩的需求,進大學或許不是最終的願望,卻是必要的環節。那麼可否認為,大學的擴張,是無數學生和家長,即所謂大眾的需求所導致的呢?這一說法遠不能完成一種解釋。大眾有諸多需求,但不管其中一些需求多麼旺盛,都召喚不到供應。中國的無數公民需要廉租房,但那是呼喚不來的,因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是靠出賣地皮來托舉的。從開發商高價買到的地皮上怎麼可能建起廉租房呢?中國相當數量的公民需要公費醫療,他們沒有能力購買醫療保險。國家理應在醫療上庇護全體公民,能在什麼程度上庇護就在什麼程度上庇護,不能在較高的程度上庇護,可以在較低的程度上庇護,重要的是覆蓋全體公民。而現實的情況是多數城市人受到較高程度的庇護,農村人得不到庇護。不擴大醫療資金的投入,即使要在很低的程度上庇護所有公民,也要減少對城市人的庇護程度。如此便要觸動城市人的利益,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談何容易。既然大眾的需求呼喚不來廉租房和全民的醫療保障,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只靠大眾的需求便可以導致教育的擴展。
那麼教育擴展是如何得來的呢?三股力量的合謀。其一是諸多學生和家庭的需求。其二是大學,雖然在中國的國情下,大學的管理者要服從政府的指令,但是他們不是消極地服從和執行大學擴張的政策,而是主動地要求和推動擴張。唯有擴張他們才有更大的財權、人權和地盤。高校教師面對擴張,在利益和心理上是錯綜複雜的。擴張讓更多的教師上崗,多數教師可以間接地、程度不等地擴大自己分到的那一杯羹;擴張常常造成一所大學兩個校園,增加了教師們的交通負擔;擴張常常破壞了校園文化,降低了教學質量;這一切都不可能不影響教師的心理。但是不管他們如何看待,沒有發言權是他們當下的現實地位,因此在這一「合謀」中幾乎沒有應該唱「主角」的教師的存在。其三是政府,20世紀中這個世界上的各國政府在政體與文化價值的選擇上,差異巨大,卻罕見地在一樁事情上殊途同歸,就是發展教育。沃爾特斯所說不無道理:

無限制的教育增長——好似教育中市場經濟規則的運行——並非失去政府干預的結果。相反,這是政府有意要實施的政策,至少目前我們談到的幾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是這樣。無限制的增長既能使精英階層保持自身教育上的優勢地位,又能給工人階級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教育機會,從而同時「買斷」了這兩個社會群體在政治上的支持。(沃爾特斯,2000,337)

民主國家的政府有著討好選民的巨大動力,專制國家的政府也願尋眾人稱道的政績,誰都不願放過。如此一石雙鳥的政策投合的是政府決策人的功利心。這還只是他們心理中的一個層面。另一層面是認知與理想。或許走到今天這步田地,他們中的後覺者(當然不乏「不覺者」)也不再篤信教育擴張的功能儘是正面的了,但在上個世紀,大力發展教育幾乎成為這個世界上超越了政治制度的如日中天的意識形態。做事情第一要緊的是動力。而如果能同時有兩個動力來驅策,那事情一定會如虎添翼,加速度前行。功利加理想,正是教育發展中官家行動的雙引擎。這還沒完,還有校方的熱烈請戰和全力實施,學生的踴躍報名和學費投入。一時間,四美具,兩難並,可謂盛宴難逢,教育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江南七怪和洪七公等聯合起來教出郭靖這樣的蓋世大俠,王重陽一個人教全真教的人,卻教出來一堆廢物


深刻的我說不了,但是我認為擴招意味著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我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標誌。題主你不希望社會更文明,更多的人類生活的更好嗎?像你叔叔伯伯那會兒只有一部分人當精英,大部分民智不開的,好嗎?
我相信真正牛逼的人不會介意這個的吧~


大學擴招是歷史的必然,有弊端但不能因噎廢食。
最主要是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一個國家從貧窮落後到發達國家,工作人口中從事農業和製造業的比例會從80%下降到30%以下,伴隨著服務業特別是專業服務如律師醫生會計師從業人群的壯大,這些人才從哪來?而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又不斷地在創造新的對受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比如互聯網浪潮、比如金融衍生品浪潮。
另一方面,作為個人,對高深知識的需求也在增加。知識的積累速度是一直在變快的,360行每個行業的知識都在變得更艱深和繁雜,伴隨著的現象就是每個行業對從業者的知識門檻都提高了。舉兩個例子。幾十年前高中畢業生就可以進華爾街,而今天你會在那看到一堆數學Phd。隨著商業活動的複雜化,幾十年前要成為會計師所需要的知識肯定也無法與當今注會六座大山相提並論。再加上人們慢慢有錢了,能夠負擔得起孩子大學教育的家庭也在增多。這就直接造成了每年競爭進入大學的高中生都在增加,所以大學即使擴招也能相對地保持自己的錄取標準。
再提供一個人口學的角度。一是總人口一直在增加,二是人的平均壽命在增加,從40多歲增加到80多歲,伴隨著的是結婚年齡也推遲了。既然不著急著賺錢成家,那就多讀幾年書唄?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飽暖思淫慾(好像不太對?)人類的精神追求一直在增加,肚子吃飽了想搞搞哲學、搞搞戲劇什麼的人越來越多,大學就是給他們務虛的地方。功利主義再蔓延也好,大學生們永遠是這個社會裡對宇宙人生的宏大命題抑或是社會國家議題的最大粉絲。


意義就在於告訴那些本來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你們現在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拉,但是想憑藉這個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和過去一樣難.

另外,現在科技發展這麼快,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讓大家都能夠享受高質量的生活,也是好事撒


無所謂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精英,那些自律,有理想,有實力的人終究會成為精英,,無論是否讀大學。另外,擴招只是讓更多人有了熏陶人格和品味的機會而已。即便都是失業,大學生的危害也比初中生要低


人們總體素質提高了,精英還是精英,但是擴招給了一般人努力就能改變生活質量的台階,就拿本國來說,一般人的話,資質平庸在30歲時候一年20萬也是很可能的(上海北京這類一線城市),並且擴招對精英們並沒什麼負面影響,甚至可以說,正因為擴招,精英們可以引導的人能力比以前強了,更加容易帶動世界發展吧。


因為學校是一個穩健的產業。 對人的等級分類,在商業社會提高用人質量和效率。當然它還不完美,沒有自認識價值與優化方向。
學校賺錢。
學生得到能力證明的工具。
如何更好地與社會工作接軌?等等


從擴招出發,問題是質與量的平衡。
宿舍關燈 明天再補坑。


讓更多的人接受到大學教育難道不好嗎?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自己過的還不錯,就不能理解底層老百姓們面對的困難。

上周末聽了一次政治經濟的課,老師問未來最大的風險是什麼?聽課的都說老齡化、信貸啊什麼的,但是實際調查出來的風險中第一位的是失業!

當然如果你是985、211的熱門專業這個風險你確實感受不到,因為講師馬上就做了說明,未來面臨的風險是結構性失業。很多人因為教育和能力的原因無法滿足帶一定技術性要求的工作崗位。

未來二十年低級製造業和農業肯定會隨著自動化程度提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但是難以誕生同樣多的「無腦」工作崗位。

所有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看,給更多的人更好的教育是必然的選擇。以前不是不想讓更多的人讀書,是國家能力做不到。

確實現在本科生不值錢了,但誠懇的說這個是歷史的必然。控制產品數量來實現超額利潤那叫壟斷,放在教育這個行業也是一樣。現在是需求和生產能力兩旺的年代,擴招當然無法避免。


因為錢


因為人變多了,這是自然現象。


個人認為,高等教育的普及是社會前進的一個重要力量。而且,另一個角度來看,不論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是否確實能夠提高個人素質(個人認為這一點是確定的),對於社會來說增加招生數量可以很好的解決大量社會閑散人員的安置問題,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費的增長。


學校缺錢,。。。


反觀不也對是人們對於知識和更多元化的視野的追求的迎合。


推薦閱讀:

在北二外(BISU)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高等教育 | 留學 | 擇校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