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這句話如何理解?

看了藍天出版社的譯文,其中對這句話是這樣翻譯的: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一直堅守硬拼,就勢必為強大的敵人所俘虜。
然後又百度了一下,各種答案大抵如此。
但我覺得這樣類似判斷句式的理解有問題,如果這樣翻譯的話前半句的「敵」字就無法理解。我查了下古漢語字典,其中「敵」有三個義項:1.仇敵,敵人。 2.抵擋,抵抗。 3.相當,匹敵。 並沒有軍隊的意思。而根據詞性替換為1中敵人的意思整句話就完全沒邏輯。
我個人的理解是:「敵」作賓語,「堅」和「擒」為動詞詞性作謂語,「之」作指示代詞復指「敵」,使賓語提前,與「何罪之有」的語法相同。譯為現代漢語就是「所以,比敵人弱小就堅守不戰,比敵人強大就出擊擒之」。
大學沒語文課,所以我的古文水平就是高中畢業。期待各位知友解惑啊!!!


敵 指的是敵對雙方,全句的理解是敵對雙方中弱小的堅守,就會被強大的一方擊破。你解釋成小於敵人就堅守,屬於添字解經,一般不這樣注釋古文。
孫子整段話在講敵我形勢,從十倍於敵講到比敵人弱小,最後應該是警誡不要在兵力較少時硬拼。


依照上文下理的邏輯推斷,將「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翻成弱小一方固守就會被強大一方所擄獲是不合適的。難道我方只有敵方十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時,都不可固守城池而要逃跑、投降麼?
因此這所的意思應該是,
「所以用兵的方法:我方人數十倍於敵人就包圍殲滅他,五倍於敵人就直接攻擊擊敗他,一倍於敵人就再分散敵方戰力各個擊破,人數相當就要努力戰勝他,少於敵人則要能防守他,不如敵人許多就要能避免決戰他。如果用兵依循著這些法則,那麼軍隊人數小於敵人,防守仍能堅固;軍隊人數大於敵人,就能擒獲敵人了啊!」


這句話如果按照「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堅持硬拼,那就會被強大的敵人所俘虜」這種解釋,我認為是明顯不對的,首先這種解釋放在這裡就不對,這句話是放在句尾,而且它的句式為「故……之」,這是明顯對上述幾種例子的一種高度的思想概括,但是前面的幾種情形並不是要告訴我們當兵力弱於敵方不能硬拼,否則會被敵方所擒,而是說在敵我雙方的力量不同的幾種情形下,我方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其次這句話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釋,那明顯是不屬實的,敵強我弱而去硬拼的並不都會被敵方所擒,孫子那個時代也有很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他也不會不知道的,更何況這句話如果這樣解釋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弱的一方要不要去頑強抵抗是要看大局的,比方說剛好在整個戰局裡面,你所在的軍隊處在咽喉之地,其他兄弟部隊正在別處打仗,無法支援,但是所守之地絕不能丟,這個時候,從大局來看,必須要死守,要頑強抵抗的,安史之亂的張巡守睢陽,南宋的釣魚城之戰等等這種例子很多,我剛剛在百度貼吧看到一位仁兄解釋的我感覺很貼切,下面貼出他的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分割線…
原因在於對《孫子兵法》理解,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就不應脫離《孫子兵法》的總體精神,特別是《謀攻》語境來理解,最好是能找到一種說法,吸取上述四種說法的合理之處,並與《謀攻》語境相一致。
突破點在於對「敵」本身的理解上,此句中「敵」應是「匹」,與本段中「敵則能戰之」的「敵」相同,是兵力對比相當的意思。並應根據「兵不頓而利可全」和「識眾寡之用者勝」的精神來理解「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的含義。
1、「敵」指匹,「小敵和大敵」是「彼己」力量對比結果,「小敵」對應「少」或「不若」,指兵力處於劣勢;「大敵」對應「 十、伍、倍」,指兵力處於優勢。「小敵之堅」和「大敵之擒」是並列關係,不是因果關係。
2、不同力量對比應有不同戰法。「小敵之堅」指處於劣勢時應以「堅」為指導,「大敵之擒」指處於優勢時應以「擒」為指導,揭示了不同形勢下不同戰法的實質,這與「識眾寡之用者勝」相通。
3、「小敵」形勢下重在自保,「堅」指堅強,與「脆弱」對立;「大敵」形勢下重在全勝,「擒」是全勝的形象表達。這符合「謀攻」的語境。
4、「小敵之堅」和「大敵之擒」兩者是相關的,共同之處都是求「全」,如何通過「謀攻之法」而實現從「小敵」向「大敵」的形勢轉化,是「兵不頓而利可全」的內在要求。
5、兩個「之」字不必分訓為「若和則」,因為「小敵之堅」和「大敵之擒」句式一樣,不該有兩種解釋。也不必改「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為「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而且「逃之」也應訓為「伏匿」,這與「示形,無形」精神相通。對原文的改動應慎重,因為改動往往意味著我們的理解與《孫子兵法》本意存在距離,改動越多,距離越遠。
這位貼吧用戶名字--kickstart_1st


敵在這裡是相當、匹敵的意思。大、小敵就是軍事勢態中強、弱的一方。如果弱的一方堅守(或戰)不變,必然被強的一方擊破。堅不是指堅守,是堅持固定不變的戰術行為。意思是說,弱小的一方如果不能根據敵我態勢靈活採取戰術進戰、走、守,而只是機械固守拚消耗,難免不被強勢方擒獲。


贊同李為的解釋,尤其是最後一句,孫子整段話的重點就是敵我形勢,說到這不得不拓展一些軍事知識。

在任何戰場上,正規部隊之間不外勢均力敵、敵強我弱、我強敵弱這三種實力對比態勢,而打、走、停則構成了三種基本的行動方式,並由此排列組合,演化成多姿多彩,變幻無窮的戰略謀劃、戰術布置、戰役調度和戰鬥進程。

而處理以上種種複雜戰爭形態的辦法,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走都走不了,就只有停下來頑抗或者投降。

=====我是分割線=====

勢均力敵的雙方,或者被強敵追得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往往停下來進行陣地戰,亦即軍隊在相對固定的戰線上,進行陣地攻防。而在強弱分明,又具有活動空間的情況下,一般正規軍都是通過運動戰來進行較量。

運動戰是正規部隊在較長戰線、較大戰區上進行的外線作戰,為這種作戰服務的局部性的陣地攻防也包括在內。

這種戰爭形式,主要通過運動調動敵軍,形成特定時段、特定地域的局部優勢,殲滅、擊潰敵之一部,以實現逐漸改變力量對比、各個擊破敵人,或者突破包圍圈、逃脫危險、撤退至安全區域等不同戰略目標。

運動戰,其精髓即在於運動,通俗而言,就是一個走字。

真正的軍事大家,雖風格迥異,戰法不同,但沒有一個只重視打而不重視走的。

單純的打,往往演化成死磕硬拼,成為強敵的祭品,所謂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而走則是為了避免這一悲劇的發生,通過行軍調動對手,然後尋機殲敵,實現戰略意圖。


背景: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內在意義:這裡其實是講獲勝的概率,根據獲勝的概率採用不同的策略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敵:匹敵

堅:防守的態勢

擒:進攻的態勢

小敵之堅:沒有太高贏的機會那麼就應該讓自己處於防守態勢

大敵之擒:有高的贏的機會,就應該進攻

用於股市的理解就是:當有10倍勝率的時候,加杠杠。5倍勝率的時候重倉出擊。2倍概率的時候,輕倉操作。處於平衡市的時候,分倉操作。弱市下,避免做。實在做不了,應該控制心性,空倉。


馬駿教授在百家講壇裡面說的跟樓主是一樣的。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教授的解釋是,小敵合力,堅;則大敵可擒。


先放個上文: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原譯文確實有點不太合理,在我看來有兩種解釋。

1、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
這裡「小」和「大」作動詞,意為減小、削弱敵人的鋒芒,增大、加強敵人被擒獲、擊敗的可能。以此作為上文用兵之法的總結性論述。

2、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
這裡「大」、「小」指軍隊的實力。當弱小的軍隊與人對敵時,(以上文的方法來用兵)也可以表現得很堅韌強大;當強大的軍隊與人對敵時,(沒有以上文的方法來用兵)也可能被人擊敗擒獲。以此來表明按上文的方法來用兵與否,所將產生的不同結果。


推薦閱讀:

「古代文人只寫文章,不寫書。」這裡書和文章的區別是什麼?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中「可以」是「可」和「以」兩個詞嗎?
沈三白的《浮生六記》,最後兩卷到底找到沒?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乃停輦而聽之。歌曰:...檿弧箕箙,幾亡周國。其中「檿弧箕箙」的意思是什麼?
為什麼說詞至柳永為一變?

TAG:古文 | 孫子兵法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