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這樣的書應該怎麼讀?

因為我是學外語的,想多少讀一讀四書,提高提高母語水平。比如,從《論語》學起。但是不知道怎麼讀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請問有什麼建議嗎?謝謝!
補充說明:我的意思是說,不僅僅是能看明白就行,而是系統的學習或是背誦,就像上一門課那樣的。


一部《論語》,中國人讀了幾千年;一部《論語心得》風靡全球,暢銷數百萬,被譯成多種文字。但,讀《論語》究竟有什麼用?《論語》究竟應該怎麼讀?國學大師錢穆為您解答。


凡關心吾中華民族之生命前途,必連帶關心及於吾民族文化之傳統。凡關心吾民族文化傳統者,又必關心及於吾古聖先師之孔子。
若使中國人,只要有讀中學的程度,每人到60歲,都讀《論語》40遍到100遍,那都成聖人之徒,那時的社會也會徹底變樣子。——錢穆


一個「學」字,幾千年莫衷一是,錢穆講夫子十二論「學」,告訴你,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學」。
論語二十篇,首篇第一章,即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最先提出一個「學」字。但當時孔門,究竟所學是何?又該如何學?歷來儒者,自漢迄清,為此「學」字作解,爭議紛綸,莫衷一是。。。。。。。


========================================================================

李學勤談怎樣讀《論語》

來源:儒家大風 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廿八日壬戌

耶穌2015年4月16日


《論語》一書篇幅不大,語言亦不算艱澀,但是讀起來並不容易。這是因為作為語錄,話語簡單,說話的背景往往不甚了了,所以話語的原意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不易把握。儘管自古以來,解釋之作很多,但往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於抉擇。究竟怎樣讀《論語》才能準確理解其內容?從閱讀古書的常規來說,照例應該從弄懂語言文字入手,準確分析其思想內容,這一點毫無二致。但是僅限於此尚不足,還必須從《論語》一書的特殊性出發,充分利用內證和外證(尤其是內證)準確理解語言文字並把握思想內涵。下面試舉例略作說明。

例如《學而》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裡孔子的三句話,好像互不關聯,其實都與學習有關。第一句不言而喻。第二句講會友,也與學習、修養有關,如《顏淵》:「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又如《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第三句講不怕不為人知,實與學習目的有關,如《憲問》:「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又如《衛靈公》:「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又如《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裡的「攻」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治,一是攻擊;「異端」也有兩種解釋,一是異端邪說,一是事物的兩端(指兩面性);「已」字也有兩種解釋,一是實詞「止」,終了之意,一是語氣虛詞。由於幾個字詞的不同解釋,相互搭配,又使整句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理解:一是「攻治異端邪說,這是禍害啊」,一是「攻擊異端邪說,則禍害就會終止」,一是「攻治認為事物有兩端的學說,則禍害就會終止」,一是「攻擊認為事物有兩端的學說,這是禍害啊」。以上幾種解釋,都符合孔子的思想,究竟哪一種符合孔子這句話的本意?關鍵在於對「已」字意義的確定。通觀《論語》,凡「也已」二字連稱,均為語氣詞連用,如《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可謂好學也已。」《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子罕》:「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顏淵》:「可謂明也已矣。」「可謂遠也已矣。」只有一處似為例外,《陽貨》:「公山弗擾以費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這裡「末之也已」,似乎是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已」解釋為「止」;但是「已」字作語氣詞解則為窮途末路之嘆,亦通。如此看來,對上面的四種解釋,只有第一、第四兩種可以成立,而在這兩種中,又以第一種為優,因為孔子對是否承認事物有兩端的學說,還沒有放到勢不兩立的地位,故不至於說出第四種那樣嚴厲的話。

又如《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陸德明《經典釋文》標出「易」字,注曰:「如字(如『易』本字)。《魯》(《魯論語》)讀『易』為『亦』,今從《古》(《古文論語》)。」這裡根據的是鄭玄注。可知今文經書《魯論語》「易」作「亦」,連下句讀,作「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按,以古文經本為是,鄭玄和陸德明的意見是對的。五十歲學《易》,與人生閱歷有關,正如朱熹《朱子語錄》卷一一七說:「此書(指《易》)自是難看,須經歷世故多,識盡人情物理,方得看入。」學《易》無大過,與知天命有關,還可以從《論語》得到內證,《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集解》解釋得很好:「《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讀至命之書,故可以無大過。」但《魯論語》的文字亦有外證,如惠棟《九經古義》引漢《外黃令高彪碑》「恬虛守學,五十以學」,但這隻能說漢碑根據《魯論語》,不能說明《論語》原文應該如此。而且孔子明說「十有五而志於學」,「五十以學」亦無內證根據。這裡說明有時內外證據可能很多,使用時還必須分析判斷。

又如《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一般把兩個「與」字解作連詞,意思是說孔子很少談利、命和仁。孔子很少談利是事實,很少談命則不符合孔子的天命思想,很少談仁更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如前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論語》講仁的地方隨處可見。這裡的「與」字不是連詞,還可以從句法上得到內證,因為《論語》中連詞在幾個並列成分之間的用法,跟現代漢語一樣,沒有在幾個成分之間連用的情況,總是用一個連詞放在最後兩個成分之間,如《子罕》「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為政》「使民敬、忠以(連詞,同『與』)勸」,均可證。實際上「與命與仁」的「與」字是一個實詞,義為贊同,則整句應斷作:「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與」字作「贊同」解,《論語》亦有內證,如《述而》「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如《先進》「吾與點也」,皆是。

又如《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般把「厭」字解作滿足,是說飯食越精越好,肉絲越細越好,指飲食的講究。其實這裡的「厭」字同後起的「饜」字,意思是飽足,全句是說飯食不貪吃精粹,魚肉不貪吃細美,講的是養生之道。同時也與孔子的安貧樂道思想有關,如《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述而》「飯疏(粗)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例子不一而足,都可以說明應該怎樣充分而靈活地利用內證和外證,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準確理解《論語》原意。《論語》是一部思想著作,要從宏觀上把握其中的某些思想內涵,還必須結合歷史背景的分析,這又需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在前面分析孔子的仁學思想時,我們已經作了嘗試,可以參考。


古人對此有很重要的心得,每天讀書還要有靜心冥想 :
人若於日間閑言語省得一兩句,閑人客省見得一兩人也,濟事若渾身都在鬧場中,如何讀得書?人若逐日無事,有見成飯吃,用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一二年,何患不進。——黎靖德《朱子語類·郭德元告行》卷一百一十六   
  (靜坐)能存心而後可以窮理,窮理以虛心靜慮為本。——《朱子語類》卷九)   
  靜坐非如坐禪入定,斷絕思慮,只收斂此心,使毋走於煩思慮而已。此心湛然無事,自然專心。(《朱子語類》卷十二)   
  昔陳烈先生若無記性。一學日讀孟子問之道。無他,求放其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書?遂閉門靜坐。不讀書百餘日,以收放心。後去讀書,遂一覽無遺。———《朱子語類輯略》卷二


-

我從河北省來,聽說天低吳楚的三刀老哥 @蕭三刀擅長「真知」,專門來聊聊他在這個話題下面拋的「真知」。

與以往的經驗相比,三刀老哥學會了引經據典而不是只報書名。他說《論語》是本徹頭徹尾的垃圾,根據是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

不用讀,論語是本徹頭徹尾的垃圾!

 孔子曾做過一個時期的大臣,以後不受信任,失掉官職,便在他自己的朋友中討論哲學的生活,但是仍舊常常接受諮詢。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論語》)裡面所講的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更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一點也沒有思辨的哲學——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我們根據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引自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西塞羅要比孔子強一百倍

作者:蕭三刀
鏈接:《論語》這樣的書應該怎麼讀? - 蕭三刀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先說《哲學史講演錄》里有關孔子的部分。為了便於閱讀,重新分段,標黑部分為三刀引用的:

關於中國哲學首先要注意的是在基督降生五百年前的孔子的教訓。

孔子的教訓在萊布尼茨的時代曾轟動一時。它是一種道德哲學。

他的著作在中國是最受尊重的。他曾經注釋了經籍,特別是歷史方面的(他還著了一種歷史)。他的其他作品是哲學方面的,也是對傳統典籍的注釋。他的道德教訓給他帶來最大的名譽。他的教訓是最受中國人尊重的權威。

孔子的傳記曾經法國傳教士們由中國原著翻譯過來。從這傳記看,他似乎差不多是還泰利士同時代的人。

他曾做過一個時期的大臣,以後不受信任,失掉官職,便在他自己的朋友中過討論哲學的生活,但是仍舊常常接受諮詢。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我們根據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賀麟、王太慶等翻譯,P117、118)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獲知什麼呢?

1.黑格爾讀的是被翻譯過去的《中國哲學家孔子或中國的學問》(據譯註),黑格爾不懂中國的文言文,他與孔子對話的資格是非常可疑的,興許把酈食其讀成酈十期的人,都具備比黑格爾更過硬的中文素養。

一個中國人,拿著比他的語言功底更差的洋人的話背書,來評論一門中國的學問,這實在非常有意思。

而作為中國人談論《論語》,眾所周知,一個最低的基本要求就是你得掌握必要的小學(音韻、訓詁)知識,一定的歷史背景知識。因為《論語》是談話體,有很多言外之意,不掌握這些知識你進不了語境,那還談何理解?又談何「真知」?

2.黑格爾在做的事情,是從論語的學說里尋找他所定義的「哲學」(哲學史講演錄本來就不止是一個有關哲學的歷史,它本身就是黑格爾哲學的一部分 ),用我們中國話講,這叫做「削足適履」。

孔子的學問本來就不全等於「愛智慧的學問」,更不可能等於黑格爾哲學。你非要把孔子往黑格爾學說里摁,腦子抽抽了吧?

3.黑格爾原話說:「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這是就道德教訓而言孔子,到了三刀這裡,變成了「西塞羅要比孔子強一百倍」。

評價體系由「道德教訓」延伸到任何意義上,差距程度也進一步細化了,一百倍。

對於這一點,當然在黃泉之下被人當槍使的黑格爾好像也不方便多說什麼。

綜上:

黑格爾讀的是譯文,而《論語》的閱讀門檻是具備一定中國古文功底,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
黑格爾的評價標準是哲學,而《論語》並不是一本西方意義的哲學書,也就是說他的評價體系是可疑的;
黑格爾的原話被扭曲,被三刀老哥拿來當槍使了;

除此之外,關於黑格爾與論語,還應該知道什麼呢?

1.黑格爾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相當不客觀,具有一種三刀老哥親自上陣也洗不白的歐洲中心論色彩。即便在這本講演稿里,黑格爾就非常粗暴地斷定:

在個別的國家裡,確乎有這樣的情形,即它的文化、藝術、科學,簡言之,它的整個理智的活動是停滯不進的;譬如中國人也許就是這樣,他們兩千年以前在各方面就已達到和現在一樣的水平。

除此而外,黑先生還斷定漢語不適合思辨。為此還被錢鍾書批判了一番:

「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胥征不僅一字能涵多意,抑且數意可以同時並用……黑格爾嘗鄙薄吾國語文,以為不宜思辨;又自誇德語能冥契道妙,舉「奧伏赫變」(Aufheben)為例,以相反兩意融會於一字,拉丁文中亦無意蘊深富爾許者。其不知漢語,不必責也;無知而掉以輕心,發為高論,又老師巨子之常態慣技,無足怪也;然而遂使東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馬牛風,則不得不為承學之士惜之。

黑先生不懂中文,不怪他,有些中國人自己都搞不懂自家文字,數典忘祖而緣木求魚,在洋人哲學史里尋對中國學問的見識,那真是不知道該讓人說什麼了。

最後,再給三刀老哥留幾道通往真知之路的練習題:

1.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什麼是學,什麼是習,這句話在說一個什麼事情。

2.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他們在說什麼,孔子的這個評價是幾個意思。

3.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這句話什麼意思,道在這裡指什麼?

就留三個微小的思考題,琢磨去吧。

http://weixin.qq.com/r/AUT07DXE-GiDrXGP9xE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既要考慮個人的奮鬥,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首先,要去掉這樣一種想法:就是論語是拿來修身養性的書。這樣很難有大的收穫。
論語首先是雜記了孔子的個人奮鬥,歷經各個國家的心路歷程。一方面這位流浪中的老師比較固執,屢次碰壁;另一方面這位流浪者確實是有大才能的;手下也有一幫能力卓越的學生環繞,所以總是能夠折騰點動靜出來。孔子這個人比較猛: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就是太頑固了。「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而且跟國君講話,不放低姿態也就算了,還往往以一副長者的面孔出現,到處推銷自己的理念。這樣誰肯屌你?而且這貨是完全的周公的腦殘粉;也就周公入的了他的眼,管仲都成了小人了;如此眼高於頂的人,誰敢用你?曾經在楚國差不多得到一塊微小的封地,馬上被小人進讒言秒殺。還不是你自己太屌惹的禍?這跟現在大公司裡面那些有點業務能力,但是仗著自己能力強水平高,把老闆跟同事都不放在眼裡的中層幹部有何區別?牛叉的輔佐者,應該像管仲,蕭何那樣,有豐富的基層經驗;能夠和光同塵,容得了小人,幹得了臟活。整部論語,孔子都是一本正經高大上。小人是遠離你了。遠離你,然後攻擊你,看你奈何。
論語其次記載的是歷史的進程;當時已經是春秋向戰國過渡的時期;周王室權威凌遲,有點眼光的人都應該看出禮崩樂壞已成定局。但是這位作為周公腦殘粉的流浪者偏說不,硬是要逆潮流而動。應該說他的追求是很高的,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傻的。當時正是百家爭鳴初露端倪的時候。孔子曾經在論語中表現過對農家的鄙視,貌似孔子是個老學究,不務實;其實不然;孔子的意思是,農家等其他雜家並不是亂世的解決之道;禮樂等才是亂世的解決之道。為什麼呢?比如樂,也就是音樂,能夠深入人心。比如,有一個介紹非洲的VICE紀錄片:裡面非洲人可以不懂不懂中文,但是照樣可以喜歡中國音樂。照樣能夠傳播中國的文化。有一位非洲女孩在才藝比賽上唱的就是《隱形的翅膀》,全場鼓掌。 再比如,有一名音樂家去監獄演出,去之前擔心囚犯們不買賬;演出完畢,囚犯們都泣不成聲。因為音樂的力量太強大了,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而這種語言能撫慰人心;同時這種語言能跨越不同人群的邊界。孔子在幾千年前就發現這一點了,而且把樂提高到很高的地位上。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當時的中國是什麼樣?當時的中國,是成周,姬姓諸侯(齊,晉等),外姓諸侯(荊蠻等),戎狄雜處的一個時代。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就跟現在的非洲很相似。孔子的追求不是輔佐某個特定的諸侯國稱王稱霸,而是要恢復成周鼎盛時的秩序,恢復禮樂。而這就需要禮樂等跨越國界,民族的工具。這就是孔子格局高的地方。
可憐後世很多人把論語當成了類似三字經,千字文一樣的學究讀物,讓人拿來「修身養性」;跟現在墮落為中老年養生運動的太極拳一樣了。中國人也是會玩。
總結來看,論語的宗旨,孔子的追求是什麼呢?也就是仁;並且是滅國如草,殺人如麻的亂世之中的仁。孔子死後幾百年又有另外一名長者,發起了一段著名的對話,我覺得可以概括論語的宗旨:
「天下惡乎定?」
「定於一」
「孰能一之?」
「不嗜殺者能一之」
以上。


半部論語治天下,做為四書之首,有高中文憑的人,誰都能說出幾句。

但這本書有個特點,就像微博一樣,內容散亂,體系不明確,需要強大的整理能力,然後還要通曉歷史上各大家對它的解讀脈絡,這樣看下來,就會很累,累覺不愛。


個人認為,四書中最重要最能鑄三觀的是大學和中庸,可輕易入門,反覆熟讀即可。

論語和孟子,道德經為中等難度。

等你能讀同易,你才能說,你對國學有個基本的認知了。


最近整理稿子的時候,我忽然有個感慨,像孔子這幫人呀,算是把中國人為人處世過日子的那點事都說道完了,您了不信,什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你就細細翻,你看是不是。這幫人吶有那閑工夫,就開始天天琢磨這點事,咱們比不了。

所以各位宗師,或者各家各派之間是有矛盾的,甚至同一個人,同一本書里也有相逆的地方,君子該不該」器「 ?不己知該不該患?有一惡魔,是仁好,是刑好?是勸惡從善好,是懲惡揚善好?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萬通的道理,書到用時方恨少,理到用時才是真。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拿過誰的一句話來就當信條,捧著《論語》當處世的聖經。你琢磨琢磨,丘哥講了一輩子大道理,自個都活得那麼不如意,你怎麼就能靠他的幾句話乘風破浪呢?

所以《論語》也罷,《孟子》也罷,《菜根譚》也罷,《厚黑學》也罷,你就看,看完記。記完就撂倒腦後儲備箱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往往到了事上了,甚至事過後了,你這時候才一拍大腿,我擦,這不就是孔夫子說得 」×××××「嘛,哎,這時候這句話您有了切身的感受了,也有了實境的觀照了,然後您把這句話給揪出來,掛到自個腦門的消息樹上,下回再碰見敵情,就搖這棵消息樹。換句話說,您要把這些名言放到事後而不是事前,你要把他當成經驗,而不是理論。拿著彼時彼人的一句話來指導此時此地的一件事,那是很危險滴

《論語》要不要看翻譯,我建議要,別對自個的文言水平那麼自信,我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你很多看不懂。翻譯有錯怎麼辦,再看一本呀,翻譯挑那些大牛的,靠譜,即便有毛病也被」千夫所指「了。甚至說,如果你不是拿來做學問的話,即便是錯的翻譯也無妨,無非是一個道理,吃好喝好也是道理,食無求飽也是道理,說的通就行。譯可看,其他的什麼全解呀,感悟呀之類的就算了,子曰:並沒有什麼卵用。

這就是讀這類」信條「書的方法,但請注意,我說的是用之法,而非做學問之法。

另,再次強調,這個問題下所有的答案,包括我這條,都是一牖之見,一家之言。您甭照單收,瞅瞅,看看,借鑒借鑒而已,未必是那麼回事。


在高中的時候,比較喜歡看四書五經這一類的書,不過當時也只是力求能看得懂文言,對其含義也不會過多揣測。隨著年齡增大,突然才發現,古代先哲的這些言語論述,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智慧與謀略,堪稱職場人士撕逼必備。所以,我建議,不如站在權謀與撕逼的角度去看這些書,會更有趣一些。

舉個栗子哈。譬如《甄嬛傳》最後一集,新皇帝問甄嬛:「兒臣讀《鄭伯克段於鄢》,姜氏之禍皆因姜氏寵愛幼子,親子尚且如此,那麼養子呢?」 甄嬛然後就將六阿哥過繼給果親王了。

《鄭伯克段於鄢》出現在王力主編版本的《古代漢語》第一篇,我當初以純粹欣賞「古典文學」的角度去讀它,現在想起來當真是愚蠢極了。作為後宮文學靈感源泉,《左傳》給了我們當代小說家好多創作的題材呢。

《左傳》里有篇父子撕逼的故事(忘了哪一篇了),大概說兒子一直陪一個官二代玩耍,這個官二代是屬於「心懷不正」的,老父親勸兒子不要跟這個官二代玩耍,結果呢,官二代殺了繼承人當了國君。然後,老父親蓄謀,在兒子出史他國的時候,寫了一封信,借它人之手滅了官二代及自己的兒子……。 如果回到現實情節來看,這則歷史當真是血雨腥風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細節故事以至於老父親如此痛恨兒子,只不過史書中就幾句話就寫過了,就需要我們字字斟酌,發現其中的奧妙。所以,要從這些案例故事中悟出一些東西出來。

像《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等這一類的史書,都是講了各種歷朝歷代撕逼的故事。我國歷代獨尊儒術,這也就意味著,宮廷里所有撕逼的事情都是建立在以《論語》等孔孟思想為理論指導下的。所以,史書是撕逼的實際案例,而孔孟之道相當於撕逼的核心基礎。孔孟之道以禮義廉恥為依據,各種兵法墨子等劍走偏鋒,老子莊子丫不陪你們玩兒……

如果這麼去理解……,會發現那些繞口的文言真是有趣極了。

再舉個栗子,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不用帶入職場那麼嚴重了,說白了就是找個女盆友,每天粘著她吧,她特別傲嬌蹬鼻子上臉的,如果不理睬她吧,她又認為你不關心她,她一天到晚嚷嚷說,沒有安全感。怎麼辦呢?讓她去死好了……

這種東西隨手都可以代入的。

再譬如: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說白了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你是個老闆,跟有差不多實力的人可以多說一些,跟手下的蝦兵蟹將講多了反而讓他們胡思亂想。

論語中也有一些充滿雞湯的話語,如:如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等。這些句子學以致用就好了,頗為無趣。

當然,如果你只是純粹喜歡詩詞歌賦,那也沒啥,對比起來其實就是看電影跟聽歌的區別,都是娛樂產業嘛。

以上。


1.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的話,還是直接讀《四書章句集注》吧,可以從《大學》讀起,看不懂的先略過。
如果有困難,或者對宋儒使用的概念太陌生而無法進入,那就讀錢穆的《論語新解》。許多朋友推薦了楊先生的《論語譯註》,如果不覺得無聊當然也可以作為入門,但我周圍幾個小夥伴讀楊先生的譯註讀不下去,倒是挺喜歡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所以先讀《論語譯註》或《論語新解》都可以。
另外推薦一個楊立華老師的《四書精讀》課程錄音,楊老師課講得非常好,推薦聽一聽,可以激發興趣。四書精讀 楊立華 2011.zip_免費高速下載

2.要想能體味經典的意蘊,首先就要謙虛。現今人們在對待中國經典時常有兩個不太好的立場,一個是懷著現代人的優越感把古人當做未開化的愚昧者,另一個是以西學為不可動搖的衡量準則,帶著這兩種立場,在進入經典之前便與經典有了隔膜,甚至在對文義還沒有完全弄懂時就開始橫加指責,那麼就很難進入傳統經典了。(反過來也是,讀柏拉圖就不要上來就帶著中國傳統的立場。)所以讀《論語》首先要謙虛,反思、批判應該是謙虛者的反思批判,那必然是「同情的理解」之後的事。

3.朱子曰:「讀書別無法,只要耐煩仔細,是第一義。」又曰:「讀書須教細看,心粗性急,終不濟事。」 如果題主決定好好讀《論語》,首先就要斷了求快的念頭,不要給讀完《論語》做一個短時間的限制或計劃,而要做一個長期的打算。現在讀書也沾了不少功利色彩,往往求多求快,這樣是讀不好經典的。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純粹帶著功利的目的讀書,斤斤計較地考察自己的收穫了多少知識、記住了多少詞句,一定會失望(尤其面對經典),也會產生諸多抱怨(古代一般把怨解釋為他人的抱怨,我想解釋為行為主體的抱怨也說的通)。《論語》這樣的經典正好給我們一個機會,慢慢讀、靜靜讀,只要能安下心來自然會有大收穫。更別說安心讀書本來就有益處,若能沉潛專一看得文字,只此便是治心養性之法。」
讀完一本註解,對《論語》有一個整體映像後,接著再讀程樹德先生的《論語集釋》或黃懷信先生的《論語彙校集釋》,都是很棒的書,篇幅很大,所以也別想著快快讀完了,每天花一點時間讀一章兩章,把歷代註疏中不認識的字詞都好好查一查,就很能提高文言文水平了。

4.既然是要學習《論語》,首先就應該明白,我們不能單純為了知識積累而讀論語。要真想切實體會《論語》的意蘊,就不能局限於頭腦的思辨,而要用身心體會。不能把《論語》的文字當做無關自己的外物看待,而要嘗試納入自己的生活,熟讀成誦的意義也在於此。若經典的字字句句能熟記於心,時常體察玩味,遇事時自然有句子從腦海中飄出,即便是原來不懂的古人之言,一下子也能變得活潑親切,從而得到某種角度的理解。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經典若都以與自己無關的方式作為外在的文字而呈現,則不能展現其真實的意蘊,外在知識的徒勞積累有時會讓人更加困惑疲乏,益處寥寥,甚至讓人驕傲,進而以知識為炫耀的資本,那就反而有害了。

祝好!~


一 帶著經驗去讀,帶著經歷去讀。

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僅僅要從字面去理解,更要從生活中去領悟。

二 批判性而去讀。

論語固然是一部好書,僅僅兩萬餘字,卻有無盡大道理與哲思。不過就放下而言,切不可不轉型創新,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如論語中有大量勸導世人回歸內心,安貧樂道的句子。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諸如此類,勸導人們安貧樂道,對於現代來說已然不可取。謹慎!謹慎之!以免思想荼毒。

三 反思過去 結合實際去讀。
中國為何明清時期如此落後?為何長期改革不成功?為何中國近代如此挨打?為何中國科學技術如此落後?為何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要聲稱打到儒家?大多原因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讀論語,讀古人作品,都該批判去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要看批註,要看學者批註,要看靠譜批註。
不要看暢銷書,不要看于丹和南大師等人,先不要看非主流的釋義和考據辨析那個是進階版。


我覺得可以讀多種論語的注釋版本。

前清學《論語》是這樣的。
四五歲的小孩子送到村塾、私塾里去,由先生開始教《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叫「三百千千」。

(書店掌柜)「所有方圓二三百里,學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號里販得去的,一年要銷上萬本呢。」
老殘道:「貴處行銷這『三百千千』,我到沒有見過。是部什麼書?怎樣銷得這們多呢?」
掌柜的道:「噯!別哄我罷!我看你老很文雅,不能連這個也不知道。這不是一部書,『三』是《三字經》,『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那一個『千』字呢,是《千家詩》。這《千家詩》還算一半是冷貨,一年不過銷百把部;其餘《三》、《百》、《千》,就銷的廣了。」
——《老殘遊記》

這個過程就叫「發矇」「啟蒙」,幼童請教先生,脫離蒙昧的狀態。發矇之後就開始讀經典,在前清,經典的標準教材是《四書章句集注》,一般情況下,是只讀四書的。

(賈政)「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紅樓夢》

從賈政的話里,也看得出為什麼三百千千里獨獨《千家詩》銷路稍差——《詩經》作為五經之一,尚且不受重視。而這裡所謂的「講」,就是由先生再把朱熹的注釋講一遍,這裡的「背」,不僅僅是背原文,還有朱熹的注釋也要一併被下來,一字不差。
所以古人學習《論語》歸納起來就兩個步驟,第一,識字,第二,背誦。

放到今天,這兩步里,第一步發矇在現代是可以省略的,因為大家都接受義務教育,初中畢業認識兩三千個字還是沒問題的。唯一有點不同的是,三百千千里是可以找到一些古文的語感的,不過也沒什麼大用,因為古人學論語的時候畢竟也就七八九歲的小小子兒,誰管你什麼語感不語感,先生每天怎麼教,自己回家就怎麼背。關鍵在第二步,古人是有先生監督,家長監督的,因為學四書是關係到科舉功名的終身大事,而現如今四書已經沒有這個意義了。
《論語》的注釋和解讀工作,從漢朝起就有「經師」代代相傳。所以《四書章句》中,朱熹不僅注釋了字詞,還解釋了章句的義理,宋人的考據水平顯然已經很高了,但乾嘉學派還是比他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所以有些地方,朱熹發揮起來,就容易出現小小的偏差——因此受到了以紀曉嵐為先鋒的清儒的嘲笑。
目前比較流行的《論語》注釋版本是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中華書局充分利用了這個優質資源,開發了繁體豎排本,繁體橫排本,簡體橫排本,簡體大字老年本……一般學習者可以任選一個版本。好處很多,其一是語言通俗,其二是楊先生廢話少,但是該出注的地方毫不含糊,其三是綜合前人研究成果,其四是積微齋楊樹達先生親自審稿把關,其五是通讀一遍,該有的都有了。我最早通讀的論語注釋版本是楊逢彬注釋的,很薄一本,但也是該有的都有了。楊樹達,楊伯峻,楊逢彬,是一家人。
然後就是背還是不背的問題了。一條一條背下來,當然是最最正經、最最古典的學習方法了。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一般人堅持不下來。所以我建議用開頭說的那個方法,讀多種《論語》的注釋版本,現在我床頭除了有一本楊伯峻的《論語譯註》,還有一本錢穆的《論語新解》。以前還讀過《四書章句》,劉寶楠的《論語正義》,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張居正講評的《論語》,若干記不起注釋者的小書,旁及各個注釋版本的《孔子家語》,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李零的《喪家狗》之類,像題主這樣,還能順便看看辜鴻銘、許淵沖他們的英譯版本——反正讀到最後,大致回憶起特定文字是不成問題的。
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吧,《論語》中有大量就人事而言的訓誡,平時並不一定能記起來,但是通過在不同的書中的反覆接觸,就能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印象。就好像是遇到了以前的同學,一起聊一聊某某某的什麼什麼事,記憶會一下子鮮活起來,說不定就連看法也會和當初不同。
當然還是那句話,要是題主能堅持一條一條地背,那當然也是可以的。


功夫哪有好壞,只有用功夫的人有好壞,據說是李連杰說的,


作者:蘇老濕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相信我們對《論語》中的這句話都不會感到陌生。

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聊一聊《論語》講什麼,我們要怎樣通過學習一副對聯讀懂《論語》。

說到《論語》,我們腦海里很快閃過這樣一句話:《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但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其實並不怎麼好讀。

首先,《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但就是一些對話的簡單歸類,個別地方還有重複出現的字句,內容整體比較隨意;

其次,《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繫,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

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

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

《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橫批):天下大同

接下來,讓我們就依此將《論語》的精髓一一解開。

在《論語》里,孔子給我們闡述了很多關於人的道德品質的概念,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字:仁。

「仁」字在論語中總共出現109次,是論語中最重要的概念。

因為孔子認為仁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值得我們終身去追求的。

關於仁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一個能夠做到仁的人必然是孝敬父母的人,忠於君王的人,做事中庸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語的人...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除了需要不斷修鍊,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在教育方面,孔子可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孔子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在以前學習是個貴族行為,一般人沒資格沒途徑。孔子辦的學院,學生只要付一條臘肉的學費就可以報名學習;

第二,孔子教的都是正能量的東西。孔子指定《詩經》為教材,讓大家通過學習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修養;

第三,孔子在多年的教學中總結了很多教育和學習的方法論,比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等;

第四,孔子強調學以致用,認為學習好了就要去當官報效國家。

可以說,孔子在教育領域留給後人的財富遠大於他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孔子強調追求仁的品質,重視學習的提升,而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是君子了。

在《論語》里對什麼樣的人是君子有詳細的說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保留了原始的質樸,同時又很有修養,那麼他就是一個君子。

與君子相對的另一個概念是小人。在孔子的理論世界裡,君子是完美的,而小人是可恥的。

他用大量的論述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君子、什麼樣是小人:比如君子就是坦坦蕩蕩的、小人就是整天焦慮的,君子心懷遠大、小人就顧著眼前一點利益等等諸如此類。打個比方,如果說岳不群是小人,那令狐沖就是君子。

當然,孔子是鼓勵我們去當君子而鄙視當小人的人的。

除了個人主線,《論語》還有一條主線是國家。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應當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這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種符合仁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認為如果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向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的圍繞在帝王的身邊,老百姓不只是很聽話還很有禮貌;而下等治理國家的方法則是用法令用刑罰讓百姓因為害怕而聽命,因此百姓是沒有廉恥之心的。

基於德政的治國方針,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禮制來進行管理。所謂「禮治」,就是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貴和賤、尊和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認同並遵守周禮的,在《論語》里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並遵從周禮的論述。

在行為舉止上,孔子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他都一絲不苟,準確而妥貼;

在教兒子說話時孔子會要求按周禮說雅言,在看到諸侯有越禮的行為孔子會忍不住嘮叨幾句,而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下葬,顏回的父親請求孔子賣車給顏回厚葬,孔子也因為要遵守周禮而拒絕了。

可以說孔子是用生命在維護禮制的秩序。

有德政的治國方針和禮制的治國制度,孔子指出治理國家還要學習「堯舜禹」這樣的明君。

作為君王,關鍵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以身作則。如果君主自己做好了,就不用擔心底下的人做不好;

第二,任用賢臣。通過選拔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共同治理好國家。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有一個理想的成功之路的,其實這也是一條個人成長和國家管理相結合的成長之路:

個人通過修身養性使得自己的心境修為在一般人之上,

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

接著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最後才可以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以說是孔子政治倫理成功學的最好演繹。


讀懂《論語》從讀懂第一節學而篇開始,讀懂了論語第一節,你便可以選擇是否選擇論語,是否選擇儒家思想。

道德經和論語註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篇第一段,第一段講了什麼,呢?

子曰

孔子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不光是學習,工農學商,學指的是以研究學問知識的人生道路。

時習之:不時的學習它,它指什麼呢,這裡指的是儒家的學問。

不亦說乎:不也很愉快嗎?就是愉快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說,在做學問的人生中,經常的學習儒家學問,就是一種快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同門,同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

有同門從遠方來與你交流,就是一種快樂。

在儒家你會結交認識一群在各地與同一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你們會成為朋友,會有朋友從遠方來與你交流。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

不知什麼?不知道你是個儒門子弟,不知道你身為儒門子弟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責任和擔當),只看到是默默無聞,看到你是個普通人。儒家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窮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時人不知、窮是常態。

而不慍

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心平氣和的接受,獨善其身,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做好當前的事情。

不亦君子乎?

就是一個君子。君子是儒家裡用於描述優秀的儒家子弟的名詞。

論於開篇第一章即回答了所有想加入儒家的人一個問題

「加入儒家能獲得什麼?」

能升官發財嗎?不能

你能通過經常的學習研究儒家學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你會很高興歡迎遠道而來的同門朋友。

你默默無聞獨善其身,你就是儒家眼中優秀的人。


1 一遍遍素讀,讀出聲,讀原文。
2 不求理解,先求熟讀。
3 能幾乎能背誦時,可以考慮再看參考書。朱熹《四書集注》首選。
4 看明白是一輩子的事。知行合一,實踐和體驗最重要。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不明白。
5 解釋一個東西時,基本上就已多多少少加入主觀因素,而偏離原意。故初始先素讀,並親身實踐,能最貼近孔夫子智慧。
6 不敢苟同前幾位朋友回答,建議翻譯都別看。


謝(題主並沒有)邀,終於看到個我好像能認真答的問題了。等了好久也沒有贊……好失望的說……非要我去實名反對高分答案嗎……

《論語》中「君子」出現過107次,每次都會告訴你個君子應做的東西,難不成非要下個帶形容詞動詞的定義才下定義?孔子主張「仁」,《論語》中問仁,問政,問孝可謂學生騷擾孔子老人家最常規的問題。
--------------------分割線---------------------------------

首先,題主要把《論語》當一門課來學習,那麼第一課應該就是去了解孔子。 按興趣程度來說,《史記》的《孔子世家》是一定要讀完的,了解孔子的生平,很重要。按學習來講,你至少要讀豎版繁體中華書局所出的《史記》,當然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也可以。

然後再普及一下版本的問題,《論語》這類書按不是特別了解古代文學的人來講,不建議上來直接讀原本,因為很多東西會有誤解,我看其他評論里有推薦楊伯峻的《論語譯註》,這本書確實不錯,但有個很大的弊端,他所注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有很多很多括弧里加的東西,這些東西有些待考證,有些有過度解讀之嫌,但不失為一本好的讀本。再推薦幾個版本的論語原著或註疏。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孫欽善《論語本解》三聯書店2009
簡朝亮《論語集證補正述疏》華東師大2013
高尚榘 《論語歧解輯錄》中華書局2011

然後,方法,若是題主真想按照研究《論語》的方式來,最好的應該就是對比考證。

論語中其實每一句的解釋都有很多種,每個詞的解釋也都不同,讀百家之言才能成自己之話,手機打字太不方便,如若贊數不少,我會以具體的語錄來做分析,作為案例呈現給大家,畢竟想這麼乾的人真的不多。

還有,系統學習不建議讀南懷瑾老師的書。


第一,首先要通讀一遍,把所有的字詞的音和詞義搞明白,可以標註在旁邊,以便查閱。
第二,按篇章來讀,比如學而篇,為政篇等,多讀多誦,不求會背誦,只求熟悉原文。
第三,可逐句來讀,看一些近現代學者對《論語》的注釋,比如錢穆,徐復觀等新儒家的注釋。
第四,可打亂章節來讀,統計一些哪些是說仁的,哪些是說君子的等,抄寫一遍集中來讀。
第五,可看《四書章句集注》等古代大儒對《論語》的注釋。
第六,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第七,了解論語中出現的人物的生平簡介,然後把自己當作書中的人物與孔子對話,了解當時的人物問題的由來和困惑,代入己身是否也有相同的困惑和問題,然後查驗孔子的回答對自己是否有幫助。
第八,熟悉孔子的生平,在讀《論語》時想一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孔子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樣做,同時思考一下孔子這樣說,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如果自己是孔子會如何說,如何做?
第九,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把讀《論語》學到的成為了自己的知識用於事前。知行合一用於事中。


孔子所謂「德」≠「中庸」所謂「德」≠朱熹所謂「德」≠錢穆先生所謂「德」,想搞清楚《論語》,從宋學入手,只會越學越亂。有句話說的很對:孔學不等於儒學,如果把儒學和孔學等同起來看,那就大謬特謬了。
讀《論語》手頭應該備五部書。
何晏《論語集解》,漢儒之學在其中;
皇侃《論語義疏》,魏晉之學在其中;
邢昺《論語註疏》,即十三經註疏本,唐宋之學在其中;
劉寶楠《論語正義》,清儒之學在其中;
楊伯峻《論語譯註》,今人之學在其中。
同一條,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時代的認識和闡發,做一個認識史的比較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至於孔子的本義是什麼,應當結合語境以及小學功底來理解。如果這五部書還嫌不夠,可以加日本人竹添光鴻《論語會箋》,裡面有不少日本人的意見,同時,竹添對諸家說法的解析與調和頗有獨到之處,應該可以幫上忙。
另外,讀書是個慢功夫,不能急於求成。至於讀N百遍白文以為貴的做法嘛~
呵呵,呵呵,呵呵。重要的事情呵呵三遍。


不用讀,垃圾一部!

無論是何宴皇侃乃至於朱熹等人的集注,還是李楊錢等人的解釋,總歸論語不過是非常膚淺的道德倫理學派的一種文字遊戲。

本身論語沒有什麼深刻內涵

尤其是思想上不名一錢!

按照尼採的說法,西方道德本源誕生於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由意志通過自我產生,一種是通過敵人,特別是教會的反對而產生。而東方的道德倫理卻連最基本的自由意志精神,最起碼的自我反思精神都不具備,不過是一副畫中的暴民們集體的意淫,這群畫中人連透視畫卷都做不到,更框論從畫卷翻轉一隻眼睛來看畫。

無論是哪一種儒家學說,哪一派的解釋,儒家學說都存在致命的根本缺點——偽君子和膚淺愚昧的群氓為了自我解釋需要以及仇恨更高等的人所具備的自由意志,而陷入的集體的脆弱的,膚淺的夢鄉。

在這個夢鄉中,無論是儒家思想試圖聯合道家,法家,兵家思想,都免不了失敗。因為根源上他是一種庸眾為了催眠自我的需要,為了服務於自己膚淺的頭腦,而不願意直面自我醜陋的本質,所產生的一種根本算不上最基本的哲學的一種主張。

根本上思想的源頭上存在兩種主張:

存在的邏輯的理性,存在即合理;

存在的非邏輯的感性,存在不合理。

而道德的善惡,美醜的觀念提出,都是出於完全的一種缺乏根基的錯誤的概念,連假象世界的根據和證明都算不上,連被批判的蘇格拉底的理念和美德等式都無法企及。在一種非常非常低級的層面上,屬於一群真正無知和膚淺的群體的狂歡。

信奉孔夫子的學說和所謂儒家的各種派別,都是離真正的人相去甚遠的群畜,這些人以為能夠養浩然之氣,以為克己復禮,以為君子儒,以為見賢思齊,見不孝而改之……所謂的種種主張,都是一種道德倫理,一種試圖摧毀高等人自由意志的散發著腐敗和臭味的雜碎。

本質上和西方人推崇的騎士精神,高貴,等等異曲同工,然而猶太人的基督教則推崇所謂平等,所謂的低等即上等的概念,最終徹底戰勝了教士主張,而本質上的道德都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服務自我偏見上的膚淺之說。

誰掌握了善惡的解釋,掌握了論語的解釋權,或者儒家的解釋權,誰便能佔領道德的制高點,然後對於非儒甚至非議採用一種排他性和同化群畜的做法,試圖去征服更高等級的自由民。

然而自由意志作為存在的第一重特徵,遠遠高於存在即合理的第二重特徵,而存在即合理的邏輯主張更是遠遠超過所謂的道德和道德解釋,故而論語以及孔夫子的膚淺說辭根本上就是一套愚弄群氓的把戲或者魔術。

更高等的人類則是清清楚楚地將這種把戲拆穿,然後清清楚楚地令群氓正視他們是一群毫無思想和遠見,毫無頭腦的暴民。

但一千萬的這種暴民,在一個獨立的自由意志面前,終歸是膚淺!


另,要罵可以參照凱常的罵法,擺事實講道理,垃圾們不要污染評論區


讀論語是有技巧的。

我們最好還是從最簡單、最堅實、最不可能錯的地方開始。

《論語》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許多鄰近章節有著共同的主題。

以第二篇《為政》為例,其中近一半的章與鄰近各章有著明顯的共同主題。其中,第五到八章的共同主題是孝;第十二到十四章的共同主題是君子;第十五和十六章的共同主題是學習的方式;第十九到二十章的共同主題是使民敬服:

內容太多,舉兩例:

以上各章有著共同的主題,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對「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孔子,我們至少把握住了這個不可能有錯的事實。

將有著共同主題的材料放在鄰近的章節,是《論語》最常見的編撰技巧之一。而將這些章節識別出來,也是讀者需要經常應用的閱讀技巧之一。

對這一技巧的使用,將使我們發現《論語》中令人震撼的對稱之美。對這種對稱的發現,將成為我們進入《論語》整體論證邏輯的關鍵一步。

將前一節總結的四個有著共同主題的部分置入《論語·為政》的前二十二章,可以得表如下:

對稱,是《論語》中最常見的技巧。它不僅主導著《論語》每一篇的結構,而且是我們理解《論語》整體論證邏輯的關鍵鑰匙。

就《為政》而言,它的結構還有更為令人驚訝的一面。更仔細地分析上表中被列為主題未知的部分,可以看到《為政》本身為兩條反覆交叉的主線貫穿始終:

《論語》結構之精巧與用意之深,皆遠超尋常。它不愧是一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傳世經典。

接下來,我們將根據對《論語》的編撰和論述技巧的以上理解,逐篇去解讀《論語》的邏輯、結構與主題。

——————————

作者的《論語導讀:現代視角》已經編成。

全書約八萬字。

免費的 PDF 電子版歡迎到作者的個人網站覽閱:

張國棟 quot; 著作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平均壽命那麼短,為什麼還說所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如何評價南昌海昏侯墓清理髮掘過程中發現失傳近兩千年的《齊論語》?
一個真正讀懂《道德經》、《史記》、《論語》、《資治通鑒》之類的書籍會到處宣揚自己讀過這些書嗎?
以直報怨和以怨報怨有什麼區別?
怎麼理解「以直報怨」中的「直」字?

TAG:閱讀 | 孔子 | 儒家 | 論語書籍 | 書籍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