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藥期間可以喝茶嗎?
經常有朋友說喝茶會破壞葯的作用,所以建議生病吃藥期間不能喝茶,這有科學依據嗎?歡迎專家!
喝茶會不會「解藥」呢?應該說,在很多情況下,喝茶是或多或少地有解藥作用的。這方面,專家們給出了一些解釋。
最為普通的一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鹼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澱,從而使葯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藥效作用。而很多中藥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鹼,如麻黃含有麻黃鹼和偽麻黃鹼,黃連與黃柏都含有小櫱鹼,百部含有百部鹼,其他如元胡、大薊、小薊、川牛膝、曼陀羅等的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鹼。因此,含有這些成分的葯和茶水同服,就會發生沉澱而影響藥效的發揮。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党參、黃芪、山藥等補養葯時,飲用茶水,特別是飲用濃茶,也會降低藥效。
茶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人都喜歡飲茶,飲茶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喝茶可以幫助我們的腸胃消化、解油膩、利尿、治便秘,長期飲茶可以預防齲齒、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症等病症,但是茶葉中含有多種結構複雜的化學成分,如茶鹼、鞣酸、咖啡因、可可鹼等,能與某些藥物發生理化反應,對抗或干擾藥物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使藥物的療效降低或失效甚至發生不良反應。特別是以下幾類葯應忌用茶水送服。
生物鹼類藥物 茶葉中的茶多酚約佔乾重的20%~25%,茶多酚與小檗鹼、麻黃鹼、莨菪鹼等生物鹼類藥物會反應生成難溶的有機鹼沉澱,從而影響這些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常見的該類藥物有:黃連素、麻黃素、顛茄片等。
鎮靜安神葯 茶葉中的生物鹼主要是嘌呤鹼,其中最多的是咖啡鹼,其餘的還有可可鹼、茶鹼等。咖啡鹼和茶鹼,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可降低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侖(舒樂安定)等苯二氮卓類和巴比妥類藥物的鎮靜作用。單胺氧化酶抑製劑 如痢特靈、苯乙肼、甲基苄肼、悶可樂、優降寧時,少量飲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飲茶可使血壓升高。含碳酸氫鈉的藥物 如蘇打片、健胃片、小兒消食片等,因茶中的鞣酸可使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中和分解,降低藥效。
含有金屬離子的藥物:茶多酚又稱作茶鞣質,在體內易被分解成鞣酸,鞣酸可與藥物中的金屬離子生成不溶於水的鞣酸化合物,如與治療貧血的鐵劑生成鞣酸鐵,與治療潰瘍的氫氧化鋁生成鞣酸鋁。酶製劑 如胃蛋白酶、胰酶片、多酶片、溶菌酶等,這些藥物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茶葉中的多酚類可與酶結合,降低酶的活性;茶水中的鞣酸與藥物發生作用,可生成不溶性沉澱而降低藥效。
補益類中藥 補藥中含有的皂甙、生物鹼會與茶多酚結合,產生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從而降低補品的補益作用。常用的補品如人蔘、黃芪、首烏、熟地等,都含有較多的生物鹼和其他活性物質,因此,在服用補藥時,不宜同時喝茶,更不能以茶代水來送服補劑。
然而,並非所有藥物都不能與茶同服,茶葉本身具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因此,服用維生素類藥物、興奮劑、利尿劑、降血脂、降血糖、升白類藥物時,茶水有增效作用,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維生素C後飲茶,茶葉中的兒茶素可以幫助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吸收和積累。用茶水服藥時,應使用清淡的茶水,且水溫不宜過高,溫水即可。
最好不要喝茶,還有吃蘿蔔,這些東西都會使得藥性變小
茶會降低藥效,用藥期間最好不要飲茶。
可以喝,但要注意少吃水果
因為茶是良性的,生病需要能量來修復,茶會分散身體能量影響康復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著涼了就會感冒?
※作為醫生,希望自己的患者/潛在患者如何過冬?
※為什麼會引起蕁麻疹?
※癌症為什麼把五年期看的那麼重要?
※頸椎反弓應該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