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器材控(器材發燒友)是一種什麼心態?
在這裡器材指攝影器材。為什麼有人會不斷地更新器材甚至收集器材,這是一種什麼心態?跟女人買鞋是一樣的嗎?還是有什麼別的動機?
器材發燒是攝影的必經階段,因為當對題材的掌握到了瓶頸期後,就會誤以為可以通過升級器材來突破。
而且從我個人體會來說,對器材的迷戀是對攝影這個概念的一種物化體現。高級的器材可以給攝影者帶來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快感(當然也是一種錯覺)。等這段錯覺期過去後,就進入新的階段:開始明白鏡頭也好機身也好都只不過是工具。
職業攝影師很少對器材發燒的,因為沒必要。什麼題材能拍什麼題材不能拍他都應該知道了,自己的極限在那裡也心裡有數。
有收藏攝影器材的愛好者,很少有人照片拍的也好。我覺得是一心不能二用吧……職業攝影師就是你給他個火柴盒他也能想辦法完成拍攝(當然這例子太誇張了,頂級相機的很多功能有時候是必須的),相機後面的那個腦袋才是最重要的。
(我現在已經從單反淪落到卡片機了,而且有用手機拍照的趨勢……這不代表著我到了一定段位,只證明我越來越懶了……)說器材是解決頸瓶的一種方法,並無貶義. 而是事實.
你能拿套頭能拍50@F2.0的效果么.不能的. 你能拿廣角拍出長焦的特寫鏡頭嗎,也是不能的. 你沒有長焦無法捕捉30米外的一隻松鼠,便永遠無法拍到松鼠埋橡子的鏡頭, 你沒有三腳架. 拍10幾秒的長曝會變得很艱難. 在考慮清楚,又有經濟能力的狀況下,購買足夠好的器材,完全合理..
儘管在別人看來好多好多...可是你什麼時候聽過女人嫌棄自己的衣服多的....
拍片子, 就是一樣和器材密切相關的活動,好比F1的賽車之於車手. 否認這裡頭的關係,無疑是可笑的.什麼鏡頭後面的頭, 沒有了前面的鏡頭, 或者說沒有合適的機身和鏡頭, 一幅再美好的作品於你,就只剩下想像了. 這就是為何名家幾乎都在用他們能搞到的最好的器材的原因...
我這樣講並不是唯器材論,恰好相反, 我的觀點是多數人的問題在於, 他們其實並不了解器材.
這更像是一種集郵的心態在買個全套, 比如很多人基本就沖大三元去.有些則買這個圈那個圈, 不是Z牌就是L牌....
現在大家都有點錢了, 不少人,都是拿著不便宜的器材, 拿自己的經驗, 來評論器材的好壞.
對於器材是否好,如何才算好,根本沒有正確的認知,甚至尋求這種認知的慾望. 廠家的廣告,營銷手法等成為訊息的主導. 個人的經驗, 偶爾場合下的出片, 甚至偏見,成為吵架貼的必備菜肴, 和家常便飯.
比如C社說螢石好, 結果沒螢石的鏡頭就統統覺得不夠好, 卻不知道螢石的低折射特徵和加工難度會限制它的應用. 以致性能和價格都更勝攝影鏡頭的天文望遠鏡, 幾乎都是使用性能相似而加工性能更好的螢石玻璃的事實. 又比如NC的50/1.8隻賣600,就覺得50/1.8就是只應值600,甚至於,有說L牌的40/2.4有螢石這樣的完全違反鏡頭設計原理的傳說,還大咧咧地印刷在公開出版物上.....
當你對攝影有所了解後,你會喜歡上很多風格迥異的照片。比如移軸、比如微距、比如延時、比如淺景深、比如生態片。
你肯定也想拍一下這些類型的照片,不管你水平如何。
但是,這些照片統統需要器材的支持。所以。。。。。。1. 我覺得真正好的攝影師和價值投資者本質上都是收藏家,他們為撲捉和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到的而驕傲,同時把這些精彩的收藏起來。收藏器材只是收藏家本色的一個反映。
2. 攝影器材本身很貴,而出貨很難,大夥當然只能循序漸進的買,如果都是100元一個鏡頭,大家當然一口氣買到最佳了:)
3. 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們總是會希望精益求精的。喜歡車的有條件肯定換好車。所以攝影器材控我覺得有時是被誇大的。。。「器材黨」,本身就是個不好區分的範圍。用入門單反的人對於卡片黨和手機黨來說,算器材黨么?用L和H門的才能成為N門C門眼裡的器材黨么?用同樣設備拍同樣場景,拍的不好的就理應成為拍的好的人眼中的器材黨么?
定義這個挺矛盾。
我認為把單純追求頂尖器材的過程比喻為女性追求時尚箱包和珠寶的行為,是比較恰當的。
他們會為了更多的ED鏡片,為了更佳的成像曲線,為了更性感的長度和直徑,為了更拉風的金圈紅圈,為了哪怕只提升了一丁點的參數去買單。
可重點就是單純,有的自稱為攝影師的同志家中數十個頭數個專業機身,幾個月不去拍一拍,器材吃灰,不也對不起自己的寶貝,反而器材黨每天把長槍短炮拿出來擦拭撫摸,更為「敬業」
其實很多被認為是器材黨的同學,都想拍出大片,那或許是天生的藝術細胞不足和後天藝術靈感的培養不夠所致,這相信一定的積累能改善的,總而言之,除了極少數裝13的人,買來為了掛在脖子上出去逛街外,我們都是想要利用儘可能好的器材去拍出藝術和歷史的!
所以,如陳罡所說,取景器後面的頭決定了一切有人買的是高精尖器材,他們的觀點是高精尖器材可以為拍攝帶來不少新機會。
有人(比如我)買的是古董器材,我的觀點是:男人就該喜歡精密機械,就該喜歡複雜裝置,而且買古董器材和拍照是兩回事,是兩種不同的趣味……
推而廣之,我喜歡收藏唱片其實和喜歡聽音樂也是兩回事。就是個鄙視鏈而已
我本來想說跟女人買鞋是一樣的,但想想還是略有區別。就是器材發燒雖然也是基於佔有慾的,但並非只有佔有慾一個單一指向。
舉個例子,與傻瓜機比起來,單反機不但更複雜,操控更強,也更適合泡MM;但另一方面,它應該確實能夠提供更出色的畫質,滿足更高的拍攝需求。所以器材發燒還是有實用性的一面,並非純粹的面子工程。
器材發燒的萌點在於:儘管要打著實用性的旗號(性能更好指標更高或者經典傳奇工業傑作),但實際的發燒過程是完全不講性價比的……從這個角度說,儘管都是裝飾性的目的(自我裝飾),我覺得女人買鞋的動機更樸素些!因為不喜歡拍照片,所以熱衷於收集攝影器材。
很多時候是好奇心在作怪,如果用這個的話,會是什麼效果,越想,貓爪就越鋒利。比如相機,HIFI。特別是剛剛體驗到新產品的時候,我們的慾望就虎軀一震。
也有的時候就純屬喜歡。女人買包買鞋買衣服,男人買刀買筆買手錶,很多時候,使用的不是這些東西的功能,而是在把玩。買古董相機就屬於這種。
其實,如果為了顯示為了裝,是控不起來的,物慾控對於他們的目的物,還是有不少認識的,否則控不起來。原定標題為《一個器材黨的自我修養》,但想了想,一來這標題已經被用濫了,二來我算不得一個真器材黨,所以改換標題。其實,阻止我成為一個真正器材黨的障礙只有一個:
如果我有多到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花不完的錢,我大概會把器材都買到手裡,就像皇帝翻牌子一樣,看心情決定臨幸哪台相機。「徠卡M3」,過片的絲滑手感似輕解羅裳;「祿來2.8f」,兩隻油汪汪的鏡頭若雙瞳剪水;「賓得67」,木質手柄如盈盈一握楚宮腰……
如此沉溺的結果,恐怕就是「從此君王不早朝」。
還是網上扒幾張圖解解毒:
相信多數拍照的人,都很難避開器材這個大坑。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一個趁手的傢伙,拍起片子來才揮灑自若,底氣十足。另外,在拍照的過程中,一旦拍不到好片,不自覺的就讓器材背鍋:「肯定是這機器對焦慢了,否則捕捉到這個決定性瞬間的我就是當代布勒松」「這垃圾鏡頭,還沒收音機拍的清楚呢」「這鏡頭的焦內,如刀割一般,可惜這刀沒開鋒」。
一番牢騷吐槽之後,再看看論壇里隔壁老王發的樣張,更是堅定了升級器材的決心。只見那樣張,逼格極高的黑色疊影邊框,用娟秀的字體在圖下標明,Lecia M10 ,50mm F0.95 Noctilux-M ASPH,假模假式的寫了「歡迎拍磚」「各位影友多多交流」,一派盛唐的包容氣度,但底下卻是清一色的「毒德大學」讚美之辭。偶爾也有被樣張震撼到智商歸零的網友來一句:「請問用的是什麼器材?」偶爾有誠實的網友輕描淡寫的說一句:拍的一般。隔壁老王便會表情驟變,開始口誅筆伐,如迫害異教徒般心狠手辣。
看過這樣張,再摸摸錢囊,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直接清空了購物車中添加的攝影器材。溫飽無著,只得問家裡要。雖然打錢頻繁,但父母愛如潮水,潮漲潮落,生生不息,生活費很快到賬。過了半晌,父母打來電話,電話那頭是飽含憂慮的蒼老音色:「兒啊,是不是吸毒了?」
每個人的器材發燒的歷史,都是一段血淚史(花光血汗,男默女淚)。發燒這個詞真是精當準確,種草器材後朝思暮想、夜不成寐、亢奮顫慄、頭昏腦漲的狀態,和發燒很接近。做購買決定的時候,立刻成為一個雄辯家,能找出一萬條理由說服自己購買,諸如,相機是生產資料,買來可以賺錢養家;二手相機很保值的,即使不喜歡了賣掉也虧不了多少;人生難得有個愛好,把錢用在器材上比拿去吃喝嫖賭強多了吧;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該買就買,想著想著就達到了哲學的高度。收入魂牽夢繞的器材後,總以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事了拂衣去,金盆洗個手,沒想到卻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山外青山樓外樓。於是便開始變賣手中器材,為下一次的購買蓄力,所謂「以販養吸」。何時退燒?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物理降溫。當口袋裡一個鋼鏰兒都沒有的時候,即使心裡再長草,也只能化作一縷嘆息。
……(此處省略一萬個字)
回顧血淚史並不是這篇文章的本意,我其實是想認真談談,器材為什麼有這種勾魂攝魄的能力?
1.槍支是男人力量的延伸,相機是另一把槍
射擊是shoot,拍照也是shoot;槍有瞄準鏡,相機有取景器;槍要裝子彈上膛,相機要裝卷過片;槍要扣動扳手擊發,相機得按下快門拍攝。從某種意義上看,相機就是另一把槍,讓無數人迷戀於拍照時手起刀落的斬獲。機械相機讓你感受到的是物質實體,光圈、快門、iso的設定都得在一個實體部件上完成,而不是在液晶屏上設置數字。在有條不紊地操作時,你能感受到自己在駕馭一台實實在在的機器,光圈快門聽憑你的差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控制欲。
2.做不了匠人,但可以感受匠心
最近不是總說匠人精神,以手抵心嗎?成為一個匠人門檻太高,但感受匠心卻沒那麼難。看看你手裡的相機吧,轉動轉動對焦環、扳動過片扳手,轉動下快門轉盤,用指腹去輕輕摩挲漆面,你會感嘆膠片相機製造的精純工藝和工匠巧思(當然也有反例),感受蘊藏在每一個細節之中的匠心。每台相機都有它的邏輯,它的個性氣質,甚至是哲學和價值觀。一個物件遠遠不是一個物件。比如這樣一個細節:徠卡M系列的掛膠片的齒輪都是金屬的。你會想,就是掛輕薄的膠片而已,有必要這麼認真嗎?在「沒有必要」的地方較真,在易被忽略的地方著力,也許這就是膠片時代徠卡能在135相機領域風光無兩的原因。這所傳達的就是徠卡的哲學,不但耐操,而且保養得當能用上一百年,說不定再維修保養一下,還能向天再借五百年。
有很多器材黨的片子拍的不咋地,甚至根本不拍,只是拿來把玩,和盤手串的大爺沒啥區別,這也是器材黨飽受人詬病的一點。但反過來想,一台相機可以完全與實用價值脫鉤,僅僅憑藉審美價值成立,不恰恰反證了膠片相機的魅力嗎?
3.強迫自己慢下來,煞有介事地生活
當你習慣了數碼單反,享受著高速對焦和連拍帶來的「掃射」快感時,初次捧起一台膠片相機,你會自然而然的慢下來。你需要手動對焦,看著取景器里的成像忽而清晰忽而朦朧,眯起的眼角皺起深邃的魚尾紋;你需要手動調節曝光參數,保證能夠以合適的曝光來實現你的拍攝意圖。更不用說每次拍攝之前你都需要先裝入膠捲,每拍一張就要過一下膠片……這些程序強迫你慢下來,讓每一張圖像不那麼易得。你會感覺你的眼、手、腦最大限度地參與進了一張照片的拍攝,你會有底氣說這張照片是我親手拍的。而在用數碼相機的時候,你有時會恍惚,這到底算是我拍的?還是相機拍的?
在用數碼拍攝時,基於龐大的基數,總能挑出一兩張「還能看」的片子。作為一個膠片像機新手,「出片率」非常之低。可是我並不在乎這點。在使用膠片機時,我抱持的就是一種業餘的心態,就是休閑時慢慢研磨時光的一種方式。業餘amateur這個英文單詞的拉丁詞根是愛。你業餘的喜好,往往才是你真正熱愛的東西。至於能不能出片,我當然是希望的,但受制於自己的拍攝水準,沒有拍到好的畫面我也不會過度糾結。我享受周末起床後,挎上相機,騎上自行車四處遊盪東拍西拍的生活。拍滿一卷回家慢慢沖洗、晾乾、掃描,看著影像一點一點出現,內心的驚喜和歡愉無可比擬。到目前為止還沒接觸過暗房放大,但相信那是一個更大的世界。
拍攝膠片的過程,就是有些墨跡,有些矯情的過程,這幾乎是強行賦予的儀式感。但就這麼煞有介事的去生活,感受犄角旮旯的趣味,榨乾庸常生活的汁水,不也很美好么?
4.器材是攝影的打開方式之一
攝影之所以有趣,在於它的玩法太多了,有太多的打開方式供你選擇。你可以搞理論,影像批評、攝影史研究,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理論框架去研究,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搞實踐,你可以成為一個攝影記者去拍攝紀實題材,在圖片故事裡施展情懷和抱負;你可以搞商業攝影,揮灑創意,雕琢光影;你可以當一個歲月靜好的老法師拍荷塘月色、漁舟唱晚;你可以當一個暗房狂人,沉溺於攝影媒材語言的魅力;或者你可以當個器材黨,從器材這個路徑出發,去進入攝影,去建構你對攝影的理解。
僅僅器材這一項,內容就足夠浩瀚博雜,鏡頭、機身、配件,不同的機身結構,不同的廠商,不同的年份,充滿無數的變數,簡直不可見底。這一項就足夠你盡情鑽研琢磨,放肆啜飲。你會發現,你以為你到了盡頭,卻發現一條地平線後面是另一條地平線,未知的領域永遠撩撥著你的神經。
滿足不同的器材拍攝不同的事物的需要
1.顯示能力,我買的起,你買不起。
2.顯示品味,你買C,N,我買L。
3.顯示獨特,你買C,N,我買二手,小眾。
4.顯示滄桑,你買數碼,我買機械。
5.裝13,你們買什麼,我就不買什麼。
推薦閱讀:
※新手入門,pentax k3 or Fuji X100S or Leica X2?
※為什麼「無低通濾鏡」要比「有低通濾鏡」的貴?
※松下的相機研發實力如何?
※Canon 60D 與 Pentax K-5 如何比較和選擇?
※如何選購二手單反機身以及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