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是否是和士族的一場錯誤交易?

曹操重用大批寒門士族,而曹丕繼位後不久就實行九品中正制,當時曹魏陣營已經被曹操和他所重用的寒門士族所穩定。為什麼曹丕還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拉攏門閥士族,而且即使如此,門閥士族依然視曹魏為對立面。這豈不是養虎為患


我以前就回答了,漢代也不是平民社會(見下圖)所謂的寒門就是次級士族、地方的強宗豪右、有實力的商賈之家,而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祖上三代窮。儘管所謂的士族政治在曹魏並不明顯,曹魏也沒有規定士族制度上的權益如品官占田蔭客制。曹魏政權伊始又用多少寒門弟子?人的奮鬥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啊。很多人說不羈禮法的郭嘉出身寒門,還不如說身為奴隸而能成為一代文宗的王象更勵志。為何曹操曹丕在政權穩定的情況下,會實行九品中正制呢?

曹操建立霸府統治,不斷清洗漢朝的支持者,能躲過屠刀並身居高位的都是曹魏政權的支持者,而且他們並沒有所謂的理由去反對曹魏政權,王朝更迭本質上就是統治階層的更新換代,新的利益集團取代舊的利益集團,作為新的利益集團的一員,陳群鍾繇他們也沒理由去反對。

漢代察舉制確實可圈可點,然而由於在東漢中期,察舉越來越重視德行,士人為了獲得長官的舉薦,就開始矯揉造作、沽名釣譽,德行沒有相對科學的標準來衡量。而且鄉里輿論越來越重要,名士品評活動盛行,名士熱衷於品評士人,這涉到政府的選官活動。東漢政權的崩潰更是使得士人背井離鄉,四處流離,以鄉里為基礎的察舉制自然難以為繼。實行新的選官制度勢在必行。

九品中正制創立的最初初衷就是為了糾正察舉制的弊端,本質上就不是為了拉攏士族而設立的。有把選官權力集中在中央手裡的目的。魏晉一般都是以在任的中央官員兼職本地中正一職,有利於和與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取得協調。而且認為曹操時就實行了九品中正制的學者也不少,不存在讓步之說的。納嘗問梅陶曰:「君鄉里立月旦評,何如?」陶曰:「善褒惡貶,則佳法也。」納曰:「未益。」時王隱在坐,因曰:「《尚書》稱『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貶!」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

哪怕是對九品中正制有意見的晉宋人也承認「其始造也,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餘風」、「魏始建九品之制 , 三年一清定之 , 雖未盡弘美 , 亦縉紳之清律 , 人倫之明鏡 」、「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九品中正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最關鍵的州中正設立是司馬懿在執政時期設立的,西晉中正越來越重視家世,出現了二品系資,後來二品不能區分出士庶之別,又有了門地二品和才堪二品。然而在維護士族選官特權方面,根據陳琳國先生的統計,中央吏部所起的作用和中正同樣重要。一流的士族根本不需要中正的舉薦,而是通過中央吏部的銓選直接擔任散騎、黃門、尚書、著作秘書等顯職。九品中正制配合個人品味色彩濃厚的五等爵、品官占田蔭客制這才造就了門閥士族的特權,選官分清濁文武,士族弟子多愛清顯之職,清濁之分又排斥了寒門和武人。士族這個階層的形成又要追溯到東漢的豪強階層。

說曹魏作為法家寒族之政權被士族把控,最終被士族出身的河內司馬氏取而代之,把士族放在曹魏政權的對立面這是不可取的,從而把原因歸結到九品中正制制度上更是不經之談。魏晉嬗代不涉及政權內部社會階層的改變,西晉幾乎全盤繼承了曹魏的政治網路。西晉的開國功臣多是曹魏開國功臣的二代、三代子弟。西晉人劉頌明確說道:泰始之初,陛下踐阼,其所服乘,皆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孫,則其曾玄。且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代魏過程中央地方反叛政變不斷。淮南三叛、李豐夏侯玄政變就是顯而易見的例子,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為了減少代魏阻力,司馬氏在大肆誅殺異己的同時,也儘可能維護曹魏原有的政治網路(因為司馬氏和曹魏功臣共享同一個交際網路),避免株連過多。在淮南三叛後,司馬氏拆分原有的大都督區,劃分為小督區,儘可能減少都督所督軍區範圍,同時也利用刺史牽制都督。為了拉攏士族,制定官品,提高中央中書尚書門下省官員的官品等級,改革爵制,實行五等爵,大肆向士族派發爵位。西晉成立後,實行品官占田蔭客制,保障官員的權益。

該殺的都殺了,改給的好處給了,禪代水到渠成不難理解吧。


拋開後漢末年三國時期意義上比較模糊難界定的「寒門」這個概念以及曹操時代絕對沒有的「士族」這個概念,和曹丕時代並不存在的「門閥」,再來看題主的問題。

曹操是豪族出身,宗親諸夏侯曹多二千石級別的官員,親爹的最高官雖然是大錢買的,可那可是正經八百的朝廷認證的太尉。

曹操重用了哪些真正的「寒門」呢?總不能是潁川郭氏的郭奉孝吧。我大概只能想到自惟門寒的張既,再數恐怕就該輪到孫資、劉放這種士人出身但家族門第不高的了。

至於穩定了曹魏統治的「士人」,而非「士族」,看看文士以「謀功」封列侯的爵位名單就知道了,第一荀彧,第二荀攸,第三郭嘉,然後又有何夔、華歆、王朗、劉曄、劉放、孫資、劉靖、梁習、賈逵、杜畿、衛覬、桓階、陳群、司馬懿、陳矯、徐宣、衛臻、和洽、常林、杜襲、趙儼、裴潛、韓暨、高柔、辛毗

後漢以來的世家大族者有之,士人家族出身者有之,名士有之,至於真·寒門,唯一一個勉強搭邊的大概是偏向豪族的司馬懿前輩常林?

所以曹操本人既不屬於寒門,也沒有大規模任命寒門,反而跟以潁川世家大族和核心的士人們相處的非常好,使用的人才多是潁川荀彧、清河崔琰所舉薦。直到晚年曹操要當魏公開始僭越了這才跟荀彧翻臉、才有後來三輔士人金禕、耿紀等的叛亂。

所以曹丕繼續任命以諸夏侯曹的宗親和世家大族、名士是實際上繼承了曹操一貫以來的政策,而不是改變曹操的用人方式,他也沒那麼費心思去拉攏並不存在的「門閥士族」。

這裡我並不認同 @呦呦鹿鳴 的看法,雖然司馬芳殘碑裡面提到了「中正」,但其職能未必是日後的中正權責。陳群的九品中正,源頭還應該是曹操時代的何夔。

陳群雖然出身是潁川陳氏,可九品中正是為了革除漢末察舉的不利,試圖將選人之權收歸中央,直到中正之位反被當朝權勢高門所佔據,這才變質。這時候曹丕和陳群都早就死了。

至於何夔,也是標準的世家大族出身。陳郡何氏在後漢三國的時候可比陳郡謝氏、陳郡殷氏這些過江後的頂級門閥士族碉多了,不過碉過頭了導致沒人得意自取滅亡了。

至於魏晉士族逐步形成後,河內司馬氏的屠刀殺的太狠,這些當朝權貴魏晉士族倒是不想站在曹魏對立面,可那得問司馬氏的刀答應不答應了。


曹操重用大批寒門士族,而曹丕繼位後不久就實行九品中正制,當時曹魏陣營已經被曹操和他所重用的寒門士族所穩定。為什麼曹丕還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拉攏門閥士族,而且即使如此,門閥士族依然視曹魏為對立面。這豈不是養虎為患
這題目提的歷史就不似一個位面。
寒門士族?

這是個什麼概念?

曹操任用的有幾個寒門?
楊沛司馬芝或許是。不久就編到酷吏傳里。不是裴松之的注釋,陳壽都沒有引用。我們都不知道。官也不大。影響止於一代。

王朗,鍾繇,陳群,楊修,王凌,華歆.....這些人的門第可以查查。子弟也可以查查。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官方得規定教材。也就是儒家經典。

怎麼研習經典授官成了上升之途。

所以有了經學世家。

劉秀又重經學,因此學經成了登龍芝道。

古代沒有私塾,世家們壟斷了經學教育,就在家裡教育設帳教學,人家不是北大清華畢業的,人家家裡就是北大清華。

所以你要讀書,得自備乾糧走幾百里入學,人家肯收才行。

而且你當了官,你肯定提拔自己有印象的學生,或者同窗。

就像劉玄德,沒有盧植門下,沒有公孫瓚給他啟動資金,沒有鄭玄門下孫乾這些,就憑關張?那就一流氓黑社會團伙。

比如楊,袁,經學世家就是它們既累世傳經,又累世公卿的名門望族。楊氏一族在東漢一朝以四世三公顯赫於世。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有詳細的總結:「楊震官太尉,其子秉,代劉知為太尉。秉子賜,代劉頜為司徒,又代張溫為司空。賜子彪,代董卓為司空,又代黃琬為司徒,代淳于嘉為司空,代朱僑為太尉,錄尚書事。自震及彪凡四世三公。」而袁氏家族在東漢更是顯赫一時,達到了四世五公。對此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也有記載:「袁安官司空,又官司徒。其子敞及京,皆為司空。京子湯,亦為司空,歷太尉,封安國亭侯。湯子逢,亦官司空。逢弟隈,先逢為三公,官至太傅。故臧洪謂袁氏四世五公,比楊氏更多一公。」由此可見,楊氏和袁氏在東漢一朝的政治舞台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家族也因此而更加的顯赫和榮耀。難怪趙翼說:「古來世族之盛。未有如二家者。」他們是漢代經學與政治相結合的最完美的產物。陳寅恪先生指出:「夫士族之特點既在門風優美,不同於凡庶,而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術之因襲。故士族家傳之學業乃與當時之政治社會有重要之影響。」


人家家門多故吏,曹操之才,廢楊彪,殺楊修,根除袁家,已經是極限了。

楊袁孝子賢孫幾萬人,你總不能把這份倫理也殺死吧。那你統治的君臣大義也就完了。

殺一個邊讓出多大亂子。兗州整州謀反,地不過3??縣。

曹操兗州之亂,官渡之戰沒有徹底崩盤,也是荀彧,陳群這些人幫他鎮場。

你看看劉備,陳群陳紀張昭不鳥他,他就連立錐之地也無。

你公司想做大做強,不去清北211985招聘。

三國時代你不想統一,給自己找不自在,去弄些張牛角,張飛燕,管亥,楊柏,楊松。然後跟司馬懿,賈逵,陳泰這些人剛?

張角劇本為什麼難。因為他招不到一個世家的人才。平均政治不超過40。

門閥士族沒有視曹丕為對立面。王朗這些人幫他站台,勸說諸葛亮就是證明。

曹魏之敗,在於曹爽重用名士派。這群人恰恰不能代表廣大世家最根本的利益。而得罪了元老派。

元老派的意思是反曹爽不反曹魏。結果沒有想到司馬懿夠狠。


這一句有問題:

當時曹魏陣營已經被曹操和他所重用的寒門士族所穩定

(這裡題主用的詞不對,但我知道題主應該是想說「寒族」、「庶族」、「小姓」之類的詞。)

我大概猜得到題主是怎麼想的,確實有人視曹操為代表庶族地主利益的人,認為曹操和袁紹之爭,是地主階級之中庶族和世家大族之爭。曹操唯才是舉、奉行法家學說等做法,就是在跟世家大族過不去。曹操起家所倚仗的譙沛武人也都是庶族出身。

但在實際用人上,曹操不可能脫離世家大族的力量來建立政權,哪怕他主觀上不想這樣做。因為世家大族在漢末已經有了雄厚的社會勢力,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不能假裝他們不存在,更不能不和他們合作。只能一邊合作給士族官職,一邊打擊浮華朋黨。

在狗貨加盟曹操集團之後,以潁川荀氏為核心的大批士族紛紛加入曹操麾下。這些士族多出身於汝潁一帶,而且多和黨錮事件有牽連,最後在曹操政治集團中形成了一個被今人稱之為「汝潁集團」的文官團體。曹操能一統北方,也藉助了他們的力量。

即使是曹操在世時,「唯才是舉」的做法也是出現過鬆動的。

魏志何夔傳里就有這麼一段記載:

夔言於太祖曰:「自軍興以來,制度草創,用人未詳其本,是以各引其類,時忘道德。夔聞以賢制爵,則民慎德;以庸制祿,則民興功。以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鄉間,使長幼順敘,無相逾越。顯忠直之賞,明公實之報,則賢不肖之分,居然別矣。又可修保舉故不以實之令,使有司別受其負。在朝之臣,時受教與曹並選者,各任其責。上以觀朝臣之節,下以塞爭競之源,以督群下,以率萬民,如是則天下幸甚。」太祖稱善。

在世家大族的壓力之下,君主能做的有多少?

如果連權力高度集中、威望極高的第一代君主都解決不了一個政治難題,那曹丕這樣的後繼者就更解決不了了。

或許世家大族的崛起、門閥制度的形成,就是當時難以阻擋的歷史趨勢吧。


一、中正制在後漢即出現(司馬芳碑)。

二、曹操重用的是士人,所謂寒門士族,首先漢末三國並未形成士族體系,其次寒門(也就是單家)出身者,在三國志魏書所載諸多文吏中你還真找不出幾個人來。靠寒門士族,咩咩咩?

三、曹丕自然而然也不可能是為了拉攏所謂門閥士族而推行中正制。

四、門閥士族視曹魏為對立面是什麼梗?不說漢末哪來的門閥士族,即便是高平陵後,司馬懿父子為了奪權,前後屠戮十三族,天下名士死者半,這還是司馬懿為了爭取士人依附強行設立大中正破壞中正制原有先進性後。誰對立誰?

五、中正制是當時最優秀的制度之一,出問題是司馬懿設立大中正後,這鍋曹丕、中正制背不到。


行了,曹操重用的大批寒門都有誰,你說十個吧。


這個問題應以一種大局觀的視角來看待。

漢代的選舉制度是鄉舉里選,後來發展成為選舉孝廉。漢武帝之後漢代逐漸形成了一年一舉的郡國孝廉,每年至少新進200多個進皇宮當郎官,十年就至少2000個郎官等著出仕,當時凡做二千石官的子侄後輩也會請求送進皇宮當郎官。而推舉的郡國孝廉多半都是讀書人,於是皇帝身邊的郎官都是知識分子和官僚子弟,表現好的被皇帝選中就去當地方官。比如,曹操在熹平三年(174年)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漢代自昭宣以下的歷任丞相,幾乎都是讀書人,所以說漢代政府可稱為「士人政府」。

我們知道皇權和和官僚階層是此消彼長的。西漢時,皇權壓倒相權,像西漢武帝在位54年間共經歷了十三個丞相,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比如公孫賀,是漢武帝時期一名有名的武將,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當武帝任命這名身經百戰的將軍為丞相時,他卻嚇得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最後也慘遭滅族。

隨著時間的推移,察舉孝廉慢慢發揮威力,東漢時更崇尚文治。到東漢末年,皇權不振,士族官僚越來越強勢。直到兩晉都可算是官僚士族壓制皇權。

我們看看曹操的前期對手袁紹,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是汝南士族的代表。靈帝時和曹操一起都是西園八校尉,但是由於出身好,討伐董卓時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官渡之戰前實力遠勝曹操。

如果說漢武帝肆意打壓官僚階層是為了更高度的中央集權強化皇權的話,處於弱勢地位的曹操必須盡最大可能的拉攏有實力的士族,想成大一統的曹丕更是如此。

九品中正制的宗義是唯才是舉,已經給了寒門士族入場券。想要獲得士族支持,又想強化皇權,這是當時曹魏能想到和能實施的最好辦法了。要知道三國亂世,想當豪門士族代言人的人可是換了一波又一波。更何況曹丕還遠沒到漢武帝的高度。

當然,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是當時時代的產物,至少在當時都是相當進步的。就像之後的科舉制,它們從產生到慢慢變味可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人要有敬畏之心,千萬別小看古人的智慧,至少兩千年來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不是普通人能懂的,現在的決策者也未必能到古人的高度。


先說下觀點:九品中正制的實行的確有爭取世家大族支持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兩漢察舉制度難以為繼,於是才在兼顧「鄉舉里選「的基礎上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這只是一種選官制度的變革,而且相對於察舉制而言,更有進步意義。

兩漢察舉制度行之日久,弊端漸生。首先是官吏的選拔任命掌握在地方郡國手中,每年由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其次是察舉制到了東漢後期出現的「飾偽以邀譽,釣奇以驚俗"的風氣,比如《後漢書》層記載的故事:青州趙宣為父母守孝20年,以孝子名聞天下,以至於陳蕃慕名拜訪時才發現他有5個20歲不到的兒女。桓靈時有首著名的歌謠,唱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說的就是當時的這種情況。最後是東漢出現的社會大動亂造成人民背井離鄉,使鄉舉里選的察舉制無法再實行下去。由此九品中正制才應運而生。

所謂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央選派「賢有品鑒」的官員擔任中正官,訪查散落在州郡縣各地的士人,做出「品」和「狀」。「品」就是根據德才、門第定品,分為上中下九品,一般依據門第,稱為「計資定品」,照顧世家大族的利益。「狀」則是中正官對士人德才的評語,兼有「唯才是舉」的精神,是東漢後期品評人物的制度化。吏部再根據大小中正官的「品」和「狀」作為選拔官員的客觀標準。相對於察舉制而言將官吏選拔權直接交由中央,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使選官有了客觀的標準都是一大進步。只是後來中正官全部由士族所控制,成為其壟斷選舉官吏的工具,以至出現後來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象。但是我們不能說,因為他出現了這種結果,所以他的初始目的就是為了拉攏門閥士族。

至於門閥士族,東漢時期已經出現萌生,累世公卿,經學世家以及豪強地主都是其前身,發展至東漢後期,豪族基本上把持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權,累世顯貴,門生故吏相互援引,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勢力,而且隨著地主莊園的發展,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東漢初年,光武帝時期發生的度田事件甚至引起地方豪強地主的叛亂,使得劉秀不得不取消度田,對豪強地主妥協,至三國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這樣難以阻擋的歷史條件下,照顧士族利益才是政權穩定的必然選擇。


【九品中正制】一直被後世所詬病

但實際的問題是:當時能否有更好的政治制度?或者說是取士制度。

所謂的察舉、徵辟、舉薦,在很多時候也已經被當權者所佔據,欲為國家選一賢才 都要承擔莫名的風險。

所謂的舉薦,要麼家世淵源,要麼海內知名,無名何以知才,故劉備斂容:孔北海安知世間有劉備?

劉備舉袁譚、袁渙為茂才,辟陳群為別駕,所為之道也是拉攏高門,可笑的是袁紹與公孫瓚長期敵對,劉備竟然能從容舉薦,是為一奇。

曹操【唯才是舉】,拉攏寒門人士不假,但並不代表他要打壓【士族高門】,寒門取士只是完善自己政治體系的一部分,也是收取政治聲望的根本,正應其詩云: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先看看寒門的記載

《魏略·儒宗傳》「薛夏,天水人也。天水舊有姜、閻、任、趙四姓,常推於郡中,而夏為單家。隗禧,京兆人也,世單家」,〖見《王肅傳》注。〗《魏略·吳質傳》「始質為單家,少游遨貴戚間」,〖見《王粲傳》注。〗《張既傳》「既,世單家」,〖見《張既傳》注。〗凡雲單家者,猶言寒門,非郡之著姓耳。
張既:魏略曰:既世單家,【富】為人有容儀。少小工書疏,為郡門下小吏,而家富。自惟門寒,念無以自達,乃常畜好刀筆及版奏,伺諸大吏有乏者輒給與,以是見識焉
吳質:始質為單家,少游遨貴戚間,蓋不與鄉里相沈浮。故雖已出官,本國猶不與之士名
魯肅:爾時天下已亂,肅不治家事,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弊結士為務,甚得鄉邑歡心
吳書曰: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父老咸曰:"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麋竺: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
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張既、魯肅家富尚且結士以顯名,麋竺投資劉備可謂是傾其所有,吳質寒門出生,為官卻無士名,所以寒門之士想一展抱負何其艱難?

這是九品中正制確立前漢末政治場景,那麼所謂的九品中正到底是【交易】還是【大勢所趨】?

所以網路上的某些曹操、諸葛依法治國就是打擊豪強、打擊士族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曹操、諸葛為後世所稱法家人物,但 法家 並非是權貴的對立面,他們是權貴的維護者才對。

門閥士族從來不是曹操的對立面,曹操自己就是豪族出身,天下大亂前他就已經升至二千石的高官之位。

無論商君劓公子虔,或是申不害治韓,法家並非只有法之剛硬,以術御之往往才是內涵。

門閥士族的形成是一種必然,或者說是階級固化,只是以何種程度體現出來,兩晉南北朝之政治固然讓人咋舌,但觀當今天下,莫不如此。

司馬氏代魏,只是歷史中權臣篡位的故事之一,前不見 田氏代齊,三家分晉?亦或是王莽篡漢?

所以並不存在 門閥士族 視曹魏為對立面之結語,難道門閥士族視漢獻帝為對立面?

至於後世皇權避免臣子所篡也是話題之一,政治制度也為維護皇權進行了極好的完善,但王朝更替總是無法避免。


怎麼說呢,這確實是一場交易,實施九品中正制後使曹丕贏得了士族的支持,從而可以成功取代大漢政權,這也是曹丕想看到的,但也由於這個使後來的魏政權實質上是一個士族的政權,也相當於士族利用了曹丕!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沒有更好的辦法,而蜀國,吳國也都是如此,都是與士族做出了妥協。


這是妥協,曹操搞了一輩子唯才是舉,到了曹丕為了順天理應人意接受禪,和世家大族搞這一套,開歷史的倒車。

反正稱帝了


交易不假,但錯誤也未必。封建制有它的優勢,即能夠快速的穩定朝局,而且兩漢走的也是類似的路線


均衡當時威脅絲毫不遜的曹氏宗親


—————想多說點 自行分割————

想稍微指正和回答一下提問裡面的一些細節:

1.提問中曹魏陣營的穩定沒錯,不過前提是曹操當政時期。對曹操來說曹氏宗親對其的影響力在他的掌控範圍之內,當時的權利配置能讓曹操,宗親,士族處於某種說法上的均衡。
但是,原條件不變,這個人換成曹丕就不行。這個均衡會被打破,宗親勢力會變相突起。(不討論為什麼不行,自己想就知道,以前你爹管我們我們服,現在換了個比我們小不知道多少的兒子來管我們,就算是親,不好意思,我可是你的長輩啊,想跳一跳,不過分吧)

2.門閥士族視曹魏為對立面,一點毛病也沒有,如果沒有這條曹丕還搞個雞的九品中正。當然這裡要備註,這個曹魏特指曹氏宗親且不包括曹丕! 這個是重點!本來第一條就想說的,此時的曹丕可不是曹操賬下的什麼嫡長了,他現在是魏國皇帝,再透骨點,單論政治,他連曹氏都不能划進去,皇帝是不會允許除自己外的勢力威脅到自己的集權,最是無情帝王家,甚至在曹丕稱帝前立太子後你我弟兄尚可談笑無間,但自稱帝之日起,曹丕就不再屬於曹氏和宗親之列,如還有家族考慮,那也只有 後與嫡。

3.養虎為患,不管是當時的養虎為患和後來的養虎成患,這都是後話了,九品中正為當時魏國的勢力均衡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也就達到了曹丕的目的。只能說這個交易從長遠來看或許是有點錯了亦或者在後來的上帝視角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交易是當時的不二之選。沒有所謂一勞永逸的萬金油政策,只有不斷改革和平衡來穩定的局勢。一個政策的好壞應該站在當時的立場和局勢上根據影響好壞和目的達成效果來評判。至於後來的種種則是後來時期方向政策的失利和適應性改革的缺位所致。二者並非同一個命題。

能打天下不代表能坐天下啊。


怎麼說呢,曹丕能夠登基主要也是靠這批士大夫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治理偌大的國家,需要人才,魏晉時期,世家大族


曹丕的能力及威望都不及乃父,而欲代漢自立,以九品中正制換取豪門世家的支持,是順理成章的。
但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 九品中正制將評議人才、選拔官員的權力收歸政府,對曹魏政權有有利的一面。需知東漢末年流行品人,讀書人一經鄉里名士點評,立馬身價百倍,有了做官的資格。曹丕自己老爹年輕的時候就厚著臉皮向大名士許劭求得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而實行九品中正制,設立中正官統一評比,等於把選拔官員的主動權收回政府了。
二 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還是比較公正的。《宋書·恩幸傳序》中提及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至於這個制度發展到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又到南朝「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曹丕表示他也沒想到啊!
三 曹丕雖然和世家做利益交換,但他的頭腦很清醒。一方面,終文帝之世,世家出身者如司馬懿並沒有掌兵獨當一面的機會,曹魏東西中三大軍區司令皆由諸夏侯曹擔當(東曹休、中夏侯尚、西夏侯楙/曹真)。另一方面,曹丕並非只重用士族子弟。「太子四友」中的吳質就是根正苗紅的單家子,官至振威將軍,深受曹丕信任和器重。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成為一名吳國粉的?
為什麼諸葛亮能進武廟?
三國中的禰衡是個怎麼樣的人?
呂布厲害在哪裡?
知乎的三國區是否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

TAG:中國歷史 | 三國 | 魏文帝曹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