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第一次投稿 SCI 論文,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題主是剛剛接觸科研的大二學生(即將大三),剛做了一個項目有了結果,導師說可以發 SCI 了,而我應該會是一作,但是我真的沒有相關的經驗,不知寫作與投稿英文 SCI 的準備,寫作和投稿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建議?誠惶誠恐。
收藏的時候點個贊吧!收藏數是點贊數的兩倍是什麼鬼(′;︵;`)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發表JCP論文的經歷。當時一稿被拒,申訴之後主編讓我加算例之後重新投稿,當時的經歷寫在這個答案裡面了:知乎用戶: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重新投稿之後遇到了一位非常認真負責的審稿人,我至今特別感謝他。他的審稿意見有十一頁,裡面絕大多數是關注英語的語法錯誤的意見,我對這些意見十分看重。這篇意見基本上將我容易犯的語法錯誤全部十分清楚地指出來了。他的這份意見到今天我都保存著。每次寫一份新的英語論文,我都要對照他這份意見重新審視我新寫的論文。我一位同學第一次投SCI論文的時候,跟我聊起關於語法的問題,我直接讓他看了看這份審稿意見。他後來表示這份意見給了幫助很大。所以我覺得將這份意見發表出來給大家看,應該是有意義的。
下面描述的不是原始版本,而是經過整理之後的。
- The noun 」method」 is used many many times through abstract. I would try to reformulate some sentences and use the nouns 」scheme」 or 」discretization」 as alternatives. 這條意見是講英文論文中辭彙要儘可能豐富多彩一些,不要總是用一個詞。所以後來我平時讀英語文章的時候會注意搜集一些近義、同義詞,比如: 採用,adopt use utilize employ;表示、描述說明, represent show indicate depict illustrate give elucidate;提供、提出, contribute provide propose represent; (誰)發展、提供、提出、展示(了什麼方法...): report show give offer develop image devise; 要求:require ask demand call. 這些辭彙記錄小本子上,等論文基本完稿之後拿出來對照看一看,將論文中重複的相關辭彙替換下來,很有幫助。
- Second line: 」...to represent THE solution IN each cell...」; i.e. I would add 」the」 and replace 」at」 with 」in」. 原文中缺少the。一般特指的、第一次出現的名詞重複出現的時候都要用the。其它的用法般語法書中都有,不詳述。然後是介詞in,at,of,on,for之類的要盡量準確。
- Third line: please add a space between freedoms and the first parenthesis. 原文The degree of freedoms(DOFs), (DOFs)前面要留下空格。(那位審稿人細心程度可見一斑)。
- 如果水平不足以把握長句,盡量用短句表明清楚意思。好幾條意見都是關於長句的理解問題。
- The adverb 」So」 is used to start and connect two sentences. I would replace it with formal adverbs like 」Therefore, In fact, etc.」.
- I believe that 」differentiate operators」 is not correct. I think the Author should use 」differential operators」 or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Please, apply this correction through all the manuscript.一些辭彙不準確。我後來對於自己感覺比較模糊的辭彙,都會上網搜索一下,看看一般大家都怎樣用的。
- End of the fourth line/beginning of the fifth line: the comma is preceded by a wrong additional space. 標點不能出現在行首。
- The acronyms ENO and WENO are immediately used without explicitly state what they mean. Moreover, the full name for discontinuous Galerkin is used without introducing the acronym which will be useful later on. I think the Authors should try to be consistent and introduce acronyms after the full name of the method has been spelled. 縮寫詞應該先寫其完全形式並跟以縮寫,後面才可以直接使用縮寫。
- I would replace 」divergences」 with 」the divergence」. 可數不可數要弄清楚。文章中這裡表示散度,應當是不可數的。
- Add a space between 」Sobolev type」 and reference [28]. 引用的中括弧與前面的詞語中間要有空格。
- I think 」Aravind Balan, Georg May and Joachim Schoberl [29]」 should be replaced by 」Balan, May and Sch?berl [29]」. Please correct the umlaut of the vowel 」o」, i.e 」?」 (here and in the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的作者名字裡面帶有特殊符號的要注意,不能忽略。
- I would remove 」H.」 in front of Luo. 一般在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作者的時候只寫作者的姓。
- I would use the complete word 」Section」 and not 」Sec.」. 在指出第幾節寫了什麼東西的時候,用Section,不用Sec.
- Add a full stop after system (1). 這點尤其應該注意,公式也是一個句子的組成部分,所以當句子在公式這裡結束的時候,公式後面一定要有句號,如果句子沒有結束,後面跟著什麼從句,如果要加逗號,也不能省略。總之,把公式當一個單詞看待,後面該有標點就不能省略。
- Page 4, first line: 」...the standard SD is found to be unstable for triangular cells with order of accuracy higher than second.」 First of all 」second」 should be replaced by 」two」. 序數詞與基數詞的使用
- After Equation (10), a sentence starts with 」And」. I do not think this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句首一般不用「And".
- Just before Equation (11): 」...is the degrees of freedom...」 should be 」...are the degrees of freedom...」. 第三人稱單複數形式,全文寫完後應該仔細審查一下這個。
- Just after Equation (11): 」Notice that F_k is the numerical flux ...」, i.e. add 」the」. F_k前面要有the.
- Second line after Equation (11): 」triangular」 should be 」triangle」. Moreover, 」...the remainder are allocated interior.」 is wrong. Please, correct the syntax.
- Add a full stop after Equation (12). 同第14條。後續的這方面的意見就不貼了。
- I believe the paragraph from 」By introducing the nondimensional wave number ...」 to equation (34) is too long and not well written. Could you please split it in few sentences and re-phrase it? 同第4條。
- I would not start with 」At first,...」.
- Table 3: Please add spaces between words and parenthesis, e.g. 」P1(Standard)」 should be 」P1 (Standard)」. 還是標點前的空格問題。
- Please, try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spelling of the words; e.g. some time 」nonlinear」 is used and in other places 」non-linear」 is employed. 表達應該統一的問題。
- Check punctuation through the paper; captions included (add full stop at the end of the caption). 表格、圖片的標題也是完整的句子,應該有標點符號。
- Check the spacing when you use the parenthesis.
- Please run an accurate spell checker and read carefully each sentence.
- Please, use/check the article 」the」 through all the manuscript.Please check the spacing in the references. I believe you should add a space between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first author』s name and his/her family name. Some name are not consistently spelled:
– decide if you want to spell the full first name or not;
– write the initial of the first name or the full first name before the family name;
– in some paper』s titles you use the capital letter for each word; in other title this is not done.
最後一條是關於參考文獻的。參考文獻中作者的拼寫要統一,統一縮寫名或者統一寫全名;文獻標題拼寫要統一,統一首單詞的首字母大寫或者統一所有非虛詞首字母大寫;期刊名字要也統一寫全稱或者簡稱;年卷期、頁碼按期刊要求統一。
最後推薦一個Linux下的拼寫檢查工具:aspell, 一般一行命令aspell -l en -c ./paper.tex,然後會出來互動式窗口,跟著選擇是忽略(i)或者按數字鍵從候選的更正項裡面選擇替換項就可以了。
寫文章要學會講一個好故事,能講得頭頭是道,就是好文章了。要是再引人入勝,就更好了。但是很少有人第一次寫就能寫好。
所以,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儘快按時寫完初稿,然後對著這個好文章的目標,不斷打磨文章,提升質量和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你將學習到很多,也會提升很多。
本人混跡科研圈已有多年,對SCI的發表也有自己的一些經驗和見解,故前來分享。
英語寫作是發表SCI論文必須過的一關,因為國內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錄,想發表SCI論文很難。多讀一些科技論文寫作技巧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我當時讀過《How to Write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和《How to Publish a Paper in the Top Journal》,這兩本書都寫得非常好,建議寫英文論文有困難的科研er一讀。
不知道題主什麼專業,本人在生物醫學等領域潛(hun)心(ri)鑽(zi)研,以下就這一領域的SCI論文發表進行回答。(可能專業不同,但SCI論文寫作的很多方面都是共通的。)
目錄:
一、標題
二、摘要
三、圖片
四、參考文獻
五、選刊投稿
六、投稿後:對待審稿修稿意見就該全盤接收?
一、標題
標題黨無所不在,不準確、不恰當的標題審稿人一看便沒了興趣,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好的標題有四大關鍵ABCD:accuracy (準確)、brevity (簡潔)、clarity (清楚)、draw (吸引)。
1.準確
一般而言,研究論文的標題應包含關鍵詞描述結果,盡量避免使用非定量的、含義不明的詞。常見的錯誤是論文標題太大或太小,論文標題表達不準確。
舉例:標題「Transportation of corneal stem cells cui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 for corneal bur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太大。該論文主要研究了corneal stem cells的體外培養和體內對兔角膜灼燒的影響。因此,寫成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是不恰當的。用「in vitro and in vivo」來替代"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更合適。
2.簡潔
標題應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儘可能多的內容,刪棄多餘的詞語。至於字數,並無硬性規定,一般一篇論文標題不要超出100個英文字元,包括空格、標點。
舉例:標題「Identification of human brain tumor initiating cells」,該論文題目特別醒目,一看就知道了他們發現了腦腫瘤幹細胞,因此該論文具有突破性意義。如果將論文的標題改為 「CD+133 brain tumor fraction contains cells that are capable of tumor initiation in non-obese diabetic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ouse brains 」就顯得太長,而且不夠醒目。
3.清楚
但也不能因一味追求「精選」字數而影響標題對論文內容的恰當反映。若不能兩全時,先求表達明確。若簡短標題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或在內容層次很多的情況下,最好採用主、副標題相結合的方法,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既充實準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儘可能地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標題的開頭。
舉例:標題「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sm and rarity of metastases in skeletal muscle",這個標題就沒有把研究的對象、問題和結果說清楚。
4.吸引
標題應具吸引力,即要一目了然,所用詞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好的標題能把作者的論文在同類研究中突出出來,既概括了全文,又引人注目。
二、摘要
摘要部分同樣是文章的精華部分,不同於題目要根據實驗發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摘要部分的寫法是有套路和模板的,也就是【1+1+n+1+1】的寫作套路:
1.一句簡要的背景介紹(研究的疾病的大背景或者特定分子在某種疾病中的作用等):ER-negative breast cancer are aggressive and associated with ….//xxprotein was shown to be lost in xxx cancer cells;
2.一句進行本研究的原因(這一疾病中的哪些方面還沒有研究清楚等):extensive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tumor.//However, xxx were not fully understood;
3.n句總結實驗結果:以Here, we sought to identify//In this study, we done xxx開始。描述幾個主要結果,n = 3-5句話;
4.一句總結結論:Our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 //Taken together,we identify …...總結結論時態要用一般現在時;
5.一句強調研究意義:Together, our data support targeting xxx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strategy for xxx disease 臨床意義永遠是最好的研究意義,不過吹牛不要吹過頭,如果實在和治療扯不上邊,可以寫我們的工作對後續研究有怎樣的貢獻等.
三、圖片
某些領域中,圖片佔有較大比重,沒有圖片的佐證任何論點都無法在文章中讓人信服。偷懶+不影響閱讀,我就直接放鏈接了,有需要的人隨意戳SCI論文常用插圖製作要點及方法
以及跟著13分文章學作圖,等著收穫SCI吧(origin8教程)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論文的最後一部分,也是好多論文的最差的一部分。
不少期刊的編輯一般通過參考文獻找審稿人,所以引用一些近幾年的文獻可以給編輯提供方便,加快自己論文的發表速度。關鍵的參考文獻一定要引用,在引言中對參考文獻的評述一定要中肯、恰當,不然會被評閱人認為不了解研究背景,因此把你的論文斃掉。
使用恰當的文獻管理工具,能讓規範引文格式,大大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參考文獻可以理解為相關研究比較熱,同時也可理解為你的文章可有可無。
五、選刊投稿
要選哪家期刊?老闆和同組的大夥伴們都是很好的資源,因為你的研究方向肯定和他們有聯繫,請他們給你推薦合適的期刊。如果一定要你自力更生,那不妨反把他們發過的文章研究一下,他的哪種類型文章都投過哪些雜誌,模仿起來。
如果你自己就是開山祖師……就從平時讀過的文獻里找吧。不過可能性太小,不多說。
從文章去找期刊有一個好處,因為每家期刊的宗旨、接收文章的類型都各有特色,要是直接找期刊的話你還要先了解各刊的胃口,對於只想發一篇文章的新手來說沒什麼卵用;倒追的話,這期刊都發過的類似的文章了肯定我這篇也在接收範圍里。
還有一個小問題,新手往往不太自信,選擇偏低分的期刊,於是就容易掉坑裡。其實可以往高分的試試,萬一被接收了呢?就算被拒,也許還能收到很有價值的意見。如果非要投不太主流的雜誌,萬一人家被踢出SCI了豈不是白髮?(可以用Thomson Reuters網站下的Master Journal List工具來查詢SCI是否收錄該期刊)
目標刊物選定,就開始投稿吧。首先要給編輯寫一封簡潔有力又動人的cover letter,隨稿件及其他補充材料一起上傳到雜誌網站的投稿系統。
Cover letter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是審稿人的推薦,一般推薦3-4位,可以是國外研究方向與你相近的作者;或你文中引用的論文的作者;或自己熟悉的同專業的教授、副教授;再有就是在國際上有些影響的國內學者。如果你覺得有人跟你有利益衝突,不利於你文章發表,那麼記得列個排除審稿人名單並說明理由,一般不超過3名。
接下來如果順利,文章就進入同行評審,大概要等2-3個月才會有評審意見。這段時間可以稍作放鬆,但也別光用來吃喝玩睡,建議仍抽空繼續關注文章相關領域,包括最新進展、既往文獻中有沒有當時被你漏掉的研究,再想想自己的實驗,等審稿意見下來你要回復時,說不定會用到這些信息,有備無患。
六、投稿後:對待審稿修稿意見就該全盤接收?
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審稿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你的文章出版之前,甚至出版之後,沒有幾個人會像審稿人那樣仔細體會和分析你的文章。
因此,我們應該充滿感激、也認真思考和領會他們所提出的每一條意見,甚至是近乎苛刻的意見,但也不卑不亢。對於審稿人提出的意見,切忌「硬碰硬」,回復技巧很重要。
技巧1:先禮後兵,禮貌開頭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 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文章題目」. The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s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你的提議太有用了,我論文的質量蹭蹭蹭就上去了!我們相當仔細研究了你的建議之類的話)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ollows: .......
技巧2:細節修改,不容小覷,一一作答,有禮有節
比如審稿人提出:圖中需要補充比例尺
回復:As for the referee』s concern, we have added scale bars to the Figures.
比如審稿人提出:部分圖片沒有顯著性差異
回復:As for the referee』s concern, we have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asterisk in figures.
比如審稿人提出:通篇語言問題不過關
回復:We are very sorry for the mistakes in this manuscript and inconvenience they caused in your reading.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and edited by a native speaker, so we hope it can meet the journal』s standard.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useful comments.
比如審稿人提出:補充縮寫詞的全稱
回復:As for the referee』s concern, the full descriptions of the abbreviations like IHC, MTT etc have been supplemented in the revised manuscript.
比如審稿人提出:裂解液成分有問題
回復:We are very sorry for the mistake. Lentivirus-transduced cells were washed twice with PBS, and suspended in a lysis buffer (2% mercaptoethanol, 20% glycerol, and 4% SDS, in 100 mM Tris-HCl buffer, pH 6.8).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lysis buffer has been corrected in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技巧3:補充實驗,耗時耗力,如果不補,只能argue
比如審稿人提出:補充正常皮膚細胞作對照
Tips:如果你真的不想補,或者正常細胞株,你也買不到,還是查一查正常細胞株的名字,告訴審稿人你確實是去努力過,只是事與願違啊!
回復:Indeed, it will be more convincing if we get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n normal keratinocytes. However, the normal skin cell line TE 353.SK that we recently obtained could not be cultured stab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ur lab at this time. We are also collecting human tissue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primary melanoma and benign nevi. Based on our data, XXX expression will be analyzed in clinical sample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XXX express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melanoma will be determined in our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s. Therefore, the referee』s concern is of importance for our further study, and we will show the results in our next paper for XXX.
比如審稿人提出:補充體內實驗
Tips:補充動物實驗,是審稿人最愛發的一招,其實一點不令人意外。既然躲不過,就要見招拆招,如果能補上,當然是給了漂亮的回馬槍;要是沒有條件補,或者實驗來不及,也要盡量說的委婉點,假裝你確實努力了,是審稿人給的時間太短了,我根本來不及啊!
回復:We are appreciative of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Indeed, it will be more profound if we get the relevant results in vivo. We have purchased 10 thymus-null BALB/c nude mice (female, age 4-6 weeks) from the Animal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steosarcoma xenografts were established in nude mice according to a previous report (Gao et al., 2009) (我們去買了若干只小鼠,按照文獻的方法操作). Briefly, control lentivirus or XXX gene shRNA-expressing lentivirus infected XXX cells (1×105) were suspended in 0.1 ml PBS and then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proximal tibia of each anesthetized nude mice (n=5 in each group). Unfortunately, the xenografts could not grow after inoculation for three weeks (滿懷欣喜的接種到動物身上,然而實驗這東西,哪能一遍就成呢,我們做了一遍,結果沒能成瘤,實在是悲劇了). The limitation of technical condition may be the main reason. Also, we doubt that the cell viability could be insufficient to initiate osteosarcoma tumorigenesis in vivo due to th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Therefore, we seek for the editor』s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 Many thanks for your kind help!
然而,補充實驗,還是逃不過的一劫,究竟是申請延期,再老老實實把實驗做完,還是想投機取巧,argue一下,就看自己的運氣了。一般情況,可以對照審稿人的意見綜合權衡。高分文章,最好還是該補的全補了,低分文章,如果你覺得有80%的把握,完全可以憑你的勁爆人品成功拿下審稿人。
以上!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恭喜題主,大二就有機會寫SCI了,這對於科研能力、科研思路的訓練非常有幫助。
有些答主已經把整個寫作、投稿流程寫的非常清楚了。雖然並不知道題主的什麼專業的,我在這裡補充幾點SCI投稿的小心得吧:
1.「而我應該是一作」,說明你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導師,你做出來的數據你有權做第一作者。社會上太多搶第一作者、強迫讓第一作者的事情了,好好珍惜這種機會。但是作者名單、順序最好請示一下導師,有的人很介意這種事情,真的。
2.題主的導師說可以發SCI了,說明他對你的研究成果質量比較滿意,達到投SCI雜誌的水平了。但是SCI雜誌水平高低良莠不齊,建議直接詢問導師投哪個分段的雜誌。如果要你自己去找雜誌,可以多看一些和你研究類似的論文,看看大致這些論文成果發表在哪一分數段的雜誌上。一般來說,投稿是從高到低投的,先投你認為能中標的最高分雜誌,退稿的話,再慢慢降低檔次。
3.不要害怕被退稿,曾經有人統計過,平均退稿5次的論文都能最終發表。退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有的審稿人會給出很不錯的建議,可以作為你的修改依據,還可以重新評估自己論文的分值。
(PS:我的第一篇SCI被據了8次,哭……)
4.英文寫作能力很重要,甚至可以提高論文一個檔次,如果自己英語不過關,建議直接找人英修。
5.盡量投稿open access的雜誌,這種會收上千美刀版面費的,但是一般比同分值的雜誌水一點,容易投中。
6.如果審稿以後,編輯部要求你修改,哪怕是幾十條意見的大修,其實這時候對方已經80%接受你了。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打足雞血修改,一條一條認真回答,在讓導師好好看一遍,有語言修改要求的直接花錢英修。
7.我說了那麼多錢,真的需要用錢怎麼辦?找導師要啊~導師應該有各種各樣渠道可以報銷一部分資金~但也別太為難導師啦!說個無關的。
在你中了之後-不管是是多少分,永遠記住那種喜悅感。
這是你以後再發什麼文章也不會體會到的。1. 多讀文章,照貓畫虎就行。
2. 按照你讀過的文章,弄出類似結構,初版出來跟導師多溝通。
3. 有時間就學學用LaTeX寫,雖然word也有類似功能,但是個人感覺還是LaTeX好用點。
4. 語言方面如果沒有信心,多用簡單句,還有就是找人幫你查查語法錯誤。必要時可花錢找人,我指的是潤色語言。
------
(5.)如果有幸讓你修改投第二輪,記得跪舔審稿人
核心:投對地方
謝邀。
我寫文章的順序:首先從你的數據開始,琢磨怎麼能夠分析得更透徹。同樣的原始數據在不同的人手上出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不是說作假,而是對原始數據的解讀方式和分析思路,比如同一張表格,我和我老闆得出來的結論就完全是兩個層次的,她的顯然要深入很多。所以,對數據的解讀是第一位的。然後是作圖、列表,寫results。然後給老闆過目,看她有沒有別的解讀,有的話就趕緊改。然後是materials and methods,這個超好寫,沒啥說的。
接下來根據結果寫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注意緊扣文章內容寫intro,discussion裡面不要簡單地羅列結果,一定要深入討論。最後是摘要和題目。
接下來自己先改,覺得沒啥之後,交給老闆改。我老闆一般得改2-3次。然後由她來定作者順序和target journal。然後看看雜誌要求是通訊投稿還是一作投稿,如果是通訊,那就沒我什麼事了,定期發個郵件催催她別忘了就行。如果是一作,就按照要求投就行。把基金啥的問清楚了。還有彩圖什麼的,一般也是要另外交錢的,務必知會她一聲。
有了review的意見後,跟老闆討論,按照要求改文章就行,沒啥好說的。
另外接收的時候,不要太興奮。如果老闆在別國出差的話,注意算一下當地時間再發郵件。血淚教訓...
最後,祝順利。我要是貼我的書,會不會被打?
你的第一本英文學術寫作指導書
開學研二,大神輕噴。
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也是本科期間做大創項目,數據還不錯,老師就讓我寫一篇論文出來。從剛做實驗到見刊,耗時近三年,發表了人生第一篇SCI。
對於寫論文,先從整篇論文的結構上來說:
Introduction (引言)。這是一篇論文的亮點的部分,審稿人會重點審查,如果這一部分寫得好,就能很好地吸引審稿人的眼球。這部分內容主要向讀者介紹你所做工作的意義。寫這一部分的主要思路是先介紹這個研究方向的基本進展,然後分析目前還存在什麼問題,最後引出本論文是要解決怎麼樣的一個問題,有什麼科學意義。
Experiment (實驗)。這一部分相對好寫,把實驗的方法,實驗條件,試劑名稱,儀器型號介紹清楚就好了。多參考一下文獻。
Result and discussion (結果與討論)。這一部分算是一篇論文的精華部分,主要介紹實驗的結果(圖表需要做得美觀),並對你提出的科學問題進行一個解答。在寫這一部分的時候,要多與其他學者的實驗結果相對比,存在什麼異同點,分析出現這些異同點的原因,這樣論文才有學術意義。
Conclusion (結論)。結論部分字數相對較少。基本上就是最有意義的實驗結果。
Abstract (摘要)摘要最後才寫。要用精簡的語言把實驗的方法,結果,意義介紹清楚,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1 首先,一定要找一篇你的研究領域中與你研究內相似的文章,把它吃透,學習它的基本框架,表達方式,以及實驗方法等等,把他當成一個模板,照葫蘆畫瓢。還要找多看看綜述性的文章,了解研究領域的進展,為寫introduction 部分服務。
2 在做正式實驗前,一定要和老師老師溝通好,在老師同意後,方可開始實驗,盲目開始,只會浪費時間。
3 得到實驗數據後,要在原始數據記錄上記錄好,並在電腦上備份,盡量做到乾淨利索,方便後期處理。
4 圖表不是越多越好,論文要講究邏輯性,有的實驗數據作出圖之後,可能與你整體的結論相矛盾,如果沒時間重做的話,這些圖千萬別往論文里放。
5 得到好的數據之後,就可以寫result and discussion部分了。先把相關的圖件和表格做好,看圖說話,把實驗結果表達清楚,表達方式要多學習經典文獻。
6 寫論文的時候要講究思維的連貫性,有的地方不會用英文表達的,可以先用中文替代。整篇完成後,再來解決。
7 在還沒有接收之前,一定要把樣品和原始數據保存好,不然審稿意見回來後,補實驗會比較麻煩。另外,審稿人質疑的時候,可以把原始數據列上來。
8 每個期刊的投稿要求都不一樣,要仔細閱讀。參考文獻要多引用目標期刊的文章,有利於接收。
先說這麼多吧。
寫論文可以說的點太多了,知乎上就有很多相關的問題你可以參考,然後如果你實驗室有牛掰的博士師兄師姐,請他們吃個飯當面請教,甚至合作co author是最靠譜的
然後我這裡就說一點,搞清楚你工作的貢獻在哪裡,所有的內容盡量圍繞著貢獻寫。
1 introduction部分突出工作的重要性,你的這個工作對領域為啥是重要的,為啥又是難做的,你們大概怎麼做的,最後再總結一下文章貢獻是什麼
2 方法部分是你真正貢獻的部分寫的盡量飽滿,每個步驟為什麼是這麼做的,有什麼理由都要講清楚。不是你重點貢獻的部分別寫太多,引用以及介紹個大概就可以了。注意的是,也許你在經典的一個方法上面做了一個相對很小的改進。但你的文章裡面不要大篇幅去介紹經典方法,而是要強調你的小改動是為什麼重要的,有什麼好處。花大篇幅介紹你的改動。
3 實驗部分的結論要紮實的支持你工作的貢獻
4 和已有工作的比較一定要突出區別,可以輕踩一下已有工作的局限以及你工作是怎麼突破這個局限的(其實也還是你的貢獻)。不過注意語氣,千萬別重踩。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大概就是這樣,既然你是第一次,能做到寫完的文章別人讀一下知道你這個工作做了啥,為啥要做,和已有工作相比貢獻在哪裡就很好了。
最後,趁這個機會學習一下LaTeX,那是相當好的我們組規矩是這樣,先寫Intro(intro含有整個故事的梗概)和定Figures(圖是你文章的milestone,事實上負擔了小標題的功能)。
故事一定要跟老闆方面討論得清清楚楚,否則你要做很多很多無用功。
然後按大塊寫,methods,results,discussion,conclusion。其實大部分篇幅就是把每個圖說的啥解釋了,再插入你想說的別的。
其他你就放手寫吧!盡量說人話。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知識你太熟悉了覺得是常識,但讀者未必熟悉,記得要寫。類似白居易和老奶奶。
第一次寫,反正你寫出來老闆要大改…放手寫吧!
寫論文要合格首先需要讀得多,特別是經典的、優秀的論文。經歷有限的本科生這方面是很難具備的。所以你首先要知道你不管怎麼誠惶誠恐,你寫出來的稿子肯定幾乎什麼都不是,一定會需要大改,有一個建立三觀的過程。所以是需要有一個人有這個心思去帶你走完這個過程。
我覺得本科生進實驗室,有很多基本思想還沒有解決,直接就去寫、發SCI論文,意義不大。因為論文不是實驗記錄實驗報告。你發論文是希望別人實際上會讀你的論文,而不是給世界上的論文總量這個數字加1。所以你的工作必須是回答了某個具體領域至少部分人會關心的一個問題。這種回應的針對性就體現在你的Introduction、Discussion和Conclusion里、體現在你的證據選擇上(報道哪些數據、不報道哪些數據)、體現在你作圖的方式(突出什麼特徵,作成什麼圖,坐標形式、範圍)。經歷有限的本科生這方面也是很難具備的。你寫出來的稿子肯定幾乎什麼都不是,一定會需要大改,有一個建立三觀的過程。所以是需要有一個人有這個心思去帶你走完這個過程。
至於期刊、審稿人的問題,這種經驗就更加隱性了。你只有具備對整個領域水平的認識,才能知道你做的工作大概什麼檔次,投什麼檔次的期刊。同時也要基於你平時大量閱讀各類期刊論文且善於思考所形成的印象,判斷哪些期刊喜歡哪類工作,你的投哪類期刊合適。在面臨審稿人提問之前,甚至是在你做實驗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你的工作硬傷在哪裡,將來投稿審稿人會問什麼問題。實際上審稿人如果問你工作的硬傷,你又是一個合格的研究者的話,你應該高興。因為你遇到了懂行的人,這首先說明你工作的價值在他那裡就不會被硬傷所掩蓋;同時這個硬傷本身你也已經深思熟慮了,能做的都做了,所以應該就不會有什麼低級錯誤的成份,能夠很自信坦然的敘述出來。更多情況是審稿人不懂行,問題不在點上,你需要顯示你是專家,把問題回答得十分專業。至於確為錯、漏的,照著改便是。
總之這個過程不是上知乎或者小木蟲問問就能解決的小問題。你上知乎問,目的是想得到什麼呢?
可能略微離題。
從我在化學領域投(guan)稿(shui)的經驗來看,當你的問題表述為"如何撰寫SCI論文"時,這個問題本身便說明你可能還沒到可以撰寫論文的水平階段...
為什麼?
其一,SCI(ScienceCitationIndex)作為一個國際性文獻索引,其覆蓋範圍浩如煙海。不同的領域期刊,其書寫的套路方式也是千差萬別(比如化學上ACS和RSC...此處有淚...)。所以,當你的問題變得如此寬泛時,它便失去了實際的指導意義。你所得到的答案,也只能是類似"如何成功?如何更近優秀?"之類問題下的泛泛而談。
其二,當你心中的目標還只是寬泛的"SCI"時,這也表明了你對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向的了解的還不夠。這裡所說的了解,指的不是"我的method是什麼什麼"抑或"我的data說明了blabla",而是"在該學科目前的發展態勢下,我的研究結果的水平處於哪種層次?""在我所研究的方向上,什麼樣的研究成果可以發在什麼樣的期刊上?"。
其實從我個人看來(這裡很可能是個人喜好..),"SCI"這個詞從研究人員口中說出便代表著一種不專業。借用我一位老師的話來說"That"s just bar talking , but not scientific talking."
一點適用於書寫paper前的微(xia)小(che)的建議:
1.先了解本領域有哪些主流期刊,它們的基本信息大致是哪樣的?(中科院分區、IF、口碑、審稿速度、重點關注的領域etc.)
2.明確:我的研究成果處於什麼層次?這一層次的成果一般發表在什麼樣的雜誌上?由此確定準備投稿的雜誌。此部分可以重點看看本領域相關review(這其實不是開題時就應該做的嗎摔(`Δ′)ゞ
3.確認第一輪投稿的雜誌後,再研究該雜誌的一般套路(風格喜好,模板等)。
最後,文章accept後老鐵記得請吃飯呀~
∠( ? 」∠)_
以上。
投稿從高分雜誌開始。
比如,你的導師估計這個文章可以發在2分的雜誌,那一定先投7-8分的,做好被罵一頓的準備,然後按審稿意見好好改,大改!
然後投5分左右的。
以此類推。
方法/步驟
1. 一句話概況文章創新點(寫下來),通讀全文看是否突出了創新點。
2. 題目:是否與內容一致(過大或過小?),能否更加簡潔明了。3. abstract:250字以內,按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排列,有無漏掉重要結論?表述意思是否和文章一致?
4. keyword:5-6個
5. Introduction:通讀檢查思路是否清楚,是否和大框架契合?由大背景à具體研究內容,過渡是否平穩(有沒有出現沒有鋪墊忽然冒出的概念/名詞等)?層次是否清晰(有無前後重複談一個問題)?對文獻描述是否客觀和完整(不在客觀表述文獻的行文中夾雜個人的評論)?結構是否緊密,刪除和主題無關或很間接的文字。轉折(however)後,是否到位地指出了文獻的不足,以及詳略得當地描述了自己將要進行的工作?
6. material and method:使用的主要藥品是否已全部列出?所用到的所有方法是否均已詳細說明?統計學分析有無包括?表述濃度添加、製備過程、分析過程是否清楚(尤其是非傳統的方法,應仔細說明)?儀器參數,型號是否全部列出?
7. results:再次檢查Figure 和table 數據之間是否可以相互印證(或是相互矛盾)?如何解釋數據的異常現象(如果確信試驗未錯的話。非常重要,不因為困難而視而不見,審稿人可不會視而不見)?對著圖檢查result 的描述是否和圖趨勢符合,有無漏掉重要的結果(客觀表述,避免摻入主觀意思)?合理整合結果,不設置過多的小標題。
8. discussion:是否與introduction 呼應但不重複?不與result 重複。討論夠不夠深入(有延伸和推論,需要合理性,但可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要注意採用討論的語氣,不顯得武斷)。層次是否清楚(有無前後重複談論一個問題)?
9. conclusion:是否客觀全面表達了文章的結論,加入一些展望但要合理,不要太大跨度。
10. acknowledgement:基金號,儀器幫助等
11. reference:從頭檢查一遍文獻引用,是否將正確的文獻放在了正確的位置(很有可能經過反覆改動導致誤引)。
12. 用詞:從頭細讀,找出自己杜撰的詞,查文獻用法,改成通用法。
13. 語法:經常出錯的語法:主動被動語態誤用;名詞作形容詞誤用(避免類似three-dimensional cultured primary rat hepatocytes 這樣的長片語,用of拆開);which 從句緊跟要說明的詞;句子里避免多個動詞並列(the drugelicited…., produced….., increased…. and decreased….。能用從句時就不要用並列句,和中國喜歡排比句的語言習慣不同);鬆散連接的從句不如獨立成句(while,but 之類,或者是thus,and 連接的句子);避免太長的句子,即使要用也需層次分明,不至於要讀幾遍才看懂它的結構;時態:has been……經常用到,但主從句避免同時採用has been,其中一個要換成過去式。
14. 文章格式:縮寫;斜體;單位符號(採用國際單位);大小寫;單位和數字間空格;字體統一(避免中文字體以免國外的電腦不識別)
15. 圖格式:兩柱圖—黑白,三柱圖—黑灰白或一個打上格子,彩圖謹慎使用,僅在黑白無法清楚表達,或者雜誌有喜好彩圖時候使用,不要把圖弄得花花綠綠。圖標,坐標是否清楚,單位是否正確,有效數字是否合理,盡量使用全稱,字體統一times new roman 或Arial。多圖的時候標上A,B,C……。Figure legend是否和figure 一致?有無漏掉統計學,試驗組數等參數,有無對圖內的縮寫進行說明?有無對圖內的未標明濃度和其他信息進行補充說明?
16. 表格格式:三線圖,SCI 論文有效數據是否合理(細胞活率不能為21.11%,保留一位小數或整數即可)。是否有統計學標記?引用的數據是否已標註?縮寫是否在note 中標註?
早檢測論文檢測平台
http://www.zaojiance.com
文章來源:http://www.zaojiance.com/news/news-detail-2014-02-09-13-48-28.html
我一般這麼和我的師妹們說的
#未動筆之前,確定投稿的雜誌
1. 和老闆商量,表示尊重。有個師妹只是和老闆打了個招呼說還有文章,然後就沒和老闆交流,直到老闆收到投稿完成的郵件。完全在作死= =還要去道歉……
2. 時間夠的話,我會稍微先投高的雜誌。比如感覺做的在5-6分,我會先投7-8分的。
3. 上雜誌主頁看清楚,字數、各部分的字數要求、figure要求、下載一篇相近的發表在該雜誌的文章
#我的寫作順序
1. background -- 拼figure -- figure legend -- results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discussion -- abstract -- title
2. 關於插文獻,可能我的電腦比較慢吧,不愛用endnote……就先用PMID標記一下,最後確定終稿、投稿前把reference弄好。
3. figure legend和方法學多參考寫文章,寫成自己組織的話。
4. results 需要花點時間,根據結果的多少、深度還有雜誌的要求進行取捨、確定副標題。要說清楚主要的問題,不要誇大也不要覺得自己做的太少。寫太大,大修的時候坑太多根本修不完……總有種修完了我就不會投貴刊的衝動……
#關於潤色
1. 科技類的論文其實不需要寫得複雜,能夠說明你的目的,清晰符合邏輯、規範得表述你的實驗結果,合理的討論實驗結果和進一步的打算等就可以了。很多人喜歡說論文是故事,我更喜歡把它比喻做科普文,用最簡單的話讓外行人聽懂也許才是最好的文章。
2. 曾經也試過行業里有名的M姓潤色公司,但是對方提供的服務讓人覺得單純是商業行為。說是邏輯錯誤不予指出、editor覺得語言有問題還是要繼續收費繼續修改、翻回來的修改稿修改的地方並不多(主要集中在某些時態、東西的選擇這些),並沒有覺得物有所值,最多給老闆買了個安心。
3. 建議沒有時間和老闆多次修改文章的同學可以成文了就去潤色,一是公司也不提供邏輯的修改、一是大多是按字數收費,直接把寫完的送給公司修改就可以了。如果組裡的老師、老闆都看過改過其實沒什麼特別大的必要再潤色了。這錢還不如做做組學、買買抗體(?????????)
實驗順利
666
么么噠
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吧:準備工作, 下手寫, 修改和投稿
準備工作:
1. 自我定位這篇文章的檔次: 簡單的說,就是自我評估一下這篇文章大概可以在什麼樣的雜誌發表。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檔,A-很牛逼(有希望發表在nature, science之類的雜誌), B-專業內比較牛逼(業內比較好的知名雜誌), C-還不錯吧(就是業內一般的雜誌), D-灌水行SCI雜誌。。 作為第一次寫文章,也許你自己不是很了解,可以和老師(有時候老師的目標可能比較高)和師兄師姐聊聊。大概自我定位一下。如果可以投A類雜誌,估計下面的方法不太適用。。
- 到底是不是應該投高一點的雜誌 我覺得主要看時間安排 比如急等文章畢業/出國/保研 還是不要貿然嘗試 因為投稿-等審稿意見 可能需要1~2/3/4/5/6個月 有時候第一稿修回 二審還是可能會悲劇 一來一回幾個月過去了 時間都耽誤了。。。 不過如果不著急 當然可以試試 但是即使投高一點的雜誌 也是要"酌情" 一個impact factor 5分左右的文章 非要投10分以上的雜誌 如果不悲劇就只能說沒天理了。。。
- 插一點個人意見: 有些明顯是灌水的文章 或者實驗結果自己都不敢完全保證的文章 認真投灌水的雜誌就好了 就讓文章隱匿在灌水文的汪洋大海里不好嗎。。。千萬不要自作孽不可活的投一些一流的雜誌 (參考那位著名的從nature biotech 撤稿的教授 如何看待韓春雨於 2017 年 8 月 2 日在《自然-生物技術》正式撤稿論文《NgAgo基因編輯》?)
2. 簡要閱讀一下目標雜誌已經發表的文章: 經過第一步之後,相信你已經知道了幾個目標雜誌的名字,這個時候強烈建議你去大概讀一讀這些雜誌已經發表的文章和投稿簡介,主要關注以下幾點,A-這個雜誌需要發表費用嗎(看看老師想不想出錢。。比如 open source 雜誌大概都是 $ 2000-3000 一篇), B-彩圖之類是不是收費(錢錢錢。。我都覺得自己俗了), C-投稿修回的周期大概是多久(這個很重要,比如你希望申請出國/保研之前就能發表。。), D-進一步篩選一下是不是真的合適投這個雜誌(研究方向和檔次等) 。這時候目標雜誌可能更清晰,而且從一個雜誌已經發表的文章大概能體會一下自己的文章應該寫成什麼樣的。 可以再進一步跟老師討論一下。同時也要注意看看雜誌的具體要求,比如正文不能超過4000字,圖和表正文不要超過6個,等等。
3. 讀一些近期發表的非常相關的文章:此時還不必讀很多很仔細,但是這個時候讀的文章應該是,A-很好的文章(nature, science)之類(把握最高層的研究成果),B-和你要寫的方向非常的相關(看看別人怎麼寫的),C-近期的(世界變化很快啊。。) ,D-綜述(review)應該讀一些(把握大方向),同時做好文獻整理,等下手寫的時候,知道哪一句話/哪個段落可以參考哪篇文章(俗稱"抄")。 Endote Papers 都是很好的參考文獻管理軟體 找個視頻教程大概半個小時就能上手了 mac windows都可以用的
如此一來 準備的就差不多了 可以下手寫了
1. 個人習慣是先準備tables and figures: 心中有個草稿,文章主要是那些結果,把圖和表都做好(如果沒有圖和表就跳過),排好順序,思考一下這樣的大綱怎麼樣。可以參考之前看的文章準備。然後可以根據圖表再進一步跟老師討論一下你的思路。
- 我覺得好的文章應該能夠讓讀者只看圖和表就可以大概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大多數時候我們自己看文章也是這樣的吧,看看abstract,然後看看圖和表,再回去讀文章。所以圖和表非常非常的重要,多看看top journal的文章,看看他們的圖和表是怎麼準備的。
- 一般的雜誌圖表總數不能超過6/7個,如果圖表很多,可以把不太重要的放到online裡面。如果可能的話,圖和表的個數盡量平衡一下,如果可以用圖就不要用表。因為figure看起來更容易,如果一篇文章弄6個表很容易讓人覺得很煩。。 比如 2 table + 3 figure 這種組合就挺好的
2. results and methods: 根據做好的圖和表寫方法和結果部分,因為這兩部分不需要很多討論,大概就是你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很好寫。寫好之後,心中要思考一下結果部分中,最好的結果什麼(重點討論) 。 可以再進一步跟老師討論一下你的思路和草稿。
- 看圖說話,看著圖和表些,注意一定要對應好順序 (一定一定不要把圖表標錯號碼的)。這個就是寫記敘文的過程,注意要把記敘文的幾大要素表達清楚。思維不要太跳躍,按順序來就好,和記流水賬一個道理。為了突出重點,重要的結果哪兒就多寫一些。
- 我個人習慣有時候會在result部分加入一點discussion。比如有時候一個很小的結果,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一句話就能解釋了。這個討論的點太少而且太小,如果放在discussion裡面會覺得不知道放在哪兒。這時候,放在result裡面就很合適,直接跟在結果後面提一句就可以了。
3.停下來讀文獻整理思路: result and methods/tables and figures完成之後,心中估計已經有點草稿了。根據結果Discussion有哪些東西可以討論,懷著這些思路和想法,進一步讀大量的相關文獻。可以列一下大綱,比如有五點可以討論的方向,每一個方向有哪些已經發表的文章,他們是什麼觀點,我的結果是什麼,說明什麼之類。看看邏輯是不是通順,然後估計五點可以討論的方向估計就變成4個了 ,因為刪掉的那個方向想的不對,等等。然後把這四個點排個順序,哪個最相關最重要。列下來大綱,可以再和老師討論一下思路。做好文獻整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 原則就是文章涉及到的問題一定要討論 (顯示作者很嚴謹),文章可能涉及到的問題要有選擇的討論 (顯示考慮的很全面)。
-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的文章主要是關於介紹 iphone X. 那麼discussion的重點應該放在 faceID 和沒有home button (最的重點feature) , 第二段重點介紹faceID為什麼很強大(比如演算法比別人好很多 和三星相比等), 第三段討論去掉homebotton的好處, 第四段討論iphone X 和iphone 6/7/8的區別,第五段討論iphone X 和 其他品牌的區別(比如三星),第六段討論一下iphone XI 的發展方向,然後就可以收尾了。
4. 寫Discussion: 討論一般的套路是議論文的套路 (總-分-總),第一段總結本文的目的,主要方法和結果。 第二段,展開討論,本文的最重要創新點和最重要的結果在哪兒里,和前者相比有什麼重要的進步,本文發現的結果可能涉及的機制,等等,要有理有據,重點討論,用來展示主要結果。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等,根據文章中別的結果 and/or 之前讀到的文章,有什麼和本文緊密(緊密很重要)相關的話題,用以顯示思考全面。第六段,本文的advange and disadvange,根據看過的文獻,自己總結一下。 第七段,in summary.
5. 寫introduction: 大概就是把discussion 總結一下,換個順序,變成白描文章。第一段,有一個問題很重要(1句話)--為什麼重要(1句話)--懷著什麼樣的目的,我們做了這個實驗(1句話)。 第二段展開,這個問題為最近有什麼進展,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第三段,為了解決上述沒有解決的問題,我打算按照步驟1-2-3去做的實驗,實驗目的是a-b-c.
6. 寫abstract: 正文寫好之後再寫比較容易,要看清雜誌的要求,比如不能超過200字,要段落式結構等。要突出強調本文最重要,最創新的結果,比如可以這樣寫,background - 有個東西很重要但是其中有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本文就是要研究這個問題, method - 用了什麼方法, result-發現了什麼主要的結果, conclusion - 高大上的吹一下。。
修改和投稿
1. co-responding author 修改 :就是直接帶你的老師修改,然後再發給所有的co-author們,總結綜合,進一步修改,如果co-author裡面有大牛,一定要認真聽從他們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再把終稿發給大家看看,大家都滿意了就可以定稿了。
- co-author給誰掛名 怎麼排名 是個賣人情的好時候 比如你準備找哪個老師要推薦信 什麼的 反正你懂的 當然你老闆也懂得 這也是他賣人情出去的時候 你最好先問問他的意思
- 所有作者名字一定要寫對!尤其是掛名外國人的 注意問問他們要不要加middle name or middle initial
2.投稿: 投稿時要注意recommend reviewers 的問題,去問問老師要個名單。投稿的時候看清楚要求,比如字體什麼的,不然改來改去的挺浪費時間的。。。
- 記得準備cover letter 之類的 找你的老師要個以前的 抄抄就好
然後就是等啦。。。。
等到審稿意見回來的時候(如果沒有悲劇的話。。),我再來解答如何修回的建議吧 (其實就是一句話,審稿大神說的對!你都對!我改,我全改。。。) ^_^
研究生兩年畢業五年才陰差陽錯發了第一篇sci
現在看來也有很多套路
以前自己瞎打瞎撞 走了不少彎路
自以為寫得不錯的東西現在來看也是屎一坨了
所以如果有人帶一下會好很多
著手寫之前半年要大量閱讀的積累
語句的應用 introduction的套路 統計方法的使用 結果的陳述方法 討論的思路
平時閱讀時需要刻意留心
用魯迅的話說就是拿來主義 保持分辨可借鑒內容的習慣
一開始投必拒 沒事 投十次就會有了
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 投稿未必比考駕照難 用心琢磨了 總會成為老司機
投稿之前一定要記得查重,重複率高直接會被拒稿的。多數期刊和大學都會直接拒絕相似性超過30%的稿件,單一引用源超過6%的稿件也會被拒絕。但實際操作中,應該將相似率控制的更低,如整體10%以下,單一源2%以下。還有,英文論文查重一定要用ithenticate,不是turnitin,不是turnitin,不是turnitin,記住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字體選擇和排版在一般論文選擇時的重要性呢?怎麼樣的字體和排版是最符合閱讀者的習慣?
※經常用 LaTeX 的是些什麼人?
※有哪些非常好的藝術類的書籍?
※論文摘要怎麼寫?
※怎樣寫文獻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