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誰才是蘇聯第二名將?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蘇聯元帥,統帥,軍事家。二戰時期蘇聯衛國戰爭中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之一。他頭腦冷靜沉穩、處亂不驚,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逆境時期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攻擊力強大,曾擊敗第三帝國防禦名將莫德爾,攻克柏林的指揮官之一,還是個大帥哥。
------------------------------------------------------------------------------------------------------------------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1897.12.28~1973.5.21)蘇聯元帥(1944),軍事統帥、軍事家,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的蘇聯陸軍的野戰三駕馬車之一。他在軍事上所具有的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是罕見的。他擅長步炮協同作戰,能把強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進攻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他在1943年後打出了一系列經典的攻擊戰。而且作為政治委員出身的他,在激勵士氣、思想工作等方面有著朱可夫不可比擬的優勢。
大光頭,政委出身,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一樣以強大的攻擊能力聞名於世,同樣參與了柏林之戰,似乎吃得敗仗較多.
科涅夫41年和42年的表現實在是無話可說。
一個一個來說。
維亞濟馬是誰幾天送掉一個方面軍?這件事後果簡單來說有這麼一些:首先莫斯科正面紅軍的主力部隊幾乎團滅,朱可夫接手莫斯科防務的時候局面已經是大門洞開,形勢一度十分危險;葬送了大批在之前戰鬥中已經成長起來的指戰員(從下到上乃至幾個集團軍司令部,坑了盧金差點也坑了羅斯基)導致莫斯科保衛戰在防禦階段不得不依靠大批新動員的部隊。而導致這一悲慘結果的原因嘛。。。。。。參見朱可夫對西方面軍領導人的批評,如果嚴厲地說那就是愚蠢和不作為了。而且在德軍已經達成突破後下級部隊找不到方面軍司令部,方面軍參謀長不知道戰役態勢,政治部主任不知道自己的部隊去了哪兒,作戰部長和炮兵主任找不到方面軍司令部。司令員的表現顯然可知。
42年初在反攻階段加里寧方面軍的表現不熟悉不予評價,在奧列尼諾附近被莫德爾打了個措手不及得同時考慮到部隊十分疲憊補充不足,高級指揮員的問題不能說是主因。
在年中進攻勒熱夫期間雖然打到了勒熱夫城下,但是損失慘重,考慮到42年紅軍當時處於最低谷,兵員和指揮員素質嚴重不足,以及多方面的原因,高級指揮員的問題可以認為也不是巨大損失的主要因素(不過科涅夫當時指揮上的缺陷就顯出來了,就像@御風說的,框起來一波兵直接A過去)
然後就是火星行動了,兩個方面軍的行動,西方面軍的進攻上來就搞砸了,最大的進展不過是克留科夫的騎兵軍威脅到了勒熱夫-維亞濟馬鐵路但很快就被打回去了,對比之下,加里寧方面軍至少形成了突破,並且威脅到了別雷,但是西方面軍行動的失敗意味著火星行動在整體上已經無法達成,加里寧方面軍的突破在戰略上也失去了意義。關於火星行動個人有些想法,朱可夫的問題主要出在戰鬥開始前,關於戰役的準備中,計劃里並未充分考慮到勒熱夫附近地形複雜且德軍長期駐紮準備充分,戰役決心超過了實施能力。指揮西方面軍的是科涅夫而不是最高統帥部代表朱可夫,他主要是監督計劃的執行並且上傳下達,不直接參与指揮。所以火星行動這口鍋還是得讓科涅夫來背。當然他確實被懲罰了。。。。。。至少被撤職了(不過比起被丟到遠東的普爾卡耶夫來說他要幸運不少,後來又在草原方面軍任上翻身,當然那是後來的事兒了)
到這兒可以算算科光頭無意義地葬送了多少部隊了。。。
下面來說羅斯基。
由於蹲了號子羅斯基進步比當年的同學朱可夫要慢得多,開戰的時候不過是少將機械化軍軍長。但是「沒有多少坦克的」第九機械化軍在戰爭初期表現是有目共睹的(軍長在無法獲得完整授權的情況下下打開文件包(只接到集團軍級的命令),帶頭搶車的事兒就不提了)能在41年那種絕望的環境下拿到紅旗勳章官越做越大絕非等閑之輩。之後被調到斯摩棱斯克,在亞爾采沃帶著一群菜鳥參謀(後來獲得了一個完整的司令部)去收集潰兵和與上級失聯的部隊,攢了一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還有一部分炮兵(步38師和炮兵原本隸屬19集,當時19集恰好是科涅夫在指揮)就投入了戰鬥,而且還是他把盧金從斯摩棱斯克口袋裡撈了出來。後來從維亞濟馬口袋裡跑出來以後收攏突圍的部隊和一部分增援又「拼」出了一個集團軍(突圍的騎3軍(兩個師,損失較大),學員團和齊裝滿員的步316師)在寬大正面展開防禦,當然後來也接收了不少補充和增援。
工程量似乎很大啊。。。
繼續填坑:
16集在莫斯科保衛戰防禦階段的表現是出色的,在德軍的強力壓迫下雖然緩緩後退但始終保持了戰線的完整。由於在正常戰役中紅軍兵力的不足,集團軍不得不扼守過於寬大的防線,同時在縱深地帶缺乏預備隊。但是在羅斯基的指揮下紅軍保持了防線的彈性,德軍始終無法突破集團軍的綿亘防禦正面。
在莫斯科戰役反攻階段,16集通過以坦克旅為基礎組建了「快速群」來擴大勝利,雖然此時兵力規模不足而且實施手段尚顯稚嫩,但是後來類似的打法卻表現了巨大的威力(當然這種嘗試不能說是羅斯基的首創,但他的集團軍在這一時期確實這麼干過)在解放蘇西尼契的行動中大膽放開無線電管制嚇跑了德國人,這些舉動顯然可以看出羅斯基至少不像科涅夫同學那樣習慣性匡一堆兵直接A過去。然後羅斯基就挨炮進醫院了。。。。。。
出院後先回16集呆了一段時間然後就陞官到布良斯克方面軍當司令員去了,主要負責牽制和阻擊,在紅軍最黑暗的日子裡羅斯基和他的部隊至少在向頓河以北的方向上攔住了德國人(不過這一方向後來也不是德國人照顧的重點,後來大家注意力全集中到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了,布良斯克方面軍地段相對沉寂)
然後就到斯大林格勒的反攻階段了,在此之前羅斯基轉任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然後就是形成合圍了(十月份那次進攻牽制意義更明顯,因此不提)
先到這兒。。。
我覺得羅帥看到這個問題會罵人的233333
直接截羅帥的回憶錄:
10月5日晚間我收到了來自西方面軍司令部的一份電報,電報中說,立即把防守的地段連同部隊交給葉爾沙科夫將軍,我本人帶領第16集團軍的司令部於10月6日抵達維亞茲馬,在尤赫諾夫方向上組織反突擊。電報通知說,在維亞茲馬地區我們得到5個有加強兵器的步兵師。
這一切令人完全莫名其妙。在我們以北,尤其是在盧金將軍那裡,情勢十分嚴重。在方面軍的左翼和我們集團以南的情況怎麼樣,還不知道
……
在通往維亞茲馬的道路上,開始出現第30和第22集團軍各後勤部隊的車輛。紅軍戰士異口同聲地說,他們的分隊被德軍傘兵擊潰。這些人是突圍出來的,現在正在找自己的部隊。道路上有不少逃難者,他們拉著載滿傢具的板車,急匆匆趕路。
逃難者的講述和偵察人員提供的情況使我們對情況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原來,敵人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在第19和第30集團軍的結合地帶突破了防禦,並向東楔入很遠。難民們說了一村莊的名字:瑟喬夫卡、皮古利諾、霍爾姆-日爾科夫斯基等,並且很有把握地說,那裡有德寇的大部隊、坦克等。所有這些居民點都位於亞爾采沃——維亞茲馬鐵路幹線以北。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這可能是敵人打進來的一個楔子,可以預計,它將掉轉頭來奪取公路幹線,形成對我軍合圍的內圈。
我們沒有遇到任何部隊,同方面軍司令部總也聯繫不上,與上級脫離的感覺令人心情壓抑。
在公路幹線以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這個問題令人忐忑不安。
我和馬利寧站在一個乾草垛旁等待偵察人員帶回消息,洛巴切夫帶領幾名參謀繼續往前,不到一小時他就回來了,在我們旁邊的乾草堆上坐下,說:「我在十字路口遇到了索科洛夫斯基,在卡斯尼亞已經沒有任何人了。據索科洛夫斯基講,我們的任務依然照舊。」
洛巴切夫認為,此時方面軍參謀長本人也不很清楚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
偵察人員在維亞茲馬地區還是沒發現有什麼軍隊。在科涅夫的命令中答應給我們的那些師現在究竟在什麼地方呢?我帶著這一疑問前往我們新指揮所所在地。
……
城防司令員馬基京將軍向我報告說:「在維亞茲馬市沒有任何部隊,市郊也沒有,只有警察。市裡人心惶惶,流傳著德軍坦克從尤赫諾夫南邊和東南方向開來的消息。」
「地方蘇維埃政權和黨組織在哪裡?」
「在大教堂,所有州領導人都在那裡。」
大教堂座落在高高的小山崗上,猶如一座古城堡高踞維亞茲馬的上方。在大教堂的地下室,我們真的找到了斯摩棱斯克州黨委書記波波夫,在他的周圍集中了斯摩棱斯克和維亞茲馬市黨委會的一些同志。
西方面軍政治部主任Д·A·列捷斯夫也在這裡,他高興地一擺手說:「這下好啦,同志們。大家和司令員認識一下吧……」
遺憾的是,我只會使他們大為掃興。司令員是司令員,但手下無兵。
我請尼基京將軍把他掌握的關於軍隊和維亞茲馬地區的情況向黨的領導人報告,列斯捷夫聽完後大為吃驚地說:「怎麼會是這樣?」他說:「我剛剛從方面軍司令部那裡來,它正在轉移到新的地點。人家告訴我,你們在這裡至少有5個師,這些師正在等待第16集團軍司令部到達……」
這次談話發生在10月6日下午。
我請尼基京把在維亞茲馬市附近偵察得到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話音剛落,斯摩棱斯克市蘇維埃主席,瓦赫捷羅夫跑進了地下室說:「市裡面有德軍坦克!」
「誰報告的?」
「我在鐘樓上看到的!」
「你關照一下,讓他們準備車子。」我向洛巴切夫將軍說道。
……………………
其實吧,從利沃夫-桑多梅日開始,科禿的表現還算是可以的。尤其考慮這一仗他的對手哈佩的裝甲部隊和空軍都是東線最強的,而且也沒什麼突出部給他利用,他能硬吃對手一個軍也算是有些本事了。但維亞濟馬他捅的簍子實在太大,五天葬送整個方面軍把慈父嚇瘋了,所以實在沒法給高評價。
至於羅司機,他可能是蘇軍方面軍級指揮官中黑點最不明顯的一位。
41年的防禦戰表現堪稱全場最佳——這種逆境下能有上佳表現的也只有他和盧金。43年的庫爾斯克防禦戰,他負責的北線無論是交換比還是防守效果都比南線好太多了——當然有對手實力較弱的因素。
到中後期反攻的時候,他帶隊負責合圍斯大林格勒,沖向第聶伯河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的作用,八個辣醬從南面打出了關鍵一擊……毫無疑問在關鍵戰役中起到了「破防的尖刀」的作用。
當然羅司機也有黑點,最大的黑點其實是42年7月在慈父命令下他派奇比索夫集群在沃羅涅日地域反攻,部隊全軍覆沒的事。但問題在於42年春夏可能是整場戰爭期間蘇軍和德軍素質差距最大的時候,尤其此前被德軍屢屢圍殲的中線和南線部隊(北線的德米揚斯克其實算打得好的了),他們的素質和德軍的差距搞不好比國軍和日軍差距還大——二哈、刻赤加上沃羅涅日,蘇軍在南線一連送掉了十幾個集團軍。這種情況下他打一個損失軍級單位的敗仗其實並不顯眼。另外就是斯大林格勒勝利後頓河方面軍被強令不做休整北上上千公里去進攻莫德爾,考慮到這種命令明顯是在扯淡而且羅司機損失其實不大,所以這也算不得多大黑點。
另外,朱和華其實都應該算是「統帥」,對全局起指導作用,當然是在慈父手下進行的。具體到指揮部隊,華其實到慈父格勒才開始帶兵(大本營代表),所以顯得黑點較少;而朱這邊雖然有拯救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功勞,卻也背著勒熱夫(第一次勒熱夫和火星)的黑鍋,
所以綜合來看羅簡直可算是蘇軍中第一戰將,朱和華則是統領全局,其他人不是比較晚才晉陞就是背著大鍋,不好評價。我個人其實挺喜歡馬司機和小切的,大概如此。
2002年俄羅斯軍事科學院評定的將帥排名,羅科索夫斯基排在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之後,排第三科涅夫排在羅科索夫斯基之後,排第四
說華西列夫斯基的注意審題,是名「將」。
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問題在於有明顯軟肋。朱可夫有時候會上頭。在柏林戰役中表現出來的急功近利也多為人所批判。
科涅夫雖然在後期一般以冷靜沉穩的性格出場,但是這無法掩飾他在戰爭前期的巨大失誤。可以說不被槍斃算是斯大林手下留情。朱可夫在莫斯科的堅守也算是為科涅夫擦了褲子。
而羅科索夫斯基的特點就是黑點少。從41年開始戰績越來越好。初期少有的閃光點有不少可以歸功他和盧金。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
羅長的帥,很容易刷好感度。
第二名將明明是華西列夫斯基好吧。朱可夫的繼任第二任參謀總長,其作為獨當一面的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完成了整個戰爭(蘇日戰爭)。這個經歷,連朱可夫都要讓三分的。上一個達成如此成就的還是圖哈切夫斯基的蘇波戰爭。綜觀二戰,朱可夫不斷的被當作救火隊長使用,最後反而被降職成方面軍司令官使用了,而同樣是救火隊的華西列夫斯基卻最後指揮整個戰爭。
應該是華西列夫斯基。
對於「堪與朱可夫媲美」的科涅夫元帥怎麼能無腦黑呢?在維亞濟馬的事,大本營也是有責任的,不能讓科涅夫一個人背鍋。
另外科涅夫元帥對騎兵的運用明顯有著自己很獨特的看法,例如科涅夫元帥在自己最為成功的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中蘇軍在布羅德北面取得突破後(雖然突破口有點小),科涅夫元帥決定將北面的快速集群投入突破口以迅速完成對德軍布羅德集團,科涅夫在此地的快速集群為卡圖科夫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和由坦克25軍以及近衛騎兵第4軍組成的由巴拉諾夫將軍指揮的騎兵機械化集群。要是朱可夫羅科之輩肯定是先投入坦克集團軍闊大這個較小的突破口,之後再投入騎機集群,這樣坦克集團軍不僅可以自己進行縱深突擊,還可以為編有脆弱騎兵的騎機集群提供一定的掩護。然而科涅夫元帥創造性的決定讓騎機集群先進入突破口,在次日才讓坦克集團軍在騎機集群後進入,這樣的決定帶來的結果就是編有騎兵的騎機集群在窄小的突破口遭到德軍各種火力的殺傷給騎機集群帶來了不小的損失,也使得騎機集群的行動非常緩慢,順便堵了後面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的路,使蘇軍對德軍布羅德集團完成合圍的時間推後。此後在喀爾巴阡山的杜克拉山口,科涅夫也是在打快一個兩公里寬的突破口時,科涅夫又把巴拉諾夫的騎兵扔進去了。此戰結果嘛……當然沒成功。
其他的事就不說了,其他幾位也說過了。
對了1945年的柏林,在這個馬上就要插旗國會大廈的日子,波蘭第2集團軍凱申公附在包岑被德軍打的滿地找牙,有師長犧牲還有位被俘,波蘭第2集團軍此時也在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麾下。
寫的時候全靠記憶沒有查閱資料,如有錯誤還有各位指正,謝謝。
我覺得是羅科索夫斯基。畢竟戰爭前期的時候,比如說基輔啦,庫爾斯克啦,只有他真正運用大縱深理論布置防線,有效地遲滯德軍的鋼鐵洪流。而在後來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他的戰法更是發揮重大作用,並由朱可夫推薦給全軍。至於科涅夫,應該說,作為名將,比不過羅科索夫斯基,但是作為重要人物,還是能排在前面的
羅帥,朱可夫代表最高統帥閱兵,羅帥代表收閱部隊
名將哪有爭第一第二的
我來說一個,巴格拉米揚。邀請 @百夫長 來回答!
加上瓦西列夫斯基和鐵木辛哥,湊一桌麻將。
現代戰爭之複雜,將領非要排個第一第二有意義么?排名的依據又是什麼?
補充一下,非要找個依據,好吧,那就拿蘇聯設立的最高軍事勳章——「勝利」勳章為參照該勳章授予指揮大兵團作戰並獲得勝利的統帥,兩次獲得此勳章的有——斯大林(他是領導所有蘇聯將帥的最高領導,按照樓主的思路可以不考慮)、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
而無論羅科索夫斯基、還是科涅夫,都只有一枚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蘇聯元帥,統帥,軍事家。二戰時期蘇聯衛國戰爭中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之一。他頭腦冷靜沉穩、處亂不驚,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逆境時期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
1896年12月9日出生於大盧基市。母親是俄羅斯人,但父親是波蘭人,因此他與波蘭有著密切的聯繫。
1914年加入沙俄軍隊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後,加入赤衛軍。
1919年加入蘇俄共產黨(布爾什維克)。蘇俄國內戰爭期間,在騎兵部隊先後任連長、營長、團長。先後進入騎兵指揮人員進修班、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深造。
1930年任蘇聯第7騎兵師師長,後改任蘇聯第15騎兵師師長。
1936年任蘇聯第5騎兵軍軍長。
1940年任蘇聯第9機械化軍軍長。
1941年7月任蘇聯西方方面軍所屬的蘇聯第16集團軍司令。
1942年7月任蘇聯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
1942年9月任蘇聯頓河方面軍司令,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一起,率部與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國第6集團軍展開激戰,於次年2月俘虜德國陸軍元帥保盧斯。
1943年2月因蘇聯頓河方面軍改編為蘇聯中央方面軍,遂改任蘇聯中央方面軍司令。
1943年10月任蘇聯白俄羅斯方面軍司令。
1944年2月,任蘇聯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
1944年11月,任蘇聯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
1945年6月22日奉命擔任24日莫斯科勝利閱兵式受閱部隊總指揮。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組織指揮的重大戰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戰役,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大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巴格拉基昂行動,柏林戰役等,被譽為「常勝元帥」。
1944年獲得蘇聯元帥軍銜。
1945年至1949年任北部軍隊集群總司令。
1949年至1956年應波蘭政府邀請並經蘇聯政府同意而出任波蘭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長,被授予波蘭元帥軍銜。後來則擔任過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兼總監察長、國防部總總監組總監等職。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
攻擊力強大,曾擊敗第三帝國防禦名將莫德爾,攻克柏林的指揮官之一,還是個大帥哥。
------------------------------------------------------------------------------------------------------------------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1897.12.28~1973.5.21)蘇聯元帥(1944),軍事統帥、軍事家,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的蘇聯陸軍的野戰三駕馬車之一。他在軍事上所具有的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是罕見的。他擅長步炮協同作戰,能把強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進攻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他在1943年後打出了一系列經典的攻擊戰。而且作為政治委員出身的他,在激勵士氣、思想工作等方面有著朱可夫不可比擬的優勢。
生於基洛夫州波多西諾韋茨區。1916年應徵入俄國軍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俄共(布)。國內戰爭開始後參加紅軍,歷任裝甲列車政委、步兵旅政委、師政委、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司令部政委,積极參加平叛和對日本干涉軍作戰。內戰後任步兵軍政委和師政委。1926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1934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後任步兵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和軍區司令。蘇德戰爭爆發後任第19集團軍司令,率部參加斯摩棱斯克戰役。後歷任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西北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烏克蘭第2和第1方面軍司令,參與組織實施了莫斯科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柏林戰役、布拉格戰役等,對解放加里寧、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和波蘭國土,以及攻克柏林、布拉格等做出重大貢獻。他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能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和突擊時機,並能果敢地在最重要地段集中兵力兵器。戰後,歷任駐奧地利蘇軍中部軍隊集群總司令和駐奧地利最高委員、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軍事部副部長兼蘇軍總監察長、喀爾巴阡軍區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華約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部總監組總監、蘇軍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兩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7枚。著有回憶錄《1945年》和《方面軍司令員筆記》。
大光頭,政委出身,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一樣以強大的攻擊能力聞名於世,同樣參與了柏林之戰,似乎吃得敗仗較多.推薦閱讀:
※《少女終末旅行》中出現了哪些軍事裝備?
※德軍如果在春季發起對蘇聯的侵略是否能夠成功?
※納粹德國對侵佔的地區是怎麼統治的?
※日本人玩《使命召喚 5》、《榮譽勳章》這樣的二戰題材遊戲是什麼心情?
※如果基輔換成國軍淞滬會戰的部隊防守會不會出現這麼大的慘敗?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名將 | 蘇德戰爭 | 蘇聯軍事 |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