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心理學方面,老齡化嚴重的日本有過哪些先驅式的理論和實踐?

其他國家的情形也可……只是日本可能離國內的情形更近一些?


有一個前提需要贅述,就是日本的醫療方面資料查閱是受限的,醫科也是分數最拔尖的那些人,我隨手能搜到的,可能並不是最尖端的,僅供參考,歡迎真正的業內人來回答(也許並沒有時間)。
首先,我們看看最常用的cinii上有哪些論文。關鍵字是:高齡 心理學
出來許多老年司機(老司機233)、佛教、新興宗教、地震相關的詞條,和現在中國不太相關的先54。

1.思いやりの學び --日本人の介護者の間の日常倫理
http://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dspace/bitstream/2433/203147/1/future.life_1_170.pdf(英文)
採集了42名護理人員的樣本,主要就是說對待老人要有想像力,要和老人同甘共苦才能好好相處。
2.仕事の複雑性と高齢期の記憶および推論能力との関連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jpsy/86/3/86_86.14007/_pdf
60多歲大約1000名老人為樣本,結論是與人打交道的老人記憶力較好;與物和數據打交道的老人推理能力較好。考慮到女性家庭和外界經歷更複雜,工作時長不及男性,作者表示可能有失偏頗。但是個人覺得看了這篇論文,和老年人交流會更順暢一些。
3.感染症脅威が日本における高齢者偏見に
及ぼす影響の検討 1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jpsy/86/3/86_86.14020/_pdf
主要就說,和老年人居住過的人不易產生各種偏見;反之,可能受輿論影響更大。另外,能和老年人沒有隔閡地相處,也是對老年人的肯定。今後人口密集、老齡,沒和老年人交流過,就容易被這個集團排斥在外。
4.高齢者の園芸活動と健康に関する心理學的研究 http://ci.nii.ac.jp/els/110009916104.pdf?id=ART0010453419amp;amp;amp;type=pdfamp;amp;amp;lang=jpamp;amp;amp;host=ciniiamp;amp;amp;order_no=amp;amp;amp;ppv_type=0amp;amp;amp;lang_sw=amp;amp;amp;no=1474186865amp;amp;amp;cp=
688份有效問卷,講養植物和不養植物的老人的幸福感和孤獨感(主觀的,問卷調查嘛)。結論是,越投入地養植物,越幸福,然而參與調查的老人也有其他愛好,所以只是充分條件,園藝只是愛好之中選擇的一個代表,充當和心理健康掛鉤的橋樑,主要還是要說明能培養一定愛好,更能保持心理健康。
5.「新しい人」としての認知症
─ 「高齢者心理」を學ぶ大學生の感想から ─
http://ci.nii.ac.jp/els/110010047373.pdf?id=ART0010615401amp;amp;amp;type=pdfamp;amp;amp;lang=jpamp;amp;amp;host=ciniiamp;amp;amp;order_no=amp;amp;amp;ppv_type=0amp;amp;amp;lang_sw=amp;amp;amp;no=1474182961amp;amp;amp;cp=
主要就講如何看待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不要當成外星人或者另一種人,而是有他們在就足夠了,安心了,不奢望太多,也平等地對待。學術價值可能不高,但是挺有趣的。
6.中高年化したニートを支える親の心配事 - 高齢者ケアに攜わる専門職への実態調査 -
http://repository.ul.hirosaki-u.ac.jp/dspace/bitstream/10129/5908/1/RegionalStudies_12_57.pdf
這個課題太好玩了,中老年尼特族哈哈哈,看完了表示,好沉重。
有的尼特是為了照顧老人辭職,就此和社會脫軌,其實和中國一些婦女情況很類似。日本福利好大家都知道,但是日本老人們也擔心巨嬰們啃老,自己去世後巨嬰怎麼辦,另外來自親戚的白眼和尼特本人可能出現的精神疾病也很突出。對此,日本有老人護理保險,一旦失能,就能獲得護理服務,不用指望家裡的尼特;而這一需求擴大的話,尼特本人努把力也可以進行老人護理方面的工作。
7.「共食」と「一人食」における心理および行動パターンの分析(3)テキストによる質的分析とコレスポンデンス分析からの比較検討
http://ci.nii.ac.jp/els/110009757463.pdf?id=ART0010250807amp;amp;amp;type=pdfamp;amp;amp;lang=jpamp;amp;amp;host=ciniiamp;amp;amp;order_no=amp;amp;amp;ppv_type=0amp;amp;amp;lang_sw=amp;amp;amp;no=1474189790amp;amp;amp;cp=
一個人吃飯,可能營養更全面,也有可能只是心理因素,而多人一起吃飯(分餐制),本質上是分享。多和老人吃吃飯吧。
8.地域高齢者が日常で感じる「安心要因,不安要因および解決法」に関する探索的研究:自殺の多い北東北地方の高自殺率地區高齢者への訪問調査から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pem/15/1/15_7/_pdf
選擇自殺頻率較高的東北北部老人為樣本,提煉了那些因素能讓老人心安,哪些反之,總結得非常棒,值得一翻。

讓老人安心的因素:
附近有醫院、有福利保障、參加興趣愛好活動、自然環境好、還有人能夠親近、住在熟悉的地方、有談得來的朋友、親戚和家人的支持
不安的因素:
人際:被孤立、家裡人不支持、不和年輕人交流
健康:抑鬱、親人自殺、身體條件下降、長期生病
環境:汽車噪音、老人自己開車、沒有社區工作、農活或者花園太累人
其他:管理農業的政府瞎指揮、兒子找不到老婆
解決辦法:
獨立生活交友、積极參加老人會、社區訪問孤老、通過老人會定時確認健康與否、和同年齡老人交流(服老)、尋找願意傾聽和交流的對象、積极參加本地市民文化活動、接受朋友們的離去
9.PC038 高齢者の疑似科學信念と健康法への態度 : 「科學的に疑わしい」という批判をどう受け止めるか(社會,ポスター発表C)
這是針對老年人對科學與健康生活理念態度的調查。580多名平均70歲的老人參加,有效回答267人(好低啊)。


太專業的東西不懂啊,不好意思
我從生活實際方面的感受說說吧,雖然話是大白話,沒有專業術語


本人在日留學中,工作,學習,生活中對日本老年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素質高了吧

說白了,就是教育水平高,讀書多,看上去大多數老人穿著都非常有品味,很淡雅
還有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老人特別是女人,看上去永遠比實際年齡小十到二十歲。和自然有些關係,可是雲南巴馬自然不好么?全世界著名長壽鄉,自然是該多老就多老。
我一直覺得教育文化水平是最大的差距,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人更淡然地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公,書讀得多,道理懂得深,就會對很多事情更加釋然
而人心寬了是會變美的,讀書會改變一個人,內在和外貌

而中國教育只有前進不會退步,這麼下去,等我們老了,只要還刷知乎,應該就可以長生不老(吧)

頭一次用手機慢吞吞打字,對了,題主問啥來著?


推薦閱讀:

日本藥店有哪些值得買的葯和化妝用品推薦?
如何自學日本料理?
大胃王木下祐華的是怎麼吃那麼多的?
日本房產是否比北京上海便宜?具體原因是什麼?
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處理得怎樣了?

TAG:日本 | 心理學 | 老齡化 | 老年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