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芥川龍之介或太宰治或三島由紀夫小說的讀者對作品的共鳴是什麼?孤獨?敏感?社會?自我?
喜歡卡夫卡還得沒事變個形?這是什麼邏輯
芥川粉,活得很好,謝關心
我覺得有自殺傾向的人,的確容易被同樣講述自殺的故事吸引。
當年我深陷想死的泥沼的時候,讀了《人間失格》,激起了強烈的認同感,一邊流淚一邊看完了這本書。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世上還有和我一樣痛苦的人,而且這個人那麼厲害,能把這些痛苦表述得那麼準確。
我特別喜歡「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句話,甚至曾經想拿來當做自己的遺言。當然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死,如今也不再那麼想死,但我依然喜歡那句話,喜歡那本書。
人應該不會因為看了某些作家的書就有自殺傾向,應該說有自殺傾向的人容易被這些自殺作家的作品所吸引,並喜歡這些作品。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喜歡他們作品的人都有自殺傾向。也許有些人就是單純的喜歡作者的文筆,作者寫的某個故事或者其他什麼,這並不能代表什麼。
反正我沒有。
既然題目改了,就重新回答一下吧引起共鳴的應該是不完美的、殘缺的人的孤獨吧
雖然大家視而不見,雖然世界上不該有這樣的我
但我就是存在,而且忝列自我世界的中心
不要說喜歡了…
大一的時候有一個月狂看因為日本小說,看得整個人都憂鬱了…
初中的時候看芥川龍之介和夏目漱石,當作日式的批判諷刺的現實類小說看的,就像看日式的巴爾扎克和薩克雷,所以完全不能領悟其中的美妙和動人之處,可以說閱讀方法簡單粗暴。算是糟蹋了。
但可是,大學的時候閱讀水平已經提升,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理解那種日式的情感迫害心靈虐待…看那一個月,看的抑鬱的不得了…
覺得自己再看下去肯定就變精神病了,果斷停了!看了好久網文,什麼霸道總裁愛上我,坐上來自己動之類的…才算是把自己救活了…
看小說就是看戲的,沒必要把自己也變成戲子
看了《人間失格》之後,我能與太宰治的熱情產生共鳴。對,沒錯,我從《人間失格》看到了熱情,看到了他熱烈的心。想努力把生而為人變成正常,不想為此感到抱歉。
看了很多村上春樹和渡邊淳一,依然沒有成群萌妹子或者御姐或者美女雙胞胎。題主管賠不。
我喜歡上了你媽媽,我是你爸不?
我喜歡讀史記 咋辦 在線等 挺急的
這三個。。。不能歸到一類吧。差別還是挺大的。。。
從芥川龍之介上百篇短篇小說來看,他小說給人的總體感覺可能還是「有趣」的成份多一點,即使是後期的作品,雖說透著強烈的陰鬱和不安,但針對「自殺」這一主題仍舊是掖著藏著,他的自殺傾向都是通過象徵、暗喻的方式傳達出來。若不是事先知道芥川自殺的事情光看小說未必能感受到這些。
而太宰治則是直截了當地在他的作品宣揚「自殺美學」,所以他對讀者的影響(自殺方面的)會更強,同時也會更加吸引有這方面傾向的讀者。
以上是從作品的角度來考慮,但如果單論自殺這件事本身的話——
個人覺得太宰治的自殺有點矯情有點軟弱,搞來搞去就是感情那點破事,沒啥嚼頭,而芥川的則有些微妙。
大學時的畢業論文是以芥川自殺的事情為主題,寫得很投入,完全陷到他的那種觀念、思想、氛圍中去了。當時自己的精神狀況就不是很對頭,花了很長時間才真正擺脫(其實也是自身的原因)。
真繞進去的時候可以試試高聲朗讀《奔跑吧,梅洛斯》
喜歡郭沫若作品的人是不是有牆頭草傾向? 喜歡郭敬明作品的人是不是有長的矮傾向? 喜歡韓寒作品的人是不是有數學學不好傾向?
喜歡特拉克爾作品的人是不是有妹控傾向?
感覺這個問題沒什麼意義,因為一個作家的讀者,並不一定是因為作品某一特定的特點而去讀他的作品的.......而且題主舉的這兩個例子,據我所知他們作品內容,遠遠不止自殺這個話題。題主問的是會不會,那我就回答,是會有,但關係不大,並不會比喜歡看盜墓筆記的人里有自殺傾向的多太多。
芥川龍之介只讀過幾個小短篇,羅生門,蜘蛛絲什麼的,了解不多,感覺上他更多的是批判諷刺,溫暖治癒也是有的。太宰治嘛,讀的比較多,他還以芥川為偶像來著,但我並不覺得他們的共性有多少,太宰是一個特別善於自我剖析的作家,所以他的作品能夠引起人心的共鳴,我也不認為讀過他們的作品就會像他們一樣年紀輕輕就會想著自殺,更多的是為感受到自己還有這樣的同類而感動吧,這也正是作者所希冀的。人間失格作為他名氣最響亮的作品,是挺陰鬱的,這是太宰以打破自己穩定的家庭幸福所創作的絕筆,如果只是讓你讀著想自殺……可能你也沒有真正讀懂他,去看看他的《女生徒》《奔跑吧梅樂思》等等,包含太宰溫情治癒的一面。雖然太宰的文學成就並不算高,但他的文章透露著人性的真誠,讀太宰,不像讀書,宛若讀人。
總的來說是這樣啦,當我們對世界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沉浸在美好的假象中,當我們對世界有一定的了解時,會瞥見眾多的虛偽醜惡,而當我們了解這世界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又會如撥雲見日一般看到這世界充滿希望的彼方。
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般。
人生總是要懷揣著希望向前進發的,引用《斜陽》里的一句話,「我不能忍受海港內滯積著的令人窒息的空氣,即便港外有暴風雨,我也要揚帆起航。」
不太喜歡太宰治,看人間失格的時候是抱著很大希望來看的,但是讀完以後並沒有引起共鳴。看完以後的第一反應是:就這水平?
芥川龍之介看過幾篇短篇,《竹林中》《羅生門》。小說的精彩程度以及對人性的批判個人認為遠遠大於人間失格。
如果有一個自殺作家排名的話,三島由紀夫基本可以肯定排在我心目中的榜首。與太宰治,芥川龍之介不同,三島由紀夫是一個異常熱愛自我,生活,以及有著遠大的目標的人(自殺原因自行百度)。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的行文和所表達的思想高度都遠遠強於太宰治。全文的每一次心理獨白,基本上都是帶著理性且嚴密的哲學思維。
真的是不很喜歡太宰治。以上的所有觀點都僅僅代表我自己。
那喜歡安妮寶貝的不是更慘╭(╯^╰)╮
不知為何大家讀芥川讀出了一種陰鬱,我倒是從芥川的作品中讀出了一絲寬慰。
芥川筆下的人性是多層次多角度的,對於我不夠理解的作品我就不分析了。
首先,芥川雖然以描寫人性之惡聞名,但他描寫的絕不是少數人極端的破壞性的惡,而是絕大多數人可能無意識的庸常的惡。
如《羅生門》中家僕的惡就是一種庸常的惡。其實他和大多數人一樣也很厭惡為生存不擇手段的做法,只是在走投無路外加受老婦恬不知恥言行刺激的情況下才選擇成為盜冦。而且他在善惡邊緣幾經徘徊之後才選擇了惡。這就是所謂庸常的惡,一種自身缺乏勇氣只在特定刺激下才激發的惡。
因此,個人拙見是《羅生門》並不全然是人性本惡,而是寫外部環境激發出人心底潛藏的惡意。從《羅生門》中,我能看出芥川並非對人性徹底絕望,只是懷疑人性之善經不起考驗。
還有一種就是集體無意識的惡(按照芥川的說法是旁觀者的利己主義),也算是庸常之惡的一種。如《山藥粥》中大家集體對五品這種大眾丑角揶揄玩弄,如《鼻子》中眾人對身居高位的內拱大人懷著圍觀並施捨同情的快感。如《地獄變》中大家看良秀不爽進而看小猴子不爽,等等。這種惡是在烏合之眾而不是個體的情況下產生的,因為大家都那樣做,於是認為自己這樣做也理所當然。這同樣更多是外部導致的。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鼻子中》中旁觀者的利己主義也還摻雜了最起碼的善意呢。雖說對於他人的不幸大多數人的的同情其實並非完全善意,或是出於道德和情感的束縛,或是出於跟風。但是大多數人至少都會儘力維持表面的善意,而且在產生惡的時候往往也會愧疚猶豫。(《枯野抄》也是講這個的,個人認為剖析得比《鼻子》深。)
芥川的作品陰鬱色彩還是很重的,不少作品基本是在寫性本惡。(如《竹林中》眾人為了掩飾自己丑行而含糊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
雖然芥川很少有溫暖感人之作,大多都是悶頭一棒,但還是有少數像《蜜橘》這樣的作品,讓我心頭一暖。(劇情我就不多介紹了,感興趣的同學自己百度)
還有一些作品非常正能量色調非常明亮啊,只是沒有描寫人性之惡的作品有名罷了。《黃粱夢》里從跌宕起伏的人生一夢中醒來的盧生依然沒有對人生失去熱情,想要真正活一回!《杜子春》里為了修仙必須緘口不言的杜子春能夠隱忍種種地獄酷刑,但在母親轉世而成的老馬為了自己飽受摧殘之時卻忍不住感動地喊了聲「娘」!最終儘管修仙不成他卻悟出了認真生活堂堂做人的道理,也得到了善報。
不過之所以芥川的描寫給大多數人一種不太好的感覺,我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在善惡兩種心理並存都可以描寫的情況下,芥川毫不猶豫地選擇揭示惡意,而且更多地揭示惡意。
溫暖的故事和陰暗的故事有時候區別無非就是在一番掙扎後究竟是選擇希望還是選擇墮落。如果《羅生門》中的家僕看見老婦惡行之後對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惡有所反思決定放棄,那麼這就是一個溫暖但流俗的故事。但芥川的偉大就在於他不套路啊。
這種惡意往往並非毫不掩飾一目了然的大奸大惡,而是巧妙又自然(乃至無意識)地摻雜在每個人表面的善中,所以不易察覺。
大家都對這種表面的善實際的噁心照不宣習以為常,一旦有人跳出來告訴大家,就會比較觸目驚心。(這有點像皇帝的新衣里那個跳出來說實話的小孩)
還有一點就是,正因為我們也是芥川筆下「偽善」的大多數,所以我們看見自己平時也不願察覺不願承認的人性醜態被芥川的文字敏銳捕捉的時候肯定會有一絲不爽吧。(總之我就是芥川筆下那些「偽善」的大多數中的一分子)
我相信真正溫暖陽光的人對於這樣的文字是不會往心裡去的吧。
芥川的寫法決定大家先讀出陰暗壓抑的一面,但希望我解讀的角度能讓大家察覺到一絲尚存的溫情。
初次分析大神級作品,水平不足,有不全面不到位之處還望各位多多指點!
e恰好相反,我感覺到了被理解。
人間失格讓我知道了,原來這個世界上,我不是孤單的,而且我跟主人公不同的是,儘管內心都對這個世界感到無所適從,但是我更加樂觀,還懷抱著希望。
然而這樣的觸動,生活的比較幸福的我的朋友們也看了,幾乎感受不到,甚至有人覺得,這本書不知所云。
也許,痛苦也是有頻道的吧。
——————————————
才發現題目改了,題主可以搜索看一下「無賴派」相關
——————————————
今天看到堺雅人對人間失格的解說,他說,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對人間最後的求愛。
正在吃麵包的我突然就被哽住了。
只關注悲劇氛圍而忘記主人公其實一直在試圖自救,還慶幸自己沒有那麼極端……
這真的是悲劇啊,悲劇中的悲劇。
————————————————
看完預告犯,再次來修改答案,電影里說,能夠努力已經很幸福了,說,你不明白。那個瞬間,彷彿在指責我。
就像那個女警小時候爬到橋的護欄上一樣,雖然痛苦的原因早就忘記了,我也曾經爬上窗檯。
雖然原因忘記了,但是又爬下來的理由倒是一直記得很清楚:啊,下面是垃圾堆啊,好臟。
所以我爬下來了,因為還想活著。
所以電影里的小女孩爬下來了,因為還想活著。
所以我這種人,自以為懂了葉藏們的心情,其實什麼都不明白。
以為努力是想要活下去,以為努力就能活下去,以為努力了也無力才是活不下去的原因……
我真是大錯特錯了啊。
活下去只是因為能活下去,不想活,真的只是因為,不能活了啊。
大愛日本作家
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
包括太宰治 芥川龍之介
最愛是三島由紀夫
我的感覺就是你自己三觀要是不很堅定
就不要看了
很容易被帶歪
像我這種天天看日韓倫理電影的人覺得沒啥
純潔的童鞋還是看點兒正能量的作品
喜歡太宰治,的確是因為共鳴。那些他所恐懼著的,也曾令是我夜不能寐的夢魘。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松本清張及其作品?
※如何理解句子「強者踐踏蹂躪道德。弱者或是在被道德愛撫。遭受道德迫害的人通常是強弱之間的人」?
※漢詩在日本歷史上和現代的發展狀況如何?
※如何評價太宰治的一生及其藝術作品和成就?
※《源氏物語》中紫姬為何深惡明石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