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回唐玄宗前期,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或者制止安史之亂么?


穿越回去,避免安史之亂非常簡單,派多個將領分安祿山的權就可以了。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不是很美好呢?恐怕不樂觀。

舉個例子,NBA勇士對騎士,騎士拚命防守水花兄弟,遏制了他們得分,卻被杜蘭特打爆了。於是又很多球評表示,騎士隊的教練太腦殘了,杜蘭特多麼厲害不知道嗎?居然不重點看防他,結果傻X了吧,被暴打了吧!

很多人覺得安史之亂能夠輕易避免,和例子中噴騎士隊教練的人是一樣的。如果騎士拚死防守杜蘭特,被水花兄弟打爆了算誰的呢?

上圖是天寶十節度的位置和兵力分布。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手下兵力18萬3900。很多人奇怪,玄宗為什麼要給安祿山如此大的權力呢?把安祿山的轄區分割一下,多任命幾個節度使,或者不給安祿山任命下屬的權力,再派幾個監軍牽制他不就行了嗎?

後世讀史的人,經常會發現史書中遍地腦殘,甚至以前英明神武的人也會老年痴呆。很多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他偏偏不要,非要選那個百害而無一利的。實際上,你稍微有點社會經驗就能知道,大部分選擇都是利害參半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甘蔗沒有兩頭甜。玄宗做出讓安祿山大權在握的選擇,害處是很明顯的,因為安史之亂的發生被一說再說。然而這樣做的好處呢?自然沒人關注了,我們只能從一些邊角資料里看見。

(後面的引文皆出自《資治通鑒.唐紀》

陸贄上言,以邊儲不贍,由措置失當,蓄斂乖宜,其略曰:「所謂措置失當者,戍卒不隸於守臣,守臣不總於元帥。至有一城之將,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監臨,皆承別詔委任。分鎮亘千里之地,莫相率從。緣邊列十萬之師,不設謀主。每有寇至,方從中覆,比蒙徵發救援,寇已獲勝罷歸。吐蕃之比中國,眾寡不敵,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餘,我守不足。蓋彼之號令由將,而我之節制在朝,彼之兵眾合併,而我之部分離析故也。

上面這段是公知陸贄噴唐德宗的奏章。德宗時期西北一再被吐蕃騷擾,陸贄表示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吐蕃那點人口兵力,怎麼比得上我大唐。我們之所以被他們欺負,就是因為德宗你太笨了。邊境那麼長,將領那麼多,居然沒個總管。更可怕的是,元帥不能隨便任命手下軍官,軍官不能隨便管理戍卒,一切都要聽中央政府的,這不是扯淡嗎?等中央政府做出反應,吐蕃早就搶完大搖大擺回去了!你看看吐蕃的軍事管理多麼先進,人家將領說了算,我們皇帝說了算;人家軍隊只聽一個人指揮,我們軍隊被多個人指揮。這樣打起來我們能有勝算嗎?

怎麼樣?陸贄說得夠清楚了吧。把他噴德宗的文字稍微改一改,用來噴那些指責玄宗不分安祿山權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呢?如果你穿越回去,成為盛唐之世的天子,你是願意開疆擴土,四夷來朝,還是龜縮防守,國安民樂呢?還用說?正常人都會想建功立業,當個千古一帝。玄宗也不例外。

及開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為邊將者十餘年不易,始久任矣;皇子則慶、忠諸王,宰相則蕭嵩、牛仙客,始遙領矣;蓋嘉運、王忠嗣專制數道,始兼統矣。

如果玄宗沒有吞併四夷之志,自然就會放棄長城以北、西域等很多地方,也不需要玩「外重內輕」的布局了。然而,玄宗的腦袋沒有銹逗,以大唐當時強大的國力,他自然是豪氣千雲。要好好收拾突厥、吐蕃、吐谷渾、奚、契丹這些外族,就必須給邊鎮將領大權。否則,看看德宗被噴的下場就知道了。他把西北軍徹底分割改造,權力收歸中央,結果呢?在河西、隴右全失,防線收縮之後,還被吐蕃騷擾得夠嗆。

「吐蕃舉國勝兵之徒,才當中國十數大郡而已,動則中國懼其眾而不敢抗,靜則中國憚其強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中國之節制多門,蕃丑之統帥專一故也。夫統帥專一,則人心不分,號令不貳,進退可齊,疾徐中意,機會靡愆,氣勢自壯。斯乃以少為眾,以弱為強者也。開元、天寶之間,控御西北兩蕃,唯朔方、河西、隴右三節度。中興以來,未遑外討,抗兩蕃者亦朔方、涇原、隴右、河東四節度而已。自頃分朔方之地,建牙擁節者凡三使焉,其餘鎮軍,數且四十,皆承特詔委寄,各降中貴監臨,人得抗衡,莫相稟屬。每俟邊書告急,方令計會用兵,既無軍法下臨,惟以客禮相待。夫兵,以氣勢為用者也,氣聚則盛,散則消;勢合則威,析則弱。今之邊備,勢弱氣消,可謂力分於將多矣。

我們繼續看噴子陸贄的文章。上面這段已經說得很露骨了,邊境將領就得專權,否則「勢弱氣消」,還打個屁。你看當年玄宗的制度多麼先進,西北就三個節度使防禦吐蕃、突厥(後來是回紇),現在你給整成四十幾軍頭,還互相抗衡,這是作死的節奏啊!

我實在不知道,是什麼給陸贄勇氣這樣噴德宗的。經歷安史之亂後,德宗分割西北軍,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難道不是眾望所歸嗎?至今還有很多人認為,玄宗如果早這樣做,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了呢!不過也好,陸贄的文章恰好向我們解釋了玄宗大力重用邊將的原因。

其實,安祿山並不是第一個被重用的邊將,王忠嗣才是。

以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事。

忠嗣杖四節,控制萬里,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掌握,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

當年王忠嗣身兼4個節度使,比後來的安祿山還牛逼。當然,效果也很好,吐蕃、吐谷渾被打得哭爹喊娘。可惜沒多久,弊端就出來了,王忠嗣開始不聽話了。

上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險固,吐蕃舉國守之。今頓兵其下,非殺數萬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厲兵秣馬,俟其有釁,然後取之。」上意不快。將軍董延光自請將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詔,而不盡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玄宗讓王忠嗣主攻石堡城,忠嗣堅決反對。玄宗不爽,改讓他給董延光打輔助,忠嗣又各種不配合。這下玄宗怒了,把王忠嗣招回朝廷下獄,差點判死刑。因為後期的玄宗成了昏庸的代名詞,歷史上提到這件事時,總是反覆強調王忠嗣抗命的正義性。但我們只要明白「黨指揮槍」的重要性,就應該懂得,皇帝指揮不動軍隊是什麼性質的事情。將領的別稱叫「爪牙」,只負責撕咬,不負責思考。皇帝的最高指示下來了,讓你打,你只能考慮怎麼打,而不能考慮如何不打。

相比王忠嗣,安祿山卻是非常聽話的,所以玄宗一再加強他的權力。但玄宗依然留了個心眼,哥舒翰、安思順和安祿山是互相節制的關係。

哥舒翰素與安祿山、安思順不協,上常和解之,使為兄弟。是冬,三人俱入朝,上使高力士宴之於城東。祿山謂翰曰:「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為其忘本故也。兄苟見親,翰敢不盡心!」祿山以為譏其胡也,大怒,罵翰曰:「突厥敢爾!」翰欲應之,力士目翰,翰乃止,陽醉而散,自是為怨愈深

楊國忠欲厚結翰與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

各大軍區司令不和,是皇帝樂於看見的。這樣無論哪個司令想造反,皇帝可以輕易派其他司令去搞定他。753年,哥舒翰是隴右、河西節度使(兵力14萬8),安思順是朔方節度使(兵力6萬4700),安祿山是范陽、平盧、河東節度使(兵力18萬3900)。他們之間關係非常差,對玄宗來說正是一件好事。這三人矛盾重重,很難實現聯合,而都沒有單挑另外2個的實力。

可惜,最後玄宗還是玩崩了,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安祿山裝孫子很成功。

明明自己的軍隊非常厲害,但其他人很少知道。史書上一再強調「祿山精兵,天下莫及」,因為寫史的人是事後諸葛亮,有上帝視角。而在安祿山剛宣布造反時,封常清就完全不把他當回事。

辛未,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入朝,上問以討賊方略,常清大言曰:「今太平積久,故人望風憚賊。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詣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棰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獻闕下!」上悅。

封常清所募兵皆白徒,未更訓練,屯武牢以拒賊;賊以鐵騎蹂之,官軍大敗。常清收餘眾,戰於葵園,又敗;戰上東門內,又敗。丁酉,祿山陷東京,賊鼓噪自四門入,縱兵殺掠。常清戰於都亭驛,又敗;退守宣仁門,又敗;乃自苑西壞牆西走。

因為後期玄宗是昏君代言人,大家總對封常清被殺一再表示惋惜。其實,你看看他開始的大言不慚,和後面的狼狽相,誰當皇帝也想剁了他啊,你nnd就這樣忽悠我!你被暴打了,就一再說兵都是新招募的,戰鬥力低,當初你怎麼跟我吹的?

二、玄宗開始猜忌哥舒翰。

從理論上,哥舒翰是無法造反的,因為玄宗已經把他的軍隊滲透了。

翰以病固辭,上不許,以田良丘為御史中丞,充行軍司馬,起居郎蕭昕為判官,蕃將火拔歸仁等各將部落以從,並仙芝舊卒,號二十萬,軍於潼關。翰病,不能治事,悉以軍政委田良丘;良丘復不敢專決,使王思禮主騎,李承光主步,二人爭長,無所統一

田良丘、蕭昕是中央委派的官員,王思禮、李承光是哥舒翰的小弟,又互相不服氣。這種軍隊要造反難度挺大的。然而,這只是從理論上看,實際會怎麼樣呢?玄宗也沒把握。因為從理論上,安祿山也不該造反,不能造反啊!

按玄宗一開始的布局,安祿山是沒什麼機會的。邊境軍隊49萬,安祿山只佔40%不到。等四方軍隊集齊對他圍剿,安祿山拿什麼對抗呢?更何況還可以隨時新招十幾萬新兵呢。也正是這個原因,安史的攻勢很快就得到了遏制。

高仙芝、封常清之所以打不贏,是因為他們帶的是新招的兵。而郭子儀、李光弼的朔方軍出動,史思明馬上被打得焦頭爛額。隨後,哥舒翰麾下的河西、隴右兵也來了8萬,和高、封的敗軍合流,號稱二十萬把守潼關。756年5月,郭、李在恆陽大敗史思明,河北諸郡紛紛回歸大唐,形勢一片大好,安祿山這邊卻是軍心大亂,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於是河北十餘郡皆殺賊守將而降。漁陽路再絕,賊往來者皆輕騎竊過,多為官軍所獲,將士家在漁陽者無不搖心。

祿山大懼,召高尚、嚴庄詬之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汝自今勿來見我!」尚、庄懼,數日不敢見。

但此時,哥舒翰的表現卻越來越讓玄宗擔心。安祿山不可信,哥舒翰就靠得住?安祿山造反喊著要「清君側」,現在哥舒翰也要這樣喊了!

又,祿山起兵以誅國忠為名,王思禮密說哥舒翰,使抗表請誅國忠,翰不應。思禮又請以三十騎劫取以來,至潼關殺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祿山也。」或說國忠:「今朝廷重兵盡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於公豈不危哉!」國忠大懼,乃奏:「潼關大軍雖盛,而後無繼,萬一失利,京師可憂。請選監牧小兒三千於苑中訓練。」上許之,使劍南軍將李福德等領之。又募萬人屯灞上,令所親杜干運將之,名為御賊,實備翰也。翰聞之,亦恐為國忠所圖,乃表請灞上軍隸潼關。六月,癸未,召杜干運詣關,因事斬之;國忠益懼。

一個司令帶著二十萬大軍,不出去殺敵,而考慮要不要「清君側」。你是皇帝會怎麼想?玄宗先派了一萬人屯灞上防著哥舒翰,結果哥舒翰找個由頭把這一萬人的首領咔嚓了,你是玄宗會有安全感嗎?於是,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玄宗逼哥舒翰出戰,而這種號令不一、「勢弱氣消」的軍隊,被「統帥專一」的崔乾祐軍打垮了!至此,安史之亂才開始變得不可收拾了。

綜上,如果你穿越成了玄宗,有n個機會阻止安史之亂,但都要付出一定的風險和代價。

1. 殺了安祿山,任命別的將領。

風險:這個新任命的將領就一定靠得住?

2. 分割安祿山的權力,也同時分割其他邊帥的權力。

風險:邊軍戰鬥力下降,不得不放棄征服四夷的計劃。領土縮水,還會經常被外族騷擾。

3. 安史之亂髮生後,充分信任河西、隴右、朔方的將領,給他們全權,讓他們滅了安祿山。

風險:安祿山史思明被滅之後,這些將領會不會膨脹得不聽指揮呢?只能靠上帝保佑了。


第一,坐實「道」。道分設道尹、轉運使、節度使三個平級官員分管行政、財政和軍事,互不隸屬。
第二,增設至少10個道。例如,漢中、徐州、幽州等戰略要地都要增設道。重建諸侯少其力。
第三,收精兵、削實權、制錢穀。保留部分府兵制,同時大規模實行募兵制。統調分離。
第四,對大權在握的節度使,分化吸收,予以虛職、慢慢消化。


搶在安祿山之前叛亂


最簡單的辦法,帶個全科大夫和一整箱葯,想辦法給李林甫再續個21年。

安祿山反是不可能反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反了。

下面就應該討論一下「如果穿越回去如何讓肅宗智擒李林甫」了。


安祿山本來就是一個偶然事件,殺了他至少能推遲唐朝矛盾的惡化30年。


首先保證即使發生叛亂也能平叛,這就得保留一隻強有力的中央集團軍。當時唐王朝中央軍兩隻主力部隊一隻在恆羅斯戰敗了,一隻在河東河北鎮壓動亂。中央空虛的情況下,藩鎮的賊心就可以變成賊膽。
第二才是想著削蕃。削蕃的核心是避免地方軍權政權和財權重合。這就一個一個拆分唄:
⒈唐朝全面進攻蠻荒地區的基本國策之下,必須保障對外族保持軍事壓力,兵力、後勤和指揮體系必須統一,可以動的就是戰備和兵員。要動藩鎮的兵員,那就得廢府兵制,改為中央募兵制(地方不得募兵),並且異地服役;要動藩鎮戰備,其實以唐朝的技術水平,有點扯淡,技術門檻太低了,可以在糧草身上想辦法。
⒉政權剝離,要收回藩鎮任命低級官員的權力,任命巡撫專管民政司法,同時實行公務員制度,將胥吏班房納入中央公務員體系,將衙役等辦事人員納入地方公務員體系。打通高級官僚-中央公務員-地方公務員的流通渠道,並實行流官制,中央序列的不允許原籍為官。
⒊財權,任命布政司,轉運使等專管地方財稅的官員,平分地方財權,只對中央負責。


~( ̄▽ ̄~)~唐代官員的規矩就是出將入相啊,什麼叫出將入相?在地方呆久了你就來中央做個高官,中央派人去你那裡代替你,兼領節度使沒問題,想對外擴張沒問題,問題是你不能夠養出一個軍閥啊,把哥舒翰和安祿山職位對調,除了隨從一兵一卒都不準帶,讓他們兩自個玩去唄其實在古代交和通訊條件下,解決武將割據就兩個路子,第一不要讓人在一個位置上呆的久,不時給他挪挪位置,形成不了自己的勢力,當然,最關鍵一點就是財權,為什麼說財權呢?要讓所有士兵知道是皇帝給你發餉而不是大帥給你發餉


單純的解決安祿山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幽州、范陽、河東三鎮任命三個節度使就行。
而且王忠嗣這種一人兼領數鎮的先例絕對不能開,安祿山這種玩意兒留在宮裡當演員就好。

要是解決節度使的問題就比較麻煩,削弱節度使這種事情對於開元年間的唐朝可能不太能接受。


避免安史之亂很容易,學宋朝這樣防範武人、文官治軍,同時戰時指揮權和軍隊調度權分離,這樣即便都是僱傭軍,照樣不怕軍隊叛變。
但是,有得就有失,既然選擇了北宋模式,就要放棄軍隊的戰鬥力,大唐別說想繼續擴張,連保持原有國土都很困難了。
——————————
玄宗時期的大問題,除了府兵衰敗不得不依靠僱傭軍以外,更嚴重的是原來關隴世家和開國勛貴被武則天殺的太多,能帶兵打仗的武將非常缺乏,只能依靠高仙芝安祿山這樣的外族將領。
不過如果玄宗開啟穿越者模式,那就可以建立現代的軍校制度,讓在世的老將軍把畢生的帶兵經驗寫成教科書,所有的軍官都必須定期回軍校學習,軍隊模仿PLA採用雙首長模式,設置政委,每天給士兵洗腦,教導忠君愛國,那樣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保證不叛變。同時,節度使制度肯定不能用了,各「路」設置布政使、轉運使、按察使、指揮使、兵馬使等職,重大緊急事項來不及等中央答覆的話就召開「常委會」投票表決;臣服唐朝的游牧部落實行盟旗制,並進行科舉,由漢化程度高的人管理本盟、旗的具體事物……但不管怎樣還是不建議唐朝繼續擴張了,農業時代這樣的國土很容易超過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極限。


安史之亂根源在於節度使權力太大,行政,軍事,財政三權在手,再加上玄宗喜用異族將領,遲早要出亂子。
避免的話有辦法,用明代九邊分權之法,行政,軍事,財政三權分立。
終明一朝沒有徹底不聽話的軍閥和判亂的重鎮。


不伐南詔,不伐怛羅斯。盡量保存除安祿山部之外的其他野戰軍。則有可能使唐朝的衰落變成一個緩慢的過程而非劇變。
玄宗朝主要面對三個方向的軍事壓力,一是西北(朔方,安西),一是西南,一是東北(三鎮);野戰力量也多數壓在這三個方向上。中央軍力反而不強。河北本就是胡漢混雜之地,三鎮又長期為安氏據有,早已軍閥化,形成了利益集團,安祿山不過是他們的代言人罷了。西北藩鎮討伐大食,損失精銳數萬,就此與東北實力失衡,連伐南詔的失敗又使得唐廷虛弱(見兵車行等);到安史之亂前夕,唐王朝野戰力量總數約二十多萬,其中安祿山一家即佔十五六萬之多。除他外全國野戰兵僅有十萬上下。
總之,河北軍閥這個集團的實力膨脹無人能制時候,叛亂自然會發生,即使作為集團代言人的安祿山奇葩到因個人原因而不想發動叛亂,估計也會有其他變亂,如他被自己部下所殺,河北軍閥集團選舉出新的代言人進而造反等 。


剛好看的最近的一期羅輯思維講的就是唐朝的藩鎮,羅胖試圖討論藩鎮對當時的唐王朝來說,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這裡就當一把二道販。(是不是有廣告之嫌,如果有,立刪)
我們一直心嚮往之的盛唐,地域寬廣,周邊的騷擾也就多了起來。漢朝的漢武帝的畢生偉績,不過是把北方的匈奴趕跑了而已。而大唐則是三面受敵:西南部的吐蕃,北部的回紇,東北部的契丹。在當時的制度,經濟,交通等各種因素制約下,唐王朝僅憑中央的力量是應付不來三面同時做戰的。
怎麼辦?
唐王朝的處理方案就是把政、財、軍權下放到邊疆的地方大員手中,讓他們在當地自主招兵,抵禦外敵。這就是藩鎮的由來。
藩鎮在當時作為抵禦外敵的主要力量,確定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而且藩鎮也與中央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關係:中央給政策,地方保平安。就如同蔣委員長的委命狀一樣。
然而,藩鎮的力量崛起後,再想把權力收回中央,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唐第十二位皇帝唐憲宗李純在位時曾成功削藩。但他駕崩後,藩鎮的勢力東山再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羅胖的說書。
回過頭來再說安祿山的判亂。史載其導火索是安與李林甫,楊國忠的貪腐有關。安起兵時的借口就是「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
其實,個人認為,即使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其他的什麼全祿山,X祿山跳出來的。藩鎮勢力的崛起,必然會對中央造成衝擊。
避免或制止安史之亂的根兒是藩鎮。但藩鎮是當時唐王朝作為一劑定國安邦的良藥來用的。當想停用這劑葯時,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了。
好了,關鍵來了,你說「穿越」回去,有什麼辦法。
辦法很多。但能不能實施?
如果你是一個人回去,我相信你會有一攬子解決方案。但唐皇聽得懂,理解得了嗎?滿朝的文武聽得懂,理解得了嗎?老百姓聽得懂,理解得了嗎?
回想漢朝的王莽改制,人們都說王莽是穿越回去的,他的意識在當時來說太超前了,然並卵。
如果你帶一個現代化的軍隊穿越回去,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平定了安史之亂,然後呢?是你輔佐唐皇?還是你成為另一安史,把唐皇取爾代之?


吶吶吶~~~~

這就是穿越劇的引子。

如果要說避免或者制止,其根本是繞不開安祿山的辣。

我最喜歡拿『穿越題材』炒飯~

來!!

第一穿 【穿---先天元年(712年)】

走嵐州,用一糖葫蘆生擒12歲的安祿山,而後用皮帶勒住,沉井。

劇中.....

第二穿【穿---開元二十年(732年)】

去幽州,從張守珪軍棍下花錢買下29歲的偷羊漢安祿山,而後用皮帶勒住,喂狗。

第三穿 【穿---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實在不知道往哪穿了,編不下去了。

總結:看了作者的分析,包括了當時的軍事兵力分布圖,還有就是各種扼要政因。再看到作者舉例了【資治通鑒】一書的選段。作為分析和剖解的根據。

但是看完,我忍不住要說的事,

我不知道作者是想聊正史還是野史。。。。。

如果是正史,就別拿『穿越』說事,不然就是在餐桌上聊屎了。

說正史的話,從現在的角度是分析,從客觀的角度去講,有因有果,一人一事都是釘在歷史輪上的釘子。何談避免制止之說? 你可以去研究當時的政治走向,軍事動態,抱著正史的客觀角度是分析歷史,也無不可的。

如果是野史,『穿越』的腦洞就大了去了,穿越成李隆基幹嘛,直接穿越成秦始皇,喝了不老葯,那節奏多荷爾蒙啊,直接就沒有唐宋元明清什麼事了不是??

其實每次遇到這種偽話題,我都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像看到狗屎一樣。

我不是噴子,

我看到這文章的作者能一下列出這麼多資治通鑒,就知道不是一般讀書人啊。


以古代的生產力水平,中央集權能控制的地方也就關中+關東+江南這一片了。再往外的地方都是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死循環。所以與其想著怎麼限制邊鎮,不如研究一下怎麼把邊鎮制度合理化。比如允許節度使派代表常駐京城,組成一個類似安理會的機構投票表決國家大事……同時在保證中央政府基本盤的情況下,允許有功將領獨立封地建國,當然你都成了諸侯了,中央的軍權就交出來吧,外面打下多少地盤都歸你。這樣應該可以既不損失太多戰鬥力,又有效遏制邊鎮造反或者武力挾制中央的念頭。


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的經濟社會已經相當疲軟了。皇室宗親各大財閥名門望族之間的土地兼并相當激烈。苦的是百姓,如果人們對朝廷依然抱有希望,是不會跟著造反的。高贊回答大多只是分析安祿山等叛軍首領的狀態。但是不要忽略了當時的社會大形勢。


先說結論,想要破解,最少需要有:手機,高鐵,有互聯網和運輸機更好。
正題
凡有選擇,必有放棄。


唐王朝選擇了龐大的領土,那麼在當時落後的通訊(監控)以及管理制度和運輸條件下,要想維持領土完整,鎮壓邊境叛亂,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給各個地方將領足夠的財政大權和軍事上的人事認命權(北宋就是反例)。
原因很簡單,邊關打仗了,如果一切都要中央政府管理調度,等糧草,統帥,作戰命令到達變關的時候,叛軍早跑沒影了,百姓早被殺光了。
所以唐王朝必須放棄對地方的絕對控制,把財政大權,徵兵權,人事任免權下方,才可能維持這麼大的領土。這種情況下一定會導致邊鎮的尾大不掉(唐朝和周朝很像)。

叛亂沒爆發一是因為邊關將領手裡的財富和人員不足;二是因為中央政府的財富和軍隊對地方還有很大的優勢。
但當國家領土越來越大,邊關的藩鎮也隨之越來越大之後,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實力對比不在是絕對優勢之後,只要財富在藩鎮積累到一定程度,只要兵丁齊備,藩鎮將領必然會產生挑戰中央的想法。
所以說,這是一個死局,是自身制度設計導致的必然結果。除非唐朝有。。。。。。


中央要把人事權抓在手裡,節度使的下級和下下級要由中央任命不能由他節度使一個人說了算


所以啊,軍隊一律不許______!


要麼統軍將領對調,要麼統軍將領入朝


好不容易穿越唐玄宗那時代,不去泡楊玉環,難道題主是個妹子?


推薦閱讀:

李隆基為何頻繁給兒子們改名?
安祿山拿下長安後,為什麼不去追擊唐玄宗?
玄宗朝名將如雲,安祿山為何還敢起兵作亂?
如何駁斥某越南人的關於楊貴妃當年吃的荔枝都是從越南產的荒謬觀點?

TAG:歷史 | 政治 | 軍事 | 穿越 | 唐玄宗李隆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