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外的華人感覺好愛國,但是讓他回國卻是不願意的?

每次看新聞,海外的華人愛國愛的都不行了,為什麼當初他們還要移民呀。

這個問題還有一個鏡像問題,回國的都是混得不好的 ┑( ̄Д  ̄)┍
真的有那麼多人認為留學生回國是因為在國外混不下去嗎? - 海歸 - 知乎


這個很好理解。

很多同學畢業了留在北京上海,只有春節才回家。提到家鄉,都是充滿感情的,也真心希望家鄉好好發展。

但是,要拋開現有工作,回家鄉從零開始,多半也是不願意的。出國的人也是一樣。

此外,不愛國的海外華人,也上不了新聞。


我給大家講和我的專業相關的兩個故事吧。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美國華人教授。WG十年結束之後,我們國家開始改革開放,想要派遣一批學生去美國學習新的科學技術。但是當時GRE和TOEFL的標準考試在中國還沒有開始,因此美國大學在招收中國學生的時候顧慮重重,簡單來說就是不肯收。這位華人教授給當時的副總理方毅寫信,信中建議將美國一些好的物理系研究院的大學聯繫起來,每年在中國舉行一次標準考試,根據考試的成績選拔學生去美國深造。得到肯定回復之後(後來得到了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這位教授向美國53所大學的物理系寫信邀請參加這個項目,並且請求各個大學免除申請費,因為當時的中國學生不可能兌換外匯。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他一次次說服自己的美國同事、朋友,這個項目最終成功了,並且延續了十年。就是著名的CUSPEA項目。這個項目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的物理學科骨幹,並且延伸到了化學,生物學科。在1985年這位教授還幫助中國設計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博士後制度。他積極推進了我國自然科學基金的設立,將同行評議引入科研經費的分配製度。這位教授還推動了中國很多物理科研中心的建設。除此之外還設置了給中國優秀高中生的大學入學獎學金和促進兩岸本科生科研交流的」君政獎學金「 。

這位教授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叫做李政道。如果他的故事大家還是有所耳聞,只是不了解細節的話,下面這個故事也許知道的人就沒有那麼多了,如果不是從親歷者那裡聽說,我也完全不會相信。

這位華人教授也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從WG結束後,1979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里,他幾乎每次都要回一次中國,幫助大陸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學科的建立和發展。這幾乎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一開始把儀器的設計圖紙提供給大陸的實驗室,幫助建立儀器,到後面親自幾天不眠不休調試儀器(當時他已獲諾貝爾獎)。後來發現光有儀器還不行,他就發掘了大陸的年輕人去美國進修,從頭培養,並且將他們送去接受相關的儀器設計訓練,通過幾十年的時間在中國建起國際先進水平的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實驗室。他的學生又成為了我們的老師,繼續培養中國新一代的物理化學的科技人員。

可是這位教授的故事就淹沒在歲月里了。為什麼?因為他在1999年之後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他後來的一些言行也備受爭議。因為就像其他答主說的那樣,愛國是有層次的,是一圈一圈的,他的成長和背景決定了他的立場。這個立場也許是我們的對面。他愛的那個國也許只是最最外層的一圈,但是他的大陸的學科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沒有宣傳,也會通過口耳相傳傳遞下去。

我講這兩個故事是為什麼呢?我只是想說海外華人的愛國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口頭的空話。有的時候他們的付出和貢獻不是親歷者,完全沒有辦法想像。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到今天,很多情況下,海外華人的貢獻是不可取代的,我知道的故事也遠遠不只是這兩個。可是因為種種可以理解的原因,這些貢獻多數情況下國家都沒有宣傳,也不能宣傳。很多情況下他們自己也不希望宣傳。可是只要在春晚聽到一聲「海外僑胞」,他們就覺得足夠了。也許我們在外面會遇到一些為生計所迫不那麼好的華人,可是我們該記住怎樣的人,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2017.01.10補充

最近恰好看到一篇文章: 種豆得瓜:李政道和中國互聯網的誕生。和大家分享:

種豆得瓜:李政道和中國互聯網的誕生-微眾圈


我想,一定有那麼一些人移民海外後,既不那麼刻意強調自己華人的身份特徵,也不怎麼跟國內發生聯繫,只顧著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樣的人,我們會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嗎?

移民海外、跟國內聯繫比較密切的人當中,有一些顯得不那麼愛國的,我們貼上個標籤:白眼狼。也有一些相對比較愛國的,我們好奇地問,為什麼既然那麼愛國為什麼不留在國內和我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呢?

我喜歡拿國內的情況類比,這樣容易理解一點。

比方說,很多廣西人,來到廣東工作,生活,很多年以後,不少人落戶廣東,一家人都在廣東,他甚至都很少回廣西了,不過還有不少親戚朋友留在廣西。

有的人,很堅定,生是廣西人,死是廣西鬼,出來就是賺點錢,以後一定回老家。
有的人,和家鄉聯繫得比較緊密,甚至很積極地給家鄉捐款,或者把生意拓展回家鄉。
有的人,不是很喜歡跟老鄉來往,他們甚至說話的口音都廣東化了,他們並不是在刻意淡化自己的廣西人身份,生活很艱難的好吧……
甚至有的人,在廣西度過的童年時光並不那麼美妙,他一直努力奮鬥,就是為了不用回去那個不那麼愉快的地方。

誰來給這些人貼個標籤?

廣西人去廣東,安徽人去上海、江蘇,河北人去京津。大家無非想過更好的生活而已。

有的人出國,移民。最主要的,不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

愛不愛國,坦白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A.昨天看到一條微博:

看了江寧公安這條微博,突然想起自己的經歷。去年我被某個人持續騷擾,她堅持每天用不同小號發血腥屍體圖片謾罵我。我決定走法律途徑,於是趁回國時到派出所報案。民警沒辦法立案,解釋了半天大意是微博的內容沒有法律效力,要我先自行到公安局公證處做證據保全。於是我打車到公安局,花了500塊錢做個證據公證,然後趕回派出所。這時民警才開始填資料,然後突然發現我是境外居民,說我沒有報備居住什麼的。這我才知道移民海外的人即便回自己父母家住也要向轄區報備,於是我被民警先依法罰款了200塊。

罰完款後民警說還是沒辦法立案,因為這夠不上恐嚇,讓我走民事途徑去。我找了個律師研究了半天,考慮到小號一般沒有用戶信息,所以給新浪寄了律師函要求提供IP地址等信息,然後再去電訊公司調實名信息。一個月後新浪回復了我說不能提供,要我先告這個人,並把新浪列為共同被告才可以。律師說起訴必須要「有明確的被告」,意思就是說我不能告一個沒有身份信息的匿名用戶,我必須自行取證找出這個人。

忙了半天最後還是成死循環,要告這個人我得先有實名信息,要有實名信息我得有IP地址,要得到IP地址必須要先告這個人,而警察也不願意立案,也就說依法我根本不可能。當然,最後我還是花錢通過「體制內特殊途徑」得到了這個人的身份,正當我摩拳擦掌準備告她時,我被新浪封號了。忙了半天回到原點,我又得先證明我就是「被封號的我」。我決定放棄,因為已經花了幾千塊,而律師說整個流程走完還得一年半載,實在耗不起。

殘疾老太擺氣槍攤掙錢被判三年,權貴二代當街掏真槍嚇人卻只緩刑。你說這是現實,好吧沒辦法,畢竟是權貴,確實只能認了。但成千上萬的普通網民每天承受各種恐嚇謾罵,想依法維權都不可能時,而一個小小的基層民警網紅,可以越過重重障礙,截圖當證據直接交給「該管的人」,把罵他的網民迅速地「依法治理」,你就該明白即便不是權貴的普通公職人員,也享有更平等的「法治」。某某前天新年致辭說了,2017年依法治國要提檔加速,我很期待,請大家坐穩了。

以上內容轉自新浪微博用戶擺渡豚阿兜。

-----------------------------------------

B.聽說歐洲挺亂,如果依我看,移民歐洲的是可以回來了:)

不過呢......就象我,作為男裝設計師,所謂的「時尚」從業者,我喜歡上海。
啥?讓我搬到上海發展?了無根基,有家有口的,搬過去生活質量會掉一大截。
搬過去的未來或許很好,我還是先顧好當下吧,實際點。

...............................................................
私人諮詢請用值乎,或在公眾號問(公眾號不會隨時在線)
事多太忙,能答盡量。知乎一般不回純私人問題,除非心情好


你愛你的家鄉郴州,你怎麼不回郴州工作?

你愛你的媽媽,你怎麼不回到媽媽身邊,聽媽媽的話,去她的單位工作?

你愛吃黃燜雞米飯,怎麼不去自己開一家黃燜雞米飯的飯館?

你愛聽郭德綱,喜歡在公開場合講郭德綱的段子,那你為什麼不去拜他為師,去跟他說相聲?

為什麼人們總是把「愛」這個字,定義得如此狹隘?愛就要付出一切,愛就要奉獻一生,愛就要矢志不渝?

除了你爸媽,你的愛人,你的子女,對其他的愛也如此苛責?請你不要褻瀆了這份感情,因為除了你對親人和愛人,其他的愛都永遠是自私的,毫無例外。

還有,任何嘴上說愛得天長地久,矢志不渝,背叛了就天打五雷轟的人,基本都是人渣。


以一個女生的視角答下這題。

我一直是很愛很愛國的,和美國朋友說起我長大的地方,永遠都是一臉驕傲。我想念春節的煙花,中秋的月餅,熱鬧的家宴,和早上熱氣騰騰的小餛飩。念本科的時候都是掰著手指頭算畢業時間想著馬上就能畢業回國了。幻想著自己在光鮮亮麗的高級寫字樓上班,下班回到高級公寓的生活。大三那年暑假我回國實習了三個月。知名外企,樓下就是各大奢侈品店。讓我體驗了高級寫字樓,卻沒有體驗到高級公寓。

我的工資能負擔的公寓,只有破舊的老公房。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間,好聲好氣地和房東聊了半小時,給我降了五百塊。多少平米我不知道。開門就是過道。過道上擺了一個煤氣灶,姑且稱為廚房。過道上還有一個水槽,洗菜和洗衣服都在那裡。卧室放了一個柜子一個雙人床,剩下的空間,走兩步路手都容易甩到牆壁。從來沒有在房子里拍過照,翻了翻手機有一張當時拍樓下的貓留下的窗外的照片。

上了兩星期班,發現沒錢吃飯了,打電話和爸媽要,爸爸得意地說看吧花那麼多錢給你讀書到頭來還不是要靠我養。

部門有文件需要地區總管簽字,拿去找他的秘書,秘書白我一眼用上海話說沒看到我在忙啊搞來搞去就你們部門事情最多。後來在上廁所的時候想起來掉了兩滴眼淚,又趕緊把化掉的睫毛膏擦掉想想自己不是所向披靡嗎怎麼為這點小事變成躲在廁所抹眼淚的小白兔了。

下班的時候等電梯遇到了總管秘書,她看了一眼我媽給我的限量版LV,滿臉堆笑跟我說路上小心。之後找她遞文件都是和和氣氣偶爾聊聊明星八卦。

有一天坐地鐵,一個滿身是汗的胖子上車前摸了我的大腿一把,上車後便貼到了我身上,我假裝要下車走到了門邊,他跟過來從背後把我擠到了門上,兩隻手從我腦袋兩側伸過搭到門上讓我動彈不得,下體貼著我的套裝裙開始摩擦。我回頭看了他一眼,再看看他背後不太擁擠的車廂,大聲說,先生,麻煩你靠後一點好嗎。旁邊的人群抬頭好奇地看了一眼,又低頭看各自的手機。他沒有後退。我只好在門開了以後下車排隊等下一班。

兩年後我在同一家公司的美國總部實習,幾乎是一摸一樣的職位。工作環境完全不同,感覺自己的閃光點全部被挖掘,被讚許。沒有人因為我是實習生而對我的意見不屑一顧,會議快結束的時候老闆會停下來說都沒有給你機會說話,這件事你怎麼看。穿衣打扮不再有壓力,背著五十刀的雙肩包裝著電腦右肩膀也不會酸了。感覺不需要把名牌掛在身上才會被尊重。

房租在工資中占的比例一下子小了很多,不用再問爸媽要錢了。每個月有一點點餘額,存起來可以負擔定期旅遊。

說這麼多不是說國內不好。只是國內的工作環境對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不太友好。特別是年輕女性。

你問我以後會回國嗎。答案一定是會。可是不是現在,是在我不再年輕的時候吧。

-------------------------------------------
5/31/17更

評論里有些沒有看全文就有點不高興了的朋友們,我在這裡給你們總結一下:

小女才疏學淺又忍不住自視清高,想要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在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在外面打打怪再回來。 讓你們見笑了。


海外留學人為什麼更愛國?
以前也困惑,來到國外留學了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想得很明白了。一句話說是「權利和義務」。我覺得有些回答比較偏激,其實大可不必,換成你,也會是一樣的情況。

首先是義務。在國內我是納稅人,每個月都交著大量的稅金來養活國家機關。但是我卻遭受著霧霾,飲食,教育不公平等諸多體制問題。因為我是納稅人,所以我有權利來控訴遭受的不公平。但是在國外,我卻不會體會到這些問題。例如這段時間的華北霧霾,國內朋友圈裡都是各種聲討的帖子,但是在國外我卻一點感覺也沒有。一句話,我既不用向國家納稅,也不用遭受國內的各種問題,所以我不會心生不滿。

然後是權利。身處異鄉,背後最大的依靠除了家人,就是國家。可以說,國家強則海外國人腰板就硬。國家的實力強大了,在國外的華人受的欺負就會相對少一些。例如地震等重大災害前,國家大使館給力,僑胞就能更快得救,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享受這些權利時,並沒有向中國納稅哦。所以說,我相當於是在無償的享受這些。

綜上所述,我不用向國家納稅,不用遭受國內的各種問題,卻可以無償的享受國家對我的支持——所以我當然會更愛國。no pain,只有gain。

所以不用太偏激,換成誰都是差不多一樣的情況。本身這也沒有什麼對錯,平常心來看就好了。


看了一下,不少答案很有些玩世不恭。我現在在歐洲暫居,接觸過不少海外華人,可以說各人不回國的情況並不一樣。
在此不說老華僑,只說近20年出國的這批人。一部分是國內生存狀態不好,如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凋敝時,恰好有親人在國外,所以出國投奔,打工掙錢。還有一部分就是留學後在當地找到工作,暫時留了下。後者選擇入籍的比例越來越少,我所認識的絕大部分人都保留中國國籍。
這兩類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想回國沒那麼容易。
出國勞務的就不說了,在這邊藍領工作可享有較高社會福利,回國幹什麼工作才能有同樣生活水平?國內需要從海外歸來的中餐館廚師和普通工人嗎?而且這邊的一些中餐館廚師,國內根本沒有就業資格,水平也根本夠不著國內廚師。如果已經有了孩子,還要考慮家庭。35歲以上的人重新開始找工作很容易嗎?
國內留學生太多,所以回國也不好找工作,最好畢業了先在國外工作,積累點工作經驗。有些人讀完書就二十七八了,工作幾年也就三十五六了。
國內20年來發展速度多快?房價上漲多快?有些行業的工作崗位,只有北上廣深才有,回去了買得起房嗎?在國外普通白領也不是多有錢,一些崗位收入比國內多不了多少。再者和國內社會和職場脫節至少10來年,回國一次覺得自己人在國外都待傻了的人不在少數。關鍵國內用人單位可能也是這麼看這些人的。此外,戶口怎麼辦?這麼多年國內沒有交過醫保社保,退休養老怎麼辦?很多人父母在國內,自己一個人在國外生活,不是不想回去,而是貿然回去了很尷尬,工作和生活全是未知數。
所以不要把回不回國與愛不愛國相聯繫,搞道德綁架。有這種傾向的人估計很多沒出過國吧。就算在西歐,並不是什麼都好,不少地方還不如中國。在海外生活,不是說掙大錢享清福去了,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普通的工作生活狀態,有好有壞,要從個人生存的角度做權衡。
海外華人愛國和遊子思鄉一個道理,就不展開說了。而且他們既然看到國內的進步,當然也更能看清國內的問題。他們對國內的問題並不是視而不見,批評的聲音也不是沒有。但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內的大眾傳媒上看不到。當然,批評也是愛國。有些人對海外華人的刻板印象來自媒體,這是偏離實際情況的。
總之,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人和事,不要急著扣帽子,下結論,請先去試著了解。

~看了下評論中的一些爭論,再多說兩句:

愛不愛國和在不在中國生活沒有必然聯繫。「不愛國」這個帽子最好扣給貪官、不貪但也不辦事兒的庸官,不貪、也辦事兒但是對群主態度蠻橫的公務員,還有生產銷售有毒食品的黑心商家,污染環境不思治理的企業個人。絕大多數海外華人(入籍)華僑(長居但未入籍)看到中國越來越好,高興是發自內心的。至於人家當初為什麼出國,沒有必要作道德評判。


社會認同理論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華人出國後會逐漸形成兩種模式:

1. 極其愛國,變身中國腦殘粉型。

2. 天朝傻逼,我TM再也不回去了型。

當然介於兩者之間,辨證的去思考這個問題的人也有。

原因:

From 《組織行為學》。。。


正好是海外華人,是中國駐美大使館09年的東北地區「優秀年輕華人代表」(對華人和留學生社區有突出貢獻--獎勵日曆一本,感謝信一封。。。) 同時恰好還是前美軍,著名的被「自干五」。 :-P

聽起來很違和哈?

所以也結合以前回答過的片段說說這個問題。

1. 遷徙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跨國遷徙。因為雖然現在全球化下資本可以隨意流動(相對),但是人員則被國籍法等各種方式束縛。 而越現代化國家,對本國公民和永居的保護越系統。(這可以看歐美等國對本國公民綠卡的福利待遇和留學生的,同樣中國對本國公民的福利待遇和對外國人的,簡單一個例子,我拿著美國護照回國,住小酒店人家是不敢要的,自由?)那麼一旦遷徙完成,再次轉換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換句話說,一個合法留學生變移民需要F1簽證 (4-10年,本科到博士甚至更久)H1B6年,綠卡排期N年,然後入籍(永久綠卡後)2年。最快的婚姻綠卡也是結婚後2年也才可以申請。 也就是說,一個留學生如果決定留下,他要付出10-15年左右的黃金年齡。 一旦放棄這些再次遷徙就等於這些時間全部放棄,且需要再走一遍中國的相應手續。 這個搞定了是不是就該退休了? :-P 事實上,中國這些年引進優秀華人(千青,長江學者)的前提也恰好是秒搞定上面說的遷徙成本(簽證,戶口,子女入學,醫療)然後嘩嘩的吸引了很多人回國。 問題在於美國一國就400萬華人,全世界大概有2000-4000萬華人。用這2000人的方式去搞明顯不可能啊。 說不好聽的,如果我沒飯吃了,只要我不吸毒不犯罪,美國老兵事務處就會想法給我個工作和飯。 我在中國的話,凍餓死街頭有人會管不? (美國大使館也許)

2. 「愛國」和「愛政體」或「愛文化」不是一回事。

鄙視搶沙發的曾經用過一個圖,表達所謂「愛國」的涵蓋。

這裡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朋友非常不清楚日韓,台灣,港澳,新加坡/馬來等國家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 「政體——國家——民族——文化」

一個國家的擴張是需要有不同的層次的。最外層是認同共同的文化,如東亞的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中的越南。
中國如果需要得到更多認同就需要提升他們的文化認同感(主體為廣義儒家文化);第二層是民族,主要是海外的華人以及海外華人佔主體(經濟或者人口),需要用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來凝聚他們。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也許這一目標應該包括新加坡,不過對他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文化認同感;第三個層面就是國家的認同感。即需要認同文化、民族、國家,但可以有不同的政體。代表就是香港、澳門。第四個層面就是需要要政體上也得到統一。這就是中國大陸。

從現在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外對於華人的要求實際上還是在爭取民族(廣義中華民族)和文化認同,至於國家和政權/政體,則是擱置爭議階段。相反,中國大陸的討論者則是把民族和文化認同強行等於國家乃至政體認同的。 即愛國就必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體服務,為中國國家利益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各種討論里的對海外華人乃至留學生的敵視。只要他們可能留在國外移民,就各種帽子一起飛。 這實際上和PRC的海外政策背道而馳的。君不見各種撤僑行動中,只要有位置,管你什麼國籍,所有能說中國話乃至有中國血統的一起救走?還不止一次? 那麼按一些人的觀點,既然他們不是中國國籍,憑什麼救啊? 這就是too young sometimes naive了。

事實上,海外華人自身也是分裂的,尤其在文化和民族認同感上,各國華人里都不缺洗白黨,恨不得把自己這身黃皮換掉,如果換不掉就靠嫁閨女來當「上等人」,自身也拚命和中華文化切割。 相反,也有文化民族認同黨(例如我),來美近20年沒英文名(雖然自身Xiangxi讓大多數美國人看了都是WTF,然後我給丫頭起名Xingyi,繼續坑他們)讀了漢語語言學碩士,十幾年不斷的儘力幫助留學生和華人社區順便撕撕融入黨的臉。 :-) 但我在文化認同中華文化的同時政權認同上是很輕鬆的為美國政府服務的。

所以說,當你說「愛國」的時候,記得問一句,你是愛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家(廣義中國,僅限大陸台灣),愛民族(廣義華人血統認同)還是愛文化(中華文化認同,例如我不過聖誕節,但是春節必請假在家),不搞清楚了,你的問題就會串的離譜。

噢,對了,順便說一句與其說華人不愛國,不如問問歷史上各政權對華人做了什麼?

與這些年某些擠破腦門撕護照,蹲大獄,就為了混個外國戶口的人相比。 大部分海外華人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老移民,因為某種原因在國內過不下去了(經濟或者政治的),沒辦法通過偷渡等方式來到國外。 而另外一種是新移民,就是因為某種才能出國學習/工作,後來適應了這邊的環境並有了相對國內來說更好的人脈因此留下。 這些人和那些故意試圖洗白自己,要做「純正」外國人的香蕉們不同。通過教育傳統很多地方甚至比國內更好的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 在國內拚命讀四六級的同時,這些新老移民的孩子反而在讀「人之初,性本善」和「禮儀廉恥」。而且雖然身在他鄉,很多人甚至沒有見過祖先所在的故土。但是每當祖國有難,華人往往破家供給。從同盟會到抗日,到改革開放,到汶川地震,到08奧運,一直不變。論捐款,海外華人抗日時候的數量之大,世所罕見; 很多南洋子弟也毅然回歸故土,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論情感,08年150萬華人華僑上街對抗西方不實宣傳,為祖國正名。 即使換來的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對中國人工作居留權的嚴卡也無怨無悔。

而海外華人從祖國那裡得到了什麼?拿南洋華人為例。

道光時期, 荷蘭殖民當局和當地土著,在爪哇馬達維亞一帶,一口氣殺了一萬多華人,丟屍水中。溪瀑為之一紅。是為紅河溪慘案,得知這個消息。兩廣衙門上奏,純皇帝批的大概是……天朝棄民,背棄祖宗廬墓,遭此報純屬咎由自取,天朝概不聞問…

自此以後,無論清朝,民國,PRC,對待海外華人和道光時期並無太大區別。(近10年才有所好轉)

海外華人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捐款捐物,換來的是越南,印尼對華人迫害時候祖國(注意看註解)的袖手旁觀和口頭抗議。 即使如此, 在南洋殖民地當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強行關閉華文學校的風潮當中,華僑青年仍穿著白襯衣,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舉著汽油瓶和武裝到了牙齒的殖民地軍隊對抗直到最後一個人。 要知道,華人大多數時候在南洋地區承擔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當局的稅收。而尊重教育的傳統使得一批批的華校培養出一批批知道自己根在那裡,說中文,行中國禮節,同樣勤勞善良的後代出來。 而當地土著一直眼紅華人的經濟成就。他們整天嚼著檳榔,喝著牛奶冰沙。懶洋洋的躺在各處曬太陽地時候。華人們在稻田。在種植園,在橡膠林,在小工廠里拚命工作。在和氣的做著買賣,在拚命的節省家產。他們卻認為是華人擠佔了他們的地位,剝奪了他們的財富。而白人,卻有意無意的在鼓動這一點!可以說是華人用自己地勤勞,供養著這些整天曬太陽嚼檳榔的土著。但是換來的卻是他們的白刃相加!隨著1965年的蘇哈托泗水大屠殺,30萬華人橫屍,不少有影響力的社團整個被滅絕。隨著美國勢力幾乎同期介入印度支那,華人龍堂社團的總負責人被投入監獄,引渡到美國之後判處了二百七十五年的徒刑。竹網龍堂,作為南洋華人的整體組織,才真正壽終正寢。真是可惜了那些數百年前背井離鄉,以一雙手經營起這麼大一份家當,幾乎將環南洋變成華人勢力圈的遊子們的數百年的血淚! 今天中國在為越南和南海周邊小國騷擾頭痛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然支持一把海外華人的結果呢? 難道對於國內的官員來說,海外華人就是需要投資時候的提款機么? (很多人把這句話當成了PRC的官員,其實從典當功名到斂財求報效,清朝和民國乾的事情比PRC噁心多了,如果真說實打實的返利,反而還是TG做的最好。。。相對的)

這裡註解一下:這裡的祖國是廣義中國,政體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

再附加一下:實際上195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海外華人的中國國籍身份並不明確(從清朝到民國都是血統論承認華人的中國國籍的,雖然他們是否懂現代意義上的國際定義還兩說,例如李鴻章在秘魯華人事件的交涉里就咬定的是華人中國國籍身份,也被歐洲所認同,也因為這個傳統,海外華人一直有祖國(注意不是政權)認同,興中會,同盟會才有那麼多海外捐款,而抗日時候才有那麼多南洋子弟回國報效),而1955年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亞非會議中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宣布中國不再承認雙重國籍,取消承認生長在他國海外華人的中國國籍。這是從滿清到民國都沒有過的事情,海外華人,尤其是南洋華人突然發現有個代表廣義中國的政權不再承認他們的聯繫了(即使歷史上他們為這個祖國--不是政權付出了如此之多),而另一個至少口頭還承認,他們怎麼想?這也是65年屠殺時很多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信任最後導致悲劇的重要原因原因之一。當然,炮黨那邊更無恥,正如知乎群友底下說的,南洋華人捐款送人大頭都是你校長拿了,華人挨砍你的雅加達之虎在日記上呢吧(鄙視)。不僅自己不作為,還干擾了PRC的有限作為(PRC屬於55年後自縛手腳了),所以說信民國的不是沒腦子就是不看歷史。但無論那頭,南洋華人在為廣義祖國(無論哪個政權)付出巨大犧牲後被歷史性拋棄怎麼看都是一個悲劇。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一直以為中國應該展現原來的文化包容性。 而我對愛中華民族/或者評價愛國的標準是:認同中華文化,尊重中國統一,希望中國(廣義)強盛富強,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人,無論政見如何,宗教信仰如何,身在何方,即為中華民族之成員。

僅此而已。

最後說一句啊,其實題主的問題就是一個帽子,

既然是帽子,其實和被扣者本人住哪裡並無太大關係。 總不能,

今晚月亮好美啊!

你說美咋不去月亮上住呢? 。。。。

其次, 說這個的人其實和白左沒太大區別,都是找個高地,然後居高臨下的高處不勝寒。


同學,對在中國國內的人你說他們不了解國外情況, 對在外國人的你說他們不了解中國情況,對出國留學工作的你說中國這麼好咋不回來呢,對出國後回來的你說一定是國外混不下去的才回來,對反覆出國的是,你看,還是在中國呆不下去才走的。。。同學你是啥? 全能神么?

------------突然想起來的分割線---------------

上面說到文化民族認同,13年曾有個事情,阿根廷華人超市被打砸搶燒的情況一直屢禁不絕。 13年年底的時候,阿根廷因為經濟不振, 搶劫華人尤其兇殘。並有華人店主在被搶劫後絕望自焚的事件。 暴民在「臉書」(facebook)上公開發出號召,稱在12 月20日計劃全阿根廷境內洗劫各大中國超市,好過個好聖誕,並得到了數萬支持。 為此美國加拿大華人得知後做了幾個事情:1。向阿根廷駐美國和加拿大大使館打電話質詢,施加壓力。 2。聯繫華人媒體在華人區進行傳播。 並號召其他國家華人動員起來質詢阿根廷駐本國使館。 3。在FB工作的華人工程師向FB進行舉報(違反FB的活動要求)。 4。對受害華人進行捐款援助。

此事後來也被中國大陸媒體所報道,為此中國公安部代表(副部長級別)率團去了阿根廷,與阿國公安部門就哄搶事件及華人華僑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共商對策。 阿根廷在聖誕節前緊急增派部隊警察駐守華人超市。

同時FB活動最後被封禁,理由是鼓吹暴力。

------------引述的分割線---------------------

引述新加坡符兮同學的新加坡華人情況:

「人在新加坡,對南洋華人演變了解過些。新加坡成立前這邊的華人主體是說中文,認同中華文化。他們不區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許是落葉歸根吧,對故土是非常熱愛的。抗戰時期也捐了很多物資和資金回國。其中有些人非常出名,譬如陳嘉庚,李光前等人,早年國內條件艱苦,來南洋打工,後來發達了就開始回報祖國。陳嘉庚在大陸辦了很多學校,最出名的當屬廈門大學。
早年的新加坡以李光耀為首的說英語崇尚西方的華人很少,主體是向著中國,認同中華文化的傳統華人。這些傳統華人在南洋辦了很多華語學校,繼續弘揚傳統文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前身南洋大學就是海外第一所中文授課的大學,據說當年建校時經費不夠,從香蕉園主到紅燈區妓女、黃包車夫都集資贊助過。一開始就按照高標準辦學,第一任校長是林語堂先生,不過後來鬧出了些不和。不過很可惜這所學校現在徹頭徹尾的是西式教學,除了國內來的市長班、校長班很難有中文授課的了。
新中國的成立給這邊華人很大鼓舞,這邊也發展出了很多GCD員。後來隨著以李光耀為首的親西派華人被扶持壯大起來,兩方開始白熱化競爭,五十年代時候中國取消了雙重國籍政策,讓這些華人一下子沒了歸屬,不知何去何從,再加上傳統華人善於經商,政治手段不多,逐漸李光耀佔上風了。以前的南洋大學就是這邊GCD的活動據點,我在那兒讀書的時候住過一個校外的學生公寓,公寓最初就是就是李光耀為打壓GCD給部隊建的,只不過現在這些傳統華人在新加坡消失殆盡,就改成學生公寓了,南洋大學的發起人陳六使也被李光耀開除了國籍,成了無國籍人。
其他國家的華人發展狀況大致相似,不過在印尼、泰國等國的華人為了自保更融入當地,說當地語言了。在外面的華人政治地位一般不高,我聽說馬來西亞政府規定馬來人可以免費送多少畝棕櫚地,基本可以保證生活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就沒有,他們有些甚至還要為能上華校而抗議。
反正我是很嘆息這段歷史的,如果中國早期妥善處理跟這些華人的關係,給他們一個歸屬感,我覺得也許現在南海局勢會好很多。」


我曾在春節回家的飛機上聽到這樣一段對話。是一個在巴塞羅那的青田人和幾個妹子說的。
他問妹子哪兒的人,怎麼在巴塞春節飛回去。
一個妹子說是杭州的,來巴塞羅那玩呢,回家過春節。
他就順便說起自己家鄉現在在弄一個和西班牙有關的貿易吧,自己長居巴塞,正在參與這個生意,又說起西班牙經濟不好,國內是越來越好了。
聊了一陣,說起想家,那個妹子問他你老說國內好,那回來呀,歐洲又亂。
那個青田人就嘆了一句說:「出來太多年,回不去了。」

很多人以為回國只是坐一趟飛機的事情,殊不知中國變化的有多快。05年前出國的人,他們現在有幾個是適應國內的全面互聯網生活的?我們出門不帶錢帶手機,平時刷微博知乎和微信。我10年出國的朋友,現在連微博都沒有,微信半年更新一次,人在劍橋讀軟體工程的,回來要做互聯網工作的。他還是要回國的,都已經脫節成這樣,何況那些知識水平本來就不高,出國開餐館開了十幾二十年,對國內的生活認知還停留在2000年左右。
我義大利的親戚們都知道中國現在發展的快,基建好。上次在羅馬和幾個叔叔阿姨吃飯,一個叔叔說自己親戚要來這邊玩,他說有個p好玩啊,這邊破破爛爛,和國內沒得比。
但那又怎樣,回得來嗎?回來做什麼。做生意?用20年前那套方式還是用歐洲的方式。行不通了。
時代變了。歐洲是個不會變的社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許都差不多。但中國,根本不是以十年來計數的,差了一年就翻了一個天。然而這些,二十年前掙扎著出國求生存的人,又怎麼會知道?那時候的歐洲對於中國確實無異於撈金或生活的天堂。

面對命運和時代,大家都是凡人,有些事實在有心無力。
很多人,並不想為什麼國家大義付出一生,他們只想活下去,活得好一點而已。


更新一下。
不一一回復解釋為毛舉互聯網的例子。
所謂脫節,最直觀的就是從社交上。出國1年,和5年,10年,和國內朋友的聯繫就不會再那麼緊密。我出國一年多,和國內的聯繫還算頻繁,因為我非常確定我是要回國的,我無論如何都不會留在法國,我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然後回國做更好的甜點,這是我出國前就非常堅定的事情。但這期間我仍然錯過了三個好友的婚禮,兩個姐妹的小孩酒席。
你在國內的時候可能這些東西都是虛的,參加只是個人情。
然而人之間的感情,很多就是這些現實的互動聯繫在一起的。現在通過什麼聯繫最方便,不就是互聯網嗎?難道你天天打國際長途挨家挨戶問好嗎?
那在國外的時間久了之後呢?你的微信回復的人越來越少,微博也逐漸覺得那些時事熱點很遙遠,你facebook上的朋友越來越多,每天和外國人打交道做生意或上課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地,你的生活工作重心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國外。
這時候也許你已經30-35出頭了。
此時你想回國,會不會考慮到該如何重新在國內建立我的生活圈,我的工作圈。

互聯網只是圈子的一個縮影。用微信誰不會,刷微博或支付寶誰不會,但這些後面都是人,都是生活,都是信息。你微信上一個可聊點有用信息的人沒有的話,你發著微信給騰訊刷流量嗎?
一個能力普通的人一生很難無數次重建自己的圈子,因為那是成本很高很辛苦的。這是為什麼很多人想過回家,但最後沒有回來的原因。圈子不僅僅代表社交,還有工作,人脈,信息各種。
牛逼的人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全世界為你打開大門了,你愛去哪去哪。


有人因為工作原因北漂所以他們不愛自己的家鄉?

有人提到入籍問題。想想在北京有北京戶口和沒北京戶口差別有多大,這還是同一個國家。


出國以前,一個人所看到的國一般包含以下內容——新聞聯播、貪污受賄、豆腐渣工程、貧富差距、中高考、網路管制、國人低素質、地溝油、霧霾(過去的沙塵暴),等等。

出國以後,一個人所看到的國一般從以下方面反映出來——想念美食、傳統美德、歷史文化、對中文的親切、對親人朋友的思念、被異族排斥的不滿、對異國政治的不滿、對政策法規的不滿、對後盾(祖國)不給力時的失望和對後盾給力時候的驕傲,等等。

海外華人並不等於移民華人,有很多人只是出來學習深造,或者是訪問交流,此外即便是移民華人也不等於不愛國華人。

出來之後,人的眼界不同了,對「國」的理解定義也更廣泛了。此外,出國的人往往對國家的包容程度也更高了,之所以更包容,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其他國家的不合理之處以及相比之下我們國內的合理之處,亦或者是兩邊都不合理之處,因而不會無腦憤青了。

最後我希望能夠告訴大家一點——如果真有天堂,絕不會有人站在天堂告訴你說天堂有半點不好。我相信華人在海外所受到的每一份禮遇都會成為他們讚美別國的理由;而華人在海外所經受的每一份挫折和不公也都必然會成為他們懷念祖國的理由。

因此,他們當中不愛國的,會很直白的告訴你;他們當中愛國的,也會很直白的告訴你。

至於最終回不回國——那也要看哪裡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自己更適應哪裡的生活不是嗎?切記,每個人的區別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有的人一天都不願意待在國外;同時也有的人一天都不願意待在國內。

其實,每個人都做了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

PS:附之前的中美回答一枚,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中美對比——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國外(發達國家)比國內好? - 韓東燃的回答 - 知乎


對所謂當下海外華人愛國的看法,引用丁學良教授的話:
「在這些人的『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下面,其實有一種深層的、不易被人覺察的自私心理。他們只願意享受中國『國家強大、原子彈、國際地位』這些國際實力方面給他們這樣的中國人——已經成為他國公民,定居西方,但仍被白種人看作中國人——所能夠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亦即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和面子。但是,他們本身卻絲毫不願意承受普通中國老百姓為支撐國家的實力所承受的可怕負擔和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尤其在道德上不能接受的是:每當普通的中國老百姓在可怕的負擔和代價的重壓下發出呻吟和微弱的抗議聲的時候,這些海外的愛國主義者還要大加指責。」


愛國不代表不愛自己啊,如果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和發展機會才叫做愛國的話,那這國家有什麼愛的必要呢,國家是反過來應該給自己的國民創造更好的生活和發展機會的啊。國外條件比國內好,一線條件比二三線好,這是事實,尤其對於從事科研和前沿行業的人來說更是這樣,人家苦讀快二十年書,去窮鄉僻壤當個最美鄉村教師,道德再高尚,產出畢竟比不上在條件更好的地方對全人類做貢獻。
不回國不代表就沒有愛國的方式了,以前朝鮮戰爭的時候就有華人從海外捐款捐物資,今天也有許多功成名就之後再回國創業的,帶回資本和新技術,也沒什麼不好的啊。


本人北京人,土生土長的二環以里衚衕里長大的北京大妞兒。
出國前在知名德企上班,有車有房有戶口。家裡並不是土豪,但也就跟每個北京土著一樣就算衣食無憂吧。
現在加入洋插隊的行列,目前生活在舊金山。幾點原因想出來:

1.北京空氣實在受不了。有時候真有點絕望。
2.國內社會壓力比較大,節奏很快,總是在比比比,我們為面子活著的時候比為自己活著的時候多。
3.確實大齡女青年婚戀壓力很大,我這種條件用我爸的話來說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不美不醜,不窮不富。真隨便找一個人瞎湊合吧又放不下身段,找一個又和我意又靠譜的還得愛我的也著實很難。
4.外國社會關係相對簡單一些,像我這種不愛拔尖兒不愛競爭,英文叫lay back 的性格,在外國可以過的稍微舒服一點兒。
5.外國人相對比較直接簡單,不用每天假惺惺的活著。他們也不大會用背什麼包,穿什麼牌子衣服,開什麼車來給人分個三六九等。只要你nice ,有趣,大大方方的,就會招人喜歡。


當然外國遠比不上國內熱鬧和方便,繁華程度和現代化程度也比國內差了不少,這裡真正的好朋友也很少。所以鄉愁還是很濃。有朝一日,還是會回去吧。。。祖國加油!


我從小長在北京,15歲隨父母移民加拿大,拿楓葉卡,但直到目前仍然保留中國國籍。暑假經常會回北京。坦白的說,我出國以後的這段時間中國進步飛速。我剛出國的時候還覺得信用卡刷遍天下好帥哦,結果過了幾年中國移動支付就起來了。但綜合來講,我覺得(對我來說)北京(其它城市不了解)的生活體驗還是遠遠不如加拿大絕大部分城市。儘管我無比熱愛中國的歷史文化,但我不會選擇回國生活。以下這些是原因:

1.網路

我知道國內可以翻牆,但對於我這種給遊戲打補丁都特別費勁的電腦白痴來說太痛苦了。每次回國我都要到處找人問怎麼用翻牆軟體,還經常弄半天弄不好。能登facebook登不了youtube, 或者用google網速賊慢,或者每次都跳出來輪子的廣告。總之,上網很困難。有時候我回國乾脆就不用搜索引擎和國外社交軟體了,每天刷一下微博知乎和b站,其餘時間出去吃吃吃。至於百度,那玩意兒真的是給人用的嗎??

2.書籍

這個本來是五五開,中國看英文書不方便,國外看中文書不方便。但問題是......我想看的中文書絕大多數都可以在網上找到PDF掃描版,而相比之下英文書就難很多(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不過隨著日後中國打擊盜版力度加大,和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逐漸完善,這個差距估計會逐漸縮小。

3.飲食

我知道這個標題很奇怪,沒錯,我喜歡中餐,回國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到處吃吃吃。但是....我也喜歡西餐,而且喜歡自己做飯。在加拿大由於華人超市比較發達,我想買的中餐調料基本都能買到。可是在中國我很難買到質量好的黑胡椒和芝士,其它西餐慣用的調料也不太好找。我一些去中國住過的加拿大朋友也表示很頭疼這個問題。有時候在中國突然突發奇想想自己做西餐的時候,就會覺得很難過。不過也許有渠道,只是我不知道。如果有知道北京哪裡能買到好的黑胡椒和芝士的朋友還請告知。

4.交通

加拿大殘破老舊的地鐵一直被很多人吐槽。中國的地鐵建設也確實很高大上。但是對於一個從17歲開始開車的人來說,北京地鐵的體驗度真的太差了。有一次我傻傻的在早高峰的時候出門,在地鐵站差點被嚇尿了好嗎!這輩子沒有見過這麼多人,好不容易排隊排到前面,結果地鐵開門的時候裡面人是滿的,我根本不敢上去,後面的人還嫌我擋路拚命往前擠。最後我倉皇逃竄到外面打了滴滴,然後堵車堵的不行,很鬱悶。總之,習慣了開車以後,真的受不了擠地鐵。而國內由於考駕照難、買車貴、擁堵,這三項加起來使得私家車的體驗度大大打折。

5.空氣和食品安全

很多人詬病這兩項,但其實我沒什麼感覺。來到加拿大以後我確實再也不生病了,但是感覺是我體質發生了變化。因為我每次回國也不會生病,而且也不會像很多人反映的那樣感覺喉嚨不舒服。說實話,如果不看任何信息,單憑自己感覺的話,我對這兩個是根本沒什麼感覺的。但是周圍的人全在說北京空氣多差,北京的計程車司機聽到我在加拿大第一反應也是那兒空氣好,那我勉強把這兩個也算是理由吧。

6.娛樂

我唱歌調會飛到天上去,在不面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是不唱歌的,所以不喜歡去KTV。至於擼串么,雖然很好,但是沒它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其實在中國的時候我反而不擼串,出國以後大家都在想念這個,我才被感染的回國一定要擼串)。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的娛樂包括:周末開車去海邊、去國家公園野營、玩船。最近在考槍牌,以後也很想玩槍和打獵。而這些在北京都很困難。在北京呆久了我會很壓抑、抑鬱。

不過,我身邊大部分中國人對以上這些完全不感興趣,每天很痛苦的抱怨不能去KTV和擼串。好吧,只能說每個人愛好不同。

7.教育資源

雖然北京是中國教育資源最好的城市之一,有很多很好的大學,和完爆加拿大絕大部分甚至全部中學的「超級中學」。但即使對北京戶口而言,上它們的難度仍然太大了。如果我留在北京,和清華北大絕對是無緣的,上人大北航這種級別的恐怕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但是在加拿大我很輕鬆的上完了高中,然後最好的幾所大學基本上隨便挑。雖然加拿大任意一所大學的學生水平都會被清北完爆,但是師資力量、教育資源、交換生機會這些都不比清北差。享受著優質資源,還不用被身邊的學霸智商虐待,我覺得性價比要比北京的學校高太多。那麼如果我未來有生孩子,我的考慮也是一樣的。

8.冷漠

可能因為北京是大城市的原因。被人撞到沒有對不起,商場不給後面的人留門直接把門砸過來。人們從來都不笑。沒有禮貌。

9.護照

最近快被申根簽煩死了,估計我真的要換國籍了。


當然,國內也有很多比加拿大好的地方:

1.移動支付發達。其實在個人體驗上,這個真的只是少了一張卡的區別而已。甚至我覺得信用卡閃付比微信還要稍微方便那麼一點點。再加上還要帶公交卡,並不能做到一個手機出門。不過至少不用擔心丟信用卡了,丟公交卡補辦起來也比信用卡容易很多。

2.人工便宜:國內的外賣和快遞質量太好了。理髮、餐館也很好。總之一切涉及到人工成本的都很好。這些是我在加拿大最懷念國內的地方。

PS:似乎電子產品、車價、房價和化妝品之類的比加拿大貴。但這些我短住期間感覺不到。也沒有算過長期生活到底哪個成本高。

3.網上購物體驗度好。其實是2的變種,但是比較重要,所以單獨提一下。

4.街邊能買到煎餅

5.聽說北京的醫療比加拿大好?我自己沒怎麼體驗過,不評論了。不過加拿大公認在發達國家裡醫療是不錯的,預期壽命也非常高。所以至少不會太差吧。


但是以上這些,比起加拿大(對我而言)的好處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所以我未來不會考慮回中國生活,也不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回中國。但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它的發展對加拿大有很大好處,我也希望中國人能過上更有質量的生活,所以我希望中國能越變越好。

---------------------------------------------------------------------------------------------------------------------------------------------

有人質疑我被加拿大同化,不愛國。這麼回應一下吧,我喜歡加拿大的生活方式,但我覺得無論加拿大還是中國,都是現代工業文明生活方式的不同產物,而這兩種現代工業文明的變體里我更喜歡加拿大。但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不知道這些回答是不是可以佐證一下我並非被加拿大同化,也不是香蕉人:

為什麼西方哲學更偏重邏輯,而中國哲學更注重人文感性? - 知乎

如果說,歷史是強者撰寫的,那麼我們閱讀、理解、研究歷史,有什麼意義? - 知乎

《三國志》的真實性如何? - 知乎

近代的歷史學家是否更傾向於不以個人情感來解釋歷史? - 知乎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中國秦漢之後不是封建社會? - 知乎

引用一句最初源自德國,後來被海外華人反覆引用的話:

我在哪,中國就在哪。


誰告訴你海外華人都愛國的?平時看的都是CCAV和環球時報嗎?

別被騙了,睜開眼睛看看吧。國內給留居國外的中國老人補發退休金,就一個多倫多不知道炸出來多少老頭老太太……愛國?愛錢才是真的。海外華人愛錢的多,少有愛黨的;愛民族的多,少有愛黨國的;愛過去家鄉的多,少有愛現在的昏天黑地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吧。海外華人成分複雜得很,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少,很少,否則不值得這麼報道。遠的那些19世紀就來海外的華人不說了,中間的49年逃出來的各位爺不說了,近的某年拿一次性廣場綠卡的還是不說了,就說這幾年美國華人裡面拿AS6類別綠卡搞定身份的有多少?加拿大華人當中拿政庇的又有多少?練那些功得以留在海外的華人又有多少?

從中國近三十年出來的國人想不想愛國?非常想。但是國家不讓我們愛。為什麼?去趟中國駐外使領館就知道了。拿了加拿大護照之後想不想愛加拿大?不想也會想。為什麼?去趟加拿大駐上海領事館和駐香港簽證辦公室就知道了。

中國從來不缺愛也不缺鈣,有我們沒我們沒礙,對吧?


我們四五線城市的人移民去二三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移民去一線,一線移民去超一線,超一線移民去海外。選擇移民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自由和權利,這無可厚非。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和追求一個更自由、更安全、更舒適、收入更多的環境。這就是人們為什麼移民。

愛國這完全是另一個話題,任何第一代移民都會對自己的祖國依然保留強烈的認同感,中國經濟的崛起,我們軍力的崛起,中國大國地位的提升,作為第一代移民一定會因此而感到自豪。這種對這個國家的感情是我們從小到大建立的。小時候我們加入少先隊,加入共青團,一些的思想的烙印就在那,他不會因我們手中拿著什麼護照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問第一代移民的人,你是哪人,他基本上一定會說,我是中國人。歷史上也無數次在顯示海外僑胞、同胞在中華民族遇到困難時候的慷慨相助。大家隨便翻翻抗戰時間的歷史,東南亞的僑胞是我們主要的經濟援助方,它們都是移民了的人,但他們依然愛國。

但是,我前面說的是第一代移民,如果移民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他們對祖國的認同基本就要趨近於零了。隨便舉個例子,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把在美的日本裔的僑民都關在了集中營里,但集中營里的日本二代移民非常不服,他們紛紛要求參戰,雖然他們遭到了一代移民的父母親戚的阻止甚至咒罵,但他們依然要求出戰去維護美國的利益。也就有了後面超級牛逼的日裔442團,在歐洲戰場極其勇猛,獲得了7次總統嘉獎,要知道大名鼎鼎的101空降師也就才拿到了兩次,442團的傷亡率高達314%。

所以,其實我們愛哪或者愛誰跟我們來自哪其實沒啥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接受了誰的教育,誰的影響。


自干五+1,我不可能在這邊呆一輩子這個聊過很多遍,但是為什麼現在不回去?

不是不回去,而是回去幹什麼?全部拿我自己為例,以小看大吧。

問個問題哈,人愛國之前還是要吃飯的吧?這是最基本前提。問題在這沒停止,人要活的有最基本尊嚴吧?點其實就是這兩個,除非有孩子,否則為了所謂的環境之類的小事待在國外,口頭愛國他都未必做得到。至於純粹的想出國,出國之後就中國那啥的,我一律都是永遠有多遠你給我那啥多遠,不接觸,不了解,不想聊。

回到這兩個問題上來,吃飯其實不難,我就拿自己做比喻,我想做籃球,我也在做籃球,但是我以前學過也做過各種各樣的商業營銷所以我在國內簡歷拍桌子上隨時能「找到工作」。但然後那?

首先我對國內商業環境的理解非常淺,淺到道理我都懂就是實際運用絕對不好使,這個我清楚,公司也絕對清楚。我現在在這邊做一份商業計劃,貼近市場,利潤什麼樣不一定,至少能執行,能運作,我現在也在用這個掙點零花錢。

但是放到國內,就是一堆廢紙。實話就是這樣,一堆廢紙。調查,寫「作業」對我來說太輕鬆了,寫完了作業拿出來一看,領導當場就得呵呵,理論很漂亮,沒法執行。這裡是中國,不是澳洲,澳洲那一套拿出來想落地,沒門兒。

那麼,如果我這種學商的現在回國能做的其實就只有當翻譯,一邊學習中國市場實際怎麼運作,這兩年我最好的情況就是當秘書對吧?我回去能當秘書因為我簡歷裡面有一部分是business admin,很多人可能還拿不到這麼漂亮的位置,不託人不找關係更可能從某家公司職員做起。很多人國外待久了很煩這個東西,我自己算其中之一。不是因為我思想覺悟高,關係是會倒的,國外這玩意兒倒得太快,不敢靠。

我在國外呆了十幾年,回國給人當秘書,那麼我親朋好友的白眼肯定少不了吧?到什麼程度不知道,有老同學回去之後工作不錯但是達不到身邊人所謂「預期」,注意啊,不是說錢的問題,至少多數留學生對這個看的會淡一些,而是他的位置不夠漂亮,後來又回來了。這樣的的例子這邊人都沒少見。

大家都在為一個很漂亮的位置,說出去之後我是總經理我是CEO,至少得是個部門經理在發愁,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麼個預期。好公司沒什麼神出鬼沒的特殊情況發生是絕不會把有決策權的位置給一個什麼都沒經歷過的留學生的,風險太大。想拿一個漂亮的位置,還是那句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必須去一個自己也知道沒什麼前途的創業公司或者快報銷的公司就為了不遭白眼,出國留學這麼多年回來就干這工作,類似的話大家應該都聽過或者說過。等著家沒什麼前途的公司死了,大概率會這樣,然後再拿著大家都知道沒什麼含金量的簡歷去下一家公司,或者自己創業。

那我自己先創業或者先拿一份含金量更高,涉及到國內市場能無縫對接的簡歷好不好?為什麼不在這邊做自己的東西,搭起一個公司的骨架,用我的資源和國內對接那?最終結果都是回國,早晚的問題,我幹嘛不選更好的方式衣錦還鄉而是為了明天回國今天就買飛機票這邊搭起來的人脈資源都扔了在國內混的不好想回來人脈都斷了的高風險道路?

所以一般愛國並且專業能回國的多數都回國了,有些人專業回國根本不好使回不去,還是那個原因,面子,這玩意大過天沒辦法。至於為了面子口頭愛國的我懶得聊,沒意思。

至於移民,更多的是綠卡,說出來信也好不信也好,學生純粹為了省錢,對的,步驟複雜但學生是能拿的。拿澳洲來說沒這玩意兒學費翻倍,高中一年多十好幾萬人民幣,大學更高。不能打工,又十好幾萬人民幣,一進一出一年幾十萬。留學生土豪比例多小我壓根不想說,書讀下來這個進出按七位數算,能不低頭的很少。

畢業之後就複雜了,不聊了沒意思。


推薦閱讀:

要移民過安靜的田園生活,哪些國家是好的選擇?
在迪拜生活是什麼樣的?
哪個國家學計算機好找工作又好移民?
澳大利亞移民辦理後需要馬上過去定居嗎?
移民後繼續常年呆在中國,如何解決戶口問題?

TAG:政治 | 美國 | 留學 | 移民 | 愛國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