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與春嬌》這種港式愛情電影為什麼給觀眾的感覺非常的舒服?另外求推薦類似的港式愛情電影。
志明與春嬌,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每次看就感覺非常的貼近生活,自然,非常的舒服。有沒有好看的像《志明與春嬌》這樣的港式愛情電影。產自香港喲
我覺得《志明與春嬌》讓人覺得舒服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很真實,沒有特別狗血的橋段。其實彭浩翔對生活和人性的觀察很細膩,但是表達的方式又是鬼馬的,他會調侃自己鏡頭下的人物。我是很喜歡這種簡單的電影,說的不多,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現代愛情故事。
比如張志明,就是一個典型的現代青年廣告狗,有趣、大男孩氣質、性格溫吞,長得略帥又不過分扎眼,就是大部分女孩會喜歡的樣子。而春嬌的性格就是典型「港女」,她比張志明主動、成熟,有想要的就去追,很直接。
對於和春嬌的曖昧狀態,張志明很享受。他對春嬌有好感,但是他不知道如果向春嬌開口,在一起了,然後呢?就是這種喜歡也並沒有到「非在一起不可的程度」,那就這樣吧,不要主動去改變目前的狀態。這種感情拖延,完全就是現代人的心理通病。
再推薦兩部類似的香港現實愛情電影。
一、《十二夜》
導演:林愛華
編劇:林愛華
演員:張柏芝/陳奕迅/謝霆鋒/鄭中基/馮德倫/盧巧音
這部電影被稱為「愛情災難片」。它的「災難」之處在於,一部愛情文藝片,像紀錄片一樣真實。一對年輕男女,2000年的張柏芝和陳奕迅,從偶然相遇到互生好感,到陷入熱戀再到互相厭倦,以「十二夜」為十二個節點來敘述,緩慢展現又夜夜戳中觀眾的記憶。
幾年前第一次看《十二夜》,只注意到Alan(陳奕迅飾)在熱戀時的瘋狂、痴傻和日後的厭煩、冷漠,對比強烈,頗為諷刺,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些心智不成熟的男孩子對待感情的樣子。今年又複習了一遍,突然領悟到了沒長大的何止Alan,Jeannie(張柏芝飾)也是一樣。
她是一個付出並持續焦慮的戀人。像是一個小女孩,沉溺於自己想像中的愛情,被自己以為的無條件付出而感動。而最後一個偶然,她發現自己和Alan的相遇是個誤會,並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命中注定。幻想的泡泡破碎,她沒有責任感地逃離,在路上遇到謝霆鋒,於是又一個「十二夜」的故事循環開始了......
還要特別推薦《十二夜》的主題曲《黑夜不再來》,林夕作詞,陳輝陽作曲,陳奕迅演唱,特別又好聽。
二、《每當變幻時》
導演:羅永昌
編劇:馮志強
演員:楊千嬅/陳奕迅/黃渤/馮紹峰
真真切切的小人物的故事。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這裡有屌絲氣質滿滿的陳奕迅,還有當年還沒紅的影帝黃渤,演一個被楊千嬅看不上的豬肉佬。
阿妙(楊千嬅飾)白天在街市裡賣魚,夜裡在街市外賣魚粥,十分拚命,只為了還掉父親的賭債,早日離開這個令她憎惡的菜市。為賺錢她上過當受過騙,還是緊咬著「30歲之前有自己的事業,找一個值得嫁的男人」的目標,不願意放棄也不願意放低標準。
直到自己爸爸突發心臟病離世,債主妥叔覺得「禍不及妻女」,一筆勾銷了債務,阿妙才終於有機會走出這個菜市「富貴墟」去追求自己的事業,也終於離開了一直支持著自己的魚佬(陳奕迅飾)。和阿妙的高傲心氣不同,魚佬是一個充滿煙火氣息的市井男人。阿妙說「要找一個值得嫁的男人」,他就再不去找妓女阿鳳,一心要「成為一個值得嫁的人」。
然而阿妙堅持「我不嫁菜市佬」,她嚇走了豬佬(黃渤飾),嚇走了餅佬(馮紹峰飾),也終究沒有留在魚佬身邊。
就像阿妙一直買不到一個」似Prada的Gucci」一樣,她最終也錯過了這個值得嫁的魚佬。當上化妝師、事業有成的阿妙,看著遠去的魚佬牽著他的妻兒,不是不遺憾。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似Prada的Gucci」,那些錯過的,不會再回來,但也是自己的選擇。
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btw推薦楊千嬅演唱的同名歌曲《每當變幻時》)葉念琛的《前度》《婚前試愛》
《飛一般愛情小說》《心動》
都差不多是經典的港式愛情。
四張圖告訴你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是一部什麼樣的港劇? - 匿名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現代港式同居故事
在一段變質的感情中,究竟離開需要勇氣,還是留下需要更大的勇氣?
今天要安利的就是這一部高分冷門港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怕悶騷的慎追,情侶慎追。(豆瓣評分:8.8)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是香港Viu TV的開台劇(今年4月開播,共26集,已完結),根據南方舞廳的同名小說改編。聽說該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小說在香港本土很火(沒有內地版本),講述普通香港男女的愛情故事,很普通、也很平凡,並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不過勝在貼近生活、直擊人心,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瑪嘉烈(周家怡飾)是一個並不清楚自己愛什麼的中年港女,而大衛(林保怡飾)則是悶騷處女座上身的的士司機。愛情里,他們一個任性,一個卑微。
他愛她,她愛他,他愛他。
《志明與春嬌》+《十二夜》+王家衛+性冷淡濾鏡=《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
最近在追兩部電視劇,一部是TVB的《一屋老友記》,另一部就是《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前者簡直就是佐飯佳品,而後者,看了會鬱悶的告訴你,但它就是能讓你欲罷不能。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是走氣質路線的港劇,林保怡、廖碧兒、趙學而這些主演都很TVB風,不過聊起騷來一點也不輸文藝電影。
這部劇里,並沒有旗鼓相當的愛,有的是低到塵埃里的遷就。
三角戀、四角戀、出軌、小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專屬位置。
每集三十分鐘不到,每集都是獨立的主體故事,加上林海峰的聲音演繹,看劇簡直像翻書,張小嫻那種。
《請回答1988》中每集最後的旁白就是用來賺眼淚的,而《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中的旁白就是用來點醒不被愛的你。
林海峰雞湯旁白
瑪嘉烈與大衛在那程車遇上了,然後就成為情侶。之後就做盡了所有情侶都會做的事,逛街、吃飯、吵架、和好。戀愛,根本就是「三幅被」,每對情侶走的路幾乎一樣,浪漫過後就要面對現實,瑪嘉烈與大衛現在就走到了這一步……(第一集)
感情出現謎團的時候,我們都會很想知道答案,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答案都是真相,不是所有真相我們都能接受。(十五集)
當發現自己變了心,可能或者會覺得內疚,但是你最希望的不是向情人坦白,而是希望對方跟你一樣,愛上另一個人。(十七集)
最難走的感情路,是要在裂痕上裝作若無其事,從頭再來,其實只是一個願望。(二十二集)
有人用一世的時間來留住一個人,但對方只用了一剎那就決定離開。永恆的愛情,是來自單方面的心甘情願。(二十四集)
題外話,Viu TV很有意思,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同期播出的還有另外一部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的最初》,講述的是在綠豆之前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演員陣容,綠豆前傳共27集,每集只有5分鐘。
那個~上面內容轉載自公眾號:有乜睇
《十二夜》
一部電影殘忍地揭露了戀愛本質。作為觀眾,一邊覺得導演好殘忍,一邊讚歎導演好牛掰。
1《王家欣》
(豆瓣 7.3)
大概是2015年香港最好的愛情片了。一部沒有牽手,也沒有親吻的青春故事片。 1992年,坪洲少年俊賢對戲院女售票員阿欣一見鍾情。只是,第二天當他回到戲院尋找她時,發現她已離職,並且毫無下落,在那個只有call機,連手提電話都未普及的前互聯網年代,要找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人,談何容易。俊賢只是憑阿欣名牌上的全名「王家欣」這一個線索,開始了自己的尋找。
簡單的劇本、街坊的樸實、親人的關心、俊賢的執著,帶著舊式老港片的味道,娓娓道來一個坪洲少年的青春往事。
2《朱諾》
(豆瓣 7.9)「當身懷有孕,一個女人就成了母親。當孩子出生後,一個男人才成了父親。」
16歲的小姑娘juno,在意外懷孕之後,叼著一根煙斗在男孩的家門前,翻了翻白眼對男孩說,是你的孩子。那男孩嚇傻了,她拍拍屁股騎車走了。
到了流產醫院之後,她一拍腦門,決定把孩子生下來,然後交給一對善心的夫婦撫養。
另類的小清新電影,特立獨行、鬼馬精靈的朱諾大概是大多數男孩子心中的最佳女友了吧。
3《哪一天我們會飛》
(豆瓣 7.5)
一個關於回憶的故事
一部港式情懷的《我的少女時代》
哪一天我們會飛
當說起夢想
熱血還在嗎
當夢想變成生活
激情還在嗎
當說起消失了的好朋友
回憶還在嗎
當想起當初嬉笑著說夢遺的那幫人
情誼還在嗎
差一點我們會飛
4《壁花少年》
(豆瓣 7.7)
雖然有幽默和傷感的時刻,但這是個充滿憂愁的故事:溫柔的吻,笨拙的舞蹈,漸行漸遠的朋友,親切的英語教師,暗戀和嗑藥派對,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似曾相識的感覺。(《今日美國》評) 印象最深的三個鏡頭: 查理困惑地問他的英文老師安德森先生「為什麼我和我愛的人,都選擇了不在乎我們的人?」安德森先生:「因為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 學校舞會,查理終於在灌下三杯飲料之後,壯著膽子往前挪動步子,笨拙的努力跟著音樂點起頭,一點一點滑向沸騰的舞池,希望不被人發現,希望可以被當成同類,希望終究也有人前來共舞,一如曾經年少的我們終於步向整個人類社會。 三個好朋友駕車在午夜的隧道里御風前行,伴著David Bowie 的Heroes,Sam爬上車後面張開雙臂,感受紐約的夜風。查理說:「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永恆。」有些人步入17歲,就忘了16歲的自己
我知道終有一天 這些會成為故事
我們的照片會泛黃
我們也會為人父母
但此刻 這些尚未成為過去式
是現在進行式
我就在這裡
我凝視著她
她是那樣的美麗
我明白了
這一刻 自己不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你是有生命的
你站起來 看著燦爛的煙火
和所有驚嘆的事物
聽著那首歌
和最愛的人們在一起兜風
這一刻 我發誓
我們就是永恆From查理
5《和莎莫的500天》
(豆瓣 8.0)
這部電影更推薦那些剛失戀或者還沒從前任走出來的人去看,或許它可以給你一些觸動跟啟發。
開片的旁白說,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這是一個講述愛情的故事。
講訴了男主湯姆在被自己一見鍾情的女孩拋棄後,一天天地回顧著與她相處過的500天,電影以湯姆的視角把時間重新組接,讓觀眾在對比中體味500天戀愛的種種細節,所以說它不是一個愛情故事,它更多地是教我們如何去看清愛、如何去處理愛情里的種種瑣碎。
所有的謊言與心痛 都是卡片、電影、流行歌曲害的。From 湯姆6《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
(豆瓣 8.0)
一部小清新+迷影情結+小腦洞+小雞湯
一個社交廢材高中生
一個臭味相投的好朋友
一個患了白血病的女同學
一段單純美好的青春往事
Greg Gaines是許多男孩青春的投射,平日里總被身旁的人和事所裹挾,真正想要做些什麼的時候才發覺太遲。女孩往往是男孩成長的催化劑,我們在共同面對青春時慢慢成長、懂事。
我希望,每一個時刻,
都象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From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7《如晴天、似雨天》
(豆瓣 8.2)
電影《如晴天 似雨天》是由Leighton Meester (《緋聞女孩》Queen B)主演的一部文藝片。
故事講述在一個夏天,Eleanor為了生計去給一名12歲的孩子當保姆。Eleanor同時也是一名音樂家,而12歲的 孩子則是音樂神童,相處之下他們在彼此間找到自我....
在時光網看到這麼一段話:「曾經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Young Fault lasts for life」,那是一個很精妙的翻譯,原意是「一見楊過誤終身」,楊過遇到小龍女的時候他還很年輕遇到郭襄的時候他已老了,在人的一生里我們總會遇到某個人,你恨不得對他千般好萬般好,你的心早已跟他飛到天涯海角,倘若還沒有遇到,那便是緣分未至。」
好的愛情電影實在是不勝枚舉,以上算是比較新穎小眾的六部。希望他們可以給你帶去一些好的感受。
當然若真要說愛情片的話,彭浩翔的《志明與春嬌》系列和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愛在三部曲》系列始終是我心中的愛情片最佳。
最後送大家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過的一句吊炸天的話:
「人,沒有對象,就沒有價值。」
「人,沒有對象,就沒有價值。」
「人,沒有對象,就沒有價值。」
「人,沒有對象,就沒有價值。」
分手說愛你
剛聽到片名的時候會誤以為是內地或中港合拍的無腦愛情片,然而點開播放之後你就會明白你不會後悔自己這一舉。
不知道何為港式愛情,看了下面的回答,大概明白大家心裡所謂之港式愛情,大抵是真實到殘忍 暴露人性全部好與壞的一段感情。
分手說愛你一片也是如此。
真實得無以復加,真實到你有時真的會以為它是某個男孩用DV拍下的自己的故事。
希望有人看到這個答案。如果有人喜歡,會繼續更新,交流體會。
感謝。大家都說《志明與春嬌》因為貼近現實,所以讓很多人喜歡
那我推薦一部不那麼貼近現實的,杜琪峰韋家輝的《我左眼見到鬼》。
杜韋+鄭秀文的組合算是港產愛情片的質量保證,而這部片子,很多人可能會被它的片名誤導,一點都不恐怖,只是一部催淚的愛情片。
基本上葉念堔導演的都很棒,很現實。特別是愛情三部曲,是那種恍然開朗的感覺。
前度 也是能讓人有共鳴的。
期待 春嬌救志明 。
十分愛 獨家試愛 人約離婚後 我的最愛 馬嘉烈與大衛
因為張志明和余春嬌想法很少、不會像我們一樣,活得很焦慮。腦子裡感情的事想的多了,就覺得這樣不應該沒正事兒,總想理智佔領高地,溫習了這部片,就覺得生活可以好簡單,好單純的
1.會心的黃段子,電影裡面黃段子還是非常多的,春嬌救志明裡開篇就是,兩人還被誤會打野戰,很搞笑哈。大家都是成年人,插科打諢來點黃段子輕鬆有趣。
2.感人的地方也不少。我特別喜歡那句台詞,三部裡面也都用到了。你介不介意我大過你啊,但我高過你哦。姐弟戀的完美回答。張志明表白的i miss u 不能更感人吧。私以為,女生看到這個沒有不動心的吧。
3.真實。張志明很有趣,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長得不賴,但就是個大小孩,長不大,遇事喜歡逃避,不能給女生足夠的安全感。像不像你我。有多少在兩性關係中沒有足夠安全感的女生?有些呢是男生性格不成熟,有些呢是男生不夠愛。
因為沒有安全感,女生心裡總是在問,他到底愛不愛我,我要不要和他分手。女生的很多行為都是想讓男生在乎她多一點,可是男生卻總覺得女生太作。而很多感情,都是這樣作沒的。
電影最好的地方是,原來他們吵吵鬧鬧,都是不會散的。可是俗世中的我們,終究是散落天涯。不是不愛,是不夠愛。
我以前不是太懂這個電影,沒太大感觸。後來看到一段視頻是張柏芝和陳奕迅分手的那段。張柏芝很愛陳奕迅,對他越來越好,卻不是他想要的好。她說那分手咯。兩人吵吵鬧鬧,我看到張柏芝轉身眼裡含著的淚,和我和男友分手時的狀態一毛一樣,當時就覺得扎心了,老鐵。
彭導拍的是生活,但只選擇了故事相關的部分,其它人生中的雞毛蒜皮都省了。(現實中,「怎麼還有5天才出工資啊」「上月買了個包,卡又刷爆了」「上司A這麼得寵這次升職肯定是她了」)
這些現實存在但負能量的東西電影里都沒有。
還有,電影的音樂也是很舒服的。
我要寫這段,主要是想推薦你這書《破事兒》,他文字的敘述我覺得是同樣舒服的
看一和二看完的時候心裡很壓抑,看完三感覺有點不太理解了。
走向是好的沒有錯,港片的味道一如往常。
以下僅僅是自己的見解:
一我是看了兩遍的,第一遍高中時候看的感覺無聊又漫長,最近拿出來重溫才看懂了一些內容。春嬌為了認識志明能和他從不同軌道走向共同付出了努力,在一個實際年齡該是大女人的時候絕對感情不能十分確定於是哪怕很喜歡還是克制住自己(其實還是略心酸的感覺)。後面的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
第二部的時候 充分體現了張志明的人設特性(長不大的小孩),心態比較小孩子,其實現實中這樣男生一抓一大把的(認真想想這也許是很多人跟這個影片產生共鳴的原因),後來真的是因為相遇才想起了以前嗎? 與其說這麼巧合,我覺得春嬌是在一直努力去相遇。彼此的新生活都在進行,兩個人卻抵不住內心的感情去偷偷約會。後來放棄現有感情而重新和好。
這部感情讓我觸動很大,感情可以一起經營好多年真的太不容易哪怕是屏幕里的呢。
第三部的這個吧…… 求婚那一段自己編的歌真的感覺很尷尬啊… 第三部我覺得導演很大一部分是在賺噱頭(可能是因為自己沒看懂),在地震的時候雖然覺得張先生的理論(理智存活率那一套)是完全沒錯的。但是作為一個妹子是真的理解春嬌啊真的不太能接受張先生你自己一個人跑去桌子底下啊大兄弟!
如果是我單是這一點真的完全不能接受再繼續下去了啊喂(我承認是我自己的觀念問題)
並沒有去認真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用了最天真的(去逗笑春嬌去哄開心她的小演唱會)小男生的方式來求婚,(其實我在看到這裡的時候第心裡第一個想法是如果我是春嬌我一定會立即做一個現場環境評估,因為來的完全都是熟人啊我的天)從之前她說算了吧的時候能看出來還是下了決心的。但是最後她還是很開心的接受了,我也很滿意這個happy ending 的設計畢竟我也非常喜歡這一對cp(?????????)。
但是影片結束以後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除了被這個非(Ji)常(Qi)可(gan)愛(Ga)的求婚場面感動的答應,還有多年經營實屬不易捨不得放棄的原因以外,在生活里,他真的是一個better man嗎,在生活里,我反正不會選這樣的張志明。(???︿???)
如果你真的看完了這麼多,謝謝你的耐心觀看。(手機碼字心好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2014 年版的《戀愛的犀牛》?
※怎麼向自己喜歡的女孩子,有尊嚴又體面的表白?
※男生介意女朋友不愛說情話嗎?
※相愛不到兩年,總是吵架,我和男朋友處於分手的邊緣,怎麼辦?
※如何判斷一個女生對一個男生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