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過程中,把相關論文都仔細研究了很多遍,還是沒有具體思路怎麼辦?


其實吧,說實話,paper的來源分三種。


第一種是正統的方式,想到一個idea,閱讀大量paper,把idea清晰化,寫自己的paper。也就是指哪打哪。

第二種是撿漏的方式,閱讀大量paper,發現別人沒做的,形成一個idea,寫自己的paper。也就是漏哪打哪。

第三種是嘗試的方式,閱讀大量paper,發現別人沒做的,做一些相關的實驗,看出來結果是什麼。看著像貓就寫一篇關於畫貓的paper,看著像狗就寫一篇關於畫狗的paper。也就是打哪指哪。


這三者的共同點是,都需要閱讀大量paper。而且對於圖形學來說,讀不夠,還要實現。選其中好的一些,完全實現出來。在自己的paper里也會用得到。當你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可以看看別的路能不能走通。

順便說說第二種方式常見的取巧方法。很多paper在最後會有一段future works,講的是順著本文思路能做什麼。你如果手足夠快,又已經實現好了那篇paper,就把它的future work給做了,搶在前面投。嗯,有的團隊就專門做這件事情的,很狡猾。當然,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現在的paper里,future works加入了很多扯淡的東西,分散目標,呵呵。


我們學校有一類專門針對科研新手(低年級 PhD)的課程,叫 Seminar in XX ( XX代表某個研究主題,比如 innovation) 。

這種課規模較小,授課形式是由一位教授(一般在某個領域耕耘多年)帶著大家一起討論文獻。教授每周都會布置一些論文,讓大家上課前提前閱讀,並準備好閱讀報告。上課時,大家輪流發言,內容包括總結論文、提出新的問題、解決別人的問題和發表評論。教授也可以每次課上讓不同的同學 pre 布置的論文,其他的同學從中學習。而教授則會引導大家討論,點評每個人的觀點,回答疑問,歸納總結涉及到的知識點,幫助大家在不同的文章之間建立起聯繫。

這種方式充分發揮了導師的作用,以及和同學合作學習的好處。通過討論和反饋,你不但可以檢驗自己對論文的理解是否到位,也非常容易在和大家的交流中產生新的想法。

除了閱讀論文和課堂討論,教授還布置了課後練習。以我上的課為例,練習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教授會提供數據、參考文獻和一份任務清單。我們按照教授出的問題和提示,開始處理數據、建立模型、分析結果,直到形成完整的研究報告。這個過程相當於一項真實研究的模擬,教授提供給我們做的東西基本上也是 ta 論文的簡化版。另一種練習方式是,教授圈定討論過的幾篇論文,讓你去拓展。對於拓展,可以先從重複作者的研究開始考慮。你會發現,很多論文是很難重複的。比如,作者的數據你拿不到,或者作者沒告訴你一些數據處理上的關鍵步驟,或者作者使用的方法須在特殊的條件下才合適。這時候,原文的種種問題就會陸續暴露出來。這些問題可不止是那些作者在 Limitation 部分聲稱的那樣簡單。於是,解決這些問題就是一種拓展。當然,我們也可以改變原文的其他維度進行創新。

完成了所有的文獻閱讀和課後練習後,在學期結束前,每個人要提交一篇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作為最後成績評定的一個部分。老師非常鼓勵我們把在學習中產生一些小的靈感,通過和大家討論逐步完善,變成你的研究計劃。結課以後,再經過反覆細化,還可以成為你的博士論文。如果完成狀況良好,就可以考慮投稿,把它變成一篇真正的學術論文。這樣的學習方式,既有投入,又有產出,有練習,還有反饋,是非常有利於學術新人的。

當然,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這樣的課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借鑒這種方法的成功要素。比如,不要一個人閉門讀文獻,要把文獻講給別人聽,嘗試重複作者的研究,結合自己的興趣對文獻進行拓展,以及和老師同學相互交流等等。如果看到這的你是一位大學老師,並且你的學校還沒有這類課程,而你的學生正在煩惱沒有好的 idea。那麼,我建議,你可以向學校申請開一門這樣的課。我敢打賭,它的效果非常好,好到讓你以後都不再想帶其他課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因為你把科研的過程簡單地認為是一個「輸入——產出」的過程。

覺得只要有充沛的收入,那麼就可以有相應的產出。這種思維產生的原因,很可能是多年的基礎教育養成的一種習慣,那就是,只要我認真學了別人創造出來的東西,那麼我就一定可以做對應的事情,比如說:

只要我認真學習了課本的知識,我就能夠在考試裡面取得一個好成績。

只要我認真聽了老師講的實驗步驟和方法,我就可以做出一個很好的實驗。

只要我遵循了成文的設計規範,我就可以做出一個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課程設計。

只要我學會了一個軟體的操作方法,我就可以用這個軟體做出各種酷炫的東西。

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剛入門的研究者,會把這種「輸入——產出」的思維帶入到研究的工作中來,最典型的認知,就是「我只要讀了N篇經典文獻,我就可以寫出一篇同樣水平的論文」,「我只要把別人的方法做一點改進,我的這個成果就可以超越前人的成就」。很多人讀論文,是覺得我要從論文A里獲取觀點a,從論文B里獲取理論b,從論文C里獲取方法c……讓後將「觀點a+理論b+方法c」,就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去讀文獻,自然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方向。

這些想法忽略了科研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是挖掘事物內在關聯、揭示客觀真理、提出改造世界方法論的工作。因此我們在讀論文的時候,就要帶著以下的這些疑問:他們挖掘事物的內在關聯、揭示的客觀真理準確嗎?他們提出的方法論真的能徹底解決問題嗎?否則,僅僅帶著崇拜和仰望的眼光去讀論文,只吸收別人論文里的觀點,而不去批判,怎麼能奢望產生自己的思路呢?

讀論文,只是獲取科研信息的其中一種途徑,為的是幫助你更加深刻地認識你所需要研究的問題,而不是告訴你具體的研究方法。你應該通過讀別人的文獻,並通過自己的總結,發現

1. 你所要研究的問題,在本質上歸根結底是一個什麼問題?

2. 人們從哪些角度做過努力,有哪些成功的經驗,有哪些失敗的經驗?

3. 有哪些人用的方法是一脈相承的,可以組成一個流派?有哪些人標新立異從其他的角度切入的?這些五花八門的做法是怎樣殊途同歸的?

4. 有沒有哪些點子你能想到,但是大家都沒有去做深入的探討?如果有,那麼這個問題是:1)太難了以至於沒有人敢去做這樣的嘗試?還是2)這個問題沒有多大的研究價值?

……

總之,讀論文不是目的。你要做的是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誘發自己對問題的思考、批判與總結,在自己腦海里描摹出你所需要研究問題的全貌,將你讀過的文獻內化為你對這個問題的深刻認識和涵養。

其次,光通過看論文,我認為是不足以為你提供清晰的思路的。因為論文能夠給你提供的信息非常局限,「從論文到論文」的研究往往眼光偏窄偏淺。而且學術論文有一種「報喜不報憂」的傾向,用來迷惑讀者,只通過看論文來確定研究思路,容易誤入歧途。這個時候,你需要找具有高瞻遠矚的學術眼光的人來進行批判性的討論,通過與高手過招,你的研究思路才能越辯越明。


你還沒有經過系統的科研訓練,提不出來很正常。你現在還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所以我的建議就是:


1. 繼續大量閱讀文獻,把跟你要做的方向最相關的重要文獻和代碼吃透,看他們如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看你們這行基本的workflow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你要一步步的學,並重複驗證他們的結果。


2. 科研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你要跟經驗豐富的老生,老師多討論,多思考,多問問題。如果沒有問題,說明你從未上手做。


3. 找一個能帶領你的人,在其指導下學習,實踐他的課題。你要真正上手,才能學習如何科研,包括如何看文獻,如何研究代碼,如何寫代碼,如何彙報自己的工作,如何提出自己的想法。


4. 充分利用自己菜鳥的優勢去學習有用的知識和見解,最關鍵的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思維方式。


5. 把你工作用的語言研究透,買一本好的英文原版書作為Reference,中文書大部分都坑爹。這個信息你去相關的論壇一看便知。


題主描述的「讀了很多papers, 卻不知道 idea 從何而來」。這有兩種理解:
1. 不知道paper作者的idea從何而來。
2. 不知道自己的idea在哪裡。

我覺得題主要做的有:
1. 帶著問題看paper。剛進入某領域的科研時,每個人都會有非常general的問題。然後通過閱讀發現general的問題變得越來越specific。其中的某些問題已經被解決,某些問題被人們暫時遺忘,某些問題是現在的大熱門。題主在看papers的時候需要想著在這個領域的問題鏈(或者就是邏輯鏈)。思考你看的paper回答的是哪個specific的問題。

2. 按一定的邏輯看paper。可以看按時間順序研究某個組所有的papers。加上自己的思考,就能明白這個組研究內容內在的邏輯鏈(用題主的話就是ideas從何而來)。可以只在針對某個specific問題所有組所有時間的papers。加上自己的思考,就能明白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的理解是如何進化的,可以從不同組的papers看出研究一個問題不同的方向。

3. 利用reference management software管理自己的閱讀。這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以為看完了papers存在某個文件夾里就好了。養成良好的習慣,管理自己的閱讀,這樣對你以後的科研社交,寫papers都有很大的好處。且管理自己的reference的時候能讓你重新讀幾遍過去讀的papers。

4. Evaluate自己看的papers是否重要。很多人在讀了很多papers之後發現自己做了很多無用功,這是因為自己沒有一個evaluation system。比如:你讀到一個組的paper,覺得我擦,太 NB 了吧。這樣你就可以看看這各組之前的papers, 這樣你就能了解別人是怎麼想到這個brilliant idea的。然後你就需要track這個組,以後他們組發的papers,你都需要閱讀。

5. 最重要的一點,自己的思考。需要時時刻刻思考:a. 你自己在這個領域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b. 你可以從什麼角度access這寫問題;c. 這寫問題的研究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作為研究者你可以貢獻些什麼;d. 你的角度,你的方法是original的嗎?如果不是,就可以降低這個方向的priority,如果是,你可以更加關注這個小領域;等等問題。

6. 其他能幫助你的還有科研社交。其實就是和你一個領域的人瞎扯淡。無數brilliant ideas都是在扯淡的時候扯出來的。不過這需要你有一定積累之後牛人們才願意和你扯淡。

7. 對於題主說道看代碼死腦細胞。用五柳先生傳的一小段話開解樓主:「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有的時候這樣挺好。

PS:本人並不是CS背景,希望這些東東能幫助到樓主。


idea都是老闆給的,自己想不出什麼idea的,老闆因為知道這個遊戲怎麼玩,所以有idea。其實idea很多,把它做成paper需要一點技巧和經驗。纏著老闆讓他給你idea呀。


我現在的感覺就是,絕大多數做課題當中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用楊絳先生那句『你的主要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來概括。


就像題主說的『光是看懂論文和相關龐大的代碼就死了很多細胞』,這些細節的東西重要嗎?當然重要,不搞懂這些就根本不可能讀懂paper。但是作者的idea,他的想法,思維過程,會體現在這裡面嗎?基本上不太可能吧。


像這樣被細節淹沒,不知所措的情況下,有如身處叢林深處,怎麼可能還有那個餘裕去在整體上觀察思考整個的脈絡和思路呢?就比如看一個數學定理的證明,連x^2的導數是2x這種事情都要計算半天,怎麼可能去理解整個的證明過程?

所以,基本上只有足夠熟悉相關的內容,對於那些技術細節能夠做到不假思索的很快反應上來的時候,才有可能談到理解作者的想法和idea。


很多文獻具體是多少,以我的親身經歷來看的話,沒有idea可能還是看的不夠,到了一定量的話,idea會如滔滔江水你根本做不完


每天問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個問題:有啥好玩的想法嗎?

然後像某本書的書名一樣去做「像外行一樣去思考,像專家一樣去實踐」,paper讀得多,東西學得多會大幅提升後半句「像專家一樣去實踐」的能力。時不時地空出來發個呆,多問問自己和別人有什麼好玩的想法,就能培養想idea的能力。

實在不行找我聊啊~


動手實現兩篇論文,發現的問題就是idea的來源,很多問題別人論文里不會寫得很明確。然後帶著問題去和導師討論。這時候思路也快有了,代碼框架也有了。


根據答主的情況判斷:

  • 你對優秀論文、前沿論文和綜述性論文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量變到質變,龐大的閱讀量才能讓你對本研究領域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了解領域是提出idea的第一步;
  • 除了閱讀文獻,對實驗的巧妙設計是實現idea的物質基礎。能否順利表徵或實現你的科研預期都將決定你的idea是否夭折;
  • 好的idea來自你對本領域現存問題的長期以及充分的思考,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

總的來說,答主還是過於急功急利。如果對成果的檔次不高,直接諮詢老闆,效率比較快。如果以後確定在本領域的研究工作方向,我建議細心積累,不要急躁,學術研究的初期走質比走量更重要。


光看不寫,水平沒到肯定看不出來。照著論文自己實現,在實現的過程中想法自然就有了。


覺得沒什麼想法的時候,可以試著將自己的思維發散一下,想到什麼就記錄什麼,也不要去想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和邏輯順序,就先進行發散記錄

記著記著就會發現有些想法還是有著其必然聯繫的,可以通過一些思維導圖工具擴散和梳理,我一般寫東西做活動沒思路的時候就喜歡在ProcessOn內畫畫思維圖,畫著畫著就清晰不少,建議你可以試試ProcessOn - 免費在線作圖,實時協作


可能是沒有問題意識吧


其實你不是沒有自己的思路,你只是打內心裡還不願意認同自己的思路,而已......

就如同我當年看論文的感覺,,,,


t首先亮明觀點:文獻讀太多太雜太細,真的會迷失方向。文獻不讀不行,讀太多也不行。

文獻閱讀,貴在系統而綜合。閱讀過程中,需要把握的是領域的核心問題、關鍵衍生問題和關鍵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其他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一個具體方向上的研究,通過十幾篇精選的關鍵文獻的精讀,不超過百篇新近文獻的泛讀,就可以形成這樣的宏觀把握。

閱讀過於精細,特別是在宏觀把握尚未建立時,耗費過多去關注細枝末葉問題,會使思維變得碎片化,感覺到似乎所有問題都難以做出創新。題主實際上就是進入了這樣的坑中。

那麼,進坑後怎麼跳坑呢?

跳坑的關鍵,就在於建立對領域的宏觀把握。

一個可行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手頭這些論文扔一邊,尋找出該領域(注意是該領域,不僅包括你所研究的方向)最近十幾年出現的最重要的十部研究綜述或專著(判斷是否重要,最簡單的辦法,按引用排序),全部通讀。通讀的時候,首先囫圇吞棗,局部精讀,記錄下關鍵的問題分支和主幹方法,繪出問題和方法之間的關係圖譜,並總結出領域的核心問題,已經各個分支方向與領域核心問題的關係。

第二步,根據這一關係圖譜,精選出各個問題分支最近五年的代表性論文5篇左右進行精讀。完成這些閱讀後,對於該領域的宏觀感知已經差不太多了。這時,就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對這些問題和方法進行評價,尋找其不足,以及可能的新問題和新方法。整理這些思路後,帶著它去找老闆討論。

然後你會被罵回來@_@
再重複以上過程,不過把泛讀改為精讀,如此幾遍


我做的是文科的科研,但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建議讀paper的時候按照主題閱讀,每部分讀過最有影響/新的論文以後一定寫下來,目前的研究主要的方向是什麼,有哪些流派等等。這樣閱讀了三五個相關的領域以後,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體系和見解。

前面很多人提到了輸出。我也覺得做報告的方式可以逼著自己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輸入的部分。總結好了每個領域之後,如果能找同實驗室的人一起報告和拍磚,會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科研主要是生產和創新。科研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是在學習中發現空白,自己努力去填補。在這個過程中肯定要冒一定風險,在有結果之前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假設和方向是對的,但是這也是科研的樂趣所在。

祝願題主可以早日發現新問題, 體會到科研的樂趣!


除了星日馬之外,幾乎都說錯了。

你做不出成果來,是因為平台的原因。你可以看看清華韓衍雋大三寫的學術論文,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和模型,這個問題肯定不是他發現的,這個模型應該也不是他建立的。

一般來說,剛剛從事科研的人,最重要的是一個科研平台,導師發現的問題、建立的模型,然後你在他的成果上進一步地可控地就某個點做一下,得到某個結果就可以了。


其實我覺得是deadline可能還沒到


這個話題好像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下。

  • 我感覺突破還是在於有想法就動手吧。我老師沒給過想法,加上現在沒有小導管我,基本也是自己找想法。文獻看了很多,從最開始一個覺得可以做的比如課題A,就搜A最近相關的看,看別人怎麼做A的時候,別人一般也會對比A和B,C,看看他如何改進A,你看看是否能從別的角度改進B.C。或者用相似的改進方法去改進D.E。大致這是最基礎的思路,但是看的多了,你會有很多別的思路,比如他為什麼改進A,A有什麼特點跟B不一樣,B能不能這樣改進之類。可以說看文獻過程中產生問題是越來越多,覺得可做的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費時間的是你具體去思考你的方案1234是否有意義以及別人到底走到什麼高度之類。
  • 科研這事情老師給想法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大多數都是靠自己吧,找課題的過程中別忘了好好把握實驗室研究現狀,多跟比較厲害的師兄師姐交流,跟他們學的不比跟老師學的少,看的多,試的多自然就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了。
  • 最後,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科研小白,不是那種搞大新聞的,所以見識淺薄,希望多聽聽大家意見多交流。

推薦閱讀:

怎麼寫出高質量的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如何使用好知網?
紙質學術期刊有人買嗎?
經濟史對現實有何應用?
如何看待比爾蓋茨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TAG:科研 | 學術 | 研究生 | 論文 | 計算機圖形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