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說裡面有什麼謬誤?
9.11所見的二十幾個答案都沒有認真回答「有無謬誤」這個問題,基本都是屬於借題發揮,因此我決定從題目入手進行回答。大家回答還是扣題點好。
首先,我們明確下什麼是謬誤。
謬誤是不當的推理言論或推理思路,一般可以分為形式謬誤和非形式謬誤兩大類。形式謬誤是因不恰當的推論結構所造成的謬誤,可藉由符號化的邏輯揭露(例: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C都是A。invalid);非形式謬誤含括了所有不能純粹由符號化邏輯系統揭露的謬誤,這些謬誤需要關於現實世界的背景知識與常識才能揭露出來(例:題主昨天長高了10cm。事實上不可能)。
明確了謬誤是什麼之後,我們還要明確什麼是孔子學說。
講到「孔子學說」,也許你會第一時間想到——那就是《論語》咯!但是轉念一想,《論語》的性質是語錄,而非學術專著啊!語錄語錄,自然什麼都可能錄進去,平時說話、教導學生的時候,開開玩笑的情況想必也是有的,如: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
孔子明明白白說自己是在開玩笑,玩笑話能算做「孔子學說」?同理,「老而不死是為賊」難道是說老年人都應該去死?「朝聞道,夕死可矣」難道是說學到了真知就可以去死了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難道真的是讓君子、士人,遠離亂世?「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是說孩子對父母要言聽計從咯?......《論語》是豐富的,它不僅承載了一部分的「孔子學說」,更承載了十餘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斷章取義的理解,是很危險的。請大家跟我讀一讀下面這句話: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顏淵》)
僅憑片面之詞就可以斷案的人,大概也只有仲由吧?
只憑背得出幾句論語、看了幾本南懷瑾這類的歪書,就能大言不慚地討論什麼「傳統農業文明的思想」、「兩千年沒有人敢批判」,我也是醉了。你過來,我告訴你歷史上有多少人質疑過孔子,聽完了自己回去掌嘴。
===============華麗的分割線======================================
前面算是緒論吧,下面開始正式回答題目,將分形式和非形式謬誤兩個部分,列舉《論語》(殿本)「傳道授業解惑」語句中的一些謬誤。
(一)形式謬誤
《論語》中幾乎沒有像樣的論證,我翻了翻也沒找出形式謬誤。
(二)非形式謬誤
1.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譯文:(子張問:「十代以後的社會制度和道德規範可以知道嗎?」孔子說:「商朝繼承夏朝,改動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繼承商朝,改動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後的朝代繼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樣可以推測。」)
這是一個典型的Inductive fallacy,即歸納性謬誤。孔子根據過往已經發生過的事,得到了某種「結論」,並試圖將結論無限推廣開去。然而實際上,孔子肯定是不可能提前預知、推測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情景。
2.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試想一個人對犬馬「敬」,對父母「不敬」,我們會說這個人對犬馬「孝順」嗎?不會,我們只會覺得他有病。孔子在這裡犯了一個Causal Fallacy,此種謬誤泛指各種草率推導出的因果關係。這類謬誤在《論語》中頗多,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就可以做老師了嗎?)」、「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真的可以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貪官的指示就沒人聽了?)」等等。
3.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這句就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Incomplete comparison(不完整比較)!「周借鑒了夏商,哎呀真是西周大法好!我頂!」可是孔子並沒有說明這裡「好/鬱郁乎文」的標準,也沒有解釋其意義,那怎麼能說它"鬱郁乎文"呢?難道只是因為借鑒了前兩代?可是借鑒跟「文」又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贊同 @庄表偉關於修改題目的說法;贊同 @王路「孔子學說里沒有謬誤」的結論,但可惜其回答並未擊打到要害上;藉此繼續和 @劍琴齋主人關於「聖人之言」的討論; @李超先生的那個牢騷答案就只能呵呵了, @陳攖寧 的反駁不錯。
---------正文--------
「孔子學說的謬誤」,是學者在閱讀經典(特別是《論語》)的時候,很難避免的一個問題。我將這個「謬誤」歸為兩個方面:
1.孔子講的話早已經過時了,可能適合於春秋時期,他說的那一套跟當今社會格格不入。
2.孔子在《論語》裡面講的話,模稜兩可,這也行那也行,看起來不準確、不靠譜,甚至還能在其他的經典(比如《孟子》)里找到互相矛盾的「反話」。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這種想法很正常,這種態度一般也確實是誠實的。
我說 @王路的並未擊打到要害上,原因在於後人之所以對孔子產生這些誤會,其實是混淆了「物理」和「情理」的結果。」情理「與」物理「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詳見《試論晦庵朱子在儒家學術上的貢獻兼及其理論思維上的闕失——(前)》一文:
天演淘汰,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界的現實,是物理,但從乎人情則憎惡其事,而同情於弱者,發乎義憤或且攘臂而起焉。物理是客觀存在的,而情理則存乎主觀,得之於內省,兩者大不相同。
魯迅的雜文《立論》就是一篇反面教材。: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進入到這個故事的情境中,換作屏幕前的諸位,當一個新生兒帶著蓬勃的生機來到這個世界上,主人家喜得貴子,你們會說什麼?是像那些」說謊「者一樣說著沒譜的賀詞,然後上桌吃席,還是一樣」說真話「然後挨一頓打?
人不是計算機,而是有血有肉的。誰都知道人會死,被打的這個人在這個場合說這個話,顯然不顧及當事人的正常感情,反倒是那些說著」謊話「的人,恰恰是顧及到他人感情的人。
在這個故事中,」人會死「是物理,但是在一個孩子滿月說這個話,其動機顯然有問題(此處可見」情理「),而孔孟一系的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是著眼於開發人的情理,而非一門心思鑽到研究事物的具體細節之上。
情理只能在具體情境之中當下呈現,不然就成物理:比如「父慈子孝」,父子之間,父親發自內心為兒子著想,兒子處處主動為父親考慮,兩人都自發地為對方考慮,自然父慈子孝,人心一通,情理就出現。
而物理是僵死、呆板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喜歡「搬道理」,彷彿手中握著「道理」就站在了制高點,眼中的別人盡沒有道理,都是錯的,此時如果又有一人搬出一個「道理」,兩個人就容易僵持,生活中這類例子屢見不鮮,同樣以「父慈子孝」為例:若是父親要求兒子孝順,兒子又要求父親慈愛,兩人都拿著「父慈子孝」的「道理」,卻只能鬧得父子反目,「父慈子孝」在這裡不過是一個工具罷了。
孔子的教化,正是教人開發自己的情理,與宰我的「三年之喪」的對話是如此,與眾弟子談「孝」、談「仁」各人各不同是如此,《孔子家語》裡面更是有一個故事,表達了孔子在「情理」、「物理」上的態度: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寡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托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窗戶)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坐懷不亂」事),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孔子的學問是「情理」之學,那麼如何判斷是不是情理呢?這個答案,只能各問己心,需要從做《大學》的」誠意「功夫開始,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寫的有點亂,以後再改。之前李超先生排名第一的答案,明明是想反對王路的答案,卻在用自己的學識來證實王路的觀點,比王路的答案更無法讓人直視。王路起碼直接回答了問題,他在答案里讓你敬畏先賢,關注自己成長,別喜歡評判他人。這些都是我要時常改之的,在答案里看到,又拿來勉勵自己一番。
給李超先生的答案截個圖,下面這兩段話真是一句一槽點。
槽點1:「孔子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想為社會定一個運作的秩序」
想給社會定一個運作的秩序算是什麼問題?有什麼錯?早期道家和莊子不算,諸子百家哪一個不想給社會定一個運作秩序?社會才穩定三十多年,大家就忘記亂世有多殘酷了?人命如草,寧做太平狗,不當亂世人可不是說來對偶的。
不說古代,現在倡導和諧社會,宣揚法治,不是給社會定一個運作的秩序?那麼多刻苦鑽研的法學家,都有問題?
槽點2:「而且,這個秩序應該是萬古不易的」。
看來題主是沒認真讀過《論語》了,子張問十世可知也,萬物變化發展這個道理中學生都知道,古代的大師就這麼迂腐不懂?別拿古人不當人,張口瞎說也要有個章程。《易經》是儒家經典之一,其中的「易」就含有「變易」的意思。
槽點3:「這種想法一不知天高地厚,二阻礙社會自然發展。關於這方面的學術分析多的很,自己慢慢找吧。」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變成了太誇大自己的能力和天高地厚,一個孔子,就把春秋戰國的社會自然演進發展給阻礙了,也就是說,我們如今的春秋戰國歷史,並不是自然演進的,而是被孔子阻礙了的非自然演進的歷史。
這樣的「學術分析」的確很多,不過不要在知網萬方等處找,而是要在貼吧天涯找。
首先,孔子學說里有無數互相矛盾的地方?舉出來十個看看。
其次,歷史上公開質疑孔子的太多太多了,第一題主明顯忽略了二心私學的存在,把官方思想當了全部。第二孔子的地位是隨朝代的更替而變化的,劉邦就很討厭儒家,這時候公開質疑孔子,簡直跟以前跳忠字舞差不多。魏晉時期更不必說,最嚴格的明清,都有很多學者跳出來唱孔子反調,沒名氣的不談,李贄都給忘了?
————————————————————
回答:
一、可以去分析一下當時諸子對孔子學說的駁難,看看孔子學說有沒有謬誤。
舉個例子,墨家對孔子學說的批評
墨子認為,"儒之道,足以喪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悅"。(2)儒者堅持厚葬,父母死後實行三年之喪,因此把人民的財富和精力都浪費了。(3)儒者強調音樂,造成同樣的後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於命運(《墨子·公孟》)。
——————《中國哲學簡史》
前三點,是由於儒墨社會背景不同。第四點,批評的不在點子上,孔子的『知命』,是三分天定,七分人力的意思,並不消極。
二、可以去分析一下歷代大師對孔子的批評。
舉個例子,分析黑格爾對孔子學說的看法。
「仁」說的哲學意義——駁黑格爾對孔子的錯誤看法
想質疑孔子,得先學好文化。不是不讓質疑,起碼先把《論語》仔細看看再質疑吧。
最近這兩天,腦子裡時不時會轉出這個問題——孔子的學說里,應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因為工作繁忙,久疏經典,所以沒法細細辨析。
之所以有此問,是因為對忠孝這一價值的無條件強調,與儒家的道義論思想相違背。
這不僅是儒家的問題,簡直就是文明的問題。到底是忠於個體,還是忠於普遍性的道德律令?儒家因為把忠於個人設定為普遍性的道德律令,必然會發生,如果這個個體違背了普遍性的道德律令,那我們到底是要順從還是反抗?
到最後,只有兩條路,先是哭諫,靠小孩耍賴的方式糾正老大的錯誤。第二就是,如果沒用,那就遠走高飛,「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反抗,似乎沒有成為正確的選擇。
但儒家對湯武革命的態度,似乎又在暗示,反抗也是正確的。最後,又扯到了天命,合乎天命的反抗,就是可取的,不合天命的,就是不可取的。這就墮入成王敗寇的邏輯。
孔子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是模糊的,這就成為矛盾的根源。
有一個涉及私人的說法,孔孟都是老娘養大,所以對父親是沒有感覺的。而兒子對父權的反抗,是社會性、政治性反抗的縮影。由於沒體驗過父權的威力,孔孟賦予了孝尤其高的價值。而如果沒少挨父親打,想法就可能會不一樣。這個說法我認為是靠譜的。
但從普遍性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文明性的難點。對父權、以及父權延伸出來的政治權威的反抗,是一個人以及一個民族心理成熟、道德自覺的標誌。從孔子的時代來說,這一點還遠未到來,但卻可以看到,孔子已經非常強調脫離於任何個體的帶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則。如果說父權是自然形態,那孔子的思想其實帶有啟蒙的價值。
但可惜的是,儒家在後來,由於受到專制權力的裹挾,實際上是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越來越強調基於父權的政治社會秩序的絕對性,越來越貶低個人的道德自覺。後來的事,就不能怪到孔子頭上。而事實上,儒學的兩次復興,恰恰都是朝著個體的道德尊嚴的方向。只是學術到底不是刀劍的對手,老百姓還是更認屠刀的。
孟子算是一個異數。相比於孔子,孟子似乎更強調個體尊嚴的價值,比孔子更旗幟鮮明地表現出對權力的蔑視。就歷史看,孟子只是一個異數,其在後來的地位也一直飄忽不定。但就邏輯來看,孟子才是孔子思想的正確發展方向。孔子是思想的解放,後來者應該更解放,怎麼能再次墮入父權的迷夢中呢?
這是一個主要的謬誤。但合格謬誤與其說是謬誤,不如說是思想的發展還不夠徹底。
孔子思想一個更為人所普遍承認的謬誤,在於其政治規劃。所謂內聖外王,孔子的社會秩序規劃,明顯是脫離現實的空想。
用西方政治學的思想,孔子所推崇的政治制度,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平衡性。缺乏平衡性的制度不管初衷多麼美好,都存在墮落和褪變的傾向。這個現象在古希臘早已被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發現,但孔子卻並未注意這一點。
但這是可以原諒的謬誤。中國缺乏古希臘那樣多形態的政治樣本,眾多的城邦,就構成了一個個的政治試驗場,在幾百年間就上演了各種不同政體的變遷。而中國所能獲取的樣本,實在太過單一,對孔子而言,樣本也就夏商周三個,孔子從中選了一個最嚴密、最完善、最富於道德理想的周代制度,作為他的主張,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更為超越的角度,如果孔子能夠看到古希臘的政治實踐,或者再超越一點,可以看到現代的政治文明的實踐,以孔子的價值立場,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
總體而言,孔子是一個啟蒙者,作為啟蒙者,思想的片面錯誤都屬正常,核心是看他更深層的價值結構。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是真君子,對孔子必然會有親近之感,也會原諒他的謬誤。
謝邀。
千萬不要用「階級局限性」之類的方式去評價孔子。
先舉個例子,我昨天也在回答當中提到過。1798年的時候,馬爾薩斯發表了《人口論》,這本書是政治經濟學的經典之作。書中預測了一個現象叫馬爾薩斯災難。大意是人口增長會超越食物供應,會導致人均佔有食物的減少,最弱者就會因此而餓死。
但是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科技進步,我們現在有足夠的糧食。現在的問題是出在分配上。
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就此斷定馬爾薩斯寫的《人口論》其實是個「謬誤」?
當然不行。他的書在政治經濟學當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孔子的情況也類似啊。人幾乎是不可能超越自己時代生存的。
評價孔子的理念,就一定要帶入到當時的社會環境當中去看。脫離時代背景談孔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以下均為個人觀點:
春秋戰國時的亂世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百家爭鳴。幾乎所有的流派和學說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去服務的:解決社會矛盾。
孔子的學說非常有趣,正名,立信,德治。正名是為了制定社會規範,明確社會秩序。立信則是一個原則。德治最重要,是孔子的學說的根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說要教人做好事,激發人的善性讓每個人都變好,這麼一來社會就完整安定了。
可惜當時的中國是個亂世。
他的」和諧社會「理論並沒有人真正使用。真正應用最廣的理論是」法家「。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管仲,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才是當時法家的傑出代表。一直到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
法家才是中國當時社會的主流。原因很簡單:依法治國才能使國家強大。法家的很多思想雖說不那麼光明正大,但是就是好用。
孔子的學說真正開始被應用到實踐當中是在大一統的西漢時期。董仲舒開始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也就是說在社會運行到一定程度,孔子的學說才被正式拿來"善治"。尤其是孔子學說中的」正名「思想,更是後來封建社會穩定的基石之一。但是要注意,中國從來沒有放棄或者弱化過法家的思想。雖說"儒家"一直都是明面上宣傳的主線,但是法家這條暗線才是社會的根本基石。
所以孔子的思想放在當時的相對法家最大的謬誤就是脫離當時社會的實際。在以法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下,孔子的學說才能有很好的發展。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題主既有此問,不如以此為契機通讀儒家十三經,學問思辨,反躬自省,於自家心體上體認,切磋琢磨,必能尋得一滿意答案。
儒學的「謬誤」,或「孔儒」的謬誤,是一個極宏大而自負的命題。不如先來看看「聖賢的漏洞」,也順便看看「聖賢的光榮」。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一個叫做福澤諭吉的思想家,提出了「聖賢的漏洞」這一觀念。他認為聖賢最「不識時務」之處,便是把道德和政治混為一談,欲以儒家學說統御政治。而不知「理論家的學說與政治家的事業是有很大區別的」,並說「後世的學者,切不可根據孔孟之道尋求政治途徑」。(《文明論概略》 福澤諭吉 著)
看起來,孔子的學說在政治上的努力似乎都失敗了。政治家們用的那一套並不是儒學的東西,他們都是本質為政治家的「法家」(按 章太炎《訄書·商鞅》)。
可是我們細細的體味儒家在政治上的追求,我們發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實現了。我們將之分開來看,儒學的政治追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王道治國;
- 為政以德;
- 選賢任能;
- 鄉紳自治。
其重要的實現手段是「政治清議」(具體見鄙人文章:也說「清談誤國」)。「政治清議」被廣泛的採用於歷朝歷代,作用極其巨大。
選賢任能、鄉紳自治,這兩點無疑是完整的實現了。而王道治國、為政以德的實現與否,則與當時國民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關聯。王道之治,在於行公道仁義;為政以德,在於不為政以力。
如果我們看看歷代的皇宮,便會發現唯宋之皇宮,其構造形態頗為奇特,不是主流的矩形。究其原因,是沒法對居民進行「強拆」,此當為「為政以德」之典範,亦指向了如今的一些當權者。
有的學者認為儒學所推崇的德治、賢人之治,是與「法治背離」的。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共識」。
可是有一個很淺顯也很深刻的道理:沒有哪種學說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也不要認為「推崇某物」,就是排斥其他事物。
現在的西化派很喜歡拿美國做對比,認為中國的格局最好完全像美國一樣,搞民主,不管什麼事情,一人一票解決。
這是很膚淺的理解。
美國有一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制度。大法官就不是選舉產生的,是總統提名、議會通過,上台以後是終身制的。大家注意最高法院在美國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依據它自己所享有的非常崇高的政治權威,化解民主制度帶來的政治僵局。我們知道最開始形成司法審查制度的案例,叫做馬布里訴麥迪遜案,實際上是一個政治爭鬥,它是最高法院的裁決解決的。前些年小布希和戈爾的競選也是有政治僵局的,也是最高法院大法官裁決解決的。假如沒有最高法院的政治權威,那就完蛋了,美國的民主就失敗了。但是,正是因為這些非民主產生的賢人做了裁決,民主制度才會倖存。
你要是簡單的理解美國,就是一人一票;如果只是一人一票,美國這個制度會垮掉。
而在人際關係領域,孔門儒學是極為成功的。那種親親敬長、賢賢易色的風範;那種恬淡的、出入於廟堂內外的氣魄;那種和樂、仁愛,「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美好圖景,是和平之世常見的美妙圖景。
禮樂仁和,至少在家庭中、朋友間,近乎完美的達成了。藉由詩教、樂教,「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伐木丁丁,鳥鳴嚶嚶」,以近乎美育的方式去浸潤到了華夏文化的根子里去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化成天下,天下文明。
如果問你,一個民族的文化,有什麼謬誤,我無法回答,因為那是我們的「全部的生活方式」。
孔門儒學的漏洞,是對於那些政治儒學家們的,公羊學家們的。儒學在政治之中,就是一個光明、剛健,卻對惡勢力難有應對的一門學說。所謂「清談誤國」,便是對「老虎」們無能為力的權宜之計,是「清議」的變態。
我們今日看儒學,要時刻保持這樣一個信念,即孔子儒學,是諸子之一,是世界上的諸子之一。他的學說對中華文明的影響無可比擬,但我們絕不可以此無限制的放大儒學的範圍。
我們說普通汽車不能渡河,便說這是汽車的「漏洞」、是汽車的「謬誤」。這是不公允的。
無節制的縮小、擴張儒學的範疇,都是對孔門儒學的矮化。我們在儒學本真之範疇中,去體味它,「謬誤」之說,頃刻消散。先把孔子學說和儒家分開來,只針對孔子本人所說的,要是牽扯上後來的孔鯉魚,董仲舒,後面一堆人,那就難免陷入「這是不是孔子的意思」的扯皮中了。
然後慢慢看論語吧。
總的來說,孔子本人沒說過什麼系統明確的觀點,論語的語錄實在是太簡略了,簡略到我覺得沒必要談謬誤,因為它的信息量不足以成為一個學說。
為什麼要爭論那麼多的觀點是不是孔子的意思,就是因為論語的信息量太少。完全拋去這些後人自己或闡釋或腦部的東西,那就沒有孔子學說。
中國古代的教育一直是一對一的教育。這個是孔子的確立的.
一對一意味著什麼?意味是針對個人的個性化教育。
孔子說仁、說孝、說君子,都是因人而異的。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敬。」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這世界上沒有一樣的學生,就沒有一樣的答案。但是,每一個答案又都是道,都很深刻。但是,又不是說所有的答案背後都有一個一致的核心,那就又成西學了。
一個人,可以面對不同的人說出不同的答案,每一個答案都是恰好針對那個人的情況的,這個人當然是知道問題的答案的,這就是得了「道」的人。得道之人和得公式之人,差距有多大!
所以中國的文化,不是背過條條框框就行的,必須連材料一起掌握,了解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了解大道的各種變化和變化的理由。所以,中國人的學習要背過很多東西。背和不背是不一樣的。背全文和背選本又是不一樣的。
對於西學可能差不多,對於中國學問,卻差距很大。《論語》492章,如果只看過選本100章,那392章都沒看過,在以前的中國人看來,一定是如瞎子摸象,只得其道的幾個側面。
比如只讀了孟懿子問孝,那就以為孝是無違於禮。其實這只是孝的一種表現。而要命的是,如果固執於這道的側面,排斥其他的孝的表現,結果還不如不知道什麼是孝呢,有害無益。
所以,要讀就讀整本。
為什麼章太炎先生反對教育改革「目學變耳學」了吧。教材、課本這個東西,對中國文化來說,常是弊大於利,甚或流弊無窮。現在就是這樣。所以古代教育沒有課本,都是讀原著,整本讀。都要整本讀嗎?那也不是。如此固執,就又是有違大道了。不是所有的都整本讀,都要背過,而是重要的要整本讀,典範的要背過。哪些是重要的、典範的?大家有個大概的認識,比如十三經。但是這個認識也是隨著時代的不同、流派的不同、人的不同而不同的。至於其他的,哪個更重要,更是因人而異。十三經內部也不同的。根據學生的情況,有的可能要重點讀《孟子》,有的可能要重點讀《左傳》。如此豐富多變,可是跟今天還是有質的不同。因為今天我們是基本不讀原典,讀也只讀極少量的選本,而且還是配著教材做著西方式的解說的。
古代文人能背過多少字?一般在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之間。大家都聽說過茅盾能背《紅樓夢》吧?隨便打開一頁,他都能背下去。能背《紅樓夢》的不止他一個。《紅樓夢》一百萬字。這還是當玩的。真正要背過的,首推十三經。科舉要考的。八股文是從十三經中隨意抽取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就以此為題作文。所以十三經都是要背過的。十三經多少字?據南宋鄭畊老統計,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近人黃侃除去偽古文,則17925字),毛詩39224字,周禮45806字,儀禮56115字,禮記99020字,左傳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傳(清閻若琚統計)44075字,穀梁傳(清閻若琚統計)41512字,論語13700字,孝經1903字,爾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共計641326字。
背過這64萬字就可以進考場了嗎?當然不行。因為你還不會寫八股文呢。八股文是十三經為題,所以古代的高考複習資料叫「高頭講章」,就是把十三經的每句話都作題目,下面附上一篇典範八股文。排版的時候,題目也就是十三經正文高出八股文,所以叫高頭講章。沒有這些高頭講章做底,你怎麼敢進考場?一篇八股文多少字?五百字到一千多字。也就是說,要看十三經的千倍的文字。一個考生掌握的數量大概就在幾億字。其中不會都背過,但是背過的也當在百萬字以上。
背過十三經,掌握高頭講章,就可以了嗎?當然還是不行。明清科舉雖然主考八股文,可不是不考詩詞文賦,況且詩詞文賦也是八股文的基礎。要掌握詩詞文賦,就要背過或熟讀楚辭、樂府、漢魏六朝賦、古詩、唐詩、宋詞、元曲、諸子百家、文選、古文觀止等等一系列詩文,字數也不在幾十萬以下。
這樣就可以了嗎?當然還是不行。沒有讀過《史記》算什麼文人?沒有讀過《資治通鑒》算什麼文人?所以還要讀史,好的也要背過。此外,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拳理兵書,都要涉獵。琴棋書畫、文武雙全,這才能算是個文人。
所以說,古人文人能背過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決非虛言,也非大言,而是保守估計。現在我們的學生能背過多少?有五千字嗎?
還有人說:有必要背那麼多嗎?你看人家美國學生就背的很少。是,當然,那是西方文化嘛。西方人認為世界有統一的規律,所以做實驗,找到規律就行,剩下的就是套規律、細化規律,以及不同規律之間的關係。所以,學習是一個抽象的過程。
中國文化認為世界沒有統一的規律,只有不斷變化的道。掌握道可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背過一個公式就行的.
你說孔子學說裡面有什麼謬誤?
現在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幾乎==0,0狀態的人一起討論孔子的問題那不是笑話嗎.
很難用謬誤這個詞來定性一種思想,思想本身有著很大的整體性和模糊性。
但如果一定要說謬誤的話,也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站在一個角度看到這個思想的不及之處。比如說孔子講三年守孝是人倫之道,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但此話在墨子看來就謬誤,墨子主張節用,節葬,守孝三年的弊端在於:
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
墨子非樂,對於一切奢靡之事都認為這是:
虧奪民衣食之財
可以看出同一件事兒,兩個人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孔子更注重內心的引導,人格的提高,而墨子更注重外在物質的足用。在墨子看來孔子就是「費民之財」,「不加利於民」,而在孔子看來墨子就是不仁之人。孟子更是罵墨家「無父」。
春秋諸子百家,觀點各異,相互批評的多了。在別家看來,孔子的學說謬誤不少,但批評的人也不見的就是對的。只是所站角度不同,所訴求的終極理想不同,所選擇的道路也不同。
以下觀點僅供參考,有時間把論據補上,沒時間的話就請題主自行查詢。
1、孔子之後,子夏繼之,子夏之言論觀點與孔子有間,不可混淆。
2、孟子、荀子各有闡述、分歧(如人之初,性善惡的問題),無論好壞,也不可歸於孔子一人身上。自漢以後儒家成為正統,統治者置之於百家之首,為統治計,每朝各有延伸,曲折,更與孔子無關。研究時需要注意。
3、墨子節用,節葬,非樂與儒家厚葬,好樂恰好相反,可以通過墨家來看孔子之不足,亦可通過儒家反駁來審視墨家。
4、墨子兼愛,孔子泛愛。對孔子來說,兼愛壞人倫之序,對墨子來說,泛愛生有別之心,有別乃罪惡之源。
5、孔子施行仁政,為人治主義,為法家所反對,法家認為人治非有堯舜之人不可治,而堯舜不世出,應施行法治主義。
6、道家對儒家的入世之學亦多有反對。按下不提。
7、墨經講「義,利也」,言義利皆歸於一,而孟子卻認為義利不相容(孔子怎麼看我忘了)
等等吧。
這只是一小部分,有時間會更新:
喜馬拉雅,重新發明電台FM,在線聽小說 音樂 郭德綱 糗事百科
儒家思想不適合用於治國,,這個我們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最好的反駁!
一個用錯地方的思想,一個被多次閹割的思想。
儒家思想對個人道德的調整是非常好的,將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士農工商論、天子家天下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地君親師(三剛五常論)、重農而抑工商、和最腦殘的抑武(認為兵者不祥),把這些觀點應用於國家經營太腦殘了!
造成的惡劣後果:
中國的工商業發展不起來,中國人當了二千年的農民;
產生不了「私人財產不可侵犯」所代表的平等、公平、自由、法治等東西;
民族資本成為了皇帝家養的豬;
為每隔若干年的人口過剩危機和土地危機(糧食危機)埋下伏筆;
最重要的儒家思想認為「仁政和道德」能夠讓其他國家臣服,而武力是不好的,,結果漢家王朝後期被發展成綿羊,所以有了二千多年斷斷續續的被搶劫、被屠殺和三次亡國經歷。
一言以蔽之,對人性抱有太大的信心。
1.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問題的。但是,它成功地引起了關注,所以,雖然是個有問題的問題,依然是個好問題。
2. 這是一個好問題的原因是,它揭露了現在對孔子的學說(理論、思想都可以,總之要有一個名稱稱呼)缺乏整體性的理解。
3. 已經有很多人從各個角度對本題進行解讀甚至解構,本文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怎麼整體性地評價孔子?如果對孔子有個整體性的評價,那麼,他的學說里有什麼謬誤也不再是一個問題。
我們先確定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對孔子學說作整體性的評價:
首先,必須讀過並熟悉《論語》全文。如果是從某家如于丹之流販賣過來的「理解」,那就免談了。這點稍微做個說明。有人認為五經才是孔子編定,而《論語》是孔子弟子或再傳弟子編的,所以五經才是代表孔子的真正思想。五經地位高,自然有其本身的價值,但是對孔子來說,五經只是孔子自編的教材,集中了上古的智慧不假。孔子本身卻是上古智慧的集大成者,文本層面的集中和在一個人身上的大成,兩者的含義非常不同。後人都有「六經不能注我」的氣派,五經又何足以代表孔子?《論語》本身自然有些問題,但是研究孔子來說,無疑是最可靠的文本。
其次,(引用某人的話)你的境界是不是高於孔子,或者至少和孔子持平?@王路的回答,包括其他為孔子辯護的,其實多數就是這種路子。而王路等被人詬病,也是這個原因。
李超的回答(見其更新版),可以想見他可能沒有讀過《論語》全文,對孔子本身的思想一無所知。他只有一條標準,就是邏輯一致。這把尺子一拿出來,說明他對西方科學和哲學——李超所推崇的範式——的新進展也缺乏了解。這點就不多說了,完全是雞同鴨講的事情。西醫要取消中醫,玩的就是這一套。
這樣,陳攖寧的反駁就打在了空處。
我們先看反方(認為有謬誤的一方),最集中的看法是孔子有時代局限性。
在對這個觀點討論之前,先解決一個小問題:孔子究竟有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提出這個疑問的人,根據往往是《論語》這個最可靠的文本雜亂無章,而後來的儒家是經過了多個重要人物的發展形成的。
先給出結論。任何人都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而且到了一定年齡,這個世界觀就基本定型了,無論形諸文字與否。孔子也不例外。但孔子的世界觀,用《論語》的話來說是「吾道一以貫之」,是最重要的特點。其他包括「述而不作」等,都是其世界觀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說是其理論體系的一部分。
那麼,孔子是否有時代局限性呢?王路的回答是沒有謬誤,給出一個圍棋九段和業餘的例子說明,是一個不錯的想法。這裡,在下給出一個武俠的例子。
風清揚和令狐沖談獨孤九劍,說天下武功只要有招式,沒有毫無破綻的。練成獨孤九劍,就是練如何發現招式中的破綻,攻擊其破綻即可,因而獨孤九劍不需要有招式。(大意如此)
潛台詞是:獨孤九劍破天下所有武功招式,而不為招式所破。牛吧!
令狐沖後來問了個問題:如果對方也會獨孤九劍呢?風清揚呵呵了一下,說,那說不定你高些,說不定他高些。反正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遇上也沒有招式的對手。我好想碰到一個哦。
類比:沒有破綻=沒有時代局限性
怎麼才能沒有破綻?沒有招式,就沒有破綻。怎麼才能沒有時代局限性?沒有文字,或不被文字留礙,就沒有時代局限性。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述而不作」——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但是孔子卻的確留下了其言行記錄《論語》,釋迦摩尼留下的佛經更多,關鍵是你是否為文字留礙。
把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發展歸罪於孔子,或者認為孔子學說里沒有近代科學發展基因,這些是沒有道理的。
孔子的學說,洞穿了人類發展所有可能的階段,這一點,西方只有馬克思才堪與之相提並論。近代科學的發展歷史,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只是一小段。如同在唐朝時,如果有西方人了解了唐朝的盛世,去責怪古希臘的哲人理論。
人類的發展走到最後,無論叫做大同世界還是共產主義,都是完全自由的人的聯合(孔子的說法會是君子的聯合)。而這,對整個人類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論語》具體的章節,通常的理解有很多曲解的地方,有機會在其他地方說)
如果強說一個我覺得是有教無類吧。。。。。不過還是看人自己的操作能力,孔子有教無類厲害水平高,有的人就不行
你知道你看到的《論語》是孔子的學子學孫修了改改了修得出的嗎?
你知道你看到的四書五經是從孟子到後來的各朝廷各大儒所熱衷修改詮釋的么?
都讓那麼多人潤色修改了這麼多年了,你還想找出謬誤來么?
想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孔子的思想集中於《論語》,表達的形式絕大多數是「揭示」而非「闡釋」,缺乏論證的過程。為什麼會缺乏論證的過程呢?因為孔子所揭示的內容大多是感受的、不辯而自明的。這樣的內容,本就是非人力所能證明,也非人力所能證偽的,自然就不存在謬誤。作為感受的、體證的內容,自然沒有經歷邏輯程序,那麼自然也不存在邏輯謬誤。
只有出現論證的、邏輯的部分,才有我們置喙的餘地。比如說孔子試圖以「父母哺育子女三年」作為「子女應為父母守孝三年」的依據,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依據是不足以讓後者成立的。但也僅限於此,孔子就此揭示的內容遠不只「子女應為父母守孝三年」,而我們只能認定孔子就「子女應為父母守孝三年」的論證方法是謬誤的,甚至不能認定哪怕是具體到「三年」的「子女應為父母守孝」這一觀點就是謬誤的,正如我們不能認定哪怕具體到「七天」的「上帝創世」就是謬誤的。
就比如說,孟子的論證夠多了,那麼我們可置喙的餘地就大了很多,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認定「人之向善猶如水之就下」的類比論證是謬誤的,而不能認定「性善論」是謬誤的。
如果「性善論」成立,則「性惡論」不成立,而我們既不能證明「性善論」不成立,也不能證明「性惡論」不成立,這就叫做「二律背馳」,通過「二律背馳」只能證明一個東西,那就是我們是「無知」的,我們所掌握的強稱為「邏輯」的認識工具效能是有限的。
而邏輯之外的東西,實際上並不是屬於我們的東西,而是屬於上帝的、物自身的、強名之道的。我們只不過是通過體證之信仰,而產生出莫名的感動,自以為得到祂特別的愛顧罷了。
孔子學說里沒有謬誤。
有謬誤,是你的謬誤。是你不懂得靈活變通,不懂得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去考察一個偉大思想家震爍千古的想法。
談孔子的謬誤,你的資格到了沒?
打個比方,你是業餘初段的水平,你問專業九段的國手下過那些爛棋——這個出發點就錯了。
要看到自己的卑微、渺小。不要指點江山,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庸俗的東西要批評,高貴的東西,要先抱著敬畏的態度。
Update 2014年9月11日 21:12:32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看Update,我姑且假設還有人看到 @陳攖寧@庄表偉 的答案後,會來看看我到底說了什麼,所以,在這裡清楚闡述下自己的看法。
1、對於孔子個人的理論,我認為完全沒有研究的必要。事實上,我認為凡是語義存在歧義,或者可以有多種解讀方法的觀點,都不值得研究——不管這種模糊是因為什麼造成的。 世界上有那麼多表述清晰、論證詳盡的社科理論值得探索、研究,幹嘛要費時間琢磨本身表述都存在問題的觀點?
2、進而,討論孔子有無謬誤也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每個人對孔子的觀點有不同的解讀,孔大人又不可能復活過來再親自寫一本沒有歧義的思想專著,那這種討論有什麼意義?
3、孔子作為一個人,必然存在謬誤(或者錯誤等等)。現代科學界已經達成共識,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現在的所謂的真理都只是代表人類目前的探索結果。有朝一日,現在的真理也會成為謬誤。所以,成為謬誤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的是:
作為孔子的信奉者,可以不提孔子的錯誤、可以不回答「孔子有什麼謬誤?」之類的問題,但不應該詭辯孔子沒有謬誤。
以下為原回答:
------------------------------------------------------------------------------------------------
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太大,根本不是一個回答能完成的。可現有的一個回答(王路的答案)簡直無法讓人直視,說兩句吧。
孔子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想為社會定一個運作的秩序——而且,這個秩序應該是萬古不易的。這種想法一是太誇大自己的能力,或者說是不知天高地厚。二是阻礙了社會自然演進發展。關於這方面的學術分析多的很,自己慢慢找吧。
其實,孔子本身不是太大問題。關鍵在於他被神話了,即,你只能仰視不能對話。因此,2000年下來,哪怕人們發現孔子學說里有無數互相矛盾的地方,也不敢公開提出質疑。
現如今好了些,總算把孔子請下了神壇,可還有人自己要把孔子供起來,不但從不質疑,而且不允許別人質疑,實在不可理喻。我跟你說,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之後中國才統一了文字,而且那時候文字還都是刻在竹簡上的,還沒有標點符號。
所以後世想怎麼解釋都行,不然也不至於有那麼多所謂學派,四書五經就那麼點,不然你以為那幫腐儒是怎麼靠著解經注經活過這兩千多年的。
就拿這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來說,我還可以拿」女「來通」汝「呢,孔子當時也不過就是在罵」你們這幫學生都跟小人一樣難養「罷了,把這句話寫下來的人對這點又遮遮掩掩,所以通了個假,怎麼樣我這樣解釋你有沒有體會我想說什麼。
一切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去看,一切都要辯證地來看,說論語一字不可刪的也是醉了,扣個封建餘孽的帽子上去,半點都不冤枉。推薦閱讀:
※如何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評價莎樂美?
※歌德的崇高地位是如何樹立起來的?
※思維混亂,條理性差應該怎麼提高?
※《EVAair 真心為你》 中真嗣為什麼不選擇凌波麗用死創造的人類大同和諧統一的世界
※如果真有五維空間,那是不是就真的有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