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挑選合伙人的標準是什麼?

彭博社報道,高盛合伙人名單上的人數下降到 409 人,創近兩年來最低。該公司將在今年底挑選一批新合伙人加入。合伙人是高盛人事安排中的最高一個級別,見證了該公司1999年上市以前是一家私人合夥機構的歷史。 這些合伙人通常領取 90 萬美元的年薪,並分享一個特殊獎金池。高盛的合伙人委員會由副董事長 Michael Sherwood 領導,委員會每兩年挑選一批人加入,其中 2012 年就接納了 70 位新合伙人。 via 高盛合伙人數量降至兩年來最低

合伙人制度給高盛帶來了什麼?


謝邀。再次說下,很多邀我答高盛有關的問題,我真不是GS的,曾經是GS的競爭對手,現在屬於GS的潛在客戶,我知道的都是行業里大家道聽途說而已。

高盛的合伙人制度街上和城裡的評價其實很「統一」,首先一個已經是股份制的公司還跟那整合伙人那一套是一個略為怪異的事。高盛自己的人一水都說這是偉大傳統藍血基因這種宣傳腔,所有其他銀行的人都鼻孔出氣翻白眼。真正合伙人制公司的合伙人每年的利潤是真心發完小弟工資付完水電費坐地分了的,現在PE,四大,幾乎所有的律所,廣告公司都是limited partnership。高盛之前是limited partnership,IPO時候就早轉成股份制了,賺了是股東的賠了也是股東的,高盛所有員工加一塊也沒持多少高盛的普通股,說白了這種偽合伙人制度其實完全就是名義上的,單分出來一個獎金池發獎金和給其他中層和小弟發獎金沒有任何本質區別,都是一個名頭而已。

高盛和所有其他投行職業晉陞都一樣,Analyst/Associate/VP/ED(...)/MD,MD再往上各個銀行處理方式大同小異,一般給這些人Head of xxx的頭銜,要不有個Senior MD的頭銜,高盛就整了個partner的頭銜。高盛的partner兩年一選,divisional heads推薦,然後所有現有合伙人內部討論決定,據說是很苛刻的過程。有趣的地方是完全不會面試candidate本人,基本處於一個所有人都知道你up for partner discussion,但沒人會過來跟你跟你說任何有關怎麼選什麼時候選出來。比起其他銀行來說,高盛自己宣稱他們的遴選標準不單看某年業績,而是縱向回顧這個人整個職業生涯,在哪裡上過班,做過哪些deal,給銀行開拓了什麼業務,賺了多少錢,上級怎麼評價,下級怎麼評價,其他部門怎麼評價,甚至客戶怎麼評價,以及一些更虛的東西,號稱很關鍵的是某人對高盛這個品牌和企業形象有什麼樣的補充和貢獻。。。(請允許我翻會白眼)。一般推薦你的partner會夥同一大票完全跟候選人不在一個部門和不在一個geography的partner在那翻來覆去咀嚼這些人,比如倫敦IBD的會被紐約Fixed Income的評,悉尼Equity Sales會被德國Commodities的評之類,最後partner里專門的committee決定。

最終選定以後CEO會在某天給所有新partner打電話,說那句著名的"Congratulations, you"ve become a Goldman Sachs partner"。趕上那種一年100新趴橫跨各時區的大年,CEO那天也不用干別的了。

其實選上了partner第二天上班該幹啥還是幹啥,一個榮譽頭銜而已,業務上本來負責什麼就接著幹什麼。Partners據說年薪$1m托底,有個專門的獎金池每年分紅,其他的股權期權沒有什麼太大差異。說實話Senior MD的世界非常的case by case,這種每年$5-10m+ package也就是行業平均水平,沒有說就比隔壁摩根美林什麼的高多少,比起HF, PE的partner大年的收入基本就是呵呵,甚至比不上一個級別低很多的star trader某年捧回家的獎金。上市了的銀行高層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不能馬上拿的股權和期權,到了MD往上大家其實都是在夢想去個真正的partnership上班。

全球partners不是一成不變得,退休和跳槽的自然就離開,隔兩年就有新老人加入。高盛作為一個institution做的很好的就是保持了他們自己的alumni network,退休的很多回來做非全職的高級顧問或者乾脆加入董事會,離開高盛的人也都保持著聯繫和往來,不像很多其他機構一拍兩散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傳承對於投行這種行業性質還是有很多好的作用的,當然也就滋生了什麼「高盛系」的陰謀論。。。

多說幾句行業對GS的觀感。感覺GS在國內真是被神化到比較荒唐的程度了,別的答案里說過,一投行做的再好也是乙方,即使洗掉那些傻的掉渣的陰謀論,高盛在金融世界裡也根本不是什麼翻江倒海的巨頭,說prop trading有各路HF等著被跪舔,說equity有Blackrock, Fidelity這種巨無霸怪物,說fixed income有Pimco,說commodity有Glencore, Vitol等等,說MA有各路PE和行業公司。Volcker rule以後prop的基本都沒得搞了,其他任何業務高盛都是和其他大量同樣優秀甚至很多情況下更優秀的advisor/intermediate在搶飯碗,再覺得自己高貴藍血,去跟甲方扒活得時候不得老實乖巧點?

各路媒體喜歡塑造那種巨頭幕後黑手的感覺愉悅無知大眾,尤其是Subprime以後高盛出了一系列負面新聞以後(subprime和客戶對賭嘲笑客戶是muppet,幫希臘做假賬等等)。所有其他的銀行的人其實多少有點團體性地黑高盛,但點根本不一樣,直觀點說就好比一幫學霸一起黑一個特別裝B的學霸。圈裡大家對高盛的刻板印象就是extremely aggressive,加班比誰都狠(其他人已經很狠了其實),辦公室文化非常cut-throat,然後覺得自己名片上印了個藍方塊就了不得了。大家身邊多少都有在GS的,或者和GS經常打交道,很容易聽說很多很招人煩的事迹。比如我知道好幾個實習或者工作拒了高盛(包括我自己。。。)然後被那邊MD打電話來罵街,我自己記得面高盛時候是香港一個MD把我晾那打了半個小時電話教育他一個女下屬如何搞內部鬥爭。高盛有名地junior analyst的薪水低於其他銀行,因為他們覺得我們Goldman fxking Sachs,小朋友在我們這鍍金就應該「交學費」。

當年更junior的時候聽人說高盛junior錢少,往上就慢慢超出行業水平,最後到了partner就升仙了,後來看這個機構雖然在大多數主要業務都能常年保持前五,但太多業務和行業裡面離頂尖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你一周已經工作80小時了,你會為了多20%的錢去多加30%的班,承受那種marginally多100%的痛苦么。。。何況IBD都想去PE,ST都想去HF,高盛作為一個機構,不錯,很牛,但也就那麼回事,眾多競爭對手之一罷了。


其實高分答案對高盛合伙人的甄選標準和過程描述的還是比較準確的,但之後的「行業觀感」確實有失偏頗,有些矯枉過正之感。雖然放在這裡有些偏題,但還是想說兩句。
1. 其實對GS的神化,不只是國內,國外也是如此,這部分來自於行業外人員對金融行業食物鏈認知的缺失,也來自於一些陰謀論的炒作。但另一方面,GS雖然是一個乙方,但他是個大乙方。就IBD業務來說,這使得甲方也要尊重GS。輪業務,以投行的皇冠MA為例,GS確實是有壓倒性的優勢和經驗的(參見過去20年league table),從客戶和政府關係,併購經驗,執行能力來說,客戶喜歡找GS做複雜的MA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GS喜歡,也有能力做成很多里程碑式的交易。往近了說比如幫助中國第一批國企重組海外上市,往遠了說在惡意併購盛行的時代幫助一批企業制定反併購戰略。說白了,GS喜歡得到那些「第一次」「第一宗」類型的項目,而長期能夠獲得此類業務才是讓GS的行業內受人尊敬和「吹捧」的原因(非黑,中國政府想做合資投行,找的也是GS然後是MS,沒見著找什麼Citi和CS啊)
2. 就「圈內」來說,其實並不存在什麼「一群學霸在黑一個特別裝逼的學霸」,更像是「一群學霸互黑」。拿出去一本pitch book,不會單拎出來GS舉例說咱們多牛逼,比GS強多少,這麼做客戶早就去選GS去了。另一點,GS並不是「extremely aggressive」,相反GS發展業務其實是相當保守的,即使在業務發展不暢,league table很難看的時候,GS在選擇業務的時候也完全不會飢不擇食,內部委員會也會斃掉許多風險性業務。有生意不做,這也可能是外界認為GS裝逼的一個原因吧。
3. GS的culture其實是更加包容的,要說到cut-throat,MS才是大魔王。加班的問題,GS現在其實是強制周六休息的,光這點就能跟別的行拉開差距了,平時由於GS本身的後勤做的比較好,工作效率其實是很高的,hours也完全沒那麼慘。至於您所說的什麼面試被一個MD晾著聽她教下屬辦公室鬥爭,額,她不會按mute嗎,全程讓你聽?不會跟你說過半小時打過來?無論什麼行,其實這麼沒素質的舉動,就算髮生了也只能是個案吧。MD來罵街...我想問問細節呢,是renege offer了還是別的原因?相反有很多時候你有別的offer有了leverage,MD還會給你許諾更好的組或location...真是從來沒聽過有誰會打電話回來罵街的...
4. 至於錢和deal flow,真沒覺得有啥差距,其實出去就是個brand name不是嗎。看到你是GS終究只是給人家留下一個第一印象,工作中獲得的能力才是關鍵。
以上一些拙見,萬分同意大家都是金融民工,只不過覺得GS也被黑得太慘了來說兩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
為什麼大家都說朋友或者親戚不能合夥做生意?

TAG:合伙人 | 金融 | 高盛GoldmanSac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