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汽車設計師的職責難道只是「畫外殼」這種表面工作嗎?

當汽車設計師拿到任務之後,產品類型已經決定了,概念已經明確了,市場和方向已經描述好了,package和powertrain也確定了。設計師只是做styling和skinning這種表面工作的嗎?和傳說中的「解決問題」「改變未來」不相符呀。


傳說中。。。。傳說中設計師一水半捲袖子slim-fit長袖襯衫加棕色尖頭4英寸靴。。。。實際上。。。。特別是國內。。。。特別是夏天。。。。

基本上來說就我接觸的各個studio真的是在做「設計師只是做styling和skinning這種表面工作」。如果能安靜的做一個專心做styling的美男子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啊 現實中還有些亂七八糟的活兒。
因為設計師的教育經歷就算是正統的汽車造型設計而不是工業設計之類,也決定了他不可能獲得特別專業的工程技術上的知識(大部分人能知道不能做什麼已經是箇中高手了,更別說創造什麼方法),想像上世紀初「先賢」們一樣整個包辦從設計到生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設計任何一個產品的時候必然要有一個技術基礎,就好像如果沒有電容屏幕,IPHONE1當年那個驚艷的滑動解鎖還有放大縮小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你還是在設計另外一個NOKIA 5230。另外汽車行業和3C比是一個很慢很慢的行業,慢到可能10年都不一定能量產成熟技術。慢到現在汽車navi屏幕大部分都不是電容屏。

說上面那段的意思就是,除非技術上有突破性的發展,不然很難通過造型來反推動你所說的「解決問題」更何況「改變未來」。比如,如果發動機不能做小,或者直接做在輪子上,前置的車永遠要有個長HOOD,你在任何院校畢業展上看到的很多VOLUM就實現不了,技術不積累到一定程度很難在設計上反映出來,另外法規越來越嚴格(一個行人保護就幹掉不少HOOD吧),大規模生產品的屬性越來越強,你看見的比例和體量很「前衛」的概念車,恐怕連開上展台都做不到吧。另外一些概念車,說是量產車的概念版,實際上量產車早就路試幾百萬公里了。。。現在基本上再也沒有車廠做離經叛道的概念車了,基本都是量產版的SHOW CAR。GINA這種當時WOW的車再過20年應該也沒戲吧,我是說她的概念。不過還是有LA 挑戰賽讓大家放鬆下做做entertainment design嘛。這裡我忍不住要吐槽下tesla,這麼自由的package居然做了個jaguar XF....這水平我真不知道有什麼好追捧的。

但是汽車設計師這樣就是很普通的職業了么?既然汽車是工業的皇冠那麼汽車設計師也算設計小王子吧 我覺得至少你要有個好的sense,這個東西我覺得特別重要。另外,設計師,特別汽車設計師還是一個挺好玩的職業,特別是當大部分工業設計師設計的東西越來越平面的時候。要是讓我做IPHONE的設計師我估計我連2個方案都出不了。另外你還可以假借性能工程之名做一些設計師的想法,比如巨大的進氣口,紅色的縫線,所謂降低風阻的後視鏡等等等等,當你看見文案說這個設計降低了多少風阻那個增加了多少散熱。。。還挺好玩的.....
回答這種宏觀問題真的力不從心,說的比價混亂。


如果你是一個外型設計師,你自己明白,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一個內飾/細節設計師,會好一些,你對材料/工藝/功能分區/按鍵排布/各種手感與反饋/某些功能的取捨/儲物空間等功能性細節的設計等等還是有話語權的,動用你的話語權據理力爭並與其他部門協作好,能解決很多現存的用戶體驗問題。鑒於很多汽車都是備受全世界關注的產品,一個微小問題的解決,可能就會開啟未來的改變。

只是,不管是外形設計師還是內飾設計師,在汽車這個龐雜的產業里,我們只對一個局部環節有影響力。

想像如果你不是一個汽車設計師,而是一個傢具設計師。你開一家設計師品牌店。

你做了一把椅子。

這把椅子,長什麼樣,是躺椅還是板凳,用什麼材料,什麼工藝,坐上去什麼感覺,甚至是賣多少錢,怎麼放在店裡賣,廣告文案怎麼寫,包裝是什麼樣,乃至於這把椅子叫個什麼名字,有個什麼故事, 作為它的設計師,你都管的著。

可是作為一個汽車設計師,你設計的這個汽車,是轎車還是SUV,是前置後驅還是混動四驅,是兩個門2+2座還是5個門3排座,是全真皮包覆還是全注塑成型,是百米4秒內還是全地形可通過,是手動檔還是自動檔,你都說了不算。

甚至是汽車設計師們常常掛評論的一輛車側視的proportion,能有幾個設計師可以在項目里定奪的了?

一句話,你能決定你設計的產品百分之多少的用戶體驗?作為汽車設計師,很少。

這是行業性質決定的。

汽車這個產品的複雜性,決定了它不是一個人能張羅過來的。在這個產品誕生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一個環節而已。

你能挑你喜歡的那一個環節做,已經很幸運了。

「在這個框框里,你越蹦躂,你的老闆們越開心。一不小心跳出了這個框框,老闆們就不開心了。」
Chris Bangle今年在北京車展的Interior Motives Conference上如是說,

"Just let it go."

但是以前是以前,以後說不定呢。

有一點值得欣慰的就是,以設計為導向的公司正在成為領導者。

在新能源,智能化的趨勢下,誰對汽車這個產品的未來最清楚?誰能勾勒出未來汽車的樣子?

要我說,不是工程師,也不是市場專家,更不是消費者。

沒有誰比設計師對產品的領悟性更強。沒有誰比設計師更具創新精神。沒有誰比設計師對新科技和新趨勢更敏感。沒有誰比設計師更懂得消費者。連消費者自己也不行。

如果汽車行業有變革,汽車設計師必將扮演重要角色。

那麼,我們汽車設計師準備好了嗎?

要擺脫「畫匠」的定位,設計師要思考畫圖以外的問題。比如,哪些功能其實是技術妥協的產物,將來技術進步後就會消失?哪些功能是因人而存在,永遠(至少在人類變成另外一種存在以前)不會消失的?哪些東西在新能源動力系統下會發生巨變?哪些東西不變?哪些東西可以更智能?哪些東西最好不要更「智能」?哪些東西之所以好看是「歷史原因」?哪些東西之所以好看是「人類普遍的審美原因」?哪些美是唯一的/極致的,哪些美是可替換的/可升級的?

總要有人畫外殼的。就像總要有人去做「解決問題」和「改變未來」的事情。我們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去做就好了。


不好意思Joe Sun, 剛看到邀請,大邀不泄!
這裡不討論技術層面的東西,例如你還需要在油泥模型上去貼膠帶云云。
個人覺得題主將「設計」定義為「畫外殼」,就基本已經把設計師定義成「畫圖師傅」了。當然畫外殼的確是汽車設計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那為什麼我們要去畫外殼?

還是要先質疑一下題干提出的「概念已經明確」,這個其實未必,不論在主機廠還是在設計公司,很多時候設計師接受的輸入,都不是特別明確,這個輸入很多時候往往是模糊的,是一個範圍或者一個大類的描述,就像西裝也分休閑西服和正裝,日系的還不一樣,籃球鞋也分高幫和低幫,美女也要看是7分8分還是9分,對吧。對於一輛車的描述,優雅靈動大氣恐怕是國內汽車設計師快要看吐的辭彙,本身這兩個詞讓不同的人理解也會有不同的結果。決策層或者客戶給定一個輸入後,他們想要看到的往往就是根據這個輸入計算出來的各種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這些畫出來的外殼,就是設計師的solution。當然這麼多年來,國內設計師也一直不遺餘力的在試圖改變這些辭彙,相信這些辭彙很快會被「逼格高,屌炸天」取代,等待90後崛起吧。

因此,在國外或者國內一線品牌(純外資)工作的設計師,雖然都是畫外殼,但是工作內容和國內企業或者設計公司會有本質的不同。國外一線品牌常常會有開放性課題,沒有任何powertrain和package的限制,完全free style天馬行空,設計師可以在這樣的課題中去定義未來某一個階段的一台車。說近的,可以是基於目前或者歷史上某一款車的設計基因對整個品牌進行下一代設計語言的設想和規劃;遠點的,也可以從功能的角度出發,包括開門方式,車內飾座椅布局,駕駛體驗,新材料,甚至生態系統,進行大膽設想,這裡的定義就不僅僅是造型這麼簡單,這種帶有研究性質的課題往往會讓設計師頭頂上帝光環,而造型是你腦海中所呈現概念的一個視覺化提煉。輸入可以根據後期的社會形態,能源格局,甚至丈母娘態度或者你女朋友的喜好來決定這台車到底可以做成怎樣。那麼,你不是在改變未來,就是正在改變未來的路上。

當然,回到畫外殼,畫的一手好外殼,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畫的炫和畫的好也不能劃等號。由於大部分人覺得汽車設計師是個高qiong逼diao格si行業,也有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汽車設計專業,開始量產設計師,大部分國內企業已經擁有上百人的設計團隊,個人認為這樣的後果不堪設想,個體差異化也很難體現出來,設計師的個性化也被逐漸磨滅,畫出來的東西也日漸趨同,更不要說上升到品牌的高度了,因此也就不免被淪為畫匠。

所以,你可以畫的不好,但你不能沒有想法。
哪怕就是styling,你也可以賦予它靈魂。


正因為有「當汽車設計師拿到任務之後,產品類型已經決定了,概念已經明確了,市場和方向已經描述好了,package和powertrain也確定了」這些約束條件,才能稱為是在「解決問題」的設計師,而不是無拘無束尋找激情的藝術家。
也就是說,設計師更關心的是別人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你說的表面工作就是和客戶最直接接觸的東西啊,不好看的人家直接不買賬啊,比我們工程師辛辛苦苦研究個側碰實驗增加0.5分還不能增加重量不能增加成本高級多了!


以一名車輛工程本科學生的身份回答一下,曾經與工業設計學生合作過參與比賽,最後流產。這份經歷讓我感覺到了汽車造型設計對一名設計師的要求不僅是設計,還有基本的工程常識和理論素養,然而對方卻這些不以為然,僅僅是設計而已,天馬行空地畫出了美麗的空中樓閣。我向來尊敬優秀設計師,但是這次經歷後,我明白了所謂汽車設計,真的只能在技術成本等因素制約下畫,而不是真正創造出產品。


你是學了工業設計後開始設計汽車還是?先嘮叨一下我吧,童年在外婆家住,舅舅是駕駛員,我就每天在解放牌大貨里爬上爬下,還喜歡畫汽車。後來上學讀書,汽車雜誌也定期購買,直到看韓劇《車神傳說》知道了有汽車造型設計師,便一發不可收拾,開始畫自己理想的車,搜羅各種與汽車設計相關的圖和文章,泡汽車論壇,玩看圖猜車,結交汽車設計愛好者,夢想成為那種畫畫外形的汽車造型設計師。。。後來高考家裡不讓讀美術生,成績也不理想,夢想也就慢慢淡了,現在熱衷中古車,買輛高爾夫4,一直養下去。最後想說,中國的汽車文化還落後太多,走的路還長,理想路上難免坎坷,莫忘初衷。


開玩笑。我只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所工作的車企產品開發中心,包括車身室,總布置室,底盤室,動機室,傳動室,電氣室,電子室等。這些裡面的人都是設計師,設計不僅僅是外觀的事。一輛汽車大大小小上千零件,那個不要設計?
機械設計不能簡單等同於外觀設計。


怎麼說呢,儘管汽車設計師的職責就是「畫畫」,但可不能小看了「畫畫」的作用啊。看看人家彼得希瑞爾,用筆杆子推動了起亞這幾年的迅速崛起,自己現在也升職加薪出任總裁了。。。。。。

另一方面,汽車設計師確實是可以解決問題和改變未來的。他們不僅要在設計水平上高人一籌,也需要通曉空氣動力學等原理,為了保障車輛的重量配比、燃油經濟性、空間等需要,和工程師一道使車輛既美觀又實用。設計和技術,是沒法完全割裂開來的。優秀的設計會受到人們的喜愛甚至追捧,會受到競爭對手的模仿和借鑒,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著流行趨勢,這不正是在改變未來么。每當我們看見概念車時總會覺得那設計過於科幻,可若干年後再回首,我們卻發現之前那些貌似科幻的許多細節,已經在量產車輛上實現了。


達芬奇只是一個油漆工嗎


我是蔚來,一家專註於製造高性能電動車的品牌,汽車設計的理解我用自己的原創欄目EV100問幫你解答,歡迎關注,與我互動!


我想題主所理解的「畫外殼」是指造型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吧。
在項目初期分析了市場需求之後會有一些約束條件,而設計師的工作是在這些約束條件中設計出cheaper, better的方案,並且還要儘可能地縮短設計周期。
在這期間不僅僅是styling和skinning這種表面工作,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比如工藝,成本。
並且初期所確定的concept相對而言也是比較模糊的,只是確定了大方向,其中的細化,到最終的hardware還是需要工程師來完成的。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


本人呢、讀的是室內設計..興趣愛好呢是平時閑著無聊畫幾筆,對車確實是 頗為熱衷(當然我指的是設計上的造型跟線條等等)所以有時候難免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轉行去做車的設計工作 會是怎麼樣的?
當然這只是想想,國內設計狀況如何自己心裡還是挺清楚的。


當然不是啦!!!
他還要經過物理 化學 很複雜的學習的
要研究力學等等


做為一名從事汽車改裝設計的「工程師」,我想說的是請從最基本的做起,真正的把細節做好,而不是空有其表。真的有些東西沒有你們想像中好用,好看,舒適。當然小弟我也在改進


設計師又不是造物主。你以為設計師們能決定一切么?上有marketing下有production,ID ME們要妥協的地方多了去了。所有產品都是如此,更別提汽車這種人類工業文明的集大成者了。

有人說的好,設計師在意的是別人的感受。千萬不要自己覺得好就用,你又不是在給你自己設計。越是複雜的東西,要聽取的意見越多。


其實能畫外殼已經不錯了,我認識兩個人,一個去車企,到目前一直在畫保險杠,另一個更誇張,一直在畫標誌


作為一名學習航空的本科生,在大學生方程式車隊學習了一年,今年為某車隊的空氣動力學及車身組組長,也算是整個車隊的車身總設計師吧(習慣叫總師呢~職業病。。。)~雖然有點偏題吧,但是感覺還是可以對方程式賽車車身外形設計這個問題做出一點意見供大家參考吧~

賽車空氣動力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以現有的理論知識與加工製造水平,能做到的畢竟有限,因此,很多職業賽車上用到的空動原理和空動套件對我們來說是不適合的,在有限的水平下,充分打造一套儘可能完美的車身成了我們的目標。

首先改造前翼的氣動布局,使之能夠更好的將氣流從輪胎正面導開的同時保證側箱及發動機部分的氣流流場,另外正在探索模仿F1製造一體化前翼,為了最大程度上利用地面效應,我們打算將前翼底板製成一體結構前緣上傾,保證賽車底部進氣量,同時加入前導流板(擴散器),前翼端板整體固定於一體式前翼上,前翼翼片的工作狀態與航空器有著很大的區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地面效應的影響。一般來說,翼片的離地高度h越小,翼片越靠近地面,地面效應的干預就越強烈,前翼就能製造出更多的氣動負升力,這種現象會一直持續,直到離地高度h小到前翼下表面的氣流難以順利流動。

後翼在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效應中占重要地位,後翼創新優化工作,格尼襟翼等技術運用取得了一定成果。

車身的設計參仿了戰鬥機的氣動外形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與車架的配合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良空間,據車手反應,車內視野被車身擋住了很大一部分,整個車身前部由於車架的尺寸不得不做的很大,未來將和車架組展開深度交流,同時跟進車架與車身的設計工作。另外關於側箱的安裝問題。對前後翼新增部件的計算和模擬工作,同時也需要跟多的整體與局部模擬,在設計過程中實時跟進,以結果來進行優化和改良。

可見汽車設計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外形設計啊~各種設計目標的制定,實現方式,驗證性的設計,實驗驗證都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具體能緊密聯繫到什麼程度就不細說了~畢竟F1的整車也是需要畫出來的。。


不好乾還得改行,克里斯班戈不做表面在燃燒好像去設計傢具去了


負責「畫外殼」的汽車設計師,應該是屬於汽車造型設計吧,這個只是汽車設計里一個細分的領域,但是這個職位也必須懂得例如空氣動力學、車體結構組成等綜合知識和技術,直接的說法,考慮空氣動力學可以改變風阻減少油耗,優化車體結構則可以減少碰撞事故中的傷害,延伸出來就是「解決問題」「改變未來」。


大部分酷炫的概念車只是一種商業宣傳手段。實際上,在國內主機廠其實你設計不了多少東西,大部分是在做局部改圖PS,整車研發就更不用想了。這個行業前期投入太多但實際產出收益並不多而且死工資,能堅持的都是真愛了不然工作後你會很失望很痛苦。


推薦閱讀:

美式肌肉車從出現到現在經歷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與不同時期的文化及審美有什麼聯繫?
你心目中最美的車是哪一輛?
為什麼乘用車的發動機聲音能做得很安靜?
汽車行駛時,車內能否做到絕對靜音?
怎樣自製卡丁車或類卡丁車可駕駛小車?

TAG:汽車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