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商代帝王為什麼以天干為名?


遺憾的是現在對此還沒有定論。

首先,我們現在看到的帶有天乾的稱謂並不是「名」,也不是「謚號」,而是類似「廟號」。上世紀以來,主要有四種不同的說法:一、認為這些日干是商王出生日的天干;二、認為這些日干是商王逝世日的日干(董作賓先生持此觀點);三、認為是商王死後入廟立位日的天干;四、是從祭名而定。張光直先生提出了一種假設,商王族分成是個祭儀群,並皆以天干命名,又名天干群,商王選自這十個天干群,在他們死後則以其所在的天干群的名為其定名。

關於商王的名,因為商王世系也有很多出入,這裡有一個根據今本《竹書紀年》所制的表,僅供參考(註:商王子姓):
商王——名
成湯——履
外丙——勝
仲壬——雍
太甲——至
沃丁——絢
小庚——辨
小甲——高
雍已——伷
太戊——密
仲丁——庄
外壬——發
河覃甲——整
祖乙——騰
祖辛——旦
開甲——踰
祖丁——新
南庚——更
陽甲——和
盤庚——旬
小辛——頌
小乙——斂
武丁——昭
祖庚——曜
祖甲——載
馮辛——先
庚丁——囂
武乙——瞿
文丁——托
帝乙——羨
帝辛——受


贊同 @鄭柏楠的回答,恰好最近在看這方面的書,對張光直先生的「乙-丁制」略作補充;

以下大部分內容來自張光直先生的《商文明》:

張光直先生認為,歷來所提出對商王稱呼方式「天干」的解釋,大多是依據偶然的事件。據其統計,1295件寫有「天干」銘文的青銅器中,1134件的「天干」名為偶數(86%)。因而,張光直先生認為,認為「天干」是出於偶然的事件而出現的,是不可靠的推理。

(圖片如何合理旋轉啊啊啊啊啊!)

根據數據的統計可以發現,在同一代商王中或兩代商王之際,「天干」名趨於集中;

西方學者提出的王位繼承製的四種模式:A.男性家族制 B.雙親家族制 C.王族制(世襲王朝,輪流執政) D.貴族制(單系親族,成王資格),而張光直先生認為,商代的王位繼承製偏向於「王族制」;

以下內容演示來自某次討論課我的pre,服飾沒有考證,請盡量無視:

商代建立之初的貴族,是為子姓。

子姓貴族中的一部分,成為了商代的王族。按照祭祀的日期,他們分為十個祭儀群,用十個天干來命名。這十個祭儀群經過 一定時間後,形成了三個派系:以 乙為首的A組,以丁為首的B組,和庚、辛的中立組。

如果A組成為執政黨,黨派的領袖成為商王,B的領袖將成為首席大臣(在野黨領袖),帶領一個正式或非正式的大臣會議輔佐商王。

商王不能迎娶勢力大的族中的女性,但B組的成員可以。這就有效保證了商王的兒子在爭奪王位時不具有優勢。

商王死後,他的王位有兩個去處:一是由B組中他的子侄輩的男性,按照實力和出身,選出最優秀的人繼承他的王位。

二則是由A組中與商王同輩的男性繼承商王的王位。

王位的繼承,仍然是一場繼承者之間實力和家族勢力的角斗。

對於屬於中立派的庚和辛,他們既被視為A組,也被視為B組,也遵守世次和組的原則。當然,辛明顯有著向B組靠攏的傾向,此事另計。

由此可見,在青銅銘文和甲骨文中,提到商王時用「天干」作為指代,很有可能就是來自於其以天干為名稱劃分祭儀群從而選擇「商王」的歷史沿革。誠然,這只是張光直先生的一家之言,其中顯而易見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正如張光直先生自己所說,儘管他的理論並不被推崇,但到目前為止(寫書時),還沒有人能夠拿出證據推翻他。張光直先生對商王「天干」稱呼的理解,別具一格。


貌似現在也沒有被推翻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歷史學家對商周歷史情有獨鍾,並評價其為中國最令人沉醉的一段歷史?
帝乙和帝辛均以「帝」為自稱,這是表明二者對神權的藐視還是憑藉神權來加強自己的統治力度?
商朝人是否認為自己是華夏族,炎黃子孫?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夏商周算什麼?
為什麼商朝皇帝都是以天干命名的 ?

TAG: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