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能成功抽出部分時間學習且養成習慣的筒子們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腦力勞動者,不是很苦逼,正常工作量吧。
下班回到家將近8點,就餓了,就開始做飯吃飯,吃完飯就9點了,吃完要消化消化歇歇,此時腦子不好使啊,犯困啊,歇到10點,11點睡覺,10點半就該洗洗睡了,就半個小時啥也幹不了啊?你們都怎麼安排時間的啊,你們下了班都不累么,啊?我一到家就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就是躺著,T_T。。。
倒是在地鐵上能看點書,但是都是閑書看過就忘,專業類書籍還是要靜下心來認真看才能有收穫的。


利用大片時間學習,利用碎片時間休息。
每次學習我都會記錄時間
比如:
21:28開始練字
22:04完成
22:05開始時間管理筆記
23:12完成,開始休息一下會泡腳看書,喝牛奶。
23:24完成準備第二天的東西。燙制服、飯盒、鞋襪、鑰匙。收拾房間衣櫃還有書桌。
23:41完成準備睡覺睡前閱讀一會兒
這種方法的好處

  • 培養時間觀念
  • 專註,一時一事
  • 知道自己投入了多少時間
  • 利用碎片時間去休息
  • 成就感

學習最好學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的時間也不要太長,貴在堅持。
寧可每天堅持半個鐘也不要一天苦練三個鍾。雖然後者剛開始不會感覺累,但有天你一定會厭倦,並且產生昨天我學了三個鍾,今天休息一下也沒事的心理。
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休息的時候放鬆休息。這樣就不會有負罪感,並且每天覺得很充實。


吃好飯洗好澡基本9點。
9:00-9:15 吹陶笛(有時在9點前完成);
9:15-10:30 學語言;
10:30-11:00 看電子書+寫日記;
11:00-11:30 瑜伽;
然後睡覺
基本排的都很緊,但還算可以,因為睡前舒展運動,睡眠很好,所以精力也比較旺盛,學習效率較高。這個要堅持,一斷就會有惰性了,養成習慣就好了。


從小有寫日記的習慣,25歲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之後就是閱讀的時候做自由聯想,然後把和書有關的整理進筆記,把和自己有關的整理進日記,日記成為反思的載體,思考要做什麼,如何做,然後把環境改造好(這裡有個助推的概念),同時把要做的事情記入http://doit.im,電腦手機同步,每天做任務——相當於清醒時制定計劃,今後就不動腦子考慮要不要做,而是怎麼去做,當然這裡還有很多細節要考慮,所謂計劃跟不上變化嘛,所以每天我都會有一個任務是細化明天的安排,對過去制定的計劃做一個微調,使之更可行,每個月再梳理全部計劃——每天還要填寫一個行為量表,評估自己的表現,這個東西富蘭克林很喜歡,後來行為心理學裡有專門技術化解決方案,可以拿來調教孩子,也可以用來改造大人。這個量表也要時常根據日記反思的結果來調整,每個月月底可以做量化分析,幫助日記更好的反思自己一個月來的表現,以便更好的制定下月計劃,doit化,量表化。周而復始。手機碼字比較累,寫得也啰嗦,之前在報紙上寫過一些相關的文章,回頭需要可以找來附上。


上面的時間管理方法很獨特,自己最近也準備試一試,我說的是 @李楚填 的方法,晚上時間太短了,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抽空子學習,利用好當下的智能手機,把微信啊遊戲啊什麼的都刪掉,下一些電子書,很方便的,電子書家裡也要有紙質版的,晚上回到家,看紙質書上與電子書相同的部分(別告訴我搞不到電子書,一般不可能)。關鍵是要專註,「一時一事」

說的邏輯有點亂~


推薦閱讀:

如何科學有效地提高肌肉密度?
對於癌症篩查應定期選擇哪些體檢項目?
肌肉里的乳酸是如何分解的?怎樣能加速分解?
如何判斷一種食物的屬性(溫性、寒性、熱性)?自己的體質又怎麼判斷?
日常飲食中,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健康 | 精力 | 精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