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能夠接受超級英雄的設定邏輯,而不能接受電影中違背日常邏輯的錯誤?

以我為例,我可以無礙接受 「一個人從外星來,速度快過飛機,力量大過蒸汽火車」 ,或者 「人被蜘蛛咬過後變成蜘蛛俠」 這種明顯不科學也無邏輯的設定,但看到《超人:鋼鐵之軀》中部分情節時卻覺得不可接受(超人的養父在面臨生命危險時寧可自己找死也不讓超人去救狗……)。

所以我的問題是,是什麼讓我能夠無礙地接受一些明顯不科學的設定(比如超能力)卻無法容忍一些違背日常行為邏輯的設定?


其實你的提問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你能接受的是設定邏輯,你不能接受的是生活邏輯,設定邏輯是在空白時空里建立一個邏輯世界,因為沒有任何邏輯前提作為約束,也就沒有任何建立之後的邏輯質問了,一切都是合理的。但是生活邏輯則是在大眾邏輯視野里的成品,會輕易的被人之常情、理所應當等圍困,不具備隨意虛構的能力。


一點淺見,說錯了求指正。

我覺得故事有其獨有的邏輯性,我稱之為故事邏輯。

彼得被某種蜘蛛咬了口而變異成蜘蛛俠,生物學上——雖然我不懂啦——肯定是說不通的,但對於讀者來說這是個很好的理由,誰知道那群瘋子科學家能搞出啥蜘蛛呢,對吧……所以它的故事邏輯成立。

金庸寫武俠,大家都知道武功——我是指,有內力有輕功能一掌隔空轟碎石頭也能讓你骨頭四十九天後才化掉的那種——是假的(淚),但是他還是要不厭其煩地告訴你,獨孤九劍的原理是啥,移花接木是怎麼借力打力的,乾坤大挪移憑什麼能讓人摔下來不死……這就是為了加強故事邏輯,讓故事「看起來是那麼回事兒」。

以上說的是「虛構故事如何增強故事邏輯感」,歸根結底就是「要記住你的設定,並且讓它看起來真實。」

而一切故事,無分類型,歸根結底還是講「人」。所以最重要的故事邏輯,一定是角色行動邏輯。


反過來看肯特大叔救狗那段。其實如果大超不是大超,這段是成立的,老爸看見養了那麼多年的狗狗遇到了危險,懷有一絲僥倖,去救它。但是太遲了,他就想,好吧我死定了,但是沒必要搭上我兒子啊!克拉克你跑過來不是白白送死嗎!克拉克別過來【爾康手】!

但是,克拉克是大超。

因此這段首先讓人詫異的就是「編劇你忘記你的世界設定了嗎!?大超完全可以救出他爹啊!?他為什麼不去救!?」

編劇為了挽回一點故事邏輯,硬說這是為了不讓兒子的身份暴露,妄圖用這個說法掩蓋設定方面的故事邏輯缺失。

但是,因為有這個設定的存在(觀眾當然也接受了),那角色行動的詭異就漏洞比天大了:你要怎麼說服我,一個從小就樂於助人,暴露了大不了搬家,和自己養父母感情深厚得要命的,即將要代表全世界的真善美的角色,居然在完全有能力救出他爹的時候,選擇袖手旁觀!?

所以這造成了故事邏輯的斷裂,也是問主「無法接受」的來源。

順便說一下,有些漫畫里的劇情,很可能拍成電影也很難讓人接受,但是漫畫里看起來很順眼。我覺得和這類漫畫常常用大段的內心獨白/自我剖析有關。電影很難這樣干【畢竟不是文藝片】,而漫畫有了這些——人們又往往能接受,人的思維是很複雜的——說得難聽點是迷惑,說得好聽點是讓我們了解了編劇的邏輯,因而也能達到加強故事邏輯的效果。


作為遊戲策劃裡面最懂編劇(自稱)的,這問題是我強項啊。

老外的理論書籍里,在故事(劇本)的基本構成中,有一個術語,叫做」自願的信以為真」。

觀眾來看電影或任何虛構作品,除了極少數事先就準備挑刺的(過去這種人很少,現在有了互聯網,很多人喜歡靠這個來炫耀智商),他們都是抱著自願的信以為真的態度。

觀眾明知道這是假的還來看,因此只要你不破壞故事的情境,觀眾就會選擇相信你。

那麼什麼是故事情境的真實性?簡單一點,是指故事在設定,人物情感,類型風格和觀眾預期幾方面的整體統一。

或者說,是故事創造者和觀眾的約定。

在這約定其中,最重要的完全不是設定。

設定是最簡單的,這是一個有超能力的世界嗎?是,ok,那超人可以飛。為啥能飛,我說能就能。孫悟空還能72變,你怎麼不問為啥不是73變。找茬啊你::)

設定是先驗的,只要事先提出事後遵循就可以。但違背現實經驗的設定越多,細節就容易越多矛盾,如機器貓。設定不存在真假之分,只有是否完備,有的架空設定十分完備,會提升觀眾對故事中的世界的信任度,典型的例子是阿凡達。

然後是人物情感的合理性,無論你設定如何,人要像人一樣反應,哪怕設定你不是人是只狗,你也得按照人的感情和經驗去反應。

以上兩個已經可以解釋樓主的問題。ls很多同學也說了這個意思

下面是更進一步的拓展。

第一,故事是否可信,和這件事是否可能發生不是一回事,和觀眾的預期有關係。舉個例子,太囧里的事基本沒一件可能在現實里發生,觀眾接受的挺好。

因為太囧是喜劇,相當於開始就說好了,我這個很誇張啊。所以你會覺得誇張,但不會覺得假。故事沒有違反和觀眾的約定。

再舉反例,大天朝很多事,要是拍成電影就幾乎沒法說服觀眾,因為離經驗太遠,看起來太假了。有一句話叫」難以置信」,是描繪現實的。


第二,對創造者來說,有個小規律。就是如果設定越複雜,故事和角色就應當趨向傳統。反之,如果設定是現實的,那麼故事和角色可以更加」非經典」。前者如阿凡達和星球大戰,故事十分經典,人物基本退化為扁平的,你能想像在阿凡達的世界觀里演出一個類似羅生門或者猜火車嗎


公理是無法被證明或決定對錯,但被設為不證自明的一個命題。

定理(英語:Theorem)是經過受邏輯限制的證明為真的陳述。

from 維基百科


搞笑漫畫《平田的世界》中文配音
舉個栗子。上面是日和的《平田的世界》。劇情十分荒誕。但是你看完不會覺得不合理。為啥。
你一開始看片的時候,就開始根據片子的整體印象,分類去塑造片中世界的「規則」。
然後你看的時候都會用這個初始的規則去判斷合理性。影片不斷推進,這個規則可以被修正,但是不能被違反,否則你會有維和的感覺。
回到剛才平田的世界,如果後半段突然出現一個很正經的師傅,真的開始教你武功,然後大boss和正統漫畫的大魔王一樣造型,你反而會覺得不符合邏輯。
再看超人,就算是科幻,但是你對之前的情節已經有大致印象,所以會覺得,這個片子對倫理和感情的塑造是合乎現實世界邏輯的。所以你會覺得狗的情節不合理,因為它某種程度上不符合現實倫理。
如果超人一開始就出現各種荒誕情節,比如為了不暴露身份超人把一個小鎮滅口,哪怕它本身就很不合理,但是如果你接受了這個設定,就會覺得後面都挺帶感的。


(超人的養父在面臨生命危險時寧可自己找死也不讓超人去救狗……)這個判斷太功利了,這個情節邏輯性不強,但並非沒有。
雖然在《鋼鐵之軀》中超人的生父喬艾爾出場戲份要多於老肯特,但回味整個超人的成長曆程,對其影響最大的人毫無疑問還是養父喬納森·肯特。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超人的成長,他本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在誤解和欺負中成長(長成壯男後還被人用啤酒潑頭)。如果換成一個內心脆弱陰暗的人,恐怕早就墮落到原力的黑暗面了。
但之所以超人能夠成為超人,是因為他始終能夠以一個強大的精神狀態堅定踐行著弱者的立場。
我們看到,超人的性格特質是隱忍、寬容、理智、堅毅,這都是屬於弱者的美德。以超人的身份和力量,他完全不必如此,即便是幼年期的超人也可以輕易地捏碎那幾個欺負他的熊孩子。但是他沒有邁出這一步,壓抑著對力量的渴望,在那個紅內褲的肉體包裹的靈魂中永遠是克拉克·肯特而非卡艾爾。而讓超人形成這樣的人格,喬納森·肯特先生居功至偉。
在我看來,喬納森·肯特是我見過的影視作品中最為完美的父親形象,而且可以毫不掩飾地說,就沖這個,我很羨慕超人。而也就憑他教出了克拉克這樣的孩子,我也尊敬他老人家一輩子。
這才叫地球好爸爸。
===========
如果這麼想,你還接受不了嘛?


關於這個問題,需要了解一個概念,叫做Suspension of disbelief
簡單的翻譯叫做「暫停懷疑」,也就是說在虛構作品中,常常會出現跟日常生活邏輯不合的事情,而作者所要做的就是讓讀者覺得作品中的世界真實可信,暫停對這些不合邏輯事情的懷疑,去接受這個世界的設定。開始這個概念只用在文學中,不過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拓展到其他形式。
而題主所「不能接受」的「電影中違背日常邏輯的錯誤」,就是表現出這個作者功力不夠,不能讓讀者(觀眾)暫停懷疑,反而去找茬。


跟我的感受一樣。

主要原因是電影一方面想告訴你這裡有一個很牛B的人和事,另一方面又想告訴你這都是真的哦。所以電影會刻意把世界的設定弄得跟真的一樣,而不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於是就有了矛盾,既然你想讓我覺得這是真的,那就得符合現實(除了你提前告訴我的一些設定以外,比如人吃了葯就可以有超能力),可是電影里很多細節卻做不到真實。


其實吧,人為什麼會覺得「矛盾」「無法接受」和「荒謬」,其實都是「與原本的認知發生了衝突」。例如你可以接受被蜘蛛咬了變成蜘蛛俠,是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被蜘蛛咬什麼事都不會發生」這一認知,你的認知里反而有「被蜘蛛咬了有可能會中毒或是會死或是會怎樣怎樣發生些什麼」。這樣講你可能沒有感覺,反過來如果這是一部災難電影,前30分鐘講述一伙人被一群蜘蛛咬得丟盔棄甲,一被咬到就毒發身亡,死了大半,然後主角被蜘蛛咬了,得到了超能力。這你不直接右上,刪片子然後豆瓣上給個0分嗎?因為前30分鐘給你灌輸了「被蜘蛛咬就沒救了,就會死」的認知,然後打破了它,產生了認知衝突,這就讓你覺得血氣上涌口乾舌燥,頭暈目眩產生暴力衝動。
同理,為什麼漫畫黨總是會說電影怎樣怎樣,什麼人物和原作比太強太弱,情節和原作不一樣,甚至拒絕承認一些改變作品是改變作品,稱之為黑歷史,就是因為電影與漫畫灌輸的認知發生了衝突。
順便一提,我小時候看到好人被壞人控制倒戈的時候,我就會反覆開關電視機,不敢看,大聲叫嚷,這應該也是認知衝突在我小時候的表現吧。


你錯了,其實如果超人不是外星人,蜘蛛俠是被狗咬了,綠巨人只是做了個日光浴,神奇四俠只是坐了飛機。你也會感到強烈的違和感的。


你的違和感來自於這是在你身邊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所有的超級英雄設定都會避開你的生活,例如你身邊不可能有外星人,很少會有人被蜘蛛咬,極少的人能接觸到什麼伽馬射線,更不會有宇航員的。這樣你就無法把這些神奇的東西與你的生活聯繫起來


因為超i級英雄是給你一個設定,本來就告訴你是假的,劇情是建立在此設定之上。而其餘的隱藏設定則是生活常識不變,所以當電影中出現有違常識而設定中有沒有說明的時候,觀眾當然會感到不解,甚至憤怒。


因為這兩者實際上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就像上面有人說的那樣,設定,實際上充當著「公理」的角色,而所謂的「日常中的邏輯」則是根據這個公理所得出的推論。
以超人來說,公理便是超人特彆強,那麼在這個公理下得出的推論明顯不該是「養父犧牲自己去救狗」,但是這個事件卻確實發生在劇情中了——這與最初的設定完全矛盾,即,這個體系是不自洽的。
因此,你自然接受不了,就像歐幾里得幾何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內角和是270度的三角形一樣,這說明一定有什麼地方出錯了。於是編劇急匆匆出來打補丁,告訴你這個270度的三角形不是在平面上出現的……總算勉勉強強讓這個體系得以自圓其說。

因此,重要的不是設定如何,是否現實,而是在這個設定的前提下發生的故事到底合不合邏輯,假如他合邏輯,自洽,故事就沒問題,不會讓你覺得好像吃了蒼蠅;假如不合邏輯,比方說明明在設定中是強大的擁有超能力的女戰士,卻在電車上被痴漢騷擾到XX,就會讓讓覺得這劇情真蠢——不過,如果動作戲夠好,想必還是能夠被接受,只是大家提起劇情的時候,依然會搖頭不止吧。


接受一個設定是不難的,因為我們知道那個虛構出來的。
所以很少人會覺得在動漫電影里超人的力量很扯蛋:現實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人!
但你如果來一部以現實世界觀為基礎的電影里,看到有人一跳10米高,誰都要出來喊卧槽。

所以我們不能接受的不是某種世界觀,而是「自相矛盾」,以你說的超人鋼鐵之軀為例子,我們可以接受超人力大無窮會飛會激光不需要氧氣,但我們絕不能接受超人會全身變綠,肌肉暴漲爆掉上衣,會吐絲,還會像壁虎一樣貼著爬玻璃。

至於你說的那個養父救狗,養父當時是因為「不能暴露兒子的真實力量」。
人在危險之下出於本能容易腦袋當機人傻掉,或者狗急跳牆力量爆發,無論哪一種都是養父不願看到的。
所以為了保護兒子,寧願自己冒險也不願讓更有把握的兒子上,至於具體為什麼讓你看起來這麼狗血,只能說是導演的功力不夠,沒能把想說的表達好。


因為你不願讓自己的邏輯走到盡頭,換言之,你不願做到知行合一。


一個是現實中不可能的~因此可以有這種設定。
一個是現實中傻逼都不幹的~因此你覺得不可接受。


超級英雄是設定嗎?我一直覺得是真的啊。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超人蜘蛛俠這些人,在設定時通常會告訴觀眾他們那些逆天能力的來龍去脈,你懂的,超人是外星人,蜘蛛俠是被變異蜘蛛親了一口(好吧生物層面上來看不可能,但是這個設定勉強能接受),有交待的情節,我易於接受一些,或曰:電影通過一些(一定程度上符合邏輯的)勸說,使得我相信了影片中的人物具有超能力;但是題主所言的《鋼鐵之軀》中的養父身故的橋段沒有來龍去脈,或者說是這個情節是前後斷裂的:暴露身份大不了搬家(再說又不是處子秀,暴露很多次了好么),但爹的命就一條啊,克拉克你怎麼... 這與前面交待的(養)父子情深的反差太大了。所以,我無法消化這種沒有交(qian)待(xi)的情(gao)節(chao)
另外,同樣的道理,我能接受超人漫天亂飛,但無法接受游擊隊員手撕鬼子。如果國內的抗日劇也能模仿超級英雄電影,直接跟觀眾說游擊隊員是外星人/變異人/科學怪人,也許我也能夠把它們當成超級英雄電影來欣賞,這樣此類神劇受到的非議也許就會少一些。


Man can believe the impossible, but can never believe the improbable.
人們能夠相信絕不可能的,卻永不相信不太可能的。
——詩人、劇作家、評論家 Oscar Wilde奧斯卡·王爾德


情節設定是情節設定,情節邏輯是情節邏輯,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但又有聯繫,他們之間的聯繫在於:
設定是靜態的情節因,也就是情節如何展開的,邏輯是動態的情節連續因果,也就是情節如何繼續的,是基於情節設定和生活常識繼續的。

所以,就設定而言:
有人可以接受有超級英雄的設定,有人可以接受人獸亂倫的設定,而同時也存在不接受這種設定的人,所以有些人覺得超級英雄太扯淡,有些人覺得人獸亂倫不能看。
而能不能接受一種設定,這與你的生活經驗相關,生活經驗形成你的思維定勢,包括你的邏輯推理定勢,在某一方面的思維定勢強的人,就不容易接受定勢之外的情節設定,這適用於所有人。
你能接受超級英雄的設定,這是你個人經驗導致的,詳細分析來還是挺複雜的的,而我爸就覺得什麼七龍珠eva都是扯淡,看不下去,因為他的經驗里他覺得不務實的東西不值得閱讀,這已經深深成為他的思維定勢。

再看情節邏輯:這部分有些複雜,我可能會說不清楚。
很大部分的情節邏輯也是和你的平時生活的思維定勢有關的,也有部分屬於純邏輯的基本公理設定(又是設定)特別是排中律思維。
思維定勢的那部分就是說,第一你容易把生活常識作為邏輯推理的前提,第二你容易把情節設定作為邏輯推理前提(這不是廢話?)
舉個栗子:如果主人公是個矮矬窮丑猥瑣男忽然就泡上了白富美,很典型的像張內咸翻拍的草莓百分百就是這樣個故事,如果以生活常識為推理前提,這是相矛盾的,如果不以生活常識為前提,這時候他的邏輯性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再舉個例子,樓主說的鋼鐵之軀中超人不救父親的做法與生活常識以及一些設定是不符合的,有悖於題主所謂的邏輯性,可是同時設定里也表明了父親不願超人表露真實身份,超人的做法又是符合設定的,這樣又是一個仁者見仁的討論了。

我說這些好像沒有什麼用,邏輯的本質也就是對因果律的崇拜和信仰罷了,之所以有人推崇邏輯思維是因為它可以得到直觀有效的結果,這讓人感到安穩。
也請大家注意,邏輯不是認識世界唯一的手段,也不是必然正確的手段,但是是人類目前最有效的思維工具,要承認邏輯無法解釋的問題是存在的。

回到問題,為什麼題主不能接受一些情節硬傷?因為題主太固執,太沒安全感,控制欲太強,有精神強迫症或者被實證主義影響太嚴重,他覺得任何事情都必須用邏輯來理解,不合邏輯的東西讓你感到不舒服,讓你會至少在心裡指出這一矛盾,就像你在享受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flow忽然一個插播廣告把你的快感徹底消滅一樣不爽,你就是要說出來。
也可以說那叫嚴謹或者死學究。whatever。看個人喜好。

其實不必那麼死究邏輯硬傷,超現實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如意識流)等一些實驗電影如果用來死究邏輯,可能價值就沒這麼高了。

最後做個不恰當的比喻,比喻前提是你是一個邏輯信仰者,設定就像數學公理,接受與不接受都與設定或公理本身無關,而情節邏輯就像數學定理,定理的存在必然是符合公理設定的,如果不符合,就無法讓人接受,同樣適用於情節邏輯,情節邏輯是可推理的,可追因溯果的,因此兩者相輔相成。

總結:
為什麼你能接受超級英雄的設定?因為這是你能接受的設定

為什麼不能接受電影中的邏輯硬傷?因為你是個死究邏輯的人,你有精神強迫症。


我認為題主沒有任何問題,因為超人父親那段故事根本不符合邏輯,希望題主不要因為屎一般的故事情節而懷疑自己。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去深度解析《後會無期》?
如何評價電影《賞金獵人》?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淚光閃閃》?
《超時空接觸》里一個小女孩跑上樓梯開柜子的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
為什麼影視劇中的京戲經常出現霸王別姬?

TAG:電影 | 邏輯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