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變速對我們而言有什麼優勢?
12-26
在同一路程或爬坡中做功的多少是相同的,那麼變速自行車與普通車相比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維持大致相同的踏頻。
踏頻顧名思義就是踩踏板的頻數。一般認為騎車時應當盡量保持在一個恆定的踏頻,一是因為這樣最省體力(類似開車時急加速急減速最耗油),二是這樣對身體損傷較小。
變速器的理想用法應當是,搭配碼錶,根據路況隨時變速,但是盡量保持固定的踏頻。相應的,平時騎行就盡量不要掛在最高檔。這樣非常費勁,而且調整的餘地很小。如果是 3×7 的變速器,通勤一般在 2×5,發力在 2×7,謝@陳大東補充。
與之相對的單速車維持相同的踏頻就比較困難。平地且路況良好的話還好,上坡時如果還要保持同樣的踏頻對膝蓋損傷極大,而降低踏頻的話又不易控制速度。雖然通勤可能不重視這些,但是如果作為鍛煉的話效果將不夠理想。由此單速車的齒比往往趨向於保守,除了場地車以外一般不會上特別高的齒比。
搜索「踏頻」能找到不少詳細的介紹。
讓你的身體輸出在峰值扭矩/峰值功率/峰值效率的踏頻上。
人體在維持某個頻率和力量踩踏時輸出功率最高而已,變速無非通過維持輸入扭矩來適應這個頻率和力量
如果你走路的時候發現各種紳士,淑女,腳下死快死快的費力蹬著踏板,卻像慢鏡頭一樣從你身邊騎過,你就知道變速的重要性了。
即使是做功相同,問題是力矩不夠的話你根本爬不上去啊~
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爬坡不費勁了。
如果你一天需要騎行200公里,路上的情況很多,合理的變速可以幫助你保存一個穩定的「踏頻」
當一個車手蹬踏頻率過低時,不穩定的輸出功率和肌肉的鬆弛會浪費能量。但是當車手蹬踏得太快的時候,身體為了克服肌肉內部的阻力也會損失能量。因此在這兩者之間一定存在一個理想的踏頻。
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職業車手那樣騎車的關鍵。你可以通過這點來辨認一個經驗豐富的車手。他們端坐在車座上,上半身穩如泰山紋絲不動,而他們的腿卻像活塞一樣高速運轉。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晃動,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發動機,源源不斷地產生力量。職業車手的高轉速是通過練習自然而然得來的。使用較小的齒比,這樣你的心跳不會超過最大心率的80%。
省勁啊,爬的變慢了
大家不能通俗易通的說么?
讓我來簡單的說一下吧!
又看了一眼樓主的問題多少功 多少功的
算了,樓主自己想吧。
兜里不用揣好幾個牙盤
1.上坡省力,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
2.如果城市裡交通狀況不好,低速騎行,調低檔可讓每次啟動容易一些。
3.一馬平川或者稍微帶點下坡,高檔速度更快。
4.嘎嘣嘎嘣的多拉風多有逼格!
變速器的第一次出現是在環法比賽上,最初的變速是一個後輪上上了大小兩個飛輪,那時候主要是應對平路與爬坡兩種路況。現代變速對於一台運動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1.他可以讓你的身體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維持穩定的輸出。
2.有些山地車後撥增加了鎖死功能可以在顛簸的情況下保持鏈條張力防止掉鏈。
3.比賽或長途騎行過程中幫助車手調整節奏而不改變速度。比如長時間坐在車座上高頻率蹬踏後,可以配合高檔位底頻率搖車來緩解對陰部的壓迫。
缺點:
1.效率低
2.維護,造價,穩定性
個人騎過長途,也平常代步,親身感受再總結一下的話,核心就是節約體力,提高效率。
可以參考汽車的變速原理和目的,對於自行車,就是踏頻與力量的取捨,力量減少,踏頻自然增加,反之亦然,可以在各種情況進行選擇。
保護腿,保持合適的力量輸出方式
個人騎車的感悟吧。
1)不同前後齒輪組合變換,形成不同的槓桿。造成你騎行的時候,感覺不同檔位所需要用的力氣不一樣。
2)檔位一定的時候。如果加速會明顯感覺費力,因為你所用力大於齒輪給你的阻力,這樣你才能夠加速。但是如果維持一個穩定的「踏頻」,你騎行所用力與齒輪給你的阻力一樣,達到物理上的力學平衡。要維持一個物體勻速運動,只需要使其達到力學平衡。這樣,變速車能夠在比較少費力的情況維持一個高速狀態。
推薦閱讀:
※美騎網和 700bike 有什麼區別?
※對騎車的熱愛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在頂級公路車隊(WT)效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騎自行車一直不敢上路怎麼辦?
※游泳,長跑,自行車等競速項目的「戰術」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