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期間看哪方面的書好?

我媳婦剛剛懷孕,已經辭職了,準備安心養胎,不想過多的看電視、上網,請問這段時間看些什麼書好?


謝謝邀請啊,第一次受邀好激動。
-----我是下面【】中內容是補充的分割線 大噶吼-----

首先我要說,張思萊的書不推薦
下面會說到原因。
當然不是說她怎麼樣,她畢竟那麼多年的兒科看病經驗。

其次下面是一些推薦和理由。

如果英語好,建議買一本國際母乳會的《The Womanly Art of Breastfeeding》,這本書非常的不錯,從介紹母乳餵養到母乳餵養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娓娓道來,基本上各個階段都會有。理念非常的貼心。
舉兩個摘抄:
「Many bottle-feeding mothers wish they had breastfed,yet very,very few breastfeeding mothers wish they had bottle-fed.This isn"t to say that mothers who are bottle-feeding don"t love and value their babies.But there"s a difference."
許多配方奶媽媽都希望當初能夠母乳餵養,很少有母乳媽媽想當初配方奶餵養。當然不是說配方奶媽媽不重視寶寶、不愛寶寶。只是這中間確實有差別。」


「When my kids were teenagers,people were often surprised by our still-close relationship,our long, late-night conversations about everything from their girlfriends or boyfriends and school issues to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Other parents would ask me waht I did to have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and it was hard to tell them-because I"d have to start out with "Well, first you breastfeed until they wean themselves..."
我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旁人經常驚訝於我們的親密關係,我們可以什麼都聊,從他們各自喜歡的男女朋友到學校趣事到政治,甚至世界的未來,一聊就好久,直到深夜。其他的父母會問我如何做到,這真的很難回答。因為我想我會先告訴他們,首先你得母乳餵養至自然離乳……」

中文版叫《母乳育兒全書》

第二本推薦,不是西爾斯,而是日本松田道雄的《定本育兒百科》,這本書也非常的不錯(尼瑪就沒有第二個形容詞了么),這本書讓人讀來很輕鬆,如沐春風一般(有無咁誇張吖)。裡面關於嬰兒護理和疾病介紹以及應對寫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詳盡,不光我感覺,而是我身邊媽媽(包括Q群里幾百號人)都感覺這本書比張思萊等好多了。因為他真正的把嬰兒當做人來看,而不是一個我們可以操控的布娃娃。同時他也真正的把媽媽們當做自己的朋友,這一本書買來絕對不會後悔。
當然,老頭兒對母乳餵養的看法是很順其自然的,他雖然主張8-9個月開始引導離乳,但是對想餵奶的久的媽媽卻不會說「母乳在N個月之後沒有營養」,這一點是一些國內兒科醫生所不能及的。

第三本推薦,西爾斯的書,包括《懷孕聖經》《母乳餵養全書》《親密育兒百科》《夜間育兒》等,都非常的不錯,除了他們自己養育八個孩子的經驗,他和他老婆都是兒科醫生和護士,而且他老婆貌似還是國際泌乳顧問,這是個非常權威的title,在母乳、泌乳方面。但是我推薦這個,不光是因為他的權威,而是,他是真的有養孩子的經驗,你懂?張思萊看到的小孩子,多半是在疾病狀態的,她不會在你家呆上半個月看你的孩子養育情況,張思萊自己餵奶經驗不知道有幾年,她貌似也只有一個女兒(還是我和鮑什麼那個搞混了?)。所以,中國的兒科醫生寫的書,可以買啊,買來看看,實際育兒過程中,你才是日夜相對的那個人。
比如,許多醫生會跟你說,孩子幾個月大了晚上就不需要吃奶了,但是,他們不是帶你孩子睡的人,有高需求的寶寶就是需要晚上吃奶,有生長發育猛長期的嬰孩就是需要晚上吃奶,不給吃就鬧,誰來哄?
對吧。
【第四本推薦:溫柔分娩(溫柔生產)Harper Barbara的書,年底應該有簡體版,特此推薦。書中告訴你,生孩子是一件多麼正常的事情,也告訴你,分娩方式與孩子日後的影響與聯結,還告訴你,分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自己想加的是,做母乳餵養推廣咁多年,最大的感受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母乳餵養好,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月子里就實現純母乳,也越來越知道,分娩方式對一個母乳餵養的成功有多麼的關鍵。】

卡普的《卡普新生兒安撫法》

有了孩子你就知道,能夠安撫一個哭鬧的孩子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至少它很大程度上讓你的母乳收到更少的質疑。】

----以上是關於懷孕和餵養方面的書,下面可能是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

《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個心理醫生寫的書(M·斯科特·派克),但是這本書實際上不光孕婦可以看,父母可以看,我覺得老少咸宜,只要認字兒了可以獨立閱讀了,這本書都可以看。
《愛與自由》
孫瑞雪
我記得前兩天看的圍脖,說國外孩子和國內孩子的不同,國外孩子怎麼做,然後父母怎麼反應,國內孩子怎麼做,父母就毒打一頓。所以看了這本書,真的會有很多改觀的。棍棒教育越來越被反思,這是好事情,尤其80後新一代的父母,真的很棒,我們接觸了很多更新的觀念,把這些觀念和傳統習慣對比,會有衝突和矛盾,但是面對孩子,愛與自由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我從彩虹那邊來》
這是一本華德福老師寫的書,就算不是懷孕生孩子,我也推薦大家看看。】

其實上面那些書基本上就夠了,其他的可以去看看微博名人,比如國際母乳會的新浪微博和網站,什麼李雪愛與自由等,育兒過程中不在於你看了多少書,而是根本在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的人不愛看書,可懂的如何愛孩子、尊重孩子,一切依循本能,孩子也一樣養的很好,有的人看書看的多,可仍舊不尊重孩子、不愛孩子,或者以愛的名義「摧殘」孩子,那看再多書也沒用。比如著名的心理學家,華生,他曾經出過書呢親,叫《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以下是摘抄)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 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 「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他痛苦的大兒子雷納卻背叛了行為主義而學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許是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納。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其前妻的二個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Mariette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Mariette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童年對愛的絕望,讓 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我們常說育兒即育己,很多人在育兒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啟發,也成長了很多。
這些人,必須要有個能力,就是學習能力。有的人可能在育兒過程中停滯,感覺到育兒是很費勁的事情,我認識很多很多媽媽,她們的老公,到家就玩遊戲,打電腦,一點也不參與育兒。
這真的很糟糕啊喂!
所以我建議這些書,不要只媽媽看,爸爸也要看,育兒過程中不是那個提供食物的才是最主要的,爸爸也同等重要,一定要參與到育兒中,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月嫂保姆。
他們不會陪伴你的孩子很久,你們才是。
你們孩子早戀了,如果親子關係夠好,他們肯定更願意告訴你們,沒聽說誰暗戀哪個女孩兒回家告訴爺爺奶奶的。

我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引導他們,教導他們,和他們一起看世界,可是我們想想我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父母的?是不是感覺「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感覺他們已經跟不上我們的步伐。
所以,一樣的,保持一顆愛學習的心,和孩子們同步,良好的親子關係,比你如何如何餵養、如何如何興趣班都要重要的多。
如何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呢?親,如果我說從母乳餵養開始,你會拍我嗎?

【下面有位回答說,她最不喜歡的一本書就是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這句話中有很多錯誤。首先,親密育兒法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育兒方法。在這裡推薦的書,我全部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只是這些書是我多方查證之後,我的選擇。日本老頭的訂本育兒百科裡面並沒有提到多少關於母乳的篇章,甚至離乳方法也會寫,加牛奶方法也會寫,但是我仍舊推薦它,因為我知道,松本道雄的理念是如何的,他的每一句話,都絕對以母親和孩子為出發點——一個種族對雌性的尊重程度,反應了這個種族的文明程度。當你有了孩子,當你帶著自己的孩子外出,你就知道這句話的重要性。

親密育兒法是一種道,並不是術。如果你只看到了術,咁sorry啦,再看一遍吧。】


補充一點對郝奇琦回答的看法。
贊成一部分觀點,母乳非常重要,人本主義觀。
但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本書就是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微博上很多媽媽把這本書當成教科書,殊不知,人有個體差異,東西方有文化差異,每個家庭還有每個家庭的特別之處。當然,西爾斯所說的跟隨寶寶,我認為很好,但是把它當成行為準則,就……
我有一個同學,女兒剛好滿一歲。從生下來開始,每天晚上頻繁夜醒,最好的時候兩個小時醒一次,就是情況最好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半小時一醒。媽媽從生下來開始從來沒有睡一個好覺,因為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最好。產假四個月,白天晚上帶孩子,打掃衛生,煮飯,洗衣服。晚上對於她來說就是地獄,寶寶也母乳。很多人說,就該滿足。我們也寬慰她,等寶寶大一點就好了。四個月產假滿了上班,寶寶堅持不喝奶粉,不用奶瓶,不吃水果,不喝水。擠出來的奶全部被倒掉,寶寶寧願餓著也不要其他任何東西,直到她媽媽下班回來。寶媽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帶孩子,每晚睡半個小時起來抱寶寶哄睡覺花半個小時,才入睡一會,寶寶醒了又哄,周而復始,每天如此。現在一年了,沒有任何變化,仍然如此。因為工作原因,必須斷奶,這兩天由她外婆帶著,更誇張,幾乎睡不著,一家人都被折磨瘋了。寶媽給我電話,說,我想死了,真的。
如果是你,怎麼辦?
也許你會說,這是個例,也許你還會找其他的原因。這些我們也幫她分析過各種各樣的原因,都不頂用。這個孩子睡眠少,睡眠輕,情緒不穩定。寶寶的情緒跟媽媽有很大關係,當媽媽焦慮,孩子會第一時間感知到。所以我一直強調的是,不管自己處於哪種關係中,夫妻關係也好,親子關係也好,要想維持好這些關係,首先必須做到的是,整理自己,肯定自己,圓滿自己。生活的重心不是寶寶,親子關係只是自己諸多關係中的一種,寶媽最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價值,工作順利,生活井井有條,婆媳關係,夫妻關係相處愉快,寶媽有自信,才會把這種情緒感染給寶寶,才能讓寶寶感到輕鬆愉快,才能讓寶寶覺得,周圍的人值得依賴,這才是建立健康親子依戀的關鍵。
我並不是說西爾斯的育兒觀念不好,而是認為,他們的做法不能一一對應。比如寶寶從小挨著父母睡,比如寶寶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予反應。寶寶需要及時給予反饋確實是安全型親子依戀建立的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不代表寶寶需求無限滿足。還是那句話,當父母對寶寶需求已經產生壓力的時候,就算是給予滿足,也不會給寶寶帶來滿足感,因為他會感到父母的情緒,同樣會產生會拋棄感。至於挨著父母睡這一點,嬰兒出生後,確實會因為環境變化帶來心理上的無措感,挨著睡覺有助於嬰兒適應新環境,但是並不是說一定要挨著大人睡,才能建立親子依戀。很多父母因為寶寶緊緊挨著自己睡覺,而影響自己的睡眠,一兩天可以忍受,早時間的睡眠不足不僅身體不好,更會帶來心理變化。如果朋友們有心可以去看下心理學的一個實驗,睡眠剝奪。睡眠不足帶來的情緒變化是很恐怖的,所以為什麼會有「起床氣」。我不贊成寶寶挨著父母睡,我提倡嬰兒床無縫連接大床,寶寶睡在父母身邊。
關於母乳,我也想再說兩句。微博上關於母乳的話題是討論了又討論。我不贊成
郝奇琦 所說的,「當然不是說配方奶媽媽不重視寶寶、不愛寶寶。只是這中間確實有差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原因,確實,有很多媽媽是因為母乳知識不到位,所以沒有順利哺乳,也因為是有些媽媽擔心自己體型不好,不願意哺乳。不管怎麼樣,自己懷胎十月的孩子生下來,會不疼嗎?這個愛有高低之分?差別在哪裡?任何一位媽媽,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別人對她的孩子的愛做出評判。自己對自己孩子的愛,只有自己最清楚。愛,沒有高低之分,愛就是愛。毋庸置疑。母乳很好,能母乳最好。我自己也是從寶寶出生時就開始母乳,因為工作原因斷了奶,但是只要方法得當,完全不會影響親子感情,更不會影響寶寶的心理、生理健康。關於母乳,如果有條件母乳,一定要親喂。如果確實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辦法實現母乳,也沒關係,只要媽媽愛寶寶,願意與之互動,同樣沒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有壓力,不要給自己定標準,一位快樂的媽媽,才會養出幸福的孩子!再說說華生,華生是心理學行為主義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心理諮詢中,關於強迫症的矯治,都是採用行為主義療法。心理學裡有很多理論,行為主義只是其中的一種,而且華生的理論和說法早已過時,在心理學界也早已做了很多批判和改進,心理諮詢中也很少用到,更多的採用的是人本主義療法。所謂人本主義,就是以人為中心,完全接納,包容。現在還有人提到華生的行為主義,讓我感到驚訝,同時也看出,華生創建的行為主義確實在西方影響深遠,同樣,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觀點和以此觀點為依據編寫的育兒書籍會在我們國家看到,還有人提倡的原因。因為,太多人認為,西方的觀點,才是科學的!不管是華生的觀點也好,還是那位西爾斯也好,為什麼不信我們中國人?!
我說說我為什麼推薦張思萊。張思萊是我們國內少有的已退休的年齡還願意不斷學習,摒棄糟粕的一位醫生。她的育兒手記里的養育方式不是全對,這個她在自己的微博里也提到了,她願意承認錯誤,願意改正,我很欽佩她!同時她有醫學背景,她了解嬰兒成長規律,她明白怎麼做讓寶寶健康,同時讓大人省心。
不要再說什麼,只圖大人安逸,這是不愛孩子的表現,這是自私的表現。我只能說,你沒有經歷過崩潰,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絕望!
最後,再強調一次,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位媽媽也是獨特的媽媽,請堅信自己對寶寶的愛,請堅持對寶寶的耐心,請不要給自己豎立標杆建立準則,請不要給自己壓力,請多展現笑容,請多曬太陽聽音樂享受生活,快樂的媽媽才會擁有快樂的孩子!
——————————————————原 文 分 割 線————————————————

多看育兒方面的書吧,但是要注意科學性,現在這方面的書太多了參差不齊,建議看張思萊的書。另外什麼孕期寶寶的成長規律之類的書千萬別買,我後悔死了,沒什麼用。其實孕期不用太緊張,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要不等寶寶出來就沒什麼機會了...寶寶餵養的書不僅寶媽看,爸爸也要看,否則寶寶生下來養育上很容易婆媳矛盾,老年人帶孩子往往憑經驗,又固執,爸爸要是知道科學育兒,問題就容易解決多了。
恭喜你們即將升級,但是寶寶出生就不是你們倆的事情了,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抱歉潑你們冷水,做好思想準備,預計可能出現的情況,給各方打好預防針,才能讓家庭和睦。祝你們幸福!


精讀一本西爾斯的(或者定本的)。有餘力再讀一本申宜真的《幼兒心理百科》(或者《捕捉孩子敏感期》)。再有餘力有能力看《兒科學》(醫學院的教材)。
建議你們兩人一起看。懷孕時候盡量多看記住。請爸爸一定認真看,因為「生娃傻三年」產婦記憶力會很大程度下降。寶寶出生後再從頭看可能性不大。至少要通讀一遍,有問題知道找哪本書大概什麼地方有答案。


我孕期,看完了幾乎所有古龍的小說……


首先恭喜升級准爸爸!

推薦該幹嘛幹嘛,做什麼開心就做什麼。
不要給她壓力而強迫她看育兒書。記得我的婦產科醫生反覆和我強調,准媽媽不要覺得當了媽媽就要怎樣怎樣,做人嘛開心最重要了。

當然醫學上的忌諱還是要注意的,比如懷孕了不要坐過山車 :)

個人推薦《鄭玉巧育兒書-嬰兒版》,書寫得比較詳細,關鍵是裡面很多插圖!很多很多插圖!都是很可愛的小寶寶,看了心情很好。

等寶寶出生以後,請樓主不要給新媽媽全母乳的壓力。我買過一些經典育兒書(包括樓上推薦的一些經典書的英文原版),也帶著才出生兩天的娃娃參加過母乳培訓。書上和培訓都強調:是否母乳和是否是個好媽媽,沒!有!關!系!母乳這件事情,量力而行就好了。

不要為了全母乳而逼新媽媽,媽媽心情好,寶寶才能好。

另外再多嘴對準爸爸說一句,不管是懷孕期間還是孩子出生以後,您太太首先是一個人,一個女人,然後才有妻子,女兒,母親種種身份。請首先尊重她作為人的種種情感需求,而不是把她當成孩子的奶牛和保姆(不是針對樓主,只是很多男人有這種傾向)。


《從零歲開始》真的是我讀過最實用最乾貨的一本書,寶寶一歲前每每遇到問題翻看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簡直是寫到了心裡!而且受益於此書,用三個月時間培養出天使寶寶,一個人帶娃輕鬆到飛起,感動哭!讀過最好的最實用的育兒書沒有之一!見人就推薦!
極力推薦!
適合孕期、哺乳期、被哄睡折磨瘋、被寶寶哭鬧搞崩潰的新手爸媽們!

——————更新分割線—————

《從0歲開始》. 艾蓋瑞/貝南羅特著
我是直接看的電子書,不知國內可不可以買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這個電子書的鏈接(不知國內可不可以點開):http://cclw.net/coach/clsks/htm/main.html

醫護人員和父母們對本書的評價:

更多旅法媽媽育兒實戰經驗分享、育兒神器推薦、中法育兒對比可以關注微信公眾平台【一妞家的事】哦


作者:張雨
鏈接:作為懷孕的親歷者,你覺得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或者技巧是什麼? - 張雨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強烈推薦這套書,作者系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張羽博士
如何評價《只有醫生知道》這本書? - 張雨的回答
以下全部引用自《只有醫生知道》
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

一、懷孕平常心
中國人說來也奇怪,平時最愛吃藥,就拿最常見的感冒說吧,學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全世界還沒研發出能夠有效治療感冒病毒的藥物,但是中國人早已經在鋪天蓋地的醫藥廣告中破解了世界難題:「抗病毒,治感冒,就用XXX 。」感冒了最重要的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增強自身抵抗力,等待自然病程的轉歸,大不了吃一些緩解頭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等不適癥狀的藥物,讓自己稍微好過一些。
國人不僅吃中藥、吃西藥,還動輒打針、輸液,抗生素、抗病毒、解熱鎮痛、祛風散寒一股腦地往自己身上招呼。還有一個更怪的現象就是很多人沒病也吃藥,美其名曰調理身體,滋陰壯陽,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可是一旦懷孕了,立即七葷八素全戒,恨不得自己和孩子活在真空里,任何一丁點有可能或者根本沒有可能傷害孩子的事全停。
  有的人平時是電影迷,懷孕後家人連電視都不讓看,說有輻射。偶爾看上一眼槍戰片,大半夜打車去急診問大夫,電影里AK-47 突擊步槍的聲響會不會震壞孩子的聽力系統;有的姑娘愛吃四川火鍋麻辣燙,懷孕後家人一口辣的不讓吃,偶爾吃上一口,不光悔過自責,還要心驚肉跳胡亂尋思,半夜掛急診說吃辣椒以後胎動異常。您說您這心裡頭各種悔恨矛盾惴惴不安,肚子里的孩子能安生嗎?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人類本是自然界最著名的雜食動物,也不知道誰發明了懷孕後林林總總的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女人懷一次孕不容易,計劃生育政策森嚴,一對夫妻只讓生一個娃,千萬別拿肚子里的孩子冒險,沒必要以身試法。要說螃蟹寒涼滑胎不吃也罷,可是動不動就說木耳、羊肉、馬鈴薯、西瓜都不能吃,也太狠了吧!懷胎十月都快成教徒清修了。
  國人在生活細節、食物選擇上已經如此小心謹慎,更別提孕婦吃藥的事了。而且,我真見過個別人,你讓她吃什麼葯她都當成毒藥,一切為了肚子里的孩子,特別有獻身精神。
  有的孕婦扁桃體感染化膿,發高燒,嗓子眼腫得都快喘不上氣來了也不吃藥;有的紅斑狼瘡病人,好不容易病情控制穩定,醫生說可以懷孕了,結果一懷上後就擅自停激素,結果狼瘡活動,狼瘡腎病、狼瘡腦病一股腦地襲來;有的孕婦腹瀉,拉稀拉得口乾舌燥,無淚無尿,眼窩深陷,嚴重電解質紊亂都不吃藥不打針不輸液。要知道子宮後頭就是直腸和乙狀結腸,腹瀉時腸道劇烈蠕動,內部翻江倒海,要是不迅速控制癥狀,把前邊的子宮鼓搗出宮縮,孩子早產麻煩就大了。再說了,好漢架不住三泡稀,更何況您這肚子里養著一個娃的弱女子呢?可怕的是,孕婦和背後的一家人時時刻刻打著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下一代的旗號,根本不聽醫生勸告。您也不想想,要是孕婦自己都挺不住了,還能保住孩子嗎?
  還有最令我們醫生頭痛的,就是進口藥品事無巨細、密密麻麻的說明書,雖然體現嚴謹求實,有時候也耽誤大事。本來詳細列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副反應是好事,是科學和嚴謹,但是太多病人逐字逐句仔細閱讀後,才不管什麼「少見」「罕見」「極個別病例」這些字眼,總之看到一長串的副反應、副作用直接把自己嚇個半死,把醫生恨得要死。結果是寧可去吃沒有說明書,也號稱沒有副作用的中藥,或者一些小型國內製藥廠生產的中成藥和西藥。這些藥品說明書往往是字大行稀,藥理機制不詳,藥物毒理實驗未進行,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不明,藥物副作用也只是列出胃腸道反應、皮疹、皮膚瘙癢等幾個無關緊要和未加任何詳細解釋說明的字眼,便再無其他。
  就說剛剛我接診的這個孕婦,前幾天,她有點小感冒,自己沒往心裡去,心想是不是休息一下就好了。要知道一個重症、病情完全沒有得到控制的甲亢病人是多麼容易發生各類嚴重感染。反過來,這種病人又最怕感染。我用聽診器聽她的肺部,滿肺的呼嚕作響,不用說,一定是上呼吸道感染擴散成了下呼吸道感染,感冒變肺炎了。她來的時候心跳130 次,高燒39 攝氏度,雖然還沒有來得及請內分泌專科醫生會診,我已經十拿九穩地診斷她為「甲亢未控,肺部感染誘發甲亢危象」。
定期產前檢查對於及早診斷和控制子癇前期,防止病情急劇進展和惡化的意義重大。協和每個月平均出生兩百多個孩子,子癇前期時有發生,但是發展到重度妊高症的孕婦少之又少,即使通過保守治療不能控制妊高症的進展,醫生也會儘快告知病人和家屬,建議儘早終止妊娠。產科在任何時候都是把保護大人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會像電視劇中動不動讓家屬選擇「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必要時,會以放棄孩子為代價,總之,不會讓孕婦走到抽風這一步。

  中國婦產科學的創始人林巧稚醫生對產科的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產前檢查體系。她當年奔走四方呼籲的「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主要針對的就是妊高症。協和產科多年來一直受益於林巧稚醫生對這一規範的創建。我參加工作以來,抽風昏迷後從外地外院送來協和急診的妊高症產婦隔三差五,但是在協和建檔的孕產婦中,嚴重到子癇抽搐的孕產婦鳳毛麟角。
二、初乳賽黃金

初乳是人類來到世上的第一口糧食,初乳滴滴賽珍珠,初乳蛋白質含量高,熱量足,容易消化吸收,雖然量不多,但特別扛餓,足以餵飽新生兒栗子大小的胃。

初乳更含有母親在過往時日經受雨雪風霜各種自然洗禮,躲過一場場諸如水痘、麻疹等疾病侵襲後錘鍊出來的抵抗力,這些防禦力以抗體連同補體、免疫球蛋白的形式,通過初乳傳給孩子,保證弱不禁風的小生命在出生半年之內幾乎不生大病。

產後頭幾天的初乳堪比軟黃金,中國民間卻有種說法,說產婦最開始下來的奶是髒的,並冠名「灰奶子」。也不知這俗名是我們中華民族哪一輩活祖宗給取的,聽上去就噁心,讓人索性把它擠出去潑到石頭上,也不想餵給孩子吃。

我媽生我的時候,姥姥奶奶因為各自的原因,都沒來伺候月子。我媽一直把這話把兒攥在手裡,時常拿出來數落倆老太太,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老人伺候月子,我倒受益良多。

除了如期喝到初乳,我還逃過了「擠奶頭」可能導致的急性化膿性乳腺炎。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女孩出生後不擠奶頭,長大後會變「瞎奶頭」,也就是「乳頭內陷」,將來當媽也沒奶餵給自己的孩子。

我更沒有被老人拿硬布蘸香油擦牙床上的「馬牙子」,或者用燒紅的鋼針扎牙床上那些無辜的小白點,從而逃過敗血症以及日後乳牙萌出受損等悲劇。

那年代為了防止孩子羅圈腿或者外八字,流行用長布條捆腿,把孩子打成「蠟燭包」,其實這樣反而容易造成孩子髖關節脫位。當時沒人教我媽,她也學人家弄了兩個紅布條子比劃半天,卻怎麼也綁不明白,被我爸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調侃後,我媽發了一通脾氣索性放棄。

結果,我自由生長的兩條腿長得也挺直溜,還跑得不慢。

三、產後盡量少圍觀,觸摸
我們大夫特別害怕這種圍觀。寶寶太稚嫩了,一群人圍著他說話,唾沫星子橫飛,萬一這些飛沫里含有細菌或者病毒,傳染了孩子可了不得。還有個別人愛心泛濫,特別喜歡摸人家孩子的臉蛋。在情理上,家人用親密接觸的方式表達內心的喜悅是無可厚非的,我們當大夫的都理解,可一旦發生新生兒感染,後果就嚴重了。孩子要是被送到兒科,立馬從母嬰同室變成天各一方,孩子打針輸液受罪都是暫時的,要是母親不能時時接觸孩子,影響了母乳餵養,那可耽誤大事了。而且這些家屬多是在手術室門口等待多時,還有的是風塵僕僕剛走進醫院,來分享親人添丁進口的喜悅,肯定都沒洗手,說不上還有剛上完廁所或者擤了大鼻涕的。
我們一進產科工作,就被主任教育,要嚴格控制新生兒在手術室門口的逗留時間。因為除了親人,還有太多人對剛出生的寶寶感興趣。除了家屬,樓道里路過的還有各個科室的住院病人,包括呼吸內科的肺結核病人,感染內科的霍亂傷寒病人,以及很多根本查不出什麼感染整天發燒的病人,都可能在去做檢查或者治療的途中路過我們的小嬰兒車。
人世間「親情泛濫」之時,我們這些「天使」只能被迫做掃興的人。諸如,您別摸孩子的臉;別把您的手套放孩子車上,包被是消過毒的;別錄像了,拍兩張照片就行了,這裡冷,別把孩子凍壞了;回去以後再拍吧,洗完澡交給您拍個夠,和剛出生的時候沒有兩樣;您最好關掉閃光燈,對小孩眼睛不好;孩子吐羊水了,不能讓他這麼一直平躺著供您拍照,小心嗆著;行了行了,要回去洗澡了,一會兒大家再看吧。


《發展心理學》
從胚胎講到青少年,從生理健康講到心理健康,從孩子會怎麼想講到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想,包羅萬象,是必讀書籍!


教科書
專業書
論文
……
懷孕又不是病,不需要供著養著,小心一不當心養成胖子+巨大胎,想生都生不下來。
懷孕是整個育兒過程最輕鬆的階段,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可以一頓飯安安靜靜慢慢的享受,可以和老公想啥時就啥時出去看電影、逛街、旅遊……等娃生下來了,一切都晚了。
所以,懷孕的時候,只要不是生理有問題,該幹嘛幹嘛,該上班上班,該吃喝玩樂趕緊吃喝玩樂……如果生理有問題不得不待家裡養胎(少數人才真的有這個需求!),那趕緊看些平時一直想看而沒時間看的書吧,要寫論文的抓緊寫了,要考證的趕緊考掉,要學外語的趕緊學去,實在沒事幹的,去學學吉他彈彈鋼琴也好啊。你這輩子還有啥機會能有這麼大把的空讓你專心一件興趣愛好?

至於育兒書,隨便看看就好了,孩子生下來之前,一切都只是空對空的理論,很多實際情況根本無法想像。理想都是輕鬆的,實踐起來各有各的複雜。只要記住一個道理就可以了: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家庭的情況,每個父母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都是不同的,沒有一本書可以做到完全指導。你需要的只是各種書都隨便看看,大概知道每本書都有哪些章節和大致理念,積累一點最初需要的新生兒醫學和養育常識,遇到問題再去翻書看好了。書,只是給你做參考的。
用九個月的時間去看這類書是浪費時間,做了父母的人生能有多少個如此悠閑的九個月啊。


《法國媽媽育兒經》。

這本書最大的作用在於洗腦,作者說的當今美國父母帶孩子存在的問題在中國更嚴重,父母加四老無限的寵愛、放縱導致熊孩子滿天下,害人害己。書里提到的方法和觀點,對還是錯,有用還是沒用,在不同家庭、不同的父母可能不一樣,但這些方法和觀點所要解決的問題,確是現在滿大街、地鐵公交上隨處可見的熊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2016年3月24日更新

雖然只有十個贊,但我覺得我還是需要修改一下答案。以前的答案中說我不喜歡西爾斯的親密育兒,但當我的寶寶出生了以後,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兒了,母愛大於理智。隨著孩子的長大,及時回應並沒什麼壞處。書還是多看看的好,各家理論取長補短。嬰兒期就給予無條件的愛吧。一歲後了解下兒童心理學,以尊重孩子為中心。不要太糾結孩子某一時段的表現。順其自然的發展,父母放鬆了,孩子也就平和了,孩子會給你驚喜的!

以下是原答案
話說我幾乎把圖書館整個孕期圖書都翻得差不多了。國內作者的書多半基於國外的理論,感覺真正是沒有做到深入研究。國內作者的只推薦一本《健康懷孕保健方案》內容寫的比較雜亂。但是裡面有不少讓孕婦注意的還是很對的,比較切合中國國情。可看可不看。孕前可讀。

《懷孕聖典》【英】萊斯利瑞根著:圖文並茂,將什麼時期該幹什麼,對疾病及對策都有說明,是基礎教育篇,告訴你別慌別亂,該怎麼做。結合《嬰兒護理百科全書》安妮彼得斯著:圖文的,個人感覺看完《懷孕聖典》再看這本說就會明白,原來就是這樣做的啊,這書主要圖示怎麼護理,手法與操作方式,是實際操作篇。這兩本推薦孕期讀。《大肚子書》【法】勒內弗里德曼著,比不上之前的《懷孕聖典》但也有些懷孕聖典里沒有的知識。看個人閱讀時間了。
個人不喜歡西爾斯的書,教育方式上比較喜歡:《嬰語的秘密》【美】特雷西霍格著,與《法國媽媽育兒經》【美】帕梅拉德魯克曼著,還有一本《保姆119》。最後這本覺得主要是教育家長的。推薦的。
以上。


如果一直看育兒類書籍會增加孕婦胡思亂想的幾率!建議不要以思考胎寶寶的一切為重,而是以孕婦自己的喜好為重!親身體會,越閑越容易產前抑鬱!


作為一個孕婦,我想說:

1、不太能理解為啥那麼多准媽媽一懷孕就辭職。如果前三個月反應太大可以適當休息,孕中期精力還是比較好的,胃口什麼的也好。這時候需要有一定的運動量,上班就是很自然地運動。(重體力工作例外,比如體育老師,健身教練之類的)同時能保持不與社會脫節,聽到各方面的祝福和育兒經。

2、看什麼不重要,認同什麼樣的觀點很重要。比如認同月子期間就是不應該洗頭洗澡這類傳統觀念的,估計看法國媽媽育兒經會覺得那叫天方夜譚。反之,覺得應當科學餵養不寵不慣的,其實逛逛論壇也差不多足夠獲取基本的知識了。

3、懷孕不是生病,不要太過分關注。產檢正常的情況下和孕前一樣生活就好了。不要擔心什麼輻射啦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啦。心態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媳婦剛剛懷孕已經辭職了,準備安心養胎,不想過多的看電視、上網,請問這段時間看些什麼書好?

請問是醫生說你媳婦身體特別不好需要辭職呢?還是你媳婦做的是特別操勞的工作?

算了既然都辭職了,也是你們的自由,我的建議就是愛看啥看啥,謹遵醫囑。

(說真的每次看到這種懷孕了立馬就不工作的,總有點一肚子槽想吐吐不出來的感覺……)


《婦產科學》《兒科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沒錯,就是教材,就是這麼任性,因為剛買過一本所謂協和產科專家備孕懷孕指南,然鵝看了幾頁就沒興趣了,太淺,沒啥系統性,在書房看到老公上學時的教材,婦產科學和兒科學,發現裡面孕期要注意的,圍產期即生完之後要注意的都有,新生兒該注意啥,常見病什麼的也有,包括母乳餵養這些也都有提到,重要的是這是教材吖,全國的醫生護士都得學的呀,當你的餵養觀點和老人衝突的時候,在這書上找到相應的內容和老人說講理吖~


竟然沒有人推薦美國兒科學會的《育兒百科》!現在已經出道第5版了,相比起個人寫的個人育兒經驗,兒科學會的更有權威性。


弱弱的說……我覺得題主的意思好像是「懷孕期間應該看什麼打發時間」。十個月不用上班簡直是上帝給的假期,全用來看育兒書好像有點浪費,難道你產後打算去做專業育兒嫂?這段時間拿來看小說可以看好多好多本,用於系統性閱讀足夠學一門語言、考一個證書、在一個領域入門。總之一句話:想看啥看啥。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母親閱讀的內容會影響孩子,不過盡量不要看太悲情或者太恐怖的東西,保持心情愉快。
另外,其他答主提供的書目都很好,我拿小本子記下來了。


大致看了一下,大多數回答都是文字介紹,我這裡就直接按分類列個書單出來吧。

鏈接就不放了,可以自己去按書名找


伸手黨私信我發鏈接

1.孕期指南類書籍推薦:

《西爾斯懷孕百科》

《懷孕每一天》

《懷孕了吃什麼:每周一讀》

《懷孕可以很簡單》

2,育兒知識類書籍推薦:

《鄭玉巧教媽媽餵養》

《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3 育兒理念類書籍推薦:

《童心密碼:一個心理師的育兒手記》

《捕捉兒童敏感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幸福的種子》

4,讀你愛讀的書(就是最好的胎教)


《窗邊的小豆豆》

《我和小姐克拉拉》

《蝴蝶和豌豆花》


我覺得要看就看CPA吧,治療產後抑鬱良品。說不定還能考出來,走上人生癲峰。


雖然大家推薦了非常多的好書,可我覺得一個剛懷孕就辭職的沒有職場的女性,回家應該不會看書的,這位丈夫可能還是得備好銀行卡,等她每天網購。

攤手。


推薦閱讀:

夫妻從備孕到生產大約需要多少個步驟 花多少錢?
患有子宮肌瘤的孕婦生產時可以選擇順產么?
胎心監護是否有必要做?
有什麼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沒用過,確對孕婦或者寶寶非常實用的東西?
懷孕 8 個月的孕婦可以參加歌唱比賽嗎?

TAG:育兒 | 孕婦 | 懷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