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你是 Vine 的產品負責人,你會做什麼來抵禦 Instagram?

下圖是 Instagram 視頻功能上線之後兩款產品在 Twitter 上的分享量對比。


第一,產品上不能輸
instagram 本身就是很好的例子。要知道他崛起之時,最大的互聯網圖片社區是 flickr 。

flickr 的移動版並沒有讓 instagram 衰落。現在看原因,是因為 instagram 幾乎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拍照社區的最優解 - 產品即不臃腫,也不貧乏。即拍攝,即編輯,即分享的代名詞,就是 instagram 。

vine 同樣應該象 instagram 當年那樣,找到視頻分享的最優解。 instagram 的視頻分享除了抄襲 vine 的按住攝像之外,還加了濾鏡和加框功能。 vine 既然已經做了這麼久,他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濾鏡是否需要?提示用戶分三段拍攝是否正確等等。

產品上的選擇有無數種可能性,這對小服務其實是優勢。如果 instagram 做錯,那就是你的機會。

謹慎的進化你的產品。


第二,文化和社區上不能輸
這方面的例子同樣是 instagram 自己。還包括 知乎。

instagram 的對手其實不僅僅是 flick ,還有 facebook 。但是最後 instagram 對 facebook 之戰,變為 facebook 收購 instagram 。 facebook 如此強勢,有什麼是需要收購才能得到的?

個人認為是文化/品牌和社區。

instagram 早期 lomo 拍利得風格的照片,到後來已經成為手機拍照社區的文化象徵。這種象徵,是由非常高質量,而且風格基本統一的照片輸出構建的。夠優秀,夠特別,就是文化。

而說道這些照片,就離不開彙集了大批高質量的死忠用戶。拍出的片子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早期用戶常常擁有驚人的才能和極高的忠誠度。服務好他們!

社區方面,知乎同樣是好例子。百度新知後來為什麼沒有做起來?恐怕知乎已經形成的良好的社區讓百度看不到機會。即使,他是更大的公司,能輕鬆帶來大量流量。而知乎早期非常高質量的輸出,其實也和 instgarm 非常類似。

謹慎選擇和維護你的種子用戶。確保不斷產出高質量的內容。

第三,推廣上不能輸
高質量的社區加不斷高質量的內容輸出是一個產品抵禦衝擊的最基本的生命力。但是 vine 在推廣上其實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 instagram vs vine 本身,就給 vine 增加了更多曝光量。對此, vine 應該好好利用,告訴用戶留在 vine 的理由是什麼:
我更懂網路視頻分享需要什麼?或者 vine 上有更有趣,更純粹的內容?

現在是個非常好的借勢傳播的機會。這些內容是否有強大的媒體關係來發表?是否有足夠的媒體方面的投入來保證傳播質量?


第四,廣告時間
中國目前最強勢的移動 im app 是微信無疑了。但是我真的不認為 im app 進化的形態會止步於此。

因此魅族也在嘗試更好的方式,比如把新浪微博整合到簡訊中去。系統級別的整合,更省電,更穩定,更快速,更方便。現在的數據,已經把私信日活躍提升了三倍。
後面,魅族也會謹慎的進化產品,做一個切實強過微信的產品。

而同時,新浪微博這種社交網路和地址簿的整合,意味著自己獨特的文化:更加關心自己最熟悉的人 - 所謂「李開復的喧嘩,不如淺倉南的美」。
接下來魅族會提供一個從來沒有過的 timeline :即地址簿和新浪微博( or QQ空間)的交集。數據將檢驗這種文化的生命力。


第五,最後的話
一定有人會問: instagram 的視頻分享也作對了怎麼辦? vine 的種子用戶無可避免的被 instagram 的活躍吸引過去了怎麼辦?

有時侯,創業就是比誰錯的多的遊戲。

如果掌握更多資源和用戶的對手都作對了?

那麼就有風度的認輸吧。不丟人。


添加圖片功能(求摺疊)


從宏觀層面講,instagram和vine代表了Facebook和Twitter兩個陣營。

instagram出生的年代是圖片的年代,instagram攜帶著拍照和分享圖片的基因誕生了,後來隨著網路帶寬的增長與速度的提升,vine誕生了,它撼動了instagram的地位,instagram為了防守它,也做了視頻功能,可是instagram根本就不具有短視頻的基因,正是這種基因限制住了它

我們對比一下instagram和vine的錄視頻功能就能發現——

下面是vine——

vine從誕生之初就是短視頻工具,當年它殺出重圍有著無數亮點:

  • 一個是按住屏幕的任何地方,按下就是錄,鬆開就是暫停,非常方便。
  • 還有一個是幽靈模式,記住上一個片段最後一幀
  • 還有一個是隨時存草稿的機制,無論你是準備錄像前,正在錄像,或者錄完了,你都可以進入草稿,可以看到它對普通用戶的良苦用心,鼓勵用戶用一瞬間記錄,花很多時間編輯

亮點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真正的功能確實——剪輯。而剪輯能做什麼呢?它能玩出多樣的創意,比如變魔術,玩穿牆……


vine誕生之初就是短視頻工具,產品的定位讓它區分了instagram,而instagram只是在視頻基礎上加了一個濾鏡和裁剪而已。

最後再用我的寫輪眼洞穿一下instagram——

千年不動的界面,萬年不動的icon,因為改動難,一個小小的改動便能影響上千萬用戶,因為龐大的用戶量致使它行動困難(難以改動)。


強化自己「創意和趣味」的定位,
做成純粹的視頻版糗事百科,徹底排除小清新視頻,
然後利用 Twitter 在目標受眾中推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矛盾發生的地方永遠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逼格,濾鏡效果,明星效應。


推薦閱讀:

10秒短視頻有哪些玩法?
Vine 會成為視頻應用裡面的 Instagram 嗎?

TAG:Instagram | V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