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麵粉,為何歐洲人做麵包,中國人做饅頭?這其中的歷史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我在果殼上面問過,木有靠譜的答案.
@插門胡的小背心 從烹飪方式的角度很好地解釋了中西方面食文化的不同,我再從小麥麵粉品質的方面做一下補充。
首先,小麥依據麵粉中蛋白質含量和組分造成麵筋性質的差異,分為強筋小麥、中筋小麥(強中筋、弱中筋)和弱筋小麥。
不同類型的小麥適合製作不同類型的麵食。
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是品種的傳入、育種家的有意選擇或人們飲食習慣,有待考證),我國主要栽培的品種主要屬於中筋小麥,強筋和弱筋小麥較少,這就造成了目前我國麵食以饅頭麵條為主的飲食結構。
最後附上我們在小麥麵食加工課程上的小成果:
饅頭
麵條
註:圖片源自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李保雲《作物品質改良與鑒定方法》課程。補充幾點:
首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造就人才,各地區的土壤、光熱、水分等自然因素對作物的生長也有關鍵性的作用。拿我國南北方的小麥種植來說,北方小麥與南方小麥相比,北方夏季日照時間長,光合積累多,晚上溫度低,呼吸消耗少,而且由於溫度較低小麥籽粒灌漿成熟時間長,蛋白質含量高,筋道就更強。所以北方春小麥的品質比南方稻麥輪作的好得多。我國小麥單產最高的地區在青藏高原,因為那裡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但小麥優勢區在華北平原,因為光熱、水肥、技術等綜合條件好)歐洲小麥種植區域比我國緯度高,經過長期栽培選擇,強筋小麥品種資源和栽培面積多於我國是自然而然的。創造發明都是要基於一定的物質基礎的。
其次,就麵粉的品質而言,饅頭比麵包要求寬鬆,製作麵包的小麥粉要求有較強的麵筋質,一定比例的破損澱粉含量;而製作饅頭的小麥粉筋力範圍較寬,筋力中等的小麥粉可以製作出質量較好的饅頭,小麥粉的蛋白質含量變幅可以比較寬,對破損澱粉的含量要求也較低。我國人民自古以來生存壓力較大,對糧食的要求自然是果腹為先,品種選育也以產量高為主,品質是次要的。
兩者的歷史發展和其他區別可以參考從饅頭與麵包的對比看我國饅頭的發展
小背心同學說的很詳細,主要原因是西方產小麥,而小麥只有磨成麵粉才有利於人體吸收。口感也好。而中國主要是稻子和小米,這兩種食物只需要簡單的脫殼就可以被人體消化掉。磨成粉的食物加水,就成糊狀,其實西方最開始是喝這類糊糊的,到後來才把這東西放在熱石板上烤,成為固體,進一步發酵,成為麵包的雛形。
而在中國,穀物原粒加水就成粥或者飯了,可以直接飽人。因此上最早中國的炊具是鬲(li,四聲)。下面只煮東西,浪費熱能,中國地區,尤其是北方物資匱乏。所以上面放上個東西,來用煮東西的熱氣來蒸比較容易熟的東西,因此才出現了上面的「籠屜」,古時候叫甑(zeng 四聲)。現在北京回民還有一種小吃叫「甑糕」,其實就是碩大的鍋里蒸的棗和糯米的一種糕。下面用鬲來煮東西,上面用甑來蒸東西,和在一起的炊具就是小背心童鞋提到的甗。
等小麥這麼重要的農作物傳到中國後,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製作工藝及工具,那麼理所應當就沿用原來的工具,因而產生了饅頭這種東東。
非專業人事,僅從網上搜來的種種資料,求批評!在於工具的發展,天朝的炊具發展早且齊具。用蒸可以節省時間和燃料
因為古代的麵包非常難吃 面是粗糙的黑面 現在麵包里放大量的牛奶黃油蜂蜜那時候啥也沒有 發酵也不完全 有興趣有烤箱可以自己搞些全麥麵粉(以古代的標準這都算精粉了) 麵糰里啥也不放 稍微發酵一下就直接烤 看看到底有多難吃
古代烤麵包唯一的好處就是為了保存食物 這種麵包硬的可以當武器用 放個三五年都壞不了
而蒸的饅頭兩天就長毛了,古代蒸饅頭的都是土豪
這個問題,你不太應該拿現代的麵包去套的,因為古代歐洲的麵包,品質是很差的,既不鬆軟,也不美味,大多數情況下能拿來當棍子打人的。
除了樓上說的麵粉的不同之外,也和烹飪手段有關。我記得曾經在西西河看到一個帖子,講西方烹飪歷史的,裡面就講到了西方烹飪和東方烹飪手段上的不同,使得兩者分道揚鑣。
西方的主要烹飪手法是烤和燉,發達了有足夠的油之後炸也流行起來。
中國則走了不同的道路,有了煮、蒸等手法,因此蒸起了饅頭。
考慮工具,古代西人缺乏廚具,食品多為烤制,而天朝廚房發展完善,煎炒烹炸皆可。所以西餐烤的食物多,而中餐烤的食物少。
面包起源於埃及,後來傳入希臘羅馬,最終主宰西方。最早的麵包用的烤爐,和現在中餐里烤鴨的爐子差不多。在中國金屬廚具普及時,西方不是烤爐就是陶器。所以現在,西餐不是烤就是煮。
而且,古代的麵包不是現代看到的鬆軟香甜的奶包,而是十分硬的,以致要泡軟了才能吃,所以西餐里湯很重要。
中國饅頭,起源比較晚,小麥傳入之前主要吃稻黍菽之類,而漢代小麥傳入後,最早的吃法是整粒蒸熟,叫做麥飯。饅頭,我印象里最早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後祭祀戰死的鬼魂時發明的。不過南北朝時已經有饅頭,只是那時面試都叫「餅」。比如麵條叫湯餅,饅頭一類的,叫蒸餅。
最後總結一下原因,西方把小麥加工成主食的時候,金屬炊具還不普及,加工食物要麼煮要麼烤。結合小麥的特徵,只好烤成麵包。
而中國把小麥加工成主食時,中國炊具已經相當發達,就很少會用烤這麼原始的方法了。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比如鍋盔,是烙出來的,燒餅,也是烤的(南北朝就有類似芝麻燒餅的食物,叫胡麻餅),而維族人則食用饢。
一個吃貨的業餘研究,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歐洲也有饅頭,比如德國。但他們是饅頭作甜點、麵包作主食,就像咱們麵包作甜點、饅頭作主食。
來看圖: Dampfnudel為什麼歐洲人做麵包,為什麼中國人吃饅頭?不是因為小麥的傳入時間有先後,也不是中國人善於蒸食,更不僅是飲食習慣...其實歐洲人吃麵包的歷史很短,最早和我們一樣也是粒食民族。我先轉換一下題目吧:為什麼古代中國人沒有以麵包為主食?其實很簡單,古代中國沒有培養出專業麵包師傅啊,為什麼要專業?因為普通人不會啊,為什麼無法培養麵包師?因為老師遠在埃及沒來中國啊,為什麼我們自己研究不出來?這就是地理決定了歷史。
如果你做過飯就很好理解,即使今天做麵包也要比做饅頭麻煩。麵包天生具有精確的製作流程,錯一步可能就功虧一簣,更別說用烤爐做麵包的原始社會,而饅頭呢,洒脫許多。所以出身決定了高低,我不是說吃麵包就高雅,而事實上,麵包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更高。回歸原始社會,怎樣的人可以做出麵包?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做出麵包呢?
讓我先從主食(馴化的糧食)為何出現說起吧。主食的產生依賴於人類從狩獵採集社會向農耕社會的轉變,而農耕社會出現的原因也許就是為了滿足酋長的口腹之慾...沒錯,酋長,聽起來真不靠譜。我們曾經都是獵人,可以吃地上的蘑菇,樹上的水果,還可以狩獵野味,從這樣的飲食系統中我們可以獲得最豐富的營養,支持最健康的身體。而農耕民族的出現直接讓人類社會low了一個檔次,疾病出現,營養不良,今天人類的平均身高還低於原始社會...一切源自主食讓人類飲食單一化。農耕社會弊端明顯,為什麼我們還要轉型?是因為人口增多,吃不飽了嗎?小麥最初在西亞被發現,游牧的人們每年經過這裡都會採集小麥,儲存以備不時之需,既然每年都有,你還種它幹嘛,我們可以用剩下的十一個月一邊享受儲存的小麥一邊打獵啊,而人口激增也是進入農業社會糧食有剩餘後才出現的事。
也許大家都忘了,糧食除了可以吃還能幹嘛....釀酒啊!酒可是比主食來的要早太多太多,甚至我們還沒進化成人的時候就開始迷戀酒精,最早的酒都是水果發酵,數千年前才出現了糧食釀造,在我們還沒有麵包和饅頭的時候人類就已經喝了千萬年的酒了!系統的馴化植物,以至於進入農耕社會不過是為了「貴族階層」的一醉方休。可這和麵包有什麼關係呢?注意,最早的啤酒出現在埃及,最早的麵包也出現在埃及。這不是巧合,最晚公元前5000年,埃及人已經在用小麥麵包,將其打碎做成糊狀,釀造啤酒了,此前一直用大麥釀造。麵包最早極有可能是為了釀造啤酒而誕生的,所謂啤酒是「液體麵包」不無道理。換句話說,糧食最早也是為了釀酒給統治階級享用,而被馴化的。馴化後的糧食產量更高了,可以養活更多不需要務農的人,比如軍隊、政府,於是反過來又促進統治階級推動農耕社會建立的進程。
小麥被馴化後先是烘焙用來釀酒,人們發現烘焙後的小麥麵糰可以食用,於是原始的麵包誕生了。酒是貴族享用的,同樣麵包也不是普通人的主食。今天麵包也不是隨便就能做出來的,更別提原始社會,當時國家會培養麵包師,為貴族專門製作麵包,用來釀造啤酒,以及純粹的食用,可以猜測當時麵包師與占卜師一樣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且並非為平民服務。即使後來小麥傳入歐洲,麵包也沒有大面積普及,歐洲直到中世紀還是以大麥為主食,今天的比薩是當時大麥主食的升華版,但那時只是麵餅,沒有配料更別提乳酪,並且中古世紀的歐洲人,大眾化食用大麥等穀物的方式與中國相似,大部分也用煮的方法。小麥的產量遠低於大麥,麵包師傅的匱乏,較高的消費檔次,是麵包早期並未在歐洲普及的重要原因。可想而知,小麥5000年前傳入中國,但屬於「高級國家技術人員」的麵包師同樣沒跟來,成為麵包沒在中國開花的原因之一。中世紀結束後,麵包師在歐洲大面積出現,才讓今天的歐洲人都愛上了麵包。
換個角度看,可能只是一念之差,麵包就可以變成饅頭,不過是烤和蒸的區別。為什麼埃及人要用烤的方式而非蒸呢?蒸的烹飪方式出現比較早,至少是8000年前,在烤和煮之後,然後又出現了炸和煎,再到今天的微波加熱,所以一萬年的時間裡人類在烹飪方式上的貢獻只有一個微波爐!不吐槽說正事。麵包為什麼是烤出來的,跟地理有關。埃及的氣候相對炎熱、少雨,包括整個西亞和中亞,極端缺水的自然環境里還要蒸飯煮飯?真是奢侈了。然而太陽烘烤過的沙土卻是天然的加熱方式,以此為靈感,最初原始社會的人們在地下挖坑,把食物和燒好的木炭放進去,這是相比燒烤先進一些的烤法,漸漸地人們告別挖坑,用黃泥壘起了烤爐,才出現了原始的烘焙....蒸饅頭?哪有那些水啊,烤爐出現,麵包、比薩、饢等食物陸陸續續應運而生。中國也有黃土高原,為什麼不能烤呢?當時的中國,至少是商代之前,黃土高原上還有犀牛、水牛、大象呢,黃土高原還能種水稻呢,那是黃土高原最風華正茂的年紀,想像今天你在鄱陽湖畔挖個坑把雞蛋埋進去,靠陽光加熱?爛了都烤不熟,怎麼指望人們腦洞大開發明烤爐?意識來源於物質,地理決定了歷史。所以水草豐滿的中原大地流行的是煮和蒸,等到小麥來了,再變成麵粉已經是漢代,加之沒有專業的麵包師提醒你說麵糰要用烤爐烤,於是聰明的中華兒女自然選擇了最傳統的烹飪方式,最早的饅頭誕生了。迎合當時北伐匈奴的政治現實,中原人美其名曰「蠻頭」,從此饅頭以其白胖豐盈的身姿,包含政治象徵的寓意,成為中原民族喜聞樂見的主食。中國也有烤制的主食,甚至饅頭也能烤著吃,為什麼沒出現麵包?還是缺少專業人才,國家領導人可能吃慣了這口,也可能不在意人才引進,加之當時已固步自封的中原社會對蠻夷智慧的鄙視,當時的中原大地已不像當年接受小麥一樣能夠接受並推廣西方文明了,上頭不提倡,還指望處在生死線上的平民發明麵包?
我再補充一點,也許留心的朋友會疑問,小麥不是從西方傳到新疆再到中原的嗎,新疆有烤爐,吃的是饢,中原為什麼沒學會?這就是定式思維嘍,你以為所有東西從西方到東方都要走絲綢之路嗎?只有這一條路嗎?再說絲路是什麼時候的事,小麥又是哪年來的。新疆發現的最早的麵食是3000年前,而最新的考古發現5000年前的山東最早出現了小麥。從西方到東方除了絲路還有兩條路,一條是海陸,一條是穿越西伯利業地區和歐亞大陸的北方草原。我更傾向於小麥是通過北方草原來到中原的,經過蒙古地區,之後南下來到華北,所以山東種植小麥要比新疆的早。為什麼會走這條路,極可能是因為當時北方的斯基泰人聯盟。斯基泰人與雅利安人一樣各領風騷數千年,當時他們控制著整個歐亞大陸北方的草原,統一的類似國家的體制,可以讓小麥輸出的道路較為通暢。而草原民族並非農耕民族,對主食的依賴性較低,也很難想像讓騎馬打仗的民族掌握那些複雜的麵包技藝,小麥能傳入中原已實屬不易,要什麼麵包師,怎麼做自己看著辦吧。
總結,一,麵包高大上,平民難以企及;二,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沒有麵包師,皇帝也吃不到麵包;三,地理環境的差異化造成了烹飪方式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傳播過程中信息的缺失,導致技術流失。就像當年的絲綢、瓷器,一樣傳到了西方,可還是在一千年後西方人才做出了瓷器。
可能有些話難以置信,有朋友要出處。以上主要參考《文明的口味》、《槍炮細菌與鋼鐵》、《第三種黑猩猩》三本書。其中關於麵包的歷史大部分出自《文明的口味》,關於身高問題參考《第三種黑猩猩》,關於狩獵採集社會的狀況,以及為何要轉變成農業社會參考《槍炮、細菌與鋼鐵》。另外關於絲路和小麥傳播路線,可以搜相關的學術論文,我是一年前看的,有點懶就不找了...
同是麵粉,別忘了小麥是後來才傳進中國的
主要是烹飪方式不同,歐洲用烤,所以麵粉揉成的麵糰經烘烤,發生美拉德反應,外皮金黃同時產生香氣變成麵包;中國用蒸,主要就澱粉糊化,就變成饅頭,因此形態上有不一樣。
兩者實質相同,可以說是歐洲人烤麵包、中國人蒸麵包,也可以說是歐洲人烤饅頭、中國人蒸饅頭,兩者唯一的不同其實是選擇了不同的烹調方式也就是加熱方式,歷史上歐洲人使用明火烤、中國人使用隔水蒸,也就是一個是熱傳導、熱對流加熱熟制,一個是利用水蒸氣加熱熟制,這是中西方人思維方式的不同所造就的,一個直截了當、一個拐彎抹角。
我在家裡做麵包時,有時候會西式一點,烤出來的就是歐式硬殼麵包,有時候中式一點,做出來會像是蒸烤麵餅。
我做餅乾的時候,有一次家裡沒有了黃油,也懶得出去買,就想用色拉油代替。
於是用同樣的工序做出了微型燒餅!
原材料不同。
只差一個也不行。好巧,我也好奇思考過這個問題。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幾點:麵粉品類,製作流程,加工方式。
一、麵粉品類
製作饅頭使用中筋麵粉。基本上我們超市裡的麵粉都是這種。製作麵包使用高筋麵粉。
高筋低筋的區別在於蛋白質高低。高筋麵粉才可以手工揉面時出膜,而揉面的「拓展階段」或「完全階段」絕對是麵包製作的關鍵之一(麵包絕不僅僅靠酵母)。
贊同賈同學答案所解釋的中西種植小麥品種的差異。當中筋麵粉大面積種植高筋小麥較少種植時,人們就地取材自然難做出麵包而做成了饅頭。
二、製作流程
決定好原料後,二者都要經過揉面和發酵兩大重要階段。揉面部分已經簡單說過,下面僅說發酵。
饅頭髮酵之前一般都是用「面引子」老面發酵(當然現在酵母使用很方便)。饅頭一般僅發酵一次。麵包則最初就開始使用酵母發酵。酵母發酵麵包要嚴格經歷:一次發酵、醒發、二次發酵的階段,發酵更完全。不同的發酵物發酵方法影響其發酵程度,也造成了麵包饅頭不同的口感。
據說麵包是一個古埃及的廚師偶然做成的:潮濕的麵糰放在太陽下,酵母的孢子隨風飄落在上面,廚師發現這樣的麵糰烤制之後,較以往口感更加彭松。這就是酵母的作用。據考究,最早的酵母出現在始前古埃及,而那恰好是麵包的起源地。
饅頭的製作原料通常就是麵粉和水,麵包則一般會加糖、鹽、蛋、奶、植物油或黃油。這些材料讓麵糰更易發酵,口感更加甜軟。同時也讓麵包製作的工藝要求更苛細,這也是為何雅典就會出現職業麵包師這個行業。
從古埃及到希臘羅馬,最初小麥麵包是作為宴會食物的。而饅頭則是扮演平民百姓充饑食品的角色,很難想像那時候老百姓天天吃得起有蛋有油的「饅頭」。
三、加工方式
這個特點最明顯:一個是蒸,一個是烤。器皿的解釋很靠譜,那麼這裡僅解釋一下不同的器皿為何會做成兩種不同的食物。
蒸和烤最大的區別在於: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蒸饅頭,是通過100度沸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加熱發酵後的麵糰。這種情況下,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且濕度偏大。水蒸氣上升到頂部蓋子可能會遇冷凝結成水珠滴落。
烤制的不同在於,溫度更高濕度更低。一般麵包烤制溫度為180度左右,這是蒸制無法做到的。麵包的發酵更完全,而蒸制的方法帶來的過高的濕度或水滴則會破壞發酵形成的氣孔,從而影響蓬鬆感。(當然並非烤制一定是低濕度,比如烤制芝士蛋糕使用烤箱水浴法。)
另:因為究其起源,所有討論僅限於傳統製作方法。以上很多因素,在現代的批量化生產和有家庭麵包機的情況下,已經更為靈活。很感激我小學時候秋遊南方麪粉廠的經歷。當時講解說,麪粉分爲低筋麪粉和高筋麪粉,低筋麪粉適合做饅頭,高筋麪粉適合做漢堡包。
我在想為什麼沒人說燒餅和饢
蒸煮比燒烤更節省燃料,而中國燃料相比歐洲要缺得多
歐洲的麵包是從埃及傳過去的。而中東地區的麵包大部分長相更像我們的大餅。
麵包最簡單的回答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飲食結構不同,中國人主食較雜,
稻、黍、稷、麥、菽,除了麥,以外都是直鏈澱粉居多,需要加水煮才能成熟適合消化。因此中國的炊具就要在這方面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盡量的使用與水相關的烹飪方法,能煮的鍋灶稍加改造就適合蒸。而如果用烤的話,就要另外搭建烤爐,這樣成本就很高。
而西方人的主食主要集中在麥類,很少吃稻米,因此他們基本就沿用新月地帶流傳過來的烤制方法,無需去發明蒸這類的烹飪方法,因為對他們用處不大。
我們的饅頭還是以前的饅頭一直沒變,他們的麵包已經不是以前的麵包~
沒有人說 麵包用的是高粉 饅頭用的是中粉嗎 這個造成了她們手感的區別麵包可以撕成一條一條饅頭只能掰成一塊一塊
同時 做麵包揉面和發酵的要求更高 一般需要反覆發酵兩到三次並伴隨高強度的揉面好產生豐富的麵筋製造出蓬鬆勁道的口感 做饅頭一般就發酵一次 面膨起來就可以用了 對揉面的要求也低
還有就是因為麵包一般用黃油和雞蛋和面 饅頭用水 所以麵包口感更加香甜
總結一句 你要是用饅頭的材料就算進烤箱它最多也只是個烤饅頭
剛好我也比較感興趣這個話題,所以在網路上搜索了一番,這裡有一篇文章,題目是《論小麥在古代中國之擴張》,該文比較系統的論述了小麥在中國的擴張之路。
針對題主的問題來說,主要是古代的人民還沒有擺脫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所以將麵粉加工成了饅頭。
最後放出文章的鏈接地址:小在古代中之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麵包新手操練的基礎款麵包?
※超市裡賣的法式小麵包包裝上印的「熱加工」指的是什麼?
※如何才能做出層次豐富又層層分明的酥皮?
※為什麼吃麵包會上癮?
※歐式麵包有哪些經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