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英文中能體現思維方式和文化差異的表達有哪些?

請注意,首先是能通過語言本身體現的「表達」,「表達」和「習慣(比如寫信的抬頭位置)」有區別,其次是能體現思維方式差異的表達,謝謝。


中文說膚淺,英文說「膚深」(skin deep)。


You do not know about this ?
Yes . 我知道.
No.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這事?
是. 我不知道.
不是.我知道

這你妹的習慣不了阿


1、您先請。 After you.
2、油漆未乾。 Wet paint.
3、列舉次序不同,體現思維方式不同。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中國人寫信封時是先寫郵編,再寫收信人地址,最後寫發信人地址;寫地址時是先大後小,按照國家、省、市、街道、門牌號的順序。英語里則完全相反,寫信先寫發信人地址,再寫收信人地址,最後寫郵編;而寫地址時也是按先小後大的順序,先門牌號、再街道、再城市、再州、最後說國家。寫時間時也如此,中國是年月日,美國是日月年。
4、對親戚關係的表達體現文化差異。中國把親戚分得很細,讀《紅樓夢》會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叔、伯、舅、姑父、姨父,英語都是uncle,伯母、嬸嬸、舅母、姑媽、姨媽,英語都是aunt,堂兄弟表姐妹,英語更是男女都不分統稱 cousin。
5、同文不同義。例如,Please don"t pull my leg. 不是「拖後腿」的意思,而是「開我玩笑」的意思。
拋磚引玉。


僅就個人感覺聊聊,大概有幾點:

1)英文強調不同時間和類別的分類分析,中文不強調。這個以時態的運用為代表,英文有各種時態,說什麼事都要說清現在過去未來之類的,中文對時態基本不太強調,說清楚是什麼時間即可。美國人他們自己認為這樣區分時態事實上是分割固定主觀經驗的一種企圖(你可以看到英語言國家的人比較愛分析,什麼東西都要拆開、分類、和其他「混淆因素」隔離,然後再研究),而中文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活在當下」的語言,說什麼都有很強的「現在」成分在裡面。

2)英文是基督教背景的語言,中文則有佛教道教儒家的背景。比如美國人經常問我bless you怎麼說,我說我們沒有基督教,沒人bless你,最多只能說祝你好運(good luck)或者佛祖保佑(不知怎麼翻譯)之類的。英文里來源基督教辭彙的非常多,比如拿Jesus當感嘆詞……

3)英文強調邏輯性,中文比較大而化之。這個具體表達不好舉例,但總的來說英文邏輯連詞非常多,在兩句話之間也多隱含邏輯關係,而中文中則沒有。這個特點在漢譯英時候感覺尤其明顯,即很多中文段落在中文裡讀起來很通順,翻成英語之後就覺得為什麼這句後面接那一句,這兩句之前邏輯關係怎麼突然感覺好像接不上?諸如此類。

4)英文家族觀念比中文淡漠。這個主要就體現在我們的親戚稱謂上,我們的親戚稱謂複雜得一塌糊塗,他們基本上除了自己家的有個brother sister(還連大小排序也不分)grandpa grandma,一出去就全部用cousin aunt uncle解決掉了。

5)英文是一種比較開放多元鬆散的語言,中文相對系統比較封閉。這個主要是對外來辭彙的接收方面,英文歷史上受過很多不同文化的大量衝擊,現代又作為國際語言被實際各國人民亂說,所以經常會出現不符合系統本身的表達,比如單詞拼法混亂,出現long time no see這種語法結構離譜的常用語,還有tsunami這樣純外來語用詞。相比之下中國中文都是比較封閉的系統,吸收外來事物相對慢,比如computer我們叫電腦或計算機,仍然是符合語言系統的詞,而不會直接音譯叫康普他之類的。當然近來我們也開始出現快速引入新詞的大量文化衝擊的狀態,比如出現思密達這樣的表達……台灣香港過去有比較卡哇伊、以上(是日文結束的意思)也是類似情況的產物。


數數的時候用的手勢也不一樣。咱們單手能數到10,他們得雙手才能完成。
比如,咱們的8,是他們大多數的2。


英語的思維方式很直接,從表述地址和時間先說小範圍再說大範圍(如Feb. 18th 2012和2 to 2p.m. today等)可見一斑,都是從粗略到精確再到範疇,像認知過程中先接觸到、再深入、最後形成(歸入)體系一樣,是很符合認知規律的認知體驗。
源於這種思維方式,英文里有了Preposition即「介(系)詞」這一類堪稱最重要、最複雜的詞,如大家最熟的in,on,at等,都是為了把句子中最初那個粗略的意象精確一下然後指定範疇。
然後就談到了文化差異,想必大家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吧,中國人就不多說了吧。受思維方式的影響,在英語的文化里,人們更加註重或者說尊重外部事實,即更注重客觀狀態。就拿是非觀來舉個例子吧,最簡單的,一般疑問句或反義疑問句,如何回答yes/no?按客觀事實回答總是對的。而中國人的文化里更注重雙方的互動,即對方怎麼說的,去肯定或否定對方的說法。說白了,中國人更注重陰陽調和、去適應,而英美加澳更喜歡做旁觀者、去改變。
最後,記得在莎士比亞那個時代,古英語中is=exist存在,看來現在這種內涵已經成了意識基礎,譬如說"...is..."就是說「……裡面存在……的因素或屬於……範疇」,又譬如,疑問句回答「Yes,it is./No,it isn"t.」其中,is就一直表示「確實存在這麼個情況」,是對客觀或外部事實的肯定,而不是某個人的說法。
其它例子,俯拾皆是,應該很容易應證以上兩點。


乾貨分享《 淺談雅思口語中「中英表達」思維的差異 》

人們似乎公認地認為雅思口語相對而言更難出高分,而眾多考生在剛接觸雅思這門考試時也對口語惶恐不已,到底口語難在哪裡呢?是地道辭彙難以積累,還是面對各式各樣的考題無從作答?

對此,筆者認為,阻礙考生取得理想成績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其實是中英表達上的思維差異。因為思維方式不同,你的答案就不容易撥動外籍考官心裡的那根弦。所以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會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闡述雅思口語答題時需要注意的思維方式。

一、層層鋪墊還是觀點優先

筆者在課堂上發現80%的中國學生在剛接觸雅思口語時,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會先鋪墊很多內容,再給出自己的觀點,有些甚至連觀點都從未給出過。

比如:

在Part 1中考官問到這樣一個問題:Did you think you father accompany you a lot when you were a kid? 然後這位考生在考場中是這樣回答的:You know, Chinese men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work… 還沒等他繼續答題就被考官無情得打斷了:I am asking your father. 這位考生一臉懵圈都不知道為什麼考官會打斷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這位考生就是典型的鋪墊式回答問題方式。

像這樣發生在考場中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理解考官這樣做的原因不僅僅是沒耐心或是心情煩躁不想等學生說完,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這11-14分鐘這麼緊湊的考試時間內,觀點優先的回答邏輯更符合考官的胃口,也更符合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例如以下這樣一個例子:

Are you good at organizing time?

Yeah, I』d say I』m not too bad at it actually. I mean, I always get my work done on time, and I also set aside a bit of time each day to do exercise, like going for a jog or something. So um, yeah, I』d say I』m pretty organized in terms of my time.

以上是外籍考官John自己給出的一則Part 1答案範例,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發現考官答題的思路,即「觀點+解釋+總結」。而中國考生最容易說成「先解釋後觀點」這種版本,這其實是考試大忌,一定要避免,否則考官連聽下去的慾望都沒有。

二、定義事物的思維能力

對所描述的人事物,有能力給出概括性的定義這樣一種能力在Part 2中體現地最明顯。比如我們來看雅思考官範例中的Part 2開頭:

Well the first website that came to mind when I saw this topic was Taobao dot come, which is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eBay. com…….

Well, the website I』d like to talk to you is named Ted dot com, which offers a huge collection of video speech by various people from all kinds of fields…….

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版本的答案都在開頭的第一句話中對所描述的事物給出了定義,即你所描述的事物究竟是個啥。這種回答可以讓考官在聽到你答案的一開始就對你所要描述的事物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清晰明了。而這種定義事物的思維方式在中國考生中常見嗎?就筆者在課堂中的觀察,答案是否定的。

80%的中國考生在描述Part 2卡片時,很難讓人理解其所說是何物。缺乏這種對所描述的事物概括其特徵的抽象思維,這和我們從小接受英語教育的習慣有關。

比如:

中國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喜歡問學生:What is this? 中國學生答:This is a dog. 再問:What is that? 再答:That is a cat. 而外國老師更喜歡的問法是:What is a dog? What is a cat? 後者顯然鍛煉的是學生們抽象概括事物的能力。長此以往,中國學生在思考問題上很容易忽略對所描述事物抽象概括其定義的能力。

所以在雅思口語方面,筆者經常被學生問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我是描述一首中文兒歌好呢,還是講一首考官熟悉的英文兒歌好呢?其實筆者認為兩者都可以,前提是你能讓考官理解你所描述的那首歌並對其有概念,而不是他聽得雲里霧裡,不知你在說啥。由此可見,只要你具備定義事物的思維能力,不管你描述古今中外的任何人事物,都所向披靡。

最後,中國考生要是在考試的過程中注意到筆者上文所提及的觀點優先和定義事物的思維能力,雅思考場上考生和考官就會少很多相愛相殺的故事了。彼此理解更多,相親相愛family, 從正視思維差異做起。


最簡單的就是「沒有」和「不」這個區別,因為表示這2個詞的意思都是「NO」


歪個樓。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 to the market last night.

我聽說他昨晚騎著豬去超市?

呵呵,昨晚我聽到他鼾聲如雷

手動再見。


英文表達直接,而且歸類性強,同一類型的基本一個詞就可以概括,中文卻要分情況有好多種說法
例:a 一個,一隻,一條,一匹,一棵。。。。
uncle 叔叔,伯伯,舅舅,姑父。。。
I 我,哀家,朕,本宮,奴家,小生,鄙人。。。。
太多了,真是慶幸我的母語是中文,要不然我肯定研究不懂中文的~


大人誇孩子的時候中文說"好孩子!" 英語不說"good kid"而特指男孩或女孩。"good boy""good girl"。 對貓狗也這麼說。


中國人父子絕對不能重名,西方卻可以。比如父子都叫喬治布希。


比較典型的是let"s see 。走著瞧。同理:we"ll see 。再說吧。


最典型的例子(火車上的情景)
A(指著旁邊的座位): This place isn"t free, is it?(這個位置沒有空著,是么?)
B: Yes, it is. (不,這個位置是空著的)
No, it isn"t. (是的,這個位置沒有空著)

英文中的是與否是對客觀事實的肯定或否定。座位空著就說Yes,有人了就是No,不需要管問話人怎麼問,雖然現在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德語中也是這樣,但略有差異,這種情況肯定回答並不是用Ja(Yes),而是Doch,來歷不清楚。中文就不是,回答「是」與「否」是對問話人的肯定與否定。現在我英語裡面習慣了之後,說中文會盡量避開「是」或「否」的回答(估計不僅我一個有這種感受)。雖然只是一個詞的差異,但能夠看出人們在思維和處事上的巨大區別。簡單講,一個是人與事,另一個則是人與人。不能一竿子打死說一個好另一個就不好,只是處事方式上的不同而已。

還有一點我想到的就是禮貌用語了。在國外,請、謝謝、抱歉這些詞都不離口,所以也形成了他們謙虛有禮貌的特點(至少從外在講),而在國內,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感受,感覺這些話都很難去說出口,說出來就顯得你這人低人一等的感覺,這可能也跟中國自古以來的等級制度有關,而在歐美,人和人都平等,這樣的話不僅不會讓你低人一等,反而是生活中必須要說的。


推薦閱讀:

「??????」(Namaste)開頭和常見的「南無」是一個詞,為何沒有一個「南無XX」的譯名?
為什麼好多抗生素都叫「xxx 素」或者「xxx 星」?各種中文譯名是怎麼來的?
這是什麼文字?怎麼翻譯?
如何看待蒙古國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
李白在唐朝是用陝西話念詩嗎?

TAG:英語 | 語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