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今網路小說創作人群和所從事行業(文科、理科、工科……)關係不大?


題主修改了題目。那就再貼一下大神們的學歷:

唐家三少 法律本科

天蠶土豆 大學退學

我吃西紅柿 蘇州大學退學

柳下揮 焦作大學

夢入神機 棋手(學力不詳)

樹下野狐 北京大學

靜官 揚州英才烹飪學校

辰東 中國石油大學

天下霸唱 畢業於南京的一個美術學院

忘語 自學大學法律

貓膩 川大(被開除)

發飆的蝸牛 東華大學

月關 以前做過銀行主管

耳根 大學四年,至少不會低於大本

風凌天下 軍人

皇甫奇 大學

蒼天白鶴 高中

庚新 圖盧茲商學院(曾去日本歐洲學習)

血紅 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

骷髏精靈 華東政法大學

魚人二代 哈爾濱理工大學

林海聽濤 中科大

煙雨江南 復旦大學

烽火戲諸侯 浙江工商大學

方想 中國民航學院

流浪的蛤蟆 環藝設計專業畢業(至少大專以上)

雷雲風暴 中國藥科大學

蕭鼎 福建工程學院

徐公子勝治 證券分析師,至少大本以上學歷

老豬 大學

無罪 中南大學

酒徒 東南大學

天使奧斯卡 金融與英語雙學士學位

南派三叔 浙江樹人大學

撒冷 深圳大學

江南 北京大學

流浪的軍刀 大專

三十 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紛舞妖姬 軍人

結論應該是:不但和文科、理科、工科無關,而且和學歷高低無關,和名校與否無關。

————————————————————————————————————

很多答案根本就是選擇性眼盲,無視事實,滿足一下理科生們的優越感而已。

真的是七成理工科出身嗎?來粗略統計一下,看看大神們的「出身」。

———————————————————————————————————

之前主要以網文十二主神(唐家三少、辰東、貓膩、夢入神機、我吃西紅柿、烽火戲諸侯、風凌天下、方想、酒徒、柳下揮、天蠶土豆、月關)為基礎(之前漏了酒徒),結合網路作家財富榜相對穩定的霸榜者,再加上今何在、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影響力巨大的作家(作品改編影視)進行統計。

有人提出異議:

1.之前並不知道還有第二屆網文十二主神(我吃西紅柿、忘語、烽火戲諸侯、風青陽、魚人二代、風凌天下、月關、了了一生、厭筆蕭生、貓膩、妖夜、愛潛水的烏賊)的存在,沒有統計進去。雖然我認為在含金量、知名度、影響力等方面不如第一屆,但既然有人提出,那就加進去。

2.網路作家富豪榜有幾個沒統計進去,好吧,也加進去。

3.又說特意加了今何在、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幾個文科出身的。這就沒辦法了,就算你打我,這幾尊大神也要加進去的。如果理科方面也有這樣影響力的作者的話,一樣會加進去。

另外,再根據一些評論區的 意見,對原列表修正如下:

抽取31個有代表性的大神,除開部分無法確定專業的,文科15個,理科11個,理工科出身還是沒有七成啊。

女頻這種一看就是文科佔比大的不統計,只統計男頻的,可能有些大神沒有全部羅列進來,但足以說明問題了。

忽然想到,其實大學學什麼專業並不是他們成為「大神」的關鍵因素,關鍵要看人家內心追求的是什麼,儘管有些大神理科出身,人家也是「身在理科心在文」,博覽群書呢。這個問題果然挺無聊的,我竟然花時間跟人糾纏這些,好吧,我也挺無聊的 。

以上所有信息均來自網路,侵刪。


這說明文理科從事網路創作的比例相當。當年我們高中理科10個班,文科4個班,基本上就是7:3


文史研究多了,會陷入理論堆里拔不出來,而實際寫作反而就會怯於動筆,或者懶於動筆,或者因為理論而鑽進牛角尖,反而失去了一些天馬行空的靈氣。

無知者無畏,反而在這裡是一句好話了。不懂文史的理工人,也許因為沒有那麼多規則的束縛,反而能寫出一些讓人叫絕的東西吧。

這是我的一點揣測。

而我不是理工生……我是學英語專業的。

再補充一點。

文學這東西要做好,其實才氣和靈氣天賦,重要程度遠勝過理論知識。

而我們國家的教育,你們懂的,大部分文史類專業的學生,與其說是文史功底好,不如說是文史的應試能力比較強,但說到靈氣和才氣,其實考試是考不出來的,所以……

還有就是,我見過歷史系的專業出身,因為歷史研究的深了,寫出小說來,反而會出現用典過深,而大眾其實看不懂,所以就變成小眾了,不為大眾所知……

學一個專業學久了,會生出一種錯覺:這個東西應該所有人都知道的啊……

可結果其實大家並不知道。

寫出來,就無人問津了。


應該是說寫出頭的網路作家絕大多數都是理科出身。粗略估計,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我是學理科的,高考過北大清華分數線不少,因為身為江南水鄉少年嫌去北京太遠,就選了個家門口大學上。這些年也算是寫出一點很小的名氣,勉強算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好網文講究的是邏輯,是細節,是想像力。
邏輯理科生應該佔優吧……
細節靠的是是極大的閱讀量。理科生的閱讀量據我個人感受,真的比文科生大……特別是廣度超過。
至於想像力………舉個例子,物理稍微學得深點,沒想像力真的玩不轉啊………顛覆你的一切體認啊。文科這方面真的我個人覺得要差一點。
至於文字掌控力,這個看天賦。真的,就是天賦。平實準確簡潔我個人覺得就是最高境界了。
理科生可能對於網文這個行業,算是天然契合吧。
這僅僅就網文這個行業而言,沒有半點瞧不起文科的意思。
文科學好了也很牛,文理不可偏廢啊各位親……


其實不僅是的網路小說這塊,廣告也是這樣,好的文案也很少是中文系畢業的。

大概原因可以細分為以下幾條:

1、中文系教的東西其實更多偏向於文學批評、文學鑒賞、文學史,而較少落在寫作上,也就是在土壤上就不是宜於作家生長的。以我上大學的時候為例,全校寫作最瘋狂的是一個數學系的學生,另外有個心理學系的經常也會拿文字出來交流——我大學四年都沒動過筆。

2、上面不少答主提過的,邏輯思維。這是中文系學生相對比較缺乏的東西,但卻是寫作素質的核心要求,大到一部小說,小到一篇文案,都需要邏輯架構作為支撐,然而很多中文系的學生基本都沒有這方面的素養,這會導致兩個很有趣的結果,一個是寫自己的感想就洋洋洒洒數萬言,寫說明性質的東西(這個在小說中很重要)就死活摳不出東西來,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胸中有千言下筆寫不出幾句話,這些都會導致他們在寫作這條路上走不下去。

3、因學習中文而產生的障礙。中國傳統文學中漂亮的東西太多了,綿延千年的沉澱會給中文系的學生帶來一個寫作的誤區——這一條其實在廣告文案中表現得更多——就是過於重視形式而少關注內容,寫出來的東西在節奏、語氣、對仗上都可圈可點,就是要表達的東西不清晰,事實上你可以說他們在寫作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走進傳統的詩詞歌賦的框里了,結果這個框反而限制了他們真正對於表達的提煉和挖掘。與之相對的,理工科學生反而沒這個障礙,他們在寫的時候就會更多地專註於自己要表達的東西,也就是走對了路,那結果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比如前段時間知乎的那個討論《三體》文采水平的問題,說實話,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中文系型的問題,因為在文字領域,文采屬於一個附屬的東西,真正核心的是你要表達的東西。用禪宗那個比喻來說,文采(其實稱為文字更合適)是那個指月的手指,真正能讓你綻放光彩的,是你想表達的那個「月亮」。這根手指是什麼材質什麼形狀,大部分時候都只不過是個口味問題。可惜因為多年修習中文的負面影響,很多中文系的學生都在繞著那個手指打轉轉,而他們的文字里月亮晦暗不明,甚至很多時候就沒有月亮,只有一根靈活異常的金手指。

咦寫完了才發現問題問的是「文史類」,不好意思我對文史類其他專業不熟,所以只能聊一下中文系的情況了。


寫網路小說這件事,跟你學什麼真沒多大關係。

本人學中文,漢語言文學專業,如果我和我的同學以前還有什麼作家夢的話,剛進校就被老師一句「我們這兒不是培養作家的」澆滅了。當然他說的也確實是實話,有中文系的一般就是綜合性大學和師範院校,前者聲稱是培養漢語言文學研究學者的,後者倒也實在,全校都是培養教師的,就沒聽說有誰是培養作家的,後來我聽說北大復旦之類的有開什麼作家研修班,但那個性質基本上也跟現在各院校辦班撈錢的路數差不多吧。

回到正題,寫網文,甚至當作家都跟你學什麼的沒關係,你去看看作協那幫大牛的學歷背景就知道。

至於為啥七成理工出身,我就反問一下,你知道我國高校每年錄取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是什麼比例么?或者說,在校生裡面,文理科的比例是多少?


偽問題,我翻了一下江蘇今年的招生計劃,文理比例是1:2,差不多就是理工科七成的意思。

只能說明文史和理工出作家的概率大致相當,而不是說文科反而不行。

統招計劃中,文科類計劃83093人,理科類計劃162992人


我私以為,從更寬泛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把網路小說中的「網路」二字划去,然後去聊這個問題背後折射出的原理和真相。

以下,只是我作為一個作者的一點淺見,歡迎有更深洞見的朋友前來討論和指正。

最前面的話,寫小說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成,除了文史底蘊和純粹的技術修養,更重要的內核其實是一個人認知和體驗的邊界。

寫小說這件事情,無論是這個問題中提到的網路小說,還是嚴肅文學,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始終是繞不開的核心本質。

在最開始,我想先擺出兩個事實前提:

1.講故事是全部人類,被刻在基因里傳遞千千萬萬年的本能,並沒有文科生和理科生孰長孰短之分。

2.題主提到的關於「7成理工科生」的數據的準確性我無從考證,但這的確符合我的直覺判斷,而另一個事實是,國內目前高校招收的文理比例中,也是文少理多。

也就是說,如果單從文理科生的比例構成上來看,全社會和小說作者在這一比例上,是大抵相符的。

而這也剛剛好印證了上述的第一個結論:講故事是人類的本能,並沒有文科理科孰優孰劣之分。

但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思索和討論並沒有結束,因為現代人始終有一個直覺是:專業導向論,也就是你是學什麼專業的,大樣本上你就應該去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下社會裡雖然跨界轉行的成功案例層出不窮,但是人們對於闖入者,仍抱有很大程度的偏見。

在我看來,至少在兩個領域,這個普遍存在的直覺是失效的,一個是文藝,另一個是商業。

而這個專業導向的觀點,其實才是這個問題背後的隱含邏輯。

我嘗試著從一個角度,解讀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第一個觀點是,不同專業的人成為小說作者的概率沒有一個壓倒性的比例,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講故事的本能。這個前面提過了。

而另一個事實,則要回到我們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

不知道我的經驗是否和大家相符。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有些同學由於之前學習中的挫敗感,已經對數理化生等學科失去了繼續的興趣,所以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很多選擇文科的同學並不是因為對文科的喜歡,而是出於對理科的恐懼和厭惡。

而選擇理科的同學,倒未必是因為對理科有多麼清晰的熱愛,但至少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排斥文科。比如說我,由於我特別喜歡物理化學生物,所以我沒有猶豫的選擇了理科,但同時我對歷史和地理也擁有著探索和了解的熱情。所以在我讀大學後,雖然就讀的依然是一個理工科專業,但是我選修了大量文史類的選修課,並一直在閱讀相關的文史書籍,雖然並不精深,但是我始終沒有關閉這一認知通道。

反觀一些文史專業,甚至就是中文專業的同學。他們在專業上的精深和探索,至少在那個時期,要遠遠優於像我這樣的野路子讀書人和作者。

但在另外一方面,他們對於自然科學領域的認知通道,在幾年前對應試教育時對理科的厭惡和反感中,已經被關閉掉了。

這一部分的缺失,導致他們認知和體驗的邊界相比於那些熱愛文史的理工科生,被大大的收窄了。

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部分的缺失,導致他們在氣質、氣韻、格局、視野、情懷等方面,至少在大學時代,要遠遠劣於那些對文藝有興趣和熱情的理工科生。

同時,在很多類型小說的寫作過程中,比如科幻,比如推理,需要更多的相關學科儲備,以及嚴謹的邏輯思考能力,文科專業出身的作者甚至連一個打平手的機會都沒有。

舉一個例子,我是學通信出身的,出於專業和個人興趣,量子物理和天體物理一直是大學時代繞不開的話題。

我見識過的距離,是以光年為單位的。我見識過的速度,是以光速略過的。

我驚嘆於銀河中的星辰大海,從而明白我們的個人悲喜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我著迷於量子世界中的奇幻光景,從而領悟我們作為人類,能夠在這顆脆弱的藍色星球上生息繁衍,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意外。

作為一個理工男,當我看到《三體》這樣的小說時的觸動之情,相信很多文科專業的朋友是無從體會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一個人是否能成為優秀的小說作者,其實和文科理科並沒有正相關性。真正的因素是:

1.天賦

2.向內的自我探索和拷問

3.向外的認知邊界的打開

當一個人的認知和體驗的邊界被打開,那麼其中那一步有講故事衝動的人,就會難以抑制的去講述他們心底的那個或光怪陸離、或雋永悠長的故事了。

而其中的一部分,成為了小說作者。


君子不器,文理一身。


學理的不也學數學語文么,學文的不也是?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我舉幾個例子。

魯迅大家都知道,棄醫從文,就是理科轉文科的典型。

余華和魯迅類似,以前是一名牙醫,他的作品估計你就算沒看過,至少聽過書名。

韓寒,雖然是小說讓他進入大眾視野,但本身是一個賽車手,小說只是為了賺錢去當車手。

我不知道你為啥邀請我,因為我沒看過一本網路小說,但你問這個問題,應該是認為傳統文史行業的人寫小說會更專業一些,其實這個並沒太大關係。

我本身是一名中文系學生,但只能說我背的東西或者了解的文學作品比別人多一丟丟,真要寫出個子丑寅卯,估計還比不上你眼中的理科生。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怪,專職的不一定就比業餘的厲害,比如杰倫,天賦異稟,就是比一些學院派厲害,額,並非說杰倫是業餘的,我意思是你學習了系統知識,只是知道了一點基本的皮毛,而創作是需要天賦的,遠遠不是學習了多少知識就能夠做到。

我不看網路小說,不是看不起,而是良莠不齊,加上動輒上千萬字,我看書太慢,一本紅樓夢我得啃上2個月才能看完,就算看過5遍,再看也要花1個月才行。我無法去分辨大大大部頭是否是一本好書,索性放棄這塊。

最後一點,我能想到的就是,大概理工行業出身的人邏輯思維更強,在創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基本上能保持邏輯清晰,不至於行文混亂,因此故事可讀性會更強。而文科專業的人在行文的過程中難免用一些晦澀難懂的辭彙或者某某某的詩詞,參雜著你不常見的華麗辭藻,以及能不說人話就堅決不說的寫法,可讀性會很低很低,這種作品通常是某一個群體的愛好,但網路小說的讀者是普羅大眾,誰都可以看,所以,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很正常。

文學不分高低貴賤,自古以來都是下里巴人多於陽春白雪。拿音樂做類比的話,就是流行樂和古典樂的區別,都是必須存在的,也沒有誰比誰更高級。要是有人認為你看網路小說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大概這個人也沒多大格局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

理工與文史的爭論,可能是通俗文學(網路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區別

作為中文系出身並且堅持寫作的人,我很誠懇地說:我不會寫網路小說。

我的發小喜歡寫推理型網路小說,每次都叫我幫他修改或者設定情節,而我每次都覺得有些難以下筆。我後來反思了一下,

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對情節把握不夠好,或者說不能寫出一個比較好的長篇小說的情節。

而我平日里和中文系的寫小說的都在討論什麼呢?

我們討論敘事模型,寫小說的敘事策略。

我們討論小說的意象、隱喻和象徵的運用

我們討論如何突破傳統的小說敘事模式,加入新穎的小說書寫模式

而這些,都是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我所閱讀的文學作品所給予我的東西。

我以我早先的一篇簡短的作品節選為例:

我旁邊他們都把脖子歪著,脖子上架著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明晃晃我眼睛睜不開,那光太耀眼我看不清楚拿刀的是誰,好像是幾匹馬,馬在我家房間的背陰的地方在這些人背後拿著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可是這些蠢貨什麼也不知道他們還在我面前演戲.可是我不是把馬都屠殺乾淨了嗎,關中的野馬都長了老虎一樣的爪子老虎一樣的牙齒,它們白天捉住我們的士兵,晚上就將他們吞食,留下骨頭敲動大地唱著古老恐怖的歌謠在荒漠河流幾百里地上飄蕩像死人在夜晚不停地向關口守城的士兵哭訴夜夜不得安寧.我家主公說要把這些吃人妖怪剷除結果像個小獵物一樣被那些野馬追殺割掉鬍子說他自己不是他自己.我在關中的時候說這個事情還是好辦他們在帳篷裡面談論事情都像要歪著頭睡著一樣我說刀子都放你們脖子上了他們就馬上醒了.我把那些薄薄的紙張變成了屠刀,在很遠的地方切掉了它們的耳朵弄瞎了它們的眼睛讓這些野獸只能在午夜狂亂地奔跑凄慘地嚎叫然後主公再把它們一網打盡根本不需要浪費什麼兵力.所以這個時候它們來找我一個年邁體衰的人來報仇我必須提醒那些人,我說華司徒王司空有東西在你們後面我醒一醒主公你脖子上有刀子我醒一醒你們趕快走別被它們抓住了我醒一醒,你們這些畜牲把刀子都給我拿開.屋子裡面越來越熱像著火一樣,我估摸著那些畜牲是熱得受不了所以才慢慢退去的,我死死盯著它們,那個領頭的最後出去巨大的黑影堵在門口朝屋裡頭看了一眼,滿屋子熱氣里我什麼都沒有看清但是有一點我肯定那個領頭的回頭的時候樣子是一匹狼而不是一匹馬我肯定這並不是我十二年前在關中屠殺的那伙妖怪它們很像它們很危險我要告訴主公我醒一醒我這不是醒著的嗎你們這些人一點都沒有察覺嗎跟那時候一樣昏昏欲睡你們是想亡國還是怎樣我跟他們說他們一點反應也沒有.

這是我大二的時候寫的一個作業,主題是「賈詡臨死前對於自己一生的回憶」。

我當時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恰逢在讀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對其中的意識流手法很是驚奇,所以就直接拿來用了。

於是這個節選,我為了體現「臨死前意識的錯亂模糊和流動性」,在某些地方沒有加標點符號。而在另一些地方,採用了意識的時間切換。

如:

它們很像它們很危險我要告訴主公我醒一醒我這不是醒著的嗎你們這些人一點都沒有察覺嗎

這一句前半截是賈詡本人的意識,但「醒一醒」那三個字的地方,我的寫作意圖是:賈詡聽見有人(或許是僕人或許是其他什麼人)在叫他醒一醒,但是他當時意識錯亂並不能分清楚這個「醒一醒」到底是什麼地方發出的聲音,所以我後面寫他自己說」我這不是醒著的嗎?「說明他誤以為自己醒著,並把之前的種種幻象當成了一種真實發生的事,所以他會問」你們這些人一點都沒有察覺嗎?「他誤以為所有人都看到了那種幻象,其實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意識。

而在這段話中我運用了大量典故,幾乎是非」三國通「很難看懂,我採用了象徵手法。

包括」賈詡離間關西諸將。「、」曹操被馬超殺得只能割下自己的鬍子逃跑「、」賈詡對三馬食槽的解讀「

」司馬懿的狼顧之相「等。

這個文段是寫,賈詡在臨死前看到了」一種連續的幻象「,」三馬食槽「的」三馬「代表的並不是馬氏父子而是司馬懿父子,他想告訴大家可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雖然我寫的不是很好,但總結起來就是:

文史類寫作者很多傾向於寫作晦澀且具有大量象徵意義的、模式新穎(通常是傳統敘事+現代主義諸多手法)的作品。

我本人不擅長寫長篇小說(可能以後會好一點),我一般寫短篇小說(1萬5左右),所以力求每個語段運用更多的雕刻以實現更多的解讀空間

所以基本上別人看這些小說有時候看起來非常難受,甚至放棄閱讀(參考《百年孤獨》)

而網路小說則不同,讀者閱讀起來並沒有任何障礙,有的讀者甚至能快速閱讀,不用去過多深究其意思,以情節為主。簡單來說就是通俗好看。

理工科的朋友們大部分沒有學過專業的文學理論,所以好處是也不會去鑽研晦澀的象徵隱喻,敘事模式也很簡明扼要,再加上一些寫作天賦,可以寫作很多很棒的網路小說。

而悲慘的文史朋友們,他們有的也寫長篇小說。只不過........沒人看罷了。

所以,

我寫東西從來就只是自娛自樂,很少給別人看。

更多文史類回答:

維普:什麼是過度解讀?

維普:大神們張口現實主義、 後現代主義,逼格那麼高,新人想知道該惡補啥寫作的理論著作?

維普:賈詡這個人應該怎麼評價?


說明理工行業競爭壓力太大


其實,科學跟藝術不分家,寫理工科論文的過程跟寫小說有著不少相似性(我們導師常常說要「講好一個story」),因此從理論上講,文章發的又多又好的理工科大神們寫起小說來應該也是不會差的(當然,前提是他想寫)。

現實中類似的例子也有不少,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楊振寧,李政道寫的文章,或者有上科學網的朋友可以看看上面老師們寫的博客,文筆都很不錯。可能距離文豪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做到文字通順和規範——直白點就是「說人話」——還是毫無壓力的。要知道網上各類文手當中連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通順,或端著架子能好好說話偏不說的人都大有人在,光憑「說人話」這一點就可以秒掉一多半人了。

而在文筆相當的情況下,理科相對於文科的優勢就出現了——自古只有棄醫從文的,沒有棄文從醫的,因此理工科作家在知識水平跟閱歷上是遠超同水平文科作家的——理科生不文藝便罷了,一旦文藝起來文科生絕對不是對手(參照劉慈欣《三體》的影響力)。

另補充一點:學文史的人身上總不免帶點文人的清高,很多不屑於同群眾好好交流,鼓吹「陽春白雪」,看不起「下里巴人」;而我等理工科狗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接地氣的,容易創作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這又繞回原來的話題了:文學作品的最基礎要求是什麼?

三個字:「說人話」


無知者無畏

另外,當年我語文高考130多分我也是理科啊,學理科只是為了好找工作


十號狐狸和跳舞前輩說得很中肯:首先是人數差異,同一概率下肯定是理工科要多一些;其次就從我的朋友們來看,文學專業確實傾向於文學解構方向,並非實際應用。

簡單說說我自己:我是理工科(程序員專業),但現從事編劇工作。

我喜歡用故事創作來指代寫作,因為在我看來,詩詞歌賦、小說、話劇、電影電視劇、動畫漫畫都是表達故事的方式方法,其本質並無太大的差別,都是講好一個故事、表達完整情感嘛。其實,故事創作的順序應該是先進行大量練習,再通過自我摸索和外部學習來總結經驗教訓,並非先學習兩者再進行前者,那樣的話很難對理論有一個通透的理解,反而會讓理論桎梏恣意妄為的靈感發揮。

有一點,故事創作確實是有模式化、套路化的(邏輯化、總結性),即便它依仗靈感而生、創作成本較低,但它在工業化製作流程中(出版行業、影視行業、漫畫動畫行業等)需要遵循一定的商業邏輯,各人群喜好的意向、表達方式都有相似性,它們能被歸納總結,形成一套通用型模板——《救貓咪》、《千面英雄》、《故事》和創意寫作書系的一些工具書都總結了這些,但這些東西需要文科生收回恣意妄為的思緒,把故事脈絡整理完善,這點或許有點難。(好像一直沒有東方戲劇、明清小說的統一性分析,但紅學似乎有一定的這類走向,但我不是很了解。)

前期創作千萬不要看這些書!千萬不要!千萬不要!

最後,當創作者在進行大量練習後,吃透這些模式和套路,成為一個合格的創作者(作家、各類編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繼續往下走,就需要極高的天賦和領悟力,以及願意離開舒適區探索未知領域的勇氣和意志力(失敗的話,可是要被評論家噴的)

所以初期創作是勤奮、中期創作是邏輯分析總結、後期的天賦比較玄學(學校老師有的話,鐵定整天鼓搗自己的故事,還閑得跟一大堆學生、教務工作磨磨唧唧?)尚未被一大堆理論搞暈的理工科或是能清空理論的文科生(還有多數學校一般都不教如何寫作,都是分析來分析去的)在前中期發力期要佔優一些,後期天賦、意志力全靠成長環境,屬於天生差異。

所以就有這樣的結果(國內寫作教育確實沒有好萊塢的好,當然套路式的工業化也有弊端)

再說點題外話。

有些創作者憑藉天賦能敏銳地選擇最好的表達方法(敘事結構/分鏡構圖/光影布置/影片剪輯/配樂)、憑藉靈感找到到最能觸動社會大眾的主題(反抗壓迫/資源貧乏/救亡圖存/自由民主)、憑藉敏感捕捉到某些社會現象、人文景象的本質矛盾,這些是普通作家難以獲得的東西,它們才是真正的天賦體現,同時擁有它們的創作者也要付出大量精力去學習如何掌控

創作者走到這裡時,還能往下走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但挺過去的人會被稱為文學家,繼而在時代眷顧下成為思想家,敢於實踐故事主題和號召人群的人,我想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人。


回答之前,要注意一個最基本的邏輯前提——人群中,理科生有多少,文科生是多少,二者什麼比例?

假設比例就是七三開,那這個問題下的各種回答豈不滑稽?


我是學中文的。高中時一心鋪在考試上,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讀文學名著,語文寫作時, 素材是背的,寫法是老師教的,論點論據之類套路諳熟於心。進入大學,由於專業要求和個人愛好,讀了很多中外名著,越發覺得自己思想的淺薄和想像的匱乏,很多你想表達的,別人早就寫了,而且寫的精妙絕倫,心裡有了敬畏 自然不敢隨意動筆。對自己的要求高了,也不像以前那樣說話寫作隨心所欲。


好的品味,是創造力的敵人。


第一,我一三本理科生,當年如果選文科能上一本(英語不拖後腿的話,這個是現實不是吹牛,畢竟分文理科是在高二)

第二,我市有兩所重點高中,第一重點高中盛產一本理科生,我所在的第二重點高中號稱盛產文科生比第一重點高中還牛。(根本原因是第一重點高中看不上文科生)

結合一和二可知:文科比理科容易(競爭環境上),理科熱門(競爭激烈)容易日後找工作。整體人員上理科生遠多於文科生。

第三,三年高中不足以讓將文理科明顯差異化,為什麼我說的不是四年大學?見第四條;

第四,我和魯迅一樣大學是學醫的,我們學校同專業文理皆可報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拿三體來說。
文史類或者乾脆點,說文科類

有幾個人能想像出
黑域
的模型?連最基本的概念有的人都少之又少,偏偏古文中極致的想像力文數不勝數

所以要我說,根本不是什麼文理偏差
根本就是
你沒學到文科類專業的核心

吾手寫吾心。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俄羅斯男子把狗拋給北極熊的行為?
中國為什麼缺少「偏執狂」?
作為大學生,你最煩別人說你什麼?
有哪些會讓人貧賤一生的說話方式?
「文藝晚會」這種叫法是怎麼來的?

TAG:網路文學 | 作家 | 網路小說 | 社會學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