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致良知,該如何理解?

王陽明心學的精華是致良知,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要根據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來證明。我有幾點疑問,第一,良知能分辨是非,但有時候並不能意思到良知,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可能用的是錯誤的方法,這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被蒙蔽了嗎? 第二,如果是我們用我們心中想的方法,一個錯誤的方法去做事,而自己並不知道是錯的,這算是知行合一嗎?第三,作為一個知識工作者,有很多東西我的心中是沒有答案的,必須去學習看書請教別人,僅從良知中是無法得到答案的,這和王陽明的良知可以指導一切,不必外求矛盾嗎?


想先跟兄台分享一下我對良知的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心裡的念頭起起落落、情緒來回生髮、思維冥思苦想。那個知道我們念頭起落,知道我們在思考的意識就是良知。心裡的念頭經常變換,但這個知道我們念頭變換的這個良知卻確始終不變。良知是一種超越思維、情緒的覺察能力感知能力。《中庸》裡面的「未發之中」也是說的這個。良知的特點是與生俱來,不慮而知、不學而能。
但這一種覺察力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慾望和情緒所牽引、蒙蔽,這種覺察力消失了,從而做出各種錯事和蠢事。致良知,就是時刻保持著一種內心的覺察力,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靜坐、剋制省察、格物誠意等。
兄台提到的做錯事,應該分為兩種:動機出錯和路徑出錯。動機錯誤是被各種慾望誘惑或被情緒沖昏了頭腦,明知不對也要去做。致良知的作用這時候就顯出來了,時刻保持內心的覺察,在起心動念時就正其不正,保持理性,作出正確的選擇。路徑錯誤,可能是思考不足所致,致良知就是通過減少情緒、慾望的能量損耗,使其集中於思維領域,從而能做出「最優演算法」的選擇。
第三個問題直接引用陽明老師《傳習錄》的原話,說的很明白了。「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數、草木鳥獸之類,不勝其煩。聖人須是本體明了,亦何緣能盡知得。但不必知的,聖人自不消求知,其所當知的,聖人自能問卜。如子入太廟,每事問之類。先儒謂『雖知亦問,敬謹之至』。此說不可通。聖人於禮樂名物,不必盡知。然他知得一個天理,便自有許多節文度數出來。不知能問,亦即是天理節文所在。」


「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要根據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來證明。」

請允許我問您一個問題,您發自內心的認為上面這段話是可信的嗎?這世界如此複雜多變,真的存在這樣一種簡單的方法去評判所有事物的是非善惡,能指導一切嗎?

我告訴您,絕!無!可!能!

我也曾經想找出一種理論,能指導一切的理論,剛開始接觸王陽明心學我是欣喜若狂的,感覺一切疑惑都會因良知而解。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時間久了我意識到我不過是在自欺欺人。我內心傾向於肯定王陽明的理論是因為我的貪心與懶惰。想得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論,不願意費神費力去思考,正確答案就自己出現。

然而,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如果致良知真的那麼神奇,為什麼沒能成為學界主流?
為什麼沒能解決你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原因就在於,致良知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基於你已有的知識體系和三觀對現實做一個印證,而不能解決一個人知識和經驗上的具體缺陷,自然也就不可能解決生活中具體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致良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當的局限性。


致:找到並遵循,良:正確的,知:人心中固有的程序編碼。知行合一:我看到20樓就不會跳,不管有沒有人告訴過我不能跳,不管我以前知不知道能不能跳,我都不會跳!心學是感應學,我看到20樓就感應我心中固有的程序編碼,激活了:「不能跳,會死」!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知」


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致良知,行就是做良知,知就是明白良知。 良知就是格物,格物就是尋找良知,良知有點類似於老子的"道"。


王陽明的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謂致良知,就是自己能明辨是非,並且懂得實踐,想到也要做到。當年寧王叛亂時對王陽明進行拉攏,軟硬並施,但王陽明不為所動,懂得忠君愛國,這便是良知。在手頭無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招募起一直軍隊,平叛成功,這便是格物。二者合一,便是致良知。


致良知里的良應該論語里溫良恭儉讓的良,並不是善良的意思,我記得是解做易直的。還有就是心即理也很有意思,我的理解是表示天理包含人心,包含人慾。或者說人們在辨識天理的過程中無法跳過人心,甚至無法區分人心對天理的歪曲,只能放在一起考慮。


你的第二第三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們知道痛了,是因為我們已經痛了,我們知道餓了,是因為我們已經餓了,我們覺得那朵花美,是因為心裡已經有了美麗的花的意識,知行本來就不可分割,知行本來即合一,何來算不算知行合一的說法呢? 你如果你的行和你口中的知不相符,說明你口中的知和你心中的知根本不是一個知,你口中的知只是一句空洞的話語而已。
徐愛說,格物求知就像去照鏡子,心就是那面鏡子,很多人照來照去不可得,因為他的鏡子上都是灰塵,渾濁不堪,自然照什麼都照不出來,心若如明鏡一般,照什麼便是什麼。
他並沒有讓你完全阻隔外界,而是接觸外界時,要記得擦拭自己的心鏡,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所學有限,不敢妄言,我自己也在思索探尋之中


推薦閱讀:

有哪些事,你自己明明知道那麼做是對的或是不對的,但是因為周圍的環境或旁人的影響,你選擇了隨大流?
知行合一能真正做到么?
什麼樣的心思才能被稱作七竅玲瓏心?
怎麼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問題已經解決,你閑的舉報?

TAG:良知 | 王陽明王守仁 | 知行合一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