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幾款適合長途旅行的公路車!?

長途騎行適合騎什麼速別、材質的公路車,麻煩大家引薦幾個


古典車架
英文名endurance
很好理解吧
就是長途專用車的意思
除了利用碳纖維的各向異性以達到長途騎行舒適避震的特點
還有一條重要特性
適合於長途騎行的幾何架型
特徵多為長軸距,短上管,長頭管
以做到騎行者的姿勢更挺而不是更趴,更適合於長途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來談談一些知名的例子
pinarello 狗媽 k8s

看到了後上叉那個山地車上才有的避震設計嗎

捷安特defy的官方宣傳文案
上面寫著「一體式的d fuse坐管」
剩下內容大致的意思就是D型橫截面的坐管相比傳統的O型坐管能帶來更多緩震作用,長途騎行更
舒適

再看看這個,bianchi infinito cv
看看這扭曲的後上叉
其實原理也差不多
就是依靠碳纖維的各向異性來達到避震的特點

trek的isospeed黑科技

閃電的zertz避震膠

蠶蛹家的vcls分體坐管

還有很多,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話說到這裡

我覺得似乎某些人對古典架真正定義還不太清楚

所謂古典賽

從春季古典賽賽季到秋天的倫巴第古典賽

真正路況像巴黎魯貝一樣顛成狗的「古典賽」並沒有那麼多

所謂舒適避震只是針對於endurance定位的一條取向而已

而endurance車架的特徵除了避震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架型

關於此點我甚至不用單獨做過多的講解

一張大G的廣告即可說明大意

對於一個古典車架

這一特徵遠比避震措施重要

看看這輛
梅花cx zero
它是沒有任何避震科技的普通碳纖維公路車
但它的定位,比賽取向,都是純粹的
古典賽
類似的例子還有美利達ride
毫無避震黑科技的古典架

再看看它
madone9

即使它有isospeed避震黑科技
但他也不配叫
古典架

即使它有canyon的避震坐管,它的定位還是
爬坡架

無論這貨的syntace坐桿多舒服

也沒人承認它是古典架

架型才是判斷架子適不適合長途是不是古典架的標準

畢竟避震黑科技不是誰都有,但是做好架型大廠們都能做到

但也要搞清楚

要舒適未必非要上古典架

syntace坐桿,28c並且tpi超過200的外胎,乳膠內胎,碳纖維中低框輪組,碳纖維把組

也都是改善舒適度的tips

只是效果沒那麼顯著罷了


不知題主是否聽說過有一類公路車叫「古典公路車」?
當然了,古典並非指其外觀是否復古,而是指其征戰的賽道:

這是經典單日古典賽巴黎-魯貝自行車賽的賽道。泥濘、沙塵、卵石,正如人們常形容這一比賽為「北方地獄」那樣,古典賽是公路車的地獄。
在這樣的賽道上,公路車和它們的騎手要應對的是最惡劣的路況、最多變的天氣。因而車輛的舒適及耐久程度成為了最需要考慮之處。也正因如此,古典公路車都是可以無懼各種險惡路況併兼備舒適與性能的車輛。
古典車最大特點除優化的幾何外,還有各廠家的獨特減震方式。從trek domane車系的isospeed,到specialized roubaix車系的zertz,再到pinarello k8s乾脆在後上叉安裝小型避震器,古典車可謂是公路車中最舒適的一類。
順便一提,以上車型和車系都是值得選擇的古典公路車,此外還有捷安特defy、美利達ride和canyon endurance等,都是久經五大古典賽考驗的產品。此外自去年uci放寬對碟剎的限制後,各廠家的碟剎古典公路也已經陸續推出。長途的話,自然是碳架碟剎的古典車更為舒適。

當然價格就見仁見智了。

順便一提,越野公路車不在討論範圍內。那玩意太bug,簡直是xc。


都不說預算談何推薦啊,建議目前行情下腰包允許還是先考慮碳纖維車架吧,長途騎行也要看情況,看你是長途公路還是路況不定,要看你是追求速度還是能騎回來就好。
這樣看下來車子本身的設定其實比具體那款來得更重要。首先長途的話坐高,彎腰角度,握把時胳膊前什角度要合適,這就要車架尺寸選好,同時把立長度,彎把高度以及彎把寬度,reach等合理。這些都滿足的話大多數碳車架舒適度都是合格的。
其次就是輪胎設定好的話舒適度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控的,這個比車架的舒適性來得更直觀,如果不追求極致速度,可以選用28c胎寬的輪胎(這樣你就能淘汰掉一些寬胎兼容性差的車架了,比如捷安特propel等),胎壓也可以根據情況調節,體重不大的話70~80psi胎壓足矣,這個對舒適性提升還是很大的。
第三是可以在車架零件選擇上下些功夫,比如長途可能要選填充物稍微厚些的坐墊,選配有緩鎮硅膠的把帶,甚至可以自行換裝緩震坐桿。
最後回到車架本身,我認為除了一些設定激進的氣動車架外,市面上大多數碳纖維車架都可以算得上還不錯,蠻舒服。各家都有照顧長途舒適性而設計的車架,但我覺得呢,商家的宣傳歸宣傳,但按上面那幾條調好車子的設定來得比在車海中選一個來得實惠多了


長途騎行為什麼要用公路車?其它的答案裡面推薦的endurance bike看上去不錯,可實用價值有多少?除非你自帶一輛補給車,否則長途騎行你肯定不能騎這些拉風的公路車。坐姿舒服不舒服就不說了,首先一點,你行李往哪裡放?

長途騎行你需要的不是endurance bike,而是touring bike。類似這樣的:

也不能是碳架或是鋁架,鐵架是最普及的,因為結識並且容易維護。另外我想吐槽以下endurance bike怎麼會翻譯成古典車的,明明是耐力車嘛。


題目問的是適合「長途旅行」的公路車,關鍵詞應該是「旅行」二字。因此所謂的古典公路賽車顯然不是合適的選擇,畢竟它們也是側重於競技向的。而公路車要用來旅行,其實關鍵就是要解決好兩個問題:
1、可安裝貨架用來馱載行李,同時車架能夠承受行李帶來的額外重量;
2、可裝30c以上的輪胎以承載更大的負重及提供更好的通過性。
至於什麼更舒適的騎行姿勢和避震那都是次要的,職業車手在大環賽上使用超高落差的大組賽車照樣21天3000公里也沒見誰腰椎間盤突出的……

剛好我對旅行向的公路車也很有興趣。目前就我所了解到能符合「長途旅行」,「公路車」需求的,推薦以下兩種車型:

a)Trek 720 disk

720是Trek在經典的520旅行車的基礎上,去年剛剛推出的輕量級旅行公路車,鋁架,前後可裝貨架並且已經隨車配備了2個前叉包,採用碟剎以便安裝更粗的輪胎。套件則是Shimano的105,2X11速。

b)Specialized Diverge

Diverge其實是款越野公路車,裝備了碟剎和30c的粗胎,24/28根輻條的前後輪組也是皮實耐操的好把式。但是Diverge預留了前後貨架安裝孔位,因此把它改裝成一輛旅行車也不成問題。而且Diverge還配置了閃電專利的Zertz吸震技術,也許有助於提升長途旅行的體驗吧。Diverge可以選配Tiagra 4700或者1X公路套件。

另外公路旅行車和競技向公路車的一大區別就是旅行車的齒比配置一定要降低檔次,牙盤使用50/34的壓縮盤而不是53/39的標準盤,甚至強烈建議將50齒的大盤換成48乃至於46的小盤免得加了行李負重以後大盤根本踩不動。而飛輪也肯定要選擇最大30齒以上的爬坡飛以提供足夠輕鬆的爬坡齒比,否則很多路段你就不是騎車旅行而是推車旅行了……

最後還有一個細節就是腳踏。旅行車當然不再適合使用公路鎖踏了,旅行肯定不像比賽那樣一路騎到底。但我仍然建議使用鎖踏來提升騎行尤其是爬坡的效率以及獲得更好的操控性。所以公路車搭配山地鎖踏這樣看似不協調的搭配可能才是適合公路旅行車的選擇。


panasonic FJC4 丹下Cr-Mo 650c 2,310g

懶得騎,搭車設計!

FSS7 丹下 PRESTIGE Cr-Mo 700c 2,070g

吊剎,梁變是當然的.

一本卷內行的!


lz需要的是一輛重裝旅行車,要不開朗彎把的那款吧,也可以冒充一下公路。


碟剎的公路比較好吧、碳纖維減震好


推薦閱讀:

適合自己角度的公路車裝上休息把後會腰酸背痛嗎?需要改角度嗎?
在讀大學生如何考禧瑪諾認證技師證?
選哪一款公路車更適合我?
上下班通勤,20公里左右,有什麼推薦的公路車么,價格2000以內
如何評價Shimano最新推出的公路自行車套件Ultegra R8000?

TAG:自行車 | 公路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