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催眠的秘訣是什麼?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控制、暗示和催眠都有相當的抵觸,因為每個人都愛影響別人,喜歡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做事,而控制、暗示和催眠,就是在玩這樣的遊戲。
但現在越了解埃瑞克森,對催眠就越是多了一份好感,因為埃瑞克森有太多神奇的催眠治療故事。
一個男人因嚴重的酗酒問題來找美國催眠大師米爾頓·埃瑞克森做治療。他整個家族都是酒鬼,他的父母、岳父母、妻子和弟弟都酗酒,而他已經發生過11次酒精中毒,他實在厭倦了與酒為伍的日子,希望得到解脫之道。
一般情形下,埃瑞克森會將酗酒者轉給匿名戒酒協會,但這次例外。他問這個男人做什麼職業,男人回答說在報社工作,而「酒精則是從事這份工作的危機所在」。
聽到這裡,埃瑞克森回答:「這樣吧!既然你希望我針對這歷史悠久的問題想個辦法,我建議你去植物園去看看那些可以在缺水缺雨情況下存活三年的仙人掌。然後自己好好反省。」
埃瑞克森最後竟然讓仙人掌加反省就令一個酒鬼戒酒了。我實在難以理解,他到底是玩了什麼鬼把戲?最近讀了介紹埃瑞克森治療的書《催眠之聲伴隨你》,看到另一個效果更為神奇的故事,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一位女士做了子宮癌與結腸癌手術,術後產生了後段結腸的緊縮反應,排便過程因此變得異常疼痛,主治醫師介紹她來找埃瑞克森,希望催眠療法可以幫助她。
埃瑞克森立即對她說,你如此痛苦,擴張結腸是唯一的解困之道,如果她每天都換上泳裝,將汽車輪胎扔進游泳池當坐椅,盡情享受水流的舒適感受,擴張的過程一定輕鬆很多。
她依計行事,一年後,她的結腸問題已痊癒,不僅如此,體內的癌細胞也徹底消失了。
在這位女士的故事中,埃瑞克森在催眠中將兩件事聯繫在一起,一件事是游泳,一件事是治療結腸。游泳很簡單,而治療結腸卻很難,埃瑞克森暗示她,只要她每天游泳,結腸就好了。她接受了暗示,每當游泳時,內心深處都會覺得這是在治療結腸,因此游泳可以有效地調動她內在的自愈潛能,最終幫她治好了癌症。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茨在《心理控制術》一書中稱,潛意識其實並不具備思維的能力,它只有一個作用——幫助你實現目標,他因此將潛意識稱為「目標追尋系統」,類似於導彈的制導系統,如你設置了一個目標,潛意識就會調動一切資源來幫助你擊中這個目標。依照這個理論,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他自己創造的,他先設定了目標,而後潛意識幫他實現這些目標。
這可以用一個例子說明。一個女孩很想親近一個男孩,但每當她作出努力時,內心就有一個聲音說「沒有人會喜歡你」,這個聲音如此確定,以至她認為結果必然如此。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做出很多行為,讓男孩疏遠自己。女孩同時有兩個目標,一個目標是渴望親近男孩,另一個目標是「沒有人會喜歡你」,相比之下,第二個目標更為確定,所以她的「目標追尋系統」最終幫她實現了這一點,而男孩也果真對她沒有什麼興趣。
埃瑞克森那兩個治療故事的關鍵是,他給來訪者設定了新目標,而且是催眠狀態下設置的,所以他們深信不疑,接下來他們的「目標追尋系統」就幫助他們實現了被設置的目標。
強悍的潛意識暗示
催眠無處不在,催眠治療師也不知有多少,埃瑞克森之所以能被譽為催眠治療中的No.1,也許是因為埃瑞克森家族的生命力太強悍了。
《催眠之聲伴隨你》寫到埃瑞克森爸爸的「求婚記」。16歲時,爸爸化名查理離家出走,用身上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張「能買到的最遠程車票」,最終到了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村莊。在這個村莊,他攔住一個銀髮莊稼漢說:「你需要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協助你工作嗎?」
銀髮莊稼漢收留了他。接著,他看到了一個女孩在偷偷看自己,於是問:「你是誰家的女孩?」女孩回答:「我爸爸的。」他介面說:「現在你屬於我了。」
七年後,「查理」正式向這個女孩提出求婚,女孩給了他一隻手套。在當地,這意味著拒絕。被拒之後,「查理」昂首闊步離開了,整夜無法入眠,第二天清晨再度去見她:「我並未向你要一隻小手套,我要一雙。」他最終如願。
80歲時,爸爸心臟病發作,送到醫院時已暈迷,醫生對埃瑞克森的姐姐說,你的爸爸過不了這一關。她對此嗤之以鼻:「你根本不了解我爸爸。」
爸爸醒過來後問:「發生了什麼事?」醫生回答說:「你經歷了一次非常嚴重的心臟病發作,需要兩三個月休養。」聽到此話,他勃然大怒:「兩三個月時間,真是笑話!你是說我得浪費整整一星期的時間待在這裡?」一星期後,他果真康復出院。
埃瑞克森的媽媽在93歲時跌傷了骨盆。她說:「我都這把年紀了,竟還發生這種荒謬的事,我一定得設法痊癒。」她果真做到了。
爸爸活到了97歲,媽媽也活到了94歲,埃瑞克森沒活到80歲,但他一出生就有色盲、音盲和閱讀障礙,17歲患有脊髓灰質炎而全身癱瘓,3年後奇蹟般站起,但一生都受到脊髓灰質炎複發的折磨,他的生命更是一個奇蹟。
家族和個人強悍的生命力,其背後的核心原因也許是埃瑞克森家族不會選擇消極的目標。也正因如此,埃瑞克森通過催眠給來訪者發出積極的暗示會非常強有力。
暗示製造的迷霧
《心理控制術》還介紹了一種理論,認為所謂的人格其實是由無數念頭組成的思想體系,而這些念頭會有一致性和排外性。
前面提到的酒鬼,酗酒背後藏著一整套思想體系,而其他不一致的念頭很難被接納,所以改變就很難發生。
埃瑞克森的高明之處是他從不和來訪者的癥狀或癥狀背後的思想體系對抗,他只是同時安置一個新的目標,而且目標貌似和思想體系一致。
前面提到的女患者,很可能愛好游泳,游泳是她的享受,因此埃瑞克森建議她多游泳,只是同時給她加了一個新的鏈接——游泳可以治療結腸癌。她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她的「目標追尋系統」會幫助她完成這個新目標。
不過,這位女士可能有另一種信念——「結腸癌很難治」,如果埃瑞克森直接攻擊這個信念,試圖以「結腸癌是可以治的」的積極信念加以替代,那很可能無效,因為她的思想體系會自動排擠這個新的信念。所以他繞了一個圈子,以「你做好A,就可以完成B」這樣的小把戲,給她設置了新的信念。
其實,「有了A,就會有B」這樣的暗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些時候是以積極的方式出現的,而很多時候是以消極的方式出現。並且,比較關鍵的一點是,這種暗示給我們的人生製造了很多迷霧。
暗示可以操控你
埃里克森不只在催眠中使用暗示操縱來訪者,在其他治療中也使用。
在一所醫院內,有一個叫赫伯特的病人,他不進食,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胃,所以必須給他用導管強行餵食。他還一直站著睡覺,醫生對此毫無辦法。
埃瑞克森首先要讓赫伯特明白,他有胃。埃瑞克森給他餵食時故意輸入空氣。餵食結束後,赫伯特打了一個大飽嗝,使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有胃。
赫伯特之所以站著睡覺,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只能站著睡覺。埃瑞克森為了證明他可以躺著睡覺,讓赫伯特做了一次特殊的水療,讓他只能躺著,而且不可能不睡。於是赫伯特相信了自己可以躺著睡覺。
但赫伯特仍不承認自己有胃口。於是,埃瑞克森安排赫伯特去農場幹活,並請求體重159公斤的女廚師幫忙,要她做一桌子她最愛吃的食物,但早上和中午不得進餐,要等晚上赫伯特回來後,當著赫伯特的面大快朵頤。
結果,赫伯特看著女廚師吃得津津有味,自己的胃口終於被調動了,忍不住請求:「我可以吃一些嗎?」
通過這些努力,赫伯特逐漸恢復了日常生活能力,但他仍不願和人交往。埃瑞克森知道,赫伯特患病前是非常喜歡玩牌的,所以對赫伯特說,你一定會升起玩牌的慾望。
埃瑞克森的辦法是,讓兩個彪形大漢押著赫伯特看四個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打牌,他們完全是在亂出牌,口裡說的和手裡打的牌根本不是一碼事,讓曾經熱愛打牌的赫伯特看得無法忍受,於是請求道:「讓我趕緊離開這些白痴,只要你們讓我離開這兒,我甘願和你們玩牌。我實在受不了他們如此瞎胡鬧。」
幾個月後,恢復了日常生活能力和交際能力的赫伯特康復出院,體重也從40公斤增至82公斤,而且每日辛勤工作。
這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治療故事,這個故事讓我也開始想,原來操縱也可以這麼美。(選自武志紅文集)
這個問題誰敢回答啊?自己看他的治療實錄吧!
推薦閱讀:
※想學催眠術要怎麼開始?
※神盾局特工第二季第三集中,九頭蛇對不服從但有價值的敵人的洗腦方式有哪些科學依據,在現實中是否可行?
※催眠能夠替代麻醉嗎?
※催眠師們能不能被催眠?
※如何評價寧航一作品《1/14》最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