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當今中國的大陸地區群眾和政府對於自行車的氛圍、認知比歐美髮達國家落後多少年?
現當今我們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大部分群眾(除去玩車的人)和政府對自行車很不感冒啊,依然對自行車認知是代步、幾百一輛撐死的概念,媒體對自行車比賽也是比較不屑的,環法等單車裡的世界盃也不會去轉播和解說。而且政府對自行車出行照顧也是很不到位。這樣境況相當於歐美尤其法國差了多少年呢?
我在北方某省會城市生存工作了15年。每天響應國家號召,戴上頭盔,眼鏡,遵守交通規則的節能減排騎車上下班。今天心血來潮,拍了幾張照片,拍照的地方有省政府附近,某交警大隊附近,市中級人民法院附近,我只上圖。因為保hai護pa隱bao私fu的原因,我打了馬賽克。所有右側的實線內均為非機動車道。
這台車旁邊五米處就有交警,
]
以為只停一排?圖樣圖森破。必須停兩排。
以上車輛,毫無例外,一張罰單都沒有貼,就這個素質,這個管理,你讓我這個自行車怎麼騎?
才進入自由林道山地車領域不久,但我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我個人的理解如下,一共滿足三點(有買車的閑錢,想買車而不買其它東西,買了車能用來做點有意思的事)就能發揚自行車,但是這三點在中國很難實現,如有高見還請指教:
1、人民沒錢。聽聞某國某項研究報告稱,當人均收入高於5000美元每年時,用於個人運動項目的支出才會開始在總支出中佔據一定比例。在天朝廣大勞苦人民手持「居民」身份證,收入「被平均」,面臨國家強制「惠民」政策和各種金融折損時,明顯的馬太效應讓人民怎麼有閑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外的物品去呢?再加上近期人名幣貶值預期明顯,物價高居不下,本來就沒錢,現在要回到解放前了,怎麼敢買買買?目測在中國,這個5000美元的指標還要更高。
2、認知失敗。是的,我找不到更好的詞,只能說「失敗」。教育體制消磨了大部分人的自由意志。他們來到社會上只知道去模仿,不懂什麼叫自由自主,也就不會想到除了步行、公交和私家車,還有什麼方式能用來移動。一部分有錢人也缺乏生命啟蒙,炫富成為了有錢人的生活全部,他們不知道資源能用來完成什麼,在大眾人群中貌似只有顯擺這一條路可走。以上這些群體是心智殘廢的人,而在中國,心理殘疾的人最多,所以在殘疾模仿殘廢的時候,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是多麼「無腦」。也就不奇怪沒人關注自行車甚至運動自行車了。而且,人民就不懂什麼叫運動自行車,他們完全沒有自行車能用來運動的意識,就如同我們知道帶電池的電腦可以無電源線工作但是他們卻對無電源線工作的電腦表現出極大的恐慌和費解。商家不宣傳,國家不宣傳,組織不宣傳,外加國外優秀自行車文化難以被引入擁有強大信息屏蔽能力的天朝,所以單憑個人理解是很難改變消費者行為習慣的。
3、國家不支持。沒錯,國家在自行車這方面做的確實不盡人意,容我道來。你會說好多城市有自行車專用道,有公共自行車租賃,國家還天天提倡。但是,如果你騎車在城裡轉一轉就會發現:自行車道被各種私家車、小攤販、雜物甚至國家公務車佔據、自行車道設計不合理層出不窮,公共自行車租車難、營業點不營業、辦卡辦證辦這辦那、損失維權難上加難,最明顯的空氣污染、沒有運動場地、城管來了。這就是你說的國家支持?其實國家的意圖是好的,但是到基層這群執行廢物這裡後就讓好事變成壞事。說白了,還是國家不想管。
綜上,我個人也開始玩車,但是苦於找不到可以騎車的青山,找不到有藍天的小鎮,跟別說水了,不綠就算好的。能玩車的地方污染嚴重,污染少的地方又要自行砍樹開路,但是在我有這個想法之後立即害怕什麼巡林隊啊,公安啊,不知真相的盲道啊,全是麻煩。所以大陸給你的空間就是:夠你騎車移動但不夠你展現風采騎出精彩。
就通勤來說,中國比很多西方國家並不落後很多。至少中國很多城市的道路都有自行車道,甚至有詳細的設計標準,而歐美、日本很多都沒有。當然,也有荷蘭這種自行車發展得很好的國家。但是,雖然有自行車道,欠缺的卻是尊重行人和非機動車的意識。現如今多少機動車能夠做到禮讓行人和非機動車?我承認很多行人和非機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但是我認為即使如此,機動車也需要禮讓,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這就像一個小孩不懂事罵了你或者打了你,你就有隨隨便便還擊的理由嗎?當然,你可以請求小孩子的父母對小孩子進行管教,但是不能直接去「管教」小孩子。同理,我們可以訴求法律做出對行人和非機動車更嚴格的規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禮讓行人和非機動車。這體現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細節中。比如,在西方國家,如果一輛機動車要在路口右轉,當他看到另一側有行人要過馬路時,他會停下來讓行人先行。誰都知道,當行人還在馬路的另外一邊時,右轉的機動車是完全有時間先行的。這就是細微之處體現出來的差別。
至於單車運動這方面,認識的差距是有的,但我個人觀點是,但是並沒有題主認為的那麼大。就車友來說,對單車的認識應該和西方國家的水平是相當的。歐美也有很多「山馬黨」(again,並無貶義),也有很多用著並不合適的器材在玩車的人。當然,國內頂尖的單車運動員肯定離歐美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和這個運動乃至整個體育運動的群眾基礎有關,是另外一個話題了。至少目前來看,國家還沒有類似於「改裝單車不能上路」這樣的規定,於是車友們僥倖可以比較開心地玩車。至於普通民眾,認識上肯定有差距,但是並沒有那麼大。在國內,一個沒有接觸過單車圈子的人第一次接觸,反應可能是「一台車為啥這麼貴」;在歐美,一個沒有接觸過這項運動的人反映可能是「哦,你玩單車啊,cool~(但是我自己並不會去玩)」。這二者有什麼很大的差距嗎?個人認為並沒有。只不過,歐美人見過的玩單車的、玩機車的、玩滑板的、改裝汽車的、跑酷的、滑雪的、甚至玩滑翔機三角翼的等等各種極限運動的人多了,在他們看來,如果自己不感冒,那麼單車無非就是和其他運動類似地一個存在而已。這不是對「單車」這一運動接納程度的問題;而是對自己不感興趣甚至不認同的事物持一個什麼態度的問題。在國內,遇到自己不感興趣或者不認同的事物,很多人採取的態度是排斥;而西方國家中,很多人採取的態度是漠視。你不認同一件事,並不代表你有權阻止別人認同這件事,僅此而已。
最後,謝邀。
你這車多少錢?
8000。
自行車啊?上當了吧,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好騙!
。。。。。
在一切為了GDP而瘋狂奮鬥的國度,自行車顯然不是能增長GDP的一個產業!在此國度,什麼能否環保的問題則永遠不是焦點,人家追逐的是任期內的權力與地位的穩固,有利於其職業生涯。當然若是其有興趣,某一項與其工作內容毫不相關的項目可能會得到眾人矚目和重視,自行車顯然還沒得到足球那樣的待遇
落後100年吧 自行車在普通大眾眼裡就是一個不超過1000塊的代東西 在四個輪的司機眼裡就是一個窮酸樣的東西 在電驢大媽大叔眼裡就是個擋他們道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需要大力發展經濟,而公路和汽車是生產力的基礎保障之一。魔都的非機動車道每次隨著施工都在越來越窄,回頭給你拍幾張看看,我這有條主幹道,非機動車道僅1.5米寬。
所以國家目前的態度是大力發展機動車公路通行,非機動車能有路走就可以了。
PS:魔都和深圳的市區部分道路已經禁行非機動車了。
PPS:作為一個公路車愛好者,生活在
身為相對高薪的程序猿中的一員,周邊非愛好者的同事,聽說我這破入門公路要3k時,紛紛表示我是個土豪。。媽蛋,對,就是他,拿著個腎六說我土豪。。呵呵噠
妹以為,歐美和中國的比較問題都可以這麼回答:資本從誕生就是一個吸血鬼,它的每一根毛孔都滲透著骯髒。
中國改革開放才30年,比較容易接觸到專業自行車僅僅也就是最近10多年的事,環法都100年了。趕不上太正常了。就像一個大病初癒的人,給我們點時間
騎自行車累死累活多沒意思,你看我汽車有空調遮風擋雨,下雨天加速行駛給你泚一身水,時不時還可以給你來個開門殺,你看我還可以占非機動車道逆向行駛,6不6?
我不太認同你的說法,上圖是90年代的自行車洪流。我和這邊的捷安特專賣店老闆比較熟,經常坐在他店裡吹水,所以也接觸了不少想買車的人。
許多人進來都是說:我聽說捷安特的車子不錯,想買輛給我家小孩代步,你這車多少錢?
然後店長就會從低端車開始介紹:啊,這是1000的,這是1500的,這是2000的,這是3000的,這是5000的,你想要哪個價位的?
顧客聽了就咋舌:對面車行的車子才400,哎呀我以為你家質量好,頂多就800,沒想到這麼貴,算了算了。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我朋友告訴我,他買的捷安特3年來車鏈都沒掉過一次,我才打消了買輛500的自行車代步的想法,直接買了捷安特。
我覺得經濟始終是第一因素。要不買一輛廉價的自行車,滿足平日出行需求,丟在外面也不怕被偷了,要不就多花點錢買輛電動車,是許多人出行的選擇。5000塊?都可以買輛摩托車了。
但我也見到越來越多人的(有穩定正式工作的為主)選擇買一輛好車閑時運動,健身減肥遊山玩水,這是一個好現象。
難道你妹沒沒感覺天朝對外來的一些玩具文化一直屬於一種不屑的態度嗎?
奇技淫巧
非代步自行車是超越中級車的存在。不是觀念問題,是人民幣的問題。
代步自行車就是三百都嫌貴的。代步自行車是交通工具,就是到點後亂停亂放隨便鎖的。買個四五位數的車上下班,為了防盜每天到了公司抬上樓,回家還要抬回去,這不是傻是什麼?
非代步的那是奢侈品,教科書般的玩具。自己玩得開心就好。經濟水平上去了,全國花錢買幾千塊一個的指甲鉗收藏的人也足夠開個日活上百的小論壇。當我同事看到我車時問了一句這車好漂亮肯定很貴吧,我說只是入門級山地,不貴,兩千多點,結果回來一句神經啊有這錢幹嘛不買電動車....說到底是個意識形態問題,玩車的還是小眾,暫時還不能被大眾所接受
我記得小時候修路,非機動車道能並排開進去兩輛公交車,現在修路,非機動車道勉強並排擠進去兩個奧迪
說個現象,我接觸的90後參加工作後,有很多人都買了單車。上下班的時候,在市區騎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大概也就和歐洲麻將和中國的差距差不多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知乎用戶瞧不上「山馬黨」?
※每天上下班騎行單程二十公里以上什麼體驗?
※長途自行車旅行如何做到一簡再簡?
※長途旅行,騎150踏板摩托車摩托車,需要準備什麼?
※長途騎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