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Rainier 兩天完成登頂下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Mt. Rainier 坐落於美國華盛頓州,以風景秀麗,海拔14000+,冰縫繁多而盛名全美。作為下四十八州最美好的雪山,每年大約有10,000人嘗試登頂,成功率大約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作為危險的雪山,Rainier也用雪崩和冰縫吞噬過數以百計的登山者的生命。

那麼問題來了,我崇拜這座美麗的雪山,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站在她的肩頭眺望,我應該做些什麼準備?攀登過程中等待著我的是什麼?登頂的感受是什麼?下山後用多久可以恢復體能?

謝謝各位大俠!


知乎首答,當然要獻給Rainier了。


來西雅圖快三年了,對Rainier的愛是與日俱增的。因為她就是這樣美麗地存在著。在西雅圖地區的很多地方都能遙遠地眺望到她的倩影。而一旦走近她,她更以奇偉瑰麗的景色打動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我因為熱衷各類戶外運動,結識了不少同樣熱愛自然的良師益友。身邊攀登過Rainier的朋友並不在少數,其中很多都挑戰過幾條不同的經典線路。

我原本感覺攀登雪山是一件異常專業、艱苦卓絕的事,好像離自己相去甚遠。自從去年夏天得知我的戶外女神也去攀登Rainier了,第一次覺得Rainier離我越發近了。從女神那裡了解了不少關於攀登Rainier所要做的準備和要經歷的過程,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也可以去嘗試,從此每天都充滿了渴望。


準備:

如果你生活在華盛頓州又喜愛登山,那麼你不妨了解一下http://Mountaineers.org這個登山愛好者協會。加入這個協會,你可以學習攀岩、攀冰、攀登雪山等的各項知識和技能,還能參與他們組織的各種登山活動。我的女神、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協會的成員,他們就是在那裡不斷提高與進步,走向了Rainier之旅,甚至走得更遠。


由於每年能報名加入的成員有限,我尚未成為mountaineer協會的一員(明年一定一定要加入!)。所以我登Rainier的經歷可能對你更有幫助吧。我在今年美國獨立日之前一周的周末在兩位經驗豐富的mountaineer朋友的帶領下,按照一條經典(但不是最熱門的)線路登上了Rainier。

在今年以前,我只是最最平常的一個戶外愛好者。夏天會去周邊的山裡hiking,冬天則去雪場滑雪。平時健身的方式就是慢跑,大概一小時跑6mile(10公里)這樣。今年春天雪季結束以後,還想要滑雪,就跟著朋友去backcountry skiing(算是一種登山滑雪的方式)。第一次是背著雪板爬到Rainier上最有名的Camp Muir然後滑下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買了專門Alpine Touring的雪板和雪鞋,在四月和五月的周末利用各種機會去附近的大雪山登山滑雪。在另外一些周末,則是去爬山。但是這時候挺多山上到一定海拔以後都開始有積雪,於是我學會了如何在雪坡上行走(包括上山和下山,有些坡度還是很陡的,走過最陡的幾乎有50度),如何使用冰鎬(ice ax)輔助行走和緊急情況下的自救(self-arrest)。


爬Rainier是我的一個理想,但原本沒期望要今年實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種種活動對爬Rainier都是很重要的鋪墊。每一次登山滑雪,對體力都是一次刷新。之前的一些徒步經歷加上不久前爬了另外一座小雪山,使我很快適應了負重爬山的節奏。


在我們制定了爬Rainier的行程計劃以後,一起登山的兄長還提前教會了我怎樣在登山的繩隊中前進,怎樣合理分配體能,冰縫救援的安全知識,以及如何應對突髮狀況。這個要寫起來可以展開好多好多,請查閱相關書籍和接受科學的培訓。


另外一點是你需要一個比較充分的準備周期來補充裝備和熟悉使用裝備。像冰鎬和冰爪(crampons)的使用,必須很熟練,還有各種繩結掛在harness的什麼位置、必要的時候如何使用等等必須牢牢記住,因為你攀登的時候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半夜到天亮之前。如果白天你都不能迅速地反應過來,怎麼能指望在光芒微弱的夜晚+緊急情況+戴著厚厚的手套+疲憊和著急的狀態下確保安全呢?擁抱自然、挑戰自我固然重要,但是安全和健康一定是重中之重!更何況,你的安全,常常也是維繫著同伴的安全的,切記。


攀登過程:

攀登Rainier的路線有很多很多條,通常(90%)的登山者會選擇從東南面途經Camp Muir登頂,剩下的絕大多數選擇從東北面途經Camp Schurman登頂。一切順利的話,從山腳下到登頂到返回山腳的時間一般在2到3天;如果是物資豐富的商業團隊也有可能用4到5天(他們會多花一兩天時間在high camp休息調整,以適應高海拔防止高反)。帶領我一起攀登的兩位兄長登山經驗都很豐富,走過若干不同的線路,這次我們選擇的是路過Camp Schurman的Emmons-Winthrop線路,我只能就我知道的來講一講。


我們周六晚上在山腳的base camp過夜,周日早晨7點出發,用了6個小時到達Camp Schurman。這一路應該說沒有什麼危險,只是會消耗不少體能,畢竟你背著40來磅(20公斤左右)的背包,爬升了5100英尺(1550米)。到了camp之後,就是搭帳篷、煮雪、做飯、欣賞一下聳立在眼前的冰川、把第二天出發時需要的背包打包好、預設好三人的繩子(從這裡開始到登頂是全程結為繩隊上山下山的)。通常周六周日會有一些隊伍來爬Rainier,加上我們去的之前一周山上一直在下大雪,這兩天剛放晴,所以周日午後,我們在high camp還是遇到不少比我們早一天出發、剛從山頂下來的隊伍的。我們向他們了解一下即將要走的路線的最新情況,然後就在四五點鐘頂著高山猛烈的陽光在溫室一般的帳篷中強行入睡了。

(這就是我們在high camp的帳篷,雪地很冷,陽光很燙,在帳篷里躺上五分鐘就熱出一身的汗)


不管睡得是不是到位,迷迷糊糊中鬧鐘響了,晚上十一點我們就起床了,從帳篷出來的那一刻,月亮尚未升起,冰冷的山風吹過,我抬頭仰望星空,嘴巴就一直呈「O」的嘴型,好像被丘比特的箭射中了一般。穿戴好一切裝備,再煮個熱騰騰的早飯吃了,不到十二點我們就出發了(和我們同一天的大約有七八支隊伍,當晚絕大部分隊伍比我們出發得都早一個小時左右)。第一次在黑夜裡攀爬雪山的感覺,真的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我不知道我是在做夢、還是在打遊戲、還是在編程、還是與相愛的人在一起,總之我很幸福,我的心好像在被溫柔觸摸。不多久,半輪血月從我們腳底緩緩升起,我們伴著月光,伴著ice ax不斷敲擊雪地的聲音,充滿節奏地上升。直到日出、直到海拔越來越高、直到路過一個又一個冰裂縫、直到步伐越來越沉重。就這樣我們連續走了7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山頂。

(給大家簡單感受一下冰川和冰裂縫,其實這裡離登頂還早著。照片為特神所攝)

登頂的感受:

快到山頂只剩最後一小小段的時候,我們三人真的是用最後的力氣小跑上去的(當然我是最慢的一個)。Rainier是座危險的活火山,山頂是平緩的火山口。站在山頂,可以眺望遠處的Mt Adams、Mt St Helens等等其他著名的山峰。佇立在山頂上,我緊緊地擁抱我的隊友。出發前我曾以為登頂的那一刻我會流淚,畢竟是我嚮往已久的雪山,這個夢想又太快得以實現。然而,山頂實在是太冷風太大了,我那激動的淚水都流不出來!我們稍作停留就開始下山了。但其實,從出帳篷的那一刻起,從邁出登頂的第一步起,我就已經被幸福感包圍了。大家都說,Rainier是一座入門的技術雪山。那又何妨,在我心目中,她是那樣的聖潔和崇高。我愛她,我也將我一生所愛,刻在了她的天空之下。

(我在平緩的山頂。照片為熊力哥哥所攝)

下山以後:

由於我們是周日、周一兩天攀登Rainier,之前我給組裡請了周一的假,發了封email給同事詳述了我們合理的行程、完美的天氣、靠譜的隊友,並且強調我周二一定會回來上班。果然,我周二真的去上班了,但是坐在辦公室里,我的大腦卻很難集中注意力,那天對工作其實並不負責很慚愧。直到周二晚上好好睡了一覺,才算大致緩過來。所以說恢復嘛,兩天足矣。我沒跑過馬拉松,只能說,比跑半馬可累多了。跑完半馬我還生龍活虎能唱能跳,爬完Rainier我好想多請一天假啊。

最後:
附一張我們一隊三人攀登途中的合影,路上遇到的另外一支隊伍的隊長給我們照的。我一直都走在中間,因為在三人的隊伍中最弱的那個人要走在中間可以得到首尾的保護。好愛帶我的兩位兄長。也許4000多米的雪山聽起來不算什麼,但我們作為業餘愛好者,還是要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的,有時甚至是生死相托。感謝他們給予我的信任。我也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我將帶著這份信任繼續前行。


前天剛下山,我要強答。純普通遊客,沒有登頂,不過還是挑戰了幾條人跡罕至的trail.

結論是:非專業人士真的別作。差點卡住進退兩難:右側峭壁,左手懸崖,腳下是十幾厘米積雪。

你們感受下:

普通遊客還是去幾個著名景點如Paradise和Sunrise欣賞下雪山風光就好。繼續往上挑戰還是帶好專業設備和具備專業技能。


推薦閱讀:

ospery蒼穹和天頂哪個好?
為什麼最近不管自虐窮游還是腐敗休閒遊,都是女的比男的多很多?
據說今年 6 月墨脫會通車,之後去墨脫徒步還有意義么?
徒步一千公里,每天五十公里,二十天完成,會遇到什麼難題?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行山徑路線?各自有什麼特別之處?

TAG:徒步 | 登山 | 極限運動 | 山野徒步 | 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