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傾向於使用精神分析理論治療?
接觸過的大部分心理諮詢師都是這樣,從父母開始扒,很多結論感覺像算命一樣,真的有必要從父母開始扒,扒的很深入
@幸運的大毛
並·沒·有。
精神分析的盛行、實際上僅僅是假象。在我看來,談得上真正在做精神分析或者用動力學視角工作的諮詢師其實非常少。
就國內的高校加上系統的受訓項目而言,真正在接受精神分析體系(含拉康、榮格)受訓的人並不多。國內真正開展精神分析受訓的高校,5個指頭數得完;而面向執業諮詢師的系統受訓,也就中德、中挪、中美、CAPA等項目。且不說參加受訓的學員之間有重複、完成受訓和真正運用精神分析或動力學框架工作之間不完全對等,單就每年完成受訓的人數來說,都不能算多。
由於這些受訓普遍受到業內同行的認可,絕大多數的諮詢師都願意在自己的受訓經歷一欄寫上自己所接受過以及正在接受的受訓項目。在自己所在城市的心理服務機構還有網上逛逛,對這些人群在執業諮詢師中的比例就能有比較直觀的感受。
首先,詢問來訪者成長簡史已經成為心理諮詢前期工作的必要環節。通過來訪者描述自己成長經歷的方式和內容,諮詢師能夠從中獲得大量關於來訪者人格和功能狀態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所有流派的諮詢師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諮詢師判斷接下來工作的走向。
其次,精神分析框架下諮詢師並不會一上來就將來訪者目前的問題和父母以及過去進行連接,或者給出因果關係。
諮詢師對來訪者說:「之所以你在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你父母對你........」的情形實際上幾乎不會出現。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來訪者訴說著反覆出現的問題,諮詢師鼓勵來訪者做更多的表達和探索,此時來訪者自發地說出如「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間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情.....」「他的表現簡直和我的父親一樣,我都要生氣死了....」一類的話。
精神分析的內在核心在於對個體心理現實的尊重與包容,來訪者的歷史更多的是幫助其理解自己、而非對其進行僵化束縛的工具。
(初稿於2015-06-11,待增補)
謝謝邀請。
本人曾經在美國上大學的時候,11年12年,在美國找過一個心理醫生諮詢,並且效果非常好。可能我的答案要跑題了。
我不太清楚什麼叫精神分析療法。我只知道我在美國看這個心理諮詢師的經歷,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她幫助了我解開了我的心結,從此教會了我太多,讓我走上了康復的道路。如果沒有這個醫生,也許我現在還在 抑鬱中苦苦掙扎。
我去心理諮詢師2011年10月份。那個醫生問我出了什麼問題,問我為什麼有問題。我就跟她講了大概2個月(每周一次)。然後這個心理諮詢師用佛學的方法治療,比如說什麼正念啊。然後她果斷給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我一下豁然開朗。她主張的療法是面對過去的傷疤,然後去面對它帶來的疼痛,然後去包容它,而不是逃避。我覺得心理醫生教會我的最大一點就是告訴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她之前我因為強迫症和抑鬱我頭腦里的是非曲直已經非常模糊,活的很痛苦,腦子很混亂,內心充滿了為什麼。
在美國也分各個流派的醫生。我的諮詢師表示她根本不信CBT療法,這導致我現在也覺得CBT沒用。
我個人覺得什麼方法並不重要,主要是能尊重病人,能夠關注內人的心靈,而不是去評論病人,這是最好的。
雖然我倒2014年年底才徹底開竅,也是因為我個人經歷到一定程度上想明白了很多,但我不得不說,2011年的看心理諮詢師的經歷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我著實感到幸運。
我在我的專欄里會寫一些心理疾病康復的感想,歡迎關注好奇的星星 - 知乎專欄
我只想說,說搞精神分析是因為專業水平不夠、說精神分析忽悠balabala的同學,你們誰是系統學習過之後說的這樣的話,請站出來。精神分析直指人性,並且專業難度絕不是你們腦補的那樣。如果弗洛伊德的經典精分、克萊因的客體關係、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你都學完了,並對中國文化比如儒釋道文化也都通透了,還是覺得精神分析不專業太膚淺並且沒卵用,那我就把我的膝蓋獻給你,並懇求你給我指一條對人性了解更加深入的光明大道。
那是行為主義學派的方法,強調環境影響個體。諮詢師才用這種方法可以建立因果關係,將整體諮詢方向確定。
而精神分析是一系列抽象的,針對心理意象等的描述,像是編程的程序語言,倘若聽成算命的,那就是其使用不當了。
因為 精神分析做起點,後面發展出的龐大派系,有一脈統稱精神動力學派,而心理諮詢是鼻祖,卡爾羅傑斯,也算是精神動力學陣營,而不屬於心理學陣營的。所以諮詢師無論受什麼樣的訓練,本質和先驅導師羅傑斯一樣,是精神動力學陣營出身。
「從父母開始扒,扒的很深的」,這是心理諮詢師為你做心理輔導的一種思路,一種細分的流派,起源精神分析,但不全是精神分析。內部很多流派,一般綜合使用。啊,我所接觸到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諮詢師,心理系裡諮詢方向的老師,正規醫院的心理諮詢師,沒有精神分析學派的……可能是我接觸的太少?可是這些領域的諮詢師大多至少受過心理學的系統訓練,碩士及以上學位,不會是所謂的江湖騙子(心累)……我們心理系學生總會開玩笑說精神分析很大程度上被外行人用來唬外行人的……沒有冒犯的意思,精神分析學派的確是心理諮詢的一種取向,但是由於它周期長且效度不確定等原因,當前心理諮詢里用到的不是很多,當然也有專註這個流派很多年的學者們……
國內根本沒有什麼(或者幾乎沒有?)真正的精神分析師吧。
至於談父母:
1. 對於本身有接受正當培訓的治療師,就算是認知行為的治療師也會跟你談父母,因為這是從動力學的角度來的。能更好了解來訪的關係,心理結構程度,模式等等。
2. 對於沒有接受過正當培訓的治療師,聊這些比較好聊,萬金油的話題。畢竟比如認知行為治療的很多schema不是專業的還真的沒那麼好聊。
以下是如何在德國成為一個精神分析師:
心理學本科/臨床醫學—>臨床心理學碩士/臨床醫學—>八年臨床經驗(之前是,現在只要能通過臨床培訓的篩選就不限之前的臨床年限了)—>至少3-5(據說實際平均年限是8年左右)的精神分析的臨床培訓—>國家考試—>精神分析師
德國是唯一一個保險全額報銷精神分析治療的國家,一般是160-300次,一個療程結束的兩年之後可以繼續重新開始,全部保險報銷。
認知行為是60-80次,精神動力是60-100次。
不是心理分析師愛用精神分析視角,動力學是所有心理諮詢的一個基礎,所謂心理諮詢很多時候需要做的就是澄清,解釋,關係的處理,而動力學就是來解釋因果的,作為一名心理師需要有這樣的框架,就像任何心理諮詢都需要用接納,人本的姿態建立咨訪關係一樣,而針對具體心理問題可以去採用其他療法分析。
現在的諮詢界真正用精神分析的太少,就拿國內來說吧,主流還是人本的,認知的佔了絕大多數,還有少數的本土化的意象對話流派,朱健軍老師創立的,上學期剛上過他的課。
不過還是有的,畢竟精神分析在諮詢界的地位還是有的,不過到目前為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基本沒人用了,多是以後的新精神分析流派。
話說回來,要是非要排個輩分,我算是弗洛伊德的第八代弟子呢,23333
制式工廠起步之後家庭作坊都關門了,
現代實證醫學起步之後傳統醫學也干不下去了。
沒有任何說Psychodynamic不行的意思,我最喜歡的上古大師就是阿德勒。
但是CBT和Psychodynamic的區別就像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的區別一樣:
CBT底線高,出錯少,危害小,效果顯著。
Psychodynamic能不能做出比CBT還好的效果呢?
單一案例也許可以。但是這個行業的發展,不取決於單一案例,而取決於整個受眾群體長期對於此行業的理解。
上限固然重要,木桶卻最需要注意短板。
最後舉一個例子,Psychodynamic更像是下竿釣魚,休閑娛樂挺好,偶爾還能收穫頗豐;但是說起打漁,還是得下網。
70年代以來的,以人的發展為本,以here and now為重心,以短期目標為評價標準,注重對於認知與行為這兩者的雙重理解和影響的那一套系統,才是真正的網。
我說實話,那個時代很糟糕。
我認為「為什麼某一個心理治療師會選擇精神分析療法」和「為什麼大多數治療師選擇精神分析療法」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應該由該心理治療師回答,第二個問題,我質疑「大多數」這個說法是從何得來的。
在國外(美國),用精神分析流派進行諮詢是不能被報銷的。
請注意,在美國,醫療報銷里有關於心理諮詢的部分。
因此,國外比較認同的是認知行為、存在主義、人本主義,乃至後現代的諮詢方法。
而我的一些著名的心理諮詢老師提到,作為一個有效的心理諮詢,一般而言,三次,5-6小時的諮詢就能有效果。
這往往見諸於 認知行為、後現代、存在主義的諮詢方式。
而假如你去做精分,不好意思,諮詢師都要勸你來做個幾年吧,每周都來。
我個人做過幾次心理諮詢,一些是個人和家庭有關係的衝突來做,另一個目的也是做個人體驗。每當我聽到諮詢師跟我說你得每周都來,連續做十個月。我表面微笑的同時,心裡都千遍罵娘。我來您這就是處理一下當下的情緒,讓自己行動起來。有兩三次我就可以走出來了。你可倒好,直接讓我重新成長一回。
我心說,難怪做精分的諮詢師要反移情呢?你給來詢者做了多年,每周都做,你想不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都難。
而我的一個假設是,這種心理諮詢方式是對來詢者的不尊重。
我認得一個很牛的心理諮詢老師提到尊重:
來訪者有權決定諮詢的目標,
來訪者有權決定諮詢的方式,
來訪者有權決定什麼時候可以不做諮詢,
來訪者有權決定是否要做諮詢。
而作為諮詢師,你是否真的了解我的需求,我的目的,我的方式,以及我想怎麼做。然後我們再商量呢?
我感覺,一些做精分的諮詢師背後有這樣幾個假設:
1.你現在問題的根源,來自於你的原生家庭,你的過去,你的人格。
2.因此如果你從你的問題走出來,我們就必須看看你的根源是什麼,在哪裡,扒開來給你看,給你哭
首先,這兩個假設不能簡單判斷對錯。而關鍵是,一些做精分的分析師僅認為這樣的假設是對的,必須按這樣的假設做。
而認知行為、後現代、人本主義的流派就不一定必須要按照這個假設去做。
有時一個簡單的脫敏練習,就足夠一個人過好自己的日子了。
同時,我並不否認精分作為一個理論的重要性。研究人格,原生家庭,家排,沙盤,都有精分的影子。
要學習精分的方法,但是你沒必要拘泥於必須精分。我所認識的精神分析高手,恰恰是更靈活,他用後現代的敘事療法,結合一定的精分覺察,都會做的很好。
或許不能歸結為諮詢師的偏好現象,而是在心理治療領域,精神分析是一個很獨特的、也幾乎是最重要的視角——其地位相當於武林門派里的少林武當。所以大多數從事一線工作的諮詢師,都接受過精神分析的培訓,因此臨床操作也多少會有精神分析的影子。
但是!
公園裡到處有人打太極拳,那些就能代表真正的太極拳嗎?學過精神分析、知道些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概念,也不等於就真的是在做精神分析了。
「從父母開始扒」,就是個典型的誤解。
我知道很多動力學取向的諮詢師,也包括區區在下,從來不會刻意地去談父母、談童年,因為那犯了諮詢的大忌——離開當事人、離開「當下」!
如果,當事人的困擾與童年經歷、父母養育直接相關,跟著他們現實中的煩惱去展開、去探索,自然而然就會浮出水面——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先定個調子,然後按圖索驥地往上套。這是初學者最容易出現的誤區。
確實,絕大多數個案里都能看到,成年後的內心世界與早年經歷一脈相承,這就是客觀規律——上層建築搖搖欲墜,下層怎麼可能沒有問題?但是諮詢的主體是「人」,理論的用處不是用來「框」那個人,而是作為參考工具,幫助諮詢師理解那個「人」的——在脫離「理解」眼前那個人的前提下,理論一文不值。
不知道題主之所以形成了「扒父母」的印象,是否有可能接觸的都是精神分析的嘴炮,而非真正入了門的行內人?
至於「扒」得深入與否,讓我聯想到初學者常常用到「挖掘」這個詞。還是個刻意而為和順其自然的區別——足夠貼近當事人,不「挖」也能找到寶;反之,掘地三尺也毫無意義。
另一個角度,再拿太極拳舉例,常有人說這麼個慢得要死的健身操,怎麼可能有實戰意義?——套路是用來練周身如一的狀態的,真正拿來打人的那叫「散手」,外行一般沒機會見到——諮詢也類似,理論是用來形成整體觀、系統觀的,實戰操作,諮詢師內心的狀態是盡量接近「一塵不染」、可以說沒理論什麼事。
如果坐在諮詢室里的諮詢師,還是滿腦子理論、假設、概念化,說得狠一點,那根本就是——不會做精神分析/動力學取向的諮詢!
至於「得出的結論像算命一樣」,恐怕是另一個誤解。
題主用了「結論」這個詞,並且這筆賬被算到了諮詢師頭上,估計指的是諮詢師所反饋的、經典精神分析里叫做「解釋」的東西?
在現代精神分析領域裡——也就是弗洛伊德的經典精分之後發展起來的,包括客體關係、自體等流派,其實已經越來越少地涉及「解釋」這個環節。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根本不需要、也輪不到諮詢師來「解釋」——假如當事人真的充分觸及、理解了能帶來領悟的「情結」,無需諮詢師廢話去下什麼「結論」,自然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而假如時機並不成熟,諮詢師還非要自作聰明地說兩句刷存在感,那可能就容易出現題主所說的「算命」似的「結論」了……
即使是經典精分取向,「解釋」也是講究「時機」的——該修雜草的時候掄起鐮刀,造成了損失,不能怪鐮刀吧?
而用到「算命」這個詞,是否說明「解釋」得很離譜、甚至神神叨叨?不知道具體背景,只能胡亂猜測,或許諮詢師是把「自由聯想」誤解成天馬行空地隨意假設了。歸根結底,總是離開了當事人本人、離開了當事人「當下」的內心狀態。
謝謝題主提了個好問題,讓我們干這行的有機會澄清一些東西。說到底,精神分析這種工具存在了百年而還未衰敗,說明必然有其內涵——不理解它,也許並不說明它沒用,而只是走入得還不夠深罷了。
另外,也許不是某種「方法」很好用或很垃圾,而是某個人「用得」很好、或很垃圾。
最後再點下題:雖然精神分析很難很難很難很難學,但真學進去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一旦/只有真入了門,就/才會知道它的價值。考慮到國內心理諮詢行業進些年的發展,這個群體一直在擴大,這也多少是讓題主產生「怎麼又是精神分析?!」的因素之一吧~~
—————————————————————歡迎訪問微信公眾號:therapist5,謝謝~:)精神分析處理移情,反移情,阻抗,在處理這三者基本就可以稱為精神分析,人活著其實就是這幾者。。所以精分無處不在了。有些內容已經深入基礎心理了
因為精神分析是唯一一套能夠用大白話說清楚的關於個人心理發展的理論體系,這是重視個人價值的歐美人一百多年實踐的結果。東方也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中醫理論很好,但主要關注身體而不是心理,儒釋道易的理論也有用,但不是太深奧就是太玄乎,而且主要關注管理學而不是心理學。
這個行業門檻太低了,一不需要數理化知識,二不需要嚴謹的邏輯推理,僅憑生活常識往「潛意識」、「俄狄浦斯情節」之類的概念上扯就行了。這活兒那些居委會老大媽最擅長了,會忽悠的都能進去弄兩下,稍微走偏就成了算命學、玄學之類的東西,一些巫婆神漢也可以借這個外衣堂而皇之的成了心理學專家。
這樣說並不是貶低正經從事精神分析的人而是說那些混子。我以前也接觸過這一行,雖然不深入但也有所見聞。許多非心理學專業對精神分析有興趣的人本來是自己有心理問題,一開始是想自救,後來發現這可以賺錢就轉而給別人諮詢了。這些人還有一些共性,都喜歡把精神分析跟佛教道教、傳統文化攪到一塊兒,相信一些超自然的東西。
首先樓主說的不是精神分析,而是基於一種「人的心理問題與早年經歷相關「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很難說是源於精神分析的,但是是精神分析非常重視的一個觀點,也是弗洛伊德及後來的分析師所贊同的觀點。但是那種挖本身並不是精神分析。
@清流 請你不要誤人子弟。樓主所說的治療方法與精神分析相距甚遠,你竟然硬能扯上這是以為內精神分析好賺錢,還維護男權。首先不說女權主義是不是就一定是對的,我們本來就不該認為什麼事情一定就對。但是現在女權主義對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吸納也非常多,並且在其中找到很好的資源去支持女權主義她們自己。
你可以不喜歡精神分析,不論因為什麼原因。但請你至少做到在精神分析的語境下理解精神分析,一面今後再指鹿為馬。你能通過心理諮詢來解決自己的困惑或問題,這一點真的很需要值得肯定。但,這裡面或許存在一些你對心理諮詢的誤解,我想盡我的能力澄清一下我所知道的: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精神分析確實是現在在中國心理諮詢市場上比較流行的諮詢流派。這種市場的導向多多少少確實會影響一些諮詢師,但這並不能作為大多數諮詢師都傾向於選擇精神分析理論治療的證據。因為一個諮詢師採用什麼樣的療法,和來訪者所求助的問題適合用什麼療法以及諮詢師本身的專長都是有關係。其次,諮詢師會從父母開始扒,是因為需要收集資料,希望從你的成長經歷中去了解你這個人,嘗試著去用「整個你」來理解你所求助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當然這也會幫助你自己去梳理你的過去,幫助你去探索父母對如今這樣的你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而且,如果來訪者有創傷性的童年經歷,諮詢師需要在合適的時候通過這樣的挖掘,重新幫助來訪者去修復這樣的創傷。
此外,父母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的重要他人,無論來訪者承不承認他們重要與否,他們對個體成長所產生的影響是無可厚非的。通過諮詢師帶領來訪者自己對這部分的探索,會讓他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自己很多的行為模式、情緒、遇到的問題等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這也是心理諮詢中個人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
最後,我不清楚這種「算命」的感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但我似乎從中感受到了一些現實不如期望所產生的失望。或許是你還沒找到適合你的諮詢師、或許是精神分析療法不適合你、或許是你還沒真正準備好要進行深層次的自我探索……這些都有可能。
任何知識存在自然是合理的。不過對有的人有作用,個人認為效果不好是因為愛是一種體驗,而不是說教。患者聽了後並沒有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所以覺得並沒有什麼卵用。
其實從全世界範圍內,精神分析的影響力都在下降,但在中國掀起的卻是一股熱潮,主要是中國的教育一直都是粗暴的教育方法,作為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會受到創傷,而精神分析讓你覺得你現在的問題就是因為你童年的創傷造成的,你很認同,很多人認同,很多人認同就意味著市場很大,好賺錢。這就是你看到很多人都用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南科大自招考試中「7 分鐘內,在一張紙上從 1 寫到 300」這道題是測什麼的?有什麼好點子做這道題目嗎?
※心理諮詢師考試取消後,非心理和醫學專業出身的諮詢師該如何繼續發展?
※胃病與心理壓力有關嗎?
※晚上睡覺前總是胡思亂想,怎麼破?
※有些人一生花費了大量時間打坐,他們這是在浪費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