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越野跑遇到下雨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長距離越野跑難免會遇到下雨的天氣,如果遇到下雨路滑或者泥濘的話,從裝備,技術等各個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雪呢?
兩天後的TNF100天氣預報是有雨的,結合自己之前的比賽經驗,談以下幾點
一、路況
因為水的加入,賽道的特點會截然不同。回顧一下物理知識,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壓力大小正相關。
1、土路等易滲水路面,下雨後腳與地面的接觸面增大(比如陷進去),會增大摩擦力,嚴重影響跑步時的發力。解決辦法是盡量避開積水濕軟的路面,如沿著路肩跑。
2、石頭路等不易涉水路面,水會在鞋與路面之間形成一層薄膜,降低了接觸面積,容易產生打滑的情況。很多人喜歡下坡時利用拐角處的石頭拐彎,這裡就不適用了。解決辦法就是時刻默念,別踩石頭、別踩石頭、別踩石頭;
PS:2015年北京TNF50和100公里經過了兩段路況很好的古香道,但由於是石頭鋪就,下雨時一步一滑,就變成了很多人的噩夢,今年同樣要注意安全。
二、防寒
下雨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風,加上海拔增高、夜晚等因素,會大大降低環境的溫度。而且如果防水工作沒有做好,身體表面的水分也會大量帶走熱量,嚴重的會導致失溫。
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併產生一些列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症。
應對策略就是防水、防風,以及足夠的能量攝入。
防水、防風方面視雨量的大小,選擇衝鋒衣或者皮膚衣,鞋可以選擇帶goretex 內里的防水鞋。其中衝鋒衣可以根據防水指數、 透氣指數來選擇,同時考慮重量的影響,太笨重的衣服不適合進行越野跑。環境惡劣時可以使用保溫毯進行輔助。
圖片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能量攝入時盡量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能量供給,如果有條件了喝些熱食,也能很好的改善失溫狀況。
三、認路
下雨時會影響對道路的辨識,包括雨霧帶來的能見度下降以及部分標識的損壞。其中前者的影響非常大,在13年寧海比賽時就遇到了大霧天氣,能見度只有幾米,近在咫尺的路標都看不到。解決的辦法是提前下載GPS軌跡,使用GPS手錶或手機等工具輔助導航。
四、電子設備
檢查一下自己的電子裝備是否防水,手錶、頭燈、手機、備用電池等,其中頭燈強烈建議選質量好一點的,這樣可以保證不會因為下雨中斷比賽,手機和電池可以放在密封袋裡。
五、換裝點
超過50KM的比賽一般會設置一個或多個換裝點,選手可以提前準備需要的東西,一定要合理利用。我一般會準備襪子、鞋、速干T恤用以更換,換上乾爽的衣服也可以很好的解決失溫情況。
最後,越野跑畢竟不是徒步,裝備必須要在便攜性與適用性上做出平衡,以能跑起來為前提。所以組辦方一般會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比賽。一般來說,大雨時舉辦方會叫停或者調整線路,比如著名的環勃朗峰UTMB在2012年因為天氣問題就使用了備用線路,166公里9600米爬升的賽程變成了108公里6800米爬升。而下雪時不適合舉辦長距離越野跑比賽,組辦方一般會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比賽,這裡不再多說。
-------------------------------------------------後記--------------------------------------------------
剛剛結束的TNF100比賽,在第二天中午開始下雨,組委會臨時更改了25公里的線路。
自己參加的是100KM組,第一天下午2點發槍,正好趕在下雨前完賽,比較幸運。為了保險起見,自己全程攜帶了薄衝鋒衣和防雨褲,在換裝點準備了備用的鞋和襪子,不過沒有用上。但準備充足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雨,穿衣,內層超級速乾的衣服(odlo的內衣非常好),外層,皮膚風衣或者簡單防雨防風的就可以,不建議衝鋒衣,跑步的話,衝鋒衣很熱,裡面出汗跟下雨一個效果。鞋子,深底紋的,抓地更好一些。V底耐磨性能好,但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是沾了水就非常滑。鞋子效果最好能在不同地段有試驗過。如果你用的好,帶杖。技術不是一天兩天煉成的,實戰多了,自然有腳感,包括下雨天的腳感。下雪,帶雪套,防止進雪,軟雪還好,硬雪或者冰的話最好加防滑鏈。
防水 防滑 腳趾和身體易摩擦的地方要擦凡士林 官方發的救生毯是個好東西
注意手機防水 最好帶個小諾記推薦閱讀:
※越野跑者如何挑選背包?
※如何制訂科學的 10km 越野跑訓練計劃?
※跑步訓練如何能保持自己的月跑量達到 300 公里?
※完賽天王級越野賽事UTMB(Ultra-Trail du Mont-Blanc?)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零下35度的小興安嶺參加跑步比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