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分析的常用思路和方法有哪些?
看到圓桌動態 - 日常行為分析當前的問題大部分是針對具體的一兩個行為進行分析,我個人更想知道相關領域一般性的分析思路有哪些,各有什麼特色?希望這個問題的討論能幫助大家應用這些方法分析生活中難以窮盡的行為問題。
(另外,如果各位回答者能對自己常用的方法給出一兩本經典書籍或相關資料(如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豆瓣)),也許會給大家進一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方法帶來很多方便,謝謝大家!)
一般來說,分析一個行為,也就是解釋這個行為,回答「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這樣的問題。
解釋一個行為首先可以分為特異性的解釋和一般性的解釋。前者針對一個具體的行為,如某個人在某個情景下做出個某個行為。後者則更為一般性的解釋這個行為,比如為什麼人類會表現出這個行為。可以說,前者解釋某個行為,後者解釋某類行為。
舉個例子,一個小女孩在媽媽不給她買玩具時發脾氣。要解釋這個特異行為,我們往往需要用到理論模型。這裡先用「挫折—攻擊模型」。這個小女孩受到了挫折,其買玩具的欲求被其母親拒絕。所以她就表現出攻擊行為,發脾氣算是一個攻擊行為和情緒。這便是一個特異性的解釋。
一般性的解釋,就是要說明,為什麼人類在受到挫折時會表現出攻擊行為。這種一般性解釋往往會援引演化論。認為這種心理機制是在某種演化壓力下出現並得到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挫折時表現出攻擊行為有利於克服或者消滅這個挫折,滿足自己的欲求,獲得更多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這種演化論解釋非常基礎,不需要再問「為什麼」了。因為這就是「複製子」變異性複製,在環境下競爭生存的最基礎的「行為機制」。
對一般性和特異性的解釋,有時也會援引其他理論模型。不同的理論模型,在解釋效力和易用性方便會有差異。選擇哪個理論模型一般以具體情景而定。而且針對一般性解釋和特異性解釋的區分也是依場景而定。比如一個人類在某類場景下做出某種行為,如果和某個人的具體行為相比,就是一般性解釋。而和人類基礎行為(比如趨利避害)相比,就是特異性解釋。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想要解釋一個行為時,我們往往是想知道這個行為出現的原因。這個原因又被認為是行為者做出這個行為的理由或動機。比如一個人在吃東西,我們認為他做出吃東西行為的理由就是他餓了。這種常識意義的解釋,也就是我們的Folk Psychology,或稱其為民間心理學。它會用到「信念」,「願望」,「命題態度」,「感覺」等辭彙。一個人為什麼大笑?因為他感到開心。一個人為什麼哭泣,因為他想通過哭泣博取同情。一個人為什麼做出行為A?因為他相信行為A能幫他實現目標B,而且他想要實現目標B。
我們還可以從更基礎的神經心理學給出解釋。一個人表現出吃東西行為是因為他的身體處於一種狀態A,然後傳入神經在這種狀態A下會傳入信號a到中樞神經,中樞神經接收到這種信號便會發出信號b,信號b通過傳出神經達到肌肉或者腺體使得它們的進入狀態B。在整個過程中,你可以把A狀態稱之為「飢餓」,B狀態稱之為「進食」。但實際上這種稱呼並不恰當,A狀態是一種生物學甚至化學狀態,B狀態也是如此。只有在一個宏觀的角度,我們才能用Folk Psychology的辭彙描述和解釋這種行為。
在解釋一個異常行為時,我們也常常以神經系統的異常來解釋行為的異常。這已經表明,行為的分析幾乎總能還原到神經科學或者認知神經科學的層次。而諸如精神分析,Folk Psychology,甚至一般的認知心理學也都不能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只有祭出認知神經科學和演化論這兩個大殺器,才能讓這些愛問「為什麼」的人心滿意足。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發現Folk Psychology或者精緻化的Folk Psychology以及精神分析這種很扯淡的理論似乎也很有解釋能力。Daniel Dennett認為Folk Psychology確實是一種有效的理論,它的確描述了一種真實的模式,雖然這種模式並不以最基礎並且最為真實的物理狀態存在。但人類的Folk Psychology的確幫助人類取得了演化上的優勢,即便它不如神經心理學精確,但它至少也是低成本並且有效的,即便偶爾會出錯。
所以,分析一個行為,逼格最高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用神經科學解釋這個行為的發生機制。一個是用演化論解釋這個行為為什麼會在人類身上出現。
最常用的分析,還是Folk Psychology以及精緻化的Folk Psychology。目前心理學的大多理論模型都是這種精緻化的Folk Psychology,它們都依賴於「信念」,「感覺」,「慾望」這類概念。採用這種理論模型來分析行為,其成本較低,不需要深入研究一個人的神經網路以及電生理活動模式,而往往也是有效的。行為分析的話當然是行為學呀!樓上說的「解釋一個行為為什麼發生」,是探究這個行為背後的「心理」,那包括的方面可就多了。
而行為學,只關注行為本身,對產生行為的可能(注意是可能,所有解釋都是推測,不可能得到完全準確答案)原因不再重視,也拒絕像精神分析一樣用過去的經歷對現在的行為進行解釋。總之,行為學只研究行為,其他什麼需要呀,動機呀,情緒情感呀,認知呀,經驗呀,能力呀,或者社會呀環境呀,全都不關心。
而行為學最基本的就是abc理論,就是前提行為結果的三段一致性。
比如和女朋友接吻這個行為,前提是女朋友在身邊,行為是和女朋友嘴對嘴親吻,結果是你們交換唾液,激發荷爾蒙,分泌多巴胺,感到親密安全,總之你爽了。
只有女朋友在身邊,你才能親到她,只有你和她接吻,而不是爭吵你才會爽,前提、行為、結果保持一致,即行為的三段一致性。
題主說的「認知行為療法」的基礎就是abc理論,它其實是將「認知」看作一種「行為」,我們收到的外界刺激是前提,然後產生相應的「認知行為」,最後我們得到的情緒體驗是結果。
比如,「有人對我說,你怎麼這麼懶」這個刺激發生作為前提,然後我做出一個認知行為「他在抱怨我,指責我」,最後得到結果,我不開心,我不想和他說話,甚至想和他吵架。而通過認知行為訓練,現在還是「有人對我說,你怎麼這麼懶」,我產生了另外一個認知行為「他是在關心我,他希望我變得更好」,那麼結果自然也就改變了。認知行為療法其實就是abc理論的一個通過改變前提——行為間的聯繫改變人的心理的應用。
要分析一個行為,首先要定義一個行為,要明確、具體、客觀地描述一個行為。
拖延,不是一個行為定義,頂多算一個行為代號。「臨近任務的截止日期,而任務還沒完成當事人卻進行與任務無關的行為且很可能導致任務無法如期完成」可以算做拖延行為的一種定義(其實我這個定義也不太好啦!)。
定義行為是必須的,否則就「打人」來說,拿榔頭敲斷腿算「打人」,扇耳光算「打人」,互相推搡也可能算「打人」,可是敲斷腿和推一下是一回事嗎?不弄清楚具體是哪個行為,能分析出個結果來嗎?
如果只是自己玩玩,定義完一個行為,就可以利用abc理論對這個行為進行分析了。
因為行為我們已經通過定義確定了,下面只需根據行為找到其特定的前提和結果即可。
前提,就考慮行為發生前,當事人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以及周圍環境,從中找出和行為具有特定聯繫的,即如果沒了這個前提,行為就不會發生。前提可以是多重因素的組合。
結果的話,顧名思義,就是行為發生後產生的後果。可以考慮行為發生後又發生了什麼,當事人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避免或逃避了什麼,以及行為發生前後的變化等。結果可以是多重組合,可以是自然的結果也可以是人為添加的結果。
比如我們前面定義的拖延行為,前提可能是是「當事人有任務,任務是未完成的,有難度的或當事人不喜歡的,截止日期很近了」或者「在家中」。
行為是「當事人進行與完成任務無關的很可能導致任務逾期的行為」。這裡要注意結果不是「當事人任務未如期完成」這麼簡單,而是即時結果「避免了面對任務的枯燥」「緊張情緒得到舒緩」「體會到趣味性」「獲得完成事物的成就感」「愧疚感」和延時結果「任務逾期的懲罰」。
這樣一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到,不是當事人懶,這種標籤實在可怕,而是當前條件下,綜合比較起來完成任務不如拖延更具吸引力。記住,天下沒有一個懶人,每個人都在他能理解的範圍內做出最優選擇。
而我們要改變行為,就是從這個三段一致性著手進行操作。
還是拖延行為的例子。
我們可以對前提進行操作,降低任務難度,增加任務趣味性,甚至直接避免產生任務,都可以使拖延行為有所減少。很多時候僅僅把在家裡/宿舍改為在公司/學校/圖書館就可以大大減少拖延行為。或者砸了手機(效果頗佳)?或者高段位的可以鍛煉自己到對任務本身發生興趣,對任務的挑戰充滿激情等,那時候做任務成為了享受,也就沒什麼拖延不拖延了。
我們也可以像認知行為一樣對行為操作(實際上是把前提與另一種期望行為連接起來),比如通過訓練,培養出任務一下達立刻就執行,而且只有在執行完任務的情況下才從事其他活動的習慣。比如大學生下課後不是回宿舍,不是去吃飯,而是立刻去自習室/圖書館做作業。
我們也可以對後果操作,比如按時完成,可與女友做羞羞噠事情,完不成一個月別想碰她,比如每次拖延後宿舍開批鬥大會且有拖延者包洗所有人襪子一周,比如拖延一次就餓三頓(真沒幾個人為了解決拖延問題試過餓幾頓的,絕逼好使)。或者牛逼點的,直接培養出對拖延行為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厭惡。對結果操作的時候盡量保證每次行為出現都會出現相應的結果,也就是說 ,要加上和女朋友羞這個結果的話,就要保證每次按時完成任務都能羞,每次拖延都會一個月碰不到她。否則今天完成能羞,明天完不成也能羞,這樣就不符合三段一致性,就不是行為的結果了,對行為的改變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在行為學面前,拖延症算個p,我們有一萬種方法解決它。
找幾個行為多練幾次,學會找准特定的前提和結果,你就可以理解很多日常行為啦!
比如父母喝止孩子哭鬧這個現象。
先看孩子,由於某種刺激(前提)引發孩子哭鬧的行為,得到的結果是「父母的斥責」「需要得不到滿足」,那麼下次遇到這個刺激孩子就不太會哭鬧了。要注意,孩子不哭鬧了,不是他的問題解決了,而是避免了哭鬧產生的問題,而原本的問題從未得到解決,可以想像,長期下去,會產生多糟糕的影響。
再看父母,前提是孩子哭鬧,行為是喝止孩子,結果是避免了孩子哭鬧產生的困擾,以後孩子哭鬧父母更願意採取喝止的行為,而不是關注孩子的問題。同樣,不是父母「教育」了孩子而是攻擊了孩子,不是孩子變「聽話」了,而是孩子學會了逃避,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感受而避免父母的攻擊。長期下去,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的影響可見一斑。
再比如「破釜沉舟」「卧薪嘗膽」都可以看作應用行為學原理對前提進行操作,引發了期望行為。
還有很多例子啦,基本上任何行為都可以用abc理論分析一下的,還是希望大家隨便抓個行為親自試試吧!
以上就是行為學上的abc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了。
更多內容請參考《行為矯正——原理與方法(第五版)》《行為矯正--原理與方法(第五版)(萬千心理)》(米爾騰伯格 著;石林 等譯…) -噹噹觸屏版
我上面的全部內容都是從此書來滴!我第一次刷的時候可是廢了老大勁了!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21歲記憶力變差正常嗎?
※讓老人來照顧孫子女,對老人來說有益處嗎?
※如何診斷高功能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征和一般的社交心理障礙?
※如何評價歐文亞龍與他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