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會發動戰爭? 德國為什麼發動對蘇戰爭?(難道沒有吸取一戰兩面作戰的歷史教訓嗎?)?

(有很多資料顯示其實1939年德國並沒有做好戰爭的充分準備)


寫頭上吧,我覺得余鵬,擬好,艷鵬啊,這三位都比我答得好,更答在點子上。其他的不少也都很不錯,我也就來得早所以贊比較多啦~

為什麼發動戰爭,根本原因英法的貿易封鎖和殖民地的缺乏。
口號是用普魯士的劍為普魯士的犁取得土地。

利用了德國民眾因凡爾賽條約而對英法產生的仇恨。

何況如果按誰先宣戰的角度,還是英法先宣了德國,而又宣而不戰,波蘭人倒是被他們忽悠得亡了國,被蘇德兩大帝國給吃了。

對蘇宣戰口號:
我只要在蘇聯這個破房子的門上踹一腳,它就會垮掉。
根本原因:
高加索以西的蘇聯有:東歐平原沃土,頓巴斯煤田,巴庫油田,半邊的芬蘭灣,列寧格勒良港,數不清的小鐵礦小煤礦。。。。。其中對德國來說戰爭急需的原油和煤鋼,蘇聯都很豐富。

而德國人眼裡的蘇聯可能還是那個一戰想爆德國菊花還被打回去的沙俄。

當然,從德國開戰初期的戰果看,感覺德國就算不開戰,蘇聯一年之內也極大概率要動手了,動員那麼大的部隊肯定不是為了邊防那麼簡單。戰爭終究是無法避免的。

====================不知該打多長的分割線=====================

說慈父不想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蘇聯對領土的慾望眾所周知。說不敢同樣站不住腳,斯大林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不可能不敢。事實上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大部分敗仗就是因為試圖跟德國全線對攻,步兵經常魯莽衝鋒,導致本可用來防禦的陣地被突破,部隊被分塊切割繞後包抄,如果蘇聯懂得適當撤退局部拉平戰線或者縱深布防加厚防線,前期不可能這麼慘的。

ps:

感謝@王庸 指正,將列寧格勒的不凍港改為了良港,另外文段中還改了幾個手機打出來的錯別字

2017.12.17下午18:25又修改了一次。主要是前三行吧,原來的文字有人懟我截了圖,雖然懟的跟這幾行毫無關係,不過我覺得改了更完善。原本懟回去的我也刪了,大家心態都平和點,別動不動看了誰的回復整個人都不舒服了,結果自己的回答被人評論里大面積質疑,沒啥意思。理性討論,少談感性的東西。


《偉大的衛國戰爭》里講的很清楚。

有人給斯大林報信了。

英法也希望禍水東引,叫納粹干滅蘇聯

納粹首先吧西歐干停腿了。

法國搞定,英國乾的鼻子出血,躺地上喘氣了。

當然德國的海軍實力,還不如一戰。

這時納粹的敵人只有蘇聯,

但是蘇聯確實有所防衛,《偉大的衛國戰爭》第一集就講了

我想說的中心思想是---沒有石油和鋼鐵---就算歐洲大陸統一也沒用-----世界的中心在海洋,----在英美---和蘇聯-----何況納粹只是為德意志人德意志地區提高待遇---去奴役別族人-----給你找篇文章你看看----

1833年,歐洲最偉大的歷史學家馮·蘭克在《論列強》一文中系統提出了「均勢」(Balance of Power)概念。它包含有兩重意蘊:首先,列強基於「國家理由」,必然因爭奪權勢而發生衝突。在此過程中,單個實力較弱的國家將傾向於結成聯盟,以抗衡或擊敗意圖稱霸全歐洲的強國。技術因素的變化會導致霸權覬覦者的新陳代謝,但只要有一國獨霸全歐洲的傾向出現,均勢便會自然生成。其次,作為唯一一個由同質的民族國家構成的國際體系,歐洲均勢不僅在內部自洽,而且在層次上高於其他地區:歐洲事務決定了全球事務,歐洲即中心。

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前20年,上述論斷的正確性在歷史中一次次獲得證明:腓力二世西班牙、路易十四和拿破崙法國、威廉二世德國的爭霸之路無一例外受阻於以英國為首的制衡集團。但另一方面,伴隨兩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和席捲全球的殖民浪潮,歐洲國家不僅掌握了全球最大份額的生產力,而且得以直接控制或影響其他地區。換言之,一個強國若能在歐洲建立霸權,便等同於佔據了世界領導者的地位。儘管均勢機制曾經挫敗過一個又一個霸權覬覦者,希特勒仍然在1939年走上拿破崙的老路,鳴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聲。

然而結局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不是均勢機制降伏了霸權覬覦者,而是歐洲均勢本身被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戰所摧毀。軸心國的初期勝利迫使英國借重美蘇這兩大區域外勢力來反擊德國,而這兩強屬於人口和資源規模高出一個等級的「洲級大國」,不僅有能力擊敗盤踞西歐大陸的德國,且其國力超過了一切歐洲中等國家之和。到1945年,西歐的戰勝國和戰敗國同樣滿目瘡痍,再也無法憑自己的力量站立起來。均勢已謝幕,兩極時代到來了。

1945年,納粹德國陷入最後的崩潰,各國相繼開始在柏林的廢墟中慶祝勝利。圖為在柏林參加勝利大遊行的英國士兵在盟國「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從左至右)的巨幅畫像下休息,滿臉帶著戰爭結束的喜悅和輕鬆

均勢機制的弱化

1948年,路德維希·德約在《均勢抑或霸權》一書中指出了蘭克的重大疏失:歐洲均勢這個看似封閉的體系本質上並不是超然的,它需要在另一套系統的支撐下才能運轉如常,那就是以英國(以及此前的荷蘭和此後的美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大洋體系,或者說基於海洋經濟的開放政治經濟體系。老歐洲幅員甚小而國家林立,衝突因素密布,倘若任由其自發地開展權勢鬥爭,較小的國家在遭遇戰火蹂躪後勢必長期不得恢復。但英國的介入改變了這一切:它利用從全球海洋經濟中獲取的財政資源來貼補和資助陸上盟國,「使歐洲以外土地上日益增長的資源可以被用於反對歐洲內部超級強國的鬥爭」,這才維持了均勢體系的平衡。

作為一個與西歐大陸隔海相望的島國,英國以海洋經濟和海軍為立國之本,它所關注的安全隱患在於兩者:一是全球範圍內是否存在「閉關鎖國」的地區,使商品和資源不得自由流通,從而影響到開放海洋經濟的運轉;二是歐洲大陸是否會被某個超級大國所獨佔,繼而將這個體量巨大的市場隔離在英國主導的大洋體系之外。但英國本身並不靠割佔領土來增加權勢基值,這使得它更容易成為歐陸中小國家信賴的合作者。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從英國獲得津貼編練陸軍部隊,英國海軍則通過封鎖、海戰和登陸干預戰事,共同針對覬覦霸權的強國。

但這一模式仍有失效的可能: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之後,英國在海上取得全勝,但其陸上盟友卻已被拿破崙悉數征服。後者開始構建其關閉歐洲市場的大陸封鎖體系,以圖逐步瓦解英國的國民經濟。此時,另一個側翼大國俄國之於均勢的意義就凸顯了出來——儘管俄國在傳統上與歐洲事務若即若離,但它同樣無法容忍有一個霸權國家獨佔中歐腹地、繼而向東方伸張勢力範圍。拿破崙在短期內無法征服英國的情況下,轉而東進以為補償,等於將俄國推入倫敦的懷抱之中。東西兩個側翼大國攜起手來,終結了拿破崙帝國,均勢遂再度得以恢復。

1870年代以後,局勢開始發生變化:隨著鐵路的機動性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得到開發,長期以來在財力上落後於英國的西歐陸上強權獲得了資源動員和財富積聚方面的優勢。若一個擁有可觀人口和疆域的大陸強國能將其勢力範圍內的資源充分開發出來,英國勢必要投入數倍於過去的力量才能組織起相應的制衡聯盟。偏偏不列顛引以為豪的海洋貿易以及煤炭、紡織、鋼鐵製造業在這一輪工業革命中增速放緩,需要操心的全球殖民體系卻日益危機四伏,以至於倫敦在20世紀前10年被迫放棄對遠東和美洲的義務,以集中資源對抗野心昭然的德國。

1914年-1918年的大戰是均勢機制的最後一次勝利,但代價也至為慘重。德國成功地證明:一個擁有足夠人口、豐富工礦資源、高效動員體制和交通條件的陸上強國可以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戰爭能力;而英國擅長的那種依靠海權和津貼的「間接路線」在對抗這類敵手時收效甚微。倫敦唯有像對手一樣以陸上作戰為重心,投入海量的人力、武器和彈藥,直至對方的戰爭能力消耗殆盡,才取得最終勝利。到1918年春天,英法兩國的力量已經達到極限,被迫求助於美國這個區域外勢力。後者在短期內投入了200萬陸軍、一支不亞於法國海軍的艦隊以及不可勝數的軍需物資,終於使德國油盡燈枯、從內部瓦解。同時,英法兩國的資本和人力也遭受了前所未見的傷害。

1942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英格爾伍德市的北美航空工廠,正在生產P-51 野馬戰鬥機。1945 年8 月,美國戰時飛機產量已經是德國的3 倍

然而均勢機制在自我平衡能力上的弱化,卻為此際的英法領導人所無視。倫敦繼續為繁重的帝國義務所拖累,巴黎則拒絕承認德國已經成為西歐經濟復興的真正發動機。希特勒審時度勢,利用英國的綏靖心理和一戰後歐洲安全體制的漏洞,迅速完成再武裝,取得了1940年夏天橫掃西歐的勝局,令倫敦面臨比1805年時更加嚴峻的考驗。

此際的英國不僅再度喪失了陸上盟友,且其財政狀況也岌岌可危,不得不重新向美國乞援。蘇美日三國在1941年先後投入戰爭,不僅意味著歐洲大陸和大西洋的安全已經與亞洲太平洋聯成一體,而且意味著德國要對抗的將是巨型海權(美英)與巨型陸權(蘇聯)的合力。

在「歐洲至上」的黃金時代,佔據西歐大陸中心者便能囊括最肥沃的土地、最巨額的財富和最充裕的人力;但在全球視野下,德國控制的不過是歐亞大陸西端的邊緣領土,卻要和穩居大陸腹地的蘇聯以及控制整個外圍海洋的美國相對抗。美國儘管像一切海洋強國那樣,在直接干預大陸的能力上略有欠缺,但位於內線的蘇聯恰恰擁有對長期戰爭來說至關重要的空間和人口。通過租借法案和北極航線,美國將軍火和工業設備源源不斷地輸入俄國,以開發其戰爭潛力;同時繼續武裝英國,使其在美國本身專註於太平洋的情況下繼續牽制德國。到1945年德國最終被摧毀時,歐洲已經明顯地被美蘇這兩個區域外大國分別控制,再無均勢機制的運作空間。

不僅如此,1919年凱恩斯在《大戰的經濟後果》中恰當地指出: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早熟造就了一個數量驚人的城市糧食消費者群體,土地的有限意味著糧食供給只能通過國際市場來獲得。在石油革命之後,燃料又成為另一項依賴進口的戰略資源。1941年希特勒悍然東進的經濟原因即在於:在英國擁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德國無力為其控制區內的人口和產業獲取足夠的糧食和燃料,只能寄望於佔領烏克蘭的油田和糧食產地,來改善窘迫的狀況。換言之,即使一個霸權國家完全控制了西歐,它依然無法在不依賴其他地區的情況下生存下來。

洲級大國的崛起

早在19世紀30年代,托克維爾就已斷言:「俄國和美國將各自主宰半個世界。」這不僅是因為兩國在地理上皆有屏障、難於被外部勢力徹底征服,更因為它們在人口、幅員和資源方面超出了西歐國家一個數量級。如果把千萬級人口的西歐工業國稱為「中等強國」,美國和俄國無疑屬於擁有大洲級體量的「洲級大國」。在19世紀前半葉,歐洲國家尚可以憑藉其技術和組織優勢,彌補在人口和資源方面的劣勢;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向全世界擴散,美俄兩國的自然稟賦在短期內轉化成了規模優勢,隨後再也無法被超越。當洲級大國的生產能力和權勢超過了均勢機制下西歐諸國的總和之後,歐洲再也無法指望保持其超然世外的地位。

停留在英國布里克瑟姆港口,為諾曼底登陸專門建造的兩棲登陸艦群

比較一下主要國家的人口、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便可以窺見洲級大國相對於中等強國的體量優勢。1940年時德國總人口約7000萬,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630億千瓦時;尚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相應數字為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技術上較落後的蘇聯為1.7億、1830萬噸和480億千瓦時。不難看出,已經征服西歐的德國在鋼產量和發電量上也只是稍微領先於剛剛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蘇聯,但後者的勞動力數量是德國完全無法企及的。

從1940年到1944年,德國人殫精竭慮才把軍火產量提高了200%,可美國的軍工業規模膨脹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國的軍火年產量已經達到德國的2.5倍、日本的6.7倍,蘇聯的軍火產量也升至德國的90%。同一年,美國生產的飛機數量(96318架)相當於德國(40593架)的2.4倍,生產能力遭受巨大破壞的蘇聯由於得到英美提供的鋁材,也生產了40300架,與德國相當;另一個中等強國日本只生產了28180架。截止到1945年8月,美國的戰時飛機產量為德國的3倍,這還沒有計算提供給其他盟國的原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等強國甚至也無力逾越洲級大國天然具備的空間和自然優勢。蘇德戰爭前半年的戰況即驗證了這一點:儘管德軍遭遇的抵抗不甚激烈,但在越過斯摩棱斯克-戈梅利-基輔一線之後,步兵和輔助單位開始因補給不繼、交通狀況不良而掉隊;裝甲部隊起初還能自行向東突破,隨後也需要停下來休整和維修。

為了儘可能多地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德軍的裝甲集群必須協調好進軍速度,這使得以莫斯科為目標的「颱風」作戰的發起時間被推遲到了10月初。一個月後,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已經被大雪所覆蓋,人員和裝備嚴重缺編的德軍先鋒繼續前進到12月2日,終於在莫斯科近郊止步。而從1941年6月到次年1月底,德軍在東線損失了整整94萬官兵、3000輛坦克、10萬輛汽車和2500架飛機,相當於蘇德開戰時陸軍總兵力的1/3。

換言之,在兵員和機動裝備大體充足且先發制人的情況下,僅僅由於空間過於廣大、環境和氣候不利,德軍就遭遇了數量驚人的損失。這足以證明即使是技術上具備優勢的中型武裝力量,也無力征服一個洲級大國。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日本身上:儘管它是列強中物質力量較弱者,但在1895年和1905年也曾連續打贏過兩場短促的「有限戰爭」。然而自1937年以來,日本先是深陷中國(一個潛在的洲級大國)戰場的泥潭,進退不得;1941年轉為「南進」後又被廣袤的太平洋稀釋了兵力。儘管東京自詡擁有「艨艟八百,海鷲三千」的世界第二大海軍,但在經過1942年-1943年為期15個月的航空消耗戰之後,最精銳的力量已遭折損,戰敗僅是時間問題。

那麼,軸心國真的毫無勝利的可能嗎?1944年,荷裔美籍地理政治學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在其遺著《和平地理學》中提出了一種設想:假如日本在1942年春選擇向西進軍,自海路席捲印度洋、同時在陸上攻擊印度;德軍在全力爭奪烏克蘭油田的同時,強化在北非的兵力,就有可能將兩國的控制範圍聯結起來。德日在中東會師之後,蘇聯和中國這兩個喪失了海岸線的盟國將遭到徹底封鎖,外圍的英美無法經海路對其輸送軍火和物資,也就無從開發蘇中兩國在領土縱深和人口規模方面的潛能。從美國的地理優勢和工業產能看,軸心國很難將其擊敗,但德日同盟迫使中蘇停戰媾和、說服英屬印度退出戰爭、截斷英聯邦與波斯灣之間的能源通道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軸心國控制下的歐亞大陸將獨佔全世界大部分戰略資源,同時對北美實施封鎖;屆時,美國面臨的將是它的開國者們最恐懼的情況——由於自由政體在其他地區被消滅,它在美國也無法維持下去。

然而德日兩國領導人都缺乏如此宏大的視野。希特勒念念不忘的「大德意志帝國」不過是拿破崙大陸封鎖體系的翻版,本質上是希望通過獨佔黑海以西的歐洲,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超級中等強國」;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格局同樣有限,不過是東亞大陸的邊緣地帶加上作為屏障的西太平洋。它們都不具備美蘇這樣的洲級大國得天獨厚的規模優勢,結局也只能是黯然退場、淪為兩極格局中的配角。

1945年7月12日,德國柏林,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前排右二)和蘇聯元帥朱可夫(前排左二)、羅科索夫斯基(前排右一)、科洛夫斯基(二排右二)在一場慶祝儀式後,從勃蘭登堡門離開。德國戰敗後被分區佔領,蒙哥馬利和朱可夫分任英佔區、蘇占區總司令。柏林也被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勃蘭登堡門屬於蘇聯佔領下的東柏林管轄

一體化的必要

在德約看來,正是由於均勢體系從外部引入來恢復其平衡的力量已經超過了這個體系本身,「歐洲在這次為擊敗霸權覬覦者而進行的鬥爭中所做的貢獻,比它在以往歷次危機中所做的都要小得多,並且再也無法依靠自身的力量重新站立起來」。「鐵幕」降下之日,歐洲各國除去分別倒向美蘇兩極之外,似乎別無出路。

然而1947年出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署(PPS)主任的喬治·凱南再度注意到了西歐的價值,並為隨後的「馬歇爾計劃」制訂了大綱。在凱南看來,歐洲均勢的結束並非終點,而是大陸權勢布局由西歐擴展到整個歐亞大洲的過渡;美國主導的全球大洋體系與包括蘇聯在內的歐亞大陸體系依舊處於並存狀態,維持關鍵性戰略原料在全球範圍內的流通和最大程度的市場開放仍是美國亟須保障的目標。西歐作為20世紀40年代規模僅次於美國的製造業基地、單一市場和戰略原材料供應地,應當、也可以成為華盛頓的戰略資產,而不能放任其落入蘇聯手中。如果莫斯科藉助軍事壓力和內部滲透,在短期內使西歐中立化、甚至反對美國,則美國不僅將喪失當地的市場和原材料,還有可能遭遇二戰中僥倖逃脫的風險——被一個囊括歐亞的強國所孤立。

不僅如此,儘管西歐在資源動員的規模上已經落後於美蘇這樣的洲級大國,但它依然擁有全球範圍內一流的工業生產能力、軍事潛力和技術人才儲備。正如1948年3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7號報告(NSC-7)所言:「就人力資源和戰爭能力而言,歐洲舊世界的軍事潛力遠遠超過我們目前承擔防衛義務的區域,因為西半球只有美國這一個軍備生產國。」而在戰爭中遭受破壞的基礎設施是可以通過在短期內投入資本來恢復的。通過復興西歐,美國變相重啟了過去幾個世紀里反覆生效的制衡機制,使其在對蘇「冷戰」中分擔自身的戰略義務。

1947 年,在圖中兩人身後是歐洲復興計劃的宣傳海報,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的「馬歇爾計劃」。海報上寫有「柏林重建,馬歇爾計劃援助」的字樣,援助標誌以美國國旗為基礎,設計成盾牌狀紋章

最重要的是,經濟實力乃是此際美國相較蘇聯最突出的比較優勢,而經濟復興會產生溢出效應:它將在心理上恢復西歐對美國乃至西方陣營的信心,並對蘇聯形成壓力。實際上,「馬歇爾計劃」最大的勝利恰恰是心理上的——在4年內獲得170億美元的「輸血」之後,西歐各國隨即對蘇聯及其代理人鼓吹的政治-經濟模式產生了抵觸;莫斯科自知無法在經濟上與美國競爭,只得藉助封鎖柏林來向西方施加壓力,並嚴禁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衛星國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此後蘇聯推出針對東歐的「莫洛托夫計劃」,以雙邊貿易模式支持「鐵幕」以東國家的經濟重建,但這種以百廢待興的蘇聯經濟為依託的「輸血」模式效果明顯較遜。而美國隨後更將「馬歇爾計劃」的模式移植到日本,在短期內就控制了世界五大重化工業中心(美、蘇、英、日、西歐)中的四個;莫斯科不得不另起爐灶,援助中國從頭開始建設現代工業體系。兩極之間的經濟競爭從一開始就分出了勝負。

1950年6月20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在法國外交部召開會議,商討法國外交部部長羅伯特·舒曼(圖中話筒前站立演講者)對於歐洲煤炭和鋼鐵生產計劃的建議,即「舒曼計劃」。在此基礎上,1951年4月18日六國簽訂了《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恢復活力的西歐同樣在為自己尋找適當的國際定位。1945年,戴高樂的顧問亞歷山大·科耶夫撰寫了一份才華橫溢的《法國國是綱要》,文中指出:隨著技術環境尤其是經濟規模的變化,單一民族國家已經「不夠大」了,只有那些由若干加盟民族國家構成的「帝國」才有可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在蘇聯和美國分別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之後,法國也有必要營造一個「拉丁帝國」,這個帝國包含西班牙、義大利以及地中海對岸的西北非殖民地,擁有統一的武裝、一體化的經濟和相近的觀念;即使它的物質力量不足以和美蘇兩極相抗衡,至少也不至於淪為純粹的附庸。科耶夫承認德國的經濟優勢和它的重要性,為了借重德國的力量、同時又避免法國再度為這個鄰國所征服,他提出了「煤鋼聯營」的設想:德國向法國出口煤炭、以換取建設所需的成品鋼材,法國則對德國的復興加以調控,使其不至於威脅到本國的安全。這一方案日後經過複雜的演化,成為歐洲煤鋼聯營(ECSC)的雛形。而「拉丁帝國」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歐盟,以一體化的形態成為歐洲的最佳出路。

(參考資料:Ludwig Dehio,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學》;吳征宇《地理政治學與大戰略》等)

--------------------------------------我是線------------------

願世界和平,祖國統一

我個人之前花了差不多幾年的時間。

整理了好多關於歷史的電子書。有《二戰史》《古希臘羅馬史》《基督教和歐洲史》《劍橋近代史》《印度史》《中東史》《中亞史》」《美國史》《俄國史》《日本史》《法國史》等等,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之後就會直接發給你,因為工作白天較忙,若回復不及時

ps:你也可以關注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老照片里的歷史】
回復「知乎」
有我整理的全部電子書,都在《世界史文件夾》《世界各國史文件夾》

回復「成長」

30萬本優質電子書等你來拿,還有PPT喲

希望你拿到歷史書之後,可以利用空餘時間,給自己充下電。如遇到問題也可以留言跟我交流,都會一一解答。

聽我最後一言,切莫人云亦云,歷史並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如果你也喜歡這個句子,給點個贊吧


謝邀。

為什麼德國會發動戰爭?
沒事打打仗鍛煉身體唄。哈哈哈。開玩笑啦。當然是想要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別國,然後構建一個他想要的社會秩序。

至於你說資料顯示1939年的德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這個沒聽明白。你把1941說成了1939?
首先德國是早有準備的,參考巴巴羅薩計劃。至於你說的充分準備指的是什麼,還請詳說。
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

至於一戰中兩面作戰的教訓,其實她也吸收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時攻打蘇聯的背景是: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西斯德國的軍隊很快就席捲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幹半島,1941年,德國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軸心國作戰。而這時的英國,只是處於一個憑藉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的處境。
所以這個時候出兵蘇聯基本可以確保不會發生一戰時的兩面作戰情況。


看完覺得還行就請點贊,深夜寫的,好不容易的


1:因為張伯倫不會開戰
2:1940年燃燒瓶訪德談判破裂

這麼簡單個歷史事件,不懂為啥非得扯那麼多


作為資本主義第二梯隊新星工業國,一沒有原材料生產地,二沒有強大的內部市場,沒有農業耕地,空有一身黑科技~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需要不斷工作創新出賣勞動剩餘品換取糧食,還要跟英美蘇法等有大片殖民地傾銷商品獲取原材料或擁有內部大片市場可以供養自己的工業升級的工業國競爭,這個民族的生存焦慮可見一斑。而精神上不可一世的普魯士精神視凡爾賽條約為恥辱,經濟上遭遇大蕭條要解決就業問題,這又爭殖民地,又爭大市場,又爭農耕地,又爭一口氣,共同慫恿下,小鬍子只好媽的!干他丫的!大家都來造武器,解決就業了吧?撕毀凡爾賽條約42天拿下法國牛逼了吧?解氣了吧?吞併捷克奧地利等國獲取生存空間了吧?他會想這世界上還有比發動戰爭更能解決這些問題嗎?顯然沒有啊!不過他抽風惹猶太人和蘇聯那就是他的不對了。


二戰的爆發時超過了包括希特勒在內的所有人的預料的,這個我在別的問題里說過。

只說對蘇戰爭的爆發。

在蘇德條約簽訂後,德國是否真的考慮過入侵蘇聯,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偏向於假如一切順利,德國更願意回到第二帝國時期的規模當歐洲老大,而不是主動挑釁蘇聯。畢竟戰爭這會事意外太多,賭得過頭了導致身死名裂的事情太多,希特勒畢竟還是對蘇聯的體積有一定顧及的。

但是在隨後,發生了幾件事情,換了誰都會嘀咕:

1、蘇聯入侵波蘭後,明顯跨越了蘇德秘密協定里規定的地界,並且沒有退出的意思;

2、蘇聯在入侵波羅的海三國之後,將默默爾這個在蘇德秘密協定里規定屬於德國保護地的城市也予以佔領;

如果說這些還是小打小鬧,忍忍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接下來:

1940年6月,蘇聯向羅馬尼亞提出的領土要求,則完全不是蘇德秘密協定里的約定內容,雖然在德國的緊急協調下,羅馬尼亞被迫同意割讓領土,但蘇軍的轟炸機已經可以攻擊至關重要的油田。這已經對德國的後續戰爭能力構成了潛在威脅。

於是,兩國在11月進行了會晤。蘇聯方面明顯希望德國允許蘇聯勢力進入東南歐,而德國方面則希望蘇聯遵守蘇德秘密協定。對此,蘇聯的回答是「蘇聯為了支持德國的戰爭,已經在國際上蒙受了誤解和屈辱,理應獲得補償」

至此,德國不再相信蘇聯的胃口會滿足於條約。12月,希特勒正式下達對蘇戰爭命令。

我只能說,越了解當時發生的事情,越會贊成對蘇戰爭——因為從德國人的角度看,蘇聯的要求如同抱薪救火,薪不盡責火不滅。


每一場戰爭都是對上一次戰爭的準備。
換句話說,大家實際上都是按照上一次戰爭的模式準備下一次戰爭的,同時對對手的評估也是根據過去對手的實力看待的,舉個例子美國打志願軍肯定是按照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的實力評估的,甚至是按照國民黨軍隊以及日本軍隊對中共軍隊的實力評價來對待的,但是很大程度上由蘇聯武裝起來的志願軍和解放軍,八路軍都是不同的,所以美國在戰略上出現了一點失誤。
再說德國打蘇聯,今天看起來希特勒是狂妄自大的,但是希特勒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理由就是德國軍隊的戰鬥力。
首先來看看德國一直到蘇德戰爭前夕的作戰能力。
普丹戰爭,勝利。
普奧戰爭,勝利,
普法戰爭,面對號稱歐洲(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完勝。
一戰,從始至終,德國軍隊的戰鬥力都是極為強大的,失敗只是由於無法耗過對手以及英國的貿易封鎖,以及兩線作戰。
再然後是二戰了,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戰前號稱百萬大軍,歐陸強國的波蘭大概一周完蛋。
法國大概一個月。這份戰績難道不值得驕傲嗎?
再看(俄羅斯)蘇聯。1940年蘇芬戰爭,慘勝,這是對的歐洲不入流的芬蘭。1939年諾門罕戰役,蘇聯在戰略上勝利了,戰術上和日本五五開,損失比日本還要多。
一戰,俄羅斯軍隊更是堪稱無能,讓人大跌眼鏡。日俄戰爭,這可是敗給了當時不被看好的日本,國際地位一跌再跌。
所以說,德國不是貿然發動的,是蘇德戰爭之前蘇聯的戰績可以說基本都不堪入目,德國的戰績則是輝煌燦爛,小鬍子腦袋一熱:法國都被我幾下推平了,莫斯科雖然有點遠,幾個月時間足夠了吧?於是…


有答主在回答中說,蘇聯在邊境地區布置了這麼多軍隊,即使德國人不下手,蘇聯人也會下手。。。。

看完之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覺得我對二戰的認知有了根本性的偏差。

稍微了解點那段歷史的都應該知道,巴巴羅薩開始前,德國人在邊境活動頻繁,英國人提醒斯大林,幾個將軍元帥也在提醒,要求提升警戒級別。可斯大林同志認為這麼做會刺激希特勒,給否決了。要是斯大林真的想先下手,他能對德國人的動作沒點反應?

即使你不了解那段歷史,有點常識可以吧。41年的納粹,拳打英吉利,腳踢法蘭西,如日中天的說。然後斯大林同志要先下手為強?


首先1939並不是對蘇戰爭的開始
然後曼施坦因的回憶錄里說(不排除他洗自己的因素),當他在執行巴巴羅薩計劃,並準備突破尚未構築完成的斯大林防線時發現,大部分蘇軍的部署,都是一種「準備」姿態,意思是既可以進攻也可以防守(排除前期蘇軍捉雞的指揮),那就可以看出蘇聯其實也在準備打德三,只是還沒有準備好(雖然納粹也沒準備好就開打了)
實際上蘇德必有一戰我覺得是雙方高層的共識,區別只在於誰先打,而且後世喜歡以強調德三的無恥偷襲,不宣而戰的「卑鄙」行徑來突出其政權覆滅的必然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簡單,這就是意識形態高於一切的後果——希特勒認為滅絕所謂「萬惡的猶太布爾什維克」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使命,甚至高於了他要復興日耳曼民族這個世俗任務。

「小人的眼界是多麼狹窄!請相信我,我認為謀得一個部長官職並不是什麼值得努力爭取的目標。我認為以部長身份載入歷史,並不是值得一個偉大人物努力爭取的事。假使真是如此,你很有同其他部長葬在一起的危險。我的目標從一開始起就比做部長高出1000倍。我要做馬克思主義的摧毀者。我要完成這個任務,一旦我完成了這個任務,部長頭銜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個荒唐的稱號罷了。「

——《第三帝國的興亡》,希特勒慕尼黑審判的陳詞。


1941年開戰前蘇聯在自己的西部邊境集結了三百五十萬部隊(11029輛坦克,4200架飛機,其中t 34和KB坦克有1600輛之多),在與德國簽有「互不侵犯」條約的前提下,這是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放心的舉動,德國不得不倉促調集部隊,但是如果等蘇聯做好備戰打第一槍的話,德國是頂不住的,希特勒為了德國的存亡不得不第一個開火,這在國際法中毫無疑問就是侵略。

現在有很多爭論都在問一個問題:是什麼導致了斯大林在西部屯兵百萬來備戰呢?

由於蘇軍上層指揮失誤和德軍的不宣而戰,1941年戰爭開始的的頭半年,蘇聯紅軍僅被俘官兵就達3806865人, 被德軍擊毀和俘虜的坦克多達 2萬1千輛, 1萬7千架各類飛機, 3萬3千門火炮。Ложь и правда о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在俄羅斯把蘇聯檔案陸續解密的今天,很多歷史真相都在漸漸地水落石出,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答案:為什麼蘇聯在1941年打算要攻擊德國?德國的首擊行為可以說成「正當防衛」嗎?

我知道很多大佬又要開始不同意我的觀點,提前聲明,這可不是我編的,慢慢消化,慢慢反思吧。


瀉藥
1.德三發動戰爭那是因為再不轉嫁國內階級矛盾/讓資本家(容克貴族)們享受市場和資本,德三就該自爆了
2.德三敢拖,慈父就敢用t34海/kv海錘爆德三的腦袋


玩過p社四萌的都知道,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好方法不是不打,而是快速打垮一面……法國已經打垮了,又不能打西班牙,當然要趁這口氣打蘇聯。如今大家事後諸葛亮,覺得蘇聯不可戰勝,當年連法國都打垮的勢頭,還怕什麼一直不成器的「俄羅斯帝國」


我想說幾點

1,毛子大清洗後軍隊組織處於半崩潰狀態,一開始還沒顯露出來,可是蘇芬冬季戰爭讓小鬍子感到信心倍增,事實上,從巴巴羅薩到41年底,小鬍子判斷沒問題。

2,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冬季戰爭後毛子已經開始反思和重組了,如果42年開戰,估計連烏克蘭都推不過去。

3,小鬍子如果提早三個月動手,可能效果更好。。。


第三帝國在經濟危機和一戰賠款環境下建立,生來就是巨額負債經營,不偷不搶活不下去的。


1.為什麼德國會發動戰爭?

答:為了地盤啊。為了陽光下的領土,為了民族的生存空間。

對不對是另一回事,成王敗寇。起碼戰爭目標是這個跑不了的。

2.德國為什麼發動對蘇戰爭?(難道沒有吸取一戰兩面作戰的歷史教訓嗎?)?

答:其實德國的贏面是很大的。包括一戰兩面作戰,也並沒有落在下風。東邊俄國政權崩潰,西邊和英法在河邊絞肉。

但一戰和二戰的德國,以及二戰的日本。犯下的最大錯誤是 ---------- 低估了美國的力量和參戰的決心。

當一戰時美國宣布參戰時,德國就已經輸了。

當二戰時美國開始援助蘇聯時,德國又開始岌岌可危了。

而當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以為美國不會真的和自己拚命的時候。戰爭的大局已經定了。

德國極其強大,只是不幸對上了美國。一次,兩次。美國人告訴德國人,我才是老大。

德德日的三個錯誤,在於想賭「美國會犯戰略性錯誤」,然而他們看錯了美國,就這樣。其他的,英法包括俄國,其實不是最主要的力量。


把問題分成兩部分回答。
一、為什麼會開戰?
二、為什麼會在39年開戰?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德國是法西斯國家,國家性質決定了他一定會打。不僅會打蘇聯,將來還會打美國,打敗美國之後還會去打日本義大利。總之,要麼統一全世界,要麼被拍死。在這兩個最終結果到來之前,德國是不會停手的。
二戰時期的德意法西斯和英法帝國主義都不算正常國家,一種是瘋子,一種是偏執狂,都不可以常理度之。而法西斯是帝國主義的一種特殊狀態,二戰中德國是戰敗了,如果他戰勝統一了全世界的話,那麼德國就會自動轉變為英國那種帝國主義狀態,以奴役地球上除了雅利安之外所有民族為己任。
大蕭條時代全世界都有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而嚴重的經濟問題衍生出嚴重的階級對立,最終滋生出大量共產黨人。在這個問題的困擾下,窮國(比如民國)無力解決社會問題,最終被共產黨鬧大。富國(如英法)底子厚,暫時還能抗一下,必要時候還能吸殖民地的血。德國處於二者之間,本身隨時都有被共產化的趨勢。這就是德國資本家必須發動對外戰爭,掠奪市場資源,向國外轉嫁本國矛盾的內在原因(反猶主因也是因為他們有錢值得搶,種族矛盾反倒是次要的)。而39年前對波對法兩次大勝,卻因為德國對兩國統治階級清算不徹底,而本身體量大,矛盾無法釋放。所以德國是不可能收刀入鞘的。一旦停止擴張,本國高壓積蓄的矛盾必然爆發,那就有可能要清算本國統治階級了。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打蘇聯,防止無產階級的世界性串聯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蘇聯輸出革命也是很可怕的。如果不是統治階級害怕人民超過敵人的話,按照原本劇本,德國應該先去蠶食英國殖民地,徹底把英國打趴下。
基於同樣理由,蘇德必有一戰是當時共識,既然早打晚打都是打,那麼對德國來說自然早打比較好。第一,德國在準備同時蘇聯也在準備,39年蘇聯準備遠沒有德國充分,這時候開打還能推到莫斯科,要是過幾年蘇聯幾萬輛坦克騎臉的時候哭都沒地方哭。第二,戰前德國已經被美禁運,原材料和市場大受打擊,急需要早一塊肥肉補一口。第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世界統治階級真是一秒都不想多等了。要知道沒有丘吉爾上躥下跳,美國早在42年就該出兵諾曼底了。是丘吉爾一力導演的火炬計劃硬生生讓二戰多打了兩年。在對蘇聯的仇恨上,丘吉爾和希特勒肯定是惺惺相惜的(在諾曼底之前,丘吉爾又拋出一個打挪威的方案,直接被吃過一次虧的羅斯福扔臉上了,這也是我覺得帝國主義也不算正常)。


感覺自己優勢很大,於是團了一波,奈何對面是個肉,被推回老家了


第一,任何單純從德國國家本身角度的分析都會有巨大的破綻
第二,這裡必須考慮希特勒個人的愚蠢、瘋狂、頑固和執行力: 發動二戰並不是1939年決定的,至少在1925年第一版Mein Kampf里希特勒就已經做了向法蘇開戰的決定,說的清楚明白,1939年只是完成他的既定目標而已。


首先謝邀。
德國為何開戰的問題我們摸不準啊。
不過既然是在後來提到了一戰,我們到底還是要看一看一戰帶來的影響。一戰德國輸去戰爭以後被英法兩個老牌帝國主義整的那叫一個慘喲。凡爾賽條約把一個德意志被搞得四分五裂,擁有豐富地質資源的土地被劃給法國所屬,美名其曰想讓軍國主義的種子被徹底的清除,實際上卻是他們狠狠敲一筆德國的機會。家產賠的精光,看著一群耀武揚威的法國人英國人在原本自己國家的土地上走著,不正是在德國人心裡埋下了隱患嗎。
我並不是要給德二鳴不平,但是站在很多當時德國人的角度來說,可能的情況是:來個領袖帶他們打一仗「收復失地」,他們就死心塌地跟著了吧?

好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繼續分析了,為什麼德國發動對蘇戰爭?
其實問題應該是:為何選擇在那個時間點發動對蘇戰爭更有意義。反正一個極左一個極右,沙俄和中歐東歐的愛恨糾纏各種各種不一一贅述,不論從什麼方面想這兩個奇葩國家都不免一戰。但是那麼極端的意識形態,說不準還有某些方面有些相像。於是蘇德在「我想要擴張領土」的共同利益驅使下,結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受害者不只是被滅過國的波蘭以及被蘇德秘密共識中劃入蘇聯版圖的的波羅的海三國。東歐的小國家們,倒大霉了……。
放一張忘記出處的波蘭球漫畫,侵權刪:

大概就是這種意思了。(好像歪樓了。)
整體感覺是德三對於蘇聯英法兩邊想要一起打。可是貌似和英法,尤其是法國的仇最大,順路打過去也就是法國,索性......。
真的搞不懂狹義上西歐的國家淵源。貌似從羅馬帝國還健在,日耳曼民族沒統一時開始,整個歐洲就是王室通婚後,親戚兄弟互相打過來打過去的混亂分家歷史。什麼地方的國王要向什麼地方的皇帝低頭,什麼地方的國王是什麼地方的皇帝封的名號……越理越亂。因此在看二戰歷史時,我個人不太願意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過多牽扯上陳年舊事,而是更趨向於分析潛在的既得利益。想到再補充吧。


推薦閱讀:

印度的土地能養活的人口極限是多少?印度將來又會以怎樣的方式控制人口數量呢?
如何在外交方面評價袁世凱?
東盟通過《南海行為準則》是什麼意思?對我大天朝有什麼影響?

TAG:歷史 | 政治 | 蘇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