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學家或科研從業人員如何評價《三體》?
作為一個文科學渣,把《三體》看了三遍。
其作為文學作品的重要意義不再在此討論。
想知道天體物理學的研究生或博士,或者相關的科研從業人員是如何評價這部科幻作品的。希望聽到從專業角度來說,對作品中的一些「科學幻想」內容是如何評價的。
問題改了,原問題是物理專業的人如何評價,現在改成物理學家如何評價了。因此我已經沒有回答本題的資格了。
原回答:
中學時因為大劉的《流浪地球》和《全頻帶阻塞干擾》而下決心將來選擇物理專業。
大學讀了物理後發現這個專業差點毀了我閱讀大劉作品的能力。
但我仍然被大劉的作品感動:被凍死的最後的地球派;臨終前教物理的鄉村教師;研究了一輩子球狀閃電的教授;以及人類最後的四個星艦集體向章北海敬禮的場景。
誰說大劉文筆差我跟他急,大劉是會講故事的人,講的真不錯。
至於裡面的物理…我們就別深究了吧…搞物理的吊打一個作家太正常了。有多少作家根本沒有被吊打的資格。
到現在這個時代,電子技術科幻、腦科學科幻、地球災難等還能寫,基礎物理科幻已經不好寫了,因為基礎物理已經發展到遠超我們現有技術水平的程度了。這就意味著,對於腦補的科學技術,額外的限制太多太多。比如,寫一個星際背景的小說,沒有超光速通信,寫個蛋啊?前沿基礎物理理論尚且在自洽性的問題上掙扎,你寫個科幻就想弄出個自洽的體系?所以這個話題上的所有科幻必然會有不符合現有物理理論的地方,不可避免。
作為一個既做理論物理又看日本動漫的宅男,我早已練就一雙看到任何設定都不會瞎的氪金眼,科幻就當奇幻看,而且還有很多親切的名詞,還不好么?作為一個故事,內部邏輯自洽就夠了,把它當做一個架空世界,就不會煩惱了。
作為高能物理實驗從業人員,我覺得智子並沒有「並行」影響高能物理實驗的能力:書中認為對於光速運行的智子來說地球是一個很小的尺度因此一個智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加速器中。
這裡大劉顯然低估了現代高能物理實驗的亮度以及數據採集能力(書中對高能物理實驗探測手段的描述還停留在氣泡室和乳膠感光片的程度)。以LHC為例,每25ns就會發生20次碰撞,而在這段時間,智子最多也就能跑一個操場那麼遠。我是理論物理研究的「從業者」。我愛看科幻,但我要求非常高。大部分科幻在我看來就是垃圾。科幻是去另一個世界的旅行。這些世界的規律當然要和真實物理有巨大的差別。我絲毫不覺得這是「硬傷」,這才是看點。
但是很多科幻的設定有內在矛盾,這就讓人不爽地齣戲了,因為有內在矛盾的世界即使在假設中也是不存在的。另外,大部分科幻都很淺薄,作者根本沒認真去想想自己的設定會帶來什麼後果,只顧著描寫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它們發生的大背景其實還是現實世界的常態,絲毫不顧已經完全不同的設定。這種不是科幻,只是披著科幻外皮的言情/歷史/驚悚/推理小說。
新,深入,邏輯自恰的想像是科幻中的稀有元素,越來越可遇不可求。三體算是一個極顯眼的特例。它想像力驚人,幻境美麗非凡,是最讓我最震撼的科幻小說。現在我得認真寫篇讀後感。
三體的很多地方都讓我有很大觸動(畢竟出場人物中一半都是「從業者」)。
第一卷我看了很久,因為微波背景輻射那個地方曾經把我嚇得不敢繼續看,就是因為這個點選的太毒了。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微波背景輻射在宇宙學中的地位就像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一樣。如果一個文明真的能在全宇宙範圍修改這個,封神也不為過了。
第一卷中「智子」的想法也是極其優美的。讀來真是一種享受。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那個遊戲。他們用看似愚昧而然而執著的方式,試圖把握三體世界的殘酷,美麗和命運。這像極了我們自己的科研。我想起我那一個個天真的想法在真實面前灰飛煙滅,然後再笨拙的一步步前進,才最終向未知的海洋深處推進幾個厘米。那種幻滅,和書中描寫的真如出一轍。
第二卷我是連夜看完的。它有一種整體的結構美感。從最開始看似雜亂的鋪墊,到中間各自發展延伸的線索,再到結尾簡單有力的揭示,並不經意中展現出遠遠超越全書範圍的意味和暗示。覺得看完後渾身舒暢,就像看了篇非常好的理論文章一樣。
第三卷有些小點子不錯,但總體感覺有點爛尾,破壞了之前的很多設定。不是太喜歡。雖然比起中國科幻的平均水平高很多,但是和前兩部比大為遜色。我覺得這是一個半成品,大劉可能沒有時間想的很清楚。
總體來講,三體系列構想的深遠程度大大超越了我看過的其它科幻,而且邏輯清晰,內部矛盾極少。所以它為我創造了很多不可磨滅的意境,讓我的精神進入到很多個新的世界。在物理之外,有這種效果的東西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我覺得這是最好的科幻,也是我在科幻中不斷尋找的東西。希望將來還能看到更多這個水準的作品。
另外,希望讀者們不要認為三體世界的物理現象在真實世界都有對應。它真的是且僅只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
總之,感謝大劉!
-6月12日更新
本來有一段討論三體中的邏輯矛盾,我刪掉了。因為它不是本文的重點,所以沒辦法用很大篇幅講清楚。這對我也是一個好教訓,一個問題不說清楚還不如不說。對不住評論區的各位看官了。等哪天有空咱們專門開個貼來好(si)好(bi)討(da)論(zhan)。
理論口學生答一發。
因為《球狀閃電》走上學物理的路。
當然大劉的物理大部分都在扯淡~
大劉對於技術型科幻的掌控還是很到位的,比如電火箭,核聚變等,高性能分散式計算,但是真要碰理論。。。反正我自己也不懂。
比如這幾天重新讀了球狀閃電,裡面的量子力學,和真實的量子力學沒有太大關係。
而且記得大劉有一片關於量子計算的論述,顯然他忽略了非線性效應。各種漏洞硬傷多了去了。
但是這不重要,好看就行。
當然比周小平講中醫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現在的理論物理可以解釋「任何」實驗現象,包括想像出來的那一類。
entanglement不可以傳遞信息是一個很簡單的定理,實際上就是Hilbert space是linear的推論,所以我們有時把no cloning theorem說成linearity of quantum mechanics。
可以試著看一下http://en.m.wikipedia.org/wiki/No-communication_theorem
這在物理學界的觀點是統一的,不存在爭議。
看到有人說這和相對論云云,這和相對論沒關係,其前提條件是極為寬泛的。加入special relativity後,也就是space like seperated的條件,就可以得到超光速信息傳遞不可能的結論。
@孫泥巴
我也喜歡科幻,科幻世界從小看到大,最欣賞阿西莫夫de基地he機器人系列,大劉的三體也比較不錯。曲率推進、蟲洞、額外維這些在物理裡面也是有討論的,特別是第三個在量子引力裡面很常見,只不過不是科幻那樣的。
我之所以回答是因為看到回答區域裡面對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y和物理學界觀點錯誤的理解卻很多人贊同。
很煩躁,大堆外行人跑來和你討論三體問題,維度,光速神馬的。然後你又跟他們解釋不清楚。。想想看還是匿了吧。。
-
這種問題總是吵架很難有結果的……換個角度,看看諸位能達成怎樣的共識。列出這些問題供參考(括弧里的是我的答案):- 《三體》小說中對物理學的描寫有沒有常識性錯誤?(肯定有,還很多,其他答案都講得很清楚了)
- 《三體》小說的劇情、文筆好不好?(在我看來劇情有一些說不通的地方,但是可以說是引人入勝;文筆說不上多好,但也不至於像一些知友說的慘不忍睹)
- 《三體》小說在中國科幻界的地位高不高?(必須高,無論是從科幻本身還是從科幻文學作品的推廣意義上看)
- 《三體》小說在世界科幻的範圍內算不算好的作品?(這個見仁見智。我覺得應該算,但是還沒到拳打阿西莫夫腳踢阿瑟克拉克的地步)
- 《三體》小說的 idea 新鮮度,是不是前無古人?(這個應該不是,idea 新鮮的小說有很多,但是科幻小說一定程度上具有時效性,比如凡爾納寫海底旅行的時代,和現在我們已經擁有成熟深潛技術的時代,看《海底兩萬里》的 idea 新鮮度,就會很不一樣)
上面是我覺得無論是物理學科研從業人員還是一般科幻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可能達成的共識。討論應該就事論事,比如 「三體的物理學有硬傷,所以三體不是好小說」 這句話就容易引發爭吵,「 三體的物理學有硬傷,所以在我看來三體不算硬科幻 」 這樣才有討論的餘地。
下面是爭議點:- 《三體》算不算硬科幻?(這要看你怎麼定義軟硬科幻,但是這裡軟硬只是區分,強分優劣沒有意義。我對這個的看法和 @陳浩 很相似,三體不算很硬,只是堆砌了很多物理學名詞,在基本物理學概念上很多站不住腳,詳細見共識第一條)
下面是典型的給《三體》小說招黑的言論:
- 任何試圖將三體中的 「物理學」 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的言論,包括但不限於:高維粒子的低維展開及應用、高維空間的存在性、維度打擊的可行性,等等等等。物理學工作者討厭某些《三體》腦殘粉的原因在這裡,因為有一些腦殘粉分不清科幻小說和現實世界的邊界。
- 現在的物理學也不能解釋所有事情,怎麼能一概而論,把三體的物理學一棍子打死呢?(上一條被反駁之後,往往這一條就要出現了,往往此時還伴有對弦論、相對論的舉例)——物理學前沿內容早已遠遠超出普通人的理解範圍,需要很多高度深入和精細的數學、物理知識,就連不同方向的人都很有可能無法互相理解。即使是有一個顛覆性的新理論,也不會是外行人能輕易理解的。不信:很多人說弦論,我就問問,除了「基本單元是振動的弦,不同振動方式產生不同粒子」 之外,你們對弦論了解多少?
下面是一點私貨:
- 「三體」 這個概念本身就來自於經典物理中的三體問題,大劉作為工程師出身,對經典物理概念還是比較熟悉的,也相對可以駕馭。所以光看第一部會覺得還是有很不錯的 idea,但是後面兩部繼續拔高,大劉嘗試寫了自己並不十分理解的領域:近現代物理,也就是包括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弦論、以及科普書中常說到的高維空間(當然,這個高維絕不是普通人理解的那樣,也不是普通人理解中 「我所不能理解」 的那樣)等等。很明顯,沒兜住,所以寫出來一堆硬傷,因為理解這些概念一點也不容易。
- 前面說到了科幻小說的時效性,就是指,在小說作成的年代,沒有定論的科學理論和沒有實踐出的技術細節,提供了小說幻想的空間。後來科學發展了,小說中的理論和技術可能被證明是對的,也可能被證明是錯的,這都可以理解。但是《三體》在這一點做得並不好,因為在我們的時代,也就是《三體》成書的時代,已經可以證明其中很多理論是錯誤的。但這一點做得不好,只能說明小說不夠硬,不能說明這是一部糟糕的小說。
- 很多人說《三體》能啟發一個人學物理的興趣,我對此持懷疑態度。看這個問題下很多答案的評論就知道,很多人喜歡的,只是我能聽懂的語言和邏輯 + 一些看似高大上的物理名詞,一旦涉及到真正的理論討論時,很多人就只能留下一句 「 不明覺厲 」。他們喜歡的不是物理,而是物理學名詞堆砌出來的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不用物理學名詞,用哲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一樣也可以造出這樣的高大上的感覺。大劉的小說,把這種感覺造得很好,但這絕不是物理。
- 看了《三體》之後,產生對物理學的興趣,這很好,但是要弄清楚什麼是物理、什麼是科幻。如果感興趣的是物理,那麼不要迴避討論《三體》中的科學硬傷;如果感興趣的是科幻,那麼不要輕易把文學內容投射到科學上。討論一個問題,請守住討論的範圍和邊界。雞同鴨講的爭論,噴著累,看著也沒意思。
-
只看過《地球往事》那一本,葉文潔向外星人發射信號的原理是真實存在的,我做過這個課題,當時就覺得作者還是有點乾貨的嘛。
清華天體中心確實存在以為有法國背景的女教授,雖然人生履歷完全不同,但我還是一直想知道作者在設定葉文潔形象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參考她。
————————補充一下——————————
Cassini2000年飛過木星的時候,觀測到一個約40分鐘准周期振蕩,會噴射高能電子和電磁輻射。後續研究認為這個振蕩和高速太陽風相關。
三體裡面說這件事具體怎麼說的我不記得了,因為我也不算愛好者,只看了一遍。但是記得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拿這個理論可以解釋。
鏈接:
Quasi-Periodic Radio Bursts as Observed by Cassini and Galileo
Simultaneous Chandra X ray, Hubble Space Telescope ultraviolet, and Ulysses radi
Bursty synchrotron intensity variations of Jovian 6-cm radio emissions and Jupit
我只說一點,《三體》是本好小說。但是,請三體粉們不要在說科學強調文學性,在討論文學性的時候用科幻小說當擋箭牌。這樣很無聊,你們會毀了《三體》的。
對三體從專業角度長篇大論吹毛求疵的人,我認為都是修為還不夠的人,因為修為夠的人,應該只是笑笑說,恩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甚至可能都不會理你。可能只有大學生之類的才會跟人刷存在感。
而對三體崇拜到狂熱,並試圖解釋其物理原理的人,我認為應該對你說,有興趣是好事,但是這僅僅只是小說而已。
然後,三體的文學角度不討論,文無第一嘛。要知道紅樓這種都有人質疑文學性的僅僅是因為自己看不懂或者不喜歡。
物理角度,要知道,大劉的基本常識還是沒有什麼大錯的(不是沒錯),如果希望用一種俯視的角度欺負小學生就有點矯枉過正了。小學生說1+1=2總是對的吧?小學生要試圖用有限的知識推導出微積分當然是在搞笑。
其次,科幻就是在基礎常識上,用無邊無際的想像力擴展出假想的理論和結果,大劉做到了而且還做的很漂亮(當然有不少錯誤,他自己在訪談也說過不要太較真),即便若干年後三體問題解決了,這整本書依然還是很好看的,非專業人士的優點就在於沒有束縛和限制。
個人觀點科幻並不等同於奇幻,尤其是所謂硬科幻,理應接受更嚴苛的科學檢驗,一切對作品違背科學的批評都無可厚非。如果作者能從頭構建一個架空,自洽的物理體系,那nb沒得說,如果選擇了現實世界,就要遵從現實世界的物理定律。當然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本就見仁見智,有人更重劇情,有人深究理論,都正常的。
對我來講,書中有幾個設定比較難以接受。一個是三體人的設定。作為沒有自我意識,只用腦電波交流的物種,他們和人類太像了。在我的想像中三體人應該會更接近於組成大腦的神經元而不是獨立個體。感覺上三體人腦電波交流這個設定只是作者拿來展開一下劇情而不是真正當作一個設定來演繹,有些可惜。
還有一個就是黑暗森林理論並不能讓我信服,這個一些答主也提到了,就不展開了。
我給我爸講三體和球狀閃電,我爸一直是一副呵呵的狀態。
「沒有理論基礎。邏輯錯誤。凈瞎說。。。不說這個了,你還是想想晚飯想吃啥,要是還想蒸包子我下班順便買點肉餡。。。」
其實大劉寫東西還是挺軟科幻的。
家父是國內某知名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應該和史學家看三國演義的感覺一樣。
看到樓上那麼多吐槽的,這也錯的那也錯的,你們去看看大劉的學歷和本專業是啥,就知道單論科學你們也沒法比了!
十分開心看到這個問題。 我認為《三體》是一部非常精彩出色的中文硬科幻小說。小說中具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其中所述的物理僅在小說體系內有意義,從中並不能獲得準確可靠的科學知識。
我是在收到同系同學的推薦之後花了兩個星期一口氣讀完了三本,說愛不釋手真不為過。此書已經出了有幾年,在物理系十分仍然的流行,可以感受一下。
私認為《三體》這部小說值得欣賞點有三個
一是作者本身科學知識深厚,對未來科技的想像儘力地嚴謹,小說體系之內幾乎沒有自相矛盾之處,也就是所謂的硬度非常之高。
二是雖然建立在自己的嚴謹的科學邏輯之上,小說故事情節確能夠做到跌宕起伏,想像力簡直爆棚。
三是作者自己在小說里傾注了巨量的自己的思考所得。其中有對人性,科學,社會,未來,甚至宇宙萬物的思考。先不說真的達到了什麼高度,單是有膽量在小說中加入如此之多哲學層面的思考,本身就十分令人尊敬。
但是三體也有自己作為小說本身的硬傷。
人物刻畫沒有傳統的小說生動形象,甚至有些俗套。角色之間的對話並沒有太強的代入感。很難說讀了一部三體,閉上眼睛,雲天明,羅輯就個性鮮明地躍然眼前。
科幻的硬度也是他的缺點之一,作者花了巨量的篇幅解釋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例如對於四維氣泡和最終二向泊結局的描寫都極盡筆墨。但是對於小說的普通讀者而言,這些內容就顯得過於冗雜,甚至晦澀難懂(但是我還是一本滿足的嗯嗯嗯!!)
另外就是文字功底確實不如大家,這個由自己多個文字功底很好的朋友所說,三體在小說的基本功,例如環境細節、氣氛的把控和渲染等都還有不少的進步空間。(對於半個文盲的答主我自己是覺得很厲害了啊很厲害了啊)
(對裡面各種理論的可行性詳細的解說和闢謠是個大活,也一直是我想乾的,先佔個坑有機會再回來更新)
對於裡面構想的科學技術的話,值得商榷的絕對不少,但是並不妨礙其的構思和精彩。先說一兩個明顯的
最基本的黑暗森林理論,我們專門開過一個小小的討論會,用到了蒙特卡羅模擬等方法,最終結論是,黑暗森林是不合理的。
簡單來說,其不成立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光速不可逾越導致的。
因為光速對信息傳遞和物質移動速度的限制,導致單個文明能夠影響的範圍內出現其他文明的概率很小,所以總體上不同種秩序覆蓋區域之間的不確定因素過大。
換句話通俗的話說就是在一個片區內打個招呼就歡樂地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性並不比見到二話不說直接乾的幾率低。
還有智子這個東西,量子的糾纏態不能夠傳遞實信息,這其實也是三體里我最不喜歡的一個明顯的錯誤的設定,但是鑒於它推動劇情發展功能簡直強大,也就忍了
以後再更啦你如果是個軍人/格鬥家/拳擊手,你會拿著《射鵰英雄傳》練降龍十八掌么?
我只能說我從小看科幻小說從沒有把科幻跟現實搞混淆過。
建議大家把《三體》當做嚴格的科幻小說,不能要試圖從小說中獲得任何專業知識。對藝術的標準和對科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
總而言之,好好享受《三體》這本科幻小說吧,我相信它如果能夠被拍成電影,一定是震撼人心的。至於科學,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因為一般人從科幻題材中所獲得的一知半解可能要比什麼都不知道更危險。雖然不是從事科研的,但是作為從小就對自然科學和各種科幻極其感興趣的人,我認為三體在科學方面雖然很難說非常的嚴謹,但是就如他書里所說的,這些讓很多人重新開始注視頭頂上的星空
推薦閱讀:
※照片里沒名字的那些人都是誰?
※清楚教授的那些方面才能選他(她)做導師?
※有哪些改變了世界卻鮮為人知的科學家?
※同樣都是名人夫妻,為什麼八卦錢鍾書和楊絳的人比八卦錢三強和何澤慧的人多多了?
※你認為外表最好看的科學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