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能真正擺脫電視媒介的低智特徵,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嗎?
最近看了《童年的消逝》一書,裡面反覆強調電視節目的低智,淺薄的特點。不過書中沒太提及紀錄片對於大眾接受信息能力的作用,所以有疑問:紀錄片能真正起到教育或者傳授知識的效果嗎?如果能,那麼能有多深的效果,能否運作出具有深度教育功能的紀錄片?
瀉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拋個磚。
先說個人意見:紀錄片不能真正擺脫電視媒介的低智特徵,雖然它可以起到教育或者傳授知識的效果,但它無法具有深度教育功能。
從傳播角度,因為電視的本質就是用永無止境的視覺快感讓人不停地刺激觀眾,迫使觀眾不能思考,觀眾一思考,就不接著往下看了!簡單來說,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辦法讓你看得爽,讓你滿足,源源不斷,以至於你來不及消化,只有快感,卻吸收不了養分。俗稱「電視監獄」(不好意思,我就是製造「電視監獄」的)
傳播角度也決定了製作角度。
按照該作者在《娛樂至死》中的說法,電視製作有三點規律:
1 不能有前提條件。即無論什麼人群觀看電視,電視製作人都得讓他看得懂,比如《舌尖上的中國2》《三餐》這一集里,為什麼要對高考這個耳熟能詳的詞做一個解釋——「每年緊隨高中畢業,全國高等學校入學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近千萬年輕人改變命運的重要轉折點」,就是為了所有人都能看明白。
2 不能讓人困惑。換句話說,電視節目重要的是讓觀眾滿意,而不是讓觀眾學到什麼。
3 要避開闡述。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為什麼要縮短髮言時間?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節目的確展現了多方觀點,但其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矛盾和衝突,如果要真的放開闡述的話,節目是不會有這麼好看的。
這意味著什麼?
作為觀眾,你不用動腦子,這也直接決定了電視選取的內容和製作的形式——娛樂化。這裡的娛樂化,不是平時理解的娛樂節目,搞笑,開心之類,,將娛樂性放在首位,以吸引住觀眾眼球為目的,把所有素材等進行娛樂性的修飾,重點突出娛樂性,它是觀眾最容易接受的信息傳遞方式,因為好看,但代價是降低了嚴肅性和真實性.
將「教育、資訊、娛樂」作為宗旨的bbc,即便它把「教育」排在第一,也不能脫離這個大的框架,只是它沒有discovery那麼極致罷了。
所以,我們在製作紀錄片的時候,首要考慮的,是什麼內容是適合電視傳播的,而不是什麼是適合教育的。
這並不是說紀錄片就完全沒有教育效果。
在面對更多大眾的更普遍傳播層面,它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1 因為夠娛樂化,所以它更容易引起人的興趣。扯開一句,故事這個元素在此處很起作用了。
2 因為製作娛樂化,使得艱澀的知識通俗易懂,比如《宇宙大爆炸》,創作人員所展現出來的圖像和淺顯的描述,畢竟比看書來得直觀和容易。
3 真實性。紀錄片的(相對)真實,那些震撼人心的畫面,在某種程度上,好比一次旅行身臨其境,這種時候,紀錄片所承載的教育或者傳授知識的功能還是相當強大的。比如《人類星球》,這些分布全球的各種故事,通過看書,恐怕很難產生如此直觀而又打動人心的感受。
但是,就題主所提到深度教育而言,恐怕是難以做到,兩個原因:
一,教育和娛樂的確不可分,但這並不等於教育=娛樂時,教育才最有效。但凡想要獲得更多更深入的知識,必須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階段,我想這一點應該毋庸置疑,要鑽研,思考,橫向縱向對比......沒人能夠輕輕鬆鬆。但紀錄片從本質上還是娛樂化的,能然觀眾看得下去是第一條件,要是觀眾不停地具有滿足感地看下去,不簡單一點,不娛樂一點,不避開枯燥,不避開講道理,如何能行?但是缺少了枯燥、鑽研、辛苦,何談深度教育。
二是《童年的消失》出版於1982年,那時的節目,沒有回放功能,網上看不了,只有重播。這也意味著,作為觀眾,只能跟著節目不斷往下看,一旦想思考,就丟失了接下來的內容,相信很多童靴都有此類感受。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反覆地看,反覆揣摩,分析,可以盡請暫停,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做深度研究,就像看書一樣。這裡面的關鍵是:
可以停下來,思考!消化!
這非常重要。
有多少人看公開課的時候是邊看邊做筆記的?暫停,回放,記筆記,思考,接著往下看。這就是教育的一種。
@warfalcon在「如何完整的吸收一部紀錄片中的知識點」也提到了同樣的觀點。
正如約翰杜威所說:學習內容或許是學習過程中最不重要的東西。也許人們對教育做大錯誤的認識是,一個人學會的只有他當時學會的東西,其實,伴隨著學習行程的持久態度,也許比可能本身更重要。
就說現在的微信吧,我們拿著手機,一條一條接著往下看,絕不停歇,直到頭昏腦漲,看完了,什麼都不記得,什麼也說不出來。是不是和看電視一樣。所以,不花任何力氣,一口氣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部紀錄片,一段廣播,是起不到太多效果的,它將會像一碗未經過消化的米飯,直接穿過你的胃,排出體外。
不是看什麼,而是怎麼看。
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遠離某種接收信息的形式,摒棄一切不動腦子的形式,不要被奴役,主動停下來思考。
正如《美麗新世界》所說:人們感到痛苦的是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思考。
寫在前面:題主要注意作者提出理論的年代,我認為尼爾波茲曼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他的理論有很多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但是分析一個具體時代的現象還是需要和當下背景和受眾媒介素養的提高相結合的。
首先,電視紀錄片無需擺脫所謂的電視媒介低智特徵來達到其教育效果。
1、紀錄片有很多種作用,教育意義只是其中之一,它兼具娛樂等功能。同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還有科教類、知識類綜藝節目等。
2、電視紀錄片為什麼要擺脫?想要獲取最好的效果,需要順勢而為。試問如果過於嚴肅而導致受眾興趣不高,節目無法獲取注意力,如何達到教育目的?
另外,尼爾波茲曼所處的年代是電視媒介影響力很大的年代,對電視進行了很多批判性的思考。
說到電視低智的特徵,無非是綜合了視聽多種感官的媒介,人們獲取知識或信息的成本和門檻都降低了。
從媒介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進步。
大部分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兩面性,發展的過程亦呈現曲折性,雖然電視存在過度商業化、泛娛樂化現象,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知識量。
這裡可以涉及到知溝理論。無論我們說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獲取信息的效率更高,但是電視相比於書籍、報紙等,其門檻的降低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低教育程度人的信息獲取。(芝麻街可以作為一個例子)
在這點上,波茲曼的理論具有一種悲觀的精英主義的家長式觀點。認為電視會對人們產生很大的負面效果而忽視了受眾自身的判斷力。
所以呢,波茲曼的理論為我們敲響娛樂化以及消費社會可怕影響的警鐘,但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手機答,不妥處還請見諒。紀錄片是視聽文本形式的其中一個類型,與其他視聽形式沒有什麼太大的本質區別。受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會對視聽表現符碼進行識別和命名,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對視聽文本的理解。
理解的過程有幾方面: 一是與已有的視聽文本進行對比,試圖尋找同質或差異符碼。二是試圖用文字命名這些符碼可能的所指效果,並形成新的次級文本。
對所指效果的解讀可能有無數種,其一是因為能指鏈與其所指效果的勾連是隨機的,不確定的; 其二是跟主體接觸過的其他文本數量和其中表現符碼有關。主體接觸過的文本形式數量越多越豐富,其所能通過互文本錨定的所指效果越多越豐富。三是不同的社會父法結構了主體的解讀與生成文本的方式。
故主體能不能從最簡單的文本中尋覓到之乎者也,完全局限於主體接觸過的能指鏈形式有多少。主體不能識別表現符碼,我就算片子玩出花來也是對牛彈琴。
綜上所述,多看書,多看擁有豐富表現符碼的視聽作品,而不局限於視聽作品的類型是什麼。那時你就不會問這種能不能學到知識的問題了——況且「知識」這種語言系統結構出來的產物,本身就是「妄想的」。
鄙人覺得: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紀錄片的作用不是起「教育作用」,而是開闊個人的視野,拓寬心胸。消除狹隘偏激的思維。給你一個站在上帝視角俯視世界的機會。
所以說紀錄片一定要立場中立,這一點上CCTV排的只能算是宣傳片了。還是建議大家多看國外紀錄片為好。紀錄片當然具有傳遞知識的能力,同理娛樂節目也可以具有傳遞知識的能力不是嗎?至於你說的「深度教育」,不明白是什麼東西。何為「深度教育」?要達到怎樣的深度?
我認為所有的大眾媒介,都不能夠擺脫低智的因素,因為它是大眾媒介。我們常說書籍是知識的殿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把多少溢美之詞獻給書,但是所有的書都是如此嗎?《讀者》呢?《知音》呢?當然它們有它們存在的理由,因為它們要面對的是普羅大眾。我可以看完《童年的消逝》接著捧起一本《知音》,因為我有不同的需要。電視節目也是如此。
為什麼看電視的時候就不能思考了呢?這個觀點我始終不解。同時我也疑惑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願意一天到晚被教育呢?例如我看了一集《冰凍星球》,領略了冰原風光和奇特的動植物,了解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深有感觸。你還要我怎樣呢?教育不是教化。大眾媒體不是官方喉舌,不存在肩負教化人民的職責。
另外,波茲曼單純從文化角度來解釋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是不對的,《美麗新世界》是政治寓言而不是文化批判。波茲曼用帶有濃厚精英主義的視角來批判電視文化,存在很多誤區。比如在《娛樂至死》中他承認自己喜愛純粹的娛樂節目,認為它們是最無害的,同時又認為不能過度娛樂,但是這個度在哪裡他自己也不知道。於是消極地認為我們這個社會娛樂至死。
「電視媒體的低智特徵」,想起昨天晚上看了個電視節目,隨便說說。
某省衛視節目,提出問題「市場上賣的Q彈牛肉丸彈性異常好,是否加入了硼砂作為增強彈性?」
節目開頭我沒看到,從介紹硼砂開始,說了說硼砂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為什麼國家不允許將其作為食品添加劑。這一段對硼砂的介紹不是很科學,不過我覺得普通人看了也沒什麼問題,因為介紹基本上都是百度百科上搬來的,而且僅是定性描述。知乎老調重彈,談毒性不談計量就是耍流氓(腦中自行乘以3),然而這麼交代又是一個麻煩事,所以我能接受。
接下來是暗訪市場,看菜市場老闆們知不知道硼砂是何物。當然了,沒加的肯定說沒有,有的也說沒有,也有的老闆說不知道硼砂為何物。鑒於菜市場老闆們知識量,不知道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這一段的暗訪對於「是否含有硼砂」這一問題是沒有幫助的。
然後,主持人提出分論點1:「加入硼砂後肉餡粘度會變大」,並通過現場「實驗」對比了正規製作肉餡以及摻入硼砂的效果。差距是明顯的,前者基本沒什麼粘度,後者往碗里插入筷子能把碗挑起來(為啥我想起來了于謙怹媳婦兒的眼睫毛)。於是主持人得出結論,分論點1成立。然而我認為肉餡的粘度跟彈性並沒有必然聯繫。一個是流動狀態下,一個是非流動狀態下,這種對比似乎並不科學。ps1:此處實驗硼砂加的太多了,大約4兩肉(我目測的,一小碗)加入了一大勺硼砂(類似於量洗衣粉的),現實情況應該不會發生吧?
探究過粘度的問題後,主持人提出分論點2:「應該有辦法測定丸子的彈性,而且硼砂對增強彈性是有幫助的。」穿著白大褂的一男一女分別製作了正規丸子和有硼砂的丸子,在一個玻璃量筒里做自由落體,看彈起的高度來衡量粘度。結果,正規丸子基本上沒彈性,有硼砂丸子彈性很好。於是主持人得出結論,分論點2成立。這裡基本上沒問題。我覺得其實節目可以做的更好:來個梯度實驗嘛,5個丸子,硼砂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似乎更能說明問題。
好了,檢測彈性的工具有了,主持人從市場上不同來源購入了5種丸子,從10元到45元不等(斤還是kg並未交代,不過也沒事),用分論點2的方法檢測彈性,發現5種丸子都有很好的彈性,但是並沒有跟前面製作的有硼砂的丸子的結果放到一起對比,可以不太嚴謹的認為這些丸子都有加入硼砂的嫌疑。而且我這樣的強迫症發現5種丸子的編號並沒有順序,既不是按照來源地首字母排也不是按照價格高低。ps2:其實搞學術的人才會較這種真對吧?
既然這幾種丸子都有嫌疑,那就做做檢測吧。跨省找了某專門做食品檢測的學院,一個老師blabla說了幾句原理,不痛不癢的交代了測定流程,最後跟收銀機一樣的一個機器砰砰砰打出來一張小票啊不對是結果清單,最便宜的丸子含有硼砂,其他都不含。沒錯,最便宜的丸子彈性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偏偏只有它含有硼砂!於是場內觀眾紛紛表示以後只買貴的不買對的。。。ps3:這裡並沒有對其他幾種丸子為什麼彈性這麼好進行解釋,有故意無視的嫌疑。
看到這裡,消費者心裡一陣發冷,這可怎麼辦,我們怎麼知道哪種丸子有硼砂呢?主持人從背後掏出一盒神器:硼砂檢測試紙,blabla說這東西應該怎麼用,出現什麼現象說明丸子含有硼砂。消費者說買買買。
節目結束。
啊這麼長的文字,能看到這裡的肯定都是搞學術的吧?其實節目的脈絡還是很清晰的:提出問題,前期調查,分出小問題並逐一解答,找到合適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處理自己的模型,得出結論。這明明就是寫一篇paper的過程有木有?中間我看到那些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時,我也覺得那麼表述不合適。看完我再一想,這種節目受眾其實是大多數科學素養沒這麼高的普通民眾對吧?他們不在乎敘述過程怎麼樣,只要能讓他們接受就行。這個節目雖然存在些許漏洞,然而我仍然覺得是比那些重複的節目好,我相信場內場外觀眾看完後也不會有受教育的感覺,好像長見識了,這也起到了電視媒體的作用——面向絕大多數普通人,宣傳正確的事情。
在這個電視節目上,我沒有看到任何的「反智特徵」。
題主開頭就說自己是從《童年的消逝》中得出的結論。我沒看過這本書,不過百度百科是這麼說的:本書的主要貢獻不在於斷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於提供了一個解釋這種現象何以發生的理論。因此,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後卻發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麼。第二部分將我們置身於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並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那麼,我們能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本書將不對此進行探討。理由是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這麼說,心裡既輕鬆又沮喪。輕鬆是因為我不必背負教別人如何生活的包袱。在我以前寫的書里,我都冒昧地指出較有效地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我相信這是職業教育家應該做的事。事實上,承認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他們發現和理解問題的能力不相上下,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正文9章:
第一篇 童年的發明
第一章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
第二章 印刷術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搖籃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結束的開端
第六章 一覽無餘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兒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兒童
第九章 六個問題
跟「電視節目的低智,淺薄的特點。不過書中沒太提及紀錄片對於大眾接受信息能力的作用」似乎沒有任何關係,我持保留態度。
紀錄片方面,不了解所以不說話。國外某紀錄頻道總裁的名言:我們做的不是科普節目,我們做的是娛樂節目
舌尖一火了以後 行走的餐桌,江南味道 北京味道 一城一味 嘿小面 等至少十部美食紀錄片上映。從創作者方面說,國內媒體人始終在模仿成功範例希望搭上末班車。從觀眾角度來看,舌尖二都愛看,因為畫面設計華麗精美,哪怕擺拍造假痕迹嚴重,無所謂,觀眾根本不在意什麼紀錄片,就是奔著題材和視覺去的。內涵什麼的不在大多數人考慮範圍之內,這也就是所說的低智。
再回到紀錄片,中國觀眾太浮躁,許多好紀錄片,觀看度都不高 比如尋找小糖人 和今年的奧斯卡最佳 聚光燈外二十尺。至於那些沒引進的 尋找維維安邁爾 小可愛與拳擊手就更沒有人去主動搜了。觀眾太喜歡被動 喜歡被填鴨,而在宣傳噱頭上 紀錄片顯然沒有爆米花電影來的刺激和實在。
再說傳播媒介,打開電腦 上網找紀錄片看的觀眾在總影迷里我覺得不會超過百分之十。而傳統媒體中紀錄片有兩個最大難題,第一 題材。眾所周知光腚局的龜腚有多厲害,支持你拍出好的紀錄片 但是 部分政治不能說部分民族不能說部分歷史不能說部分暴力色情社會邊緣不能說。中國不乏好故事,但是傳統媒體至少拒絕了三分之二好故事,剩下三分之一還要選取能體現當局者balabalabala的才被放映。這也就造成了中國紀錄片的工廠粗製濫造化。批量生產,走模式不走另闢蹊徑。
第二,能抓到好故事的 很多都是土生土長或者殺進社會的獨立導演,體制大部分是拒絕獨立導演的,所以一些可以拍的好題材又折了三分之二。什麼時候制度改革了,紀錄片才能真正走向大發展 而不是現在的湧泉式無水域規劃的小噴涌。
望長城和再說長江那個有情懷有理想有觀眾的紀錄片輝煌時代已經過去,度過了低迷 現在是一個商業紀錄片時代。
爸爸去哪 爸爸回來了 花兒與少年 等真人秀紀錄片性質節目的火爆只能說明人們在浮躁過後開始喜歡真實 並不能說人們浮誇之後喜歡看一些真正能沉澱下來的文化的東西。
btw 這兩年 國內網站成功紀錄片應該首推youku的旅行系列。
國內紀錄片找一下 鄉村裡的中國 和中國有個署立里 青春鸚哥嶺 這幾部還是不錯的。至於把把四大花旦都搞錯的紀錄片京劇 和央視重點紀錄片茶。我只能說,這是一種產業推動,至於文化積澱和傳承什麼的。。。什麼時候教育制度 人們生活心態 影像文學審查制度 像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執政黨工具的時候 再來說擺脫電視觀眾抵智的問題吧。
未來兩年 做紀錄片和賣紀錄片不會太賠錢。
電視是給大多數普通人看的。紀錄片在電視播放,便是以科普的方式使大多數人粗略地了解了某一方面的知識,打開了一扇大門。
普通人喜歡站在門外看看,但不一定要走進去。
真正想走進去的人去看專業書籍就行了。
不能。
紀錄片不可避免的會用它的視角影響你的觀點和傾向性。
綁架人的思考角度和思維習慣比低智問題更值得警惕。
首先,紀律片也分種類,有人文社科的,有自然科學的等等。「教育」是個很大的話題,什麼都是可以起到教育的一些作用的,是不是?重要的是促使人「思考」,就很好,現在很多事情或諮詢沒有引起人的思考,很多東西都是「划過」你的腦子,而沒有留下任何痕迹。
很巧的是,我昨天剛看了一部紀律片「含淚活著」,看完之後,對我觸動很大,也思考很多。這不紀律片是日本人拍攝的,前後花了10多年,記錄的是一個中國家庭。簡單概括一下劇情:
「夫妻倆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下鄉青年,返回上海後,沒有文化,也無法再上大學,丈夫四處借款來到日本,打工掙錢,寄回家,由於簽證過期,8年都沒有回國,住蝸居,打很多工,國內的妻子帶著女兒生活,妻子在服裝廠工作,住亭子間。妻子期初還懷疑丈夫的不歸可能因為有外遇,後來攝製組帶來丈夫的錄像,使她明白了丈夫的艱辛。女兒也很懂事,知道父母的艱辛,大學到美國留學,去美國在日本換乘,與8年未見的父親共處24小時,後來,妻子去美國探望女兒(簽證被拒11次),也在日本轉機停留72小時,夫妻團圓72小時。。。。3人,3個國家,日本,中國,美國,15年後,待女兒在美國成為一名醫生,丈夫終於回國。。。。」
我的感受:
1、不是每個出國不願意回來的人(特別是男人)都在外面有外遇的。
我原來可不這麼想,因為我有一個中學的好有,她丈夫也是到美國後十幾年,掙錢,每個月按時寄錢,但始終沒有回國,女兒高中畢業也是去美國讀書,由父親照顧,而我們的同學一直沒有出去。我們幾個好友,都認為她老公在外面肯定有人。
2、愛,情感,信任:這些都還是存在的!!
妻感情不都是那麼脆弱, 這一家都是很樸實,很努力,辛勤工作改變自己的人。而且,心中有愛,有希望---一定要培養孩子。丈夫在日本多苦,以及被懷疑,他都沒與抱怨,相信這都是因為愛,因為希望,還因為,他們都是那麼善良的人。
3、堅忍
該片的標題《含淚活著》,日本拍一個中國家庭的艱辛生活,一開始的就談到,在日本現在每天XXX人自殺。。。。。最後,呼應問道「作為我們國人(日本人)我們有什麼思考呢」
一個隱忍的日本人,拍攝中國人的隱忍和艱辛的生活,角度,也挺有意思的。
我更相信愛,真愛是存在的,人,不管多苦都要咬牙堅持,都要努力。這就是我的思考和收穫。具有深度教育功能的紀錄片,這樣提本身就不太準確。紀錄片大致有4個功能(並不單一):
1、輿論引導;
2、傳遞知識;
3、記錄歷史;
4、愉悅身心。
看了記錄片的這四個功能,我想你應該明白了,電視淺薄不淺薄不要輕易下結論。單從紀錄片來說,我們要策劃一部紀錄片,前提是你要表達什麼?你的訴求是什麼?或者說你想告訴觀眾什麼?如果你的目的達到了,那麼就是成功的,對於觀眾來說,淺薄不淺薄,我想他們會有自己的判斷。
紀錄片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摒棄了早期的純說教的模式,以觀眾的收看興趣為爆發點,力爭真實還原他們想要表達的世界。
就傳遞信息來說,電視傳遞的信息也是一個經過媒介選擇的信息,說到底是一種擬態環境,而非客觀世界的真實再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永遠不可能從電視中了解到客觀世界的真實的信息。
從教育角度來說,電視本身代表的是一種視聽文化,它不同於報紙精英文化的特點,以接受率為標準換取廣告費進而獲得獨立的地位的原因決定了電視傳播的是符合大眾普遍興趣的大眾文化。大眾文化的定義就是在工業社會中產生,按照市場規律生產的易複製模式化的文化。顯然它沒辦法傳遞更為深度的信息。
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傳播的負功能其實也是針對電視媒介的出現提出的,電視連續的傳播的特點使使公眾喪失辨別力,只接受不判斷。而當觀眾習慣了這種信息接收方式就會滿足於電視傳播的信息,最終的結果是以知代行,麻醉精神。
並且你想過嗎,你從電視中了解到的信息到底是你需要的還是電視媒介覺得你需要而灌輸給你的?《公正課》里有一個內容是關於選擇觀看莎士比亞戲劇,辛普森一家,和美國花式摔跤的選擇,課堂上的學生都認為看莎翁劇是最有益處的,但寧願看一個小時的辛普森或者摔跤比賽
見仁見智,紀錄片作為紀實影視,從實際出發確實能帶來共鳴,但藝術始終需要接受,看個人如何去領悟和接受,才能判斷是否起到了教育作用
紀錄片只是用來教育我覺得你把他的範圍縮小了,教育的那是科教片,而紀錄片是來表現人們,世界的點滴生活的,他完全來源於生活。紀錄片是離不開電視媒介的。但智商低,更多的是人為因素,制度原因,跟傳播方式沒有關係。
歸根到底,紀錄片難道不是以「拍下應該記住的東西或事情」為己任的么。
紀錄片不僅僅是在電視上播出,現在媒體的廣泛性已經讓紀錄片從電視這個媒體上脫胎換骨。
所謂大製作的紀錄片不僅僅是單純的說故事,裡面依舊凝結著導演的審美心血,甚至承擔的風險。
個人覺得紀錄片在拍攝的時候對導演的功力要求更高,要在螺絲裡面擺道場,而且又要讓人看得賞心悅目,真心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當然並不是說大製作就一定是好的紀錄片,但空洞無味的內容和直排平述那真心不叫紀錄片
樓上的大神們又講了很多深刻的理論,很是讚歎!不過回頭想想,你要是個高智的人,自然能一眼分辨出低智的節目,也能有效的不受其擾,進而能自我學習進步。如果要是個低智的人,身在何處都不知,談何教育學習之類的事情?
還有,從你話里總感覺是沒看過紀錄片,又想有俯覽全局的意思。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不大喜歡看紀錄片,傾向於看書,但覺得紀錄片還是挺不錯的。前段時間看了一部bbc中世紀生活史,應該算是紀錄片中很不錯的一部了,看得很有趣,但還是覺得有這幾個問題。
首先,電視媒體不容易透徹地記清楚具體的知識點。(是透徹,記清楚,不是簡單留個印象;要光是留印象的話當然電視媒體是很出色的,所以我比較贊同紀錄片對教化的作用啦)身心愉悅了非常放鬆了很可能就記不住了。而且紀錄片的字幕放得太快,除非是在B站看彈幕對知識撕逼,或者紀錄片給了非常有意思的點,真的不大容易記住。
那麼問題就來了,非常有意思的點很可能是野史,或者只是事情非常局部的一部分,但為了效果還是得放出來,那麼就很片面了。就像中世紀生活里每一集一個人先描黑後洗白看得人雙眼發亮嚯嚯嚯直拍手覺得精彩的,實際讓人覺得有點尷尬。所以其實關鍵還是看具體紀錄片啦,有的客觀,有的強調吸引人,要看是不是良心之作了,總有一定的目的性。
這樣看來,被很多人剪輯,被一整個團隊敲定,經過很多道審查的紀錄片,肯定比基本只和作者一個人掛鉤的書更難以篩選。費時費力還記不住,畫面很精美那當然值得一看,單純為了學知識我覺得就算了。還是看書很靠譜。
書和紀錄片難免都有片面粗糙的地方,但只出自一個人的作品質量還是更為統一。
況且,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看一本書值不值得一看,看一看豆瓣就能得到很多借鑒;
紀錄片?紀錄片的受眾太廣,火起來的紀錄片就更容易被媒體和輿論標籤化導向化,我覺得比較難得到很中肯的意見。
好像有點偏離主題,但我還是喜歡看書啦。
不能,沒有這個義務
答案是可以,和為什麼?
紀錄片和電視節目不同....我說的是獨立紀錄片,不是&<舌尖上的中國&>。
紀錄片和電視節目不同,它更多的是個人的敘事,表達作者的觀點,也無需參與政治正確和商業利益的糾葛。那麼能不能擺脫低智的特徵就看個人發揮了。
另外,樓主的題設似乎有問題的,紀錄片為什麼要需要教育別人。我吃了一個雞蛋,很好吃,但是這個雞蛋教育了我什麼?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同性戀的紀錄片?
※推薦一下關於中國的紀錄片?
※關於中國古代服飾演變的紀錄片有哪些?可以在哪裡看?
※關於設計的電影、紀錄片有哪些不錯的?
※如何評價《輝煌中國》這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