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魏德聖的新片《KANO》 大家是怎麼看的?
繼海角七號 賽德克巴萊之後 魏德聖推出了第三部電影《KANO》.幾乎每部電影的題材都和日本有關....有人覺得他親日。
《KANO》影片背後的史料-你所不知道的嘉農
以下內容根據日文維基和蘇正生等人口述史料整理蘇正生1912年出生,家境較好(大概是富農或小地主),15歲時,蘇正生考上嘉義農林學校。本來蘇正生是網球社的骨幹,到了三年級的時候,近藤兵太郎看上他臂力好,拉著蘇正生進了棒球社團。前後被拉進棒球社團的還有校籃球隊的吳明捷、還有馬拉松社團的某位。
嘉農棒球隊本來是三流雜魚球隊,轉述者此前看到日本維基的說法,說是嘉農球隊每戰必敗,球隊只有一位叫安藤的半外行做指導老師。後來全體隊員開會,決定托安藤老師搬救兵。蘇正生的回憶是說近藤是校長出面搬來的救兵。近藤兵太郎是早稻田大學出身,曾把母校松山商業高中帶進甲子園八分之一決賽,是享譽日本的名教練。1925年,松山商業在春季甲子園取得佳績,卻在夏季甲子園地區預選賽上遭到敗績,近藤兵太郎因而辭職,前往台灣嘉義工商學校當簿記教師。近藤兵太郎1929年接手嘉農球隊,1931年將工作關係徹底轉到嘉農。
近藤兵太郎為了勝利、不分族群、嚴格訓練。這個人非常嚴肅,球員練到他滿意,他才會說句好。球員的缺陷,近藤會一一點到。近藤認為,棒球隊的訓練要服從比賽需要,特別是訓練要立足於為大賽做準備,只有平時訓練時盡量嚴格,比賽時隊員才有勝利的機會。近藤挑選隊員不分種族,只看實力,整個團隊每年新生最終淘汰率高達80%,剩下20%的人馬作為最終核心成員。學生們受苦受累,近藤自己也是披星戴月,全年無休,連星期天都不休息。近藤給球員講運動理論、棒球規則、比賽戰術,講完後會嚴格地提問抽查。球員練習時偷懶,近藤也會打球員巴掌。但近藤絕不會隨意體罰球員。在蘇正生之外,還有別人回憶,近藤教練場上十分嚴厲,場下卻和氣有禮。學生登門拜訪,近藤接待十分熱情周到。後來人在評價近藤時說道:當時的日本人絕大多數都抱有對台灣漢人和原住民的蔑視心理,不知近藤是否如此,但他在隊員面前,至少是絕無表露、對大家一視同仁的。個人認為這一點可能與近藤身為佛教徒有關。
球員們每天都跟同學一樣,上午上課,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到田裡實習。下午三點半到七點這段課餘時間,也是球員們的訓練時間。訓練時間大家都非常拚命。年輕人求勝心強,在隊里,只有學長學弟,沒有民族區分。後輩洪太山回憶說,隊里是學長打學弟比較多,教練打學生很少。學弟訓練一旦偷懶,不等教練發現,學長可能就一記耳光飛過來了。後輩劉正雄乾脆講,日本人學弟挨台灣人學長揍,不能有怨言,因為有怨言就亂了輩分。因為政治正確的緣故,日本學生當隊長的概率略高,但台灣學生照樣也能當上隊長。另外就是有些學長會對學弟發無名火。
嘉義當地當時還有一所中學,叫嘉義中學。學生多數是日本人公務員的子弟,台灣學生大概就兩三成的樣子,那裡的學生自持有錢有權的家庭身份十分高傲,瞧不起嘉農的孩子,說嘉農的孩子是農夫、挑糞的。嘉農的孩子台灣人較多,但無論台灣學生還是日本學生,多數是小市民、工人、農民子弟。兩個學校的孩子互不服氣,有時在街上互相攔截打架。蘇正生回憶說嘉農的孩子還有拿鋤頭出來助戰的。洪太山回憶說棒球比賽,場下應援團衝突了起來。
日本教育當局對待台灣學生,在真正平等上還差得遠。嘉農的老學生們都說,嘉農跟嘉中學生打架,弄到上級單位介入,一定是嘉農學生吃虧,原因?嘉中日本籍學生太多了!上級單位還是暗地裡偏心嘉中的。
近藤教練、嘉農的日籍和華人老師們倒是挺好的。棒球隊的孩子飯量大,配給的糧食不夠吃,近藤就親自去配給機關交涉讓孩子們吃飽吃好。嘉農的棒球社團活動經費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畢業校友所在企業,如糖廠、港口的捐助,這些捐助是老師和校友們籌集來的。到甲子園的路費除了朝日新聞社的補助,還有台灣各個學校的支持,嘉農和北部幾個學校(含日本人為主的台北一中)的精英打了兩場籌款比賽,票款充作旅費。代表日本官方的台灣總督府、台南廳、嘉義市當局倒是一毛未拔。
嘉農後輩劉正雄回憶近藤教練對隊員的教誨,說近藤教練以月亮做比喻,告訴隊員打棒球不是給別人看的,不要太功利,盡最大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每個動作做到標準,這樣就有價值了。
吳明捷後來去日本打大學棒球賽、吳波去打職業棒球比賽。每次比賽台灣當地萬人空巷。因為真空管收音機很貴,許多人跑去有真空管機的人家那裡收聽。當時廉價的礦石收音機只能接收嘉義地方廣播,而真空管收音機則能保證收到台北電台的實況轉播。
1936年後,嘉農球員青黃不接,漸漸弱了下來。1940年代,棒球被日本軍國主義當局打成「英美大毒草」,只剩下厚生省還在組織少量另行球賽,棒球完全退出中小學活動,近藤教練也一度失業,靠販賣火柴維持全家生計。
如果你單純的把他當一部普通的體育類青春熱血商業電影來看,是部不錯的片子 但是KANO的歷史背景和本身故事的內涵決定了 這不是一部單純用體育 青春 熱血就能涵蓋的題材 這部片子存在爭議的根本點不在於正面描寫日本治台殖民時代 也不在於通篇日文對白 而在於他完全站在日本人,甚至不是日治時期台灣人的角度在講這個故事,這完全是一部日本語境的當代台灣電影。而這個題材的本身應該是殖民時代的台灣創造的民族融合的本土傳奇 如今被演繹的更像是台灣人 台灣土地在日本人的正確領導下被改造的脫離愚昧脫離墮落成為殖民模仿案例的故事
整個電影的主角是近藤兵太郎教練 視角是從札幌商投手錠者博美來的 片中對於這兩個人的心路成長的描寫之細膩 把握之到位勝過對所有出場台灣人的刻畫之總合。對於日本人群像的描寫的可信度也遠勝於對於所有出場台灣人之總合,且兩者呈鮮明反差 一邊從家庭婦女到學校校長 再到內地來的教練 嘉南大圳的建設團隊 各種高尚 (猥瑣臉譜化的校董只是個例) 一邊台灣人呢 輸了比賽無所謂嬉笑打鬧的學生 愚昧的農民 迷信的奶奶……
對日治台灣的描寫 不要以為正面描寫就一定反映的是歷史上真實的情況了 電影里為了藝術效果 對於嘉義農林以及嘉南大圳的很多關鍵時間點 史實都做了調整 有誇大 有淡化 基於很多史料 並不建議把KANO中的描寫當史實來看
但是這個片子最近獲得了被廣電封殺的殊榮 原因可能有導演公開支持反服貿協議等(本身電影這樣拍就是不考慮大陸市場的 所以導演發言無需禁忌 )被封殺正好中導演下懷 反而讓很多大陸的人關注此片 傾向於支持此片。客觀的來說 這個拍嘉義農林棒球隊的電影只有商業考量 沒有骨氣 不值得獲得這麼高的評價 也對不起題材本身應有的意境
其實關於嘉義農林,日本台灣都已經有很詳盡的研究和論述,各方都有不同的立場。日治時期日本的宣傳誠然是把嘉農作為日本治理台灣的殖民典範,蘇正生等人後來的論述傾向於將嘉農視作台灣本土融合成果,而原住民一側的東公支 楊吉川等人更傾向於認同日方的論述。看了一些材料之後,覺得KANO的立場採用的是日治時期日本傳統宣傳口徑的立場。這應該和馬志翔本人是原住民出身不無關係。而我本人一直以來都認同蘇正生的論述。嘉義農林是一個台灣的故事,不是一個脫離了日本語境就沒法說的故事
此時此刻 有了KANO這樣的片子 其實能夠理解為在當下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台灣社會對於中國大陸的國族認同感漸漸弱於來自大陸的地緣威脅壓迫感。而相對的 台日同盟正越來越受到認可,依靠過去殖民歷史維繫以及現在同時受到中國崛起的潛在威脅,加上阿扁上台後若干年的去中國化教育,過去這些所謂被壓抑的崇日甚至媚日情感如今已成為台灣主流。抗日反日反而成了怪咖(他們大概能夠聯想到大陸這裡反日遊行的各種形狀,誰會願意以與那些人引為同類呢?)。所以KANO之所以如此也就在情理之中。其實電影也就是想說一句話,我們願意做日本的小弟。哪怕我們已經有能力自由表達。
首先,對於大部分中國大陸觀眾來說,KANO是歷史片,但對於大部分台灣觀眾來說,KANO是體育片,而是題材是棒球這個絕對的台灣國民體育運動,台灣唯一有職業聯賽的運動。
這兩種不同的視角會造成評價上的很大差異
作為一部歷史片來看,KANO製作異常的精良,中間片的製作水準是全球頂級的,攝影,敘事節奏,配樂,布景,群演也都是亞洲一流。整體風格是很清新的講了一個中規中矩的故事。能讓絕大部分人都很舒服的看進去。但是單純作為一部歷史片,KANO的故事有點單薄,有點俗套。30年代初的台灣本來是有個很大的時代背景,本來會有更複雜的人物衝突,但導演似乎刻意迴避了,也刻意不去把這部影片做的更深刻
如果再從政治角度去審視,一個21世紀的台灣電影,居然從頭到尾包括主題曲幾乎全是日語,演員以日本人為多,裡面台灣人主要角色都講日語為主,日本形象全是極為正面,日本治下的台灣也極為和諧簡直比中國政府的和諧社會還和諧,總是覺得有點不對勁。我沒有在那個年代生活過,也沒有接觸過那個年代的台灣人,但是以我淺薄的了解,那時候的台灣也還是有很多反對活動,而30年代以後日本軍國主義情緒逐漸高漲,沒幾年後的南京大屠殺就能有舉國慶祝的景象,KANO裡面的日本人,個個都那麼平和友善也幾乎沒什麼民族主義情緒,也不歧視台灣本地漢人(影片只反映了對原住民有所歧視),我是不太相信。雖然我絕對相信日本對台灣的統治絕對沒有中國和過去國民黨宣傳的那麼糟,但似乎也不會有KANO這麼好,真的這麼好,45年以後台灣人不會在開始會很歡迎國民政府。台灣有人評論KANO像台灣人自己捧日本人臭腳拍的莎勇之鐘,確實有一些。如果當今台灣很多人仇日,拍這麼一部片子為日本人說話還可以理解。可是今天台灣已經蠻哈日,拍這麼一部片子確實有點媚外。
不過退一步講,一群台灣人拍一部大日本帝國的主旋律影片,拍到這種水準,也著實讓人折服。中國政府以後要拍主旋律宣傳片,倒是可以好好學習KANO的手法和切入點
不過,如果你是個棒球迷,那麼看這個片子的角度就可能很不一樣。我雖然不懂棒球,而且一直覺得棒球很無聊,但看完KANO,居然對棒球產生強烈興趣。可以看出,KANO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體育片,而對於一部體育片,也許不需要考慮太多政治。這麼看,該片在台灣好評如潮,也就很可以理解了
《Kano》潛移默化地對觀眾進行洗腦在於,
首先,魏導演是在台灣基督教長老會長大的,這是一個深綠的台獨組織。該組織的成員都是台獨人士。
再有,該影片的贊助商清一色的都是親日,強調台灣自主性的企業。
然後,我談一下電影,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日軍殺死了台灣60餘萬手無寸鐵的普通民眾。
日本在台灣修建阿里山火車鐵路,是為了把深山裡面的木材等物資運回日本,不是為了發展台灣當地的交通。
影片中順便頌揚的日本殖民者派來的工程師八田與一在台灣修建大壩等水利設施,灌溉稻米,其實是為了供應日本軍隊侵略亞洲諸國的軍需物資,根本不是為了給台灣人吃。
日據時代,台灣的文盲率依然非常高,日本化的程度依然非常得低。只有非常少數的一部分台灣人被允許也願意去日本開設的學校學習日本語言文化,而且不能學文科(為了禁錮思想),只能學理工,農,醫(造成了台灣醫師律師行業都偏綠)。絕大部分台灣百姓依然只會說閩南語和客家話。
同時,日本人為了去中國化,強迫台灣人改日姓,強燒台灣人的族譜和祖宗祠堂牌位,但絕大部分台灣人都不願意改姓,家家戶戶基本上都偷偷手抄了家譜。
最後,Kano裡面數位棒球成員謊報減小了自己的年齡,為了達到參加甲子園的目的。
以上這些,影片都沒有提。
卻只強調日本對台灣的正面作用,這種典型的見樹不見林,以偏概全的手段其實就是在洗腦觀眾,是為了偷偷傳遞「日本為台灣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這種錯誤的殖民觀。
這也是為什麼台北市長柯文哲會說出「一個國家越被殖民越先進發達」這種奇怪的言論,但還被台灣社會大眾接受這一怪象屢屢發生的原因。
p.s. 《kano》和《海角七號》放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出魏姓導演的真實目的了,其實就是在幫日本侵略者粉飾當年的侵略行為,強調台日親情。藝術不分國界。要是你非要讓魏德聖拍鄉土題材的電影,估計你會說「有人覺得他三俗」
今晚剛看完,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三個種族發揮各自優勢組成完美球隊,往前一步就是大東亞共榮。
拋開歷史背景,一部典型青春熱血體育電影,一個有過去的教練帶一群從沒贏過比賽的球員通過刻苦訓練+心靈雞湯打進全國大賽。俗,但是經典。
但是評論這麼一部電影我覺得是沒辦法拋開本身的歷史背景的。這電影又不是說本故事純屬虛構,相反人家說的很清楚是日據時期真實事件改變,能拋得開嗎?日據時期日本對於台灣近現代工業化有貢獻,有作用,沒錯,就像鴉片戰爭讓中國開始了近代化,但沒法因此就歌頌鴉片戰爭是正義的是偉大的一樣,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殖民吼啊,我是滋磁的,殖民地的人民也滋磁的。這事總是有爭議,有兩面性的吧。一部電影把一個帝國的殖民時期拍的特別美好,人民安居樂業,民族團結,比自由燈塔還自由燈塔,光撿好的說,說他一句美化日據粉飾太平不過分吧?
朝鮮也是甲午戰爭後成為日本保護國,也在電影里看到有朝鮮和滿洲國的球隊打進甲子園,但沒看到韓國人懷念日據時代(當然小子孤陋寡聞了)。
我可以接受台灣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包括中華民族),是台灣人,因為畢竟生在台灣長在台灣。但是對於舔著臉說我是日本人的行為,我也只能呵呵了。
另外知乎上風氣越來越壞,好像只要提到國家民族就是民族主義,政治不正確。一點立場都沒有,整天用理客中標榜自己,我只能說,沒種。
當年日本用嘉農球隊作為榜樣鼓吹殖民政策,大東亞共榮算不算把加入政治?一部台灣人拍的台灣電影基本上全是日語算不算加入政治?現在評論電影反倒要拋開政治歷史背景,單說藝術創作,這雙重標準用的溜啊。
還有人說這片子沒在大陸公映就是小氣,又扯到廣電和萱萱身上,我也是醉了。且不說人家壓根就沒打算在大陸放,就問一句,在納粹手裡德國還走出一戰陰影重回列強行列了,你去拍一部美化納粹的電影去德國看看讓你放不放?
首先日本對於台灣已經不只是侵略者這樣一個簡單的定義了,50年的殖民統治,台灣已經深深植入了日本血液,台灣的現在一切現在看都和日本有那麼千絲萬縷的聯繫,血濃於水,台灣人的鄉土情懷也和日本情結分不開,日治時代是台灣從蠻夷荒涼之地步入現代化的一個時代,魏德聖正是真實記錄了那個時代的情懷。記錄了台灣原住人對日本複雜的情感,既有仇恨又有感恩
因為一部KANO屏蔽整個金馬獎。全宇宙最強大的中央政府確實小器。不要在文藝工作者的人文情懷上添加政治標籤。導演的追求不是用來選邊站的。
我從生下來日本人就沒有欺負過我,為什麼還要讓我牢記日本人的過錯?我是真的沒見過啊。有人會說了,你不配做一個中國人。說實話,我成為中國人的原因只有一個,精子遇到卵子。
那麼我為什麼要天生就要恨一個和我不相干的和我一樣膚色的人種?曾幾何時,在玉林,不是有人說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嗎?那人類和人類是不是好朋友?
我可以選擇我不喜歡誰,但不要因為我出生何地而天賦予我應該不喜歡誰。這個天要是真的不博大、不明朗,總有人會飛出天外看一看的。剛剛擼完kano。
中途看到一半因為好奇結局是什麼然後百度一下發現知乎有這麼個問題就下定決心要來寫一寫了。
在台灣交換剛剛一個多月,知道這部片子是因為台灣老師的推薦。是他所認為的將台灣人和日本人感情拍的最複雜的片子。
說實話我倒不覺得是導演親日,畢竟它也有賽德克巴萊(雖然我還沒看)這種現實與血腥的作品,但是,在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五十年裡,漢人蕃人日本人,確實交織出不一樣的情感。包括很多台灣本地人,其實家裡祖祖輩輩在那個五十年中或多或少的都和日本人有一些情誼。
所以看這部片子的心情其實是蠻復雜的。說實話,很多領導人之間的決議,放到普通民眾身上其實都會變成很純粹的日常交往問題。
所以歷史動不了,感情也抹不去。
年度最好看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抱歉,雖然大部分時間裡說的都是日語。再次驗證了能否被總菊禁播是檢驗華語電影質量的最高標準。總菊禁品,必屬精品。
我不想討論裡邊的政治傾向,我不是台灣人,我沒經歷過那段歷史,我沒資格評論。單就電影來說非常好看,我一個完全不懂棒球的人都看的熱血沸騰,三個小時完全不覺得長。
剛看完了來,趁熱寫一下答案,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首先這是一部電影觀感上非常舒服的一部片,和之前魏德聖兩部作品一樣,質感、配樂、風格都很舒服,單純作為少年運動題材的電影來看,絕對是一部上佳之作。 我對棒球並不熟悉,但也知道甲子園是日本高校棒球的最高殿堂,對於一個鄉土學校的球隊來說簡直是痴人說夢,結果看到後半段也像賽場里的觀眾一樣,為嘉義農林的比賽而緊張,為比賽每個節點揪心或激動,一部體育類的電影,能做到這樣吸引觀眾,絕對要給滿分啊。
評論這部電影自然要討論政治,但在討論之前我想說一下別的,作為一名美分帶路黨,知乎上有不少大牛的回答讓我思考了更多,其中一條重要的結論就是:
不應該用現代的眼光去評論過去,不應該開著上帝視角去評論古人。
所以要評論此片的歷史政治內涵應該考慮到當時的人們和情境。有人說這電影媚日,我並不認同。
當時日本已經統治台灣30餘年,是日本對台灣統治政策從1915年開始轉為「同化」後的第16年了,剛好嘉農這些少年也是16、7歲的年紀,從他們出生起,應該受的就是全套的日本教育,當時的台灣人待遇,和普通日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對於他們來說,日本就是自己的國家。
有人說電影里是講「在日本人的正確引導下台灣人民脫離愚昧」的故事,我覺得那只是電影里敘述了這樣的歷史故事,當時的台灣對於日本,無疑是落後的,棒球也是從日本傳去台灣的,事實上也是日本的教練帶領著這隻農村球隊才首次打入甲子園,這樣敘述事實,何必附會到說台灣人愚昧上去呢?電影里那個開始討人厭的記者就是電影創作者對這種論調的反駁。
如果指責電影美化日本殖民,可是嘉南大圳就是當時日本人修的:70多年前,八田技師為了規劃和興建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前後花了10年的時間,完成了長達1萬6千公里的「嘉南大圳」,而其上源的烏山頭水庫,不僅是臺灣最大的人工湖,並且是當時東亞第一大水庫、世界第三大水庫,在1930年完工後,傾洩而出的灌溉用水,流經嘉南大圳,嘉惠了嘉南平原15萬公頃的農田,因此奠定臺灣現代農業的基礎。
總統參加烏山頭水庫水庫設計者八田與一技師逝世67週年追思會
(此鏈接需要科學上網)
你看馬娘娘都要去發表對日本總工程八田與一追思感言。
1929年台灣誕生了一支由日本人、中國人和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在新教練以「進軍甲子園」為目標,用斯巴達式的嚴厲態度訓練球員。原本散漫的球隊在教練一年多的魔鬼訓練與屢屢落敗的刺激下,漸漸激發了球員的求勝意志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1931年,嘉農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由日本人所組的常勝冠軍「台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並且贏得全島冠軍的野球隊外,更代表台灣去日本徵戰甲子園,在一望無際的甲子園的草地上,五萬五千名觀眾面前,嘉農球員們奮而不懈的決心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現場所有觀眾,不論輸贏,嘉農已經締造了歷史,不畏懼地勇敢挑戰自我,無形中卻得到真正的勝利。
《KANO》曾獲第51屆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第51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提名。
《KANO》述說台灣人熱愛的棒球運動,並在名導魏德聖的支持下未演先轟動,在台灣嘉義舉辦的封街首映活動吸引超過6萬人參加,上映前也已有百場包場,超過三萬人搶先觀看,電影預售票也突破三千萬台幣票房,創下多項紀錄,堪稱2014年最被期待的台灣電影。
在這部影片中,它的敘事角度和風格獨一無二,它的熱血歸判也值得深入討論,而它所表達的情感背後的特殊歷史背景,它背後的真實事件還原、深刻的只有台灣才會出現的民族問題以及台灣認同感也值得注意。本文將從這四個方面以我個人的角度來深入剖析我看到的《KANO》並敘述自己的觀後感。
一、《KANO》的特殊敘事角度
《KANO》的主線,其實是日本棒球隊的錠者君的回憶,他本來是在甲子園中台灣嘉農隊打敗的球隊的主力,出於對嘉農隊的敬佩之情而來到台灣,來到嘉義市,來到嘉農曾經進行魔鬼式訓練的簡陋場地來回顧他與嘉農的故事。事情就由此展開,影片中除了插入他是如何從日本來台灣,在一路上遇到的熟悉的場景而勾起的回憶外,還完整地敘述了嘉農隊從散漫的,拿棒球當兒戲的隊員們在近藤教練的帶領下如何重拾代表台灣衝進甲子園(在之前沒有代表台灣南邊的球隊衝進甲子園)的夢想和背後帶有鮮血和淚的痛苦但是沒有放棄的付出。
這種敘事方法與一般的熱血青春電影大多採用的直敘法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編劇魏德聖和導演馬志翔的大膽冒險而又取得成功的舉措。他們拍的是日治時期的台灣,拍的是過去台灣棒球史上的奇蹟,這本身就是一個回顧性的事件而不是現在所發生的事實,所以他們採用倒敘追述的敘事手法不僅沒有表現齣電影主線不明、敘述不完整等缺點,反而帶領觀眾更好地融入電影中,在追溯的歷史中以第三者的客觀角度觀看整個影片,引起巨大的共鳴。正如知名文化學者Fred Davis的論述:「懷舊」做為一種心理機制,往往透過美化過往,藉以建構當下的認同,特別當社會遭遇經濟衰退和文明動蕩之際,更容易藉由「懷舊」建構過往,從中重新探詢自我的位置。
所以《KANO》在嘉義的封街首映活動吸引超過6萬人參加以及獲得的獎項和巨大的票房成功的轉淚點就在於此。
二、《KANO》所反映的球魂以及熱血歸判
台灣人對棒球和《KANO》的熱情,海外觀眾恐怕難以理解。在台灣,如果說不上幾場痛徹心扉的國際賽事或者大快人心的「逆轉勝」,你大可以懷疑這個人其實是觀光客、或者有「高功能反社會人格」。畢竟無論「藍綠」再怎樣對立、選舉再怎樣廝殺,一旦遇到「中華隊」出賽的重大國際賽事,幾乎全台灣民眾都會停止劍拔弩張,並肩為「中華隊」加油。許多人甚至戲稱,棒球是台灣唯一的「藍綠共識」,連現行的伍佰元「新台幣」鈔票都使用台灣南王國小少棒隊勝利時歡欣鼓舞的照片作為圖騰。
他們那一群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候,選擇了他們最喜歡並且為之可以為之付出生命代價的那種犧牲和拼勁兒,雖然他們的原型有的還繼續選擇當棒球手,有的離開了棒球的世界去從事其他職業,但當時的他們是如此地瘋狂以至於在他們身上找到了我們一直想做卻無法做到的事情。
也許沒有從事體育行業的普通大眾無法真正地體會到超體能的訓練,受傷後的堅持是何等之難,是如何就算咬牙堅持還在撕裂意志和靈魂的掙扎。但是,他們做到了。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奔跑、投球、揮棒這些看似單一的動作反覆做千遍萬遍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而是在掙扎著與自己之前散漫靈魂不同的蛻變。他們整個團隊的付出是血淚交融的結晶。
吳明捷,嘉農最棒的投手,熱血的不是他穩穩的性格也不是在感情面前的懦弱,而是像當沉睡的獅子醒來張開血盆大口宣誓自己領土一樣地不放棄,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強忍著手上劇烈的疼痛摩擦黑土止滑投出的最後一個球和用沾滿他受傷的血的球棒擊打的飛上天的一球入魂的棒球。
教練的熱血,不是已在中年的他逼迫嘉農隊訓練,也不是面對妻女看似冷酷地微笑。而是當他用毛筆寫下「甲子園」三個字的時候的冒火的眼神和他雖然他那麼怕輸但最後還是輸了球也熱淚盈眶的鞠躬以及面對曾經的失敗但是想再來一次,用不言棄的鎮得住腳的扎紮實實的夢想。
這些的熱血與堅持的碎片贏得了日本棒球隊錠者的尊重並且造訪他們曾經的訓練場地和甲子園賽場上至少5 萬 5 千多人在最後喊出「天下嘉農」的壯舉。更贏得了觀眾們激動不已的心。
從《KANO》中教練與球員們對勝利的激烈渴求、全片透過日本球員的「他者之眼」對台灣的拼戰精神進行肯定、乃至片末「雖敗猶榮」的結局,種種辯證勝負的論述和視角,征服了大家。
三、《KANO》的情感表達背後的歷史背景
這不僅是一部熱血電影,在這部影片中還充滿了種種溫情。這些情感的敘述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心理狀態有著很緊密的聯繫。
電影的敘事背景是在昭和六年左右,也就是在台灣的日治時期,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關於兩段明顯愛情的敘述:一個是主角吳明捷與他的友達以上戀人未滿但是最後還是沒能走在一起的女生的感情以及近藤教練與妻女的溫情展示。這兩段情感,揭示了不同的價值觀下的不同結局,一個是雖然受日本影響但是還是有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中國婚姻觀,一個是日本以男性為主體的傳統婚姻。
所以,吳明捷對他愛的女孩子的放手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也不乏作者和編劇為了還原真實情況、尊重歷史的良苦用心。
影片中插入吳明捷心愛的女子轉嫁他人並且在吳打決賽的時候生下別人的孩子這個橋段爭議不斷,有些人認為是多此一舉,有些人則認為是點睛之筆。但是我認為導演並非有意插入這段,是因為這是發生的事實而且最能反應在當時的台灣多元文化影響的結果。而看似冷酷的近藤教練也會對他的妻子投以認可和堅定的眼神,妻女對他的夢想也是百般支持。是他強大的精神後盾。
這些細節以及情感流露的鏡頭導演和編劇選擇運用特寫大鏡頭,比起經常用的宏觀遠鏡頭來說是一個調節。
四、背後的真實事件、民族問題以及台灣認同感
《KANO》的來源是日本殖民地台灣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的棒球代表隊,1931年首次到台北參賽便奪得全台高校棒球冠軍,打破過去十二年由北部地區球隊壟斷;隨後赴日本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被同樣首次進入甲子園比賽的愛知線代表隊中京商擊敗,以三勝一負獲得「准優勝」(亞軍)。
台灣民眾對日治時期的「懷舊」、《KANO》對於日本殖民建設的美化,與其說是美化殖民者,不如說是對當代台灣社會的否定和反思,甚至是對執政當局的迂迴貶抑。《KANO》的宣傳強調欲透過電影「找回台灣的美好年代」、標榜嘉南大圳是「亞洲第一」的工程,如同近年各種「台灣之光」的論述,試圖透過往日榮光,為台灣在困頓的當下尋找安慰和認同。
而其反應的特殊時期的種族問題也可以從影片中深刻地看出,畢竟那隻創造奇蹟的嘉農隊就是三個民族的球員拼湊起來的:漢人、「灣生」的日本人、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等)而導演自己也是原住民賽德克族和撒奇萊雅族的小孩。教練充分運用各個民族的特點:漢人會打,日本人會防守、原住民跑得快組織並且認為這是求之不得的組合。這是一個創舉,並且在影片中是最精彩的地方。
說起種族歧視,在影后導演的訪談中,馬志翔這樣說:「以嘉農來說,這群孩子到很多地方都被歧視,不只是原住民,連當時內地的日本人也會歧視外島的日本人。日本人對待當時的台灣人是二等公民,更何況對原住民是三等公民。在電影里,我的確有試著加入一些族群問題在裡面,那是沒有辦法迴避,但那個族群問題是因為不了解彼此。」而他作為一個原住民,他對歧視和歷史的態度是這樣:「歧視這種東西是不分族群的,看你要從什麼角度切入。但是歷史不會告訴你這些;歷史只會說:他壓迫你,你被他壓迫。」所以,這部影片也是可以好好了解台灣當時種族問題的好電影。
而對於台灣人的懷舊和認同感,也是這部影片的亮點所在。正如導演自己所說:「就《KANO》這部電影拍攝後,回過頭來看,最讓我動容的,是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藉由棒球、運動這樣一件事,找到心中自我認同的價值。那些戰敗的嘉農隊孩子,是抬頭挺胸地離開球場 ——他們輸了比賽,卻贏得了自我認同的價值!」那是一種球魂的追溯和懷念,是台灣人在自我認同的道路上的一個經典的例子。
看了這幾篇回答,我覺得分歧點在有人不相信當時台灣是這樣,覺得是導演美化。
但事實上,拍攝地之一就在我爺爺那個村子,他民國12年生,小學畢業寫得一手好字,會講閩南語和日文但不會普通話,他那個年紀的人很多都是這樣。對於他這類普通小百姓來說,日本人統治時代確實過得安寧,所以會懷念日本時代,革命、爭取權益啥是有錢人、知識分子那類人在乾的,小百姓只管吃飽,不平等什麼的,對佃農來說哪個年代都不平等啊。對他來說,不論是日本人還是國民黨的統治,都是有好有壞有不平等。我爺爺會說很多日本時代治安有多好多好,但真立場問題不會站日本人,即使他覺得日本人統治真的比做得比較好,但他還是記得自己流著漢人的血,記得祖籍福建泉州 (連具體地址哪條路都有)。
到了我媽這代,我媽,依然是個普通小百姓,成長路上受過不少外省人教導、恩惠,白色恐怖這類離她的生活很遠,所以她是藍的;相反有的人可能受過國民黨或外省人迫害,所以是綠的。這也反射到兩岸人的區別,日本人對大陸全是戰爭時期,所以基本都是血海深仇,就如一些深綠對國民黨是有仇的,但日本人在台灣是殖民時期,是有殺戮也有建設。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不能說只拍壞的那一面才是歷史才不媚日。
買DVD看的。
反覆問了自己好幾次,看不懂野球規則,搞不懂片里為數不多的女演員的笑和淚,但是你能情不自禁的會為賽場流下熱淚,也能為全是男人的拉拉隊而笑出聲來,由「漢人」「蠻人「日本人」」組成的kano詮釋了什麼是體育精神,看了「賽德克.巴萊」就能更好的明白導演的匠心獨運,不管是背景音樂還是場景的選擇。看似體育賽事實則是兩國文化的交流
客觀的看這是一部感人的超水準電影,如果非要加以其它因素的話,需要我們思考的是其因果來龍去脈,純樸的人民是沒有錯的。
就如賽德克巴萊,在我看來體現的最基本的人性,只有家恨,意識不到國讎。
就如鬼子來了一樣,當時的底層民眾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歷史的漩渦,只能隨波逐流。不能像當下屏幕背後的每一個人,坐而論道。
解放前進步青年念澤東,現在的文青講民國范,台灣懷念日本人和多少人懷念上海租界沒區別;但別忘了,那時的租界其實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可能因為不喜歡棒球,沒覺得片子拍得好,金馬獎一項沒得到也不驚訝。
我最早是在IMDB上看到的簡介,一美國哥們評論說這電影講述了被商業化的MLB所丟失的真正的棒球精神。
我小時候就看過棒球比賽,對棒球規則也很了解,高中的時候玩KEY社的遊戲看了好多場棒球(棒球狂魔麻枝准233),大學的時候在社團里也玩過一小段時間。
然後我就去看了。三小時根本停不下來,中間淚點了好幾次。然後果斷從網上拖了一部720p的收藏在硬碟里。(個人習慣,好電影一定要收藏下來,而且必須在720p以上,方便日後重新品鑒以及傳教)
我對全程日語沒什麼抵觸,日劇和動漫看多了覺得挺正常。
樓上諸多喜歡從政治,歷史,國籍角度出發進行[欣賞]的,我只能說你們跟電影里的校董和記者一樣,對於人類共通的高尚情操(在電影里藉以棒球的形式予以表達)無所察覺,卻揪著人種民族的邊角料來叩。
電影里的校董和記者認為球隊里有漢人和原住民說明球隊有問題,你們認為電影里有日治時代好的一面說明電影有問題。這不就是一丘之貉嗎?
我記得我們親愛的廣電總局對他的 賽德克 巴萊很看好啊 不是引進之後大陸票房也不錯嗎 怎麼現在 人家拍了一部體育運動片 就全禁了呢 金馬獎也全斃了 這也太小器點了吧 好吧 人家是有政治傾向 但人家也不打算在大陸上映 感覺有點自作多情了
我覺得你至少要安安靜靜的看完整個電影之後,然後再來和別人交流你的想法,就像小馬過河一樣,你還沒走過就被別人想法把你嚇死或者輕視.
推薦閱讀:
※每周影評的節目不把節目放到互聯網上的初衷是什麼?
※你見過或親身經歷過的最神展開的橋段是什麼?
※怎麼評價《哪啊哪啊神去村》這部電影?
※《大話西遊》中「那人好像一條狗啊」有什麼寓意?
※功夫瑜伽這部電影值得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