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煮出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到底是米更重要還是鍋更重要?

看到網上很多人推薦日本的電飯煲,動則幾千的售價,還的自己買電源轉換器。這玩意真的那麼神奇嗎,希望用過的人來說說,和普通兩,三百的電飯煲有多大差異呢?和高壓鍋,還有以前農村大灶台煮出來的飯又有多大差異呢?好的大米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么?


我吃過幾十塊甚至上百塊一斤的米,也經常吃一兩塊一斤的米,吃過東北的米、南方的米、也吃過泰國的米,用過農村的大鐵鍋煮過飯,用過普通的電飯鍋煮過,用高壓鍋煮過,現在正使用韓國的煮飯神器,據說我們醫院同事去韓國每人必帶一個回來的,而且正在打算買雙立人的琺琅鑄鐵鍋,據說煮起飯來別有風味,像蒸飯。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米是重要的,以前小的時候在農村吃的大米雖然沒有多好,但在黑龍江這片神奇的的大地上,又是新鮮的大米,就特別香,每年新米豐收的時候,用大鐵鍋添上水,放進米,我看我媽在那裡忙活,我在灶口旁添火,小火苗呼呼的燒,菜的香味和米的香味混在了一起,那個饞人啊,那時候做的是撈飯,米熟了又還沒煮成粥時,就趕緊把米從米湯中撈出來,放在旁邊晾上,米飯鬆鬆散散,又很有嚼勁,用句地道第東北話來說:那叫一個「肉頭」。每次撈飯配茄子我都能吃三碗, 把一個美麗小女孩硬生生的吃成了個小胖子!
撈飯一直是媽媽最愛吃的,可是已經很久都沒有吃過了……
上初中以後,食堂米飯都是軟硬不一,好壞不齊的,有時候食堂老闆心情好,或許能吃到混合點新米的陳米,但是我們大部分時間吃到的都是陳米。後來家裡做了大米的生意後,我就很少吃外面的米飯了。讀大學時,我總是帶些米去宿舍煮粥喝,煮好的粥香味四溢,走廊里全都是,那時候宿舍是禁止用鍋的,所以每次煮完,為了防止香味過大,想了好多種辦法,結果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最好用的辦法就是趕緊吃掉,這時就看到幾個女生一邊呼呼吹著熱粥,喝得滿頭大汗,一邊看著電視里的《非誠勿擾》,幻想著以後找個什麼樣的如意郎君,這些情景真是治療北方寒冷的良藥,暖身更暖心呀!
工作後中午還是在食堂吃,我都是吃麵食,同事就總對我開玩笑的說:你家做米生意,你為什麼都不吃米飯呢?是不是裡面有什麼黑幕,對身體不好呢?每當這時,我就會很傲嬌的說:「我家的大米可就是太好吃了,所以外面的米吃起來都很渣!」你看,人就是這樣啊,能上不能下啊……
後來去南方旅遊,在魚米之鄉吃到了當地的米飯,上了一大盆,米飯管夠,卻味同嚼蠟;還有一次在南方街邊看到了一家做煲仔飯的店子,人頭攢動的,我以為能嘗到不同的味道,結果香味挺香,但那米的硬度現在還使我心有餘悸,以至於吃了那頓以後,胃疼了很久,現在想想那米像是陳的泰國香米,而且還有點沒有煮熟。
成家之後,買了福庫的鍋,開始時總是煮不好飯,水不是放多就是放少,米不是又軟又黏,就是太硬了。後來慢慢總結出來:福庫鍋水分流失少,要少放一點水。如果是新米,米的水分大,放的水就要再少一點,如果是陳米,米要多些,米也要多泡一會再煮,淘米時要適當揉搓。不過沒煮好也沒關係,反正高先生也不會說不好吃,煮軟了第二頓就可以做粥了;如果做硬了呢,就可以泡在雞蛋里做成炒飯。
不過福庫鍋最大的好處就是煮粥,把五穀雜糧、葡萄乾、大棗及蓮子等放在一起煮,既營養又美味。晚上預約個時間,早上就能喝到熱氣騰騰的粥了,對於我這種匆忙的上班族最適合不過了,這個電飯鍋煮的米的確比其他鍋煮出來的要香。
關於水的問題,我恰巧用農夫山泉煮過一次粥,那次停水又停電,高先生從樓下搬了一大桶農夫山泉,搬了十幾層樓,我用煤氣煮的粥,高先生覺得很好吃,大概好吃程度與辛苦程度成正比,反正我沒吃出來有什麼不同,不是「有點甜」。
所以重要程度排序是:米、鍋、水。但是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不只是煮飯的人的廚藝,煮飯人的運氣,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每次回家(娘家),都覺得我媽做的米飯特別好吃,我媽說是新米,我覺得是記憶與情感,我一直認為我媽做的茄子配米飯最好吃,不是說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嘛。回憶中吃得最香與最快樂的食物,大都是包含濃濃的感情。媽媽做的米飯,在宿舍里熱鬧的喝粥,妹妹給我做的南瓜飯,我和另一個妹妹快樂的吃紅酒雞肉飯,和高先生每天吃的一粥一飯,都構成了感情中得一個個片段,也是因為感情,你們才會願意為別人下廚,才會願意和這些人在一起,細細的品味生活中得每個滋味,分享快樂與苦悶。既然寫到這裡,那就應該上廣告詞了:「一粥一飯,盡在五福稻家」


我偷偷告訴你,要想飯香煮飯的時候要倒醋

下面有人問詳細,其實就是煮飯的時候放小半勺(茶勺)醋,陳醋香醋白族什麼都行,影響不大。還可以放點豬油什麼的。我會告訴你我有時候還放蝦米么。。。要學會變通,菜譜是死的,人士活的,要多嘗試才能給自己的味覺帶來驚喜。

再展開來說,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出來的菜少了那麼一點「驚喜」的味道,其實很可能是缺那一點淡淡的酸味,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加點檸檬汁或者白醋什麼的。


能煮出一鍋好飯,是一個綜合因素造就的結果。如果非要在米和鍋的重要性上排個序,那肯定是米更重要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但是在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電器化生活進入每家每戶的時代,「巧婦」是越來越少了,這個時候就顯現出鍋的重要性啦。我的結論跟其他人一樣:米&>鍋&>水(自來水以上標準的水,其他水請勿亂入)。

首先來講米。

我們常吃的米分為粳米,秈米和糯米,糯米作為主食較少,一般主食採用粳米(常見的東北大米)和秈米(常見的泰國香米)。兩種大米中的澱粉含量一般都在75%以上,其口感與大米澱粉特性有極大關係。粳米中澱粉的直鏈澱粉含量一般在16~21%左右,秈米中澱粉的直鏈澱粉含量一般在21~26%左右。簡單來講,直鏈澱粉含量越高就表現在大米的粘度越低,硬度越大。這也是我們常說東北大米比較軟糯,而泰國香米粘度較低,煮出來一顆顆的原因了。

大米的好壞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品種,好的品種不僅口感等各方面較好,而且出米率會高一些。第二個就是加工條件,加工原料的新鮮程度,加工過程中的拋光程度,加工後配米的比例等都會造成大米品質的不同。說實話,很多東西都是在低價位的時候質量參差不齊,差別很大,在較高價位後質量基本相差很小。大米也是的,一般在7~15元之間(我指的袋裝米,不過這個也並不是很準確,有些價格低的也很好,我指出這個價位是想強調不要一味的追求價格,到達一定價位後再往上走,與自己的預期就會有很大差異了)的米都已經很好了,價格再高的米,不是所謂的營養強化米,就是有機米等,至少從營養上,口感等方面來講基本上差別很小了。

我們接著來講電飯煲,這部分非專業,我僅以我的理解介紹一點,不對請大家指正。

電飯煲在現代家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同品質的電飯煲對於米飯的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

首先,不同電飯煲的蒸煮程序是不一樣的,這直接關係到米飯的最終營養和感官品質。我們都知道,在煮飯的時候如果能先將米飯泡一二十分鐘,最後米飯會好吃很多。同樣,在米飯蒸煮過程中,米飯在不同溫度的保溫時間,升溫速率,烹飪溫度等都會造成米飯品質的差異,不同電飯煲在這方面差異較大,細心的人會發現不同電飯煲煮飯時間是有差異的,這就是一個重要原因了。具體給張煮飯過程中電飯煲的實際升溫過程圖:

將煮飯過程分為加熱、保溫浸潤、升溫至沸騰、保溫燜飯4個主要過程,合理控制蒸煮米飯過程中各階段的溫度,就可以做出品質優良的米飯。

其次,電飯煲內部的控壓結構或者是蒸汽疏導結構(反正就是內部的機械結構,不是我的專業,表達不準確,請輕拍)對米飯有很大影響。不是很好的電飯煲,在煮米飯之後,會發現電飯煲蓋子上方很多蒸汽凝結而成的水滴,這些水滴會不斷地落到米飯上面,這樣就會導致上層的米飯變得比較軟爛,整體品質變差。而比較好的電飯煲,會將蒸煮米飯過程中的蒸汽進行傳到到其他地方,不會造成蒸汽迴流,從而影響米飯。

再次,不同電飯煲可能在米水比的控制上會有講究,很多人在煮飯過程中,放水不一定那麼準確,完全看心情的也有。同時,不同米放水比例也有差異,那麼一個好的電飯煲能將根據用戶操作情況,適當修正米水比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千萬不要水放的太少(米都泡不住,你讓我跟你煮飯?還要煮一鍋好飯?臣妾做不到啊~~~),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的夾生飯。

最後,就是不同電飯煲在煮飯過程中內部的壓力不同,在不同的壓力,溫度條件下,水的沸騰程度,米飯的浸潤程度,內部澱粉,蛋白等的膨脹作用,都會影響米飯的口感。
一個好的電飯煲,會考慮到很多方面,一個我們平時不怎麼注意的小細節,可能在研發過程中要耗費研發人員很多心血,它都是為了米飯的品質和口感,同時也是為了米飯的營養而考慮的。

最後就是水了,我覺得一般而言,在正常飲用水標準以上的水,煮米飯對其品質影響是有限的。

以上!


吃過幾十塊一斤的米,也吃過飯堂1塊多的,吃過弄村土鍋還有瓦煲的,蒸的煮的也吃過,一千的電飯煲現在在用,表示在同一種米的情況下煲越好越好吃,同一種煲肯定米越好越好吃,米,是最重要的,我們外面買的米多數是陳新混合,新鮮米才好吃。

關於樓上說的放油放鹽放醋的,這是加味的做法,能把一般的米變得好吃一些,最常見的是油鹽飯(廣東地區來說)。這是我們老一輩在生活困難時期(自行想像具體時間),沒東西下飯而想出來的辦法,飯店也有用。我們老家講究吃原味(大家口味不同)

說白了,不是上策,好的米,用一般的電飯煲煮出來就很好吃了,用以前的煲,火候掌握得好(就是別糊了)也沒什麼問題,現在電飯煲就是解決了我們煮飯技術太渣的問題。

水當然也是一個因素了,但私以為,水不及米和電飯煲或煮飯的技術來得重要。我也試過用礦泉水(某夫山泉)煮飯,出來味道差異不大(你可以吐槽我味覺渣),相反改變前2個因數就感覺出差別

結論是 米&>電飯煲&>水


做飯講究個水米比,這事連小屎殼郎都知道


米重要,買10塊錢左右的正宗東北米,嘗嘗味道就知道了。
東北有名的稻米產區,即使普通米也賣5元了,運到外地就更貴了,所以,便宜的肯定不對。


唉~都是受學校辯論賽荼毒的


握草握草握草,終於碰到自己專業的問題了(21世紀新農民已哭暈在廁所),我是這片水稻田的王我會亂說?

首先一般作物都有幾大品質,加工品質營養品質神馬的就不多說了,這裡只談關於口感的食味品質(專業辭彙,瞬間高大上了有木有!!!)。

說的太專業了大家也很難理解,我就盡量用通俗的表達(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這是因為我作物學考完試就都忘了,絕對不會!恩,絕對不會。。。)

作物學老師講這一部分的時候說過:食味品質是最難測的,也是最好測的。這個一般都是找一大堆人,各個年齡段的都要有。用不同品種的稻米在同一種水同一種鍋煮同樣的時間的情況下讓這(xiao)些(bai)人(shu)吃。然後填寫準備好的答卷,最後統計出人們最愛吃的品種。

但是這個統計結果很難說它是「準確」的,因為不同地區的人對這個「好吃」的評價是很不一樣的。水稻分秈稻和粳稻(一般不講糯稻。秈稻煮出來偏硬,一粒一粒可以輕易分開;粳稻煮出來偏軟偏粘),我國廣東廣西這些偏南地區的人大多喜歡吃秈稻,而江蘇東北等偏北地區的人大多愛吃粳稻。至於詳細到每一個省市縣村對不同的品種又會有不同的喜好。比如在我實習的鹽城某農場,做飯阿姨覺得鹽稻*號好吃,二大隊長覺得南梗****好吃(拒絕黃,拒絕賭,拒絕打廣告)。

鑒於今年上半年(或者是去年也不一定,具體時間忘了)許多人去日本買電飯煲,說是日本的電飯煲煮的米好吃,然後央視用國產電飯煲和日本電飯煲做實驗,最後統計(統計方法上面講過了)結果顯示差距小於百分之二,具體到個人口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綜上所述,對個人而言不同米的口味差別遠比不同鍋煮同一種米的口味差別要大。但是同一種米用不同的鍋不同的火候也會有差距,只是差別要小一點,像我這種愛吃面的人就基本分不出來了╮(╯▽╰)╭


我就是題主說的那種 買了日本電飯煲還買變壓器的人 另外我還買了十幾種米來嘗試 因為 父母在農村 我還讓他們種過一種稻穀 實踐證明 電飯煲 米 水 都非常重要 缺一不可 順便說一下 我自家種的稻穀 用農夫山泉的水 和日本虎牌電飯煲 讓朋友吃過以後 一致認為 比他們單位 發的 所謂30元/斤 以上 的米 好吃太多太多了


我彙報一個情況。
初中畢業的時候,和小夥伴去野炊。
地點是選在一條溪邊,柴火取自學校。當時是把課桌拆了,裝了一蛇皮袋扛走,自覺帶著一股不羈之氣,比燒書之類的狂野多了。想想,是夠年輕。

用的鍋是農村常見的大鐵鍋,我們叫做「鼎」,從家裡拎出來的。

而我作為留守兒童,煮飯之類的事還算是順手,於是當天我就負責做一個廚子。
我們到達目的地後第一件事就是埋鍋造飯。米是家常米,幾個人自己家帶出來的,種類多樣,但無非就是長粒米珍珠米等等等等。
水是溪水。
我往上遊走了一段,取水。淘米,下鍋,水量憑感覺。生火,桌子腿大概是松木,燒得直冒油。
他們在一個潭裡玩水,游泳。我飯做好了,叫他們來吃飯。然後大家就著鎮上買回來的鹽雞,配著沉到溪潭裡鎮涼的可樂,吃掉了一鍋飯。
我那時有些驚,因為米飯很好吃。一開始還怕做的飯量太多水把握不好,煮出來不好吃。結果出乎意料。夥伴們誇我做飯好厲害,我默默笑了笑,不做表示。其實心裡想這只是個巧合, 你們下次別叫我做飯了,→_→,我虛。有點劉翔拿下110米欄之後的感覺,已經是我的巔峰了,靜靜留一個背影給你們仰望,我夠了,再下去就是下坡路。=_=
後來大家玩水玩的餓了,我又煮了一鍋湯白粿。
還是很好吃。。
沒加什麼料。豬肉翻炒,加水,下白粿,水開了一會兒,加調味,嘗鹹淡,下青菜,淋上油,水再開,完畢。
可是真的很好吃,有一股獨特的甘。
我當時猜是水的原因。
後來想,家裡自來水也是這條大溪的源頭來的。
但也許是沒有經過自來水池的凈化處理之類的?
也想過跟柴火有關係?畢竟在家裡是用煤氣。
也許是百家米的緣故?博雜則互補?

後來有一次看了某鍋的廣告,什麼求人不如求釜,自己感覺跟鍋底的形狀也有關係嗎?弧形的受熱更均勻這樣?

有人也會覺得,是不是因為情懷呢?
我覺得,應該不是,吧,以前沒那麼高格調。。
不過總之,我吃過到目前為止最好吃的米飯,是我自己做出來的,yes!


去高富帥同學家裡,吃過他家阿姨用好幾萬的鍋煮的飯;
也吃過親友去泰國旅遊帶回來的據說十多塊錢一斤的湄南河香米;
小時候在家吃過用土灶鐵鍋和自己種的稻穀加工成的米飯鍋巴粥;
如今在家裡吃的也是幾百塊錢的普通鍋和超市裡兩塊多錢的大米而已。

經歷過這麼多,在回憶里,我還是覺得和家裡人聚在一張小飯桌上吃老媽用土灶大鐵鍋煮出來的鍋巴粥最香『
而在現在繼續行進的生活里,和我喜歡著的姑娘去街角的餐廳里吃個二十塊的蓋飯,我也會覺得姑娘身上散發出來的香味混著米飯的熱氣,也能在嘴裡胃裡生出一縷縷津爽。

也許,這個問題里你問的是材料與技術,器皿與工具,但是,香不香這個問題卻是人心裡牽掛著在意著的一個念想。
和那厭惡憎恨亦或下流低俗之人同桌而食,就算金碗玉箸,萬金之皿烹百貢之糧,我想大多數人也味同嚼蠟口舌無香;
和那相親相愛之人,交心同道和互信互賞之人圍爐而坐,粗茶淡飯,也是滿口生津,飯香食爽。

所以,香不香,得看心之所向,材器乃外具,不可尺量。


人最重要
1.不同的人做出來的飯不一樣。這與水和米的比例有關,和你燜多久的鍋有關,這一點鍋做不到完美

2.每個人喜歡的飯的口味也不一樣,有人愛吃硬的有人就愛吃軟的,有人愛吃乾的就有人愛吃糯的。


我還記得大長今有一個劇情是兩個尚宮比賽做飯,其中那個「反派角色」做出了完美的米飯,在座的尚宮們沒有吝嗇溢美之詞,可她們最後還是選擇了韓尚宮做的米飯。為什麼?因為韓尚宮在飯鍋底部挖了一個小孔,讓一部分的水可以從鍋里流出來,這樣米飯就既有乾的又有濕的,又有硬的又有軟的。每個尚宮都吃到了自己最愛的米飯。就算另一個尚宮做的飯再完美再像教科書一般又怎樣?她沒有抓住每個人的心啊!!!
韓尚宮心中記得每個人的喜好,同一鍋飯能投所有人所好,為什麼?

因為!愛!啊!!!(嚴肅臉)


放一點點椰漿(不是椰汁),煮出來驚為天物


肯定是米更重要,米不好,再好的鍋也煮不出米的味道。


大米不好,啥鍋都白扯。


我吃過最好吃的飯是在農村親戚家,自己種的稻米(當年剛出的新米),現壓的地下水,柴火大鍋zhen子,太香了!

所以我是用蒸鍋煮飯的,那個大盤子放上米和水,比例試多幾次就合適了,放入大蒸鍋,武火蒸45分鐘。

費時長,但比直接煮出來的飯好吃恩條街。
同志們一定得試試啊,你會被驚艷的。另外這樣做的米飯吃了不會濕氣重。


比起鍋重要還是米重要,我覺得都可以將就,誰一起吃才是最重要的,只這個沒法將就


是吃的人的飢餓程度最重要…


胃口重要~


家裡是個賣米的小店鋪,有點經驗。
幾萬的鍋或者幾百塊一斤的米,一般人沒這個條件,也沒這個技術,更沒這個味覺去嘗出好吃多少。
一般家庭用的都是200-800的鍋,米的話是2.6-3.5元/斤(僅以廣州老城區的菜市場參考,如果是超市的米,同檔次會貴3-5毛/斤)。
這個價格的鍋,越貴的會做得越好吃,因為加熱比較均勻,水分損失少,燜飯時間會長點,讓米更松透。熟了以後,隔5分鐘,再按多一次煮飯鍵,飯會燜得更鬆軟。
重點說說米,飯好不好吃,先看米。
3塊以下的米,比較大顆,拋光厲害,透明度高,亮,當然也有些是白米混雜多的。這些米通常不夠軟,煮熟後飯香淡,口感都比較粗硬。
3塊以上的米,基本上都是小顆,米尖,能夠聞到淡淡米香味,比較少拋光,顏色是稍微暗淡的透明色,所以煮的時候不大建議洗得太乾淨,把營養物質都洗掉了。煮熟後,飯味很香,鬆軟。
像廣東這種南方地區,一年收穫3季,只有秋收的才是最好吃的。所以買米的時候,如果是秋冬天,就要買新米,其他季節盡量買陳米。其他季節收穫的米,因為水分含量高,很容易煮糊,口感寡淡。
這邊的有一家企業做的米基本上都好吃,很少有雷區,3-3.5元,良心米業,可惜很少在超市看到。所以認準牌子,也是少踩雷區的好方法。


推薦閱讀:

70A的胸到底有多小?
怎樣去除甲醛的氣味?
便秘怎麼快速治療?
做菜難還是洗碗難?

TAG:生活常識 | 廚房 | 米飯 | 東北 | 電飯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