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 Tesla Model S 是怎樣一種體驗?

希望玩過 Tesla Model S 的朋友能夠分享一些體驗和感受


坐過一回S但不是自己開的,感覺

1. 非常現代化。裡面的車載系統界面一流,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Android平板。
2. 變速很靈敏。減速靠剎車高檔車都行但加速就不同了,由於是電機,通電就能產生動力,所以加速基本上沒有延遲感。
3. 非常安靜,電機基本上沒有什麼噪音,車的隔音也好。

我有個朋友發了點小財兩年前買了一個保時捷,前幾個月我看到他的一個facebook動態消息,大意是說去看了Tesla S的試駕,有第一次看見iPhone的震撼感,說是下一部車已經別無他選了。我沒有這麼大的感觸,也許是因為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和Tesla Motor辦公室一棟樓,總能看見這車。那時候還沒有S,記得那年他們在院子里舉辦售出1000輛車的紀念儀式,來了好幾個本地名人,當時的加州州長施瓦辛格也是擁有一輛的。現在Tesla多了一些但基本上還是矽谷的高端人群,高檔少見又不算張揚,還能靠上環保的美名,真是高富帥首選。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現在電動車的熱潮剛剛起步,各大公司和公共停車場都開始專門設立充電的車位,通常情況下都是和殘疾人車位媲美的最好車位。


回顧下,不知不覺購車已經1年多了,而我也由第一批P85車主,轉生成了第一批P85D車主,一路看到特斯拉的成長與進步非常欣慰。本來的計劃是賣掉P85換P85D的,可到最終一刻我老婆強烈要求不賣了,理由是電動車實在太省錢,成本是我家同樣性能汽油車的1/10。於是現在我家就我和老婆一人一輛一模一樣的Model S,而汽油車擺在那邊積灰……

_____2014-5-25原帖_____

折騰了半天終於提上了車。

之前網上的介紹其他已經很多了,所以這次盡量換個角度挑些特別的說說。

坐進駕駛室後不用發動,直接切進D檔就可以開始開。但因為使用了賓士的懷檔,坑爹的放在了普通車輛雨刮器的位置,直接導致哥第一次開雨刮器的時候撥到了排擋上,變成了行駛中突然切到了N檔,差點嚇尿……

儀錶盤和中控都是全液晶的,不論美觀還是易用性都是現在所有汽車中最贊的(之前最好是寶馬的iDrive),大中控的上下兩個窗口的邏輯首次使用會有點迷惑,其實習慣一下就沒什麼問題。

可以直接藍牙連接iPhone使用電話和通訊錄功能,這不稀奇,稀奇的是還是還可以直接通過藍牙讀取iPhone里的歌曲信息,讓特斯拉成為一台超大藍牙音響(其實也是史上最大的充電寶)。美中不足是不支持在大屏幕上檢索iPhone上的歌曲,或讀取播放列表。將來如果能夠通過藍牙讀取Push信息並顯示在屏幕或儀錶盤上就更好了(iPhone的藍牙協議是支持這個功能的,車主們一起多向特斯拉提這個建議啊)。

選裝的音響雖然沒有品牌,但是音質不錯。支持網路電台的應用tunein,非常好用,缺點是緩存時間太短,網路稍微不穩定點音樂就斷了。網路用的是聯通3G,信號一般,但不要錢,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破解出來當無限流量的上網卡用啊。另外有趣的是和手機一樣,除了3G還能連Wifi,繼續YY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把這個Wifi模塊破解成移動熱點……

原本內置的Google導航在國內臨上市的前一刻被取消了(之前4S店的展車裡一直有),原因不明,據說要換其他合作夥伴的。

車載系統內置了瀏覽器,但兼容性很差,HTML5之類的都不支持,所以想瀏覽器里開個Google地圖都不行。

行駛時有兩個電動車特性相關的設定,一個是放開油門時的動能回收,一個是放開剎車時的模擬啟動。前者設為標準時相當於手排車低檔位時放開油門的感覺,如果不習慣也可以設為和普通自排車一樣,但會減少電力的回收。後者則是因為電動原本不會像自排車一樣放開油門就動起來,所以也提供了模擬自排車的選項,但中國版這個選項被強制開啟不可修改了,不知是什麼原因(更新:我之前誤解了,不是中國版的問題,是因為必須在P檔才能設置)。

倒車影像非常大,解析度和ISO都很高,晚上用都沒什麼噪點,行車時也可以開啟當後視鏡用。但是沒有停車輔助線,鏡頭又是超廣角的關係,很難正確判斷車輛寬度,只看倒車影像來完成倒車是非常危險的。希望將來可以通過軟體升級增加此功能。

前排中央的遊艇底板區域設計的很贊,放東西很方便。但車輛整體的儲物空間並不多,車門居然只有拉手處可以放一點點東西,杯托的位置也很尷尬,手套箱空間小的可憐,缺少車頂上的拉手也讓很多乘客不習慣。

內飾做工很多人吐槽過了,相對於他的高端定位,用料和做工都不夠高端,同樣黑色真皮配紅色點綴,選配的Performance座椅效果要比寶馬M的紅色縫線效果差許多。真皮座椅沒坐幾下就皺了,顯得很廉價。

鑰匙的造型設計的很好,從照片上看很好看。但材質用的不好,完全是塑料的,手感很差,而且很容易磨損(口袋裡放了一天就磕了一小塊),要是背面更是丑爆了(見下圖)。相比類似造型的保時捷鑰匙要差不少檔次,好在是比較小巧輕便,如果配了無鑰匙系統的話,是幾乎不用拿出鑰匙的。

自動升出的門把手是很大的亮點,可惜門把手的材料也讓他成為了指紋收集器,配合無鑰匙系統的自動開鎖/鎖定功能非常酷,相對傳統汽車的無鑰匙系統,把摸一下車把手的過程了省了,前提是你對下車啥都不做關門就走不要有心裡障礙…… 要挑缺點的話就是前備箱不能通過無鑰匙系統開啟(911是可以的),只能拿出鑰匙進行反人類的雙擊車頭操作,另外順便吐槽鑰匙的開鎖和鎖車是同一個鍵也很反人類……

iPhone上的APP非常好用,可以遠程查看和控制車輛,打開空調、天窗,查看充電狀態,車輛位置(可惜地圖有偏移)等等。

總結,雖然上面提了很多缺點吐了很多槽,但Tesla Model S還是輛有非常霸道的優點的好車,純電動、超大中控屏幕、自動門把手、內置3G以及非常厚道的售價(和國外差價最少的進口車),都完全找不到競爭對手。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日常使用續航能力足夠、動力超群、設計和易用性都非常酷,值得推薦!


對特斯拉Model S的欣喜到現在,很享受結束一天辛苦後獨自開車出去兜風,看著洛杉磯的夜景。找一處安靜的酒吧和朋友聊聊天,在午後開著音樂飛馳在空曠的101號高速上。

剛買來的時候是寶藍色的,還記得當時弄不清整輛車的操作,如今已經能純熟的使用這台「電腦」了,第一次去超沖的時候還很不好意思的讓service center的人幫忙指導如何充電 上圖。

駕駛性能
特斯拉P85的性能絕對是一流的,4秒達到60mile/h,約100公里/小時的高速度毫無壓力:駕駛操作分成三種模式,各自對應著不同的性能。
Sports/Standard/Comforable分別是運動模式,正常模式和舒適模式: 運動模式可以很快啟動到高速,適合在夜晚的高速公路上體驗一把跑車性能,正常模式適合普通都市駕車載人。值得一提的是運動模式中有為暈車可能性的考慮,一般正常模式則不會出現不適;舒適模式適合於喜歡享受美景的車主。

科技水平
Tesla的人性化在主控屏幕,方向盤邊數個按鈕和手機控制台三位一體中發揮到極致,正如我一個車主鄰居所說「I don"t want to try other car after Tesla, cause it is hard to back to a machine when used to computer":

方向盤旁按鈕可以操控音樂播放,天窗和自動駕駛功能的啟動和關閉,不喜歡的音樂和電台不必動手點擊屏幕使用幾個簡單的按鈕就可以很容易完成。移動端的Tesla App可以定位車的位置,對於經常忘記停在哪的朋友是個很大的福音,包括可以遠程操控鳴笛,查看電量或啟動空調設置到想要的溫度

主控屏幕分成音樂/地圖/日曆/瀏覽器/後視雷達幾個部分,除了可以設置車的各種運行和充電模式,最酷的一點是永久免費的3G上網在車內可以像IPAD一樣正常的上網瀏覽信息;據說明年Tesla還會和Apple合作車內可以下載更多軟體。

隱藏設置
記得有一次去學校路上停在路邊買午飯把鑰匙和手機都落在車內了,因為特斯拉可以用手機無鑰匙啟動本身實際上是雙保險的。當時簡直快急哭了,那天是期中考試,如果把車停在路邊的話一定會被學校旁邊頻繁路過的Cop拖走好幾天不能用車又浪費一大筆錢。這時候我不經意間觸碰到了門把手,也就是下圖的位置:

特斯拉居然自己開了門了!
我當時很驚訝,覺得觸發了某個隱藏的設置(事實上Tesla確實以隱藏設置不少)。後來才知道,當鑰匙在車內的時候Tesla會啟動按壓開門的設置,以防車主遺忘車鑰匙在車內。

安全設置而言,Tesla的設置可謂是天衣無縫且聽我一一分解:
1.鑰匙沒帶 手機在身上時候,可以用手機啟動車並遠程解鎖,解鎖時間為2min防止外人進入車內

2.鑰匙落在車內 手機在身上,可以直接用手機啟動或按壓門把手啟動

3.鑰匙手機都在車內,可以使用按壓啟動門把手,這時候外人也可以啟動你的車但是一般人不知道這個設置
4.鑰匙在外人手上,車被偷走時:電話打給Tesla辦公室的人,他們可以遠程鎖車並報警!注意,是鎖車,這時候如果偷車的人在商場停車場剛好準備下車,他會被當場反鎖在車內等待警察過來。

舒適美觀
不得不說,比起瑪莎 911等豪車,特斯拉跟加有變通性,在各種場合里都不會顯得遜色;不管是跑車聚會還是高端商務。大多數車主年紀都在30以上,但還是有少量像答主這樣under20的,基本上都會選擇改車,貼剛改完色的出廠圖

個人認為,黑白配是兩種最酷的改色方法,一種是白色Tesla貼黑,一種是全車Matt-Black質感碳纖維都能碾壓大部分中檔跑車的顏值,貼一張充換電站里get到的合影,白車主是個小黑哥:

特斯拉的顏值絕對沒得說,鑰匙在靠近車身的時候門把手會自動彈出並啟動汽車,人離開後也會根據車鑰匙的感應自動鎖定汽車。比較現代的是,特斯拉有專屬APP,就是下圖這個界面可以在APP上啟動解鎖包括開空調鳴笛等等

充電效率
特斯拉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它的純電動,高性能,然而外表光鮮的背後就是車主們需要為充電作出的一些犧牲。
我家因為樓下就有專屬充電樁,包括我的大學USC南加州大學裡面也有不少地方可以補充能量,所以個人感覺還好不是特別佔用個人時間---因為買了特斯拉養成了周四晚上和朋友驅車去Burbank充電站那邊吃夜宵的習慣,一般來說也是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充滿260mile,約420公里左右的距離,感覺還不賴。

誘惑指數
不把這個放在第一個是因為希望愛車的朋友們能欣賞特斯拉一些內在美,因為光鮮的外表和名片效應往往是大家買這個品牌的首要考慮--- 特斯拉是天才科學家Musk的掌上明珠,他在出售了北美的支付寶Paypal之後一手創立了Tesla和SpaceX手握民用級火箭回收技術和最先進電動跑車技術兩樣「玩具」。

作為鋼鐵俠的原型,Musk的個人形象給特斯拉的加權不可謂不大,為這輛本身就不錯的電動跑車貼上了「後現代」的標籤個人覺得,新媒體互聯網或投資領域的80後,90後們如果能開上特斯拉,絕對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社交屬性
特斯拉嚴格意義上屬於「轎跑」,也就是轎車中的翹楚,跑車中的中流。
對於想要加入跑車俱樂部的車主來說,同價位的特斯拉可以買到不錯的瑪莎拉蒂或者老款R8足夠躋身跑車行列了。但是對於想要走「高端商務」路線的朋友們,特斯拉無疑是這種路線里較為個性的選擇,在一場高端行業聚會門口停上自己的電動轎跑,我覺得可以為在自己原有的形象加上那麼一大把個性分。

這輛特斯拉是我第一次創業套現賺到錢買的,即使是因為在洛杉磯買的價格較國內便宜很多仍然是不小的花銷了。在學校結束一天學業之後我往往會和我朋友在附近兜兜風,吃一點夜宵或者小酌幾杯。每當看著我的車充電,在一旁喝飲料聊天的時候就會發自內心的感恩現在,也希望大家都終究能有這一天可以活的更精緻。最後有關於Tesla的問題也歡迎私聊我提問哦,看到了就會回復的 : )


剛剛去香港 Tesla 試駕中心試了一程 Model S,趁熱說幾點感受。個人並不是汽車愛好者,沒有太多的摸車經驗,單純是沖著 Tesla 來,所以很多感覺不專業。

  • 上車後,因為不存在「插鑰匙—點火發動」的過程,外加近乎無聲的狀態,有一種懷疑「這就可以走了嗎?」的感覺。踩下剎車,撥至 D 檔,鬆開剎車即可怠速前進。行車後,因為胎噪緣故,噪音控制實際並沒有和一般高檔車形成很強的對比。
  • 如其他幾位所說,動力回收調至高檔,鬆開電門的瞬間就如同踩了一腳不輕的剎車,這很難習慣,駕駛的順暢感會大幅受阻,不過日常行車將動力回收調至低檔即可擁有正常的駕駛體驗。(感謝@feamung 提醒,高檔位的動力回收最佳應用場景應當是跑山路的時候。)
  • 因為一直都在比較窄的彎路開,沒有體會到高速行車和猛烈加速的感受。方向操控方面,可以選擇三檔不同助力效果,從軟到硬都可調整。不過操控感沒有感覺很自如,方向盤總覺的不踏實,或許這也是不少人反應 Tesla 有點「漂」的緣故吧。
  • 車內的物理按鈕很少,傳統的變速桿位置完全放空,中控的超大平板印象深刻,系統 UI 設計很中規中矩,不會吸引特別的注意力,不過眾多的設置選項顛覆傳統物理面板布局,需要一段時間學習適應。滑動滑塊操控天窗的方式很贊,真正的無級調整。Google Map 會很據車內外光線強度自動調整日間/夜間顯示模式,當然自動調整的還有車燈,一開回車庫的時候大燈就自動亮起。
  • 儀錶盤同樣為全電子顯示,信息呈現方式現代感十足。
  • 車門玻璃為無框設計,雖然不是敞篷,但打開車門時還是能體會到貴氣。
  • 儲物空間巨大,傳統的發動機位置換做前置儲物箱,後置儲物箱縱深高,比一般的兩廂車明顯大了不少。
  • 發動機點火才有空調吹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如果使用手機 App 的話還能提前打開空調,坐進去就是涼的。

試駕後的體會是,Tesla 的核心革命還是在於動力系統。實際上 Tesla 的諸多設計傳統汽車幾乎都可以實現,但想像一下在自己家就能「加油」,再也不必為油價而顧慮(香港政府還特地免除 Tesla 充電樁的電費)的感覺,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衝動去擁有一台的。倘若未來所有車都是電動,再擁擠的城市道路依然空氣清新。感謝 Tesla,讓電動車終於成熟地走入尋常百姓家。

最後上些今天的圖:


Model S的自重達到2噸多,駕駛的感覺不會輕盈,同時對剎車性能有所考驗;整車最重的電池組置於座艙正下方且均勻分布,所以配重平衡方面明顯要好於傳統汽車,轉向平衡性會有所保證。

電動機的優勢在於中低速扭矩大,起步即可爆發最大扭矩,這點和機械增壓車有點類似;因此Model S在起步時的爆發力會非常強,只要駕駛者願意,在全油門持續一秒左右便會出現強力的燒胎。還有電動車是沒有檔位的,在加速過程中只會看到轉速一路攀升到極限,比如從0~16000rpm/min,非常流暢,再NB的雙離合或CVT也無法達到的流暢。


這裡有些輕體驗,供參考 全球最火的智能「移動」設備:特斯拉 Tesla Model S 輕體驗


2014年8月2日下午,去到香港數碼港Le Méridien酒店,試駕Model S。因為我在換領香港駕駛證之後,從未在香港開過車,所以帶上了同伴。

特斯拉的職員Calvin說,我們開的是最佳型號P85,基本價76萬。試駕車「大S」加上了所有可加配件,額外約20萬。加稅後要160萬,不過2017年之前免稅。

上車前,我們先觀摩大S的前後車廂。我覺得車廂空間巨大,足夠將另一輛Model S摺疊後裝進去。

我說我要認真觀察,讓我同伴先開。只見他一踩剎車,大S就無聲啟動了。Calvin說,剎車啟動的前提,是鑰匙存在大S之內,是一種「location-based service」。

大S以一17寸觸摸屏,替代了很多物理按鍵,例如空調、音量、電台。這個S OS致力於成為雷神(ASURADA,即S OS + Siri,根據《高智能方程式賽車》記載,將於2015年問世),為司機和前面的乘客提供全面服務。

S OS一個有意思的功能,是可以調出聲場界面,用手指一點右上角,音響即只服務司機,點後面聲音就去後面。我們全家都不聽我的《The Economist》和《光明頂》,我們也不喜歡一直聽媽媽的佛經,S OS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重點在於整個過程在2秒以內,「任何需要超過2秒才能獲得的服務都不會有人用」。

因為大S是電動車,不燒油,所以棄用了「L」這個單位,改用「km」。方向盤前面顯示的大數字是時速,小數字是還能走多少km。大S所屬的P85,充滿電可開500km。據Calvin介紹,在香港現有的兩個「超級充電站」,一小時可充滿,需100元多一點,約0.2元一km。在家使用普通電源,一小時可充15km。在家安裝普通充電樁,一小時可充50km。在家安裝「Dual充電樁」,一小時可充80km。

在我同伴開的時候,我坐後排不系安全帶,在玩S OS,因為大S動力強大,一加速我就坐不穩要碰頭。換到我開,為了報復,轉入直路後,一腳下去,眼前就像玩《極品飛車》時按了N鍵(氮氣加速)一樣,因為速度猛增景物變得模糊,頭背緊貼座椅。趕快松腳,一看已經是78km/h。

換檔,在右手邊的雨刮桿。考慮到大S的「S」代表「sports」,估計這是跑車的設定。但問題是手感依然是雨刮桿,這樣來的速度太沒激情了。

一直坐在後排的女同伴反應冷淡,說大S胖、不性感。我同意。試駕到最後一段路時,寧靜的車廂中聽見一點刺耳的雜音,Calvin說,你開得太靠我這邊了。是我刮花了你們喜歡的大S,我很對不起大家。

---

---

---

---

---

---


請見我另一個回答吧。
身為特斯拉車主是怎樣的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不久我有幸也體驗了這款神奇的電動車,總的來說,感覺和普通的內燃機動力車還是區別很大的。撿幾點主要的說說吧:
首先:因為沒有普通汽車上的那種動力系統,所以這車從頭到尾遍布儲物空間,除了後備箱,還有車頭的「前備箱」,甚至普通汽車油箱的位置在這裡也成了儲物箱。
第二:駕駛艙極富科技感,當然我指的是那塊17寸的「平板中控台」,非常好玩,幾乎集成了所有的車輛控制功能,而且操作體驗也比一般家用轎車的中控屏好些,反應很靈敏,感覺就和平板電腦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這種觸屏操作的中控,感覺這會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第三:駕駛感受是最值得一提的,儘管有思想準備,但還是被特斯拉的兇猛加速嚇了一跳。全油門(準確的說應該是電門)加速的推背感很強,不亞於高性能跑車,而且因為沒有變速箱,所以不存在普通汽車那種換檔遲滯感,這是多少變速箱製造商夢寐以求的效果啊!由於電力驅動的特性,鬆開電門一瞬間會有明顯的減速,這一點類似柴油車,但是要更甚於柴油車。另外全力加速卻聽不到引擎聲浪的這種駕駛氛圍簡直可以用詭異來形容,呵呵,開慣普通汽車的人恐怕還需要好好適應一下。
==========
特斯拉還有個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它的鑰匙被設計成了一個「迷你特斯拉」,這種車模鑰匙還是挺有創意的,我覺得其它車商可以效仿一下。


說下我的感受。我自己試駕特斯拉的時候,我老婆和女兒坐在後排,試駕完之後我老婆說我再也不要坐這種車了,你也死了買特斯拉的心吧。

我不甘心。

前段時間度假回來,機場專車接送的是一輛特斯拉model s,依然還是我老婆和女兒坐在後排,送到家後,我老婆被我搖醒後說,到家了?這車怎麼坐著這麼舒服。

我竊喜。

其實特斯拉這種車,對於不同的駕駛者有不同的表現,我這種興奮的新手和開了幾十年車的專業老司機來說,完全是性格分裂的兩個極端,跑車和行政車。

另外說一下,特斯拉的空調太冷了,而且後排關不掉,記得自備毛毯。


2013年在香港數碼港試駕過一次,當時寫了個測評,現在摘兩段過來

傳統的新能源車,也許是為了標榜與傳統汽車的不同,在外觀上竭力標新立異。而tesla model s的外觀,卻可以說是和傳統動力車型如出一轍,仍舊是採用傳統的四門三廂轎車的車身形式,由於電動車沒有傳統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三廂形式的model s擁有了前後兩個行李箱。甚至是在電動車上已經無用的散熱隔柵,也象徵性的出現在了model s上。而model s現在的造型,即使在一票傳統車廠的作品裡,仍說得上是高水平。

而model s的內飾,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汽車的模式。儘管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在內飾中使用了很多的大屏幕,但Tesla model s前所未有的在中控台上設置了一塊達到17寸的觸摸屏,將所有設置都集成在了這塊屏幕中。對車輛的設置全都通過這塊屏幕操作,操作的形式也跟當下流行的iPhone類似。這塊屏幕還集成了3G網路,可以在車內使用互聯網,同時可以使用Google map導航。和很多美國車類似,model s採用了懷擋設計,而model s上的擋桿、大燈控制桿和車窗後視鏡控制鍵,和賓士的如出一轍。因為賓士這個傳統汽車的巨頭,也是Tesla的重要股東,model s作為Tesla首款完全自主研發的車型,想必賓士提供了不少在汽車研發方面的經驗。

試駕的車型為入門的60kwh,與內燃機不同,電動機的特性就在於一開始就能輸出最大的扭矩,很多人擔心在電動車上會沒有傳統汽車線性的感覺。但初次上手model s,卻沒有太多的不適應,油門(此時應該叫「電門」)設定很細膩,沒有太突兀的感覺。駛上公路上,model s輸出特性總體感覺跟採用機械增壓的傳統汽車比較接近,起步迅猛,加速響應積極,即使是入門的60kwh版本,動力也稱得上是十分強勁。即使是在上坡路段,也能保持很強的加速勁頭。

底盤的調教也是model s讓人驚喜的地方。和不少豪華轎車類似的是,model s採用的是四輪空氣懸掛,試車中將減震設定至普通模式上,富有韌性的減震在舒適性上有著不錯的表現,在山路彎道上也有足夠的支撐力,整條懸掛路面變化也有忠實反饋,只是處理手法偏向柔和。而為了重心和動態性能平衡,model s的電池整個平鋪在前後軸中間,這對底盤的整體性和路感,以及動態響應起了不小的幫助。在港島西區的狹窄山路,配合電動機的扭矩,整車的動作十分流暢,和傳統汽車不相上下。以model s運動型轎車的定位,這個表現也足夠優秀。但也許是為了符合美國客戶的喜好,model s的轉向設定較為模糊,指向性並不精準,路感也較為一般,對整車的動態操控有所影響。


整體上,駕駛model s和傳統汽車相比沒有太多的區別。有區別的地方在於省卻了啟動和熄火的步驟。接通開關後踩下剎車掛入D擋車就能前行,而停車後掛入P擋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就相當於普通汽車的熄火。此外這輛車也沒有手剎,得益於電動機的特性,model s在行駛時也沒有太大噪音。即使是能量回收系統,只要在車輛設置中設為弱時,駕駛時感受和普通汽車毫無差別。即使設定為強,車輛在鬆開加速踏板時會有較強的減速感,但仍然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從來沒有一款車,誕生即開始改變百年汽車史;從來沒有一款車,一上市就獲得全球的持續關注;從來沒有一款車,初來乍到便可與BENZS、AUDI A8、BMW7相提並論,並在輪子上的國家銷量超過了他們。這就是傳說中的TESLA MODEL S。

一.靜態體驗

外形上MODEL S努力將自己與傳統汽車無限拉近。流暢、飽滿的車身彰顯了深厚的設計功力,外觀上找不到一絲模仿的痕迹,作為一個品牌的首款轎車,的確讓人吃驚。

內飾則不如外形那麼鮮亮。手感尚佳的方向盤、源自賓士的電調轉向柱/操作桿/升降窗按鈕、包裹中庸的前排座椅、絲毫談不上闊綽的後排空間及明顯不足的腿部支撐、明顯低於BBA的車內飾板、真皮做工,一切都讓你懷疑此車品質能與BBA旗艦相對照,做工的確不是美國車的強項。

中控17寸巨屏為MODEL S挽回了些許面子,再加上全液晶的儀錶盤,IT味十足。不過尺寸過於巨大的屏幕炫耀的成分遠大過實用性,如果出現在其它車上,肯定會被人罵死。

二.試駕

駕控上MODEL S同樣在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台「正常車」,穿行於都市車流,MODEL S的和一台普通的D級車差異不大,當然他還是有很多電動車獨有的特徵。

1.動力

這是一台高度馴化的猛獸。低速行駛時MODEL S將自己的「功力」隱藏的很深,超高線性度的加速踏板踩多少來多少,動力梳理得非常精細,然而一旦你將踏板踩下大半,奇蹟發生了。周圍的景物瞬間凝固,MODEL S猶如彈射出去的動車,持續無間斷的一直將你推向法定限速。快的確是MODEL S的重要特徵,但提速過程中那份澎湃氣勢、無盡底蘊,V8、V12瞬間弱爆。這份順滑度絕對不是內燃機可以實現的特徵,除了動車實在找不到相同的品質。

2.轉向

儘管這是一台軸距接近3米、自重超過2噸的D級車,實際的入彎反應比F18要快,轉向的齒比較之同級對手明顯來的快手;舒適、標準模式下轉向輕盈,來自方向盤環身的路感不算清晰,這些都符合其自身的定位。

3.底盤

接近1噸的電池組件為整車營造了超低的重心,過彎側傾明顯超越同級;車身動態調教偏向中性與穩重,直線行駛時懸掛的濾震能力在雙B之下,彎道車頭的入彎意願與BENZ S差異較大。MODEL S的懸掛調教明顯偏於保守,全鋁車身及魔法般的質量分布並沒有提供超強的彎道能力,別忘了他的對手們車頭比他還多了幾百公斤動力總成。

底盤品質上MODEL S顯示了「新生代」的不足,儘管採用了空氣懸掛,但傳遞到車身的震動偏多,行駛的順滑感比F18機械懸掛稍差,與BENZ S差距明顯。

4.舒適性

動力總成對車身震動異常的小,傳統車動力輸出越大車身震動越大的體會不再;電驅動雖然幾近消除了動力總成的聲音,但整車隔音不如預想的好,低於BENZ E及S;前座靜音尚可,后座受引擎後置及座椅翻折等影響,滋擾較大,這車顯然不是給座的人造的。21寸的大腳在失修路面甚至帶來了生硬的顛簸,這不符合其豪華車的定位。

5.人機

17寸巨屏是開MODEL S與開傳統車的最大差異。助力模式、能量回收、空調、天窗、導航(國內尚不能使用)、影音等等全部集成。先不說行駛中操作這些東西是否方便及安全,光是明晃晃的一塊大LCD就已經對駕駛產生了影響。

三.結論

MODEL S就是這樣一台車,他定位豪華卻以性能制勝,他骨子裡另類卻以主流示人,他初來乍到卻凝固著成熟,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沒體驗過...都是看土豪們在曬.....


公司組織特斯拉試駕,搶到的名額,試駕體驗發了朋友圈,看到提問,順手搬過來。

動力強勁,踩油門推背感很強,控制台簡單,駐車、開天窗都在顯示屏上操作,車載音響低音炮帶勁,車內裝飾簡單,如果沒有大顯示屏,就是簡單的電動車配飾,前后座空間都很大,作為百萬級的轎車,噱頭正在看不到的地方。

真想在加一句,內飾真是簡單到爆。買特斯拉的壕,都不止一輛車吧,掏這麼多錢,沒有真皮沙發,你滿意嗎?


簡單說兩句。

起步沒的說,推背感強,加速堅決,基本上感覺不到延時。Performance版的整備質量
和馬力跟賓士S500L相當,起步肯定是超過S500的。但是速度上到100km以上加速沒那麼給力了。如果選擇動力回收選項,放開電門踏板時減速很快,
身體前傾也很大,不舒服。關閉了之後,跟普通汽油車鬆開油門感覺差不多。我試車的地方是山路,彎路比較多,轉彎操控很順暢,不顯吃力。車身空氣懸掛也很不
錯。因為沒有發動機,也就沒有了相應噪音,行駛的時候,只能聽到清晰的胎雜訊,有點意思。

總之跟開大排量的豪華汽油車沒有大分別,瞬間加速的推背感讓人印象深刻,還有就是低噪音。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農曆新年期間前往紐約Roosevelt Field 的Tesla營銷中心進行了試駕。

試駕線路概述:

l 從圖中TESLA logo位置的地下一層停車場出發,沿黃色線路逆時針行駛。(根據記憶一點點從Google Earth上標出來的)

l 全程約8.5公里,包含了彎道,急彎道,直道還有直角轉彎。

l 測試的路況有高速公路,商場慢速路(有交通燈/停車標誌)和石子路。


車輛概述:

試駕的車款是TESLA Model S Performance 85版本,配置如下:

性能

l 在停車場發動汽車後非常安靜,一如眾多評測中所說。輕踩油門踏板,汽車毫不猶豫的就移出了車庫。起步加速犀利,有著非常強烈的推背感(已經被說爛了),我後排的哥們兒在我進行加速超車的時候都大呼過癮。油門踏板的反應非常靈敏,幾乎就是腳動車動毫不懈怠。


操控性

l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S提供了舒適、普通還有運動三種駕駛模式供用戶選擇。三種不同的模式下,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方向盤的電子助力系統。舒適模式下方向盤很輕,需要轉動的力和BENZ S級相當;運動模式下方向盤變重,提供更加精確的轉向控制,手感和BMW M5類似。

l 另外一個比較有趣的體驗就是動力回收系統(之前的回答已經有所提及):初次駕駛時,鬆開油門就自動剎車的感覺讓我感到有一種奇怪的新鮮感。三五次鬆開油門後,完全適應了這個「懶人模式」的節奏。從離合剎車油門三個踏板,到剎車和油門,再到一個油門踏板。雖然這套機制還不能完全替代剎車的功能,但我想這已經是一種進化了。

l 在過270°還有180°彎的時候,我刻意用比平時更快的速度入彎,近2.1噸的車身非常穩定。占車身重量大頭的電池板被置於車身底部,從而降低了整車的中心帶來了轉彎時的舒適感受。


安全性

l 因為沒有撞所以不太知道安全氣囊還有車身骨架的強度怎麼樣…這個也不太想去試。

l 兩側後視鏡的視角中規中矩,車內後視鏡的視野因為掀背向的設計有所減少,可以參考Audi A7,VW CC的後視鏡觀感。好在,Tesla提供了駕駛時倒車影響攝像頭投影的功能,等於在屏幕上多出來一個可以參考後車還有視覺盲區的窗口。我自己駕駛時參考的頻率是兩側後視鏡&>屏幕倒車影像&>後視鏡。


舒適性

l 對於一台總價100萬人民幣(選配)的車來說,Model
S的內飾可以說是非常簡陋。這完全取決於你看待這台車的視角,如果把它當一台轎跑車來衡量的話這個配置也可以算中規中矩。

l 車內的系統共提供了可以存儲5組駕駛員資料的空間,所記錄下來的不僅包括方向盤的位置,還有駕駛硬體模式,駕駛歷史信息等全方位的資料。這為不同駕駛員共享一輛Model S的情況提供了方便。


吐槽

l 後排空間不大,當我把駕駛位調整到我(身高182cm)舒適的位置時,坐在後排的腿部空間已經捉襟見肘了。

l 倒車雷達清潔,其實這個不應該是針對Model S的吐槽,因為現在市面上的倒車影像攝像頭都不具備自我清潔的功能。只是,由於Model S將這枚攝像頭應用到了駕駛中,所以攝像頭上的污漬可能會對行駛安全造成影響。

l 惱人的17寸大屏幕,這塊屏幕可視角度大,觸控反應靈敏,操作也非常人性化。美中不足的是,當夜間行車時,閃亮的屏幕讓我分心而且感到不適(我已經將屏幕調製夜間模式)。其實這個可以參考智能手機屏幕亮度調整的解決方案,利用光線感測器自動判斷外部環境,必要時降低亮度。


好在,隨同我進行試駕的Tesla員工將上面的所有吐槽點建議都記錄了下來,並且向我們承諾這些都會錄入到客戶反饋信息系統中,作為以後車型改善的參考。值得一提的是,Tesla也考慮到了中國車主喜歡長軸距豪華後排這樣一個消費心理,在中國發售的Model S的後排,可能會得到相應的改進。

最後上幾張當天的試駕的圖~(為了突出答案的主體直接碼掉臉)


暈車。。。。。。朋友說我就沒長那個坐好車的屁股。。


這是之前開了一個月Model S後寫的感悟,是作為一個汽車愛好者的角度來寫的,可能有些跑題,不過我覺得對於我來說,特斯拉給我的感受都在這裡了。


以下是正文:


作為照相機,三萬塊的徠卡M實在是這個價位不可多得的垃圾。


它同時患有遠視和近視的毛病,對焦對瞎了眼還不一定能對上。接的鏡頭稍微大點還會把取景器擋住。初代數碼機M8居然是個紅綠色盲,然後的M9夜盲不談,哪怕現在用上CMOS的M240高感也就一般般。這相機甚至光是拿在手裡就很變扭。全身都光溜溜的完全找不到著力點,結果就背帶扣突出來正好硌手。人機工程學在它面前就是個P,否則它家的持握手柄不會賣得這麼好。


隨便一個單反或者微單都比它好171倍,也比它便宜171倍。3萬塊錢在索尼那裡可以換來A7R2外加隨便一隻你喜歡的頂級GM鏡頭。A7R2可能是現在最好的相機,它的高感可以達到6位數,它的連拍咔咔咔還能發發準確對上焦。而在徠卡這裡,3萬隻能換來一個我剛吐槽了171個字的最基礎M機身,還沒算鏡頭錢。


但是攝影的世界對徠卡M還是趨之若鶩,這也包括我。我變賣了其他所有相機,義無反顧地跳進了徠卡M大坑。所以我們絕對不是因為它是個好相機去買它,我們買它是因為它是個好玩具。


相比之下,各式各樣的現代相機比如剛才說到的A7R2都只能算是工具,就和扳手或者螺絲刀一樣。你想拍一些什麼東西的照片,把它們翻出來,瞄準,滴滴,咔嚓。然後你會迫不及待地開腸破肚把存儲卡拿出來,相機就被丟一邊不管了。


但只要你真正熱愛拍照,你就不會只滿足於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了數毛,或者在PS里花上一整天讓這個腿長一點那個臉小一點。你會希望能夠更多地參與進拍照的過程。這時候你會發現,徠卡M顯著放大拍照難度的每個缺點,都在增加拍照時人的參與程度,也就增加了拍照這件事情的樂趣。我們只是想更多地參與進「拍」的那個過程,而不是簡單的按下快門而已。


這讓我想到最近開了一個月的特斯拉Model S。它夠安靜,夠快,夠舒適,空間超大,還能自動駕駛(嗯我沒死)。你可以選擇讓天窗開到47%還是46%。而且讓它動起來特別便宜,這一個月里我每天開著特斯拉上下班出去浪,除了每周去超級充電站花上50分鐘免費充電這一時間成本之外,我在它身上的花銷是0。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正好是零蛋。


作為一台負責把人從A送到B的交通工具,特斯拉不能更完美。而且它還想變得更完美,如果你現在訂購,到時候給你送來的車將裝配好所有全自動駕駛所需的硬體。這樣某天你一覺睡醒,你的車會自動下載好更新的操作系統,升級完你就能讓車自己開到公司,你坐駕駛座上只需要和坐馬桶上一樣玩手機就行了。


所以我決定不喜歡特斯拉,因為它太完美了,完美到不需要我的任何參與。對我們熱愛開車的人來說它太不好玩了,就和索尼大法的A7R2一樣不好玩,甚至比A7R2更不好玩。


我們想更多的參與進「開」的那個過程,就拿變速箱來說。在任何賽道上,傳統的H擋都是跑不過雙離合或者序列式的;在任何道路上,傳統的H擋也都不如自動擋方便。但是我們就是就是享受起步前還得讓左腳去踩一塊踏板,右手還得把一根棍子推上左上角這個過程。


不僅是開,特斯拉完美的電動機還抹殺了傳統發動機的兩大缺點:震動和噪音。C63就是震動和噪音的傑作。它極度耗油,300公里的續航里程甚至連特斯拉都不如。不過在他V8發動機里燒掉的每一滴油都物有所值,換來的震動和狂暴排氣聲浪能讓你的汗毛像國慶閱兵時的軍人方隊一樣直挺挺得站著。這種爽感直達內心,爽到你腳趾頭都蜷起來。


C63是賓士給車迷的饋贈。把一台6.2L的V8塞進一台普通中型車的前蓋里?這種德國人的特殊幽默感造就了AMG的魔力,讓人慾罷不能。


但是這個魔力在大環境里在慢慢消散。政府們都在出台政策,傳統車企們都在轉型,特斯拉正在壯大。總有一天,自動駕駛的純電動會全面統治汽車界,然後所有人都會開上,哦不對,是坐上完美的純電動車。


我覺得這是好事,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這樣之後就沒人會再去糾結燃油車那一點點的污染問題,讓我們這些小眾的汽車愛好者能保留像C63這樣的玩具。屆時,只要我買得起,我還是會傾家蕩產地去買那麼一台玩具,就和我買徠卡M一樣。


只可惜C63沒有傳統手動變速箱。


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款車型像Tesla Model S這樣決然,彷彿脫臼。在廣大電動車還停留在慢慢的開,安安分分的做一個城市精靈的時代。Tesla露出了他堅毅卻不猙獰的眼神:我不是一輛普通超跑,我是來改朝換代的。

(申明:以下所有描述都處於本人的駕乘體驗,因此如果有任何違反交通規則的文字,一定是本人記憶出錯,請大家在任何情況下有責任的駕駛,謝謝!)

全黑色的Model S P85突然加速的一瞬,帶來的酥麻和振動,和性快感接近。一瞬間後背被緊緊的摁在椅背上,強大的慣性讓你無法動彈,在夜色中這塊無人的郊區空地上,這種感覺又回來了。朦朧中我彷彿又看見了數年前在前往洛杉磯國際機場的405高速公路上駕駛著2010款GTR穿梭的光影。當速度達到100MPH,也就是160公里之後,世界好像都被甩在了身後。只不過這次,悄無聲息……

「這輛車的加速真的很快!」新提車朋友歡快的聲音把我來回了現在。一輛車最核心,最關鍵的,無疑是駕駛感受。416馬力,4.4秒百公里加速,漂亮的數字以及毫無頓挫的、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這是一輛Driver"s Car,毋庸置疑。但缺點也顯而易見,獨特的能量採集系統,幫助你在鬆開油門的一瞬間不僅丟失了動力,似乎還自動踩下了剎車,突然的減速,使得正常行駛時,可能只需單單控制油門就可以同時做到加速和減速的操控了。哦,對了,這裡的「油門」可能用電門來形容更合適。

由於電動車的關係,沒有點火發動這一說,沒有升檔降檔的概念,一切都簡單的有行車電腦代勞了。的確,17寸超大中控屏幕,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感人亮點。不過似乎更多的在簡化操作位置,把車燈控制、天窗開啟這些環節都集中過來了。

我很想用GTR的加速+Prius的靜音+大號iPad來設置來做全文的總結。但總覺得這樣實在是太抽象了,所以試著再感性一點。

駕駛Tesla的感覺就像是使用Lumia!

在和Model S接觸的幾乎全部時間裡,除了各種各樣曾經駕乘過的車款,我想到最多的,是Lumia 1020。

電動車的屬性下4.4秒百公里加速,像極了1020的那顆4100萬奧利奧攝像頭,一樣卓爾不群,一樣耀眼。而極低的佔有率和可以預見的低銷量也是那麼有趣的相似。他們並不完美,性價比一般,卻特性鮮明的耀眼。Lumia是給特定的一小部分追求極致的朋友準備的,他們品味獨到,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冒險精神,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定的金錢和妥協,Tesla亦是。

iPhone 6和法拉利430還在那裡,一如既往的作為最安全的選擇。可是這種「安全」或多或少也帶著一些「保守」。試著從完全不同的維度打破業內領軍人物的統治,Lumia 1020失敗了,Nokia低頭了。希望Tesla攜著Model S以及後續車型,繼續,前行。

後記:
除了單純的駕駛體驗,還有一些望分享。Tesla的本土化還尚需打磨。超級充電站的建設老實說已經挺快的了,杭州已經有了兩個。在家裡充半小時開17公里的方案委實只能做短期的權宜之計。對於Tesla對於進軍國內的決心,個人還是很肯定的,期繼續努力。

圖片來源:
2013 Tesla Model S
Model S | Tesla Motors
愛范兒 · Beats of Bits


起手先集中吐槽...看看特斯拉能給你帶來哪些獨家的奇葩體驗

1)逆天的杯架
老款特斯拉的儲物空間,一直被人吐槽。於是,今年新款的Model S上可以優化了儲物空間。

設計在中央扶手上的杯架,很棒很不錯吧!
只是,這玩意兒存在大BUG

發現了嗎,杯架的位置太高太靠後而且離座椅太緊了,帶來的體驗是什麼呢...
就是開車的時候轉動方向盤,胳膊稍微動一下就會碰到旁邊的水瓶...

最關鍵的是!杯架淺啊!瓶子碰一下就倒...
特么還不如沒有這個杯架!百萬的車啊!就這個水平!!!

2)安全帶!

安全帶的高度不可調節是什麼鬼,而且默認的安全帶高度真的有點偏高了,叫獸185cm的身高都感覺不舒服。同行的小夥伴安全帶更是幾乎從脖子上跨過去的...

安全帶高度可調...這麼基礎的設計...Model S竟然沒有...


3)副駕駛遮陽板下面沒有化妝燈

請問沒有化妝燈你裝個化妝鏡有卵用...大晚上的好不容易撩到個妹,妹子上車補個妝,發現沒有燈...

好尷尬...


4)副駕及後排的車門上方...竟然木有拉手...木有拉手!

你特么一部加速4秒多,甚至可以到2.9秒的車...沒有拉手...

你讓乘客靠什麼在急加速急減速時候穩定身體...?


5)剎車太弱

這個,用數據說話,特斯拉Model S 90D的百公里剎車成績是39米。

和他差不多加速度的寶馬M3是36米,而寶馬M4可以達到32米。

特斯拉的原廠剎車真的太弱了,根本沒有信心去暴力駕駛。


6)車門鎖

Model S的前門車門鎖的位置,設計的也太靠前了吧,幾乎與中控台貼在了一起...臣妾的胳膊真沒那麼長,開個車門還得直起腰來往前探一下,就不能像賓士那樣容臣妾優雅的開個車門嗎...?

7)車載藍牙系統

用車載藍牙連接手機時,播放音樂斷斷續續,經常卡...

老款的特斯拉就被曝出過藍牙設備無法連接的問題,新款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是藍牙還是不好用!

這簡直是個奇葩現象啊,一直標榜科技身份的特斯拉,連個藍牙都搞不好...


8)炫酷的車門拉手
特斯拉的車門拉手,是感應式的,只要感應到鑰匙接近,就會自動彈出。

於是經常出現人走進了門把手沒彈出...然後要來來回回走好幾次才能彈出。
有時車停在路邊,自己坐在車內等朋友,一個路人甲經過車門,然後車門把手很友好的彈出了....我靠...那如果碰上攔車打劫的,我就這麼直接被特斯拉賣了?
而且,冬天,氣溫極低的時候...特斯拉的車門把手會被凍住...彈不出來...北方的特斯拉車友,你們冬天過得愉快嗎?
這個車門拉手最大的BUG,叫獸還沒遇到過,不曉得會怎樣。賓士的車都會有一個標配的安全性設置,就是如果檢測到車輛發生失控或者嚴重碰撞時,賓士的四個車門都會自動強制解除機械鎖定,目的是方便救援人員打開車門.......所以,不知道特斯拉發生碰撞事故的時候,這個車門拉手會不會不彈出來了...想想都蛋疼....

9)被圍觀
這個...哎...有必要嗎...特斯拉真的不是一部很貴的車啊...

10)其餘的什麼後視鏡視野差、A柱太粗擋視線、內飾粗糙、做工太爛等等其他車可能也會有的槽點,就不一一吐了...

(吐槽完了,以下才是正文)
------------------------------------------------------------------------------------------------------
叫獸一直對特斯拉有偏見,感覺它作為一個車企,發展太快了。
生產一部車,可能可以很快的做到狂暴的加速數據、炫酷的外形、未來感十足的大屏內飾。
但是一部車除了這些大線條的東西外,還有很多人車交互的細節,這些叫獸認為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才可以做好的。
電動機及電池的技術壁壘並不高,車企最終都會走向這一步,所以最後比拼的依然是細節。
但是作還是叫獸比較作,有偏見就一定要去體驗下...於是叫獸買了一部新款的特斯拉Model S 90D。

特斯拉車型的命名,是有規律的。

特斯拉目前有三大車系...跑車叫做Roadster;四門轎跑叫做Model S;SUV叫做Model X。

車型名稱後面,有的會有字母「D」,而有的不會有...這裡的字母「D」代表著Dual Motor,雙電動機的意思...更直接點的理解就是全時四輪驅動...所以,特斯拉車型名稱裡面的字母「D」,等同於賓士的4 Matic、奧迪的Quattro、寶馬的X Driver...

車型名稱後的數字,例如60、75、90,代表的是電池的型號,數字越高電池容量越大。同等功率的電動機下續航里程更長...

如果,在車型名稱里出現了字母「P」,那麼就更厲害了...字母「P」代表著Performance...很黃很暴力的意思...例如...特斯拉Model S P90 D,只比叫獸的這部Model S 90D多了一個字母「P」,帶來的區別就是...百公里加速從4.4秒...提升到了2.9秒...性能車到超跑的跨越...


今年新款的TESLA Model S取消了車前臉的進氣口...想想也是,一部電動車,又不需要進氣燃燒,幹嘛把自己搞的和那些三俗的內燃車一樣呢,非要在前臉搞個進氣口。

然後今年的新款Model S,也換上了純LED的大燈

鑰匙的造型還是老樣子...看著很像一個玩具...

只是當你揣著鑰匙,慢慢走近車門時

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Model S的車載系統可以感知到你已經接近車門了,這時車門把手就會以一種很有質感的方式...優雅地彈出...

你要做的就是用手指輕輕勾住車門把手...優雅地拉開車門...

挪動你的屁股,找個舒服的姿勢,在座椅上坐好...

仍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會發現...車的所有功能都已經在待命狀態...儀錶盤和中控的LED大屏幕已經點亮...空調開始吹出習習涼風...音響里播著叫獸最愛的MC Hotdog...

這種用戶體驗...也就只有特斯拉了...這部分細節給滿分

你在車子里,很快找到了一個很舒服的姿勢,坐好了。
看看特斯拉最新操作系統的儀錶盤

完全沒有指針啊!

這種藍灰配色的圖形化界面...相比那些冰冷的機械指針...或者是賓士寶馬的高端車型上用LED屏幕模擬的指針...有一種一下子把你拉進了未來的錯覺...

這種調性太合叫獸這種技術宅的胃口了...

而且新辦的Model S儀錶盤操作界面最有趣的是,這個虛擬的Model S...從車身顏色...到原裝的輪轂造型...竟然是擬真的...

再來看看老款的儀錶盤界面長什麼挫樣

充電方式大家說的很多了,三種,超級充電樁、家用充電樁,移動充電器。

分別對應的充滿電時長是2小時左右、8小時左右、十多個小時。

當然這個充電時長能否接受,要結合著電池的續航來看。

這是在叫獸比較暴力駕駛並且夏天開了冷空調的情況下,90D這個比較高容量的電池型號,在充滿電後的續航里程,達到453KM。

這個數據應對日常的使用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是60和75的電池型號的話,續航會稍差

一些,實用性會打一些折扣。

是時候...可以開著他出去溜溜了

可是,誒...?中控區域怎麼沒有插鑰匙的地方或者ENGINE START按鈕...?

好吧,這又是和三俗的內燃發動機汽車不同的一點...
特斯拉Model S是一部電動車,當你揣著鑰匙走近汽車的那一刻,就已經智能的為你接通電源了。你根本不需要像開一部法拉利一樣,開動之前還得掏出鑰匙、插鑰匙、擰一下、按下方向盤上的ENGINE START按鈕來啟動發動機...哎~法拉利簡直Low爆了

很好...這才是互聯網時代該有的體驗...把一切瑣碎的事情,交給人工智慧去處理...

接著...你不需要專門去鬆手剎...這部分體驗再給個滿分。

接著,你不用去送手剎,因為根本沒有這玩意兒...撥動一下叫獸摯愛的懷擋...把車子切換到D擋...

這個懷擋和賓士的懷擋造型、操作方式、操作的反饋感覺,一模一樣。開慣了賓士用慣了懷擋,真的不喜歡用其他的檔桿,特斯拉好樣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裡的體驗再給個滿分

叫獸輕點油門,車子開動了。

特斯拉Model S的油門踏板的反饋感覺非常好...一款電動車的油門踏板...模擬出了汽油車的感覺...沒有任何的違和感...

動力響應來的快速並且直接...好像在控制自己的雙腿一般...走心!輕踩...輕柔平順...深踩...推背感瞬間爆發...525馬力的雙電動機開始發力了...4.4秒百公里加速的爽快感...還是相當贊的!

只是...推背的同時...太安靜了...傳入耳朵里的只有音樂聲...還有一點點不那麼好聽的電動機高速轉動時的尖銳聲...

缺少了發動機咆哮聲的推背...?一種深深的違和感...就像關了聲音在看甄子丹的打戲...而且...這種極快的加速感除了聲音外,還缺了另外一樣東西...變速箱換擋的頓挫感!

頓挫感是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作為一部家用車或者主導舒適的車...變速箱換擋的頓挫是很致命的缺陷...但是...當你開著的是一部百公里加速4.4秒...甚至可以到達2.9秒的性能車時...暴力加速,高性能變速箱每一次換檔的頓挫都代表著你此時的速度又躥升了一個層級...

這有什麼好處...?開高性能車時的換擋頓挫感,可以強化駕駛者對速度的感知...而電動車的超平順加速...弱化了叫獸的這種對速度的感知...聽覺上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弱化,只是不如這種換擋頓挫感來的強烈...於是...在激烈駕駛時...叫獸要更多地依賴視覺去感應車速...

特斯拉Model S的電子轉向助力及懸掛技術,同樣來自賓士...所以...開慣了賓士的叫獸...開起特斯拉來...親切感十足...賓士的這套轉向助力+懸掛系統,可以說是無功無過...他的特點就是均衡、舒適...幾乎挑不出毛病...但同樣的也沒有特別的亮點...操控上靈巧有餘,但是你透過方向盤、油門踏板獲得的對道路狀況的感知並不是特別的清晰...濃濃的賓士味兒

所以...對特斯拉的整個駕駛感受...

叫獸的觀點是:它還需要有一個更清晰的定位...

Model S90D是一個能夠達到525馬力...660牛米的車...

它理應是運動的!是暴躁!但是特斯拉在製造了運動、暴躁的表象後...又把很多內功用在了提升舒適度上...

講真...這讓叫獸有點兒精神分裂...慢慢悠閑舒適著開...感覺浪費了這麼好的動力,這麼贊的車身肌肉線條...激烈駕駛...又無法讓人產生激情...作為乘客來講...暴躁的動力系統搭配偏向舒適性的操控...帶來的乘坐體驗就是眩暈感...

Model S在把控運動與舒適的平衡點上,還需要有更清晰的定位,運動與舒適原本就是矛盾的,不可能有一部車能夠將這兩點都做到極致。

所以,特斯拉的駕駛體驗上,叫獸給70分。不要以為有個牛逼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就能傲視一切了,比亞迪唐一樣能4.9秒破百,但有誰說那操控一泡污的車是輛很好開的車呢?Model S不至於像比亞迪唐那麼爛,但是也沒有特別出色。

其他的優秀細節

1)17寸的觸控屏表現超出預期。叫獸之前對全觸控的中空操作時很抵觸的。

因為這種設計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駕駛過程中的盲操作...觸摸屏來的不如實體按鈕直觀...這會影響到行車安全...這是叫獸很在意的...

所以...我們仔細看一下特斯拉中控的界面...

依然是圖形化的操作界面...信息的展示足夠簡單清晰,但是配色不想儀錶盤那麼絢麗...清晰的灰白藍...這是在圖形界面設計上,對比最強烈的一組配色...特斯拉在設計中控界面時,是考慮了安全性問題的...

而且虛擬菜單之間的間距都很大...用來觸控的按鈕或者滑索的尺寸也有刻意加大...
相信這些都是為了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盲操作而在界面設計上做出的妥協...

只是觸控屏的靈敏度...還是有提升空間...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會出現明明手指碰到了屏幕的按鈕...但是操作卻無效的情況...

交互體驗上,在觸控屏操作成功後增加一個觸覺反饋(比如震動或聲響)...那麼就優秀了...

同時,在Model S的方向盤上,集成了常用功能的菜單,叫獸體驗,在行駛過程中90%以上的對車輛的操作,可以通過方向盤來完成。

只不過這組滑輪還有按鍵的操作質感簡直了,10萬塊榮威550的水平都不如...真心是對不起這八十多萬的售價。


2)車載導航

17寸的觸摸大屏帶來的大驚喜。

這個清爽的導航界面,直擊技術宅的G點。而且上半部分導航,下半部分多媒體娛樂的分割,也近乎完美的合理。

導航最最關鍵的操作是什麼!當然是如何選擇目的地了!賓士的智能互聯APP...支持將高德地圖中選中的目標發送至車載導航中...自此叫獸愛上了賓士的智能互聯APP...而當一個操作便利性與智能手機上的地圖產品一樣的導航系統,直接裝在車裡...並且支持多點觸控...叫獸覺得賓士的Command、奧迪的MMI、寶馬的iDriver...三大最有代表性的...這些傳統汽車廠商的人車交互...真的還停留在機械時代...

在儀錶盤上也有導航信息,清晰直觀,最好用的車載原廠導航!

只是還有兩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首先,語音提示的描述可以做的再細緻準確一些,這一點賓士和奧迪的原廠導航都做得不錯。

其次,在界面上增加一個距離變道的進度條,能夠更加直觀的告訴駕駛者什麼時候要變道了...


3)車載雷達

它的用處就不多逼逼,具體看看行車時的表現。

首先是車道監測,行車途中,如果有物體接近,會在儀錶盤上提示出來,並且可以通過儀錶盤識別出接近你的是行人、摩托車、卡車、汽車或者大巴,每一樣都有專門的圖標

臨時停車等時...

如果周邊有障礙物(比如說花壇、路牙、或者周邊車輛)...那麼在儀錶盤上,原本顯示導航地圖的界面,會自動切換為雷達界面...

這個功能初用很驚艷...自動的切換好貼心...界面對於障礙物的表達也恰到好處...但是有時候叫獸剛好想在停車等紅燈時仔細看看前面的路線...卻發現沒辦法切換回原來的導航界面,這個瑕疵很蛋疼。

4)倒車影像

這個不多說了,直接看圖吧。17寸大屏不是蓋的...

5)新款Model S原裝的儲物格

老款Model S的儲物槽被人吐槽太多了,於是新款的直接放大招了。

空間夠大夠深!造型夠炫酷!滑蓋的阻尼和質感夠棒!

最關鍵的是...

裡面的弧形隔斷,可以自由的組合造型!

滿足你的一切儲物需求!

6)最後一個優秀細節!叫獸最最滿意的!逆天的車門框!

為啥逆天...請仔細看!

Model S的車門框,很寬、而且包裹了很舒適的真皮!材質的細膩感上也賊棒...但是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車門框內部的這個斜向下的角度!設計的的恰到好處...開車時候,胳膊架在上面,別提多舒服了好嘛!誰放誰知道!迄今為止最愛的一扇車門...沒有之一...

總結一下:

特斯拉在叫獸看來是一個被媒體過分吹捧的車。但是吹捧也是要有吹捧的資本的,畢竟特斯拉的科技感、加速度上都做得很棒,這是它的優勢,但同時也是他的劣勢。


如果你把特斯拉當做一個可以跑得飛快的科技產品...她是成功的。她足夠的炫酷...足夠的有Bigger...足夠的吸睛...她抓住了科技發展的方向,抓住了信息時代以人為核心的設計脈絡...把特斯拉推向了一個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的世界...


如果你把特斯拉看作是一款汽車...那麼她領先的可能就只有核心動力系統了...用看待一部傳統汽車的眼光看Tesla Model S 90D,她仍然有太多需要完善的細節...電子系統無法完全替代人與機械的直接交互...要造出一款偉大的車...特斯拉除了要保持好在核心動力、操控系統上的優勢...還需要拿出優化車載系統的思維,不斷地優化人與機械的直接交互體驗...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 TeslaMod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