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衣的哪些面料和品牌值得信賴?

看看知乎上有沒有戶外裝備達人~
之前的一件防水性能不錯,但是透氣性不好,穿久了就會悶...
最好上海能買到的;-)


噹噹當,同學們催了許久的軟殼文章來了。

軟殼選購指南-黑老貓的文章


入戶外坑多年,儘力寫一個,旨在破除戶外玄學,尤其術語玄學,說點人話。幫助大家理清選購衝鋒衣思路,省時省心省錢。要想看簡單粗暴的結論,可直接下拉看每段後加粗下劃線的「簡單粗暴的結論」部分


什麼是衝鋒衣?

衝鋒衣通常指硬殼(hardshell jacket),用於在戶外時應對惡劣天氣。是能防雨雪、防風,並且能透氣的戶外外套。

正如硬殼其名,表面堅硬可靠,除防風雨外,也防撕裂和刮蹭,除了應對惡劣天氣,還能應對惡劣環境,如鑽喬木叢、攀爬岩石時對身體進行防護。相當於戶外的鎧甲,防禦力強,但體感較硬,舒適性較差。

相比之下,

  • 軟殼(Softshell Jacket):防雨雪欠佳(可短時防小雨雪),但在穿著舒適性和透氣性上更好,活動更自如。相當於戶外的鎖甲。
  • 雨衣雨披:防雨雪能力更好,但不透氣,舒適性欠佳,並且在高寒地帶戶外活動,汗捂在裡面,容易著涼,比較危險。
  • 傘:防雨雪能力更好,沒有透氣問題,但大風天不適用,並且需要握持;
  • 皮膚風衣:不防雨雪,但透氣性和穿著舒適性更好。
  • 皮衣:防風、放刮蹭、防晒、保暖,防雨雪和透氣性稍差,也是高寒地區日常生活時的常見外套。但最重要的是重,在每千克都精打細算的戶外活動中被Pass。

因此,衝鋒衣相較其他外套,最重要的特點是環境適應性全面,同時相對舒適方便。

簡單粗暴的結論:颳風下雨又要出汗時穿的衣服。


什麼情況需要衝鋒衣?

  • 在氣候環境惡劣的戶外活動中,需要一件衝鋒衣。
  • 在氣候環境多變的戶外活動中,需要備一件衝鋒衣。
  • 長線旅行,途徑地和環境不確定性較大時,可以備一件衝鋒衣。

簡單粗暴的結論:颳風下雨又要出汗時需要。


什麼情況不需要衝鋒衣?

  • 室內活動。
  • 可預見的風和日麗的戶外活動。
  • 短線旅行和輕度戶外,帶傘或摺疊雨衣更方便舒適。
  • 短途戶外活動,環境條件可預估,可用軟殼、雨衣、皮膚風衣、普通運動外套的組合代替衝鋒衣。
  • 各類專項戶外活動中,專業服裝可能更好,如滑雪用滑雪服,航海用航海服,攀岩用攀岩外套等。
  • 在其他更重要的裝備還沒有的時候(如鞋和背包),優先購買更重要的裝備。

簡單粗暴的結論:不同時颳風下雨和出汗時不需要。


衝鋒衣有哪些面料?

1. GORE-TEX
首先是大名鼎鼎Gore公司的GORE-TEX面料。此面料的中間層是採用ePTFE(膨體聚四氟乙烯)的微孔濾膜,兼具防水(Waterproof)、防風(Windproof)、透氣(Breathable)特性。

並由外層和內襯和此薄膜合在一起,形成典型的三層結構。

GORE-TEX面料由於使用最廣,展開講一下:

目前GORE分三子類面料技術,

  • GORE-TEX(普通),GORE的普通面料,結構為2層或3層;

其中GORE-TEX(普通)面料技術里,可選PACLITE內襯技術,運動向,透氣舒適;

和C-Knit內襯技術,防護向,防護性強。

  • GORE-TEX Active,高端運動向,最透氣舒適,從剖面圖可以看到,結構為複合3層,內襯和薄膜複合在一起;

  • GORE-TEX Pro,高端防護向,最強防護性,透氣適中,如剖面圖,結構為3層,中間層採用多層薄膜。

其中GORE-TEX Pro面料技術里,可選Gore Micro Grid Backer內襯技術,運動向,微網格內襯,透氣舒適。

  • 2. eVent

除了GORE外,另外還有BHA Altair公司的eVent面料,使用也比較廣泛,採用的也是ePTFE薄膜技術。

和GORE不同的是,GORE薄膜加了PU(聚安酯)層,以免受人體油脂和洗滌劑的損傷,但帶來的問題是GORE需要內部積累一定濕氣,使內外達到一定溫濕壓差後時才開始透氣。

而eVent採用稱之為Direct Venting的技術,無需PU層,可第一時間直接透氣,因此從實驗數據來看,eVent(RET:3-5)透氣性好於GORE(RET:&<9)和GORE PRO(RET:&<6),稍遜於GORE Active(RET:&<3)。

目前eVent也分三個子類,性能各有側重,Waterproof(防水向),Windproof(防風向),Protective(防撕裂刮蹭)。

3. 其他

PolarTec,H2No,MemBrain等表示不服。除了面料公司,很多成衣工司的自有面料,大都為薄膜或塗層技術,薄膜在性能和耐久上優於塗層。

Patagonia(PATA,巴塔哥尼亞)的H2No(薄膜);

Marmot(土撥鼠)的PreCip(塗層)和MemBrain(薄膜);

Mountain Hardwear(MHW,山浩)自家的EPIC(塗層),以及貼牌eVent的DRY.Q(薄膜);

SympaTex,無孔親水薄膜;

Columbia(哥倫比亞)的Omni-Tech;

The North Face(TNF,北面)的HyVent(塗層)和升級版的DryVent;

此外還有面料大廠PolarTec的Neo shell,雖是軟殼面料,但此面料彌補了軟殼對硬殼的唯一短板——防水,值得關注;

Pertex與Outdoor Research聯合打造的shield+也是的軟殼防水面料。

看到這大家也發現了,戶外衣物由於用戶重視性能,各廠家營銷競爭,導致成了濫用術語的重災區。筆者也希望通過此回答,幫助大家撥開濫用的術語,節約時間。

一般來說,對於衝鋒衣,GORE和eVent是經住了市場檢驗的穩妥選擇,如果是奇奇怪怪的自有面料,對照一下是薄膜還是塗層,優選薄膜。

簡單粗暴的結論:選GORE-TEX最穩妥,普通GORE-TEX、普通輕裝GORE-TEX Paclite、高端輕裝GORE-TEX Active、高端重裝GORE-TEX Pro。


衝鋒衣選什麼品牌?

Tier1:

  • Arc"teryx(始祖鳥)

加拿大,頂級的設計,頂級的用料,頂級的做工,以及信仰加持,基本無可爭議。其他一些品牌企圖在價格上和鳥比肩,假裝自己是Tier1的,都被市場無情的打擊了。

Tier2:
平均產品力強,且戶外服飾為主營產品線的品牌。只點評特色(按個人喜好排名先後)。

  • Mammut(猛獁象)

瑞士,歐洲修身裁剪,騷氣的配色,一流的設計做工和頂級的價格。

  • Marmot(土撥鼠)

美國,極簡設計,略平價,戶外界的優衣庫。相比硬殼,其軟殼產品線更強。

  • Mountain Hardwear(MHW,山浩)

美國,略平價,性能取向明顯。

  • Patagonia(PATA,巴塔哥尼亞)

美國,典型北美設計,寬鬆、樸實、好使。其排汗內衣為公認經典。

  • Westcomb

加拿大,優質高價,可理解為採用eVent的始祖鳥,技術控,略小眾。

  • Hagl?fs(火柴棍)

瑞典,最近才進入中國市場。但產品線較全,設計和質量一流。

  • Outdoor Research(OR)

美國,傳統強項是帽子。近年來進軍服飾,一出手都是精品,產品線上升期。

  • Black Diamond(BD,黑鑽)

美國,戶外配件類霸主級公司,近年和OR一樣進軍服飾,設計走簡樸風,目測要做第二個Marmot。軟殼類有些好東西。

  • The North Face(TNF,北面)

美國,很早進入國內市場的戶外大牌,戶外界的Nike,產品線品類非常全,定位也覆蓋高中低端市場,有很專業的產品,也有很休閑向的產品。

Tier3:

  • Decathlon(迪卡儂)

法國,性價比奇高,性價比奇高,性價比奇高。其中的戶外子品牌Quechua里有不少好貨,是嚴肅設計的平價專業入門裝備,包括衝鋒衣,很多非專業向的裝備都可以用迪卡儂(偏專業向的鞋、包、睡袋、帳篷不推薦,但襪子不錯)。

  • 凱樂石(KAILAS)

中國,產品線全,有設計,有好產品。

  • 極星(Shehe,ARCTOS)

中國,代工起家的性價比之選,價格厚道,推薦給學生朋友。

  • Jack Wolfskin(狼爪)

德國,產品線全,偏戶外休閑。

  • Columbia(哥倫比亞)

美國,產品線全,偏戶外休閑,整體定位比TNF低一檔。

  • VAUDE(沃德),Deuter(多特)

德國,難兄難弟放一起,產品很老實,背包口碑很好,近些年營銷不行被低估了,有服飾產品線。

  • Fj?llr?ven(北極狐)

瑞典,沒太關注過,也是戶外休閑向的品牌。

  • 奧索卡(Ozark)

中國,也是代工起家,自立品牌較久,長期假裝洋品牌,定價偏高。

簡單粗暴的結論:不差錢買鳥,差錢買鼠,沒錢買迪卡儂。


衝鋒衣推薦哪些型號?

基本公式:
--------------------------------------------------------------------------------------
好品牌+好面料 = 好衝鋒衣
好衝鋒衣+獲獎、運動員、影視作品、好型號名、信仰等因素加持 = 經典衝鋒衣
--------------------------------------------------------------------------------------

獲獎主要是指Outside、Backpacker、OutdoorGearLab、National Geographic、Men"s Journal等,均有年度裝備評選。

大致可以總結如下經驗公式,用GORE-TEX舉例。但不絕對,很多Tier2品牌的自有面料也很厲害。而且近些年面料技術和設計發展的也比較快,很多經典轉瞬即被全方位超越,總體朝著更輕更靈活的發展,個人比較看好輕薄全能防水軟殼這個倆方向的發展。

經驗公式:
--------------------------------------------------------------------------------------
Tier1品牌+GORE-TEX Pro(厚外層) = 高端防護向衝鋒衣

Tier1品牌+GORE-TEX Pro(薄外層) = 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Tier1品牌+GORE-TEX Active(厚外層) = 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Tier1品牌+GORE-TEX Active(薄外層) = 高端運動向衝鋒衣

Tier2品牌+GORE-TEX Pro(厚外層) = 中高端防護向衝鋒衣

Tier2品牌+GORE-TEX Pro(薄外層) = 中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Tier2品牌+GORE-TEX Active(厚外層) = 中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Tier2品牌+GORE-TEX Active(薄外層) = 中高端運動向衝鋒衣

Tier2Tier3品牌+GORE-TEX = 中端防護向衝鋒衣

Tier2Tier3品牌+GORE-TEX Paclite = 中端運動向衝鋒衣

Tier2Tier3品牌+自有厚面料 = 低端防護向衝鋒衣

Tier2Tier3品牌+自有薄面料 = 低端運動向衝鋒衣
---------------------------------------------------------------------------------------

下面我們套入公式看一看

Arc"teryx(始祖鳥)Alpha SV
Tier1品牌+GORE-TEX Pro = 高端防護向衝鋒衣

鳥家的當家重器,諜影重重4同款。

16新款採用比N80p-X更厚的N100p-X外層織物的Gore-Tex Pro三層面料,高持久防水透氣,防撕裂刮蹭性能優異,專為惡劣環境而生。

同個SV級別的,Beta SV更短;Theta SVX有防風裙,更長更加高山向。

Arc"teryx(始祖鳥)Alpha FL,
Tier1品牌+GORE-TEX Pro(薄外層) = 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16款採用更薄更柔軟的N40p-X外層織物,採用Gore-Tex Pro三層面料,而非之前FL款常用的Gore-Tex Active,是鳥家最輕薄的Gore-Tex Pro產品。在透氣性和輕量化都達到極致,同時擁有很高的天氣防護性能。2015 Outdoor的編輯選擇獎。輕薄全能的典範。

Patagonia(PATA,巴塔哥尼亞) PowSlayer Jacket
Tier2品牌+GORE-TEX Pro(厚外層) = 中高端防護向衝鋒衣

Pata家的旗艦款衝鋒衣,面料技術設計均拿出了看家本事。

Patagonia(PATA,巴塔哥尼亞) Alpine Jacket

Tier2品牌+GORE-TEX Pro(薄外層) = 中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Outdoor Research(OR) Axiom

Tier2品牌+GORE-TEX Active(厚外層) = 中高端均衡向衝鋒衣

12年Men"s Journal年度裝備,15年Gear Institute年度裝備,15年Outdoor Gear Lab頂級選擇。三獎加持,可尊稱一聲神衣。

Marmot(土撥鼠) Nano AS

Tier2品牌+GORE-TEX Active(薄外層) = 中高端運動向衝鋒衣

採用GORE-TEX Active,輕便,高透氣性

Marmot(土撥鼠) Essence

Tier2品牌+NanoPro Membrain 2.5L(薄外層) = 中高端超輕衝鋒衣

超輕衝鋒衣,採用自家NanoPro Membrain 2.5層結構,比outside2014年度獲獎款 Artemis再上層樓,重量只有區區190g。

簡單粗暴的結論:還是不差錢買鳥,差錢買鼠,沒錢買迪卡儂。


先上個結論:

  1. 普通戶外大多數時候,可能都不太需要衝鋒衣,並且衝鋒衣在戶外裝備的選購優先順序較低。
  2. 裝備選購優先順序和重要程度依此為:鞋襪&>背包&>打底非棉質排汗衣物&>登山杖&>頭燈&>速干褲&>中層保暖衣物&>(睡袋&>睡墊&>帳篷&>灶具&>)軟殼&>衝鋒衣
  3. 從實用角度,可以選購一款中端運動向的輕量衝鋒衣壓背包底。
  4. 個人更喜歡穿軟殼,適應性強穿著舒適。背包里備一件超輕衝鋒衣,下雨再拿出來。有機會寫一篇軟殼選購指南。

簡單粗暴的結論: 衝鋒衣不常穿,但備一件保險,盡量買件好的。 另外,海淘便宜得多。 另另外,比起攢裝備,先走出去,才是最最重要的。

兩口氣寫了十幾個小時,老眼昏花先休息去了。

原創,禁止轉載



面料的話,我親自體驗過的,大概可以給你推薦幾種
1,Gore-Tex,但是要XCR/Paclite/Pro Shell以及更高級別的,XCR均衡,Paclite輕量,Pro Shell耐磨耐用。
2,eVent,假貨橫行,GE的面料,授權要求很高,一般廠不賣給它。eVent透氣性能要勝過GTX。
3,Tetratex,Donaldson的面料,非常好,價廉物美,但是知道的人不多,採用的品牌也很少。
4,Sympatex,無孔防水透氣,原理很有意思,用的也比較少。

品牌不多說了,靠譜的都沒問題,貪便宜一定會上當受騙,無他。

另外,90%的人會關注衝鋒衣本身如何如何防水如何如何透氣,但是要知道皮膚的舒適度來源,絕大部分來自貼身層,你穿個的確良的襯衣,外面穿再怎麼好的衝鋒衣也不會舒服,反之,你一件性能強大,完全濕透了都不會貼住皮膚導致不適甚至加速失溫的速干內衣,即便外面穿橡膠雨衣,也會覺得不那麼憋悶。

很多人都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捨得花四位數買雙登山鞋,卻配了幾塊錢一雙的襪子,捨得花四位數買件衝鋒衣,卻穿純棉T恤或者各種其他稀奇古怪的內搭。

還是堅持那個觀點,買真貨,買好貨,當然也要合理搭配。傳統戶外的三層搭,美軍的7層搭,都是很好的參考。戶外服飾也有點像木桶,一個短版會毀了所有的努力——你不妨試試在炎熱的夏天穿Gore-Tex的衝鋒褲然后里面只穿個內褲,你就會明白煮蛋的感覺了。


答案三個部分:

一、常見布料以及布料廠商,布料特性,採用該布料的品牌情況
二、一些衝鋒衣的細節實拍(不斷更新)
三、個人的一些品牌或者款式選購建議

第一部分:
常見的布料以及基本資料:

概況:每家基本都有推出無孔質親水性膜層(例如PU)微多孔疏水性膜層(例如GTX中的ePTFE)兩種材質的布料

1,GORE-TEX

GORE-TEX? Pro

GORE-TEX? Pro比起舊款的GORE-TEX ?Pro Shell,GORE-TEX? Pro少了疏油性PU層,增加了28%的透氣性。外層表布選用至少40丹(丹尼係數)布料以確保耐磨性。適合惡劣環境、冰雪地攀登、遠征重裝等活動。

下圖左邊是舊款GORE-TEX,右邊為新款的GORE-TEX?Pro。新的GORE-TEX?Pro少了PU薄膜,改以三明治夾層的ePTFE薄膜結構,讓透氣度提升。

GORE-TEX? Active

GORE-TEX? Active適合野跑、單車、輕量健行等活動。下圖可以看到,GORE-TEX? Active將內里緊密結合防水PU薄膜,藉此減少重量。

GORE-TEX?

GORE-TEX? 最常使用之材質,並不會標示Pro或Active。一般大家在商場或者廣告上看到的GTX吊牌都是這種材料,廣泛應用於衣服、鞋、手套等。GORE-TEX? 依然有貼合一層PU薄膜保護ePTFE材質,因此透氣度會受到影響。

2. eVent


依組合結構可分為eVent和eVent DVL兩種

由美國奇異(GE)子公司BHA所研發,於1999年上市。和GORE-TEX?一樣,其材質屬於ePTFE薄膜。而前面提到,GORE-TEX? 有貼合一層PU薄膜保護ePTFE不受人體油污污染,影響其透氣性。eVent的做法則是,在孔隙的每條纖維上做防油污處理。由下圖可以看出比較。

eVent強調的是他們的Dry System透氣機制是直接透氣,不像傳統ePTFE+PU的薄膜,水氣在跑出薄膜外面之前,內層會先有一個升溫升壓的過程。因此透氣效果更直接。

左圖纖維上已做好防油污處理,直接透氣。右圖為ePTFE+PU防油污膜,透氣度較差。

然而,eVent的布料還是有被油污堵塞的風險。因此可以在eVent產品上看到「wash me often」的字樣。根據官網顯示,經常清洗才能維持衣物良好的表現。


eVent

eVent多為3 層設計,耐磨度佳的ePTFE 特殊處理薄膜,具有高透氣度。較少用為旅遊款,多為專業戶外運動款式衣物

eVent DVL

eVent Direct Vent Lite的縮寫。相較於eVent傳統 3層設計,eVent DVL利用0.5層的格紋印刷科技,形成表布、ePTFE、格紋印刷共2.5層的輕量設計,適合輕度運動。


3. Dry.Q


之前提到eVent布料,其母公司美國奇異(GE)公司,有兩個與其他衣物製造商合作的策略。

1.廠商可以使用eVent薄膜製程產品,如外套、帳篷、綁腿等,可以選擇標示或不標示eVent標誌在其成品上。

2.廠商可以使用eVent薄膜加上自己的材料做成產品,並可掛上自己廠商的品牌。如Dry.Q Elite,就是第一個例子。


Dry.Q Elite


Dry.Q系列中,唯一使用GE薄膜加工的材質,讓濕氣直接排出。


Mountain Hardwear公司宣稱Elite是目前最耐用的防水透氣材質。下圖中可以看到,經過五百次反覆洗滌測驗,仍然可高達40,000mm的防水度。

Dry.Q Elite兩層式結構可達40,000MVTR (moisture vapor transmission)。比起業界標準高出近兩倍。三層式與軟殼結構約30,000 MVTR。其空氣流通量約為0.03~0.05CFM。


不過這個材料一直受到詬病在於很多人認為它就是山浩貼牌,基本是event布料的性能,後續加工的科技含量不大。


Dry.Q Active


標榜高彈性、耐磨、輕量,適合高活動量運動。依照人體工學和散熱分佈做剪裁,因此減少不必要之布料與體積。適合跑步、滑雪等有氧活動。


Dry.Q Core


Dry.Q Core材質針對較廣泛的使用者,在防水度、透氣度、耐用性上均符合一般業界標準。針對不同活動,搭配不同表布做結合,以達到耐用性。


4. Polartec ?NeoShell?


Polartec?NeoShell?為戶外衣料大廠Polartec?所研發的專利防水透氣布料。其材質為疏水性微多孔PU(polyurethane)膜層,除了保有PU耐用及延展性佳的優點,也透過孔隙大小保有透氣性。


與上述GORE-TEX?、eVent相比最大的不同是,NeoShell?以製造對流的方式來增加薄膜的透氣表現。


除了抗水透氣,延展性也不錯

5.NanoPro MemBrain, NanoPro


Marmot於2014年重新推出自行研發的抗水透氣材質,透氣性方面大大提升,卻不影響抗水及抗風性。


NanoProMemBrain


NanoPro MemBrain比起一般NanoPro材質更加輕量、透氣抗水。利用PU( polyurethane)膜層親水性性質,將水分迅速透過擴散排出,減少水氣於外套內部冷凝造成的反潮現象。內層Dry Touch科技,提供肌膚良好觸感


NanoPro


NanoPro的製成是利用直接透氣的微多孔塗層,塗佈於布料上。比起舊有親水性PU塗層材質,新款NanoPro孔細結構小了30%,通風性高了43%。因此水氣是直接流通,而不是靠擴散。因此Marmot宣稱此效果為動態透氣科技Dynamic Air Permeability,活動量越大,空氣流通速度越快。價格較一般抗水透氣風雨衣實惠。

6.H2No


Patagonia所研發的防水透氣材質。其材質也屬於 PU。於實驗室防水度測試為20,000mm ,在經過模擬經常年使用後的洗滌測驗,防水值約為10,000mm。

這款面料應用在了巴塔哥尼亞Torrentshell系列衝鋒衣中,這款衝鋒衣因為爸爸回來了節目中王中磊穿著而在國內火爆。

7.HyVent?


The North Face所研發的布料,利用PU塗層,並依照不同結構(3層、2.5層、2層),達到防水透氣的功效。所有布料經過20次洗滌後,再Mullens耐洗測驗後,仍然保持高於60PSI的標準。The North Face 擁有五項布料科技應用於產品中:HyVent Alpha、HyVent 2L、HyVent 3L、HyVent DT、 HyVent DT EC

HyVent Alpha

HyVent Alpha運用於The North Face的Summit Series?系列產品中,適合極端氣候使用。

HyVent Alpha是HyVent中最防水透氣的布料。屬於高延展PTFE微多孔殊水性膜層,每平方英寸約擁有50萬的微孔細。結構上結合一層PU薄膜。幫助汗水在凝結前迅速排出體外。


HyVent 2-Layer


利用polyurethane (PU) 塗層(coating)構造,提供最基本的防水與透氣。兩層式構造,適合輕量健行、一般生活防水、滑雪。


HyVent 3L


3層式結構,外層耐磨布料,中層為polyurethane (PU) 塗層薄膜。內層親水性原理協助水氣排放至最外層。


HyVent DT

與HyVent 3L原理相同,但是運用印刷技術在PU塗層薄膜上做格紋印刷,這種膜層稱為0.5層。增加了耐用性與舒適性。卻不影響皮膚觸感。

除了以上的材料,還有一些面料在之前的問題中回答過
novadry:著名大廠迪卡儂的面料,宣傳的時候是法國面料,也挺嚇人的,實際上你看價位就知道面料定位了。
FILTERTEC:國產凱樂石的面料
omni-tech:哥倫比亞自己家的面料
TexApore:狼爪的面料

總之,面料多種多樣,功能與特性各有所長,並沒有說哪種最好。因為製作複雜度和性能優劣的原因價格不同,選擇的時候當然大部分人主要受預算限制,另外也要注意使用用途。

第二部分:衝鋒衣的細節實拍

1.始祖鳥 beta sv: GTX PRO 面料:n80p-X。
N80p這個指標指的是尼龍系列,N是nylon尼龍的縮寫,數字越大代表重量越重,當然緊密度也會越大,N80p比N40p強度更高,耐磨性能更好,但是也越重,手感也越硬。同樣是GTX pro面料,也有尼龍係數的不同,一般N80p在始祖鳥就是旗艦了,今年的最新款alpha sv首次使用了了N100p-X的面料,更耐磨但意味著重量也提高了。一般系列採用N40p-X,基本就是石頭上隨便磨的強度了。

上圖是壓膠細節,手頭有其他品牌的可以對比一下,鳥的做工確實好
厚度不好拍出來,有顧客也問過我冬天穿衝鋒衣的問題,衝鋒衣尤其是大牌的衝鋒衣真的就是一層單衣,也不厚,想保暖裡邊必須加羽絨或者棉服抓絨

2.始祖鳥alpha SL:GTX面料

上圖能感覺到和GTX PRO的面料比,這個衝鋒衣不那麼「」挺「,盔甲感不那麼重。

吊牌

壓膠細節

厚度,不太好拍出來具體感覺

3.巴塔哥尼亞 Torrentshell 衝鋒衣

在袖子部位印上了面料LOGO

內部細節,可以看出來面料質感和GTX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不過畢竟不是同一個價位,做工很好
厚度基本上和GTX類似,質感還要偏軟一些

本部分持續更新,手頭沒有迪卡儂或者國產品牌衝鋒衣,比較難對比

第三部分:衝鋒衣選購建議

衝鋒衣的布料經過第一部分的介紹,實際上原理無非就是兩類材料的加工運用。面料僅僅是選衣服當中需要考慮的很小一部分。
更多的還是價格、品牌、外觀、剪裁、設計、縫製甚至是顏色。顏色真的太重要了,當我們科學的討論的時候如此理性,最後大家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用途。就好比牛仔褲最初是淘金穿的,後來成了潮流。拋開衝鋒衣作為潮流衣服以外,其作為功能性服裝用途很重要:
如果是跑步穿,那就輕量防風為主
如果是低海拔簡單徒步,那就沒必要剪裁太長
如果是攀登穿,那能容納安全頭盔的設計就非常重要
如果是滑雪穿,那有一個防雪裙的設計才能更好地防止灌入雪
等等,以上僅僅是一些小tips。在具體選擇的之前多問問該運動的老手。

第三部分後續繼續更新。


看到這麼多人不由分說地推薦GORE-TEX,實在忍不住出來吐槽:GORE-TEX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啊!

普及以下GORE-TEX的產品線:
GORE-TEX:是差不多是四十年前,GORE公司搞出來的,最早的把防風防水透氣這些矛盾的因素綜合起來的面料。GORE公司今後四十年的拳頭產品。
GORE-TEX XCR:XCR全稱是eXtended Comfort Range,意指特別舒適的系,防水性能無下降的前提下,透氣性更好,GORE曾經推出的最頂級的面料,大量用於頂級衝鋒衣和登山鞋,目前已經全面被Pro shell取代。
GORE-TEX PACLITE:弱化了防水性能,提升了透氣性,非常輕薄,面向日常運動穿著的服飾

中間有個小插曲……GORE某一天發現自己的的專利過期了,於是只好舊瓶裝新舊,把產品線的名稱更新:
GORE-TEX Performance Shell

在產品線里的地位相當於原來的GORE-TEX,追求平衡,透氣性能較差。在GORE的官網上仍然將其命名為GORE-TEX,但實際為了追求價格低廉,性能是大不如前,多用於一些入門衝鋒衣……
從圖上可以看到,面料的結構為:表層織布,中層GORE-TEX薄膜,裡層內襯。但Performance的內襯一般都很薄,所以也被稱為2.5層。

GORE-TEX Active

地位相當於PACLITE,同樣注重透氣和輕薄,所以基本都是2層結構,主要用作皮膚衣和防雨衣

Gore-Tex Pro Shell

目前GORE最頂級,最昂貴的面料,在XCR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用於所有最頂級的高山衝鋒衣,表層一般是尼龍織布,中層Pro shell的薄膜,裡層具有一定舒適度的內襯,真正的3層衝鋒衣。

同樣品牌同樣用途的衝鋒衣,GORE-TEX Performance Shell面料與Gore-Tex Pro Shell面料的能差2~3倍,所以選購時一定注意。原價(美元)在200刀以下號稱GORE-TEX面料的毫無疑問都是Performance Shell……

其實GORE-TEX市場做得好,而eVent及其改進品種,其實性能被大大低估了,今天太晚了,如果明天一早起來有10個以上的贊,我再詳說eVent及其他防水透氣面料……

---------------------睡醒繼續回答的分割線----------------------
再說下除GORE-TEX家族外的其他防水透氣面料:

eVent:
eVent是有一家美國叫做BHA的公司自己研發的,而BHA是大名鼎鼎的GE(通用電氣)的全資子公司。eVent的原理和GORE-TEX基本一樣,但eVent的透氣性更好,主要歸功於一種叫做TransActive(主動透氣)的技術,能夠主動吸附體表的汗珠,並將其向外排出,而其他薄膜基本是被動透氣,只能等汗液蒸發才能透過。所以與其他薄膜相比,其透氣性能高出大約40%,而防水性能基本與Gore-Tex Pro Shell一個檔次,而且更好的一點是eVent面料擁有一定的彈性,做出的衣服不像GORE-TEX的衣服那麼硬邦邦的,穿起來更貼身舒適。

這裡各位要問了,與Gore-Tex Pro Shell一個檔次的防水性,高一個檔次的透氣性,豈不是秒殺Gore-Tex Pro Shell?那怎麼沒見到這種面料大行其道?

其實,只能怪BHA是個純技術背景的公司,市場推廣做的比較差,比起GORE-TEX25年的市場運作,eVent自然顯得鮮為人知……

使用eVent面料的大牌包括:Westcomb(據說是始祖鳥的人出來搞的),Vaude等

eVent的近親Dry.Q系列:
知名戶外品牌Mountain Hardwear取得GE授權,在eVent的基礎上改進,命名為Dry.Q,也與GORE-TEX一樣分出三個子系列:
DRY.Q elite:最好的防水透氣性,比eVent更勝一籌,定位與Gore-Tex Pro Shell一致,主打頂級衝鋒衣。
DRY.Q Active:超輕、有彈性,適用輕便型衝鋒衣,定位與GORE-TEX Active一致。
DRY.Q core:這款屬於掛羊頭買狗肉,不是eVent的膜,而是Mountain Hardwear早期自己研製的另一種防水透氣面料:Conduit,性能較差,定位與GORE-TEX Performance一樣,主打低端衝鋒衣。

Mountain Hardwear是本人最喜歡的牌子,其一是其面料科技含量高性能優異,另外一方面這牌子經常打折,目前最頂級的Mountain Hardwear Drystein II趕上折扣1700元左右就能搞定,比起高高在上的始祖鳥和歐洲第一騷牌: 猛獁象,顯得親民多了……

下期預告:Polartec的NeoShell,以及北臉的HyVent,Patagonia的H2No,marmot的MemBrain,pertex的shield+

---------------------飯後繼續回答的分割線----------------------
Polartec的NeoShell:

這款面料雖然是11年才出來的,但其各方面參數實打實可以與GORE-TEX pro和eVent抗衡,獲獎無數,瞬間躋身高端衝鋒衣必用面料三強之一。

這款面料的技術特點就是:透氣,真的很透氣!從參數看是GORE-TEX的5倍,eVent的2倍。主要歸功與其透氣薄膜的材質比傳統薄膜有更多的透氣孔。缺點自然也很明顯,那就是防水性略差,大概只有GORE-TEX的一半。

採用NeoShell面料,比較有代表性的有Rab Stretch Neo和Marmot Nabu,以及Westcomb的Apoc,充分說明了高端衝鋒衣生產商對這款面料的肯定!

NeoShell上市後,防水性差的的缺點也成了競爭對手攻擊的重點。但其實個人認為,防水透氣面料,就是要在一定防水的基礎上做到盡量透氣,否則不如批上塑料布,那玩意可是100%防水的!

那麼大家難免有一個問題:防水究竟要多好才算好?所以就需要補充下防水性能測試標準:
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某種面料的防水性能是10000mm,所指的是這種面料,每平米的面積商可以承受10000mm的水量一小時不滲水,所以也會看到10000mm/m2/H這種寫法。

數值越大當然是防水性能越好,但也不是沒頭,因為一般中雨換算下來大概是1400mm,暴風雨也只有7000mm左右,甚至消防水龍頭也不過11000mm,所以動輒數W的防水指數其實理論上並沒有必要。

那麼有些人要罵街了,老子穿的某大牌衝鋒衣,一場雨就濕透了,從而得出衝鋒衣無用論……

其實一件衝鋒衣漏雨,有太多原因了;
1. "大牌"是什麼牌子?用的什麼面料?是否是上面所列的防水透氣面料
2. 衝鋒衣設計的問題,袖口和領口是非常容易進雨的地方,其實很多時候雨是從這裡灌進去的……
3. 透氣性太差,導致實際上摸衣服內壁濕濕的不明液體不是雨水,而是自己的汗……
4. 因為長期使用或洗滌後防水塗層(DWR)失效,導致外層織布遇水就濕。這個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透雨了,其實看了上面的介紹就知道,起防水作用的是中間的薄膜層,所以外層織布濕了並不代表衝鋒衣性能喪失,但推薦購買防水塗層噴霧噴一層,可以很大程度減少表層織布進水的問題。


不在乎價格,arcteryx,Patagonia,二者是很好的選擇
上海買去萬體館三夫戶外,分店多找個自己方便的


分兩部分來解答:
一.衝鋒衣的面料
二.衝鋒衣的品牌


一.衝鋒衣的面料.
朋友們肯定猜到了我要說 GORE-TEX ,有朋友吐槽說:不要一談到衝鋒衣就不由分說的講 GORE-TEX 。
我想說: Why not ?
提衝鋒衣,就必須要談 GORE-TEX 呀 !

  • 沒錯,這裡,絕對不是迷信。很多時候,我們選擇戶外裝備,看材料科技,頂尖核心技術真的就只掌握在少數廠家手裡,就像頂級羽絨替代棉衣都用 PrimaLoft 纖維;頂級抓絨衣物都用 Polartec 面料;頂級徒步登山的靴子都用Vibram橡膠鞋底似的;頂級衝鋒衣當然使用的是頂級的 GORE-TEX 面料(注意我這裡所說的是頂級的GORE-TEX面料
  •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戶外特別是惡劣環境中,一件合格的衝鋒衣應該具備的三大性能:

第一,防水性能。真正稱得上防水性的服裝是指外界的雨水即使在一定壓力下也應該被阻擋在外。市面上有很多戶外品牌聲稱服裝是防水的,但在現實條件下,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是不能保證能持續阻隔雨水的,特別是與身體接觸的壓力部位,比如:膝蓋、肩、肘關節等。

第二,防風性能。從人體感知和技術角度講,當材料的空氣滲透率 &< 5I / ㎡ / sec (每秒鐘穿過每平方米材料的空氣量)才算是真正的防風。


第三,透氣性能。面料的透氣性是指面料能透過人體汗氣的性能,而不是空氣通過面料的能里。一般用面料對汗氣透過的阻力大小來衡量,阻力越小則汗氣越容易通過。

在 GORE-TEX 之前,紡織界對戶外衣服兼顧防水及透氣的要求並無理想的解決方法,現有材料只能低度防水及透氣,或者不能兼顧(看看PLA配發的老式雨衣,雖然新式也不怎麼防水),並且雖然GORE-TEX本身並不保溫,但由於空氣分子難以穿透,十分擋風,故表現出極佳的保溫性能。
甚至可以這麼說,「衝鋒衣」這三個字的發揚光大, GORE-TEX 的功勞卓著!

  • 現在我們來看 GORE-TEX 的情況:At the heart of GORE-TEX? fabric is an extremely thin membrane that"s durably waterproof, windproof, and breathable. It has over 9 billion pores per square inch.

它們產品的核心技術是「ePTFE MEMBRANE」,是一種獨特的微孔結構膜,每立方英寸超過90億個毛孔用來防水透氣。

1.防水性能:

  • 該膜上的微孔比一個水滴小20000倍

2.防風性能:

  • The volume of air that passes through one cubic foot of fabric in one minute (cfm) is 1.0 or less

因為薄膜結構排列的無序性,薄膜內沒有風通過所需的單一方向通道,風在薄膜表層形成散射,因而無法穿過迷宮一樣的薄膜結構。

3.透氣性能:

  • 膜上面的小孔是水蒸氣分子的七百倍,這意味著汗水可以pass right through(直接穿過)

還有,最重要的是,戈爾特斯還有牛逼閃閃的 複合層壓技術 壓膠技術
1.複合層壓技術:
GORE-TEX面料是由核心的 MEMBRANE和高性能紡織面料,採用它們公司的特殊粘合劑進行複合層壓而成,而 MEMBRANE又針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戶外條件和用途,有不同種類和級別供組合。

他們的高性能紡織面料還會進行表面的DWR防潑水處理,使面料的表面形成一個拒水層,避免雨水不會潤濕或聚集在面料的表層

2.壓膠技術:
它們用還會使用 GORE-SEAM? Tape 這種壓膠帶,可以讓每處接縫及針腳都能被密封起來, 達到防水。

  • 這就是為什麼逢棉衣都會提到 PrimaLoft 纖維;逢抓絨都會提到 Polartec 面料;逢靴子都會提到 Vibram 橡膠;逢衝鋒衣都會提到 GORE-TEX 的原因。
  • 我是極限運動和戶外運動愛好者,更是軍事服裝的親身使用者
  • 為什麼始祖鳥等頂級戶外廠商的頂級衝鋒衣非 GORE-TEX 材料不選;美軍使用的衝鋒衣也是非 GORE-TEX 不選?
  • 因為只有經歷過實際的極限戶外運動環境軍事任務環境嚴格檢驗的產品才是最有發言權的。

這是始祖鳥的軍版衝鋒衣 LEAF ALPHA JACKET MULTICAM
我們來看下它的面料參數:

  • Materials:

MN40r-X GORE-TEX? 3L
MN40p-X GORE-TEX? (hood)

  • Features:

MN40r-X GORE-TEX 3L fabric is exceptionally durable, fully waterproof and windproof, and highly breathable
StowHood makes use of more compact MN40p-X GORE-TEX 3L fabric to fit neatly inside the collar without bulk
#5 WaterTight Vislon front zipper with back flap
WaterTight pit zippers vent heat rapidly

一般來講,市面上能見到的戈爾材料有以下幾種:
1.performance厚低端,一般用於兩層
2.pro shell厚高端,一般用於三層
3.paclite薄低端
4.active薄高端
5.xcr就是老款的pro shell
而這款始祖鳥的軍版,主面料是 MN40r-X GORE-TEX? 3L ,這是什麼概念呢?
即:採用的Gore-Tex Pro 3層面層,優化設計的ePTFE壓膜,極度的牢固,輕量,防撕裂,三層面料的結構不同於兩層結構,三層的薄膜既與外層面料又與裡層材料粘合,各層不會移動,這意味著極少能磨損和撕裂,能在極端環境中持久使用。
這件衣服我是試穿過的,鳥的民版頂級衝鋒衣 alpha sv 在他旁邊,手感質感真的就跟玩具似的。

Tips:每種GORE-TEX服裝都會進行一系列的高強度的檢測。如果該產品的任何一點沒有滿足GORE-TEX的高質量標準,它就會被打回(生產商的)設計桌面(重新設計)。
(GORE-TEX公司監測,抽檢所有購買了GORE-TEX材料的生產商生產出來的GORE-TEX衣服!霸道,蠻不講理,但這就是GORE-TEX 這個標誌那麼值錢的原因,也是GORE-TEX在市場里能接近壟斷的原因!)

這是一段關於GORE-TEX衣服的評測視頻(有火柴棍衝鋒衣出鏡噢)有興趣可以一看:
視頻封面GORE-TEX? Products Test 1_ Waterproofness視頻好吧,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說說另外一種衝鋒衣面料:eVENT

  • 不可否認,eVENT 確實是世界上最優異的防水材料之一,但卻不是最適合衝鋒衣採用的防水材料
  • GORE-TEX和EVENT實際上都是一母同胞的產品,他們的偉大母親就是ePTFE,只是在後期的處理上有不同,GORE-TEX選擇了在裡面加一層PU,用來隔絕油污,同時也增強了防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透氣的能力。
  • 而EVENT採用的是在膜上面加一種化學注劑,直接防油污,別問我是什麼,這個真不知道。所以EVENT在透氣上做的更好,防風性稍差。
  •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eVent的透氣不僅可以透汗氣,也可以透空氣,而GORE-TEX的透氣是透濕。

下表是U.S. Army Soldier Systems Center的數據:

在極寒的情況下,空氣在eVENT膜兩邊的對流會加速。這種情況下的cfm值(風量-立方英尺每分)肯定會更大;而GORE-TEX因為加了PU,所以在不破裂的情況下是絕對不透風的。
所以 eVENT 不適合極限登山、軍隊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這些活動;反而適合適合那種需要強排汗,例如春夏秋三季的活動。先說到這裡,其他衝鋒衣面料的問題,衝鋒衣品牌有時間我再來更新。有問題可以私信或評論里提出來。


現在有很多號稱防水透氣的面料,但最靠譜的還是Gore-Tex

GTX靠譜,一方面是防水透氣做的比較平衡,另一方面是相對其他防水透氣材料極端的可靠耐用,這一點是其他材料差距最大的地方,這種耐用主要體現在經過長期洗衣機洗滌後,壓膠條依然不漏水,如果漏水,廠家不限年限的免費修理

注意一點,所有號稱防水透氣的材料,包括GTX,透氣性都遠遠比棉製品要差,只是比塑料布強點有限,千萬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GTX本身也有很多種,通俗的說有3層面料(外面料、GTX膜、里料三層粘合在一起)、2層面料(外面料、GTX膜粘合在一起,里料象普通大衣的里料一樣「懸浮」著)、另外有超輕的GTX PACLITE面料。一般現在使用最多的是3層面料,耐久性比較好,一件衝鋒衣800克左右;而如果你的使用環境不是特別嚴酷,建議用paclite面料,透氣性比普通GTX提升20%,一件衝鋒衣400克左右,收縮體積也小得多,一般穿著,包括有路的山地徒步都可以勝任

Gore對用GTX面料生產衣服的廠家有嚴格的認證,只要是通過Gore認證的廠家,用GTX面料做出來的衝鋒衣質量都是有保證的,包括國內的奧索卡、探路者等品牌,如果有問題一律無限期的免費返廠修理。國產品牌衝鋒衣主要問題是只追求外觀很酷,沒有真正熱衷於戶外運動的設計師或品牌創始人,目標用戶也不是真正的戶外發燒友,還定價虛高。

GTX面料並不貴,零售價35元/米(幅寬1.5米),但壓膠設備不好解決,所以自制GTX衝鋒衣是不現實的。但買過來給小嬰兒做尿墊很好,無需縫製,防水透氣,不會讓寶寶尿濕褥子,也不會因為不透氣給寶寶悟出痱子。

GTX衝鋒衣建議在淘寶上找國外代購的,一般1000元以內可以買到


諾詩蘭

沒錯
我說的就是被很多人瞧不起的國牌諾詩蘭.....
個人認為絕大多數人穿衝鋒衣只是平時上班工作方便,穿衝鋒衣去爬雪山的一千個人里有1個??
雙十一的時候在南京的諾詩蘭門店買了一件5折的三合一衝鋒衣 大概1100RMB
我擦,利用率高的1B
在辦公室穿內膽
10℃以上出門穿外殼
冷了就內膽加外殼
最近1個月基本都穿這件衣服.......(鄙人衛生習慣良好,每年至少洗澡365次,襪子必須一天一換)
做工不賴,很多小細節設計都照顧到了:腋下有通風用的拉鏈、固定耳機線用的小裝置、脖子周圍內側的面料加絨.......(不玩戶外,偶爾跑跑步練練拳)
一般人要的不就是細節ok,質量好,外觀漂亮嘛(這件城市迷彩的,還不錯)
至於能對抗暴雨、嚴寒,除了發燒友誰care~~
上班路上下雨了你不打傘??
也許你要說始祖鳥等高大上的東西都有這些功能,但1100能買到?

還是看需求


衝鋒衣不要選國產,探路者之流就是特么的坑爹貨,幾千塊錢一件一點不比外國貨便宜,價格高面料還不結實(煙頭一碰就是一個洞),gtx還出現過壓膠不好滲水得問題。
所以,有條件盡量選擇猛獁象、始祖鳥、巴塔之類的外國貨,經常能碰到些便宜的過季款式啥的,非常贊。
面料必須認準cordura+gore-tex,烤地瓜結實,gtx防水透氣。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防水透氣面料也不錯,但是市面上比較少見,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順便提一句,我現在用的是德軍GTX,價格便宜五百出頭,三層壓膠用料極狠,重量超輕不到一斤半,烤地瓜面料能用來滅煙頭,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東西是迷彩的,日常穿太騷,戶外穿太隱蔽……


烤地瓜加GTX,其實所有的衝鋒衣面料都不是很通氣,透氣量一般在吊牌上有,10000以下的就基本是塑料布了。當然在市面上還有非主流的面料比如SPPLEX之類的,都各有優缺點吧。但是從技術角度來說GTX是最成熟的。GTX也分很多小的系列,所以只是從名字看是不行的,而且有的戶外店會比較缺德,把老貨也拿來賣,所以還是對此吊牌上的數據吧。這個最實誠。
至於品牌,代表不了什麼,國內基本的探路者也有上了2010國際戶外裝備設計大獎的,始祖鳥也有給入門菜鳥設計的,牌子只代表設計理念而不代表實際品質。最主要的仍然是技術參數。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_—我也在上海,推薦去徐匯港匯,戶外裝備最齊,Archaeopteryx, Patagonia, the north face 都有。
但是A和G兩家上海賣的真心貴丫~
美國,甚至韓國,都便宜多咧。

我全家都是TNF黨…我離久光比較近所以都是久光買的…爸媽也喜歡這個品牌覺得好實用&>
說個小故事,某次跟朋友們在阿勒泰山系hiking, 下暴雨,除了以上這三個品牌的裝備的人,其他人或包或鞋都濕了………當然其他人的不包括比以上更巨的,如北歐那幾個品牌(火柴棍,老人頭etc,)

我不喜歡撐傘…下雨天都是衝鋒衣一剛&>


說到gtx,想到一篇以前寫的博文: Gore的創始人Gore先生之前在杜邦幹了16年。   (大公司出大人物啊)   杜邦最引以為豪的一項發明就是teflon(特氟龍),一種親水性極差的材料。    Gore先生的兒子也是學習化工的。   Gore先生兒子當時在研究Teflon的伸展性的時候發現了這樣的事:   如果,一邊加熱,一邊緩慢地拉伸,極限是拉伸到比原來多10%   但是,如果一邊加熱,一邊用力,快速地拉伸,極限是拉伸到比原來多800%   而這個拉伸出來的teflon是多孔的,於是透氣很好。   再加上原本teflon的不親水性,使得材料防水性能極佳。    於是。。成了現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防水透氣面料.    well,大自然很奇妙。    因為有無數種可能。 我們只見到了極少一部分,為了更好地生存,那些自然地成了我們的直覺。    而那些待探索的,有些成了反直覺的。


題主主要目的防雨 所以主要說說硬殼。
首先說品牌,
知名度較高的比如:
Arcteryx始祖鳥;
Mammut猛獁象;
Patagonia巴塔哥尼亞;
Mountain Hardwear螺母;
Black Diamond黑鑽;
Haglofs火柴棍;
Norrona老人頭;
Marmot土撥鼠;
Rab;
Outdoor Research;
The North Face北面等;

一些比較小眾的比如:
Westcomb;
Kelattermusen攀山鼠;
Bigpack派格等

以及一些由於產品線覆蓋很廣的大牌例如:
Salomon薩洛蒙;
Odlo奧帝樂;
Addidas outdoor;
Helly Hansen海麗漢森;
Dynift雪豹;
Decathlon迪卡儂等

還有國內比較常見的:
Columbia哥倫比亞;
Kailas凱樂石;
Ozark奧索卡;
Northland諾詩蘭等

這些品牌的正貨還是比較靠譜的,大致效果由產品的材料科技決定。

然後來說說科技:
Gore-rex:透氣效果受內部濕度溫度影響,屬於被動透氣,產品種類繁多。
說幾個比較常見的:
1.Gore-tex pro,2L/3L 持久防風防水,透氣性較高,耐磨度高,GTX家頂級材料。例如arcteryx alpha sv和Mammut nordwand pro hs兩款頂級硬殼就是使用這個GTX pro shell材料,但又有一定區別,主要是布料耐磨性和裁剪的差異上,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2.Gore-tex Active,主打輕便透氣防水,耐磨性要低於pro系列,但重量更輕 壓縮性更好;比如Arcteryx Alpha FL硬殼。
3.Gore-tex paclite 2L,輕便,同時也有足夠的防水透氣性能,已停產;勝在便宜,比如Arcteryx Beta SL硬殼,適合日常EDC。
4.不知名品牌使用的Gore-tex標產品:呵呵噠

Event:主動導濕膜使其透氣性更佳,防水性也很優異。
防水面料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也分為三個產品線:
DValpine:防水20000 透氣22000
DVstorm:防水10000 透氣31000
DVlite:防水10000 透氣18000
目前Rab Montane等品牌在使用該面料。

DryQ:MHW螺母家使用的防水透氣面料,也有幾個檔次
DryQ elite 性能和原理大致同event,如MHW seraction jacket。
DryQ core 性能低於elite 但價格較低 如MHW finder jacket。
DryQ evap 螺母獨立開發的PU面料,性能不如之前兩款,如MHW alpen plasmic lon jacket。
PS:螺母家的衝鋒衣 經常會在不同的位置使用不同的面料拼接,故價格差異比較大。

C-change:瑞士schoeller公司的防水面料,年代比較久遠,號稱可根據溫度自行展開或收縮以達到透氣及控溫的效果。
使用該材料目前市面上不多,比較有名的比如TAD stealth jacket。

WB-400:也是schoeller公司的面料,與c-change一樣,兩種材料的防水性能都不高,多用於軟殼,如Mammut gipfelgrat light jacket。

Neoshell:Polartec面料旗下的防水產品,高透氣性。比如Mammut gipfelgrat jacket,Marmot zion jacket,Westcomb shift lt jacket等,常被歸為軟殼材料

Cutan stretc:kelattermusen攀山鼠家自用的防水透氣材料,四向彈力,便重,防水性能優良,比如攀山鼠比較有名的froste冷霧和skidbladner魔船衝鋒衣。
順帶一提,這家的裁剪及配飾風格都很特立獨行 甚至材料也相當別緻,比如全棉防水衝鋒衣rinride雷神誘惑,還有美麗奴軟殼hagal……

其他諸如老牌的東麗,特氟龍,以及北面hyvent,巴塔H2No等 就不提了。
-------
選購衝鋒衣其實主要還是看你的用途與預算。
-------


看見這麼多人在說戈爾,看來G家的營銷做得還是很到位啊~~已經培養一批死忠啦?
那就不說戈爾了,技術層面上回答一下吧:
首先明確一點,衝鋒衣,就是一件高級雨衣,防風防水沒問題,這是雨衣必備的功能,之所以「高級」,主要是加入了一個透氣的概念,按照題主說的,長時間穿著會感到悶,那是必!須!的!啊!再透氣,它也是件雨衣啊,防水才是正事!什麼保溫啊~透氣啊~基本可當作噱頭,透氣的原理是材料結構(請參考樓上搬運的戈爾官方說明),保暖是因為防水面料本身的排濕達不到普通織物的標準,溫暖的水汽給身體造成的錯覺(身上纏保鮮膜也能讓身體感到溫暖);再則,什麼耐磨抗撕裂,那也只是衝鋒衣為了作為保護層著裝的附加功能,你再耐磨抗撕裂能有我橡膠雨披抗造啊?
好了,不吐槽,正經說面料。
常見的主要有兩層、兩層半及三層壓膠三種,三種面料的核心層都是防水層,也就是所謂戈爾這類面料的專利,但不論是哪種防水層,都很薄不耐磨,也無法很好的上色,所以需要通過高壓和塗膠來複合在一層薄薄的織物上,這層織物也就是平時所見到的各種衝鋒衣彩色面料了(耐磨抗撕裂就是靠這層織物),如此一來就完成了一張兩層壓膠的面料(兩層壓膠面料成本相對較低,但在成衣過程中需要加內襯保護防水層);那麼所謂的兩層半和三層壓膠呢,就是在複合耐磨面料的另一側,再複合一張低密度的織物(或者直接噴塗一層保護劑),目的是防止來自於身體的摩擦和油污損壞防水層功能,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疏導身體的水汽排出,且加工成衣時可以不需要內襯,如此便形成了類似三明治結構的成品面料。
再來說一下面料的品牌吧:必須的,認知度最高的還是戈爾家的,因為市場做得好,不論大小品牌的衝鋒衣都愛選其作為面料,但這不表示只有戈爾家面料做出來的雨衣才叫衝鋒衣,廣義上說,只要防水的夾克,都可以叫衝鋒衣,甚至用塑料布做的也行。不過既然叫「衝鋒衣」這麼高級的名字,那肯定還是得和雨衣有點差別的,不然怎麼賣那麼貴啊~所以就衝鋒衣而言,雖說沒有統一的防水透氣標準,但要是連5000的水壓和透氣都達不到,好意思賣那成百上千大洋的么?
對於同樣在防水透氣面料方面口碑與品質均優的,除了gore-tex,還有event、sympatex,以及novadry幾個比價具有代表性的。相比下,個人更偏愛event,無論是防水透氣方面,其性能都要高於gore-tex,只是由於品牌所屬在美國通用集團(沒想到吧!)旗下,營業額小,也不太受公司重視,使用其面料的手續和授權都比戈爾家麻煩,所以相對小眾很多;另外來自於德國的sympatex是我見過原理最神奇的防水面料,化學原理!(具體的可以google一下,度娘上沒啥介紹),目前sympatex用在滑雪服上比較多;最後是來自迪卡儂的novadry,這個不用說了吧,雖說很平民化的價格,但著實是不錯的面料,畢竟人迪卡儂家大業大的,太次了也拿不出手。
最後,再科普一下下,通常要達到良好的防水透氣效果,以及保證面料的可靠性與耐久性,衝鋒衣面料都是採用防水薄膜的技術,換句話說,也就是先製造一張防水透氣的薄膜,再通過技術手段複合在普通面料上,如此以達到成衣後的各方面功效,不僅如此,在加工成衣的過程中,也需要達到一定的工藝標準才行,不是那個小作坊能搞定的事,因此一件衝鋒衣從面料開始就註定了他不!便!宜!所謂×××面料衝鋒衣的性價比,主要是品牌間的市場定位差異,(同樣型號的面料,比如gore-tex XCR,鳥家價格必然比北面高);什麼×××品牌的做工就是好這樣的話,那只是由於這個品牌在面料商所規定的最低工藝標準上更嚴格的要求了自己(面料商在授權使用面料時對加工工藝和規範都會有要求,對加工工廠也會有審查和授權,以保證自己所提供面料的性能和口碑),屬於錦上添花的事,對於追求性價比的人來說,請!忽!略!
當然,通過某寶我們可以了解到天朝人民的智慧以及創造性,整張的防水膜,不僅製造價格高,還不好加工,那麼咱拿張普通面料刷點膠吧!防水,還帶著那麼點透氣的感覺,關鍵是便!宜!啊!於是「塗層防水」技術的衝鋒衣面料就誕生啦~這就像在家裡給牆刷個漆刮個大白什麼的,看起來和貼牆紙效果差不多,但時間長了,保不齊那天一冷一熱,一干一潮的,那牆皮,嘩嘩嘩嘩嘩……別說美觀了,小心蹭一身。所以,既然都是要買衝鋒衣這種高級貨的人了,咱也就別為了省那倆錢整個啥「塗層防水」的了,老老實實選「覆膜防水」的正經玩意吧!

ps:各個服裝品牌所謂「研發」的諸如hyvent、Qdry、FILTERTEC、omni-tech、TexApore等等等等,有塗膠的,也有覆膜的,品質嘛也有優劣之分,什麼功能性、科技含量都是故事,成本低才是硬道理啊!不是說所有「塗層防水」的面料都不行,只是相對「覆膜防水」而言,耐久性和防護性都會遜色一些,但價格是優勢啊!(當然,這跟咱也沒太大關係,畢竟同品牌就是為了降成本擴利潤嘛,不過,能便宜一點是一點)這跟裝修施工一樣,看手藝和實際環境來的(鳥家就算放棄了戈爾轉用塗膠防水布做衝鋒衣,那質量也一定在很大程度上好過各路野雞品牌),由
所以衝鋒衣性價比的關鍵就是——價格一定時,同種面料看品牌,同樣品牌看面料。


GTX是知名度比較高,比較成熟的戶外防水面料品牌,即使GTX本身,還有具體區分,之前的XCR透氣性是GTX的10倍,現在新品重新命名了(和NVIDIA換名稱馬甲一個道理)。

至於其他的類似面料有太多了,但是其工作原理都是薄膜微孔,可以防止水分子的通過,但是可以讓水氣分子通過,此工作原理也有一個致命問題,就是同類面料在江浙一帶,春夏季水氣很密的小雨天氣里,會有反滲透現象,就是說,外界的水氣壓力過大後倒灌入衣服內。而在北方比較明顯的就是秦嶺的太白,在低溫的大霧環境下,水氣倒灌後會造成嚴重失溫。

其他同類的國外品牌有,EVENT、東麗、新保適、迪卡儂也有自己的面料等等;而國內的類似面料也有不少。總之,由於技術原理類同,生產工藝難度也不高,防水透氣面料五花八門,甚至以前襄陽路賣的假貨都可以當場演示防水以及熱水排氣。但是gore公司的標準和市場做的最好,知名度和普及性最高,簡單的說,等同於GTX面料的有很多,而能達到GTX XCR的就很少。

另外,插一句,現在softshell的面料(類似windstopper)因為其放潑水能力比較強,外加一些高端品牌壓膠做的比較好(窄),所以有部分softshell服裝可以替代一部分衝鋒衣的功能,也就是說,水壓不是特別大的雨是可以抗住的,但是由於softshell的透氣性要遠好於hardshell,因此也可以考慮,畢竟softshell冬天可以當生活服裝穿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至於品牌而言,只要用了同樣面料,就透氣性而言,大部分都大同小異的。樓上說的始祖鳥么,因為其壓膠條特別窄,外加服裝設計的比較合理的緣故,透氣性相對會高一些,但是價格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在國內開賣的國外品牌,普遍價格都不低,即使樓上推薦的MHW也都一樣。但是現在淘寶上有不少國際倒爺,經常在STP之類的網站上低價批貨運到中國來賣,價格算是非常不錯的。如果不敢在淘寶上買外加經濟條件不允許買進口品牌,也可以考慮部分國內品牌,這個我就不多推薦了。

如有跟多疑問,歡迎聯繫我。本人是上海的戶外愛好者,算是資歷還可以的,對戶外裝備的研究也還算專業,圈內關係也都比較廣。另外,杯具的是,本人也有成人ADD問題。


我不主張買鳥不是因為我認為他面料扣具不好,而是因為我覺得貴且沒必要。一般我們只是出去玩才穿,能有防風防水這種普通功能性就可以,鳥國內專櫃一件軟殼3k多,一件單沖打底4、5k,兩件加起來可以買兩件還可以的牌子的三合一還有剩,為啥不買便宜的?連探路者都一樣登珠峰,既然有更好看也具備功能性的,為啥不買好看的?沖著牌子我無話可說。另外,同價位里,狼爪確實沒有北臉哥倫比亞性能好,但是剪裁和顏色搭配比北臉哥倫比亞好看,看重點需求了。如果是鞋子我就不會推薦狼爪了。


看到樓上的諸多回答。已經說得很詳細了
但個人認為還能補充那麼幾點

我一直強調
好的裝備不是讓普通人變超人,而是讓一個人在惡劣環境下維持較好地身體狀態。

永遠不要幻想著我買了XX就牛逼了,千萬不要這麼想。這絕對是不靠譜的。

而且,好的裝備是否適合你,也是需要經過試驗的。當經歷過幾次測試,這件裝備是否適合你才能得出結論。從而是出掉,送人還是自己留下。這是需要過程的。

題主既然問的是硬殼,衝鋒衣,我就不展開說了。就只說衝鋒衣
衝鋒衣面料主流的只有兩種,一種是GORE-TEX 一種是eVent
至於前面有人提到的Polartec的NeoShell和Schoeller的WB-400,這兩樣更接近於軟殼的科技的理念。和硬殼的理念想去甚遠。另外,NeoShell的維護成本可不低。他可不想GTX那樣,拿布擦擦,拿噴霧修復下DWR塗層就好的。
而瑞士Schoeller家的幾個面料,口碑很好,但是用得品牌很少,比較常見的也只有TAD和猛獁象。這兩個都是價格高高在上的,怎麼選擇,看你自己。

OK,還是回到開頭主流的GTX和eVent
eVent的防水透氣性能要稍好於GTX,但因為eVent不會推廣,只會賣布料。所以也就造成了eVent的硬殼不如GTX的結果導向。
目前世界上,用eVent比較好的也就兩家,一家是北美的Westcomb,一家是Mountain Hardwear(螺母)。螺母家的eVent經過改進,再eVent布料上直接纏繞尼龍絲來改善外層強大。所以eVent再螺母家的名字叫Dry.Q。至於Westcomb,屬於價格偏高又小眾的品牌。如果只是初燒,建議不考慮。
最後補充一句。國內目前使用eVent比較有名的有凱樂石和K2.


GTX,對面料的授權非常嚴苛。能使用GTX的廠家,對工藝,對產能都有較高的要求。故我們在市面上看到應用了GTX的都是大牌,故產生了GTX非常高大上的映像。

GTX家PRO、ACTIVE這些的區別前面很多人都說了,我就不補充了。
GTX幾乎覆蓋了所有耳熟能詳的大牌和高端品牌。所以買GTX,只是根據預算來選擇罷了。預算高,無非就是,鳥、大象、巴塔…預算差點,要麼就是不帶PRO,要麼就是選國產品牌。

最後要補充的。硬殼的選擇,選牌子,要比選技術更重要
是eVent還是GTX,這其實沒啥好糾結,因為,硬殼的加工重點更多地在於工藝,在於壓膠條的加工水準。壓膠條是否靠譜才是決定硬殼衝鋒衣的關鍵,硬殼作為外層,是應對惡劣氣候的重要保證,所以,壓膠條工藝和整體做工的重要性要高於材料。
為啥鳥的SV如此受推崇,無非就是鳥的SV無與倫比的做工罷了。
所以,硬殼要看牌子,牌子體現做工。

硬殼看牌子,軟殼看科技。


我想要冬天穿的衝鋒衣,要的是防風,保暖,透氣,有沒有人推薦的?


1、 兩層壓膠面料――只在外面料下複合一層防水透氣層

製作服裝時需要在裡面再加一層里襯來保護防水透氣膜層。

2、 三層壓膠面料――在外面料下複合防水透氣層,然後再複合一層內襯,在製作成衣時無需再加襯裡。

3、 兩層半面料――在外面料下複合防水透氣層,然後再加一層保護層(不是襯布)

因為已經有保護層就不用再加襯裡,但又比三層壓膠面料要輕薄柔軟許多。


防水透氣,面料來說最好的就GTX或者event吧。反正不管啥防水透氣的面料一定會悶的。
牌子?不想說了,衝鋒衣的面料是最重要的。就價格來說,穿著MAMMUT,norrona不是你登頂或穿越成功的保證,穿著牧高笛,奧索卡也一樣solo大冰壁。舉個例子,很多穿著始祖鳥的都是跑400米就崩潰的死胖子。這個和拿徠卡的90%都出爛照片是一個道理。
--------------------以下是吐槽------------------------------------------------------------------------------------------------------------
看了樓上好多答案,我想說,燒裝備,尤其是燒服裝是件挺無聊的事兒。 我以前也燒,燒得厲害,各種品牌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基本都燒完了,去ISPO,吃飯的時候一定是焦點。貝雷塔的射擊服都搞來過,現在家裡衣櫃里全是戶外服裝,看著都發愁。還特拽,見到穿哥倫比亞的就看不起。現在看來真是傻極了。這玩意就是個功能性服裝,在你需要的時候才需要穿,平時穿了還不舒服。一件便宜的衝鋒衣,1/10的功率可以滿足90%的需求。
一定要推薦個牌子,我想說patagonia,因為它的剪裁很好,我這樣身材略畸形的人也可以穿得很漂亮。


推薦閱讀:

你所知道鮮為人知的特色戶外品牌有哪些?
戶外登山包有哪些品牌推薦?
哪個牌子的中性筆比較好?
有哪些雙肩包潮牌推薦?
輕熟風格的女裝品牌推薦,質量好的?

TAG:戶外 | 專業戶外裝備 | 衝鋒衣 | 如何選購X | 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