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而言,知乎的魅力在哪裡?


為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用知乎——知乎VS博客

混知乎有一段時間了。我很開心,因為我發現這個平台的無窮魅力。
記得劉未鵬童鞋曾經寫過一篇博客:為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寫博客
http://mindhacks.cn/2009/02/15/why-you-should-start-blogging-now/


文中提到了幾個觀點:知識記錄、話語復用性、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教是最好的學(總結觀點、反思邏輯與推理)、激勵自己持續學習與思考、持之以恆做一件事、寫一份很好的簡歷。

我也堅持寫了一段時間的博客,然而,我發現幾個問題:
1.特別是起步階段,我的博客的讀者寥寥無幾(修行還不夠,無法像大牛那樣),讓我無法擁有更多的動力(社會應激)寫作。
2.往往不知道如何寫,寫什麼主題的文章。無中生有總是最難的。
3.缺乏交流(同道理1),由於讀者少,我的思考更少。
4.難以被HR發現:同道理1.
5.要寫的文章的領域太零散,今天寫A領域,明天寫B領域,更加難以吸引到別人來閱讀。
6.很難有即時的回報

如今,知乎的出現,不但能夠滿足前面寫博客的需求,甚至能夠解決我發現的問題!這是多麼神奇的一款產品啊~~

我們重新來對比知乎與博客:
1.知識記錄:博客是個人平台,知識不利於傳播,除了一些名人可以受益,大部分普通人無法獲得更大的價值。而知乎不同,它打破了名人的知識壟斷地位! 同時,博客的文章領域可能比較零散,我關注某個人的同時,未必會習慣這個人的所有領域。但是在知乎,我完全可以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雖然也可以關注特別的人)。PK結果:知乎獲勝。
2.知識的系統性:雖然博客可以寫得很長,而且文章之間也可以自成體系。然而,文章仍然是零散的集合體——我們在寫論文或者出版書籍的時候,仍然需要整理自己的文章,並且整合文章中的觀點。知乎呢?雖然我們的知識要比文章更加零散,但很有針對性,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們可以通過領域,把同一領域的觀點整合在一起。雖然花的時間要比博客長一些,但是毫無疑問,博客是以50步笑百步。PK結果:博客小勝。
2.話語復用性:在知乎強大的搜索引擎和領域的幫助下,話語復用性的有效程度大大增加了。你的話語可能會被更多對你話語感興趣的人看到。PK結果:知乎獲勝。
3.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博客是1VN的平台,大部分人都是與博主互動,而較少有相互互動。而知乎是一個相對平等的平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能性又提升了(特別是你看到這麼多有共同領域愛好的朋友的精闢回答,你就很希望能夠關注這個人)。PK結果:知乎獲勝。
4.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有什麼事情比知乎更加能夠啟發思考呢?1.你有思考的動機——為了幫助別人、被他人讚賞等。2。你有思考的主題——別人已經問了。PK結果:知乎獲勝。
5.教是最好的學(總結觀點、反思邏輯與推理)。博客的對象是未知的,為了滿足所有可能潛在的觀眾的需求,你必須將語言好好組織起來(需要考慮最最小白的觀眾)。而知乎呢?如果你能夠回答某個問題,那麼你的水平通常比這個人高,為了把你的回答講清楚,你不得不好好思考,好好表達。儘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PK結果:平局。
6.激勵自己持續學習與思考:在大部分情況下,在知乎中,看到你思想的人的(素質和數量)要遠遠多於看你的博客的人——除非你是名人。PK結果:知乎獲勝。
7.持之以恆做一件事。相比於博客,知乎能夠更加能夠激勵用戶持之以恆。為什麼說知乎更加能夠激勵用戶持之以恆呢?來自於微成長(遊戲設計領域),額,或者說來自於心理學中的操作條件反射。你的每一次回答,都有可能被人認可(正向回饋),所以你下次回答的意願就會大大增加。而博客少了這個激勵措施。什麼?你說如果沒有被認可怎麼辦?額。。。我也不知道,多看書多思考吧。。。另外,如果從「培養毅力」的角度來思考,那麼博客自然更能夠「磨練」一個人持之以恆的能力。因為寫博客太艱難了!沒有足夠的回饋,大部分人往往很難堅持的!如果我們可以通過知乎的操作條件反射,養成一個人思考的習慣,那麼是不是說「培養持之以恆的思考」,就算是知乎的成功呢??PK結果:難以分辨。
寫一份很好的簡歷:哈哈,因為你在知乎更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呢?英雄惺惺相惜。恭喜!你找到好團隊的機會就更大了!PK結果:知乎獲勝。

最後扯一下:HR們注意,以後招聘的時候,請問問(查詢)對方的知乎賬號吧!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檢驗方式!

文章來自於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c54a50100wwwl.html


1. 答案為王,很多問題都能找到高質量的答案,純粹。

2. 不扯SNS的犢子,這裡不需要強調所謂的強關係鏈、弱關係鏈,不必為自己有多少粉絲而糾結。一句話,答的有思想自然有人follow你。

3. 喜歡知乎的用戶大部分素質比較高,噪音少。


一次看到一個邏輯性很強,條理清晰,完全征服我的答案。在我迫切要把答案分享給我的朋友時,我發現在這答案下面,有一個完全相反觀點,但同樣有理有據,同樣征服了我。
我開始覺得寒心,原來自己是多麼地無知,以致於這麼容易被人說服。
於是我開始認真研究起知乎來,學習那些優秀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對待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著實讓我收穫不少。不敢說變得優秀,至少增長了見識。


用戶質量相對較高 所以看到的提問和得到的答案質量也相對較高 可以多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 也算是開闊一下視野


凈土、分享、學習


知識的增長--知乎極大拓展了我的視野,通過接觸到不同行業人的回答,對一些專業性的問題能得到一個相對客觀公允的結果。另外,一些有趣的冷門知識也讓我大開眼界。

思辨思維的鍛煉--對於一個問題,看到是百花爭鳴般的討論,每個人各執一詞,關鍵是很多不同觀點的人的答案都非常地深刻,用充滿理性和睿智的答案讓我真正見識到了很多問題不僅僅是從一個角度來看的,也通過瀏覽答案後面的評論去思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能見識到一批志同道合之士--知乎這個一開始就致力於打造精英的社區讓我們見識到一大批優秀的人,通過看他們對一些問題提出的思考真的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自己去努力提高自己。

總之,知乎就像它自己宣傳的那樣,在這裡分享知識,通過知乎這個平台,一下子讓我接受到太多有用,有趣的知識,而不是像微博那樣太多的噪音,真正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因為知乎, 我可以 (肆無忌憚去看網上懂或不懂但感興趣的文章)
然後 (不懂什麼/ 想到什麼/ 想知道什麼), 谷歌上逛不行就過來發
雖然被詳解概率不高, 但質量和強度總讓我感到有勢可仗


長期想假如自己有技能該多好, 自己設計網站跑伺服器上

需要什麼功能, 就設計什麼, 像模板一樣相互分享使用

然後制定協議, 像 Diaspora 把每個人設計的網站連起來
然後分享 (我遇到的問題, 我學會的知識) 給需要的人看
那或許能緩解 (有了想法有了困難而遭人孤立) 的感覺

當然在知乎找到關心的話題又是另外一種樂趣啦
到谷歌或微博找好的內容需要關鍵詞或人脈, 知乎密集很多
內容質量高的時候, 就想, 外面找東西看是多累的事情


1.不論是提問問題,還是回答問題,進行交流,知乎人態度都很端正;
2.態度端正,所以回答質量比較高,每個人都會有收穫;
3.喜歡,就是喜歡!哈哈


內容質量高,回答問題的人基本是從業者,答案夠權威。
註冊受限制寧缺毋濫降低了雜音。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zhihu保持小眾專業網站現狀。


把在現實中沒有人樂於討論的問題放在網路中,跟從未見過面的人進行思想碰撞。不會有人跟我說你想那些有什麼用。


交流 乾淨 認真


在知乎上活動的更像一群人,而不是一堆馬甲


知乎的魅力在於,同樣的問題,會有各種不同的解答,當然,同時也會有很多沒有營養的內容(不僅僅回答,很多問題問的也很沒有營養,個人看法,因人而異)在裡面,但總體而言,很多時候會讓你覺得眼前一亮。
更有可能的是,顛覆你以往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等……


廢話不多,泡沫不多。


眼界的開闊。首先是認識到了形形色色的牛人,了解到到了你很想知道的一些問題,見識到了不同牛人提供的各種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

深度的交流。作為籃球迷、體育迷、以及對其它很多領域保持濃厚興趣的人,看到了很多感興趣的話題,並針對這些話題與不同的人進行交流。不僅看到別人的看法,某些時刻自己也能釋放表達欲。

對很多領域都有較濃厚興趣,並且有較強的求知慾,所以一來到知乎,對這裡提供的很多動態、優質的答案所深深吸引,欲罷不能。於是從問問題開始,一直持續,後來發現自己也能回答一些問題,剛才一看,自己答過的都比問過的都多了。


的確是給我提供過專業的回答,受益匪淺;個人喜好到處逛學新的東西,而且相對專業,學到了會很有成就感;藍色簡潔的登錄界面感覺很爽,印象好。


魅力是:部分提問和答案開闊了我個人思路。


當我提問/回答的時候,不必過多的考慮河蟹問題。
用谷歌經常撞牆,用百度經常撞廣告。


我喜歡看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我根本不會想到的,從這個方面找到思維的差距。


清凈 :D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佳瑋為中國平安署名撰寫廣告文案?
知乎首頁實時自動刷新是否有必要?
你們都是怎麼知道知乎的?
「包含主觀個人判斷」的問題被關閉了,有不包含主觀個人判斷的問題嗎?
問答多了你會喪失思考嗎?

TAG:知乎 | 知乎建議反饋 | 調查類問題 | 用戶粘性 |